Friday, June 4, 2021

The Confucianism Book of Explaination Expressions Liturature Teaching Doctrines

The Confucianism Book of Explanation Expressions Literature Teaching Doctrines  
[lún yǔ] 
论语 
(中国儒家经典)
 编辑 讨
 [lún yǔ] 
luận ngữ 
(trung quốc nhu gia kinh điển)
 biên tập thảo 

The Confucianism Book of Explanation Expressions Literature Teaching Doctrines  
[lún yǔ] 
论语 (中国儒家经典) 编辑 讨 [lún yǔ] 
luận ngữ (trung quốc nhu gia kinh điển) biên tập thảo 
论42 上传视频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
luận 42 thượng truyện thị tần 
《luận ngữ 》, thị khổng tử đệ tử cập tái truyện đệ tử ký lục khổng tử cập 
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
kỳ đệ tử ngôn hành nhi biên thành đích ngữ lục văn tập, thành thư vu chiến quốc tiền kỳ. toàn thư cộng 20 thiên 492chương, 
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
dĩ ngữ lục thể vị chủ, tự sự thể vị phụ, giác vị tập trung địa thể hiện liễu khổng tử cập nhu gia học 
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
phái đích chánh trị chủ trương 、luân lý tư tưởng 、đạo đức quan niệm cập giáo dục nguyên tắc đẳng. tác phẩm đa vị ngữ lục, 
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
đãn từ ước nghĩa phú, hữu ta ngữ cú 、thiên chương hình tượng sinh động, kỳ chủ yếu đặc điểm thị ngữ ngôn giản luyện, 
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
thiển cận dịch đổng, nhi dụng ý thâm viễn, hữu nhất chủng ung dung hoà thuận 、 hu từ hàm súc đích phong cách, 
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1-2] 
作品名称论语作者
năng tại giản thiện đích đối thoại hoà hành động trung triển thị nhân vật hình tượng. [1-2] 
tác phẩm danh xứng luận ngữ tác giả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创作年代春秋战国时期作品体裁语录
khổng tử đệ tử cập tái truyện đệ tử sáng tác niên đại xuân thu chiến quốc thời kỳ tác phẩm thể tài ngữ lục 
lún yǔ
体散文作品别名论拼 音
thể tản văn tác phẩm biệt danh luận bính âm 
lún yǔ
目录
mục lục 


----------------------             


[lún yǔ]  
论语 (中国儒家经典) 编辑 讨论42 上传视频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1-2] 
作品名称论语作    者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创作年代春秋战国时期作品体裁语录体散文作品别名论拼    音lún yǔ
目录
1 内容简介
2 作品目录
3 成书过程
4 作品鉴赏
5 作品评价
6 后世影响
7 版本考证
8 历代注本
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编辑
《论语》
《论语》(1张)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1]  [3-4] 
作品目录编辑
《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若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则取前三个字。篇名与其中的各章没有意义上的逻辑关系,仅可当作页码看待。
序号
篇目
内容概要
1
学而第一
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2
为政第二
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3
八佾第三
记录孔子谈论礼乐
4
里仁第四
讲仁德的道理
5
公冶长第五
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6
雍也第六
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
7
述而第七
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8
泰伯第八
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9
子罕第九
记录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和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10
乡党第十
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11
先进第十一
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12
颜渊第十二
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13
子路第十三
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14
宪问第十四
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15
卫灵公第十五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16
季氏第十六
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17
阳货第十七
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18
微子第十八
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19
子张第十九
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20
尧曰第二十
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5]  [6] 
成书过程编辑
书法作品《论语八则》
书法作品《论语八则》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子贡,他们忧虑师道失传,首先商量起草以纪念老师。然后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
清代学者崔述注意到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哀公之问,皆变文称“孔子对曰”,以表示尊君。答大夫之问则称“子曰”,表示有别于君,“以辨上下而定民志”。而后十篇中的《先进》《颜渊》等篇,答大夫之问也皆作“孔子对曰”,故怀疑“前十篇皆有子、曾子门人所记,去圣未远,礼制方明;后十篇则后人所续记,其时卿位益尊,卿权益重,盖有习于当世所称而未尝详考其体例者,故不能无异同也”。又如,前十篇中孔子一般称“子”不称“孔子”,门人问学也不作“问于孔子”。而后十篇中的《季氏》《微子》多称孔子,《阳货》篇子张问仁,《尧曰》篇子张问政,皆称“问于孔子”,与《论语》其他篇不同,“其非孔氏遗书明甚,盖皆后人采之他书者”。受崔述的影响,以后学者继续从《论语》前后十篇用语、称谓的差异对其成书作出判断,有学者甚至认为《论语》最初只有单独的篇,其编定成书,要在汉代以后。
唐代抄本《论语》
唐代抄本《论语》
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转引郑玄注云:《论语》“仲弓、子游、子夏等撰。”这一说法在郭店简中得到旁证。郭店一号墓不晚于公元前300年。郭店简“《语丛·三》简引述《论语》,更确证该书之早”。《语丛·一》引用子思子《坊记》内容,而《坊记》还引用过《论语》的内容。“《语丛》摘录《坊记》,证明《坊记》早于战国中期之末,而《坊记》又引述《论语》,看来《论语》为孔子门人仲弓、子夏等撰定之说还是可信的。”孔子弟子中,有子代孔子,以所事孔子事之,称子并不奇怪,子指老师,对儒家学子除了师承之外亦有掌门人之意。除了孔子,有子、曾子、冉子、闵子亦称子,冉子、闵子早逝,故师承的儒家掌门,只能是曾参,故代有子者只剩曾子有可能。颜回,虽然被尊奉,但由于早死,没来得及收徒,不是弟子记载,故不称子,可能是家人所记。原宪、漆雕开,虽然收徒,世称子思子、漆雕子,但《论语》所记,亦不是弟子记载,故亦不称子,多半是师兄弟偶而提及。
《论语》既是语录体又是若干断片的篇章集合体。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两章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而且这些断片的篇章绝不是一个人的手笔。
《论语》一书,篇幅不多,却出现了不少次的重复的章节。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一章,先见于《学而篇第一》,又重出于《阳货篇第十七》;“博学于文”一章,先见于《雍也篇第六》,又重出于《颜渊篇第十二》。又有基本上是重复只是详略不同的,如“君子不重”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一字,《子罕篇第九》只载“主忠信”以下的十四个字;“父在观其志”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字,《里仁篇第四》只载“三年”以下的十二字。还有一个意思,却有各种记载的,如《里仁篇第四》说:“不患莫己知,求可为也。”《宪问篇第十四》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卫灵公篇第十五》又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如果加上《学而篇第一》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便是重复四次。这种现象只能作一个合理的推论:孔子的言论,当时弟子各有记载,后来才汇集成书。
《论语》的作者中当然有孔子的学生。《论语》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学生之手,而且还出自他不同的再传弟子之手。这里面不少是曾参的学生的记载。像《泰伯篇第八》的第一章:“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又如《子张篇第十九》:“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欤,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欤,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这一段又像子张或者子夏的学生的记载。
又如《先进篇第十一》的第五章和第十三章:“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孔子称学生从来直呼其名,独独这里对闵损称字。有人说,这是“孔子述时人之言”,崔述在《论语余说》中对这一解释加以驳斥。这一章可能就是闵损的学生所追记的,因而有这一不经意的失实。至于《闵子侍侧》一章,不但闵子骞称“子”,而且列在子路、冉有、子贡三人之前,都是难以理解的,以年龄而论,子路最长;以仕宦而论,闵子更赶不上这三人。他凭什么能在这一段记载上居于首位而且得着“子”的尊称呢?合理的推论是,这也是闵子骞的学生把平日闻于老师之言追记下来而成的。
《论语》一书有孔子弟子的笔墨,也有孔子再传弟子的笔墨,其著作年代有先有后。崔述《洙泗信录》断定《论语》的少数篇章的“驳杂”。从词义的运用上可反映出《论语》的著笔先后间相距或者不止于三、五十年。 [7-9] 
作品鉴赏编辑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注重记述,算得上一篇结构完整的记叙文,人物形象鲜明,思想倾向通过人物表情、动作、对话自然地显露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原则。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又如,孔子回答子路和冉有的同一个问题,内容完全不同。答子路的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的是:“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10-11]  [12] 
作品评价编辑
西汉刘向《别录》:“《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东汉王充《论衡·正说篇》:“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
东汉刘熙《释名·释典艺》:“《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
西晋傅玄《傅子》:“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南梁萧统 《文选·辨命论注》引)
北宋赵普:“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
北宋邢昺《邢疏》:“直言曰言,答述曰语,散则言语可通,故此论夫子之语而谓之善言也。”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一〇五:“‘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录》,‘四子’之阶梯。”
南宋何异孙《十一经问对》:“《论语》有弟子记夫子之言者,有夫子答弟子问,有弟子自相答者,又有时人相言者,有臣对君问者,有师弟子对大夫之问者,皆所以讨论文义,故谓之《论语》。”
清代邵懿辰 《仪宋堂后记》:“明太祖既一海内,其佐刘基 ,以‘四子书’章义试士。行之五百年不改,以至于今。”
清代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九:“余撰《文勤神道碑》,即据其子儒卿等所撰行状,言公年十有一,‘四子书’、‘十三经’皆卒读。”
清代薛福成 《选举论中》:“常科以待天下占毕之士,试策论;论仍以‘四子’、‘ 五经’命题,特易其体格而已;策则参问古今事。” [5] 
后世影响编辑
论语 明刻本
论语 明刻本
《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论语》中保留了一些人们对孔子师徒的批评讽刺,有的作了辩驳,有的没有回答。其驳议辩难部分对后世很有影响,如《答客难》等设为主客问答进行辩难的小赋,都从《论语》受到启发;其自我解嘲部分,表现了儒家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奋进精神的赞扬。 [13] 
版本考证编辑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古时称为方术士,擅长祭祀,算命等),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三种不同的本子: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二十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二十二篇,其中二十篇的章句很多和《鲁论语》相同,但是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文论语》(即《古论语》)二十一篇,也没有《问王》和《知道》两篇,但是把《尧曰篇》的“子张问”另分为一篇,于是有了两个《子张篇》,篇次也和《齐论》《鲁论》不一样,文字不同的计四百多字。
《鲁论语》和《齐论语》最初各有师传,到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先学习了《鲁论语》,后来又讲习《齐论语》,于是把两个本子融合为一,但是篇目以《鲁论语》为根据,“采获所安”,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张禹是汉成帝的师傅,其时极为尊贵,所以他的这一个本子便为当时一般儒生所尊奉,后汉灵帝时所刻的《熹平石经》就是用的《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东汉末郑玄又以“张侯论”为底本,参照《齐论》《古论》作《论语注》,遂为《论语》定本。
《论语》
《论语》
孔壁中书本《论语》由孔安国定。当孔安国向汉武帝献书时,正值“巫蛊事件”,朝廷将这批书退还给孔氏,“其学于是在孔家流传”。 [14] 
《古文论语》是在汉景帝时由鲁恭王刘余在孔子旧宅壁中发现的,当时并没有传授。何晏《论语集解·序》说:“《古论》,唯博士孔安国为之训解,而世不传。”《论语集解》并经常引用了孔安国的《注》。但孔安国是否曾为《论语》作训解,《集解》中的孔安国说是否伪作,陈鳣的《论语古训·自序》已有怀疑,沈涛的《论语孔注辨伪》认为就是何晏自己的伪造品,丁晏的《论语孔注证伪》又认为出于王肃之手。
东汉末年,大学者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照《齐论》《古论》,作了《论语注》。在残存的郑玄《论语注》中还可以窥见鲁、齐、古三种《论语》本子的异同,然而,今天所用的《论语》本子,基本上就是《张侯论》。张禹这个人实际上够不上说是一位“经师”,只是一个无耻的政客,附会王氏,保全富贵,当时便被斥为“佞臣”,所以崔述在《论语源流附考》中竟说:“《公山》《佛肸》两章安知非其有意采之以入《鲁论》为己解嘲乎?”但是,崔述的话纵然不为无理,而《论语》的篇章仍然不能说有后人所杜撰的东西在内,顶多只是说有掺杂着孔门弟子以及再传弟子之中的不同传说而已。
《论语》的版本之争实际上就是真伪之辩。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出土有竹简《论语》。2016年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约五千枚竹简,考古人员在这些竹简中发现了失传已久的《论语·知道》篇,并初步断定属《论语》的《齐论》版本。 [2]  [14] 
历代注本编辑
《论语》与《孝经》都是汉初学习者必读之书,是汉人启蒙书的一种。自汉代以来,便有不少人注解《论语》。汉朝人所注《论语》,已亡佚殆尽,今日所残存的,以郑玄注为较多,因为敦煌和日本发现了一些唐写本的残卷,估计十存六七;其他各家,在何晏《论语集解》以后,就多半只存于《论语集解》中。《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就是用三国何晏的《集解》和宋人邢昺的《疏》。至于何晏、邢昺前后还有不少专注《论语》的书,可以参看清人朱彝尊《经义考》、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和吴检斋(承仕)《疏证》。
两千年来,为《论语》作注释的书籍不胜枚举。据统计,历代研治《论语》的专著不下三千余种。可惜的是,这些古籍亡佚者居多。流传有序且影响较大者有:一、汉郑玄《论语注》;二、魏何晏《论语集解》;三、梁皇侃《论语义疏》;四、宋朱熹《论语集注》;五、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六、民国程树德《论语集释》。
专家指出,从文献学的角度来看,关于《论语》的注释性著作有四部书最为重要。一是魏何晏等编纂的《论语集解》,它是两汉、三国时期经学家研究《论语》的结晶;二是梁皇侃的《论语义疏》,它囊括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家对《论语》的发挥;三是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它是两宋时期理学家《论语》精义的荟粹;四是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集清代考据学《论语》研究成果之大成。上述四部《论语》注释代表了《论语》研究的四个阶段,同时也代表了四种研究方法,是现代研究《论语》基本资料。 [15-16] 
作者简介编辑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并不是某一个人的著作。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11]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词条图册




----------------------             


[xué ér]  
学而 编辑 讨论2 上传视频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作品名称《学而》外文名Learn and作    者孔子及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创作年代春秋时期作品出处《论语》文学体裁文言文,语录章    节16章
目录
1 1·1小节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2 1·2小节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3 1·3小节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4 1·4小节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5 1·5小节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6 1·6小节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7 1·7小节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8 1·8小节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9 1·9小节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10 1·10小节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11 1·11小节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12 1·12小节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13 1·13小节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14 1·14小节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15 1·15小节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16 1·16小节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17 出处
18 主要作者
19 词语解释
1·1小节编辑
原文
子曰⑴:“学⑵而时习⑶之,不亦说⑷乎?有朋⑸自远方来,不亦乐⑹乎?人不知⑺,而不愠⑻,不亦君子⑼乎?”
注释
⑴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⑵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⑶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⑷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⑸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⑹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⑺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⑻愠:音yùn,恼怒,怨恨。
⑼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在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习后经常实践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1·2小节编辑
原文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若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1·3小节编辑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1),鲜(2)矣仁。”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很少有仁德的。”
评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1·4小节编辑
原文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我教授给其他人的知识,我自己是否进行过演习实践?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我教授给其他人的知识,我自己是否进行过演习实践?
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1·5小节编辑
原文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信,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注释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评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1·6小节编辑
原文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汎: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评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1·7小节编辑
原文
子夏(1)曰:“贤贤(2)易色(3);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色:脸色,态度。此处指尊重贤者,改变自己的态度。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能够不遗余力奉献君上。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尊重贤者,改变其态度;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不遗余力;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评析
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1·8小节编辑
原文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注释
(1)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2)重:庄重、自持。
(3)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7)过:过错、过失。
(8)惮:音dàn,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1·9小节编辑
原文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注释
(1)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2)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评析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德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1·10小节编辑
原文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评析
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1·11小节编辑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í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评析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1·12小节编辑
原文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评析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有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1·13小节编辑
原文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注释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
(5)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
(6)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评析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1·14小节编辑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德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评析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1·15小节编辑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注释
(1)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
(2)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3)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自大的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开开心心,虽富裕却又爱好礼仪的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头、牛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评析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1·16小节编辑
原文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1)患:忧虑、怕。
(2)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评析
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这种解释可能不妥。这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
出处编辑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主要作者编辑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以孔为氏,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词语解释编辑
《论语》首篇篇名,后借指《论语》。 宋 刘克庄《田舍即事》诗:“邻壁嘲啾诵《学而》,老人睡少听移时。” [1] 
词条图册




----------------------             

论语·为政 编辑 讨论2 上传视频
同义词 为政(孔子著作)一般指论语·为政
论语·为政,《为政》内容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中文名《为政》外文名do politics章    数24章作    者孔子创作时间春秋时期代表思想儒家
目录
1 简介
2 原文
3 详解
▪ 解析一
▪ 解析二
▪ 解析三
▪ 解析四
▪ 解析五
▪ 解析六
简介编辑
孔子像
孔子像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也有是孔庙祭祀孔子。 [1] 
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史记·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顶峰。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着名的有七十二人。 [1]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1]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1] 
原文编辑
孔子
孔子
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àn),曾(céng)是以为孝乎?”
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sōu)哉?人焉廋哉?”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子曰:“君子不器。”
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ài)。”
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1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xìng)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
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chǎn)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2] 
详解编辑
解析一
2.1【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注释】
①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②北辰:北极星。
③所:处所,位置。
④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评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2.2【原文】
子曰:“诗三百①,一言以蔽②之,曰‘思无邪③’。”
【注释】
①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是虚数,指三百多篇。
②蔽:概括的意思。
③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前者较妥。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的微言大义,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
【评析】
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是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2.3【原文】
子曰:“道①之以政,齐②之以刑,民免③而无耻④;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⑤。”
【注释】
①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
②齐:整齐、约束。
③免:避免、躲避。
④耻:羞耻之心。
⑤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循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解析二
2.4【原文】
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⑥。”
【注释】
①有:同“又”。
②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③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④天命:上天的意旨,此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古代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上天掌控的。
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⑥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2.5【原文】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2)无违:不要违背。
(3)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4)御:驾驭马车。
(5)孟孙:指孟懿子。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评析】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2.6【原文】
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注释】
①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②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病。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评析】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
2.7【原文】
子游①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
①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国人,比孔子小45岁。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评析】
本章还是谈论孝的问题。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因为此说比较妥帖。
2.8【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àn)①,曾(céng)是以为孝乎?”
【注释】①馔:吃食物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评析】
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解析三
2.9【原文】
子曰:“吾与回①言,终日不违②,如愚。退而省其私③,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释】
①回:姓颜名回,字子渊,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30岁,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
②不违:不提相反的意见和问题。
③退而省其私:考察颜回私下里与其他学生讨论学问的言行。
【译文】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评析】
这一章讲儒家推崇“内圣外王”(内具圣人之德,外行仁政王道)之学,注重自我修养,强调内在心性的陶冶,注重内心的体察,颐养心性,认真学习前人的理论,静思品咀。在神思默运中举一而知十,深刻地融会贯通前人的思想成果,从而形成真知灼见,切勿在一知半解之下仓促做出狂妄的谬论与无知的放言。
2.10【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④哉?人焉廋哉?”
【注释】
①所以:所做事情的动机。
②所由:所走过的道路。
③所安:所安的心境。
④廋(sōu):隐藏、藏匿。
【译文】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做事时的心情。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隐藏得了什么呢?”
【评析】
本文主要讲如何了解别人的问题。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藏得了的。
2.11【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
【注释】
①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译文】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此就可以当老师了。”
【评析】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2.12【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①。”
【注释】
①器:器具。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评析】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2.13【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注释】
①行,小步也,这里指行事。
【译文】
子贡问如何才是一君子,孔子说:“君子做事在说话前,然后才照他做的说。”
【评析】
孔子说,把实际的行动摆在言论的前面,不要光吹牛而不做。先做,用不着你说,做完了,大家都会跟从你,顺从你。古今中外,人类的心理都是一样的,多半爱吹牛,很少见诸于事实。理想非常的高,要在行动上做出来就很难。所以,孔子说,真正的君子,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 。
解析四
2.14【原文】
子曰:“君子周①而不比②,小人③比而不周。”
【注释】
①周:合群。
②比(bì):勾结。
③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评析】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2.15【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注释】
①罔:迷惑、糊涂。
②殆:疑惑、危险。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评析】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2.16【原文】
子曰:“攻(1)乎异端(2),斯(3)害也已(4)。”
【注释】
①攻:攻击。有人将“攻”解释为“治”。不妥。
②异端:不正确的言论。另外、不同的一端。
③斯:代词,这。
④也已:这里用作语气词。
【译文】
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2.17【原文】
子曰:“由(1),诲女(2),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①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②女:同汝,你。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评析】
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解析五
2.18【原文】
子张①学干禄②,子曰:“多闻阙③疑④,慎言其余,则寡尤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
①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生于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岁,孔子的学生。
②干禄:干,求的意思。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取官职。
③阙:缺。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
④疑:怀疑。
⑤寡尤:寡,少的意思。尤,过错。
【译文】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评析】
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论语》中还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
2.19【原文】
哀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②:“举直错诸枉③,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
①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国君,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
②对曰:《论语》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对曰”,以表示尊敬。
③举直错诸枉:举,选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错,同“措”,放置。枉,不正直。
【译文】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评析】
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仍是如此。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法制度下的选官用吏,唯亲是举,非亲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干,也不会被选用。孔子的这种用人思想可说在当时是一大进步。“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珍贵的价值。
2.20【原文】
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②劝③,如之何?”子曰:“临④之以庄,则敬;孝慈⑤,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
①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②以:连接词,与“而”同。
③劝:勉励。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④临:对待。
⑤孝慈:一说当政者自己孝慈;一说当政者引导老百姓孝慈。此处采用前者。
【译文】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评析】
本章内容还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2.21【原文】
或① 谓孔子曰:“子奚② 不为政?”子曰:“《书》③ 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④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⑤为⑥为政?”
【注释】
①或:有人。不定代词。
②奚:疑问词,相当于“为什么”。
③《书》:指《尚书》。
④施:延及,推广,影响。
⑤其:代词,指做官。
⑥为:是。
【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孔子说:“《尚书》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道理推广到政治上去,这也是参与了政治,为什么非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两方面的思想主张。其一,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说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张。其二,孔子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问题,而且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间接参与国家政治,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是他为政的一种形式。
2.22【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①,小车无軏(yuè)②,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
① 輗:古代大车(牛车)车辕前端与车衡相衔接的部分。
② 軏:古代小车(马车)上置于辕前端与车横木衔接处的销钉。
【译文】
孔子说:“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它靠什么行走呢?””
【评析】
为政的道理——言而有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读中国历史,对于从政的人,始终要注意一个道理,所谓“百年大计”。一件事情,一个政策下来,要眼光远大,至少须看到百年或几十年以后的变化与发展,这是古人政治的道理。孔子说作人、处世、对朋友,“信”是很重要的,无“信”是绝对不可以。尤其一些当主管的人,处理事情不多想想,骤下决定,以致随时改变,使部下无所适从,所以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解析六
2.23【原文】
子张问:“十世①可知也?”子曰:“殷因②于夏礼,所损益③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
①世:古时称30年为一世。也有的把“世”解释为朝代。
②因:因袭,沿用、继承。
③损益:减少和增加,即优化、变动之义。
【译文】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或者有继承周朝的新帝王,礼仪制度也自当有所修补、增减、完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损益。它的含义是增减、兴革,即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有继承、沿袭,也有改革、变通。这表明,孔子本人并不是顽固保守派,并不一定要回到周公时代,他也不反对所有的改革。当然,他的损益程度是受限制的,是以不改变周礼的基本性质为前提的。
2.24【原文】
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谄②也。见义③不为,无勇也。”
【注释】
①鬼:有两种解释: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这里泛指鬼神。
②谄(chǎn):谄媚、阿谀。
③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
【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
“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词条图册




----------------------             



八佾 (《论语》篇目)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八佾》篇包括26章,是《论语》二十篇中的第三个部分。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礼”的问题。
作品名称《八佾》创作年代春秋时期作品出处《论语》文学体裁文言文,语录体作    者孔子及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读    音[bāyì]章    节26章
目录
1 3.1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2 3.2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3 3.3
▪ 原文
▪ 译文
▪ 评析
4 3.4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5 3.5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6 3.6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7 3.7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8 3.8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9 3.9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10 3.10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11 3.11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12 3.12
▪ 原文
▪ 译文
▪ 评析
13 3.13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14 3.14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15 3.15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16 3.16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17 3.17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18 3.18
▪ 原文
▪ 译文
▪ 评析
19 3.19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20 3.20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21 3.21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22 3.22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23 3.23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24 3.24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25 3.25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26 3.26
▪ 原文
▪ 译文
▪ 评析
27 出处
28 主要作者
3.1编辑
原文
孔子谓季氏(1),“八佾(2)舞于庭,是可忍也,(3),孰不可忍也!”
注释
(1)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
(2)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3)可忍也:可以忍心。一说可以容忍。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评析
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3.2编辑
原文
三家(1)者以《雍》彻(2)。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3),奚取于三家之堂(4)?”
注释
(1)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
(2)《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
(3)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相,助。维,语助词,无意义。辟公,指诸侯。穆穆:庄严肃穆。
(4)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译文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这篇诗。孔子说:“(《雍》诗上这两句)‘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样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
评析
本章与前章都是谈鲁国当政者违“礼”的事件。对于这些越礼犯上的举动,孔子表现得极为愤慨,天子有天子之礼,诸侯有诸侯之礼,各守各的礼,才可以使天下安定。因此,“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范畴。
3.3编辑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评析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3.4编辑
原文
林放(1)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2)也,宁戚(3)。”
注释
(1)林放:鲁国人。
(2)易:治理。这里指有关丧葬的礼节仪式办理得很周到。一说谦和、平易。
(3)戚:心中悲哀的意思。
译文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评析
本章记载了鲁人林放向孔子问礼的对话。他问的是:礼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在这里似乎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但仔细琢磨,孔子还是明确解答了礼之根本的问题。这就是,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
3.5编辑
原文
子曰:“夷狄(1)之有君,不如诸夏(2)之亡(3)也。”
注释
(1)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
(2)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3)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
译文
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评析
在孔子的思想里,有强烈的“夷夏观”,以后又逐渐形成“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在他看来,“诸夏”有礼乐文明的传统,这是好的,即使“诸夏”没有君主,也比虽有君主但没有礼乐的“夷狄”要好。
3.6编辑
原文
季氏旅(1)于泰山,子谓冉有(2)曰:“女(3)弗能救(4)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5)乎?”
注释
(1)旅:祭名。祭祀山川为旅。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
(2)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生于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29岁。当时是季氏的家臣,所以孔子责备他。
(3)女:同汝,你。
(4)救:挽求、劝阻的意思。这里指谏止。
(5)林放:见本篇第4章之注。
译文
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评析
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诸侯的专权,季孙氏只是鲁国的大夫,他竟然也去祭祀泰山,所以孔子认为这是“僭礼”行径。此章仍是谈论礼的问题。
3.7编辑
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1)乎!揖(2)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注释
(1)射:原意为射箭。此处指古代的射礼。
(2)揖:拱手行礼,表示尊敬。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评析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君子无所争”,即使要争,也是彬彬有礼的争,这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强调谦逊礼让而鄙视无礼的、不公正的竞争,这是可取的。但过于强调谦逊礼让,以至于把它与正当的竞争对立起来,就会抑制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成为社会发展的道德阻力。
3.8编辑
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音 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
(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译文
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评析
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彩的图案。
3.9编辑
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1)不足徵(2)也;殷礼吾能言之,宋(3)不足徵也。文献(4)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注释
(1)杞: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2)徵:证明。
(3)宋:春秋时国名,是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4)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指贤人。
译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评析
这一段话表明两个问题。孔子对夏商周代的礼仪制度等非常熟悉,他希望人们都能恪守礼的规范,可惜当时僭礼的人实在太多了。其次,他认为对夏商周之礼的说明,要靠足够的历史典籍贤人来证明,也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求实态度。
3.10编辑
原文
子曰:“禘(1)自既灌(2)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3)。”
注释
(1)禘:音dì,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
(2)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
(3)吾不欲观之矣:我不愿意看了。
译文
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评析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等级名分,不仅活着的时候不能改变,死后也不能改变。生时是贵者、尊者,死后其亡灵也是尊者、贵者。这里,他对行禘礼的议论,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状况,也表示了他对现状的不满。
3.11编辑
原文
或问禘之说(1),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2)乎!”指其掌。
注释
(1)禘之说:“说”,理论、道理、规定。禘之说,意为关于禘祭的规定。
(2)示诸斯:“斯”指后面的“掌”字。
译文
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种规定的人,对治理天下的事,就会像把这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他的手掌。
评析
孔子认为,在鲁国的禘祭中,名分颠倒,不值得一看。所以有人问他关于禘祭的规定时,他故意说不知道。但紧接着又说,谁能懂得禘祭的道理,治天下就容易了。这就是说,谁懂得禘祭的规定,谁就可以归复紊乱的“礼”了。
3.12编辑
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译文
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评析
孔子并不过多提及鬼神之事,如他说:“敬鬼神而远之。”所以,这一章他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并非认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
3.13编辑
原文
王孙贾(1)问曰:“与其媚(2)于奥(3),宁媚于灶(4),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5),无所祷也。”
注释
(1)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时任大夫。
(2)媚:谄媚、巴结、奉承。
(3)奥:这里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
(4)灶:这里指灶旁管烹饪做饭的神。
(5)天:以天喻君,一说天即理。
译文
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
评析
从表面上看,孔子似乎回答了王孙贾的有关拜神的问题,实际上讲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这就是:地方上的官员如灶神,他直接管理百姓的生产与生活,但在内廷的官员与君主往来密切,是得罪不得的。
3.14编辑
原文
子曰:“周监(1)于二代(2),郁郁(3)乎文哉,吾从周。”
注释
(1)监:音jiàn,同鉴,借鉴的意思。
(2)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商代。
(3)郁郁:文采盛貌。丰富、浓郁之意。
译文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评析
孔子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有沿袭。遵从周礼,这是孔子的基本态度,但这不是绝对的。在前面的篇章里,孔子就提出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都应有所损益。
3.15编辑
原文
子入太庙(1),每事问。或曰:“孰谓鄹(2)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1)太庙:君主的祖庙。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
(2)鄹:音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鄹人之子”指孔子。
译文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评析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这一段说明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心里时常装着他人,也蕴含了虚心向人请教的品格,同时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
3.16编辑
原文
子曰:“射不主皮(1),为力不同科(2),古之道也。”
注释
(1)皮:皮,用善皮做成的箭靶子。
(2)科:等级。
译文
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评析
“射”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容之一。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射箭,只不过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只要肯学习有关礼的规定,不管学到什么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3.17编辑
原文
子贡欲去告朔(1)之饩羊(2)。子曰:“赐也!尔爱(3)其羊,我爱其礼。”
注释
(1)告朔:朔,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日。告朔,古代制度,天子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告知每个月的初一日。
(2)饩羊:饩,音xì。饩羊,祭祀用的活羊。
(3)爱:爱惜的意思。
译文
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评析
按照周礼的规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际,就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把历书放在祖庙里,并按照历书规定每月初一日来到祖庙,杀一只活羊祭庙,表示每月听政的开始。当时,鲁国君主已不亲自去“告朔”,“告朔”已经成为形式。所以,子贡提出去掉“饩羊”。对此,孔子大为不满,对子贡加以指责,表明了孔子维护礼制的立场。
3.18编辑
原文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评析
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但却受到别人的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这表明,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已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旧礼了。
3.19编辑
原文
(1)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注释
(1)定公:鲁国国君,姓姬名宋,定是谥号。公元前509~前495年在位。
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
评析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孔子君臣之礼的主要内容。只要做到这一点,君臣之间就会和谐相处。从本章的语言环境来看,孔子还是侧重于对君的要求,强调君应依礼待臣,还不似后来那样:即使君主无礼,臣下也应尽忠,以至于发展到不问是非的愚忠。
3.20编辑
原文
子曰:“《关雎》(1),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注释
(1)《关雎》:雎,音jū。这是《诗经》的第一篇。此篇写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时辗转反侧,寤寐思之的忧思,以及结婚时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欢乐。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评析
孔子对《关雎》一诗的这个评价,体现了他的“思无邪”的艺术观。《关雎》是写男女爱情、祝贺婚礼的诗,与“思无邪”本不相干,但孔子却从中认识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思想,认为无论哀与乐都不可过分,有其可贵的价值。
3.21编辑
原文
哀公问社(1)于宰我,宰我(2)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3)。”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注释
(1)社: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庙也称社。
(2)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
(3)战栗:恐惧,发抖。
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评析
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庙,选用宜于当地生长的树木做土地神的牌位。宰我回答鲁哀公说,周朝用栗木做社主是为了“使民战栗”,孔子就不高兴了,因为宰我在这里讥讽了周天子,所以说了这一段话。
3.22编辑
原文
子曰:“管仲(1)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2),官事不摄(3),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4),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5),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释
(1)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公元前645年死。
(2)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
(3)摄:兼任。
(4)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
(5)反坫:坫,音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译文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评析
在《论语》中,孔子对管子曾有数处评价。这里,孔子指出管仲一不节俭,二不知礼,对他的所作所为进行批评,出发点也是儒家一贯倡导的“节俭”和“礼制”。在另外的篇章里,孔子也有对管仲的肯定性评价。
3.23编辑
原文
子语(1)鲁大师(2)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3)如也;从(4)之,纯(5)如也,皦(6)如也,绎(7)如也,以成。”
注释
(1)语:音yù,告诉,动词用法。
(2)大师:大,音tài。大师是乐官名。
(3)翕:音xī。意为合、聚、协调。
(4)从:音zòng,意为放纵、展开。
(5)纯:美好、和谐。
(6)皦:音jiǎo,音节分明。
(7)绎:连续不断。
译文
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后完成。”
评析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和全面,乐理就是其中之一。这一章反映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和音乐欣赏水平。
3.24编辑
原文
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4)。”
注释
(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2)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文
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评析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3.25编辑
原文
子谓韶(1):“尽美(2)矣,又尽善(3)也;”谓武(4):“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释
(1)韶: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
(2)美:指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而言。
(3)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的。
(4)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
译文
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评析
孔子在这里谈到对艺术的评价问题。他很重视艺术的形式美,更注意艺术内容的善。这是有明显政治标准的,不单是娱乐问题。
3.26编辑
原文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
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评析
孔子主张实行“德治”、“礼治”,这首先提出了对当政者的道德要求。倘为官执政者做不到“礼”所要求的那样,自身的道德修养不够,那这个国家就无法得到治理。当时社会上礼崩乐坏的局面,已经使孔子感到不能容忍了。
出处编辑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主要作者编辑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以孔为氏,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词条图册



----------------------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编辑 讨论12 上传视频
Liren College of Yanshan University
同义词 里仁一般指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Liren College of Yanshan University),坐落于著名海滨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位于燕山大学西校区,成立于2001年7月,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确认的独立学院,由全国重点大学—燕山大学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入选河北省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秦皇岛高校联盟成员。 [1-4] 
据2020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占地1020余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学院依托燕山大学学科基础,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现设有5个系,专业41个,涉及工、理、文、经、管、法、教等多个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4800余人。 [5] 
创办时间2001年
主管部门河北省教育厅
图集
学校概况
历年分数线
招生简章
目录
1 办学历史
2 办学条件
▪ 院系设置
▪ 教学建设
▪ 人才培养
3 办学成就
4 教学设施
5 网络社区
6 现任领导
基本信息
中文名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外文名Liren College of Yanshan University简    称燕大里仁创办时间2001年办学性质独立学院 [2] 学校类别理工类学校特色独立学院
河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4] 主管部门河北省教育厅现任领导党委书记:张向前
院长: 王洪斌校    训厚德 博学 求是校    歌《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校歌》 [2] 地    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438号 [2] 院校代码13592主要奖项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2] 主要院系机械系、电气系、电子系、建环系、经管系 、文法系
办学历史编辑
2001年7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冀教发[2001]181号文件),成立民办公助二级学院——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当年招收本科新生1617名,按照“四独立、六统一”的要求,学生毕业后颁发燕山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3]  [6]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2003年9月,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冀教发[2003]138号文件),学院更名为“燕山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2003年10月,开始南、北两个校区办学,原燕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北校区,原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财校校区为南校区,2300名新生全部入驻南校区。根据教育部要求,从2003年招收的新生起,毕业后颁发燕山大学里仁学院的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例规定的,颁发燕山大学的学位证书。
2004年5月,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冀教发[2004]64号文件),恢复使用“燕山大学里仁学院”院名。2004年7月,经重新报批,学院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冀教发[2004]107号文件)。
2004年12月,占地上千亩、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里仁学院新校区竣工并投入使用。2001级、2002级学生迁入新校区上课。
2005年2月,2003级、2004级学生进入新校区,在校21生规模达到9600人。
2008年起招收的新生,毕业后将颁发燕山大学里仁学院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3]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2]
办学条件编辑
院系设置
机构设置
综合办公室
人力资源部
组宣部
财务部
教学质量与评估部
教务部
招生就业部
学生工作部
学生生活管理办公室
团委
创新创业指导中心
基础教学一部
基础教学二部
专业教学部
图文信息中心
实训中心
机械工程系
电气工程系
电子工程系
建筑与环境化学工程系
经济管理系
文法外语系


学院设置
机械工程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交通运输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车辆工程
电气工程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生物医学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子工程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经济管理系
公共事业管理
工业工程
电子商务
旅游管理
会计学
工商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文法外语系
艺术设计
工业设计
汉语言文学
日语
英语
政治学与行政学
法学
经济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行政管理
建筑与环境化学工程系
生物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环境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土木工程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应用化学
教学建设
学院办学层次为本科,学制四年,按学年学分制管理。 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由学院具印颁发普通高等学 毕业证书。自2008级新生起, 含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由学院具印颁发学士学位证书。学院拥有一支德才兼备、学缘结构合理、专业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绝大部分教师来自燕山大学,所有专业实验均由燕山大学相应专业实验室完成,有效地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学。 [2] 
学院以“2+2”的模式构建教学平台,体现“强化基础,重视应用”的特 点。前两年按照一级学科要求设置公共和基础课程,完成基础教学;后两年按照二级学科和专业方向要求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强化专业 基础,突出专业特色,侧重实践能力培养,实现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 养目标。 [2] 
人才培养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实验楼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实验楼
学院秉承燕山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和先进办学理念,以“博学、厚德、求是”为校训,以培养综合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深化改革,强化实践,按照OBE理念,通过建立相适应的培养计划,构建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实施项目式教学、信息化教学建设改革等一系列措施。 [2] 
里仁学子在国际大学生健美操精 英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亚洲大专英语辩论赛、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等系列科技、文化、体育活动中屡获殊荣;近三年,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共获国际级奖项5项、国家级奖项109项,省部级奖项404项,学生发表科技学术论文31篇,获批专利47项,注册公司13家。2016年,学院“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获批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2017年,学院被授予“河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河北省全民科学素质教育基地”“秦皇岛市青年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称号。 [2] 
办学成就编辑
燕山大学 21世纪楼
燕山大学 21世纪楼
学院连续承办了2006年中国独立学院峰会和2007年全国独立学院党建与思 想教育研讨会,2009年成功承办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女子八强 赛,还举办了全国独立学院学生工作创新论坛;先后荣获“公众满意·中国 十大名牌独立学院”、“网络中国·消费品牌活跃度及影响力独立学院十强”、 “综合实力二十强独立学院”和“新浪教育盛典·中国十大品牌独立学院”、“全 国先进独立学院”、 “中国最具影响力独立学院20强”、“全国大学生满意度50强高校”等荣誉称号;在 《2011中国大学星级评价报告》中,入选“2011中国四星级民办高校”, [7]  其 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五星级特色本科专业。 学院在由中国校友会网等媒体联合推出的“中国独立 学院排行榜”上连续多年名列前茅。 [2]  [7-8] 
教学设施编辑
办公楼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教学楼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教学楼
里仁办公楼是里仁学院行政管理的中心,建筑面积7500多平方米。它与学院其他建筑保持统一的弧形建筑风格,德国灰是其主色调,在阳光的衬托下格外的耀眼。其内部建筑结构合理、宽敞舒适、环境整洁优雅,设有:教务部、学生管理部、资产财务部、招生办公室、会议室、院办公室、人力资源部、教研部、心理咨询室、领导办公室、基础教学部、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文法外语系、建筑与环境化学工程系、出国留学咨询站、记者团、管理室等。
教学楼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教学楼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教学楼
里仁学院学生教学楼于04年12月竣工投入使用,使用面积近4万平方米,特邀新加坡设计师设计,以弧形为整体设计风格,分为A、B、C、D四个区和阶梯教室,成环形,中间天井式绿化带,是学生晨读休息的好去所。教学楼共有五层,每层都设有饮水处、休息大厅、教师休息室、答疑室、考务办公室,为学生和老师提供良好的教学和休息的环境。每天6:00-22:00为学生开放,供学生上课和自由学习,宽敞明亮、环境优雅。
实验楼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实验楼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实验楼
里仁学院实验中心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2004年底落成,拥有各类规格的房间120余间,厅廊宽敞明亮,环境素雅宜人,仪器设备先进,师资结构合理,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本中心承担各学科专业的基础类实验课程和工程实训,已开设了大学物理实验、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实验、微机原理、单片机实验,并陆续开设EDA实验、电路原理实验等科目。电子工艺实训可完成由电路板制作到组装成品的全过程,采用先进的表面贴装工艺流水线,为现代电子产品的创新制作提供支持。
图文信息中心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图文信息中心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图文信息中心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图文信息中心,坐落在燕大新校区里仁学院南侧,作为全院教学辅助机构,在学院的发展宏图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中心于04年10月投入使用 ,布局合理,环境幽雅。使用 面积约有17000平方米,共有四层,分南北两侧,南侧是图书馆,北面是7个机房,四楼是办公室和网络中心。图文信息中心下设办公室、图书馆部、微机实验部和网络部。共42人,办公室主任姜滦生,实验员18人、图书管理员19人,网络管理员2人,职员2人。主要职责是:完成各类课程的上机及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辅导;图书管理及信息咨询服务。
活动中心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大学生活动中心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大学生活动中心
里仁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燕山大学西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于2005年2月投入使用 ,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包括除活动中心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外,还有院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勤工助学站、燕山大学西校区广播站等学生组织的办公室。楼内有的报告厅一间,能够容纳560人,可承担各种大型会议和文艺演出的工作,还有健身馆1间,内有健身器械17种30件,乒乓球馆2间,共有球台22个,室内体育馆1间,内有羽毛球场地4块、舞蹈排练场1块,这些体育场馆为体育教学场地和学生日常各项体育活动提供了完善的设施和场地。 [2] 
网络社区编辑
里仁学院吧
里仁学院吧是由里仁学院吧友发起的非官方组织,吧友之间的一个交流理念,举办活动,分享经验的平台。里仁学院吧联合秦皇岛各高校吧友,集思广益,为贴吧的发展不懈努力着。欢迎各位同学前来里仁学院吧讨论交流。
燕飞湖畔
里仁学院校徽
里仁学院校徽
里仁校友为打算报考里仁的同学提供非官方信息和个人意见的百度空间(搜索“燕飞湖畔”),于2010年创办,搜集整理了很多年来里仁学姐学长为新生所写的指导贴和丰富的校园照片,可以为打算或即将来里仁的新生门提供参考和帮助。
现任领导编辑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张向前
院长
王洪斌
正处级专职辅导员
郝连旺
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
尚雪梅、张冬
副院长
李仕华、周雨、王鹏
(备注:参考资料来源于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官网 [9]  )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
词条图片(10)
概述图册
概述图册(2)
参考资料




----------------------             


公冶长 (论语篇目)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公冶长》篇共计28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篇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此外,本篇著名的句子有“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过较大影响。
作品名称《公冶长》作    者孔子及其弟子和弟子的再传弟子创作年代春秋时期作品出处《论语》文学体裁文言文,语录体章    节27章
目录
1 5·1
2 5·2
3 5·3
4 5·4
5 5·5
6 5·6
7 5·7
8 5·8
9 5·9
10 5·10
11 5·11
12 5·12
13 5·13
14 5·14
15 5·15
16 5·16
17 5·17
18 5·18
19 5·19
20 5·20
21 5·21
22 5·22
23 5·23
24 5·24
25 5·25
26 5·26
27 5·27
28 5·28
5·1编辑
【原文】
子谓公冶长(1),“可妻也。虽在缧绁(2)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3)妻之。”
【注释】
(1)公冶长:姓公冶名长,齐国人,孔子的弟子。
(2)缧绁:音léi xiè,捆绑犯人用的绳索,这里借指牢狱。
(3)子:古时无论儿、女均称子。
【译文】
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评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对公冶长作了较高评价,但并未说明究竟公冶长做了哪些突出的事情,不过从本篇所谈的中心内容看,作为公冶长的老师,孔子对他有全面了解。孔子能把女儿嫁给他,那么公冶长至少应具备仁德。这是孔子一再向他的学生提出的要求。
5·2编辑
【原文】
子谓南容(1),“邦有道(2),不废(3);邦无道,免于刑戮(4)。”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释】
(1)南容:姓南宫名适(音kuò),字子容。孔子的学生,通称他为南容。
(2)道:孔子这里所讲的道,是说国家的政治符合最高的和最好的原则。
(3)废:废置,不任用。
(4)刑戮:刑罚。
【译文】
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以免去刑戮。”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评析】
本章里,孔子对南容也作了比较高的评价,同样也没有讲明南容究竟有哪些突出的表现。当然,他能够把自己的侄女嫁给南容,也表明南容有较好的仁德。
5·3编辑
【原文】
子谓子贱(1),君子哉若人(2),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3)。”
【注释】
(1)子贱:姓宓(音fú)名不齐,字子贱。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49岁。
(2)若人:这个,此人。
(3)斯焉取斯:斯,此。第一个“斯”指子贱,第二个“斯”字指子贱的品德。
【译文】
孔子评论子贱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是从哪里学到这种品德的呢?”
【评析】
孔子在这里称子贱为君子。这是第一个层次,但接下来说,鲁国如无君子,子贱也不可能学到君子的品德。言下之意,是说他自己就是君子,而子贱的君子之德是由他一手培养的。
5·4编辑
【原文】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1)也。”
【注释】
(1)瑚琏: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用的器具。
【译文】
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琏。”
【评析】
孔子把子贡比作瑚琏,肯定子贡有一定的才能,因为瑚琏是古代祭器中贵重而华美的一种。但如果与上二章联系起来分析,可见孔子看不起子贡,认为他还没有达到“君子之器”那样的程度,仅有某一方面的才干。
5·5编辑
【原文】
或曰:“雍(1)也仁而不佞(2)。”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3),屡憎于人,不知其仁(4)。焉用佞?”
【注释】
(1)雍:姓冉名雍,字仲弓,生于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学生。
(2)佞:音nìng,能言善辩,有口才。
(3)口给:言语便捷、嘴快话多。
(4)不知其仁:指有口才者有仁与否不可知。
【译文】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利齿和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辩呢?”
【评析】
孔子针对有人对冉雍的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人只要有仁德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能言善辩,伶牙利齿,这两者在孔子观念中是对立的。善说的人肯定没有仁德,而有仁德者则不必有辩才。要以德服人,不以嘴服人。
5·6编辑
【原文】
子使漆雕开(1)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2)。
【注释】
(1)漆雕开:姓漆雕名开,字子开,一说字子若,生于公元前540年,孔子的门徒。
(2)说:音yuè,同“悦”。
【译文】
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评析】
孔子的教育方针是“学而优则仕”,学到知识,就要去做官,他经常向学生灌输读书做官的思想,鼓励和推荐他们去做官。孔子让他的学生漆雕开去做官,但漆雕开感到尚未达到“学而优”的程度,急于做官还没有把握,他想继续学礼,晚点去做官,所以孔子很高兴。
5·7编辑
【原文】
子曰:“道不行,乘桴(1)浮于海,从(2)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注释】
(1)桴:音fú,用来过河的木筏子。
(2)从:跟随、随从。
【译文】
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评析】
孔子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极力推行他的礼制、德政主张。但他也担心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打算适当的时候乘筏到海外去。他认为子路有勇,可以跟随他一同前去,但同时又指出子路的不足乃在于仅有勇而已。
5·8编辑
【原文】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1)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2),百乘之家(3),可使为之宰(4)也,不知其仁也。”“赤(5)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6),可使与宾客(7)言也,不知其仁也。”
【注释】
(1)赋:兵赋,向居民征收的军事费用。
(2)千室之邑,邑是古代居民的聚居点,大致相当于后来城镇。有一千户人家的大邑。
(3)百乘之家:指卿大夫的采地,当时大夫有车百乘,是采地中的较大者。
(4)宰:家臣、总管。
(5)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生于公元前509年,孔子的学生。
(6)束带立于朝:指穿着礼服立于朝廷。
(7)宾客:指一般客人和来宾。
【译文】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评析】
在这段文字中,孔子对自己的三个学生进行评价,其评价标准就是“仁”。他说,他们有的可以管理军事,有的可以管理内政,有的可以办理外交。在孔子看来,,他们虽然各有自己的专长,但所有这些专长都必须服务于礼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必须以具备仁德情操为前提。实际上,他把“仁”放在更高的地位。
5·9编辑
【原文】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1)?”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2),赐也闻一以知二(3)。”子曰:“弗如也。吾与(4)女弗如也。”
【注释】
(1)愈:胜过、超过。
(2)十:指数的全体,旧注云:“一,数之数;十,数之终。”
(3)二:旧注云:“二者,一之对也。”
(4)与:赞同、同意。
【译文】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说的,是不如他。”
【评析】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勤于学习,而且肯独立思考,能做到闻一知十,推知全体,融汇贯通。所以,孔子对他大加赞扬。而且,希望他的其他弟子都能像颜回那样,刻苦学习,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在学业上尽可能地事半功倍。
5·10编辑
【原文】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1)之墙不可杇(2)也,于予与何诛(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4)改是。”
【注释】
(1)粪土:腐土、脏土。
(2)杇:音wū,抹墙用的抹子。这里指用抹子粉刷墙壁。
(3)诛:意为责备、批评。
(4)与:语气词。
【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评析】
孔子的学生宰予白天睡觉,孔子对他大加非难。这件事并不似表面所说的那么简单。结合前后篇章有关内容可以看出,宰予对孔子学说存有异端思想,所以受到孔子斥责。此外,孔子在这里还提出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
5·11编辑
【原文】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1)。”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注释】
(1)申枨:枨,音chéng。姓申名枨,字周,孔子的学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刚强的。”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
【评析】
孔子向来认为,一个人的欲望多了,他就会违背周礼。从这一章来看,人的欲望过多不仅做不到“义”,甚至也做不到“刚”。孔子不普遍地反对人们的欲望,但如果想成为有崇高理想的君子,那就要舍弃各种欲望,一心向道。
5·12编辑
【原文】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译文】
子贡说:“我不愿别人强加于我的事,我也不愿强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呀,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5·13编辑
【原文】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1),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2)与天道(3),不可得而闻也。”
【注释】
(1)文章:这里指孔子传授的诗书礼乐等。
(2)性:人性。《阳货篇》第十七中谈到性。
(3)天道:天命。《论语》书中孔子多处讲到天和命,但不见有孔子关于天道的言论。
【译文】
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评析】
在子贡看来,孔子所讲的礼乐诗书等具体知识是有形的,只靠耳闻就可以学到了,但关于人性与天道的理论,深奥神秘,不是通过耳闻就可以学到的,必须从事内心的体验,才有可能把握得住。
5·14编辑
【原文】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
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的时候,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5·15编辑
【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1)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2)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
(1)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2)敏:敏捷、勤勉。
【译文】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评析】
本章里,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不耻下问”的问题。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即边教边学,这在《论语》书中有多处记载。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这同样可从《论语》书中找到许多根据。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5·16编辑
【原文】
子谓子产(1)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注释】
(1)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国大夫,做过正卿,是郑穆公的孙子,为春秋时郑国的贤相。
【译文】
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他自己行为庄重,他事奉君主恭敬,他养护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评析】
本章孔子讲的君子之道,就是为政之道。子产在郑简公、郑定公之时执政22年。其时,于晋国当悼公、平公、昭公、顷公、定公五世,于楚国当共王、康王、郏敖、灵王、平王五世,正是两国争强、战乱不息的时候。郑国地处要冲,而周旋于这两大国之间,子产却能不低声下气,也不妄自尊大,使国家得到尊敬和安全,的确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孔子对子产的评价甚高,认为治国安邦就应当具有子产的这四种道德。
5·17编辑
【原文】
子曰:“晏平仲(1)善与人交,久而敬之(2)。”
【注释】
(1)晏平仲:齐国的贤大夫,名婴。《史记》卷六十二有他的传。“平”是他的谥号。
(2)久而敬之:“之”在这里指代晏平仲。
【译文】
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人交朋友,相识久了,别人仍然尊敬他。”
【评析】
孔子在这里称赞齐国大夫晏婴,认为他与人为善,能够获得别人对他的尊敬,这是很不容易的。孔子这里一方面是对晏婴的称赞,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他的学生,向晏婴学习,做到“善与人交”,互敬互爱,成为有道德的人。
5·18编辑
【原文】
子曰:“臧文仲(1)居蔡(2),山节藻棁(3),何如其知也!”
【注释】
(1)臧文仲:姓臧孙名辰,“文”是他的谥号。因不遵守周礼,被孔子指责为“不仁”、“不智”。
(2)蔡:国君用以占卜的大龟。蔡这个地方产龟,所以把大龟叫做蔡。
(3)山节藻棁:节,柱上的斗拱。棁,音zhuō,房梁上的短柱。把斗拱雕成山形,在棁上绘以水草花纹。这是古时装饰天子宗庙的做法。
【译文】
孔子说:“臧文仲藏了一只大龟,藏龟的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状,短柱上画以水草花纹,他这个人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
【评析】
臧文仲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智者”,但他对礼则并不在意。他不顾周礼的规定,竟然修建了藏龟的大屋子,装饰成天子宗庙的式样,这在孔子看来就是“越礼”之举了。所以,孔子指责他“不仁”、“不智”。
5·19编辑
【原文】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1)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2)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3)弑(4)齐君(5),陈文子(6)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
(1)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子文是楚国的著名宰相。
(2)三已:三,指多次。已,罢免。
(3)崔文:齐国大夫崔杼(音zhù)曾杀死齐庄公,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应。
(4)弑:地位在下的人杀了地位在上的人。
(5)齐君:即指被崔杼所杀的齐庄公。
(6)陈文子:陈国的大夫,名须无。
【译文】
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几次做楚国宰相,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免职,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了。(他每一次被免职)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诉给来接任的新宰相。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是忠了。”子张问:“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子张又问:)“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文子家有四十匹马,都舍弃不要了,离开了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他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这个人你看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上清高了。”子张说:“可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
【评析】
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5·20编辑
【原文】
季文子(1)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2)可矣。”
【注释】
(1)季文子:即季孙行父,鲁成公、鲁襄公时任正卿,“文”是他的谥号。
(2)斯:就。
【译文】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三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评析】
凡事三思,一般总是利多弊少,为什么孔子听说以后,并不同意季文子的这种做法呢?有人说:“文子生平盖祸福利害之计太明,故其美恶两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过为谨慎;然其流弊将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官懋庸:《论语稽》)当时季文子做事过于谨慎,顾虑太多,所以就会发生各种弊病。从某个角度看,孔子的话不无道理。
5·21编辑
【原文】
子曰:“宁武子(1),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注释】
(1)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
(2)愚:这里是装傻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傻。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评析】
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当形势好转,对他有利时,他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的政治竭力尽忠。当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或处处装傻,以便等待时机。孔子对宁武子的这种做法,基本取赞许的态度。
5·22编辑
【原文】
子在陈(1)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2)狂简(3),斐然(4)成章,不知所以裁(5)之。”
【注释】
(1)陈:古国名,大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
(2)吾党之小子:古代以500家一为党。吾党意即我的故乡。小子,指孔子在鲁国的学生。
(3)狂简:志向远大但行为粗率简单。
(4)斐然:斐,音fěi,有文彩的样子。
(5)裁:裁剪,节制。
【译文】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有远大志向,但行为粗率简单;有文彩但还不知道怎样来节制自己。”
【评析】
孔子说这段话时,正当鲁国季康子执政,欲召冉求回去,协助办理政务。所以,孔子说回去吧,去为官从政,实现他们的抱负。但同时又指出他在鲁国的学生尚存在的问题:行为粗率简单,还不知道怎样节制自己,这些还有待于他的教养。
5·23编辑
【原文】
子曰:“伯夷叔齐(1)不念旧恶(2),怨是用希(3)。”
【注释】
(1)伯夷、叔齐:殷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二人互相让位,都逃到周文王那里。周武王起兵伐纣,他们认为这是以臣弑君,是不忠不孝的行为,曾加以拦阻。周灭商统一天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逃进深山中以野草充饥,饿死在首阳山中。
(2)恶:仇恨。
(3)希:同稀。
【译文】
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主要称赞的是伯夷叔齐的“不念旧恶”。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既反对周武王,又反对殷纣王,但为了维护君臣之礼,他还是阻拦武王伐纣,最后因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上。孔子则从伯夷、叔齐不记别人旧怨的角度,对他们加以称赞,因此别人也就不记他们的旧怨了。孔子用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了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
5·24编辑
【原文】
子曰:“孰谓微生高(1)直?或乞醯(2)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注释】
(1)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鲁国人。当时人认为他为直率。
(2)醯:音xī,即醋。
【译文】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直说没有,却暗地)到他邻居家里讨了点给人家。”
【评析】
微生高从邻居家讨醋给来讨醋的人,并不直说自己没有,对此,孔子认为他并不直率。但在另外的篇章里孔子却提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而且加以提倡,这在他看来,就不是什么“不直”了。对于这种“不直”,孔子只能用父慈子孝来加以解释了。
5·25编辑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1),左丘明(2)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注释】
(1)足恭:一说是两只脚做出恭敬逢迎的姿态来讨好别人;另一说是过分恭敬。这里采用后说。
(2)左丘明:姓左丘名明,鲁国人,相传是《左传》一书的作者。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评析】
孔子反感“巧言令色”的作法,这在《学而》篇中已经提及。他提倡人们正直、坦率、诚实,不要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这符合孔子培养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这种思想在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意义,对那些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人,有很强的针对性。
5·26编辑
【原文】
颜渊、季路侍(1)。子曰:“盍(2)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3)善,无施劳(4)。”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
【注释】
(1)侍: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
(2)盍(he):何不。
(3)伐:夸耀。
(4)施劳:施,表白。劳,功劳。
(5)少者怀之:让少者得到关怀。
【译文】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评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孔子重视培养“仁”的道德情操,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从本段里,可以看出,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5·27编辑
【原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译文】
孔子说:“完了,我还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而又能从内心责备自己的人。”
【评析】
古往今来,人们往往能够一眼看到别人的错误与缺点,却看不到自己的错误。即使有人明知自己有错,也因顾及面子或其他原因而拒绝承认错误,更谈不上从内心去责备自己了。甚至有的人,自己犯了错误,不去认真检查自己,反而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这是一种十足的伪君子。孔子说他没有见过有自知之明、有错即改的人。其实,在现实社会生活当中,我们见到的伪君子这种人还少吗?
5·28编辑
[1-2]  【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评析】
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
参考资料
1.  论语公冶长  .寓言故事[引用日期2017-01-25]
2.  论语公冶长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17-01-25]
V百科往期回顾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20834次
编辑次数:14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w_ou(2021-01-27)
突出贡献榜
十三画生x创建版本


为您推荐广告
搜索发现





----------------------             


雍也 编辑 讨论1 上传视频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雍也》作品篇章,出自《论语》。本篇共包括30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敬鬼神而远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本篇里有数章谈到颜回,孔子对他的评价甚高。此外,本篇还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
作品名称《雍也》作    者孔子及其弟子创作年代春秋时期作品出处《论语》文学体裁文言文
目录
1 概述
2 6·1
▪ 原文
▪ 译文
▪ 评析
3 6·2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4 6·3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5 6·4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6 6·5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7 6·6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8 6·7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9 6·8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10 6·9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11 6·10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12 6·11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13 6·12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14 6·13
▪ 原文
▪ 译文
▪ 评析
15 6·14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16 6·15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17 6·16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18 6·17
▪ 原文
▪ 译文
▪ 评析
19 6·18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20 6·19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21 6·20
▪ 原文
▪ 译文
▪ 评析
22 6·21
▪ 原文
▪ 译文
▪ 评析
23 6·22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24 6·23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25 6·24
▪ 原文
▪ 译文
▪ 评析
26 6·25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27 6·26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28 6·27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29 6·28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30 6·29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31 6·30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32 出处
33 主要作者
34 作者生平
▪ 贵族出身
▪ 圣人降世
▪ 早年生活
▪ 政治生涯
▪ 周游列国
▪ 驾鹤西去
▪ 生平年表
35 作者轶事
▪ 孔子行礼
▪ 评赎奴隶
▪ 落水救人
▪ 孔子学琴
▪ 喜爱自然
概述编辑
6.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6.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6.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6.4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6.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6.6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6.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6.8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6.9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6.10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6.1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6.14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6.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6.16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6.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6.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6.2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24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6.26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6.2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6.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1编辑
原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评析
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天子、诸侯和官员听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所以这里孔子是说可以让冉雍去从政做官治理国家。在《先进》篇里,孔子将冉雍列在他的第一等学科“德行”之内,认为他已经具备为官的基本条件。这是孔子实行他的“学而优则仕”这一教育方针的典型事例。
6·2编辑
原文
仲弓问子桑伯子(1)。子曰:“可也,简(2)。”仲弓曰:“居敬(3)而行简(4),以临(5)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6)大(7)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注释
(1)子桑伯子:鲁国人,其生平不可考;子桑,复姓;伯子,古代弟为兄卜葬时,祝辞中对兄长的称呼。
(2)简:简要,不烦琐。
(3)居敬:为人严肃认真,依礼严格要求自己。
(4)行简:指推行政事简而不繁。
(5)临:面临、面对。此处有“治理”的意思。
(6)无乃:岂不是。
(7)大:同“太”。
译文
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仲弓说:“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但是)自己马马虎虎,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评析
孔子主张办事简明扼要,不烦琐,不拖拉,果断利落。不过,任何事情都不可太过分。如果在办事时,一味追求简要,却马马虎虎,就有些不够妥当了。所以,孔子听完仲弓的话以后,认为仲弓说得很有道理。
6·3编辑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1),不贰过(2),不幸短命死矣(3)。今也则亡(4),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
(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
(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
(3)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
(4)亡:同“无”。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评析
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6·4编辑
原文
子华(1)使于齐,冉子(2)为其母请粟(3)。子曰:“与之釜(4)。”请益。曰:“与之庾(5)。”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6)急不继富。”
注释
(1)子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2岁。
(2)冉子:冉有,在《论语》书中被孔子弟子称为“子”的只有四五个人,冉有即其中之一。
(3)粟:在古文中,粟与米连用时,粟指带壳的谷粒,去壳以后叫做米;粟字单用时,就是指米了。
(4)釜:音fǔ,古代量名,一釜约等于六斗四升。
(5)庾:音yǔ,古代量名,一庾等于二斗四升。
(6)周:周济、救济。
译文
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的人。”
评析
孔子主张“君子周急不济富”,这是从儒家“仁爱”思想出发的。孔子的“爱人”学说,并不是狭隘的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而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他又认为,周济的只是穷人而不是富人,应当“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这种思想符合于人道主义。
6·5编辑
原文
原思(1)为之宰(2),与之粟九百(3),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4)乎!”
注释
(1)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15年。孔子在鲁国任司法官的时候,原思曾做他家的总管。
(2)宰:家宰,管家。
(3)九百:没有说明单位是什么。
(4)邻里乡党:相传古代以五家为邻,25家为里,12500家为乡,500家为党。此处指原思的同乡,或家乡周围的百姓。
译文
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评析
以“仁爱”之心待人,这是儒家的传统。孔子提倡周济贫困者,是极富同情心的做法。这与上一章的内容可以联系起来思考。
6·6编辑
原文
子谓仲弓曰:“犁牛(1)之子骍且角(2)。虽欲勿用(3),山川(4)其舍诸(5)?”
注释
(1)犁牛:即耕牛。古代祭祀用的牛不能以耕牛代替,系红毛长角,单独饲养的。
(2)骍且角:骍:音xīng,红色。祭祀用的牛,毛色为红,角长得端正。
(3)用:用于祭祀。
(4)山川:山川之神。此喻上层统治者。
(5)其舍诸:其,有“怎么会”的意思。舍,舍弃。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译文
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评析
孔子认为,人的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自己应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干。只要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会受到重用。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统治者来讲,选拔重用人才,不能只看出身而抛弃贤才,反映了举贤才的思想和反对任人唯亲的主张。
6·7编辑
原文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1)不违仁,其余则日月(2)至焉而已矣。”
注释
(1)三月:指较长的时间。
(2)日月:指较短的时间。
译文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评析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将“仁”贯穿于自己的行动与言论当中。所以,孔子赞扬他“三月不违仁”,而别的学生“则日月至焉而已。”
6·8编辑
原文
季康子(1)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2),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3),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4),于从政乎何有?”
注释
(1)季康子:他在公元前492年继其父为鲁国正卿,此时孔子正在各地游说。8年以后,孔子返回鲁国,冉求正在帮助季康子推行革新措施。孔子于是对此三人做出了评价。
(2)果:果断、决断。
(3)达:通达、顺畅。
(4)艺:有才能技艺。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评析
端木赐、仲由和冉求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在从事国务活动和行政事务方面,都各有其特长。孔子所培养的人才,就是要能够辅佐君主或大臣从事政治活动。在本章里,孔子对他的三个学生都给予较高评价,认为他们已经具备了担任重要职务的能力。
6·9编辑
原文
季氏使闵子骞(1)为费(2)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3)者,则吾必在汶上(4)矣。”
注释
(1)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15岁。
(2)费:音bì,通“鄪”。季氏的封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一带。
(3)复我:再来召我。
(4)汶上:汶,音wèn,水名,即今山东大汶河,当时流经齐、鲁两国之间。在汶上,是说要离开鲁国到齐国去。
译文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边去了。”
评析
宋代人儒朱熹对闵子骞的这一做法极表赞赏,他说:处乱世,遇恶人当政,“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即硬碰或者屈从都要受害,又刚又柔,刚柔相济,才能应付自如,保存实力。这种态度才能处乱世而不惊,遇恶人而不辱,是极富智慧的处世哲学。
6·10编辑
原文
伯牛(1)有疾,子问之,自牖(2)执其手,曰:“亡之(3),命矣夫(4)!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
(1)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孔子认为他的“德行”较好。
(2)牖:音yǒu,窗户。
(3)亡夫:一作丧夫解,一作死亡解。
(4)夫:音fú,语气词,相当于“吧”。
译文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6·11编辑
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1)食,一瓢饮,在陋巷(2),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3)。贤哉,回也!”
注释
(1)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2)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3)乐:乐于学。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评析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6·12编辑
原文
冉求曰:“非不说(1)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2)。”
注释
(1)说:音yuè,同悦。
(2)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译文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到中途才停下来,现在你是划定界限,停止不前了。”
评析
从本章里孔子与冉求师生二人的对话来看,冉求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理论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做怪,所以对他提出批评。
6·13编辑
原文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君大儒”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
6·14编辑
原文
子游为武城(1)宰。子曰:“女得人焉尔(2)乎?”曰:“有澹台灭明(3)者,行不由径(4),非公事,未尝至于偃(5)之室也。”
注释
(1)武城:鲁国的小城邑,在今山东费县境内。
(2)焉尔乎:此三个字都是语助词。
(3)澹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弟子。
(4)径:小路,引申为邪路。
(5)偃:言偃,即子游,这是他自称其名。
译文
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是到了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评析
孔子极为重视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他问子游的这段话,反映出他对举贤才的重视。当时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都重视接纳人才,尤其是能够帮助他们治国安邦的有用之才,这是出于政治和国务活动的需要。
6·15编辑
原文
子曰:“孟之反(1)不伐(2),奔(3)而殿(4),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注释
(1)孟之反:名侧,鲁国大夫。
(2)伐:夸耀。
(3)奔:败走。
(4)殿:殿后,在全军最后作掩护。
译文
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评析
公元前484年,鲁国与齐国打仗。鲁国右翼军败退的时候,孟之反在最后掩护败退的鲁军。对此,孔子给予了高度评价,宣扬他提出的“功不独居,过不推诿”的学说,认为这是人的美德之一。
6·16编辑
原文
子曰:“不有祝鮀(1)之佞,而(2)有宋朝(3)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
(1)祝鮀:鮀,音tuó。字子鱼,卫国大夫,有口才,以能言善辩受到卫灵公重用。
(2)而:这里是“与”的意思。
(3)宋朝:宋国的公子朝,《左传》中曾记载他因美丽而惹起乱的事情。
译文
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而仅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会上处世立足就比较艰难了。”
6·17编辑
原文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
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其实仅是一个比喻。他所宣扬的“德治”、“礼制”,在当时有许多人不予重视,他内心感到很不理解。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6·18编辑
原文
子曰:“质(1)胜文(2)则野(3),文胜质则史(4)。文质彬彬(5),然后君子。”
注释
(1)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2)文:文采,经过修饰的。
(3)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
(4)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5)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评析
这段话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19编辑
原文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1)之生也幸而免。”
注释
(1)罔:诬罔不直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评析
“直”,是儒家的道德规范。直即直心肠,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虚伪、奸诈是对立的。直人没有那么多坏心眼。直,符合仁的品德。与此相对,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正直的人,他们也能生存,甚至活得更好,这只是他们侥幸地避免了灾祸,并不说明他们的不正直有什么值得效法的。
6·20编辑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
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6·21编辑
原文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
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评析
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6·22编辑
原文
樊迟问知(1),子曰:“务(2)民之义(3),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
(1)知:音zhì,同“智”。
(2)务:从事、致力于。
(3)义:义举。
译文
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致力于服务民众的义举,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评析
本章提出了“智、“仁”等重大问题。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他还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否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他不迷信鬼神,自然也不主张以卜筮向鬼神问吉凶。所以,孔子是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定鬼神作用的。
6·23编辑
原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6·24编辑
原文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
孔子说:“齐国一改变,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变,就可以达到先王之道了。”
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了“道”的范畴。此处所讲的“道”是治国安邦的最高原则。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早,而且实行了一些改革,成为当时最富强的诸侯国家。与齐国相比,鲁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但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备,所以孔子说,齐国改变就达到了鲁国的样子,而鲁国再一改变,就达到了先王之道。这反映了孔子对周礼的无限眷恋之情。
6·25编辑
原文
子曰:“觚(1)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
(1)觚:音g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后来觚被改变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
译文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评析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
6·26编辑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1)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2)也,不可陷(3)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
(1)仁:这里指有仁德的人。
(2)逝:往。这里指到井边去看并设法救之。
(3)陷:陷入。
译文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评析
宰我所问的这个问题的确是比较尖锐的。“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对此,孔子的回答似乎不那么令人信服。他认为下井救人是不必要的,只要到井边寻找救人之法也就可以了。这就为君子不诚心救人找到这样一个借口。这恐怕与他一贯倡导的“见义不为非君子”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了。
6·27编辑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1)之以礼,亦可以弗畔(2)矣夫(3)。”
注释
(1)约:一种释为约束;一种释为简要。
(2)畔:同“叛”。
(3)矣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评析
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6·28编辑
原文
子见南子(1),子路不说(2)。夫子矢(3)之曰:“予所否(4)者,天厌之!天厌之!”
注释
(1)南子:卫国灵公的夫人,当时实际上左右着卫国政权,有yín乱的行为。
(2)说:音yuè,同“悦”。
(3)矢:同“誓”,此处讲发誓。
(4)否:不对,不是,指做了不正当的事。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评析
本章对孔子去见南子做什么,没有讲明。据后代儒家讲,孔子见南子是“欲行霸道”。所以,孔子在这里发誓赌咒,说如果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的话,就让上天去谴责他。此外,孔子在这里又提到了“天”这个概念,恐怕不能简单地说,孔子的观念上还有宗教意识,这只是他为了说服子路而发的誓。
6·29编辑
原文
子曰:“中庸(1)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
(1)中庸: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评析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这是应当明确指出的。
6·30编辑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1)于民而能济众(2),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3)其犹病诸(4)。夫(5)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6),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1)施:旧读shì,动词。
(2)众:指众人。
(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
(4)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
(5)夫:句首发语词。
(6)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译文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评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出处编辑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主要作者编辑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以孔为氏,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作者生平编辑
贵族出身
孔子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后代,是商朝的宗室。武王伐纣建立周朝,
为安抚商朝的贵族,封于亳,国号宋,即宋国,所以是殷商的贵族后裔。
三监之乱后,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国,死后葬于宋国故地(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建有微子祠。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
微仲去世后,子宋公稽继立;宋公稽去世后,子丁公申继立。宋丁公去世后,子湣公共继立。宋湣公去世后,弟炀公熙自立,太子弗父何不得立。于是弗父何之弟公子鲋祀杀炀公,欲立弗父何,弗父何拒之,于是公子鲋祀成为国君,是为宋厉公。弗父何成为正卿。
弗父何死,子宋父周立;宋父周死,世子胜继立,世子胜生正考父。正考父事宋国戴、武、宣三位国君,以恭敬著称,“一命而偻,二命而伛,三命俯“。正考父尝朝周,取回《商颂》,进行了一些整理,补充了在宋国已经亡失的篇章。
正考父死,子孔父嘉继立。孔父嘉事宋穆公。穆公临死前,不立己子公子冯,而立兄子公子与夷,以报兄长宣公让国之恩。去世前遗命孔父嘉辅佐与夷(宋殇公)。孔父嘉事殇公与夷,屡次对郑、卫等国作战,但多以失败告终,引起国人不满。孔父嘉有妻十分貌美,引起另一主政大夫华父督的垂涎。于是华父督借国人不满,发动兵变,杀掉了孔父嘉与宋殇公。孔父嘉之子木金父逃到鲁国,从此孔家成为鲁国人。
木金父生祈父睾夷,祈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是为孔子的父亲,是鲁国著名的武士。前563年晋国荀莹率十一国联军进攻小国逼阳(今山东枣庄市中区),逼阳诈降,联军入城后即降下城门准备袭击联军,而此时叔梁纥则进前托住城门,使联军安然退出逼阳。孟献子称赞他:“《诗》所谓‘有力如虎’者也”。
圣人降世
叔梁纥正妻施氏,生九女而无子,妾生长子孟皮,但孟皮有足疾,不能为嗣,于是叔梁纥求于颜氏。颜氏有三女,且欲与叔梁纥为婚,但又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两长女皆不愿,唯小女颜征在愿嫁叔梁纥。
颜征在时年十八,而叔梁纥已经七十二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周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八月孔子降生。孔子生而头上圩顶,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山,故名“丘”。
早年生活
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征在失去庇佑,为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埠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孔子长大后,亦不得不为生活做许多粗活。孔子后来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虽然家庭贫困,但孔子仍然勤奋好学。幼年的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孔子长成后,身高九尺有六寸,因此乡人称其为“长人”。季氏曾飨士,孔子也前去,但为季氏家臣阳虎所绌,于是孔子返回。
政治生涯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
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
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
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隳(hui,音辉)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孙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周游列国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
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这“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
驾鹤西去
这段期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鲁哀公十二年冬,孔鲤先孔子而死。鲁哀公十四年,颜回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一这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前479年的一天,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对子贡说:“赐,你自怎么来得这么晚?”于是叹息道:“太山(即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说完,流下眼泪。接着他又对子贡说:“夏人殡于东阶,周人殡于西阶,殷人殡于两柱间。我昨晚梦到奠于两柱之间。我是殷人。”
七天后,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
生平年表
1岁: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9月28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关于孔子出生年月也有记载是公元前522的,相差一年,今依《史记 孔子世家》说。
2岁:公元前550年(鲁襄公二十三年)孔子在鲁。
3岁:公元前549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其父叔梁纥卒,葬于防山(今曲阜东25里处)。孔母颜徵在携子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4岁:公元前548年(鲁襄公二十五年)孔子在鲁。
5岁:公元前547年(鲁襄公二十六年)孔子弟子秦商生,商字不慈,鲁国人。
6岁:公元前546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弟子曾点生,点字皙,曾参之父。
7岁:公元前545年(鲁襄公二十八年)弟子颜繇生,繇又名无繇,字季路(即颜路),颜渊之父。
8岁:公元前544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弟子冉耕生,字伯牛,鲁国人。
9岁:公元前543年(鲁襄公三十年)孔子在鲁。这一年,郑国子产执政,“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左传襄公三十年》)郑国大治。后来孔子对子产的政绩评价很高。
10岁:公元前542年(鲁襄公三十一年〕弟子仲由生,字子路,卞人。 是年鲁襄公死,其子躌继位,是为昭公。
11岁:公元前541年(鲁昭公元年)孔子在鲁。
12岁:公元前540年(鲁昭公二年)弟子漆雕开生,字子若,蔡国人。
13岁:公元前539年(鲁昭公三年)孔子在鲁。
15岁:公元前537年(鲁昭公五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16岁,公元前536年(鲁昭公六年)郑铸刑鼎。弟子闵损生,字子骞,鲁国人。
17岁:公元前535年(鲁昭公七年〕孔母颜征在卒。是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19岁:公元前533年(鲁昭公九年)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20岁: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21岁:公元前531年(鲁昭公十一年)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此“鄙事”当包括“委吏”(管理仓库)“乘田”。
27岁,公元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郯子朝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30岁: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自十五岁有志于学至此时已逾15年,孔子经过努力在社会上已站住脚,故云”三十而立”。(《论语·为政》)是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鲁国访问。齐景公会见孔子,与孔子讨论秦穆公何以称霸的问题。弟子颜回、冉雍、冉求、商瞿、梁鴷生。回字渊,雍字仲弓,求字子有,瞿字子木,皆鲁国人;鴷字叔鱼,齐国人。
31岁:公元前521年(鲁昭公二十一年)弟子巫马施、高柴、宓不齐生。施字子期,陈国人;柴字子高,齐国人;不齐字子贱,鲁国人。
32岁:公元前520年(鲁昭公二十二年)弟子端木赐生,赐字子贡,卫国人。
34岁:公元前518年(鲁昭公二十四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聘,问乐于苌弘。
35岁: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史记·孔子世家》云:“昭公率师击(季)平子,平子与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齐。”孔子在这一年也到了齐国。
36岁,公元前516年(鲁昭公二十六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37岁: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齐返鲁。吴公子季札聘齐,其子死,葬于瀛、博之间。孔子往,观其葬礼。弟子樊须、原宪生。须字子迟,鲁国人;宪字子思,宋国人。
38岁:公元前514年(鲁昭公二十八年)晋魏献子(名舒)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孔子认为这是义举,云:“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
39岁,公元前513年(鲁昭公二十九年)是年冬天晋铸刑鼎,孔子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40岁:公元前512年(鲁昭公三十年)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故自云“四十而不惑”。弟子澹台灭明生。灭明字子羽,鲁国人。
41岁:公元前511年(鲁昭公三十一年)弟子陈亢生。亢字子禽,陈国人。
42岁: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昭公卒,定公立。
43岁:公元前509年(鲁定公元年)弟子公西赤生。赤字华,鲁国人。
45岁:公元前507年(鲁定公三年)弟子卜商生。商字子夏,卫国人。
46岁: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弟子言偃生。偃字子游,吴国人。
47岁:公元前505年(鲁定公五年)弟子曾参、颜幸生。参字子舆,鲁国人。幸字子柳,鲁国人。
48岁:公元前504年(鲁定公六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陪臣执国命”。(《论语·季氏》)《史记·孔子世家》云:“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阳虎欲见孔子,孔子不想见阳虎、后二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此事当在鲁定公五年或鲁定公六年。
49岁:公元前503年(鲁定公七年)弟子颛孙师生。师字子张,陈国人。
50岁:公元前502年(鲁定公八年)自谓“五十而知天命”。(《论语·阳货》)“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
51岁: 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孔子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四方则之。弟子冉鲁、曹坅、伯虔、颜高,叔仲会生。鲁字子鲁,鲁国人:坅字子循,蔡国人:虔字子析,鲁国人;高字子骄,鲁国人:会字子期。鲁国人。
52岁: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相当于后来的刑部尚书),摄相事。夏天随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孔子事先对齐国邀鲁君会于夹谷有所警惕和准备,故不仅使齐国劫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齐国答应归还侵占鲁国的郓、鄵、龟阴等土地。
53岁:公元前499年(鲁定公十一年)孔子为鲁司寇,鲁国大治。
54岁: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鲁司寇。为削弱三桓,采取堕三都的措施。叔孙氏与季孙氏为削弱家臣的势力,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但此一行动受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孟孙氏暗中支持公敛处父。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弟子公孙龙生。龙字子石,楚国人。
55岁: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春,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到了卫国。十月,孔子受谗言之害,离开卫国前往陈国。路经匡地,被围困。后经蒲地,遇公叔氏叛卫,孔子与弟子又被围困。后又返回卫都。
56岁,公元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子路对孔子见南子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郑国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古之遗爱”。
57岁:公元前495年(鲁定公十五年)孔子去卫居鲁。夏五月鲁定公卒,鲁哀公立。
58岁:公元前494年(鲁哀公元年〕孔子居鲁,吴国使人聘鲁,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59岁:公元前493年(鲁哀公二年)孔子由鲁至卫。卫灵公问陈(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去卫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魋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60岁: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61岁:公元前491年(鲁哀公四年〕孔子离陈往蔡。
62岁:公元前490年(鲁哀公五年)孔子自蔡到叶。叶公问政于孔子,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去叶返蔡的途中,孔子遇隐者。
63岁:公元前489年(鲁哀公六年〕孔子与弟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人相救。由楚返卫,途中又遇隐者。
64岁:公元前488年(鲁哀公七年)孔子在卫。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65岁:公元前487年(鲁哀公八年)孔子在卫。是年吴伐鲁,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66岁:公元前486年(鲁哀公九年)孔子在卫。
67岁:公元前485年(鲁哀公十年)孔子在卫。孔子夫人亓官氏卒。
68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是年齐师伐鲁,孔子弟子冉有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答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季康子欲行“田赋”,孔子反对。孔子对冉有说:“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丘亦足矣”。
69岁:公元前483年(鲁哀公十二年)孔子仍有心从政,然不被用。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孔子的儿子孔鲤卒。
70岁: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孔子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颜回卒,孔子十分悲伤。
71岁: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是年春,狩猎获麟。孔子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见鲁哀公及三桓,请求鲁国出兵讨伐陈桓,没有得到支持。
72岁:公元前480年(鲁哀公十五年〕孔子闻卫国政变,预感到子路有生命危险。子路果然被害。孔子十分难过。
73岁: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于鲁城北。鲁哀公诔之曰:“天不吊,不潎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为之守墓六年。弟子及鲁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野史记载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韦伯入,舞乎韦伯。夫诸子皆瞎!子识礼乐,俟君子。莫之能御也,曰:“汝何由可止也?”韦伯曰:“汝行窗,吾由此可止也!”子为之,韦伯触使坠之,子殁。他的弟子和一些鲁国人,相继前往墓旁居住的有一百多家,因此那里被命名为“孔里”。
作者轶事编辑
孔子行礼
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歇一会儿吧!”
“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
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
“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
“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在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孔丘的举止确实是不同凡响的。
评赎奴隶
当时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个规定,凡是到国外旅行去,看到有鲁国
人在外国被卖为奴隶的,可以花钱把他赎出来,回到鲁国后,到国库去报帐,国库照付。孔子有一个学生,真的在国外看到有鲁国人被卖为奴隶了,他就把他赎出来。赎出来以后,他没到国库去报帐,别人都说这个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后,大骂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错了。别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赎了人,又不去报帐,这不是好事吗?不是品格高尚吗?孔子说看问题不能这样看,他这个做法,实际上妨碍了更多的奴隶从鲁国人被赎出来。这个人回来后没有去报帐,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本想赎他出来,又想,我赎了以后,如果去报帐,别人就要议论:以前某某人不报帐,你去报帐,你的品格不如他。这样,这个人就可能装作没看见,不去赎人了。所以,这个做法就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人家赎买出来,是有害的。
落水救人
还有一个故事: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了,表扬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钱,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观的效果。
孔子学琴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子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师襄子,孔子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仍是我们的座右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的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喜爱自然
孔子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 ,喜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 《论语·雍也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V百科往期回顾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190485次
编辑次数:50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w_ou(2021-01-26)
突出贡献榜
雨桐式创建版本
1 概述
2 6·1
2.1 原文
2.2 译文
2.3 评析
3 6·2
3.1 原文
3.2 注释
3.3 译文
3.4 评析
4 6·3
4.1 原文
4.2 注释
4.3 译文
4.4 评析
5 6·4
5.1 原文
5.2 注释
5.3 译文
5.4 评析
6 6·5
6.1 原文
6.2 注释
6.3 译文
6.4 评析
7 6·6
7.1 原文
7.2 注释
7.3 译文
7.4 评析
8 6·7
8.1 原文
8.2 注释
8.3 译文
8.4 评析
9 6·8
9.1 原文
9.2 注释
9.3 译文
9.4 评析
10 6·9
10.1 原文
10.2 注释
10.3 译文
10.4 评析
11 6·10
11.1 原文
11.2 注释
11.3 译文
12 6·11
12.1 原文
12.2 注释
12.3 译文
12.4 评析
13 6·12
13.1 原文
13.2 注释
13.3 译文
13.4 评析
14 6·13
14.1 原文
14.2 译文
14.3 评析
15 6·14
15.1 原文
15.2 注释
15.3 译文
15.4 评析
16 6·15
16.1 原文
16.2 注释
16.3 译文
16.4 评析
17 6·16
17.1 原文
17.2 注释
17.3 译文
18 6·17
18.1 原文
18.2 译文
18.3 评析
19 6·18
19.1 原文
19.2 注释
19.3 译文
19.4 评析
20 6·19
20.1 原文
20.2 注释
20.3 译文
20.4 评析
21 6·20
21.1 原文
21.2 译文
21.3 评析
22 6·21
22.1 原文
22.2 译文
22.3 评析
23 6·22
23.1 原文
23.2 注释
23.3 译文
23.4 评析
24 6·23
24.1 原文
24.2 注释
24.3 译文
24.4 评析
25 6·24
25.1 原文
25.2 译文
25.3 评析
26 6·25
26.1 原文
26.2 注释
26.3 译文
26.4 评析
27 6·26
27.1 原文
27.2 注释
27.3 译文
27.4 评析
28 6·27
28.1 原文
28.2 注释
28.3 译文
28.4 评析
29 6·28
29.1 原文
29.2 注释
29.3 译文
29.4 评析
30 6·29
30.1 原文
30.2 注释
30.3 译文
30.4 评析
31 6·30
31.1 原文
31.2 注释
31.3 译文
31.4 评析
32 出处
33 主要作者
34 作者生平
34.1 贵族出身
34.2 圣人降世
34.3 早年生活
34.4 政治生涯
34.5 周游列国
34.6 驾鹤西去
34.7 生平年表
35 作者轶事
35.1 孔子行礼
35.2 评赎奴隶
35.3 落水救人
35.4 孔子学琴
35.5 喜爱自然
为您推荐广告
搜索发现




----------------------             


述而 编辑 讨论2 上传视频
“述而”语出《论语·述而》,是孔子的自我评价:“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其字面意思是仅传述既有内容而不进行创始性的工作。但事实上,正如孔子的有关工作所显示的,在他对既有内容的传述过程中实际上包含了创始性的义涵。本篇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中文名述而出    自《论语·述而》发出人孔子的自我评价性    质双音节
目录
1 原文释译
2 作者简介
3 作品出处
原文释译编辑
7·1 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窃(2)比于我老彭(3)。”
【注释】
(1)述而不作:述,叙述。作,创造。
(2)窃:私,私自,私下;以为。
(3)老彭:人名,但究竟指谁,学术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殷商时代一位“好述古事”的“贤大夫”;有的说是老子和彭祖两个人,有的说是殷商时代的彭祖。
【译文】
孔子说:“只复述而不篡改,相信古人云而且保护古人遗留下来的奇谈怪论,我把自己私下比做老彭。”
【评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那么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古文经学派,“述而不作”的治学方式,对于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局限作用。
【原文】
7·2 子曰:“默而识(1)之,学而不厌(2),诲(3)人不倦,何有于我哉(4)?”
【注释】
(1)识:音zhì,记。
(2)厌:满足;
(3)诲:教。
(4)何有于我哉:对我来说有什么的?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育别人而不辞劳累,对我而言,却又做到了哪一样呢?”
【评析】
这一章紧接前一章的内容,继续谈论治学的方法问题。前面说他本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章则说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原文】
7·3 子曰:“德之不脩(1),学之不讲(2),闻义不能徙(3),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
(1)脩,遵从。
(2)讲,相告。
(3)徙:音xǐ,更改。
【译文】
孔子说:“对德心不去遵从,学问不去相告,听到正义的道理不能去更改,不善不能更从,这些都是我心虑的忧愁。”
【评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原文】
7·4 子之燕居(1),申申(2)如也;夭夭(3)如也。
【注释】
(1)燕居:闲居。
(2)申申:衣冠整洁。
(3)夭夭:行动迟缓、斯文和舒和的样子。
【译文】
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衣冠楚楚,悠闲自在。
【原文】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1)。”
【注释】
(1)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鲁国国君的始祖,传说是西周典章制度的制定者,他是孔子所崇拜的所谓“圣人”之一。
【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快啊,好久都没有作梦,在梦里会见周公旦了。”
【评析】
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自称他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
【原文】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1),依于仁,游于艺(2)。”
【注释】
(1)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2)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
【译文】
孔子说:“以谋道为志气,以美德为理据,以爱人为依靠,周游六艺实践于日常琐碎之事。”
【评析】
《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原文】
7·7 子曰:“自行束脩(1)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
(1)束脩:脩,音xiū,干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
【译文】
孔子说:“凡是拿十余干肉为礼物拜我为师傅,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指点一二的。”
【评析】
这一章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去有人说,既然要交十束干肉作学费,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学的可能,贫穷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束干肉来的,所以孔子的“有教无类”只停留在口头上,在社会实践中根本不可能推行。用这种推论否定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些理想化和幼稚,但是从古至今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也确实是现实。在任何社会里,要做到完全彻底的有教无类,恐怕都有相当难度,这要归之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
【原文】
7·8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2)悱:音fěi,想说可是不能够恰当地说出来。【注意】不同于诽谤的“诽”。
(3)隅:音yú,角落。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们努力思考而不得的时候不要开导他,不到想要表达而表达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一个例子而不能说出其他三个其他的例子,就不用再教了”
【评析】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原文】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
孔子在办丧事的间隔吃饭,孔子说不曾吃饱过。
【原文】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
这一天孔子在为吊丧而哭泣,孔子说就不再唱歌。
【原文】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惟我与尔有是夫(2)!”子路曰:“子行三军(3),则谁与(4)?”子曰:“暴虎(5)冯河(6),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7)。好谋而成者也。”
【注释】
(1)舍之则藏:舍,舍弃,不用。藏,隐藏。
(2)夫:语气词,相当于“吧”。
(3)三军:是当时大国所有的军队,每军约一万二千五百人。
(4)与:在一起的意思。
(5)暴虎:空拳赤手与老虎进行搏斗。
(6)冯河:无船而徒步过河。
(7)临事不惧:惧是谨慎、警惕的意思。遇到事情便格外小心谨慎。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用得着我呢,我就上去;不用得着我,我就隐蔽躲起来,只有我和回儿才能够做到这样好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被命令统帅三军,那么您选择谁在一起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尽忠报国,死了都不会抱怨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共事的。我找的人,要符合小心,周密,善于谋划,能完成一定任务的人。”
【评析】
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原文】
7·12 子曰:“富(1)而可求(2)也;虽执鞭之士(3),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注释】
(1)富:指升官发财。
(2)求:追求。
(3)执鞭之士:古代为主人手执皮鞭开路的下等差事。人类似马前卒。
【译文】
孔子说:“如果富裕可以求得,虽然是为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去做。如果富贵不可以求得,那就就为我所欲为。”
【评析】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原文】
7·13 子之所慎:齐(1)、战、疾。
【注释】
(1)齐:同斋,戒斋。古人在祭祀前要沐浴更衣,不吃荤,不饮酒,不与妻妾同寝,整洁身心,表示虔诚之心,这叫做戒斋。
【译文】
老师最重视的是,戒斋、战乱和病疾三件事。
【原文】
7·14 子在齐闻《韶》(1),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注释】
(1)《韶》:舜时古乐曲名。
【译文】
老师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不对吃肉没有兴趣,他说,“没想到听《韶》之乐趣竟达到这种程度。”
【评析】
《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
【原文】
7·15 冉有曰:“夫子为(1)卫君(2)乎?”子贡曰:“诺(3),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注释】
(1)为:这里是帮助的意思。
(2)卫君:卫出公辄,是卫灵公的孙子。公元前492年 ̄前481年在位。他的父亲因谋杀南子而被卫灵公驱逐出国。灵公死后,辄被立为国君,其父回国与他争位。
(3)诺:答应的说法。
【译文】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评析】
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
【原文】
7·16 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3)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
(1)饭疏食:饭,旧读上声,动词,吃。疏食(旧读sì)即粗粮。
(2)曲肱:曲,弯曲,使动用法。肱,音gōng,由肩至肘的部位,泛指胳膊。曲肱,即弯着胳膊。
(3)枕:音zhèn,动词,当枕头用。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作枕头睡,也会有乐趣在其中的。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财富和尊贵,这对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原文】
7·17 子曰:“加(1)我数年,五十以学易(2),可以无大过矣。”
【注释】
(1)加:这里通“假”字,给予的意思。
(2)易:指《周易》,古代占卜用的一部书。
【译文】
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评析】
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非常喜欢读《周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这表明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原文】
7·18 子所雅言(1),《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注释】
(1)雅言:周王朝的京畿之地在今陕西地区,以陕西语音为标准音的周王朝的官话,在当时被称作“雅言”。孔子平时谈话时用鲁国的方言,但在诵读《诗》、《书》和赞礼时,则以当时陕西语音为准。
【译文】
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原文】
7·19 叶公(1)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
【注释】
(1)叶公:叶,音shè。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
(2)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
【译文】
叶公向子路了解孔子的为人,子路当时不好回答。孔子听说后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呀,发愤起来忘记吃饭,快乐得忘记了忧愁,简直不知道衰老就要来到了,如此而已。’”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原文】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评析】
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原文】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评析】
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论语》书中,很少见到孔子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如他“敬鬼神而远之”等。但也不是绝对的。他偶尔谈及这些问题时,都是有条件的,有特定环境的。
【原文】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评析】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原文】
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1)其如予何?”
【注释】
(1)桓魋:魋,音tuí,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司马,是宋桓公的后代。
【译文】
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评析】
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
【原文】
7·24 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
(1)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原文】
7·25 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
【注释】
(1)文:文献、古籍等。
(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4)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译文】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评析】
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
【原文】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1)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2)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3)而为泰(4),难乎有恒矣。”
【注释】
(1)斯:就。
(2)恒:指恒心。
(3)约:穷困。
(4)泰:这里是奢侈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评析】
对于春秋末期社会“礼崩乐坏”的状况,孔子似乎感到一种绝望,因为他认为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难以找到他观念中的“圣人”、“善人”,而那些“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人却比比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能看到“君子”、“有恒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原文】
7·27 子钓而不纲(1),弋(2)不射宿(3)。
【注释】
(1)纲:大绳。这里作动词用。在水面上拉一根大绳,在大绳上系许多鱼钩来钓鱼,叫纲。
(2)弋:音yì,用带绳子的箭来射鸟。
(3)宿:指归巢歇宿的鸟儿。
【译文】
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评析】
其实,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和用网捕鱼,和只用箭射飞行中的鸟与射巢中之鸟从实质上并无区别。孔子的这种做法,只不过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罢了。
【原文】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对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努力学习,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的做法。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做。
【原文】
7·29 互乡(1)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2)其进(3)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4)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5)也。”
【注释】
(1)互乡:地名,具体所在已无可考。
(2)与:赞许。
(3)进、退:一说进步、退步;一说进见请教,退出以后的作为。
(4)洁己:洁身自好,努力修养,成为有德之人。
(5)不保其往:保,一说担保,一说保守。往,一说过去,一说将来。
【译文】
(孔子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谈话,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评析】
孔子时常向各地的人们宣传他的思想主张。但在互乡这个地方,就有些行不通了。所以他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孔子“诲人不倦”的态度,而且他认为不应死抓着过去的错误不放。
【原文】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评析】
从本章孔子的言论来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有其重要意义。
【原文】
7·31 陈司败(1)问:“昭公(2)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3)巫马期(4)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5),君子亦党乎?君取(6)于吴,为同姓(7),谓之吴孟子(8)。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注释】
(1)陈司败:陈国主管司法的官,姓名不详,也有人说是齐国大夫,姓陈名司败。
(2)昭公:鲁国的君主,名惆,音chóu,公元前541 ̄前510年在位。“昭”是谥号。
(3)揖:做揖,行拱手礼。
(4)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30岁。
(5)党:偏袒、包庇的意思。
(6)取:同娶。
(7)为同姓:鲁国和吴国的国君同姓姬。周礼规定:同姓不婚,昭公娶同姓女,是违礼的行为。
(8)吴孟子:鲁昭公夫人。春秋时代,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是她出生的国名加上她的姓,但因她姓姬,故称为吴孟子,而不称吴姬。
【译文】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得礼。”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评析】
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夫人,违反了礼的规定,而孔子却说他懂礼。这表明孔子的确在为鲁昭公袒护,即“为尊者讳”。孔子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最高原则,所以他自身出现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又不得不自嘲似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事实上,他已经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只是无法解决这个矛盾而已。
【原文】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原文】
7·33 子曰:“文,莫(1)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注释】
莫:约摸、大概、差不多。
【译文】
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评析】
对于“文,莫吾犹人也”一句,在学术界还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此句意为:“讲到书本知识我不如别人”;有的说此句应为:“勤勉我是能和别人相比的。”我们这里采用了“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这样的解释。他从事教育,既要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他说自己在身体力行方面,还没有取得君子的成就,希望自己和学生们尽可能地从这个方面再作努力。
【原文】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1)为之(2)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3)。”公西华(4)曰:“正唯(5)弟子不能学也。”
【注释】
(1)抑:转折连词,这里有“不过”的意思。
(2)为之:指学习“圣人之道”。
(3)云尔已矣:等于“云尔”。
(4)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的弟子。
(5)唯:句中语气词,表示判断。
【译文】
孔子说:“如果说是圣者、仁者,那我怎么敢当!不过说我在这方面不厌烦地学习,不懈怠地教人,倒还可说是这样吧。”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生所难以学到的。”
【评析】
本篇第2章里,孔子已经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章又说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题,其实是一致。他感到,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这是他的由衷之言。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所以学而不厌,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基本一致的。
【原文】
7·35 子疾病(1),子路请祷(2)。子曰:“有诸(3)?”子路对曰:“有之。《诔》(4)曰:‘祷尔于上下神祗(5)。’”子曰:“丘之祷久矣。”
【注释】
(1)疾病:疾指有病,病指病情严重。
(2)请祷:向鬼神请求和祷告,即祈祷。
(3)有诸:诸,“之于”的合音。意为:有这样的事吗。
(4)《诔》:音lěi,祈祷文。
(5)神祗:祗:音qí,古代称天神为神,地神为祗。
【译文】
孔子病情严重,子路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评析】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为他祈祷,孔子对此举并不加以反对,而且说自己已经祈祷很久了。对于这段文字怎么理解?有人认为,孔子本人也向鬼神祈祷,说明他是一个非常迷信天地神灵的人;也有人说,他已经向鬼神祈祷很久了,但病情却未见好转,表明他对鬼神抱有怀疑态度,说孔子认为自己平素言行并无过错,所以祈祷对他无所谓。这两种观点,请读者自己去仔细品评。
【原文】
7·36 子曰:“奢则不孙(1),俭则固(2)。与其不孙也,宁固。”
【注释】
(1)孙:同逊,恭顺。不孙,即为不顺,这里的意思是“越礼”。
(2)固:简陋、鄙陋。这里是寒酸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评析】
春秋时代各诸侯、大夫等都极为奢侈豪华,他们的生活享乐标准和礼仪规模都与周天子没有区别,这在孔子看来,都是越礼、违礼的行为。尽管节俭就会让人感到寒酸,但与其越礼,则宁可寒酸,以维护礼的尊严。
【原文】
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1),小人长戚戚(2)。”
【注释】
(1)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
(2)长戚戚: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评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原文】
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
老师,温暖又庄重,神勇不暴烈,恭谦、安静、却很祥和。
【评析】
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作者简介编辑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作品出处编辑
《论语·述而篇》选自《论语》第七章。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虽说是焚书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实是一些方士及一些书本),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述而的概述图
V百科往期回顾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151192次
编辑次数:42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两个水煎包(2020-05-23)
突出贡献榜
『拖鞋♀大王创建版本
1 原文释译
2 作者简介
3 作品出处

为您推荐广告
搜索发现



----------------------             


泰伯 (《论语》中的一篇) 编辑 讨论1 上传视频
本篇共计2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等。本篇的基本内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在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赏析。
中文名论语·泰伯篇共    计21章著名的文句“鸟之将死,其鸣也哀”等属    性儒家学派创作年代春秋时期作    者孔子弟子作品出处论语文学体裁语录体
目录
1 作者简介
2 8.1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3 8.2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4 8.3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5 8.4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6 8.5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7 8.6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8 8.7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9 8.8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10 8.9
▪ 原文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11 8.10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12 8.11
▪ 原文
▪ 原文翻译
13 8.12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14 8.13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15 8.14
▪ 原文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16 8.15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17 8.16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18 8.17
▪ 原文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19 8.18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20 8.19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21 8.20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22 8.21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作者简介编辑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8.1编辑
原文
子曰:“泰伯(1),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2)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3)。”
注释
(1)泰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
(2)三:多次的意思。
泰伯铜像
泰伯铜像
(3)民无得而称焉:百姓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赞扬他。
原文翻译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作品赏析
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让与贤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对他们是称赞无比的。
8.2编辑
原文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4)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不偷(6)。”
注释
(1)劳:辛劳,劳苦。
(2)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子。
(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
(4)笃:厚待、真诚。
(5)故旧:故交,老朋友。
(6)偷:淡薄。
原文翻译
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作品赏析
“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只有在“礼”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8.3编辑
原文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1)予足!启予手!《诗》云(2):‘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3)夫,小子(4)!”
注释
(1)启:开启,曾子让学生掀开被子看自己的手脚。
(2)诗云:以下三句引自《诗经小雅小旻》篇。
(3)免:指身体免于损伤。
(4)小子:对弟子的称呼。【多有贬义,见《史记 鸿门宴》】
原文翻译
曾子生病了,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作品赏析
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避免损伤身体,能够对父母尽孝。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子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白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可见,孝在儒家的道德规范当中是多么重要。
8.4编辑
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1)问(2)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3),斯远暴慢(4)矣;正颜色(5),斯近信矣;出辞气(6),斯远鄙倍(7)矣。笾豆之事(8),则有司(9)存。”
注释
(1)孟敬子:即鲁国大夫孟孙捷。
(2)问:探望、探视。
(3)动容貌:使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于面容。
(4)暴慢:粗暴、放肆。
(5)正颜色:使自己的脸色庄重严肃。
(6)出辞气:出言,说话。指注意说话的言辞和口气。
(7)鄙倍:鄙,粗野。倍同背,背理。
(8)笾豆之事:笾(音biān)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礼中的用具。
(9)有司:指主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吏,这里指主管祭祀、礼仪事务的官吏。
原文翻译
曾子生病了,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作品赏析
曾子与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是对立的。曾子在临死以前,他还在试图改变孟敬子的态度,所以他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一方面表白他自己对孟敬子没有恶意,同时也告诉孟敬子,作为君子应当重视的三个方面。这些启发现在看起来,还是很有意义的。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8.5编辑
原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1)——昔者吾友(2)尝从事于斯矣。”
注释
(1)校:音jiào,同较,计较。
(2)吾友:我的朋友。旧注上一般都认为这里指颜渊。
原文翻译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作品赏析
曾子在这里所说的话,完全秉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问于不能”,“问于寡”等都表明在学习上的谦逊态度。没有知识、没有才能的人并不是一钱不值的,在他们身上总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所以,在学习上,即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学习,又要向少知识、少才能的人学习。其次,曾子还提出“有若无”、“实若虚”的说法,希望人们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第三,曾子说“犯而不校”,表现出一种宽阔的胸怀和忍让精神,这也是值得学习的。
8.6编辑
原文
8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1),可以寄百里之命(2),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注释
(1)托六尺之孤:孤:死去父亲的小孩叫孤,六尺指15岁以下,古人以七尺指成年。托孤,受君主临终前的嘱托辅佐幼君。
(2)寄百里之命:寄,寄托、委托。百里之命,指掌握国家政权和命运。
原文翻译
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作品赏析
孔子所培养的就是有道德、有知识、有才干的人,他可以受命辅佐幼君,可以执掌国家政权,这样的人在生死关头决不动摇,决不屈服,这就是具有君子品格的人。
8.7编辑
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
(1)弘毅:弘,广大。毅,强毅。
原文翻译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了以后才罢手,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8.8编辑
原文
子曰:“兴(1)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注释
(1)兴:开始。
原文翻译
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作品赏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8.9编辑
原文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文翻译
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作品赏析
孔子思想上有“爱民”的内容,但这有前提。他爱的是“顺民”,不是“乱民”。本章里他提出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观点,就表明了他的“愚民”思想,当然,愚民与爱民并不是互相矛盾的。另有人认为,对此句应作如下解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百姓认可,就让他们照着去做;百姓不认可,就给他们说明启发。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是孔子倡行朴素民主政治的尝试。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样断句,不符合古汉语的语法;这样理解,拔高了孔子的思想水平,使古人现代化了,也与《论语》一书所反映的孔子思想不符。
【浅见】 [1] 
此章之主语为贤圣而处上位者。孔子开平民讲学之风,则知其时民智未开也。故先使由之,而不可使知之。不可,愿而不能也。民本不知,虽圣贤无能使知之,而必待民自感自悟也。绝非真谓“不愿使知之”。吾辈不知孔子言此语时之状,故不知“之”所指何?然其时,与民所关者,无非行政与礼乐教化也;孔子开民间教育之风,则教育亦与民相关者;今且分而论之。
“之”谓行政,因贤圣所举必为国为民,且谓之善政。民初不能解其意,必先使由之,带其成效已成,则民知之也。《疏证》引《吕氏春秋·乐成篇》曰:禹之决洪水也,民聚瓦砾。事已成,功已立,为万世利。禹之所见者远也,而民莫之知。故民不可与虑化举始,而可以乐成功。孔子始用于鲁,鲁人诵之曰:“裘而,投之无戾,而袭,投之无邮。”用三年,男子行乎涂右,女子行乎涂左,财物之遗者,民莫之举。大智之用,固难逾也。子产始治郑,使田有封洫,都鄙有服。民相与诵之曰:“我有田畴,而子产赋之;我有衣冠,而子产贮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后三年;民又诵之曰:“我有田畴,而子产殖 之;我有子弟,而子产诲之。子产若死,其使谁嗣之?”使郑简、鲁哀当民之诽讹也而因弗遂用,则国必无功矣,子产、孔子必无能矣。舟车之始见也,三世然后安之,夫开善岂易哉。
又曰:魏襄王与群臣饮酒,酣,王为群臣祝,令群臣皆得志。史起兴而对曰:“群臣或贤或不肖,贤者得志则可,不肖者得志则不可。”王曰:“皆如西门豹之为人 臣也。”史起对曰:“魏氏之行田也以百亩,郑独二百亩,是田恶也;漳水在其旁,而西门豹弗知用,是其愚也;知而弗言,是不忠也。愚与不忠,不可效也。”魏 王无以应之。明日,召史起而问焉,曰:“漳水犹可以灌邺田乎?”史起对曰:“可。”王曰:“子何不为寡人为之?”史起曰:“臣恐王之不能也。”王曰:“子 诚能为寡人为之,寡人尽听子矣。”史起敬诺,言之于王曰:“臣为之,民必大怨臣。大者死,其次乃藉臣。臣虽死藉,愿王之使他人遂之也。”王曰:“诺。”使 之为邺令。史起因往为之,邺民大怨,欲藉史起,史起不敢出而避之,王乃使他人遂为之。水已行,民大得其利,相与歌之:“邺有圣令,时为史公,决漳水,灌邺 旁,终古斥卤,生之稻粱。”使民知可与不可,则无所用智矣。魏襄王可谓能决善矣。诚能决善,众虽喧哗而弗为变。功之难立也,其必由哅哅邪!国之残亡,亦犹此也。故之中,不可不味也。中主以之也止善,贤主以之哅哅也立功。
“之”为礼乐教化。周公制礼作乐,教化万民,民行礼听乐,则为使由之。然礼乐之于仁道相通者,则至高至深也。雍也篇子曰: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非圣贤不愿传教,乃必待其悟也。然能悟者何其少!《易·系辞上》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其不知也,虽圣人,不可使见仁知之内义也。
“之”为教育。孔子开平民教育之风,座下弟子众多,而贤者七十二。平日所传乃诗、书、礼、乐、春秋,又分四科曰德行、政事、文学、言语。然其最高教义实乃性与天道,即周易也。即如子贡诸七十二贤者犹不能得而闻,更何如中人以下之民哉?非不欲使之,实乃太过高深,而必使其悟也。如此方言不可使知之。
今人之断章取义,以此章为孔子之愚民思想,则正为“不可使知之”之叹也!然亦当知此章之主语乃贤圣之官,其行善政,故可如此。如今之贪官污吏,恶行昭彰,则绝然不可语此而污圣人之言也。且今之民智已大开,则诸事亦可使知也。
或谓此章应于“使”处断句,则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意则为民可用,任由其为也;不可用,则施诸教育,使其可用,而后其可为也。如此则变为工作之意也,虽通,然断非圣人之意也。
8.10编辑
原文
子曰:“好勇疾(1)贫,乱也。人而不仁(2),疾之已甚(3),乱也。”
注释
(1)疾:恨、憎恨。
(2)不仁:不符合仁德的人或事。
(3)已甚:已,太。已甚,即太过份。
原文翻译
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又恨自己太穷困,就会犯上作乱。对于不仁德的人或事逼迫得太厉害,也会出乱子。”
作品赏析
本章与上一章有关联。在孔子看来,老百姓如果不甘心居于自己穷困的地位,他们就会起来造反,这就不利于社会的安定,而对于那些不仁的人逼迫得太厉害,也会惹出祸端。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培养人们的“仁德”。
8.11编辑
原文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原文翻译
孔子说:“(一个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8.12编辑
原文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1),不易得也。”
注释
(1)谷:古代以谷作为官吏的俸禄,这里用“谷”字代表做官。不至于谷,即做不了官。
原文翻译
孔子说:“学了三年,还做不了官的,是不易找到的。”
作品赏析
孔子办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古时一般学习三年为一个阶段,此后便可做官。对本章另有一种解释,认为“学了三年还达不到善的人,是很少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阅读本章。
8.13编辑
原文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1),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
(1)见:音xiàn,同现。
原文翻译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作品赏析
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8.14编辑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原文翻译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作品赏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涉及到儒家所谓的“名分”问题。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则有僭越之嫌,就被人认为是“违礼”之举。“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是要“安分守己”。这在春秋末年为维护社会稳定,抑制百姓“犯上作乱”起到过重要作用,但对后世则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对民众不关心政治,安分守礼的心态起到诱导作用。应当说,这是消极的。
8.15编辑
原文
子曰:“师挚之始(1),《关睢》之乱(2),洋洋乎盈耳哉!”
注释
(1)师挚之始:师挚是鲁国的太师。“始”是乐曲的开端,即序曲。古代奏乐,开端叫“升歌”,一般由太师演奏,师挚是太师,所以这里说是“师挚之始”。
(2)《关睢》之乱:“始”是乐曲的开端,“乱”是乐曲的终了。“乱”是合奏乐。此时奏《关睢》乐章,所以叫“《关睢》之乱”。
原文翻译
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睢》的结尾,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在我耳边回荡。”
8.16编辑
原文
816 子曰:“狂(1)而不直,侗(2)而不愿(3),悾悾(4)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注释
(1)狂:急躁、急进。
(2)侗:音tóng,幼稚无知。
(3)愿:谨慎、小心、朴实。
(4)悾悾:音kōng,同空,诚恳的样子。
原文翻译
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作品赏析
“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都不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对此十分反感。这是因为,这几种品质不符合中庸的基本原则,也不符合儒家一贯倡导的“温、良、恭、俭、让”和“仁、义、礼、智、信”的要求。所以孔子说:我真不知道有人会这样。
8.17编辑
原文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原文翻译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
作品赏析
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注脚。
8.18编辑
原文
子曰:“巍巍(1)乎,舜禹(2)之有天下也而不与(3)焉!”
注释
(1)巍巍:崇高、高大的样子。
(2)舜禹:舜是传说中的圣君明主。禹是夏朝的第一个国君。传说古时代,尧禅位给舜,舜后来又禅位给禹。
(3)与:参与、相关的意思。
原文翻译
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夺过来的。”
作品赏析
这里孔子所讲的话,应该有所指。当时社会混乱,政局动荡,弑君、纂位者屡见不鲜。孔子赞颂传说时代的“舜、禹”,表明对古时禅让制的认同,他借称颂舜禹,抨击现实中的这些问题。历来学者对此还有另外的三种解释,其一是,“与”是赞许的意思,意思是,舜禹值得赞美;其二是,“与”参与政事。意思是,舜禹重视发挥大臣的才能,并不亲自参与政事;其三是,舜禹得到天下,却不贪图享受私欲。
8.19编辑
原文
子曰:“大哉尧(1)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2)之。荡荡(3)乎,民无能名(4)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5)乎其有文章!”
注释
(1)尧: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君。
(2)则:效法、为准。
(3)荡荡:广大的样子。
(4)名:形容、称说、称赞。
(5)焕:光辉。
原文翻译
孔子说:“真伟大啊!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么广大啊,百姓们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它的称赞。他的功绩多么崇高,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光辉啊!”
作品赏析
尧是中国传说时代的圣君。孔子在这里用极美好的语言称赞尧,尤其对他的礼仪制度愈加赞美,表达了他对古代先王的崇敬心情。
8.20编辑
原文
舜有臣五人(1)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2)。”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3),于斯(4)为盛,有妇人焉(5),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6),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注释
(1)舜有臣五人:传说是禹、稷、契、皋陶、伯益等人。契:音xiè;陶:音yáo。
(2)乱臣:据《说文》:“乱,治也。”此处所说的“乱臣”,应为“治国之臣”。
(3)唐虞之际:传说尧在位的时代叫唐,舜在位的时代叫虞。
(4)斯:指周武王时期。
(5)有妇人焉:指武王的乱臣十人中有武王之妻邑姜。
(6)三分天下有其二:《逸周书程典篇》说:“文王令九州之侯,奉勤于商”。相传当时分九州,文王得六州,是三分之二。
原文翻译
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盛了。但十个大臣当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作品赏析
这段当中,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治理天下,必须有人才,而人才是十分难得的。有了人才,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天下就可以太平。当然,这并不就证明孔子的“英雄史观”,因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杰出人物的确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这与人民群众的作用,都应该是不可忽视的。
8.21编辑
原文
子曰:“禹,吾无间(1)然矣。菲(2)饮食而致(3)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4);卑(5)宫室而尽力乎沟洫(6)。禹,吾无间然矣。”
注释
(1)间:空隙的意思。此处用作动词。
(2)菲:菲薄,不丰厚。
(3)致:致力、努力。
(4)黻冕:音fǔ miǎn,祭祀时穿的礼服叫黻;祭祀时戴的帽子叫冕。
(5)卑:低矮。
(6)沟洫:洫,音xù,沟渠。
原文翻译
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作品赏析
以上这几章,孔子对于尧、舜、禹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他们的时代,一切都很完善,为君者生活简朴,孝敬鬼神,是执政者的榜样,而当今不少人拼命追逐权力、地位和财富,而把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富强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以古喻今,孔子是在向统治者提出警告。
词条图册




----------------------             


子罕 (论语篇章) 编辑 讨论4 上传视频
《论语·子罕》本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论语·子罕》中“子罕”与人物子罕并不是同一回事。在这里,“子”指孔子;“罕”是表示频率的副词,即“少也”。
《论语·子罕》共包括3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本篇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作品名称《子罕》作    者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创作年代约公元前540年—公元前400年作品出处《论语》文学体裁语录体,叙事体
目录
1 原文与翻译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9·10
▪ 9·11
▪ 9·12
▪ 9·13
▪ 9·14
▪ 9·15
▪ 9·16
▪ 9·17
▪ 9·18
▪ 9·19
▪ 9·20
▪ 9·21
▪ 9·22
▪ 9·23
▪ 9·24
▪ 9·25
▪ 9·26
▪ 9·27
▪ 9·28
▪ 9·29
▪ 9·30
▪ 9·31
2 《论语》简介
原文与翻译编辑
9·1
【原文】 9·1
子罕(1)言利,与(2)命与仁。
【注释】 (1)罕:稀少,很少。 (2)与:赞同、肯定。
【译文】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赞成天命和仁德。
【评析】 “子罕言利”,说明孔子对“利”的轻视。在《论语》书中,我们也多处见到他谈“利”的问题,但基本上主张“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可以说孔子很少谈“利”。此外,本章说孔子赞同“命”和“仁”,表明孔子对此是十分重视的。孔子讲“命”,常将“命”与“天”相连,即“天命”,这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孔子还讲“仁”,这里其思想的核心。对此,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也已评论,请参阅。
9·2
【原文】 9·2
达巷党人(1)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2)。”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释】 (1)达巷党人:古代五百家为一党,达巷是党名。这是说达巷党这地方的人。 (2)博学而无所成名: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来称道他。
【译文】 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评析】 对于本章里“博学而无所成名一句”的解释还有一种,即“学问广博,可惜没有一艺之长以成名。”持此说的人认为,孔子表面上伟大,但实际上算不上博学多识,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对此说,我们觉得似乎有些求全责备之嫌了。
9·3
【原文】 9·3
子曰:“麻冕(1),礼也;今也纯(2),俭(3),吾从众。拜下(4),礼也;今拜乎上,泰(5)也。虽违众,吾从下。”
【注释】 (1)麻冕:麻布制成的礼帽。 (2)纯:丝绸,黑色的丝。 (3)俭:俭省,麻冕费工,用丝则俭省。 (4)拜下:大臣面见君主前,先在堂下跪拜,再到堂上跪拜。 (5)泰:这里指骄纵、傲慢。
【译文】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于礼的规定。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这样比过去节省了,我赞成大家的作法。(臣见国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这也是符合于礼的。大家都到堂上跪拜,这是骄纵的表现。虽然与大家的作法不一样,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拜。”
【评析】孔子赞同用比较俭省的黑绸帽代替用麻织的帽子这样一种作法,但反对在面君时只在堂上跪拜的作法,表明孔子不是顽固地坚持一切都要合乎于周礼的规定,而是在他认为的原则问题上坚持己见,不愿作出让步,因跪拜问题涉及“君主之防”的大问题,与戴帽子有根本的区别。
9·4
【原文】 9·4
子绝四:毋意(1),毋必(2),毋固(3),毋我(4)。
【注释】 (1)意:同臆,猜想、猜疑。 (2)必:必定。 (3)固:固执己见。 (4)我:这里指自私之心。
【译文】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评析】 “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9·5
【原文】 9·5
子畏于匡(1),曰:“文王(2)既没,文不在兹(3)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4)不得与(5)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6)!”
【注释】 (1)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 (2)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 (3)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4)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 (5)与:同“举”,这里是掌握的意思。 (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译文】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于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评析】 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孔子来讲已不是第一次,当然这次是误会。但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认可。
9·6
【原文】 9·6
太宰(1)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2)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3)。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释】 (1)太宰:官名,掌握国君宫廷事务。这里的太宰,有人说是吴国的太宰伯,但不能确认。 (2)纵:让,使,不加限量。 (3)鄙事:卑贱的事情。
【译文】 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多的。”
【评析】 作为孔子的学生,子贡认为自己的老师是天才,是上天赋予他多才多艺的。但孔子这里否认了这一点。他说自己少年低贱,要谋生,就要多掌握一些技艺,这表明,当时孔子并不承认自己是圣人。
9·7
【原文】 9·7
牢(1)曰:“子云 :‘吾不试(2),故艺’。”
【注释】 (1)牢:郑玄说此人系孔子的学生,但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未见此人。 (2)试:用,被任用。
【译文】 子牢说:“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去做官,所以会许多技艺’。”
【评析】 这一章与上一章的内容相关联,同样用来说明孔子“我非生而知之”的思想。他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他说他的多才多艺是由于年轻时没有去做官,生活比较清贫,所以掌握了这许多的谋生技艺。
9·8
【原文】 9·8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1)问于我,空空如也(2)。我叩(3)其两端(4)而竭(5)焉。”
【注释】 (1)鄙夫:孔子称乡下人、社会下层的人。 (2)空空如也:指孔子自己心中空空无知。 (3)叩:叩问、询问。 (4)两端:两头,指正反、始终、上下方面。 (5)竭:穷尽、尽力追究。
【译文】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评析】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9·9
【原文】 9·9
子曰:“凤鸟(1)不至,河不出图(2),吾已矣夫!”
【注释】 (1)凤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传说凤鸟在舜和周文王时代都出现过,它的出现象征着“圣王”将要出世。 (2)河不出图:传说在上古伏羲氏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负八卦图而出。它的出现也象征着“圣王”将要出世。
【译文】孔子说:“凤鸟不来了,黄河中也不出现八卦图了。我这一生也就完了吧!”
【评析】孔子为了恢复礼制而辛苦奔波了一生。到了晚年,他看到周礼的恢复似乎已经成为泡影,于是发出了以上的哀叹。从这几句话来看,孔子到了晚年,他头脑中的宗教迷信思想比以前更为严重。
9·10
【原文】 9·10
子见齐衰(1)者、冕衣裳者(2)与瞽(3)者,见之,虽少必作(4);过之,必趋(5)。
【注释】 (1)齐衰:音zī cuī,丧服,古时用麻布制成。 (2)冕衣裳者:冕,官帽;衣,上衣;裳,下服,这里统指官服。冕衣裳者指贵族。 (3)瞽:音gǔ,盲。 (4)作:站起来,表示敬意。 (5)趋:快步走,表示敬意。
【译文】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当官的人和盲人时,虽然他们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评析】 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事者和盲者,都应礼貌待之。孔子之所以这样做,也说明他极其尊崇“礼”,并尽量身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
9·11
【原文】 9·11
颜渊喟(1)然叹曰:“仰之弥(2)高,钻(3)之弥坚,瞻(4)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5),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6)。虽欲从之,末由(7)也已。”
【注释】 (1)喟:音kuì,叹息的样子。 (2)弥:更加,越发。 (3)钻:钻研。 (4)瞻:音zhān,往前看。 (5)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有次序地。诱,劝导,引导。 (6)卓尔:卓让的样子。 尔:......的样子。(7)末由:末,无、没有。由,途径,路径。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译文】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高;我努力钻研他的学问,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引导我,用各种典籍来广博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办法前进了。”
【评析】颜渊在本章里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孔子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高不可攀。此外,他还谈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所以孔子才说颜回是他最好学的学生。
9·12
【原文】 9·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1)。病闲(2),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3)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4),予死于道路乎?”
【注释】 (1)为臣:臣,指家臣,总管。孔子当时不是大夫,没有家臣,但子路叫门人充当孔子的家臣,准备由此人负责总管安葬孔子之事。 (2)病闲:病情减轻。 (3)无宁:宁可。“无”是发语词,没有意义。 (4)大葬:指大夫的葬礼。
【译文】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孔子的)门徒去作孔子的家臣,(负责料理后事,)后来,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说:“仲由很久以来就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我骗上天吧?与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宁可在你们这些学生的侍候下死去,这样不是更好吗?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安葬,难道就会被丢在路边没人埋吗?”
【评析】 儒家对于葬礼十分重视,尤其重视葬礼的等级规定。对于死去的人,要严格地按照周礼的有关规定加以埋葬。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安葬仪式,违反了这种规定,就是大逆不道。孔子反对学生们按大夫之礼为他办理丧事,是为了恪守周礼的规定。
9·13
【原文】 9·13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1)而藏诸?求善贾(2)而沽诸?”子曰:“沽(3)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注释】 (1)韫匵:音yùn dù,收藏物件的柜子。 (2)善贾(gǔ):识货的商人。 (3)沽:卖出去。
【译文】 子贡说:“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着识货的人呢。”
【评析】 “待贾而沽”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自称是“待贾者”,他一方面四处游说,以宣传礼治天下为己任,期待着各国统治者能够行他之道于天下;另一方面,他也随时准备把自己推上治国之位,依靠政权的力量去推行礼。因此,本章反映了孔子求仕的心理。
9·14
【原文】 9·14
子欲居九夷(1)。或曰:“陋(2),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释】 (1)九夷:中国古代对于东方少数民族的通称。 (2)陋:鄙野,文化闭塞,不开化。
【译文】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去居住,就不闭塞落后了。”
【评析】 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人把居住在东面的人们称为夷人,认为此地闭塞落后,当地人也愚昧不开化。孔子在回答某人的问题时说,只要有君子去这些地方住,传播文化知识,开化人们的愚蒙,那么这些地方就不会闭塞落后了。
9·15
【原文】 9·15
子曰:“吾自卫反鲁(1),然后乐正(2),雅颂(3)各得其所。”
【注释】 (1)自卫反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冬,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结束了14年游历不定的生活。 (2)乐正:调整乐曲的篇章。 (3)雅颂:这是《诗经》中两类不同的诗的名称。也是指雅乐、颂乐等乐曲名称。
【译文】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到鲁国以后,乐才得到整理,雅乐和颂乐各有适当的安排。”
9·16
【原文】 9·16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评析】 “出则事公卿”,是为国尽忠;“入则事父兄”,是为长辈尽孝。忠与孝是孔子特别强调的两个道德规范。它是对所有人的要求,而孔子本人就是这方面的身体力行者。在这里,孔子说自己已经基本上做到了这几点。
9·17
【原文】 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注释】 夫(fú),文言助词。
【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9·18
【原文】 9·1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9·19
【原文】 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释】 (1)篑:音kuì,土筐。(2)平:填平。
【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评析】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
9·20
【原文】 9·20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译文】孔子说:“听我说话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人吧!”
9·21
【原文】 9·21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孔子对颜渊说:“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评析】孔子的学生颜渊是一个十分勤奋刻苦的人,他在生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学问和道德修养方面。但他却不幸死了。对于他的死,孔子自然十分悲痛。他经常以颜渊为榜样要求其他学生。
9·22
【原文】 9·22
子曰:“苗而不秀(1)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注释】 (1)秀:稻、麦等庄稼吐穗扬花叫秀。
【译文】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评析】 这是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到做官的过程。有的人很有前途,但不能坚持始终,最终达不到目的。在这里,孔子还是希望他的学生既能勤奋学习,最终又能做官出仕。
9·23
【原文】 9·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评析】 这就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这种今胜于昔的观念是正确的,说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顽固守旧的。
9·24
【原文】 9·24
子曰:“法语之言(1),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2),能无说(3)乎?绎(4)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5)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 (1)法语之言:法,指礼仪规则。这里指以礼法规则正言规劝。 (2)巽(xùn)与之言:巽,恭顺,谦逊。与,称许,赞许。这里指恭顺赞许的话。 (3)说:音yuè,同“悦”,高兴。 (4)绎:原义为“抽丝”,这里指推究,追求,分析,鉴别。 (5)末:没有。
【译文】孔子说:“符合礼法的正言规劝,谁能不听从呢?但(只有按它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谁能听了不高兴呢?但只有认真推究它(的真伪是非),才是可贵的。只是高兴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听从而不改正错误,(对这样的人)我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评析】 这里讲的第一层意见是言行一致的问题。听从那些符合礼法的话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而真正依照礼法的规定去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问题的实质。第二层的意思是忠言逆耳,而顺耳之言的是非真伪,则应加以仔细辨别。对于孔子所讲的这两点,我们还应借鉴它,按照这样的原则去办事。
9·25
【原文】 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
【注释】 (1)此章重出,见《学而》篇第一之第8章。
9·26
【原文】 9·26
子曰:“三军(1)可夺帅也,匹夫(2)不可夺志也。”
【注释】 (1)三军:12500人为一军,三军包括大国所有的军队。此处言其多。 (2)匹夫:平民百姓,主要指男子。
【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评析】 “理想”这个词,在孔子时代称为“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这就是中国人“人格”观念的形成及确定。
9·27
【原文】 9·27
子曰:“衣(1)敝缊袍(2),与衣狐貉(3)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4),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注释】 (1)衣:穿,当动词用。 (2)敝缊袍:敝,坏。缊,音yùn,旧的丝棉絮。这里指破旧的丝棉袍。 (3)狐貉:用狐和貉的皮做的裘皮衣服。 (4)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这两句见《诗经·邶风·雄雉》篇。忮,音zhì,害的意思。臧,善,好。
【译文】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后,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
【评析】 这一章记述了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先夸奖又批评的两段话。他希望子路不要满足于已经达到的水平,因为仅是不贪求、不嫉妒是不够的,还要有更高的更远的志向,成就一番大事业。
9·28
【原文】 9·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评析】孔子认为,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孔子的话,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9·29
【原文】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评析】 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9·30
【原文】 9·30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1);可与适道,未可与立(2);可与立,未可与权(3)。”
【注释】 (1)适道:适,往。这里是志于道,追求道的意思。 (2)立:坚持道而不变。 (3)权:秤锤。这里引申为权衡轻重。
【译文】 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学到道;能够学到道的人,未必能够坚守道;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能够随机应变。”
9·31
【原文】 9·31
“唐棣(1)之华,偏其反而(2)。岂不尔思,室是远而(3)。”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注释】 (1)唐棣:一种植物,属蔷薇科,落叶灌木。(2)偏其反而:形容花摇动的样子。(3)室是远而:只是住的地方太远了。
【译文】 古代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摇摆。我岂能不想念你吗?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孔子说:“他还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
【出处】《论语·子罕篇》选自《论语》第九章。
《论语》简介编辑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虽说是焚书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实是一些方士及一些书本),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词条图册




----------------------             



乡党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乡党,汉语词语,拼音xiāng dǎng,指乡里、家乡;乡族朋友。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乡党作为老乡的用意,常见于陕西关中人对老乡的称呼,其他地域很少见。
中文名乡党外文名fellow villager or townsman拼    音xiāng dǎng注    音ㄒㄧㄤ ㄉㄤˇ
目录
1 解释
2 出处
解释编辑
[fellowvillagerortownsman]家乡,乡里。
各官之后,就是亲戚,以党。——《幻中真》
还付乡党。——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 
出处编辑
泛称家乡。周制,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
  ①《论语·乡党》:“孔子之於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②《后汉书·许劭传》:“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
  ③明叶宪祖《夭桃纨扇》第七折:“玉府仙郎,喜皇都得意首登龙榜,还乡党。”
同乡;乡亲。
  ①《逸周书·官人》:“君臣之间,也顺心。” [1] 
  ②《孟子·万章上》:“乡党自好者不为,而谓贤者为之乎?”朱熹集注:“自好,自爱其身之人也。”
  ③《汉书·司马迁传》:“仆以口语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污辱先人。”
  ④《陈书·任忠传》:“﹝忠﹞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
  ⑤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但愿你两口白头到老,俺乡党们也顺心。” [2] 
参考资料


----------------------             



资治通鉴 编辑 讨论32 上传视频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三百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作品名称资治通鉴外文名Comprehensive Mirror for Aid in Government作品别名通鉴作    者司马光等人创作年代北宋文学体裁编年体史书
目录
1 内容简介
2 作品目录
3 创作背景
4 作品鉴赏
▪ 立场主题
▪ 艺术特色
▪ 作品失误
5 作品影响
6 作品评价
7 作品版本
▪ 古藏
▪ 流通
8 编者简介
内容简介编辑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资治通鉴》这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史记》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为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 [1]  ),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2] 
作品目录编辑
1.《周纪》,五卷
9.《陈纪》,十卷
2.《秦纪》,三卷:《周纪》与《秦纪》原为《通志》卷
10.《隋纪》,八卷
3.《汉纪》,六十卷
11.《唐纪》,最多,凡八十一卷
4.《魏纪》,十卷
12.《后梁纪》,六卷
5.《晋纪》,四十卷
13.《后唐纪》,八卷
6.《宋纪》,十六卷
14.《后晋纪》,六卷
7.《齐纪》,十卷
15.《后汉纪》,四卷
8.《梁纪》,二十二卷
16.《后周纪》,五卷 [3] 
创作背景编辑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司马光曾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纪传体史。初成《通志》8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视。治平三年(1066),诏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纂。宋神宗即位,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元丰七年(1084)书成。
《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他们分工合作,各自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其中是非予夺,一出于光。
《通鉴》征引史料极为丰富,除十七史外,所引杂史诸书达数百种。书中叙事,往往一事用数种材料写成。遇年月、事迹有歧异处,均加考订,并注明斟酌取舍的原因,以为《考异》。《通鉴》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尤以《隋纪》、《唐纪》、《五代纪》史料价值最高。
《通鉴》因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于叙事外,还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对历史上有关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采取了批判的态度,是史学思想的重要进步。
《通鉴》成书后,元丰八年,范祖禹、司马康、黄庭坚、张舜民等奉命重行校定,元祐元年(1086)校定完毕,送往杭州雕版,元祐七年刊印行世。今元祐本已不可见。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有余姚重刻本,亦多残缺。中华书局据清胡克家翻刻的元刊本,加以标点校勘,重新出版,是《通鉴》较好的版本。
作品鉴赏编辑
立场主题
《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书中记载的历史由公元前403年,也就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一直到959年,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为止。是司马光以为君亲政,贤明之道为出发点所编写成的一本巨著,所谓“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
在横跨中国16个朝代,一共1362年的历史中,详近略远,隋唐五代371年,占全书40%,史料价值最高。很明显的他多次着墨在其中的贤明政治时期,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等。
帝后死称“崩”,王公死称“薨”。天子近出称“还宫”,远出称“还京”,列国诸侯远出称“还某郡”。
《资治通鉴》具有强烈的正统立场,在分裂时代,如三国,魏有纪,蜀、吴无”纪“;南北朝时代,南朝有”纪,北朝无“纪”;五代有“纪”,而十国无“纪”。又如《通鉴》载魏明帝太和五年:“(诸葛)亮帅诸军入寇,围祁山,以木牛运。”对此朱熹曾表达他的不满曰:“三国当以蜀汉为正,而温公乃云,某年某月‘诸葛亮入寇’,是冠履倒置,何以示训?缘此遂欲起意成书。推此意,修正处极多。若成书,当亦不下通鉴许多文字。但恐精力不逮,未必能成耳。若度不能成,则须焚之。”
司马光是为了巩固当时的封建政权,才编写《资治通鉴》,这就决定了此书的内容主要是政治史。因此,在编纂《资治通鉴》时,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有所发展。他把历史的君主根据他们的才能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五类。
除政治之外,《资治通鉴》在文化、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均有记载。在文化方面,就学术思想来说,上至先秦的儒、法名、阴阳、纵横五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主张,下及汉初的黄老思想,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以及魏晋玄学的盛行都有记载。对于佛教、道教的起源、发展,以及儒、佛、道之间的斗争也有叙述。对西汉以来经学的发展,典籍的校理,石经的刻立,九经的雕印及流传,都有较系统的陈述。著名的文人学士及其作品也有记载。
在科技方面,记载最多的是历代的历法。其他如天文学、地理学、土木建筑(如秦代的长城,隋唐的长安城和洛阳城)、水利工程(隋代的大运河)也有反映。
《资治通鉴》也注意关于经济的记载,因田赋和赋税是封建经济的首要问题。因此,它对于商鞅变法,文景之治,北魏孝文帝的均田制等都有记载。
对于军事的记载,《资治通鉴》也很突出,对战争的描述也很生动。凡是重大的战役,对战争的起因,战局的分析,战事的过程及其影响,都有详细记载。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杰出的例证。 [4] 
艺术特色
《资治通鉴》以时间为“纲”,以事件为“目”,纲举则目张,时索则事叙。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使用了一套“古怪”的多音节摄提(原始干支)计时术语作为全书的时间框架体系,如“阏逄摄提格之岁”之类。“阏逄”相当于现代汉语“甲”,“摄提格”相当于汉语“寅”。为什么不用汉语的天干地支,而偏偏要用一套多音节语言的干支体系呢?司马光没有交代。
《史记》的《历书》里面也用到了这套多音节干支术语,司马迁也没有交代其来源。这为后人胡思乱想提供了口实,如竺可桢就建议梵语学者用梵语破译这套术语。更有人藉此宣称中国人祖先来源于西亚两河流域或古埃及。
其实,我国古文献明文记载这是天皇语言,即三皇时代的官方语言。明代著名学者万民英所著《三命通会》云:“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其十干曰:于逢(又名“阏逄”——编者注)、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于、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蔡邕《独断》曰:‘干,干也。其名有十,亦曰十母,即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也;支,枝也。其名十有二,亦曰十二子,即今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谓之天皇氏者,取其天开于子之义也;谓之地皇氏者,取其地辟于丑之义也;谓之人皇氏者,取其人生于寅之义也。故干支之名在天皇时始制,而地皇氏则定三辰,道分昼夜,以三十日为一月,而干支始各有所配。人皇氏者,主不虚王,臣不虚贵,政教君臣所自起,饮食男女所自始,始得天地之气而有子母之分,于是干支始有所属焉。”所以,司马迁和司马光所使用的这套多音节干支术语是中国最早的官方时间术语,属于“皇纲”性质,故而被采用为历史的纪年词语,以表示历史的正统。 [5] 
作品失误
《资治通鉴》虽被誉为“体例严谨,脉络清晰,网罗宏大,体大思精,史料充实,考证稽详,叙事详明,繁简得宜”,但《资治通鉴》本身也有很多错误,如史家严耕望指出《资治通鉴》对云台二十八将的排列顺序有误;两《唐书》将“特勤”误为“特勒”,《资治通鉴》对此并无纠正,将错就错,《资治通鉴》卷一六四:“土门自号伊利可汗,号其妻为可贺敦,子弟谓之特勒。”
《通鉴考异》:“诸书或作特勤,今从刘昫《旧唐书》及宋祁《新唐书》。高安陈汝奇在《陈氏甘露园长书四论》认为《资治通鉴》将只见诸野史的杨贵妃、安禄山之事纳之正史而失之客观。又如唐代宦官鱼弘志,《新唐书》仇士良传作“鱼弘志”,《旧唐书》偶有误为“鱼志弘”,《资治通鉴》卷245大和九年十一月壬戍作鱼志弘,《资治通鉴》卷246作开成五年正月己卯又作鱼弘志,相互混淆。
《晋书》载吕光的第一个年号“太安”,而《资治通鉴》记载为“大安”。再如《资治通鉴》记年方式多有不当之处,如齐人伐燕的时间(前313年),司马光舍《史记》的纪传体,未据《纪年》详加考查,只增加齐威王十年,减少齐湣王十年,以求与《孟子》记载齐宣王伐燕的事迹相同,宋朝朱熹经考订认为是齐湣王十年,据今人考证,实际上为齐宣王七年,另乐毅伐齐中也有不少错误。
又如《资治通鉴》在记述隋炀帝西巡行程中均出现诸多失误,六月二十三日以后由张掖前往焉支山的时间提前到高昌王六月十七日到达张掖的当天。《通鉴》卷十五(汉纪七)文帝后二年:“八月,戊戌,丞相张苍免。”但据《二十史朔闰表》文帝后二年八月丁卯朔,月内无戊戌。吴玉贵著有《资治通鉴疑年录》归纳出《通鉴》纪时所发生错误,共计得出八百八十八例,可补此方面的缺失。
其中的很多内容,是道听途说,如“王莽毒死汉平帝”,这是新莽末年起义者所编造的谣言,被司马光等人当做信史来写,是很不负责任的。
宋朝的朱熹在《朱子语类》的〈历代一〉中,有直接的批评:“温公不喜权谋,至修书时颇删之,奈当时有此事何?只得与他存在。若每处删去数行,只读著都无血脉意思,何如存之,却别作论说以断之。”又说:“温公修书,凡与己意不合者,即节去之,不知他人之意不如此。《通鉴》之类多矣。”明代严衍熟读《资治通鉴》,著有《资治通鉴补》,列举通鉴有七病(漏、复、紊、杂、误、执、诬)。
近人岑仲勉认为《通鉴》对牛僧孺说”失一维州,无害其(吐蕃)强“的评价有偏颇之嫌,司马光还不惜歪曲事实,玩弄文字游戏。岑仲勉还写有《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自称纠正《通鉴》的谬误,共670余条。
《资治通鉴》也有不少缺点,如《资治通鉴》着重于政治与军事的着墨,对于经济方面记载不多,如载“租庸调制”仅“初定租、庸、调法,每丁租二石,绢二匹,绵三两,自兹以外,不得横有调敛。”二十余字,《通鉴记末本末》只收录两则与经济有关的史料,至于文化、艺术、宗教谈得更少。
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等,《通鉴》皆不取,但对于“诗赋有所讥讽”者则采之,如卷一百四赵整作歌、卷一三四百姓为袁粲作歌。杜甫这样的人物,甚至只提到一次。柳宗元是政治人物,文学地位虽小于杜甫,司马光却把他的《梓人传》、《种树郭橐驼传》两篇大作收录起来。
《通鉴》写白居易很多,因为他是翰林学士,多次上书,时时评论朝政。晚唐藩镇割据,朝廷姑息,司马光对杜牧的文章十分欣赏,曾将《注孙子序》、《罪言》、《原十六卫》、《战论》、《守论》五文摘入《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四。又如韩愈,乃文起八代之衰,积极捍卫儒家道统的文人,但却对其学术文化贡献只字不提,只收录其《谏迎佛骨表》及《送文畅师序》。
《资治通鉴》又专记鸠摩罗什译经,却不记玄奘译经,又详细记载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以及唐武宗三次大规模的禁佛毁佛事件;记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却不记隋代开进士科取士,凡与政治无关者,多不录取。顾炎武说:“此书本以资治,何暇录及文人?” [6] 
作品影响编辑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阅读学习。
司马光在编修《资治通鉴》时,不仅妥善地将纪传体揉入编年体中,使纪传之详细与编年之简明结合起来,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因按年纪事,故没有篇目,不作目录,只是以年检索。司马光突破这种旧例,分三部分将年表、帝纪、历法、天象、目录、举要及索引集于一块,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多功能目录的新体例,使《资治通鉴》更臻于完善,将中国的历史编纂推进到了新的水平上。
司马光对《资治通鉴》文献整理思想,文献整理模式及方法,不仅结出了丰硕成果,丰富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理论,而且对文献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作为历代君王的教科书,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外,几乎都不可以和《资治通鉴》媲美。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所谓“史学两司马”。 [7] 
2020年4月,《资治通鉴》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首次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8] 
作品评价编辑
南宋史学家王应麟:“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
宋末元初胡三省:“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通鉴》不特记治乱之迹而已,至于礼乐、历数、天文、地理、尤致其详。读者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 [9] 
清代顾炎武《日知录·著书之难》:(《资治通鉴》和《文献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
清代学者王鸣盛:“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通鉴》。《通鉴》之取材,多有出正史之外者,又能考诸史之异同而裁正之。昔人所言,事增于前,文省于旧,惟《通鉴》可以当之。”
清代曾国藩:“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
近代学者梁启超评价《通鉴》时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毛泽东自称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并评价说:“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 [2] 
作品版本编辑
古藏
宋本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1.余姚官刻本:南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由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下绍兴府余姚县重刻本孝宗朝或稍后印本,南宋的建、鄂、蜀诸种版本,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这一版本。
2. 清章钰《胡刻通鉴正文校宋记述略》认定是南宋光宗以前的刻本,《藏园群书经眼录》认定是南宋初期的建本,即号为景祐本者。
明刊本
1.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兴文署原版归入南雍,历朝多次修补。
2. 明弘治元年至嘉靖三十八年刻并版本。
3. 元刻明修补本:明天启刻本,陈仁锡评阅,附刻刘恕《外纪》、胡三省《辨误》、薛应旆《宋元通鉴》与《甲子会要》,陈仁锡序;陈仁锡评阅本,明天启六年白口本,附薛应旆《宋元通鉴》,有墨印眉批朱笔圈点。
清刻本
1.胡克家本: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胡克家仿刻兴文署本;清仁宗嘉庆二十一年,胡克家原刻印本,清同治八年江苏书局修补本。
2. 清同治十年湖北崇文书局本。
3. 清光绪十四年上海蜚英馆石印本。该版本附毕沅《续资治通鉴》。
民国刊本
1. 民国元年:涵芬楼铅印本。附《通鉴释文》十二卷。
2.百衲本:书题作《百衲本宋本资治通鉴》,民国八年商务印书馆附设图书馆影印本。
3. 上海国学整理社刊本。
4. 影印宋刻本,《四部丛刊》初编,民国十八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四库备要》,民国二十五年铅印。
注: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的注本最为人称道,现为最通行版本。
流通
中华书局二十卷本。此书初版于1956年,二版于2011年。包含了元人胡三省的注释,为繁体竖排排版。
中华书局《中华国学文库》系列本,包含胡三省注,为简体横排排版,共12册。
翻译本
(台湾)黄锦鋐等译《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2008年,没有古人的夹注)
沈志华、张宏儒主编《资治通鉴文白对照》(中华书局出版,2009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编者简介编辑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字公实,后改君实,原号迂夫,后改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记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 [5] 
词条图册



----------------------             


后汉纪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后汉纪》是编年体东汉史,记事溯自新莽元凤四年(17年)绿林起义,止于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曹魏代汉。全书30卷,21万余字。作者袁宏(328年-376年),字彦伯,东晋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他幼年丧父,家中生活比较清苦。在艰苦的环境下,他刻苦力学,终有所成,少年时代就以文思敏捷、文章华美而闻名于世。他曾作过桓温等人幕僚,后任东阳郡太守,49岁时死于任所。袁宏亦是著名文学家,他一生著述宏富,所著《后汉纪》、《三国名臣赞》现仍存世,《东征赋》、《咏史诗》、《竹林名士传》等都已失传。
书    名后汉纪作    者袁宏ISBN9787807200437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时间2005年5月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
目录
1 内容简介
2 图书目录
3 写作背景
4 特点
5 四库提要记载
内容简介编辑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编纂《四库全书》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从乾隆三十七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历时七年,共征集图书一万二千二百三十七种;然后是整理图书,由四库馆臣对内府藏书以及从各地征集的图书进行校订,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其中,应抄、应刻之书被认为是合格的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而应存之书则不能收入四库全书,仅仅是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存目。《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收入图书三千四百五十七种,凡七万九千零七十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六千七百五十二函。成为中国历史上卷帙最多的一部著作。
  《后汉纪(史部26)》的出版发行无论是对于历史文献的研究整理,还是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与思想文化的研究,其积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由于《四库全书荟要》本来就是书中精品,再辅之以现代的印刷技术,这套书也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大小图书馆和个人收藏的珍品。
  《后汉纪(史部26)》为四库全书之一,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收入图书三千四百五十七种,凡七万九千零七十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六千七百五十二函。本册为后汉纪影印本。
图书目录编辑
卷首
  卷一
  卷二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一〇
  卷一一
  卷一二
  卷一三
  卷一四
  卷一五
  …… [1] 
写作背景编辑
《后汉纪》的撰写,经历了近十年的时间。袁宏所以采取编年体裁记录东汉史事,是受了荀悦《汉纪》编写成功的影响。《后汉纪》继《汉纪》而作,但袁宏面临的写作条件却比荀悦困难一些。当年荀悦撰写《汉纪》的时候,只有《汉书》这一部已确立了权威地位的纪传体西汉史,他运用较高的史学识见和编撰技术,对《汉书》加以剪裁,就写成了卓有成就的新著作。
袁宏著《后汉纪》的前后,关于东汉史的著作有好多种,它们各有短长,袁宏所依据的资料要比荀悦繁富,遇到的困难和付出的功力更比荀悦多一些。另外,在同类著作上,他有不少竞争对手,他必须在水平上超过他们,才能让自己的著作站住脚。经过历史的选择,现在关于东汉史的著作,只有范晔所著《后汉书》和袁宏所著编年体《后汉纪》保存下来,说明这两部书确有过人之处。
特点编辑
袁宏在《后汉纪》里表现了综铨史事的才能。他发挥编年体的长处,以时间为经,理出了东汉一代历史的发展线索;以人物、事件为纬,展示了同时期各事件间的联系,及各人、各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容易使人们建立起对东汉史的整体印象。他以8卷的篇幅写光武时期约40年的历史。以光武帝事业的发展为基本线索,综述吕母,赤眉、新市、平林诸起义军的始末,以及王莽的覆灭、群雄的兴败,又叙述了东汉开国功臣们的生平及战绩,头绪繁多而有条不紊,人物众多而各有特色,关系错综而无纷乱之感,清楚地交待了东汉兴国这一历史事件。他以后6卷写黄巾起义以来,董卓当权、群雄混战、曹操得势、赤壁之战,以致曹魏代汉,也是铨综得当,脉络清楚,堪称全书最详细、精彩的部分。
袁宏用他的实践,丰富了编年史体的表现手段。他在书中使用"言行趣舍,各以类书"(《后汉纪序》)的编撰方法,这比荀悦的连类列举有些发展。袁宏往往把时代略近的同类人物放在一起加以记述,如卷五写了闵仲叔,又写了王丹、严先、周党、王霸、逢萌,这都是以隐士终身或度过长期隐居生活的人物。卷十一写章帝礼遇江革,因写江革的生平,并写毛义、薛苞,这都是以孝著称的人物。这种写法,吸收了纪传体的长处,扩大了编年史可能容纳的范围。
袁宏在书中还为自己提出了"观其名迹,想见其人"(《后汉纪序》)的要求,力图以某种类型的人物去感染读者。
这个要求为《后汉纪》带来了笔下传神的气氛。如卷二十三写郭泰轶事:"钜鹿孟敏,字叔达,客居太原,未有知名,叔达曾至市买甑,荷担堕地,径去不顾。时适遇林宗(郭泰)。
林宗异而问之:'甑破可惜,何以不顾'?叔达曰:'甑既已破,视之无益'。林宗以为有分决,与之言,知其德性。谓必为善士,劝使读书游学。十年,知名当世。""初汝南袁闳盛名盖世。泰见之,不宿而退,汝南黄宪邦邑有声,天下未重,泰见之,数日乃去。薛祖恭曰:'闻足下见袁奉高,车不停轨,銮不辍轭。从黄叔度,乃弥日信宿。非其望也'。林宗答曰:
'奉高之器,譬诸泛滥,虽清易挹。叔度汪汪如万顷之波,澄之而不清,桡之而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虽往稽留,不亦可乎'?由是,宪名重于海内"。这里所写郭泰的鉴识和风度,可以说达到了"观其名迹,想见其人"的要求。
袁宏表现了更多的文章家的才华,却缺少一点历史家的审慎态度。他更喜欢品藻人物,重视对人物才情风貌的描写,有更多的清谈趣味,这与体现在他身上的世族名士风尚是不可分割的。
《后汉纪》成书于范晔《后汉书》之前。它给《后汉书》供应了丰富的历史材料。由于编年与纪传两种体裁有不同的撰写要求,因此《后汉纪》与《后汉书》在东汉史的记述上,此简彼繁,此详彼略的情况是大量存在的,《后汉纪》的史料价值并没有因《后汉书》的问世而有所降低。
袁宏比过去的历史家都更强调历史记述的政治意义。他在《后汉纪·序》里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撰史观点:"夫史传之兴,所以通古今而笃名教也。丘明之作,广大悉备。史迁剖判六家,建立十书,非徒记事而已,信足扶明义教,网罗治体,然未尽之。班固源流周赡,近乎通人之作,然因藉史迁,无所甄明。荀悦才智经纶,足为嘉史。所述当世,大得治功已矣。然名教之本,帝王高义,韫而未叙。今因前代遗事,略举义教所归,庶以弘敷王道。"按他的思想,历史著述应包括两个功能:一是网罗治体,大得治功,是指政治上的成败得失说的。另一个就是扶明义教,是指封建伦理上的是非说的。
他认为对第一个作用,前人很注意并作了些工作。而后一个作用,则发挥得相当不够,所以他要在书中弥补前人的不足,"略举义教所归,庶以弘敷王道。"
袁宏认为,名教就是维护封建秩序的法宝,而名教的根本,又在于君臣之道。因此他论述的重点是君臣关系。君臣关系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最集中表现,他拿天地高下的自然现象和父子相继的血缘关系套在君臣关系上,把封建君臣关系说成自然的规律和永恒不变的准则。从这一点出发,他对刘秀背叛更始政权,另起炉灶有所非议。对于曹魏篡夺汉家天下的行为,也作了批评。他指出汉朝还未灭亡,曹魏不该取而代之,既已取而代之,就不该再用禅让之类骗局来美化自己,已经夺取了人家的天下,还要吹嘘自己可以与尧、舜比德,这不是太欺罔天下了吗?他对汉魏替兴的看法与陈寿截然不同。他以名教观点看历史事变,对后来的封建史家有很大影响。袁宏强调君臣之义,在当时是有现实意义的。当时桓温大权在握,时刻准备重演汉魏禅让的把戏。袁宏攻击曹操,实际上是在讽刺桓温。
名教的另一个方面是规定一般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袁宏在书中反复阐述了人们应遵守封建秩序,遵守三纲五常等人伦准则的思想,摆出了一副说教的面孔。
袁宏也看到历史上的一些变化,主张礼制上的改革。他指出了三代历史上传贤和授子的变化、刑赏的变化、婚制的变化等。他强调天下形势就如同下棋一样,是变化多端的,因此不可拘泥于一定之规,而应随时随地改变礼制、政策等。这样的看法,还是很难得的。
袁宏还主张百家并存,不同学术流派自由发展;反对皇帝奢侈,反对酷刑和滥刑,主张德刑并用,以德教为先,继承和发挥了某些儒家传统思想。
《后汉纪》卷十,专有一段记述佛教,对佛教教义作了宣扬。在史书中以正式记载的形式称颂佛教这是首例。袁宏宣扬名教,又颂扬佛教,这正是当时正宗学者的特点,反映佛教势力已经侵入了史学领域。
四库提要记载编辑
《后汉纪》·三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晋袁宏撰。宏,字彦伯,阳夏人,太元初官至东阳太守,事迹具《晋书·文苑传》。是书前有宏《自序》,称尝读《后汉书》,烦秽杂乱,聊以暇日,撰集为《后汉纪》。其所缀会《汉纪》
(案:此《汉纪》盖指荀悦之书涉及东汉初事,非者张璠书也)、谢承书、司马彪书、华峤书、谢沈书、《汉山阳公记》、《汉灵献起居注》、《汉名臣奏》,旁及诸部《耆旧先贤传》,凡数百卷。前史阙略,多不次序。错缪同异,谁使正之。经营八年,疲而不能定,颇有传者。始见张璠所撰书,其言汉末之事差详,故复探而益之云云。盖大致以《汉纪》为准也。案《隋志》载璠书三十卷,今已散佚。惟《三国志注》及《后汉书注》间引数条。今取与此书互勘,璠《记》所有,此书往往不载,其载者亦多所点窜,互有详略。如璠《记》称“卢芳,安定人,属国夷数十畔在参蛮,芳从之,诈姓刘氏”。此书则作“刘芳,安定三川人,本姓卢氏。王莽末,天下咸思汉,芳由是诈称武帝后,变姓名为刘文伯。及莽败,芳与三川属国羌胡起兵北边”。以及朱穆论梁冀池中舟覆、吴祐谏父写书事,皆较璠《记》为详。璠《记》称明德马皇后不喜出游,未尝临御窗牖。此书则作性不喜出入游观。璠《记》称杨秉尝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天下以为名公。”此书删下一句。又如序王龚与薛勤丧妻事,璠《记》先叙龚而追叙勤。此书则先叙勤而后叙龚。叙吕布兵败,劝王允同逃事,璠《记》叙在长安陷时。此书追叙於后。亦颇有所移置。而核其文义,皆此书为长。其体例虽仿荀悦书,而悦书因班固旧文,翦裁联络。此书则抉择去取,自出鉴裁,抑又难於悦矣。刘知几《史通·正史篇》称:“世言汉中兴,作史者惟袁、范二家,以配蔚宗。要非溢美也。”
参考资料




----------------------             


资治通鉴 编辑 讨论32 上传视频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三百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作品名称资治通鉴外文名Comprehensive Mirror for Aid in Government作品别名通鉴作    者司马光等人创作年代北宋文学体裁编年体史书
目录
1 内容简介
2 作品目录
3 创作背景
4 作品鉴赏
▪ 立场主题
▪ 艺术特色
▪ 作品失误
5 作品影响
6 作品评价
7 作品版本
▪ 古藏
▪ 流通
8 编者简介
内容简介编辑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资治通鉴》这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史记》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为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 [1]  ),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2] 
作品目录编辑
1.《周纪》,五卷
9.《陈纪》,十卷
2.《秦纪》,三卷:《周纪》与《秦纪》原为《通志》卷
10.《隋纪》,八卷
3.《汉纪》,六十卷
11.《唐纪》,最多,凡八十一卷
4.《魏纪》,十卷
12.《后梁纪》,六卷
5.《晋纪》,四十卷
13.《后唐纪》,八卷
6.《宋纪》,十六卷
14.《后晋纪》,六卷
7.《齐纪》,十卷
15.《后汉纪》,四卷
8.《梁纪》,二十二卷
16.《后周纪》,五卷 [3] 
创作背景编辑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司马光曾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纪传体史。初成《通志》8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视。治平三年(1066),诏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纂。宋神宗即位,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元丰七年(1084)书成。
《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他们分工合作,各自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其中是非予夺,一出于光。
《通鉴》征引史料极为丰富,除十七史外,所引杂史诸书达数百种。书中叙事,往往一事用数种材料写成。遇年月、事迹有歧异处,均加考订,并注明斟酌取舍的原因,以为《考异》。《通鉴》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尤以《隋纪》、《唐纪》、《五代纪》史料价值最高。
《通鉴》因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于叙事外,还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对历史上有关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采取了批判的态度,是史学思想的重要进步。
《通鉴》成书后,元丰八年,范祖禹、司马康、黄庭坚、张舜民等奉命重行校定,元祐元年(1086)校定完毕,送往杭州雕版,元祐七年刊印行世。今元祐本已不可见。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有余姚重刻本,亦多残缺。中华书局据清胡克家翻刻的元刊本,加以标点校勘,重新出版,是《通鉴》较好的版本。
作品鉴赏编辑
立场主题
《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书中记载的历史由公元前403年,也就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一直到959年,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为止。是司马光以为君亲政,贤明之道为出发点所编写成的一本巨著,所谓“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
在横跨中国16个朝代,一共1362年的历史中,详近略远,隋唐五代371年,占全书40%,史料价值最高。很明显的他多次着墨在其中的贤明政治时期,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等。
帝后死称“崩”,王公死称“薨”。天子近出称“还宫”,远出称“还京”,列国诸侯远出称“还某郡”。
《资治通鉴》具有强烈的正统立场,在分裂时代,如三国,魏有纪,蜀、吴无”纪“;南北朝时代,南朝有”纪,北朝无“纪”;五代有“纪”,而十国无“纪”。又如《通鉴》载魏明帝太和五年:“(诸葛)亮帅诸军入寇,围祁山,以木牛运。”对此朱熹曾表达他的不满曰:“三国当以蜀汉为正,而温公乃云,某年某月‘诸葛亮入寇’,是冠履倒置,何以示训?缘此遂欲起意成书。推此意,修正处极多。若成书,当亦不下通鉴许多文字。但恐精力不逮,未必能成耳。若度不能成,则须焚之。”
司马光是为了巩固当时的封建政权,才编写《资治通鉴》,这就决定了此书的内容主要是政治史。因此,在编纂《资治通鉴》时,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有所发展。他把历史的君主根据他们的才能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五类。
除政治之外,《资治通鉴》在文化、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均有记载。在文化方面,就学术思想来说,上至先秦的儒、法名、阴阳、纵横五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主张,下及汉初的黄老思想,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以及魏晋玄学的盛行都有记载。对于佛教、道教的起源、发展,以及儒、佛、道之间的斗争也有叙述。对西汉以来经学的发展,典籍的校理,石经的刻立,九经的雕印及流传,都有较系统的陈述。著名的文人学士及其作品也有记载。
在科技方面,记载最多的是历代的历法。其他如天文学、地理学、土木建筑(如秦代的长城,隋唐的长安城和洛阳城)、水利工程(隋代的大运河)也有反映。
《资治通鉴》也注意关于经济的记载,因田赋和赋税是封建经济的首要问题。因此,它对于商鞅变法,文景之治,北魏孝文帝的均田制等都有记载。
对于军事的记载,《资治通鉴》也很突出,对战争的描述也很生动。凡是重大的战役,对战争的起因,战局的分析,战事的过程及其影响,都有详细记载。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杰出的例证。 [4] 
艺术特色
《资治通鉴》以时间为“纲”,以事件为“目”,纲举则目张,时索则事叙。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使用了一套“古怪”的多音节摄提(原始干支)计时术语作为全书的时间框架体系,如“阏逄摄提格之岁”之类。“阏逄”相当于现代汉语“甲”,“摄提格”相当于汉语“寅”。为什么不用汉语的天干地支,而偏偏要用一套多音节语言的干支体系呢?司马光没有交代。
《史记》的《历书》里面也用到了这套多音节干支术语,司马迁也没有交代其来源。这为后人胡思乱想提供了口实,如竺可桢就建议梵语学者用梵语破译这套术语。更有人藉此宣称中国人祖先来源于西亚两河流域或古埃及。
其实,我国古文献明文记载这是天皇语言,即三皇时代的官方语言。明代著名学者万民英所著《三命通会》云:“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其十干曰:于逢(又名“阏逄”——编者注)、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于、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蔡邕《独断》曰:‘干,干也。其名有十,亦曰十母,即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也;支,枝也。其名十有二,亦曰十二子,即今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谓之天皇氏者,取其天开于子之义也;谓之地皇氏者,取其地辟于丑之义也;谓之人皇氏者,取其人生于寅之义也。故干支之名在天皇时始制,而地皇氏则定三辰,道分昼夜,以三十日为一月,而干支始各有所配。人皇氏者,主不虚王,臣不虚贵,政教君臣所自起,饮食男女所自始,始得天地之气而有子母之分,于是干支始有所属焉。”所以,司马迁和司马光所使用的这套多音节干支术语是中国最早的官方时间术语,属于“皇纲”性质,故而被采用为历史的纪年词语,以表示历史的正统。 [5] 
作品失误
《资治通鉴》虽被誉为“体例严谨,脉络清晰,网罗宏大,体大思精,史料充实,考证稽详,叙事详明,繁简得宜”,但《资治通鉴》本身也有很多错误,如史家严耕望指出《资治通鉴》对云台二十八将的排列顺序有误;两《唐书》将“特勤”误为“特勒”,《资治通鉴》对此并无纠正,将错就错,《资治通鉴》卷一六四:“土门自号伊利可汗,号其妻为可贺敦,子弟谓之特勒。”
《通鉴考异》:“诸书或作特勤,今从刘昫《旧唐书》及宋祁《新唐书》。高安陈汝奇在《陈氏甘露园长书四论》认为《资治通鉴》将只见诸野史的杨贵妃、安禄山之事纳之正史而失之客观。又如唐代宦官鱼弘志,《新唐书》仇士良传作“鱼弘志”,《旧唐书》偶有误为“鱼志弘”,《资治通鉴》卷245大和九年十一月壬戍作鱼志弘,《资治通鉴》卷246作开成五年正月己卯又作鱼弘志,相互混淆。
《晋书》载吕光的第一个年号“太安”,而《资治通鉴》记载为“大安”。再如《资治通鉴》记年方式多有不当之处,如齐人伐燕的时间(前313年),司马光舍《史记》的纪传体,未据《纪年》详加考查,只增加齐威王十年,减少齐湣王十年,以求与《孟子》记载齐宣王伐燕的事迹相同,宋朝朱熹经考订认为是齐湣王十年,据今人考证,实际上为齐宣王七年,另乐毅伐齐中也有不少错误。
又如《资治通鉴》在记述隋炀帝西巡行程中均出现诸多失误,六月二十三日以后由张掖前往焉支山的时间提前到高昌王六月十七日到达张掖的当天。《通鉴》卷十五(汉纪七)文帝后二年:“八月,戊戌,丞相张苍免。”但据《二十史朔闰表》文帝后二年八月丁卯朔,月内无戊戌。吴玉贵著有《资治通鉴疑年录》归纳出《通鉴》纪时所发生错误,共计得出八百八十八例,可补此方面的缺失。
其中的很多内容,是道听途说,如“王莽毒死汉平帝”,这是新莽末年起义者所编造的谣言,被司马光等人当做信史来写,是很不负责任的。
宋朝的朱熹在《朱子语类》的〈历代一〉中,有直接的批评:“温公不喜权谋,至修书时颇删之,奈当时有此事何?只得与他存在。若每处删去数行,只读著都无血脉意思,何如存之,却别作论说以断之。”又说:“温公修书,凡与己意不合者,即节去之,不知他人之意不如此。《通鉴》之类多矣。”明代严衍熟读《资治通鉴》,著有《资治通鉴补》,列举通鉴有七病(漏、复、紊、杂、误、执、诬)。
近人岑仲勉认为《通鉴》对牛僧孺说”失一维州,无害其(吐蕃)强“的评价有偏颇之嫌,司马光还不惜歪曲事实,玩弄文字游戏。岑仲勉还写有《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自称纠正《通鉴》的谬误,共670余条。
《资治通鉴》也有不少缺点,如《资治通鉴》着重于政治与军事的着墨,对于经济方面记载不多,如载“租庸调制”仅“初定租、庸、调法,每丁租二石,绢二匹,绵三两,自兹以外,不得横有调敛。”二十余字,《通鉴记末本末》只收录两则与经济有关的史料,至于文化、艺术、宗教谈得更少。
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等,《通鉴》皆不取,但对于“诗赋有所讥讽”者则采之,如卷一百四赵整作歌、卷一三四百姓为袁粲作歌。杜甫这样的人物,甚至只提到一次。柳宗元是政治人物,文学地位虽小于杜甫,司马光却把他的《梓人传》、《种树郭橐驼传》两篇大作收录起来。
《通鉴》写白居易很多,因为他是翰林学士,多次上书,时时评论朝政。晚唐藩镇割据,朝廷姑息,司马光对杜牧的文章十分欣赏,曾将《注孙子序》、《罪言》、《原十六卫》、《战论》、《守论》五文摘入《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四。又如韩愈,乃文起八代之衰,积极捍卫儒家道统的文人,但却对其学术文化贡献只字不提,只收录其《谏迎佛骨表》及《送文畅师序》。
《资治通鉴》又专记鸠摩罗什译经,却不记玄奘译经,又详细记载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以及唐武宗三次大规模的禁佛毁佛事件;记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却不记隋代开进士科取士,凡与政治无关者,多不录取。顾炎武说:“此书本以资治,何暇录及文人?” [6] 
作品影响编辑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阅读学习。
司马光在编修《资治通鉴》时,不仅妥善地将纪传体揉入编年体中,使纪传之详细与编年之简明结合起来,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因按年纪事,故没有篇目,不作目录,只是以年检索。司马光突破这种旧例,分三部分将年表、帝纪、历法、天象、目录、举要及索引集于一块,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多功能目录的新体例,使《资治通鉴》更臻于完善,将中国的历史编纂推进到了新的水平上。
司马光对《资治通鉴》文献整理思想,文献整理模式及方法,不仅结出了丰硕成果,丰富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理论,而且对文献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作为历代君王的教科书,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外,几乎都不可以和《资治通鉴》媲美。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所谓“史学两司马”。 [7] 
2020年4月,《资治通鉴》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首次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8] 
作品评价编辑
南宋史学家王应麟:“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
宋末元初胡三省:“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通鉴》不特记治乱之迹而已,至于礼乐、历数、天文、地理、尤致其详。读者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 [9] 
清代顾炎武《日知录·著书之难》:(《资治通鉴》和《文献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
清代学者王鸣盛:“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通鉴》。《通鉴》之取材,多有出正史之外者,又能考诸史之异同而裁正之。昔人所言,事增于前,文省于旧,惟《通鉴》可以当之。”
清代曾国藩:“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
近代学者梁启超评价《通鉴》时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毛泽东自称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并评价说:“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 [2] 
作品版本编辑
古藏
宋本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1.余姚官刻本:南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由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下绍兴府余姚县重刻本孝宗朝或稍后印本,南宋的建、鄂、蜀诸种版本,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这一版本。
2. 清章钰《胡刻通鉴正文校宋记述略》认定是南宋光宗以前的刻本,《藏园群书经眼录》认定是南宋初期的建本,即号为景祐本者。
明刊本
1.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兴文署原版归入南雍,历朝多次修补。
2. 明弘治元年至嘉靖三十八年刻并版本。
3. 元刻明修补本:明天启刻本,陈仁锡评阅,附刻刘恕《外纪》、胡三省《辨误》、薛应旆《宋元通鉴》与《甲子会要》,陈仁锡序;陈仁锡评阅本,明天启六年白口本,附薛应旆《宋元通鉴》,有墨印眉批朱笔圈点。
清刻本
1.胡克家本: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胡克家仿刻兴文署本;清仁宗嘉庆二十一年,胡克家原刻印本,清同治八年江苏书局修补本。
2. 清同治十年湖北崇文书局本。
3. 清光绪十四年上海蜚英馆石印本。该版本附毕沅《续资治通鉴》。
民国刊本
1. 民国元年:涵芬楼铅印本。附《通鉴释文》十二卷。
2.百衲本:书题作《百衲本宋本资治通鉴》,民国八年商务印书馆附设图书馆影印本。
3. 上海国学整理社刊本。
4. 影印宋刻本,《四部丛刊》初编,民国十八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四库备要》,民国二十五年铅印。
注: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的注本最为人称道,现为最通行版本。
流通
中华书局二十卷本。此书初版于1956年,二版于2011年。包含了元人胡三省的注释,为繁体竖排排版。
中华书局《中华国学文库》系列本,包含胡三省注,为简体横排排版,共12册。
翻译本
(台湾)黄锦鋐等译《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2008年,没有古人的夹注)
沈志华、张宏儒主编《资治通鉴文白对照》(中华书局出版,2009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编者简介编辑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字公实,后改君实,原号迂夫,后改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记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 [5] 
词条图册



----------------------             


[lóng bǎng]  
龙榜 (词语解释)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龙榜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lóng bǎng,意思是龙船上的桨;亦作“ 龙牓 ”。即龙虎榜。
中文名龙榜拼    音lóng bǎng释    义亦作“ 龙牓 ”。即龙虎榜。类    型词语
目录
1 词目
2 拼音
3 出处与详解
词目编辑
龙榜
拼音编辑
lóng bǎng
出处与详解编辑
1、龙船上的桨。
晋陆云《九愍·行吟》:“挥龙榜以鼓汰,遗芬响而清歌。”
2、亦作“ 龙牓 ”。即龙虎榜。
① 宋梅尧臣《和淮阳燕秀才》:“禄仕二十年,屡遘龙牓揭。”
②宋程节斋 《水调歌/水调》:虎帐有筹第一,龙榜预占双捷,底事足荣观。未数蹶张辈,容易立朝端。
③明 叶宪祖 《夭桃纨扇》第七折:“玉府仙郎,喜皇都得意首登龙榜,还乡党。” [1] 
④明叶宪祖《夭桃纨扇》第八折:“玉府仙郎,喜皇都得意首登龙榜。”
参见“龙虎榜”。
参考资料
1.  龙榜  .百度汉语[引用日期2016-11-02]

龙榜的概述图
V百科往期回顾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36664次
编辑次数:30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w_ou(2020-12-08)
突出贡献榜
guoji17创建版本

为您推荐广告
搜索发现




----------------------             


万章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
万章:孟子高足弟子
万章:柏楚电子董事




----------------------             


[wū rǔ]  
污辱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污辱,汉语词语,读音为wū rǔ,释义是损害别人的自尊心。
中文名污辱拼    音wū rǔ注    音ㄨ ㄖㄨˇ释    义损害别人的自尊心
目录
1 释义
2 出处
释义编辑
1、亦作“污辱”。亦作“汚辱”。 耻辱。
2. 指蒙受耻辱。
3. 卑鄙;卑污。
4. 指低下卑污之地。
5. 玷辱;玷污。
6. 侮辱。
7. 指奸污。
8. 损害别人的自尊心。
9.污损,玷污。 [1] 
出处编辑
《管子·形势解》:“中无情实则名声恶矣,修行慢易则汚辱生矣。”
《史记·刺客列传》:“政 所以蒙汚辱自弃於市贩之间者,为老母幸无恙,妾未嫁也。”
唐·元结 《恶圆》:“宁方为汚辱,不圆为显荣。”
鲁迅 《书信集·致黄源》:“因思《译文》与其污辱而复生,不如先前的光明而死。”
《管子·明法解》:“行货财而得爵禄,则汚辱之人在官。”
宋·王得臣 《麈史·知人》:“齐桓公 行甚污辱,而为五霸之盛者,盖能用 管仲 耳。”
《淮南子·说山训》:“美之所在,虽汚辱世不能贱;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
《汉书·司马迁传》:“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宋·苏舜钦 《与欧阳公书》:“设有自诬者,则席宾皆遭污辱矣。”
明·李贽 《答焦漪园书》:“弟既处远,势难遥度,但不至取怒於人,又不至汚辱此书,即为爱我。”
巴金 《光明·狗》:“像这样怎么能够算做一个人呢?这岂不太污辱了这个神圣的字吗?”
《三国演义》第九回:“允 老迈无能之辈,不足为道;可惜将军盖世英雄,亦受此污辱也!”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过去我们虽然也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可是人民是被污辱被奴役的。”
《后汉书·刘盆子传》:“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 吕后 尸。”
《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瑞虹 见合家都杀,独不害他,料必然来污辱。奔出舱门,望江中便跳。”
清·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六指人冤狱》:“新人以新郎既死,复遭污辱,遂自缢。”
词条图册


----------------------             



乡党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乡党,汉语词语,拼音xiāng dǎng,指乡里、家乡;乡族朋友。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乡党作为老乡的用意,常见于陕西关中人对老乡的称呼,其他地域很少见。
中文名乡党外文名fellow villager or townsman拼    音xiāng dǎng注    音ㄒㄧㄤ ㄉㄤˇ
目录
1 解释
2 出处
解释编辑
[fellowvillagerortownsman]家乡,乡里。
各官之后,就是亲戚,以党。——《幻中真》
还付乡党。——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 
出处编辑
泛称家乡。周制,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
  ①《论语·乡党》:“孔子之於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②《后汉书·许劭传》:“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
  ③明叶宪祖《夭桃纨扇》第七折:“玉府仙郎,喜皇都得意首登龙榜,还乡党。”
同乡;乡亲。
  ①《逸周书·官人》:“君臣之间,也顺心。” [1] 
  ②《孟子·万章上》:“乡党自好者不为,而谓贤者为之乎?”朱熹集注:“自好,自爱其身之人也。”
  ③《汉书·司马迁传》:“仆以口语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污辱先人。”
  ④《陈书·任忠传》:“﹝忠﹞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
  ⑤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但愿你两口白头到老,俺乡党们也顺心。” [2] 
参考资料


----------------------             

11
先进第十一
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             


颜回 (孔子弟子;孔门72贤之首;复圣) 编辑 讨论23 上传视频
同义词 颜渊一般指颜回(孔子弟子;孔门72贤之首;复圣)
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鲁国都城人(今山东曲阜市),居陋巷(今山东省曲阜市旧城内的陋巷街,颜庙所在之地)尊称复圣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儒客大家,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历代儒客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配享孔子、祀以太牢,追赠兖国公,封为复圣,陪祭于孔庙。
人物关系
纠错

父亲 颜路

老师 孔子
 
 
 
本    名颜回别    名颜子
颜渊
子渊所处时代春秋时期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鲁国(今山东曲阜)出生日期公元前 521年逝世日期公元前 481年主要作品《论语》(编集者之一)主要成就孔门十哲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儒家五大圣人之一字    号字子渊尊    称复圣老    师孔子信    仰儒家思想性    别男
目录
1 人物生平
2 主要成就
▪ 政治志向
▪ 陋巷简居
▪ 师从孔子
▪ 随师周游
▪ 曹国之行
▪ 四国之间
▪ 重归鲁国
▪ 颜氏之儒
▪ 天人合一
▪ 辩证思维
3 历代追封
4 史籍记载
5 相关故事
6 轶事典故
▪ 名字由来
▪ 颜回好学
▪ 颜回攫甑
▪ 颜回不仕
7 颜氏宗子世表
人物生平编辑
颜回像
颜回像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极富学问。《论语·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不幸早死。
颜回素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故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他终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现一个“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无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
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颜回先孔子而去世,葬于鲁城东防山前。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不禁哀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语,收集在《论语》等书中,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后世尊其为“复圣”。
主要成就编辑
政治志向
颜回像
颜回像
颜回以舜为志。《孟子·滕文公》(上)记其语,曰:“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显然,孟子以颜回与舜、稷“同道”。颜回很赞赏舜“无为而治”,即后来儒家所倡导的以“民”为本的“王道”政治思想。他尝曰:“昔舜巧于使民,而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穷其马;是舜无失民,造父无失马也。”(《荀子·哀公篇》)颜回既与舜“同道”、“所追同一”,所以,当孔子要他和子路“各言尔志”时,子路答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撼。”而颜回则以“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相答。朱熹释“无伐善、无施劳”曰:“伐,夸也,善谓有能。施亦张大之意,劳谓有功。”(《论语集注》)以不夸己能、不扬己功为其意。但此说不确。元人所着《四书辩疑》驳朱说云:“伐善之善,乃其己所长之总称,伐忠、伐直、伐力、伐功、伐才、伐艺,通谓之伐善。又言伐无巧,止是不伐之一事。分而为二,颜子之志,岂别无可道焉?……该‘无施劳’者,不以劳苦之事加于民也。夫劳而不恤,乃古今之通患。……颜子之言,于世厚矣。”此说极是。所以,颜回这里所言之己志,乃是欲内修己德、外施爱民之政。这与舜之“无为而治”正相仿佛。在颜回看来,唯以此志施行于天下,方能实现孔子所谓“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论语·公冶》)的社会理想。由此可见,颜回在政治志向上不仅有淑世济人的入世情怀,而且颇具早期儒家的民本主义精神。
颜回的一生,大多为追随孔子奔走于六国,归鲁后亦未入仕,而是穷居陋巷。他生活于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的社会,儒家的仁义之志、王者之政常被斥为愚儒、讥为矫饰,“世以混浊莫能用”(《史记·儒林列传》)的社会环境中,丝毫不愿改其志,仍“尚三教(即夏教忠、殷教敬、周教文)”,期于“承衰救弊,欲民反正道”(《白虎通·三教》)。王符称赞他:“困馑于郊野,守志笃固,秉节不亏。宠禄不能固,威武不能屈。虽有南面之尊、公侯之位,德义有殆,礼义不班,挠志如芷,负心若芬,固弗为也。”(《潜夫论》)若征之《史记·孔子世家》所记颜回语:“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之丑也;道即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可知王氏所言非虚。这样,颜回就只能终生不仕,惟以“愿贫如富、贱如贵,无勇而威,与士交通,终身无患难”(《韩诗外传》卷十)自勉自慰。孔子赞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同上《雍也》)。颜回这种注重志气、追求真理并以之为乐的精神,与孔子本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同上)实同一旨趣。
陋巷简居
颜回石刻像
颜回石刻像
颜回所处的时代,已是中国的春秋末期,不但周天子的王权继续衰落,而且各诸侯国的公室也衰落了,由春秋初期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进而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
“陪臣”,即臣之臣。如诸侯国的卿大夫对诸侯称臣,对天子则自称“陪臣”;卿大夫的家臣对诸侯而言也称“陪臣”。春秋时鲁国为“三桓”执政(即鲁桓公后裔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把持国政),至鲁昭公、定公、哀公时,家臣势力兴起,家臣叛乱屡有发生。鲁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叔孙氏家臣竖牛软禁并饿死了叔孙豹,设计杀害了叔孙豹的两个嫡子,拥立庶子叔孙诺。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季平子立,对家臣南蒯未加礼遇,南蒯便密谋以公子怒代替季平子:“吾出季氏,而归其室于公,子更其位,我以费为公臣。”(《左传·昭公十二年》)事泄,南蒯以费叛归齐。鲁定公五年至九年(公元前505年至前501年),季氏家臣阳虎专政,并把持了鲁国国政。阳虎之乱是鲁国家臣叛乱中持续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次叛乱。阳虎的权势凌驾于“三桓”之上长达三、四年。阳虎原本为孟孙氏庶支,后为季孙氏家臣,季平子时很受重用。季平子死,季孙斯(桓子)立,阳虎已是季氏三世“元老”。在处理季平子葬礼上,阳虎与季孙氏另一家臣仲梁怀发生争执。阳虎要求以鲁国之宝玉“玙璠”为季平子敛尸,仲梁怀却认为那是季平子在昭公逊国时,代国君行祭时所配,今定公已立,不能再用。阳虎便勾结费宰公山不狃,想联合驱逐仲梁怀。公山不狃初时并不以为意,后因仲梁怀对其不敬重,才对阳虎说:“子行之乎!”阳虎起事,并囚季桓子与公父文伯(季桓子从父昆弟),驱逐了仲梁怀。冬十月,阳虎杀公何藐(季孙氏族人),与季桓子在稷门内设立盟誓,举行大规模诅咒,驱逐公父文伯与秦遄(季平子姑婿),彻底清除异己势力,完全控制了季氏家族。鲁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阳虎想灭掉“三桓”,让季寤代替季氏,让叔孙辄代替叔孙氏,自己代替孟孙氏。阳虎借冬祭的机会起事,事败,逃灌(今山东宁阳县北稍西)、阳关,据两地反叛。
鲁国经“三桓专权”、“陪臣执国命”两个时期后,不仅使宫室衰败,鲁国旧日的贵族世家也大都衰落。鲁国的颜氏家族到颜路、颜回父子时,除了保有祖传的贵族身份及颜路的鲁卿大夫头衔外,便只有陋巷简朴的住宅及五十亩郭外之田,十亩郭内之圃了。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春秋时期,些许田产难以维持一个贵族家庭的生计,颜回父子不得不省去作为贵族家庭的一般性开支,简居于陋巷。
师从孔子
曲阜颜庙
曲阜颜庙
颜回“年十三,入孔子之门”时,孔子聚徒讲学已达十三年之久。其声望远播于各诸侯国,其弟子子路、孟懿子、南宫敬叔等在鲁国已小有名气。颜回刚入孔门时,在弟子中年龄最小,性格又内向,沉默寡言,才智较少外露,有人便觉得他有些愚。马骕《绎史》引《冲波传》曰:“子路、颜回浴于洙水,见五色鸟,颜回问,子路曰:“荧荧之鸟。”后日,颜回与子路又浴于泗水,更见前鸟,复问由:“识此鸟否?”子路曰:‘同同之鸟。’颜回曰:“何一鸟而二名?”子路曰:“譬如丝绡,煮之则为帛,染之则为皂。一鸟二名,不亦宜乎?”,其大意是:有一次颜回随子路去洙水洗澡,见五色鸟在河中戏水,便问子路是什么鸟。子路回答说:这叫荧荧鸟。过了些日子,颜回与子路又去泗水洗澡,又在河中碰见五色鸟,颜回再次问子路:您认得这鸟吗?子路又答曰:这是同同鸟。颜回反问:为什么一种鸟有两个名字呢?子路说:就像我们这里出产的鲁绢一样,用清水漂洗就是帛,用颜色染就是皂,一种鸟两个名字不是很自然吗?
颜回的忠厚与内向,掩盖了他的聪颖善思,就连孔子一时也难以断定颜回的天资究竟属于哪个层次。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观察了解,孔子才指出颜回并不愚。《论语·为政》记载:“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颜回天资极聪慧,就连能言善辩的子贡也坦率地说不敢与颜回相比。《论语·公冶长》记载:“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颜回聪敏过人,虚心好学,使他较早地体认到孔子学说的精深博大,他对孔子的尊敬已超出一般弟子的尊师之情。他以尊崇千古圣哲之情尊崇孔子,其亲若父与子。《论语·子罕》曰:“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其大意是:颜回曾感叹地说:老师的道,越抬头看,越觉得它高明,越用力钻研,越觉得它深奥。看着它似乎在前面,等我们向前面寻找时,它又忽然出现在后面。老师的道虽然这样高深和不易捉摸,可是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知识来丰富我们,提高我们,又用一定的礼来约束我们,使我们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已经用尽我的才力,似乎已能够独立工作。要想再向前迈一步,又不知怎样着手了。所以在少正卯与孔子争夺弟子时,使“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有颜回未离孔门半步,因而后人评价说:“颜渊独知孔子圣也。”(《论衡·讲瑞》)
颜回立像
颜回立像 [1]
颜回求学期间,曾于鲁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娶宋国女子戴氏为妻。次年生子颜歆。
鲁定公七年(公元前503年)时,颜回西游至卫,由卫至宋。《说苑·敬慎》载:“颜回将西游,问孔子曰:‘何以为身?'孔子曰:‘恭敬忠信,可以为身。恭则免于众,敬则人爱之,忠则人与之,信则人恃之。人所爱,人所与,人所恃,必免于患矣。可以临国家,何况于身乎?故不比数而比谏,不亦远乎?不修中而修外,不亦反乎?不先虑事,临难乃谋,不亦晚乎?”,《孔子家语》、《庄子》两书对颜回将西游也有记载,只是文字略有不同。
颜回西游的目的,主要是去宋国向戴氏求婚。据颜景琴著《颜子评传》考证,颜回途经卫国,是因为其本家颜浊邹在卫国。颜子的同宗颜浊邹在卫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为卫国贤大夫,而且家资丰厚,后来孔子周游列国,初到卫国时,就住在他家中。颜子到卫国并不是他最终的目的地。按《家语》说,应是经卫而到宋国去。若颜子直接由鲁国到宋国去,便不能说“颜子将西游”,因为宋国在鲁国的西南方,而不是在西方。颜子到宋国去的目的,很可能与其婚姻有关。颜子之所以先到卫国而后到宋国,看来颜浊邹在其间充当了月老的角色,故颜子以到卫国去游学为由,而实际上是请颜浊邹一同前往宋国。
颜回在其人生的第一阶段,十三岁入孔门,用了大约六年的时间,其学业基本已成。东汉郎凯说:昔颜子“十八,天下归仁”。十九岁向宋戴氏求婚,二十岁与戴氏完婚,二十一岁生子颜歆。
关于颜回婚配的年龄,学术界尚有不同的说法。一说三十岁娶戴氏。但据《周礼·地官》曰:“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意思是说,媒人掌管天下万民男女结合为夫妇的事,一般是在男孩或女孩满三个月之后就登记在册。如果男满三十岁,女满二十岁还没婚配,则由官媒作主令其嫁、娶某人,个人与家长便失去了选择的自由。春秋时期战乱频繁,为争霸天下,各诸侯国大都把《周礼》规定的最高嫁娶年龄界限向前提,以便迅速繁衍人口。到颜回所处的春秋末期,越国已下令:“凡男二十,女十七不婚者,有罪及父母。”孔子是十九岁娶亓官氏的,颜回晚一年,应是二十岁婚配,而不是三十岁。
孔子夸赞颜回:“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颜回随师周游列国时,其子颜歆已五岁。他还是孔子的弟子。
据《兖州府志》(清乾隆三十五年刻本)记载:“颜子故居,在滋阳县署前小巷(今兖州城内文庙小学),相传即颜子陋巷也。”“城南八里,有颜子廓外田名曰陋地。”《县志》记载:颜子“邑人,久祀学宫,并有陋巷遗迹”。在很早以前,城中就修建了纪念他的颜子阁,城西颜家村建有颜氏家庙。
《论语》《家语》《史记》等书中说,颜回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身居茅屋陋巷,用竹筒子当碗盛饭,用瓢喝水,但他人穷志不穷,安于其乐。他是孔子得意的高材弟子,少孔子三十岁。自幼勤奋好学,孔子说他能“闻一知十”。
一次,颜回请教孔子说:“我认为一个人虽然出身贫苦,但应安分守已,不以贫为耻;自己虽是无职无权的卑贱者,但不要自卑,不应在贵人面前低三下四;不要依靠摆架子耍威风来树立自己的威望;与别人交朋友要与他一辈子共患难。把这样几条当做待人处世的标准你看如何?”孔子说:“好呀!如果一个人虽贫,不在富人面前自卑,安于贫,这样就没有其他欲望;自己没有地位也不觉得比贵人低下,这样自然谦和;有礼貌,平等待人,不装腔作势,就会自然受人尊敬,不脱离群众;交朋友,讲忠义,共患难,不说过头话,不办过头的事,就一定能搞好团结。如果你能做到这样几点,就是上古的圣人也不过如此。”
颜回言行一致,孔子称赞他的德仁,说他“不迁怒,不贰过”,“其心三月不违仁”,“善哉回也”。据传说,当时有的同窗认为孔子对颜回的评价过高,很不服气。有一天,他们出了个点子,想考验颜回一下。见颜回走来,就派人绕道于前,在路上偷偷放下一锭金子,然后躲在一边,远远地看他如何处置。颜回突然发现了路上闪闪发光的金子,拾起来一看,不禁一愣,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一行小字:“天赐颜回一锭金”。他摇了摇头,把金子翻过来,在另一面也写了一行字:“外财不发命穷人”。写完后,把金子仍放在原处,拂袖而去。这件事很快传开了,大家从心里更加佩服颜回。
孔子还说过:“我自从有了颜回,在他的影响下,弟子更加亲密团结”。二十九岁时,颜回头发全白,不幸在四十岁病死。颜回死后,历代统治者都为他封官晋爵,唐朝赠封他为兖公,宋朝封他为兖国公,元朝封他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又尊为复圣颜子。
随师周游
起因
颜回在其人生的第二个阶段,约十四年的时间是随孔子周游列国。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 497 年),孔子“隳三都”的计划失败,在鲁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已不可能,便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卫国之行
颜子
颜子
颜回与子路随孔子进入卫国后,二人先至卫都帝丘(在今河南濮阳西南)颜浊邹家。颜回与颜浊邹同为小邾子颜友的后人,子路则是颜浊邹的妹夫,彼此一向有往来。颜回与子路告知孔子到卫国来的真实情况,并希望颜浊邹能把孔子一行推荐给卫君。颜浊邹答应二人的请求,把孔子一行的食宿安排在自己家中,以便早晚求教于夫子。经颜浊邹、蘧伯玉(孔子朋友)等人的推荐,卫灵公接见了孔子及颜回一行,并按孔子在鲁国所得年俸给粟六万,于是他们从颜浊邹家搬出自立馆舍居住。颜回随孔子在卫国住了十个月,有人向卫灵公进言说,如果他们是为鲁国图谋卫国而来,该怎么办?卫灵公遂派公孙余假暗中监视孔子师徒。孔子恐受其害,便匆忙离开卫国,准备到陈国去。不料途经匡地(今河南长垣县境)时,被误认作曾侵犯匡地的阳虎而被匡人围困。
孔子等匆忙离开卫都帝丘时,颜回暂时留在颜浊邹家,以便观察卫国的动向。卫灵公调查清楚孔子一行到卫国来并不是鲁国派来的,于是再次接受颜浊邹、蘧伯玉等人的劝谏,请颜回传话,恳请孔子回帝丘。
颜回至匡,见到了被围困的孔子等人。孔子动情地说:“吾以汝为死矣。”颜回恭敬地回答道:“子在,回何敢死。”(《论语·先进》)颜回汇报了卫国无意加害夫子的实情,并转达了卫灵公恳请夫子回帝丘,以及卫灵公将在城外恭候夫子,以谢不恭之罪的话。
颜回随孔子重回帝丘,途经蒲邑,又遭到蒲人的拦截。当时,卫国人公孙戍被卫灵公驱逐后,便逃到蒲地策动叛乱。他试图胁迫孔子一行参加,利用孔子及其弟子们的声望壮大自己的声势。经孔门弟子子路、公良孺等的拼杀,蒲人感到靠武力留不住孔子一行,建议和谈,答应放行,但不能回帝丘。孔子同意,双方举行了盟誓。但一离开蒲地,孔子就吩咐大家赶回帝丘去。子贡不解地问:方才的盟誓难道可以违反么?孔子说:那是强迫我们盟誓,神灵不会听信的。孔子一行重返帝丘,卫灵公果然出城恭迎。
孔子重返帝丘,卫灵公仍给其丰厚的待遇,但不给孔子具体的事做。颜回等人有了较多的时间向孔子请教学问,有时也一同外出考察古迹名胜,研究卫国文化,或登山临水,饱览卫国风光。但在卫国没有实践孔子之道、用孔子之道治理国家的机会,这使孔子一行不得不离开卫国,寻找能用其道的君主。
曹国之行
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春,颜回随孔子离开卫国,向东南行数百里到达曹国,在曹国稍作逗留,于夏天到达宋国。孔子夫人亓官氏是宋国人,颜回的夫人也是宋国人,且宋国又是孔子祖籍,他们在感情上觉得比其他国家亲近些,所以到达宋国后便去求见宋君。宋君向孔子讨教治国之策,孔子借机向宋君宣扬自己的治国之道。宋君听后却表示:你的主张是对的,但我不能,我做不到(见《说苑·政理》)。宋君的态度使孔子一行十分失望,便离开宋国赴郑国。
颜回随孔子在郑国考察了大夫子产的政绩,考察了乡校,拜祭了子产。在位的郑国君臣无意留用孔子,孔子一行只好离开郑国赴陈国。陈是南方妫姓小国,相传是舜的后裔,国都宛丘(在今河南淮阳)。不久,颜回又随孔子赴晋国。晋是春秋时颇有影响的大国。能在晋国从政,推行孔子的治国之道,其影响所及远非他国所比。行至黄河东岸,听说赵鞍杀害了贤臣窦鸣犊及舜华,孔子一行不能西行,再回到卫国,不久由卫国再次入陈。此时颜回已是而立之年,按周礼,颜回应独立讲学或从事其他社会工作,只是他在孔门中处于首要地位,不得不以“回不愿仕”放弃了出仕做官的机会。
四国之间
颜回坐像
颜回坐像 [2]
鲁哀公四年至六年(公元前491一前489年)这段时间里,颜回在随孔子到楚国去的过程中,曾辗转于陈国、蔡国、叶国、楚国之间。据《史记·孔子世家》载:楚王听说孔子一行在陈蔡之间,就派人去聘请孔子。消息传到陈、蔡,两国大夫深恐孔子人楚对己不利,便派兵拦截。孔子师徒最初不了解陈、蔡派兵的意图,为躲避军兵的袭扰,他们只好在旷野中行进,不料陷入了绝粮的境地。“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兄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未吾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人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兑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人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这段记载,主要是说:为了坚定弟子们的信念,孔子把弟子们叫到身旁,对他们说:《诗》里说:“不是老虎,不是犀牛,徘徊在旷野,是何缘由?”我的主张不对吗?为什么受困在这里?子路认为:主张不被别人采纳,是由于自身在仁、智方面不到家,所以别人看不起。子贡认为:主张不被采纳,是由于老师把标准定得太高,别人接受不了,应该降低要求。孔子对子路、子贡的回答不满意,他说:伯夷、叔齐是仁者吧,却饿死首阳山。这说明仁智的人也会不遇时而遭厄运。至于降低标准,迎合世俗,实际是放弃理想,更要不得。孔子问颜回如何理解。颜回说:老师的主张是伟大的,别人不接受,那是他们的责任。如果我们的“道”没有修好,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们的“道”已经完善而不被采纳,那是各国掌权者的耻辱。正确的主张不被人家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很是高兴,说:好样的,颜氏之子,如果将来你发了财,我愿替你当管家。
颜回随孔子在陈、蔡期间绝粮七天,子贡费了许多周折才买回一石米。颜回与子路在破屋墙下做饭,有灰尘掉进饭中,颜回便取出来自己吃了。子贡在井边远远望见,很生气,以为他偷饭吃,便跑去问孔子:仁人廉士也改变自己的节操吗?孔子说:改变节操还叫仁人廉士吗?子贡说:像颜回,也不改变节操吗?孔子说:是的。子贡便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告诉孔子。孔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仁人已非止一日,你虽如此说,我仍不会怀疑他,这里边必定有缘故。你等等,我将问他。孔子把颜回叫到身边说:日前我梦见先人,大概是启发佑助我。你把做好的饭进来,我将祭奠先人。颜回对夫子说:刚才有灰尘掉进饭里,留在锅里不干净,丢掉又太可惜,我就把它吃了,不可以用来祭奠了。孔子说:是这样,我也一起吃吧。颜回出去后,孔子环顾了一下身边的弟子说:我相信颜回不是从今天开始的。从此以后,大家更加信赖颜回。
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颜回随孔子离开负函,经陈、仪、蒲回到卫国帝丘。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颜回三十八岁,孔子六十八岁,季康子派使臣公华、公宾、公林带着礼品到卫国来迎接孔子一行归国。从此颜回结束了跟随孔子长达十四年的列国周游。
重归鲁国
颜回石刻像
颜回石刻像 [3]
颜回重归鲁国,其故居陋巷虽然依旧,但父母均已年迈,家庭重担理应落在他的肩上。这就使颜回必须有一份较固定的收入维持家计。颜回在孔门中,是最有条件
继承孔子学说的弟子之一,也是孔子的希望所在。孔子在不能入仕做官,达到以其思想治国的情况下,靠办学广收弟子来传播他的治国主张。他希望弟子能入仕则入仕,不能入仕则通过讲学传授其治国之道,使其思想、主张能为后世所用。所以颜回在未入仕为官的情况下,设坛讲学实属必然。
颜子生活的时代,由于文化下移,私学日多,没落贵族子弟及自由民都把私学视为步入官场的途径之一,就连当权贵族也有把子女送人私学的,如鲁大夫孟嘻子令孟懿子及南宫敬叔师事孔子。颜回作为孔门弟子之冠,当时欲求其为师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从当时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常常向颜回请教一事即可得知。如仲孙何忌请教颜回:“一言而有益于仁智,可得闻乎?”颜回以“豫”、“恕”告之(《孔子家语·颜回》)。叔孙武叔多攻击别人的过失,他求教颜回时,颜回引用孔子的话告诫叔孙武叔,并说:“君子攻其恶,无攻人之恶。”(《礼记·檀弓下》)。
颜回讲学所用教材,不外《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只是他对《易》接触较早,研究较深入,“颜渊弱冠,而与仲尼言《易》。”(《法言·问神》东晋李轨注)在教学实践中,颜回对《易》的讲解较深透些,这对其弟子参悟古代辩证法是有帮助的。
归鲁之后,颜回除讲学外,便是帮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颜回在整理时,不限于一般的刻写与编简,而是着重于考证及校对,把周游列国时所获得的不同古籍互作参证,去伪存真。特别是《易》,颜回是主要整理人之一。在整理过程中,颜回呕心沥血,以致劳累而死。颜回死后,孔子在颜回对《易》所作整理的基础上,又经过“韦编三绝”的辛劳,才给后世留下一部完整的《易经》。
颜氏之儒
颜回
颜回
颜回通过自己讲学授徒,传授儒学六经;通过协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逐渐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形成了儒家的一个宗派——颜氏之儒。
《韩非子·显学》指出:自孔子死后,儒分八派,“颜氏之儒”是其中的一派。后世儒学专家大多认为韩非子所说的颜氏之儒,是指颜回弟子在继承颜子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学支派。重于立德
颜回之德是颜回留给后世最丰厚,也是最不朽的文化遗产。《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颜回的不朽,在于其重立德,后世称他为“复圣”,便是对其重于立德的肯定。颜回之德的核心是“仁”,他把孔子的“仁”,落实于个人的行动中,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颜回以其高尚的道德人格影响社会,启迪后世。
天人合一
颜回的言行体现了他善于领略天地造化的力量,尊重客观规律,顺应自然,但又重视人的能动性,守道而不移其志。颜回有入士为相的愿望,希望通过人的努力,达到“无伐善,无施劳”。在条件不成熟时,能主动退让,待时而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居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把自我化于自然之中。“同于大道”(《庄子·大宗师》),使自我行动符合客观规律。
辩证思维
事物发展到极限会走向反面,这是辩证法的观点之一。颜回从东野毕不爱惜马力推知其马将逃跑。鲁定公问何以知其马将逃跑时,颜回说:“臣以政知之。昔舜巧于使民,而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穷其马;是以舜无失民,造父无失马也。今东野毕之驭,上车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犹求马不已,是以知之也。”定公问:“善!可得少进乎?”颜回答:“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荀子·哀公》)
颜回在学习和弘扬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的过程中,总是殚精竭思,倾注全部心血,再加上“箪食瓢饮”的困苦生活,这种状况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夏历八月二十三日,一代儒学宗师颜子不幸病逝,给世人留下了永久的遗憾。由于他的家境十分困难,以至无力按照当时有关礼仪殡葬,最后经他的父亲颜路四处筹措,并在其弟子及同门好友的帮助下,才勉强完成了葬礼。
《孔子家语》中有颜回一篇。据说颜回非常聪明,深晓推理之术。他主张为人要谨慎,克己,多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在孔教中颜回得到特别的尊重。但是孔子门下的学生,有聪明才智的一样有很多--像子路等人都可以为代表。
历代追封编辑
自汉代起,颜渊因为较易查考的关系,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渊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史籍记载编辑
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
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实际年龄四十岁)
相关故事编辑
轶事典故
颜回,名回,字子渊。《说文》:“渊,回水也。”《管子》曰:水出于地而不流者,命之曰渊。
轶事典故编辑
名字由来
颜回,名回,字子渊。《说文》:“渊,回水也。”《管子》曰:水出于地而不流者,命之曰渊。
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庄子·应帝王》
或跃在渊。——《易·乾》
“回”与“渊”互训,意思是“回水”,即漩涡激流中的水。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回,转也。——《说文》
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荀子·儒效》
有人说,颜回的名字寄寓了“急流勇进”的处世态度;也有人说,反映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
颜回好学
原文
孔子与颜回、子路
孔子与颜回、子路
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很早就去世了。孔子哭得哀痛之至,说:“自从我有了颜回这个学生,学生们就更加亲近我。”鲁国国君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死了。之后再没有发现好学的人了。”
颜回攫甑
原文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焚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吕氏春秋·审分览·任数》)
译文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缺粮)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颜回回答道:“不是那样的,刚刚炭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看见的也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难啊,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啊。
颜回不仕
孔子对颜回说:“颜回,你过来!你家庭贫困处境卑贱,为什么不去做官呢?”颜回回答说:“不愿意做官。我有城外的五十亩地,足够供给稠粥;城内的十亩土地,足够穿丝麻;弹琴足以自求娱乐,所学先生的道理足以自己感到快乐。我不愿意做官。”孔子欣然改变面容,说:“好啊,你的愿望!我听说:‘知足的人,不以利禄自累;审视自得的人,损失而不忧惧;进行内心修养的人,没有官位而不惭愧。’我诵读这些话已经很久了,现在在颜回身上才看到它,这是我的心得啊!”
原文:
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作。’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庄子》
2011年电视剧《孔子春秋》唐曾饰演颜回
颜氏宗子世表编辑
一世祖 颜回,字子渊 [4] 
二代 颜歆
三代 颜俭
四代 颜威
五代 颜芃
六代 颜亿
七代 颜岵
八代 颜卸
九代 颜誉
十代 颜产
十一代 颜异
十二代 颜愚
十三代 颜逵
十四代 颜律
十五代 颜衷
十六代 颜凯
十七代 颜邃
十八代 颜龠
十九代 颜绰
二十代 颜准
二十一代 颜阮,字怀珍
二十二代 颜亮,字世明
二十三代 颜敫,字士荣
二十四代 颜斐,字文林、颜盛,字叔台
二十五代 颜钦(字公若,谥曰“贞”)。
二十六代 颜默(字静伯,西晋汝阴太守)
二十七代 颜含(字宠都,因平乱有功,封西平县侯,年九十三卒。谥曰靖)
二十八代 颜髦(字君道,颜含子)、颜谦、颜约(皆颜含子)
二十九代 颜綝(字文和,颜髦之子)、颜显,颜约之子,曾任护军司马
三十代 颜靖之(字茂宗,颜綝子)、颜延之(字延年,颜显子)
三十一代 颜腾之(字弘道,颜靖之子)、颜竣(字士逊,颜延之长子)、颜测(颜竣弟)、颜师伯(字长深,峻族兄)
三十二代 颜炳之(字叔豹,颜腾之子)
三十三代 颜见远(颜炳之子)
三十四代 颜协(字子和)
三十五代 颜之仪(字子升)、颜之推(字介,颜协第三子)
三十六代 颜思鲁(字孔归)、颜愍楚、颜游秦(字有道)
三十七代 颜师古(字籀)、颜相时(字睿,师古弟)、颜勤礼(字敬)
三十八代 颜趋庭,字茂实 、颜扬庭、颜光庭(颜师古子)、
三十九代 颜尚宾、颜勤礼生颜昭甫(字周卿)、颜敬仲、颜殆庶、颜无恤、颜少连、颜务滋、颜辟强
四十代 颜元孙(字聿修,颜昭甫子)、颜惟贞(字叔坚,颜昭甫子)
四十一代 颜迢、颜春卿、颜耀卿(颜元孙子)、颜杲卿(颜元孙子)、颜旭卿、颜茂曾,颜惟贞生颜阙疑、颜允南、颜乔卿、颜真长、颜幼舆、颜允臧、颜真卿(字清臣)
四十二代 颜传贽、颜季明(颜杲卿子)、颜颈(颜真卿子)、颜颙(颜真卿侄)
四十三代 颜文
四十四代 颜君佐、颜君雅
四十五代 颜文威、颜文蕴、颜文铎
四十六代 颜承祜、颜涉、颜街
四十七代 颜仲昌、颜柽
四十八代 颜太初,字醇之、颜端
四十九代 颜复,字长道、颜继
五十代 颜昌
五十一代 颜擎
五十二代 颜价
五十三代 颜顺
五十四代 颜宝
五十五代 颜椿
五十六代 颜之才,字宗艺、颜之美,字宗德
五十七代 颜涣、颜襄、颜池,字德裕
五十八代 颜拳,字克膺
五十九 颜希仁,字士元、颜希惠
六十代 颜议,字定伯
六十一代 颜公宏,字宗器,成化十八年袭
六十二代 颜重德,字尚本,正德二年袭
六十三代 颜从祖,字守嗣,无子、颜肇先,字启源,颜重礼之长子
六十四代 颜嗣慎,字用修,长子颜胤宗先卒,
六十五代 颜胤宗,字永昌、颜胤祚,字永锡,万历十七年袭
六十六代 颜伯贞,字叔节,颜尹宗之子,万历二十七年袭、弟颜伯廉,字叔清,万历三十四年袭
六十七代 颜光鲁,字宗旦
六十八代 颜绍统,字景宗、颜绍绪,字振宗,崇祯十四年袭
六十九 颜懋衡,字以玉,康熙五年袭
七十代 颜崇文,未袭封病故,无后、颜崇敷,字化南,康熙四十一年袭
七十一代 颜怀礼,字子真,早逝、颜怀圉,字彤
七十二代 颜士采,字庆田。
七十三代 颜锡嘏,字公纯,颜士庄长子,乾隆三十六年袭。
七十四代 颜振估,字启愚,早卒无子、颜振奋,嘉庆十九年袭。
七十五代 颜承裔,字波仙,系颜振淇次子,为颜振估嗣子。
七十六代 颜景育,字养斋,光绪十三年袭。
七十七代 颜世镛,字冠声,1918年承袭复圣颜子奉祀官,1975年病逝 。生五子:颜廷汉、颜廷渭、颜廷潮、颜廷澂、颜廷淦。
七十八代 颜廷汉,颜世镛长子,1940年生,1972年病故。生子颜秉刚。
七十九代 颜秉刚,颜廷汉之子,1965年生。生子颜培郅。
八十代 颜培郅,颜秉刚之子,1996年生。 [4]




----------------------             


仲由 编辑 讨论18 上传视频
同义词 子路一般指仲由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孔门十哲”之一、“二十四孝”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家祭祀。
仲由性情刚直,好勇尚武,曾凌暴过孔子,孔子对他启发诱导,设礼以教,子路接受孔子的劝导,请为弟子,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做孔子的侍卫。后做卫国大夫孔悝的蒲邑宰,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任内开挖沟渠,救穷济贫,政绩突出,辖域大治。 [1] 
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内乱,子路临危不惧,冒死冲进卫国国都救援孔悝,混战中被蒯聩击杀,结缨遇难,被砍成肉泥。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 [1-2] 
人物关系
纠错

老师 孔子

同学 高柴
 
 
 
本    名仲由别    名先贤仲子所处时代春秋时期·鲁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鲁国人(今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出生日期公元前 542年逝世日期公元前 480年主要作品《论语》(编集者之一)主要成就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孔子“堕三都”的主要合作者之一字    号子路,季路官    职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孔悝家宰信    仰宗周王官学、儒学名    言君子死,冠不免老    师孔子孔子评价恶言不闻于耳、做事果断信守诺言
目录
1 人物生平
▪ 出身贫微
▪ 师从孔子
▪ 子路侵官
▪ 君子死,冠不免
2 主要成就
3 政治才干
4 子路坟
5 后裔
6 孔子评价
人物生平编辑
出身贫微
仲由少年时,从事各种劳作来维持家庭生活,甚至常吃野菜充饥 [3]  。拜入孔门之前,《史记》记载,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耍威风,佩戴着公猪装饰的宝剑显示自己的无敌,曾经瞧不起孔子的学说,屡次冒犯欺负孔子。为此孔子设计出少许礼乐仪式慢慢加以引导,后来,子路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成为孔子的学生。 [4-5] 
师从孔子
少孔子九岁,也是弟子中侍奉孔子最久者。
仲由为人伉直鲁莽,敢于对孔子提出批评,勇于改正错误,深得孔子器重。仲由为人果烈刚直,且多才艺,事亲至孝,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志伉直”,又使得子路的好勇与一般的逞勇好斗之徒有所区分,使他的好勇含有了某些伸张正义、为民请命、不欺幼弱的意蕴。为此,他常遭师之痛责,说他“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不得其死”等等。孔于曾评价子路:“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可以以为这是单纯评论子路的学问,同时这一评价所包括的涵义更加广泛。它说明子路尽管经过孔门的洗礼,但身上的野气始终未能脱除干净,故孔子说他只是“升堂”,而始终未能“入室”,即子路始终未能成为儒雅君子。
仲由很尊敬孔子,“子疾病,子路请祷”。但对待同一事物的对错,如果有他不同的观点,他也会提出来,与宰予,颜回不同,从不隐瞒。如孔子见南子时,子路不高兴 [6]  ,因为南子“美而好淫”;当孔子谈“正名”时,他就说孔子太迂阔,他甚至认为读书人并不是成才的唯一路径,“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如此坦诚直言,是其他弟子所没有的。
孔子说过: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7]  一般听到这个诉讼案件,都要听两面之词,原告、被告都讲完毕后才能判断。但是子路不一样,他听到一面之词就知道谁对谁错,因为他脑袋瓜好使,不需要按照一般人的方式来判断是非,是大智大勇之人,在他的刚毅、公正的谋断下,涉案众人都非常信服。 [8] 
孔子常与弟子谈志向,每次仲由都抢先发言,而且多数是谈他如何勇敢,如何教别人勇敢,以及如何打仗等等。孔子对子路说:“你喜欢什么?”子路(对孔子)说:“喜欢长剑。” [9]  孔子周游列国时,仲由和颜回等人始终跟随孔子,由于他极勇武,实际上起了保卫者的作用,所以孔子评价子路这个朋友的忠诚时说:“自从我有了仲由后,我就没有再听到的恶意的言辞。” [10] 
子路侵官
据后人说:有一次子路去做郈这个地方的首长,当时鲁国的政权掌握在季家的手里,季家限百姓在五个月以内开通一条运河。古代生产力低下,季家这个命令,对老百姓来说是很沉重的。而子路的行政区内正管到这件事,为了要鼓励大家做工,公家的经费又不够,就自己掏腰包,把自己的薪水贴上,乃至从家里弄粮食来,供给大家吃。孔子听到了这个消息,马上派子贡去,把子路做好给工人吃的饭倒掉,把锅砸破。
子路是个急脾气,跑去跟老师吵架,对孔子说,你天天教我们做好人好事,教我们行仁义,现在我这样做,你又嫉妒了,又反对我了,还教子贡来捣乱。孔子就说,子路!你不要糊涂,当了君王的人,因为天下都是自己的,便忘了自己而爱天下,当了诸侯,就爱自己国家以内的人民,当了大夫就只管自己职务以内的事,普通一般人,爱自己的家人,超过了范围的仁义,虽然仁义之举,但是侵犯了别人,所以你错了。
原文:
议曰:昔仲由为郈宰,季氏以五月起长沟,当此之时,子路以其私秩粟为浆饭,以饷沟者,孔子闻之,使子贡往覆其饭,击毁其器。子路曰:夫子嫉由之为仁义乎?孔子曰:夫礼!天下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职,士爱其家,过其所爱,是曰侵官。《反经》
君子死,冠不免
享年是六十三岁。
仲由初仕鲁,后事卫。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相,后任大夫孔悝的宰。卫庄公元年(前480年),孔悝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 [11]  ,胁迫孔悝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仲由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道:“君子死,冠不免。”君子即使临死,也要衣冠整齐”系好帽缨的过程中被人砍成肉酱。
经释:重视个人荣誉,军旗在则人在,军旗亡则人亡,很正常。
或,孔子希望仲由能够注意衣装打扮,这样才能符合士族地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孔子虽然知道巧言令色,鲜矣仁,但还是”席不正,不食“,让自己举止得体。
他用一命换取退出政治纷争又不失武士的忠心的结果,是最无奈的办法。
主要成就编辑
无宿诺
仲由一生追随孔子,保护孔子,积极捍卫或努力实践孔子的思想学说,对儒家的贡献、对后代的影响也是很大,为子至孝,善政为民,诚实守信,忠义仁勇,闻过则喜,闻善则行,见义必为,见危必拯,其德其行如日月在天、江河行地。光照人间润泽华夏,位列十哲,世称先贤。
子路的伉直好勇在师从孔子之前即已形成,子路性伉直,表现在言语上就是从不掺假欺瞒,对此孔子评价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意谓子路答应今天兑现的事情,决不拖延到明天。孔子对子路忠心不二、讲信义的品性深有了解,曾断言:“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12]  当穷途末路、逸往海外时,随从自己的只有子路一人。
子路事亲极孝,刚猛勇敢,性格爽朗,乐意接受别人的指正立即改过,很尊敬师长,也常常直言进谏孔子。子路后在卫国的蒯聩之乱殉难,孔子闻其死,伤心流泪,死前不吃肉酱 [13]  。
唐玄宗尊之为“卫侯”,宋真宗加封为“河内公”,宋度宗又尊为“卫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仲子”。
为亲负米
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14] 
政治才干编辑
孔子设案授徒,辟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而子路是政事科之优异者。
孔子曾多次谈到他擅长“政事”,并向人介绍说:对于子路,可以任命他来治理千乘之国的军事后勤工作,至于是不是仁,我不知道 [15]  。他开始步入仕途,是孔子在鲁国做“中都宰”、“大司寇”的时候。最初,他在季孙氏那里干点小事,后来得到信任,升为“季氏宰”,即季氏家族的总管。其后,还做过“费宰”。
在孔子周游列国客居卫国时,他做了卫国实际掌权者孔悝的蒲邑的“蒲大夫”,前后3年,取得不少政绩,深得孔子称赞。子路治理蒲三年,孔子路过,入境而善之说:‘好啊!由严肃而相信了!’进入城邑说:‘好啊!由忠信以宽容了!’到庭院说:‘好啊!通过观察来判断了!’”。 [16] 
小邾国一名叫射的人,带领句绎的人来投奔鲁国,专门指名叫仲由代表鲁国出来定盟约,而其他人一概不信。用冉求的话说就是,“千乘之国不相信盟誓,而相信你说的话 [17]  ”。
可是仲由坚辞不干,原因是不能鼓励小邾射干背叛国家这种不义之事。在卫国当蒲大夫时,仲由组织兴修水利,他体恤民工劳动艰苦,下令“给人一筐饭,一壶水” [18]  。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他主张“仁义的人,与天下人共同拥有,共同利益的原因” [19]  。
孔子认为,正是因为仲由做到了这些,才使得“民尽力”、“民不偷”、“民不扰”,而国家富强,这显然是对仲由政绩的极高评价。
子路坟编辑
子路坟,亦称仲由墓,位于濮阳县城北5公里,今京开大道西侧,其西南半华里是戚城遗址。相传戚城曾是卫灵公的外孙孔悝的封邑,所以俗称孔悝城。坟的东北1华里有蒯聩台遗迹。
仲由墓直径28米,高4.30米,墓周有青砖砌成的围墙。墓前有碑,上刻“仲夫子之墓”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再往南有石象生、卫国公石坊、石阙和望柱,有四通明清两代重修仲由墓祠祀碑排列两旁。其路东侧有一巨碑,上书“仲夫子落缨处”。墓园原来翠柏葱郁,大者可二人合抱,惜全毁于1958年。再往前南为墓祠,其享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酸覆顶,宏伟壮观。还有东西两庑享堂,内有明、清两代碑刻题咏二十来方,多刻文人官绅赞颂仲夫子的诗词歌赋。
子路墓祠是濮阳市区一处重要名胜古迹,其始建年代不详,据《水经注·河水》所载戚城东有“子路冢”,说明在1400年前北魏郦道元写《水经注》时,已确认这里就是子路的葬所。
子路坟
子路坟
仲由墓曾被盗掘,墓室内有残铁剑一把,陶壶、陶鼎、陶陲各一件。墓基为夯打,墓室为绳纹小砖券砌。专家认为此墓始建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之西汉中叶。以后历代均有修葺,明代重修再三,今有碑文在其墓侧。
1991年至1992年,濮阳市人民政府对子路墓祠进行了全面整修复原。整修后的享殿、两厢房、山门、石碑坊皆为明清风格。大殿为绿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式仿明建筑,面阔 五间,进深三间,三交六木宛 雪花窗棂。四周有石栏杆环绕。两厢房,面阔十一间,为硬山前抱厦式仿明建筑。山门亦为绿琉璃瓦、面阔三间的仿明式建筑,子路墓祠,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为典型的陵墓式建筑。
后裔编辑
北宋末年子路四十九代嫡长孙仲基随康王赵构从济州南渡,以军功授台州知府,后定居吴江膳字圩,即今盛泽镇。宋高宗为表彰仲基及其始祖仲子路的忠勇,特下诏在盛泽镇划地百亩,修建御赐河内公庙,宋高宗亲撰匾额与庙记。
建炎戊申年,仲子世家四十九世嫡长孙大宗主仲基携胞仲琪、仲祺南渡之后。其后裔被后世家谱家志称为江南大宗。
江南大宗逐渐发展壮大,并播迁各地,截止到清朝末年,后裔已遍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山东、河北、河南、四川、福建等地。更是散居全国,甚至远居海外。近千年来,江南大宗后裔继承先贤仲子的传统品格,不断进取,闻达不断。不论是在政界还是在文化界,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孔子评价编辑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子路死后,孔子还是非常伤心,有覆醢之举(吃饭时,见到肉酱将其盖上,不忍食用)。 [20]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词条图册



----------------------             

1/2
孔门十哲
德行
▪ 颜回 ▪ 闵子骞 ▪ 冉耕 ▪ 冉雍
政事
▪ 冉有 ▪ 仲由
言语
▪ 宰予 ▪ 端木赐
文学
▪ 言偃 ▪ 卜商
孔门七十二贤
▪ 闵损 ( 子骞) ▪ 冉耕 ( 伯牛) ▪ 冉雍 ( 仲弓) ▪ 冉求 ( 子有) ▪ 仲由 ( 子路)
▪ 宰予 ( 子我) ▪ 端木赐 ( 子贡) ▪ 言偃 ( 子游) ▪ 卜商 ( 子夏) ▪ 颛孙师 ( 子张)
▪ 曾参 ( 子舆) ▪ 澹台灭明 ( 子羽) ▪ 宓不齐 ( 子贱) ▪ 原宪 ( 子思) ▪ 公冶长 ( 子长)
▪ 南宫括 ( 子容) ▪ 公皙哀 ( 季次) ▪ 曾蒧 ( 皙) ▪ 颜无繇 ( 路) ▪ 商瞿 ( 子木)
▪ 高柴 ( 子羔) ▪ 漆雕开 ( 子开) ▪ 公伯缭 ( 子周) ▪ 司马耕 ( 子牛) ▪ 樊须 ( 子迟)
▪ 有若 ( 子有) ▪ 公西赤 ( 子华) ▪ 巫马施 ( 子旗) ▪ 梁鳣 ( 叔鱼) ▪ 冉孺 ( 子鲁)
▪ 曹恤 ( 子循) ▪ 伯虔 ( 子析) ▪ 冉季 ( 子产) ▪ 公祖句兹 ( 子之) ▪ 秦祖 ( 子南)
▪ 漆雕哆 ( 子敛) ▪ 颜高 ( 子骄) ▪ 漆雕徒父 ( 子文) ▪ 壤驷赤 ( 子徒) ▪ 商泽 ( 子秀)
▪ 石作蜀 ( 子明) ▪ 任不齐 ( 选) ▪ 公良孺 ( 子正) ▪ 后处 ( 子里) ▪ 秦冉 ( 开)
▪ 公夏首 ( 乘) ▪ 奚容箴 ( 子皙) ▪ 公肩定 ( 子中) ▪ 颜祖 ( 襄) ▪ 鄡单 ( 子家)
▪ 句井疆 ( 子疆) ▪ 罕父黑 ( 子索) ▪ 秦商 ( 子丕) ▪ 申党 ( 周) ▪ 颜之仆 ( 叔)
▪ 荣旗 ( 子祈) ▪ 县成 ( 子祺) ▪ 左人郢 ( 行) ▪ 燕伋 ( 思) ▪ 郑邦 ( 子徒)
▪ 秦非 ( 子之) ▪ 施之常 ( 子恒) ▪ 颜哙 ( 子声) ▪ 步叔乘 ( 子车) ▪ 原亢籍 ( 籍)
▪ 乐欬 ( 子声) ▪ 廉絜 ( 庸) ▪ 叔仲会 ( 子期) ▪ 颜何 ( 冉) ▪ 狄黑 ( 皙)
▪ 邦巽 ( 子敛) ▪ 孔忠 ( 子蔑) ▪ 公西舆如 ( 子上)
孔门先贤十二哲
闵损 (字:子骞) 冉雍 (字:仲弓) 仲由 (字:子路) 宰予 (字:子我)
端木赐 (字:子贡) 言偃 (字:子游) 卜商 (字:子夏) 颛孙师 (字:子张)
有若 (字:子有) 冉求 (字:子有) 冉耕 (字:伯牛) 朱熹 (字:元晦)
参考资料





----------------------             


孔门十哲
德行
▪ 颜回 ▪ 闵子骞 ▪ 冉耕 ▪ 冉雍
政事
▪ 冉有 ▪ 仲由
言语
▪ 宰予 ▪ 端木赐
文学
▪ 言偃 ▪ 卜商
孔门七十二贤
▪ 闵损 ( 子骞) ▪ 冉耕 ( 伯牛) ▪ 冉雍 ( 仲弓) ▪ 冉求 ( 子有) ▪ 仲由 ( 子路)
▪ 宰予 ( 子我) ▪ 端木赐 ( 子贡) ▪ 言偃 ( 子游) ▪ 卜商 ( 子夏) ▪ 颛孙师 ( 子张)
▪ 曾参 ( 子舆) ▪ 澹台灭明 ( 子羽) ▪ 宓不齐 ( 子贱) ▪ 原宪 ( 子思) ▪ 公冶长 ( 子长)
▪ 南宫括 ( 子容) ▪ 公皙哀 ( 季次) ▪ 曾蒧 ( 皙) ▪ 颜无繇 ( 路) ▪ 商瞿 ( 子木)
▪ 高柴 ( 子羔) ▪ 漆雕开 ( 子开) ▪ 公伯缭 ( 子周) ▪ 司马耕 ( 子牛) ▪ 樊须 ( 子迟)
▪ 有若 ( 子有) ▪ 公西赤 ( 子华) ▪ 巫马施 ( 子旗) ▪ 梁鳣 ( 叔鱼) ▪ 冉孺 ( 子鲁)
▪ 曹恤 ( 子循) ▪ 伯虔 ( 子析) ▪ 冉季 ( 子产) ▪ 公祖句兹 ( 子之) ▪ 秦祖 ( 子南)
▪ 漆雕哆 ( 子敛) ▪ 颜高 ( 子骄) ▪ 漆雕徒父 ( 子文) ▪ 壤驷赤 ( 子徒) ▪ 商泽 ( 子秀)
▪ 石作蜀 ( 子明) ▪ 任不齐 ( 选) ▪ 公良孺 ( 子正) ▪ 后处 ( 子里) ▪ 秦冉 ( 开)
▪ 公夏首 ( 乘) ▪ 奚容箴 ( 子皙) ▪ 公肩定 ( 子中) ▪ 颜祖 ( 襄) ▪ 鄡单 ( 子家)
▪ 句井疆 ( 子疆) ▪ 罕父黑 ( 子索) ▪ 秦商 ( 子丕) ▪ 申党 ( 周) ▪ 颜之仆 ( 叔)
▪ 荣旗 ( 子祈) ▪ 县成 ( 子祺) ▪ 左人郢 ( 行) ▪ 燕伋 ( 思) ▪ 郑邦 ( 子徒)
▪ 秦非 ( 子之) ▪ 施之常 ( 子恒) ▪ 颜哙 ( 子声) ▪ 步叔乘 ( 子车) ▪ 原亢籍 ( 籍)
▪ 乐欬 ( 子声) ▪ 廉絜 ( 庸) ▪ 叔仲会 ( 子期) ▪ 颜何 ( 冉) ▪ 狄黑 ( 皙)
▪ 邦巽 ( 子敛) ▪ 孔忠 ( 子蔑) ▪ 公西舆如 ( 子上)
孔门先贤十二哲
闵损 (字:子骞) 冉雍 (字:仲弓) 仲由 (字:子路) 宰予 (字:子我)
端木赐 (字:子贡) 言偃 (字:子游) 卜商 (字:子夏) 颛孙师 (字:子张)
有若 (字:子有) 冉求 (字:子有) 冉耕 (字:伯牛) 朱熹 (字:元晦)
参考资料




----------------------             

宪问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其中第十四篇《宪问》就是孔子的弟子原宪与孔子的对话。
中文名宪问出    处《论语》作    者孔丘内    容原宪与孔子的对话
目录
1 原文内容
2 全文翻译
3 人物介绍
原文内容编辑
《论语》 第十四篇《宪问》 作者:孔丘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
问子西。曰:“彼哉!彼哉!”
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子曰:“作者七人矣。”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全文翻译编辑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
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
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说:“士如果留恋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了。”
孔子说:“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
南宫适问孔子:“羿善于射箭,奡善于水战,最后都不得好死。禹和稷都亲自种植庄稼,却得到了天下。”
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真尊重道德。”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孔子说:“爱他,能不为他操劳吗?忠于他,能不对他劝告吗?”
孔子说:“郑国发表的公文,都是由裨谌起草的,世叔提出意见,外交官子羽加以修饰,由子产作最后修改润色。”
有人问子产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是个有恩惠于人的人。”
又问子西。孔子说:“(和)他<指子产>(一样)呀!和他一样呀!”
又问管仲。孔子说:“他是个有才干的人,他把伯氏骈邑的三百家夺走,使伯氏终生吃粗茶淡饭,直到老死也没有怨言。”
孔子说:“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孔子说:“孟公绰做晋国赵氏、魏氏的家臣,是才力有余的,但不能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
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
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
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
孔子说:“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孔子说:“臧武仲凭借防邑请求鲁君在鲁国替臧氏立后代,虽然有人说他不是要挟君主,我不相信。”
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
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
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
公叔文子的家臣大夫僎与文子一同担任国家的大臣。孔子听到这件事情,说:“这就足以将公叔文子谥为‘文’了。”
孔子讲到卫灵公的无道,季康子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他没有败亡呢?”
孔子说:“因为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呢?”
孔子说:“说话如果大言不惭,那么实现这些话就是很困难的了。”
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以后,随即上朝去见鲁哀公,报告说:“陈恒把他的君主杀了,请你出兵*他。”
哀公说:“你去报告那三位大夫吧。”
孔子退朝后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君主却说‘你去告诉那三位大夫吧’!”
孔子去向那三位大夫报告,但三位大夫不愿派兵*,孔子又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呀!”
子路问怎样事奉君主。孔子说:“不能欺骗他,但可以犯颜直谏。”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通达财利。”
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蘧伯玉派使者去拜访孔子。孔子让使者坐下,然后问道:“先生最近在做什么?”
使者回答说:“先生想要减少自己的错误,但未能做到。”
使者走了以后,孔子说:“好一位使者啊,好一位使者啊!”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情。”
曾子说:“君子考虑问题,从来不超出自己的职位范围。”
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子贡评论别人的短处。
孔子说:“赐啊,你真的就那么贤良吗?我可没有闲工夫去评论别人。”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本事。”
孔子说:“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也不猜测别人不诚实,然而能事先觉察别人的欺诈和不诚实,这就是贤人了。”
微生亩对孔子说:“孔丘,你为什么这样四处奔波游说呢?你不就是要显示自己的口才和花言巧语吗?”
孔子说:“我不是敢于花言巧语,只是痛恨那些顽固不化的人。”
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
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
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
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公伯寮向季孙告发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给孔子,并且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能够把公伯寮杀了,把他陈尸于市。”
孔子说:“道能够得到推行,是天命决定的;道不能得到推行,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
孔子说:“贤人逃避动荡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点的逃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点的回避别人难听的话。”
孔子又说:“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
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
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孔子在卫国,一次正在敲击磬,有一位背扛草筐的人从门前走过说:“这个击磬的人有心思啊!”
一会儿又说:“声音硁硁的,真可鄙呀,没有人了解自己,就只为自己就是了。(好像涉水一样)水深就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
孔子说:“说得真干脆,没有什么可以责问他了。”
子张说:“《尚书》上说,‘高宗守丧,三年不谈政事。’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不仅是高宗,古人都是这样。国君死了,朝廷百官都各管自己的职事,听命于冢宰三年。”
孔子说:“在上位的人喜好礼,那么百姓就容易指使了。”
子路问什么叫君子。
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
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
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
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
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
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
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
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阙里的一个童子,来向孔子传话。
有人问孔子:“这是个求上进的孩子吗?”
孔子说:“我看见他坐在成年人的位子上,又见他和长辈并肩而行,他不是要求上进的人,只是个急于求成的人。”
人物介绍编辑
原宪(前515~?),字子思,孔子弟子,今仲村镇南屯人。原宪出身贫寒,个性狷介,一生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合流。孔子为 鲁司寇时,曾做过孔子的家臣,孔子给他九百斛的俸禄,他推辞不要。 孔子死后,原宪隐居卫国,茅屋瓦牖,粗茶淡饭,生活极为清苦。一 次,子贡高车驷马,拜访原宪。原宪衣着破烂,出来迎接。子贡问: “夫子岂病乎?”原宪回答说:“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 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听后非常羞愧地走了。 唐朝人吴筠有《咏原宪子》诗:“原生何淡漠,观妙自怡性。蓬户常 晏如,弦歌乐天命。无财方是贫,有道固非病。木赐钦高风,退惭车马盛。”原宪为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从祀孔子于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之东庑内。其故里因靠近南武阳城,南武阳城亦名原宪城。城北武山擂鼓台,传为原宪墓。
V百科往期回顾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56476次
编辑次数:15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w_ou(2021-01-27)
突出贡献榜
lsh1060创建版本
1 原文内容
2 全文翻译
3 人物介绍

为您推荐广告
搜索发现




----------------------             



卫灵公 (论语篇目)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论语·卫灵公》本篇包括42章,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作品名称卫灵公创作年代春秋时期作品出处论语文学体裁语录作    者孔子及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目录
1 15.1
2 15.2
3 15.3
4 15.4
5 15·5
6 15·6
7 15·7
8 15·8
9 15·9
10 15·10
11 15·11
12 15·12
13 15·13
14 15·14
15 15·15
16 15·16
17 15·17
18 15·18
19 15·19
20 15·20
21 15·21
22 15·22
23 15·23
24 15·24
25 15·25
26 15·26
27 15·27
28 15·28
29 15·29
30 15·30
31 15·31
32 15·32
33 15·33
34 15·34
35 15·35
36 15·36
37 15·37
38 15·38
39 15·39
40 15·40
41 15·41
42 15·42
15.1编辑
【原文】
  卫灵公问陈(1)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2)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注释】
  (1)陈:同“阵”,军队作战时,布列的阵势。
  (2)俎豆:俎,音zǔ。俎豆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被用作祭祀时的礼器。
【译文】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评析】
  卫灵公向孔子寻问有关军事方面的问题,孔子对此很不感兴趣。从总体上讲,孔子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当然在具体问题上也有例外。孔子主张以礼治国,礼让为国,所以他以上面这段话回答了卫灵公,并于次日离开了卫国。
15.2编辑
【原文】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1)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2),小人穷斯滥矣。”
【注释】
  (1)愠:音yùn,怒,怨恨。
  (2)固穷:固守穷困,安守穷困。
【译文】
  (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评析】
  从本章开始,以后又有若干章谈及君子与小人在某些方面的区别。这里,孔子说到面对穷困潦倒的局面,君子与小人就有了显而易见的不同。
15.3编辑
【原文】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译文】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了才一一记住的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把它们贯彻始终的。”
【评析】
  这里,孔子讲到“一以贯之”,这是他学问渊博的根本所在。那么,这个“一”指什么?文中没有讲明。我们认为,“一以贯之”,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从而悟出其中内在的东西。孔子在这里告诉子贡和其他学生,要学与思相结合,认真学习,深切领悟。
15.4编辑
【原文】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译文】
  孔子说:“由啊!懂得德的人太少了。”
15·5编辑
【原文】
  子曰:“无为而治(1)者,其舜也与?夫(2)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注释】
  (1)无为而治:国家的统治者不必有所作为便可以治理国家了。
  (2)夫:代词,他。
【译文】
  孔子说:“能够无所作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
【评析】
  “无为而治”是道家所称赞的治国方略,符合道家思想的一贯性。这里,孔子也赞赏无为而治并以舜为例加以说明,这表明,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家十分留恋三代的法度礼治,但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要求统治者无为而治。在孔子的观念中,不是无为而治,而是礼治。
15·6编辑
【原文】
  子张问行(1)。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2)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3),行乎哉?立则见其参(4)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5)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6)。
【注释】
  (1)行:通达的意思。
  (2)蛮貊:古人对少数民族的贬称,蛮在南,貊,音mò,在北方。
  (3)州里: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党为州,二千五百家。州里指近处。
  (4)参:列,显现。
  (5)衡:车辕前面的横木。
  (6)绅:贵族系在腰间的大带。
【译文】
  子张问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处都能行得通。孔子说:“说话要忠信,行事要笃敬,即使到了蛮貊地区,也可以行得通。说话不忠信,行事不笃敬,就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着,就仿佛看到忠信笃敬这几个字显现在面前,坐车,就好像看到这几个字刻在车辕前的横木上,这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腰间的大带上。
15·7编辑
【原文】
  子曰:“直哉史鱼(1)!邦有道,如矢(2);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3)而怀之。”
【注释】
  (1)史鱼:卫国大夫,名,字子鱼,他多次向卫灵公推荐蘧伯玉。
  (2)如矢:矢,箭,形容其直。
  (3)卷:同“卷”。
【译文】
  孔子说:“史鱼真是正直啊!国家有道,他的言行像箭一样直;国家无道,他的言行也像箭一样直。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有道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就(辞退官职)把自己的主张收藏在心里。
【评析】
  从文中所述内容看,史鱼与伯玉是有所不同的。史鱼当国家有道或无道时,都同样直爽,而伯玉则只在国家有道时出来做官。所以,孔子说史鱼是“直”,伯玉是“君子”。
15·8编辑
【原文】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译文】
  孔子说:“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15·9编辑
【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评析】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篇。
15·10编辑
【原文】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评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在民间已为人们所熟知。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在本章中,孔子以此作比喻,说明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要事奉贤者,结交仁者,这是需要首先做到的。
15·11编辑
【原文】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1),乘殷之辂(2),服周之冕(3),乐则韶舞(4)。放(5)郑声(6),远(7)侫人。郑声淫,侫人殆(8)。”
【注释】
  (1)夏之时:夏代的历法,便于农业生产。
  (2)殷之辂:辂,音lù,天子所乘的车。殷代的车是木制成,比较朴实。
  (3)周之冕:周代的帽子。
  (4)韶舞:是舜时的舞乐,孔子认为是尽善尽美的。
  (5)放:禁绝、排斥、抛弃的意思。
  (6)郑声:郑国的乐曲,孔子认为是淫声。
  (7)远:远离。
  (8)殆:危险。
【译文】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韶》乐,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能言善辩的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侫人太危险。”
【评析】
  这里仍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夏代的历法有利于农业生产,殷代的车子朴实适用,周代的礼帽华美,《韶》乐优美动听,这是孔子理想的生活方式。涉及到礼的问题,他还是主张“复礼”,当然不是越古越好,而是有所选择。此外,还要禁绝靡靡之音,疏远侫人。
15·12编辑
【原文】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5·13编辑
【原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
  孔子说:“完了,我从来没有见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15·14编辑
【原文】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1)者与!知柳下惠(2)之贤而不与立也。”
【注释】
  (1)窃位:身居官位而不称职。
  (2)柳下惠:春秋中期鲁国大夫,姓展名获,又名禽,他受封的地名是柳下,惠是他的私谥,所以,人称其为柳下惠。
【译文】
  孔子说:“臧文仲是一个窃居官位的人吧!他明知道柳下惠是个贤人,却不举荐他一起做官。”
15·15编辑
【原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评析】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事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们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责己严,待人宽,这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
15·16编辑
【原文】
  子曰:“不曰‘如之何(1),如之何’者,吾末(2)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
  (1)如之何:怎么办的意思。
  (2)末:这里指没有办法。
【译文】
  孔子说:“从来遇事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才好。”
15·17编辑
【原文】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译文】
  孔子说:“整天聚在一块,说的都达不到义的标准,专好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
15·18编辑
【原文】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15·19编辑
【原文】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15·20编辑
【原文】
  子曰:“君子疾没世(1)而名不称焉。”
【注释】
  (1)没世:死亡之后。
【译文】
  孔子说:“君子担心死亡以后他的名字不为人们所称颂。”
15·21编辑
【原文】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15·22编辑
【原文】
  子曰:“君子矜(1)而不争,群而不党。”
【注释】
  (1)矜:音jīn,庄重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15·23编辑
【原文】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评析】
  从18章到23章,这6章基本上全都是讲君子的所作所为以及与小人的不同。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认为,他应当注重义、礼、逊、信的道德准则;他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立言立德立功的“三不朽”,传名于后世;他行为庄重,与人和谐,但不结党营私,不以言论重用人,也不以人废其言,等等。当然,这只是君子的一部分特征。
15·24编辑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评析】
  “忠恕之道”可以说是孔子的发明。这个发明对后人影响很大。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己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这样,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15·25编辑
【原文】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译文】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赞美的,必须是曾经考验过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15·26编辑
【原文】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1)也,有马者借人乘之(2),今亡矣夫。”
【注释】
  (1)阙文:史官记史,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便缺而不记,这叫做阙文。
  (2)有马者借人乘之:有人认为此句系错出,另有一种解释为: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调教,而靠别人训练。本书依从后者。
【译文】
  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史书存疑的地方,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调教,)先给别人使用,这种精神,今天没有了罢。”
15·27编辑
【原文】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评析】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的确,这句话包含有智慧的因素,尤其对于那些有志于修养大丈夫人格的人来说,此句话是至关重要的。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15·28编辑
【原文】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译文】
  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评析】
  这一段讲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孔子决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以众人之是非标准决定自己的是非判断,而要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经过自己理性的判断,然后再作出结论。二是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们心目中,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孔子必定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
15·29编辑
【原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
  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
【评析】
  人必须首先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反过来,以道弘人,用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为。这两者的关系是不可以颠倒的。
15·30编辑
【原文】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评析】
  “从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这是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15·31编辑
【原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评析】
  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15·32编辑
【原文】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1)在其中矣;学也,禄(2)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注释】
  (1)馁:音něi,饥饿。
  (2)禄:做官的俸禄。
【译文】
  孔子说:“君子只谋求道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15·33编辑
【原文】
  子曰:“知及之(1),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2)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注释】
  (1)知及之:知,同“智”。之,一说是指百姓,一说是指国家。此处我们认为指禄位和国家天下。
  (2)莅:音lì,临,到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但动员百姓时不照礼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15·34编辑
【原文】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1)而可大受(2)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注释】
  (1)小知:知,作为的意思,做小事情。
  (2)大受:受,责任,使命的意思,承担大任。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让他们做那些小事,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但可以让他们做那些小事。”
15·35编辑
【原文】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译文】
  孔子说:“百姓们对于仁(的需要),比对于水(的需要)更迫切。我只见过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却没有见过实行仁而死的。”
15·36编辑
【原文】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评析】
  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15·37编辑
【原文】
  子曰:“君子贞(1)而不谅(2)。”
【注释】
  (1)贞:一说是“正”的意思,一说是“大信”的意思。这里选用“正”的说法。
  (2)谅:信,守信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
【评析】
  前面孔子曾说过:“言必信,行必果”这不是君子的作为,而是小人的举动。孔子注重“信”的道德准则,但它必须以“道”为前提,即服从于仁、礼的规定。离开了仁、礼这样的大原则,而讲什么“信”,就不是真正的信。
15·38编辑
【原文】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1)。”
【注释】
  (1)食:食禄,俸禄。
【译文】
  孔子说:“事奉君主,要认真办事而把领取傣禄的事放在后面。”
15·39编辑
【原文】
  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评析】
  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15·40编辑
【原文】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15·41编辑
【原文】
  子曰:“辞达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
15·42编辑
【原文】
  “师冕(1)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2)师之道也。”
【注释】
  (1)师冕:乐师,这位乐师的名字是冕。
  (2)相:帮助。
【译文】
  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沿,孔子说:“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道吗?”孔子说:“这就是帮助乐师的道。”
V百科往期回顾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17415次
编辑次数:3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w_ou(2020-12-04)
突出贡献榜
十三画生x创建版本

为您推荐广告
搜索发现



----------------------             



16
季氏第十六
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             

阳货 编辑 讨论2 上传视频
阳货,名虎,字货,是春秋时期鲁国人。鲁国大夫季平子的家臣,季氏曾几代掌握鲁国朝政,而这时阳货又掌握着季氏的家政。季平子死后,专权管理鲁国的政事。后来他与公山弗扰共谋杀害季桓子,失败后逃往晋国。
本    名阳货所处时代春秋时鲁国出生地鲁国字    号名虎,字货
目录
1 简介
2 第十七
3 作品出处
4 作者简介
简介编辑
孔子圣迹图中的阳虎
孔子圣迹图中的阳虎
阳货:名虎,字货,是春秋时鲁国人。鲁国大夫季平子的家臣,季氏曾几代掌握鲁国朝政,而这时阳货又掌握着季氏的家政。季平子死后,专权管理鲁国的政事。后来他与公山弗扰共谋杀害季桓子,失败后逃往晋国。
阳货,季氏家臣,名虎。 尝囚季桓子而专国政。季氏是鲁国的权臣,阳货是季氏家的权臣,是当时炙手可热的人物。
第十七编辑
【原文】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馈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智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译文】 阳货想使孔子谒见他,孔子不见,他便送给孔一只小猪,想让孔子去他家致谢。孔子趁他不在家时,去拜谢。却在半路上碰到了,他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说。”孔子走过去,他说:“自己身怀本领却任凭国家混乱,能叫做仁吗?”孔子说:“不能。”阳货说:“想做大事却总是不去把握机遇,能叫做明智吗?”孔子说:“不能。”阳货说:“时光一天天过去,岁月不等人啊。”孔子说:“好吧,我准备做官。”
【原文】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只是习俗使人有了差别。”
【原文】 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译文】孔子说:“只有上等人聪明和下等人愚蠢是不可改变的。”
【原文】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译文】孔子去武城,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一笑说:“杀鸡哪用得上宰牛的刀?”子游对他说:“以前我听您说过:‘君子学道就会爱护别人,小人学道就会服从指挥。’”孔子说:“同学们,子游说得对,刚才我是在开玩笑。”
【原文】 公山弗扰以费叛,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译文】 公山弗扰占据费邑反叛,来召孔子,孔子想去。子路不高兴地说:“没地方去就算了,何必到他那里去?”孔子说:“他来召我,难道是说空话?如果有人肯用我,我也可以效仿周公。”
【原文】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使人。”
【译文】 子张问仁,孔子说:“能在天下推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了。“哪五种?”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拥护,诚实就会受到重用,勤敏就会获得成功,慈惠就会有本钱使用人。”
【原文】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叛,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瓠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注释】 佛肸(必西)。磷:损伤。缁(兹):黑。匏(袍):一种不能吃的瓜。
【译文】 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想去。子路说:“以前我听您说过:‘亲自做了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佛肸占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怎么解释?”孔子说:“对,我说过。没听说过坚硬的东西吗?磨也磨不坏;没听说过洁白的东西吗?染也染不黑。我岂能象个瓠瓜?光挂在那里而不让人吃呢?”
【原文】 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 居:坐。
【译文】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六种弊病吗?“没有。“坐下,我对你说。好仁不好学,弊病是愚蠢;好智不好学,弊病是放纵;好信不好学,弊病是害人;好直不好学,弊病是刻薄;好勇不好学,弊病是破坏;好刚不好学,弊病是狂妄。”
【原文】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孔子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团结群众,可以抒发不满。近可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王;还可以多知道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原文】 子谓伯鱼曰:“汝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译文】孔子对伯鱼说:“你读过《周南》《召南》吗?一个人如果不读《周南》《召南》,就好象面对着墙站着而无法前进。”
【原文】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文】孔子说:“礼啊,礼啊,难道只是纸张在说话吗?乐啊,乐啊,难道只是钟鼓在发音吗?”
【原文】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注释】 荏(忍):软弱。窬(鱼)。
【译文】孔子说:“外表威严而内心怯懦的人,用小人作比喻,就象挖墙洞的小偷吧!”
【原文】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注释】 愿:老好人。
【译文】孔子说:“老好人是败坏道德的人。”
【原文】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译文】孔子说:“道听途说就是道德败坏。”
【原文】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译文】孔子说:“卑鄙小人可以共事吗?这种人他没得到时,怕得不到;得到后,怕失去。一旦害怕失去,他什么坏事都敢做。”
【原文】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无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古人有三种偏激的毛病,今人或许没有:古代的狂人肆意直言,今天的狂人放荡不羁;古代的高傲者威不可犯,今天的高傲者凶恶蛮横;古代的愚人天真直率,今天的愚人狡诈无赖。”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释】 巧:好。令:善于。色:脸色。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原文】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译文】孔子说:“我厌恶用紫色代替红色,厌恶用郑声搅乱雅乐,厌恶用妖言颠覆国家。”
【原文】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译文】孔子说:“我想不说话。”子贡说:“您如果不说话,谁教我们呢?”孔子说:“天说过什么?天不说话,照样四季运行,百物生长,天说过什么?”
【原文】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译文】 孺悲想见孔子,孔子推说有病不见。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就取瑟弹唱起来,让他听见。
【原文】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译文】 宰我问:“三年守孝期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行礼,礼必坏;三年不奏乐,乐必崩。陈谷吃完,新谷又长,钻木取火的老方法也该改一改了,守孝一年就够了。”孔子说:“三年内吃香饭,穿锦衣,你心安吗?“心安。“你心安你就做吧。君子守孝,吃鱼肉不香,听音乐不乐,住豪宅不安,所以不做,现在你心安,那么你就做吧。”宰我走后,孔子说:“宰我真不仁德,婴儿三岁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三年的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期。难道他没得到过父母三年的怀抱之爱吗?”
【原文】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译文】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什么都不想,真太难了!不是有下棋的吗?下下棋,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 子路说:“君子提倡勇敢吗?”孔子说:“君子以道义为上,在位者如果勇敢而不讲道义就会颠覆国家,平民如果勇敢而不讲道义就会成为强盗。”
【原文】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智者,恶不逊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注释】 徼(交):抄袭。讦(节)。
【译文】 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人吗?”孔子说:“有。厌恶宣扬别人缺点的人,厌恶以下谤上的人,厌恶勇敢而无礼的人,厌恶固执而不通情理的人。你也有厌恶的人吗?”子贡说:“厌恶把剽窃当作聪明的人,厌恶把不谦逊当作勇敢的人,厌恶把告密当作直率的人。”
【原文】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译文】孔子说:“只有你这样的人啊(指子贡)和小人是难以相处的了。相近了会看你不顺眼,远离了又会埋怨你。”
【原文】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译文】孔子说:“四十岁还让人厌恶的人,一辈子都完了。”
作品出处编辑
《论语·阳货篇》选自《论语》第十七章。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虽说是焚书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实是一些方士及一些书本),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者简介编辑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词条图册




----------------------             



微子 (《论语》章节)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微子》共计1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一篇中有如下内容: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孔子弟子与老农谈孔子、孔子关于塑造独立人格的思想等。
中文名微子著    作《论语》典型例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主题思想关于塑造独立人格
目录
1 第1章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2 第2章
▪ 原文
▪ 注释
▪ 翻译
3 第3章
▪ 原文
▪ 翻译
4 第4章
▪ 原文
▪ 注释
▪ 翻译
5 第5章
▪ 原文
▪ 注释
▪ 翻译
6 第6章
▪ 原文
▪ 注释
▪ 翻译
▪ 作品赏析
7 第7章
▪ 原文
▪ 注释
▪ 翻译
▪ 作品赏析
8 第8章
▪ 原文
▪ 注释
▪ 翻译
9 第9章
▪ 原文
▪ 注释
▪ 翻译
10 第10章
▪ 原文
▪ 注释
▪ 翻译
11 第11章
▪ 原文
▪ 注释
▪ 翻译
第1章编辑
原文
微子(1)去之,箕子(2)为之奴,比干(3)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注释
(1)微子:殷纣王的同母兄长,见纣王无道,劝他不听,遂离开纣王。
(2)箕子:箕,音jī。殷纣王的叔父。他去劝纣王,见王不听,便披发装疯,被降为奴隶。
(3)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屡次强谏,激怒纣王而被杀。
原文翻译
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比干被杀死了。孔子说:“这是殷朝的三位仁人啊!”
第2章编辑
原文
柳下惠为士师(1),三黜(2)。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注释
(1)士师:典狱官,掌管刑狱。
(2)黜:罢免不用。
翻译
柳下惠当典狱官,三次被罢免。有人说:“你不可以离开鲁国吗?”柳下惠说:“按正道事奉君主,到哪里不会被多次罢官呢?如果不按正道事奉君主,为什么一定要离开本国呢?”
第3章编辑
原文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翻译
齐景公讲到对待孔子的礼节时说:“像鲁君对待季氏那样,我做不到,我用介于季氏孟氏之间的待遇对待他。”又说:“我老了,不能用了。”孔子离开了齐国。
第4章编辑
原文
齐人归(1)女乐,季桓子(2)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注释
(1)归:同馈,赠送。
(2)季桓子:鲁国宰相季孙斯。
翻译
齐国人赠送了一些歌女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孔子于是离开了。
第5章编辑
原文
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注释
(1)楚狂接舆:一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说楚国叫接舆的狂人;一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
翻译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运怎么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执政者危乎其危!”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第6章编辑
原文
长沮、桀溺(1)耦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5)?且而与其从辟(6)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
(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3)问津:津,渡口。寻问渡口。
(4)执舆:即执辔。
(5)以:与。
(6)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翻译
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作品赏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第7章编辑
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1)。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2),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3)而食(4)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注释
(1)蓧:音diào,古代耘田所用的竹器。
(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说这是丈人指自己。分是粪;不,是语气词,意为:我忙于播种五谷,没有闲暇,怎知你夫子是谁?另一说是丈人责备子路。说子路手脚不勤,五谷不分。多数人持第二种说法。我们以为,子路与丈人刚说了一句话,丈人并不知道子路是否真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所以,我们同意第一种说法。
(3)黍:音shǔ,黏小米。
(4)食:音sì,拿东西给人吃。
翻译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老丈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哪里算得上是你的老师?”说完,便扶着拐杖去除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里,老丈已经走了。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对的。长幼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至于道的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作品赏析
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这一章中老丈所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孔丘的批判等等。这恐怕是理解上和思想方法上的问题。对此,我们不想多作评论,因为当时不是科学研究,而是政治需要。其实,本章的要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即认为,隐居山林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
第8章编辑
原文
逸(1)民:伯夷、叔齐、虞仲(2)、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3)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注释
(1)逸:同“佚”,散失、遗弃。
(2)虞仲、夷逸、朱张、少连:此四人身世无从考,从文中意思看,当是没落贵族。
(3)放:放置,不再谈论世事。
翻译
被遗落的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意志,不屈辱自己的身分,这是伯夷叔齐吧。”说柳下惠、少连是“被迫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但说话合乎伦理,行为合乎人心。”说虞仲、夷逸“过着隐居的生活,说话很随便,能洁身自爱,离开官位合乎权宜。”“我却同这些人不同,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
第9章编辑
原文
大师挚(1)适齐,亚饭(2)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3)入于河,播鼗(4)武入于汉,少师(5)阳、击磬襄(6)入于海。
注释
(1)大师挚:大同“太”。太师是鲁国乐官之长,挚是人名。
(2)亚饭、三饭、四饭:都是乐官名。干、缭、缺是人名。
(3)鼓方叔:击鼓的乐师名方叔。
(4)鼗:音táo,小鼓。
(5)少师:乐官名,副乐师。
(6)击磬襄:击磬的乐师,名襄。
翻译
太师挚到齐国去了,亚饭干到楚国去了,三饭缭到蔡国去了,四饭缺到秦国去了,打鼓的方叔到了黄河边,敲小鼓的武到了汉水边,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到了海滨。
第10章编辑
原文
周公谓鲁公(1)曰:“君子不施(2)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3)。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注释
(1)鲁公:指周公的儿子伯禽,封于鲁。
(2)施:同“弛”,怠慢、疏远。
(3)以:用。
翻译
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疏远他的亲属,不使大臣们抱怨不用他们。旧友老臣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第11章编辑
原文
周有八士(1):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
注释
(1)八士:本章中所说八士已不可考。
翻译
周代有八个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
V百科往期回顾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131172次
编辑次数:15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wgqian(2021-04-29)
1 第1章
1.1 原文
1.2 注释
1.3 原文翻译
2 第2章
2.1 原文
2.2 注释
2.3 翻译
3 第3章
3.1 原文
3.2 翻译
4 第4章
4.1 原文
4.2 注释
4.3 翻译
5 第5章
5.1 原文
5.2 注释
5.3 翻译
6 第6章
6.1 原文
6.2 注释
6.3 翻译
6.4 作品赏析
7 第7章
7.1 原文
7.2 注释
7.3 翻译
7.4 作品赏析
8 第8章
8.1 原文
8.2 注释
8.3 翻译
9 第9章
9.1 原文
9.2 注释
9.3 翻译
10 第10章
10.1 原文
10.2 注释
10.3 翻译
11 第11章
11.1 原文
11.2 注释
11.3 翻译

为您推荐广告
搜索发现



----------------------             


颛孙师 编辑 讨论1 上传视频
同义词 子张一般指颛孙师
颛孙师(公元前504年—?),复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战国时期陈国人,孔门十二哲之一,受儒教祭祀。 [1] 
颛孙师为人勇武,清流不媚俗而被孔子评为“性情偏激”,但广交朋友。主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陈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宛丘侯”。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进封“陈国公”,升十哲位。不久又称“陈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颛孙子”。陞十先哲位,淮阳县祀文庙东庑。 [2] 
本    名颛孙师别    名颛孙子张字子张所处时代东周 春秋战国时期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陈国阳城县(今河南商水县西北)出生日期503年主要成就孔门十二哲之一追    封陈伯、宛丘侯、陈国公、陈公老    师孔子拼    音zhuān sūn shī
目录
1 人物生平
2 家世考证
3 性格
4 思想特点
5 影响
6 评价
7 论语篇名
8 大宗世系
▪ 先祖
▪ 本人
▪ 后裔
人物生平编辑
鲁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颛孙师生于陈国,比孔子小四十八岁。子张为人相貌堂堂,极富资质,从容自得,居处不务求立于仁义之行。孔子评价子张说“师也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就是说子张才过人,失在有些邪辟,喜欢文过饰非。在《论语·先进》里孔子又说子张“师也过,商也不及”,即认为子张性格有些过于张扬,子夏性格有些过于软弱,并说“过犹不及”,认为他们都没有达到中庸之道。子张很喜欢问从政的事情,孔子告诉他:“多听,有不明白的就先阙疑,谨慎地说其余的,就少过失;多看,不明白的就先搁置,谨慎地做其余的,就少后悔。言少过失,行少后悔,事业就在其中了。” [1] 
后来,颛孙师跟从孔子在陈国、蔡国两国间受困,问如何才能畅行无阻。孔子说:“言语忠信,行为笃敬,即便在蛮貊之国也能行;言不忠信,行不笃敬,即便州里之间能行得通吗!站在地上就看见‘言忠信,行笃敬’竖立在自己面前,在车上则见其倚靠在车前横木上,然后就能畅行无阻了。”子张恭敬地把这话记在衣带上。 [1] 
他与人交注宽宏豁达,他喜欢同比自己贤能的人交朋友,主张“尊贤容众”。他在与朋友相处过程中能做到不计较过去的恩怨,就是受到别人的攻击、欺侮也不计较,故被称为“古之善交者”。他又办事勇武。在孔门弟子个是忠信的楷模,后人称有“亚圣之德”。他生活上不拘小节,不讲究外观礼仪,不追求衣冠整洁美观;随和从俗,与墨家相近,在观点上与墨家有相通之处。《大戴礼记·千乘》即子张氏之儒的文献。本篇记载:“下无用则国家富,上有义则国家治,上有礼则民不争,立有神则国家敬,兼而爱之则民无怨心,以为无命则民不偷,昔者先王立此六者而树之德,此国家所以茂也。”章太炎解释为“下无用即墨之节用,上有义即墨之尚同,立有神即墨之明鬼,兼而爱之即墨之兼爱,以为无命即墨之非命,盖施政之术不尽与修己同也。”《用兵》认为“圣人之用兵”“以禁残止暴于天下”,“贪者之用兵以刈百姓危国家”。与《墨子·非攻》中的“诛”和“攻”实为同义。“诛”即“圣人之用兵”;“攻”即“贪者之用兵”。东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中,众多孔门弟子注名者不多,他是注名者之一。
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即以其配祀孔子。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封为“陈伯”。
家世考证编辑
历史文献中,有以子张为陈人者,如《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云“颛孙师,陈人”。《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云“颛孙师,陈人,字子张”。有以子张为鲁人者,如《吕氏春秋·尊师》篇云“子张,鲁之鄙家也”。蒋伯潜在其《诸子通考》一书中引上述材料,但没有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只是说“子张有鲁人、陈人两说也”。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中引崔述语云:子张乃颛孙于(鲁)庄公二十二年自齐奔鲁,历闵、僖、文、宣、成、襄、昭、定至哀公凡十世。子张之非陈人明矣。因其先世出自陈而传之者遂误以为陈人耳,若子张为陈人,孔子亦将为宋人乎。从此可看出,子张祖籍陈人历史上是没有争议的,因为子张之姓(颛孙)源于陈国。颛孙形成于春秋时,据《尚友录》载:“陈公子颛孙仕晋,子孙氏焉”。颛孙氏是春秋时代的陈国公族,上古圣君虞舜妫姓的后裔,颛孙从陈国到晋国去做了官,其后世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颛孙,称颛孙氏。《通志·氏族略》云:“颛孙氏出自陈公子颛孙”两种材料都说明颛孙是陈国的公子,只是仕晋与仕鲁的区别,后一种材料似乎更据可信度,《左传》载:(鲁)庄公二十二(公元前672年)年云:“陈公子完与颛孙奔齐。颛孙自齐来奔(鲁)。”,这里说得是陈国在春秋时期曾发生一起争夺王位的斗争,“陈人杀其大子御寇”,王室的内讧导致陈完与颛孙在陈国无法安身,于是逃奔到了齐国。这个陈公子完(字敬仲)是陈厉公的儿子。即后来代齐称王的田氏始祖。另一位公子颛孙则从齐国又逃到了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后代遂以颛孙为氏。故而梁玉绳在其《史记志疑》说:“(子)张盖其后,故又为鲁人。”。有一副对联正说明了这种情况:陈国簪缨之后 孔门游夏之俦。这里上联说得是颛孙氏的来历。下联即是说子张是与子游、子夏并列于孔门的贤人。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子莫考》中又说“近人罗根泽引钱大昕云因谓‘《说苑》虽未明载颛孙子莫为鲁人,然颛孙得氏日浅,战国之初当未散居各国。……而颛孙既出于鲁,谓之鲁人亦不为过。’”。 [3] 
此外,还有旁证材料,《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中记载“子张有父之丧,公明仪相焉,问启颡于孔子。孔子曰‘拜而后启颡,颓乎其中顺;启颡而年拜,颀乎其至也。三年之丧,吾从其至也。’”。这里说子张的父亲死时,公明仪曾作为礼相向孔子询问过跪拜之礼。说明一是子张之父与孔子及其弟子有交往,而且关系颇深,二是从子张之父死后以公明仪为相来看,子张父子应该是长期居于鲁国的。。三是“三年之丧”并非当时的通用之礼(古今学者已有许多文章论证此),只是孔门中或鲁国的部分人中实行。因此,子张父之丧当在鲁发生。四是当时有父在不远游的风俗。《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张师从孔子的时间主要在孔子周游列国后期(子张首次出现在‘陈蔡间受困’时,时为哀公六年,即公元前489年,年15)到孔子返鲁后,因此,其主要活动在鲁,其父也必在鲁。又《礼记·檀弓》篇中记子张与曾子之母同时死,“子张死,曾子有母之丧,齐衰而往哭之。或曰:‘齐衰不以吊。’曾子曰:‘我吊也与哉?’”。《礼记·檀弓上》还有一段关于子张死时的记载“子张病,召申祥而语之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几乎?’……” 。曾子是鲁国人(南武城人氏),申祥则是子张之子,也在鲁国作官,曾随吴起与齐国作战。并且是鲁缪公礼贤之人,因而长期活动在鲁国。从子张与这些人的交往来看,子张生前的活动应该也是以鲁国为主的。又《礼记·曲礼下》中说“去国三世,爵禄无列于朝,出入无诏于国,唯兴之日,从新国之法”,颛孙氏去陈至鲁是逃出来的,自然不会有“爵禄列于朝(陈国)”,发展到子张时已170余年,早已在三代以上,“从新国之法”久矣。
关于子张的家世,《吕氏春秋.尊师》有段记载:“子张,鲁之鄙家也,颜琢聚梁父子大盗也,学于孔子。段干木晋国之大驭也,学于子夏。高河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于乡曲,学于墨子。索卢参东方之拒狡也,学于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于刑戮死辱也,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这里所说的“鄙家也”、“大盗也”、“大驱也”、“暴者也”、“拒狡也”等,都是同样性质的卑贱而有罪的“刑戮”之人。子张也是这个行列当中的一个。另外《尸子》中有段话也说:“子贡卫之贾人,颜琢聚盗也,撷孙师胆也,孔子教之皆为显士”。前面那段材料说子张是“鄙家也”,这里又说是“驱也”,虽然称谓不一,但都是说他出身微贱,而且是个犯有罪行的人。
虽然出身微贱,但是经过孔子教育后,成了名显于天下的有名之士。孔子死后,他独立招收子弟进行活动。《史记·儒林列传》说:“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故子路居卫,(孔子死前,子路就死在卫国)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午齐”。这样看来子张最后是在陈国定居下来,并以陈国为基地发展自己的势力。又据《韩非子·显学》记载,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而“子张氏之儒”列在最前面。可见他这一派在后儒中,势力是相当大的。 [4] 
性格编辑
孔子有名的学生,’除了学术思想各有特点外,在为人性格上也有各自的不同。仔细查阅材料,发现子张有如下几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关于“师也辟”的问题。
孔子在《论语·先进》篇中,概括四个学生的性格时说:“柴也愚,参加鲁,师也辟,由也喭。关于这段话的注解,其他三人没有什么不可,一部就是说高柴愚笨,曾参迟钝,仲由由莽等等。然而对于“师(子张)也辟”却有两种不同的注解。一是把“辟”解为“偏”,偏者,怪也。就是说子张性格偏激。多数人都是这样解释的。少数人则以朱熹,他把“辟”解为“便辟”,作邪僻之意思,而他对’“便辟”又曹作过两次解释,一次说:“谓习于容止,少诚实也”,另一次说:“谓习于威仪而不直”①朱熹对“便辟”的这两次解说是一致的,都是说善于逢迎诌媚而不诚实的意思。照朱熹的看法子张也就是这样一种不老实的人。
第一,孔子在这里对儿个学生所概括的愚、鲁、谚等,很明显是指的天生的素质或性格,那么在叫起谈到的“师也辟”的“辟”也应和前面所讲的问题是一致的,指的“偏激生性,不像指后天的习性
第二,我们知道,孔子对其弟子的过错,都是很坦率地给以指点的,如指责子路“野哉!由也”,说宰我“朽木不可雕也”,说冉求“非吾之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假如子张的品德真的像朱熹所说的,是逢迎诌媚而不诚实的话,孔子定会给以斥责的。然而孔子在这方面没有半点批评。可见子张品德,并不是这么低下。
第三,子张对于品德低下者,不但不同流共处,而且还给以卑视,如《论语·子张》篇中载:“子张日:‘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在这里子张就批评了那些信道不忠实的人,是些不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人。
可以肯定,由上分析,皆误。孔子说的“师也辟”而不是指的其他,专指子张性格清流这一点,所以才有循而不作的主张。只学知识不去真做的。
(二)关于“师也过”的问题。《论语.先进》载:“子贡间:‘师(子张)与商(子夏)也熟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日:‘然则师愈与?’子日‘过犹不及,。”这段话如何理解呢?朱熹曾注释说:“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苟难,故常过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⑧自从朱熹这样注释以忘黄式三的《论语后案》,康有为的《论语注》等等,也都是重复着这种注解。好像已成定论似的。我感到这样理解不符合事实。因为,第一,子张固然才高意广,然而子夏也是个才气横溢的人物,如《论衡。知实》就说子夏“有圣人之才”。他们二人的才气并没有多大差别,这里所说的“过”和“不及”绝不是指的才气问题。第二,至于说子夏笃信谨守规-模狭隘等,更不符合子夏的具体情况,实际上子夏也是个思想开通、性格爽朗的人。根本没有什么“狭隘”的问题。(详见拙著《子夏研究》)。总之,子夏的思想并不拘谨狭隘,朱熹的之却璐是难以成立的。
这里的“过”和“不及”,既不是指才气,卜又不是指思想,那么如何理解才恰当呢?我认为在这里子贡问的和孔子回答的是个具体的如何交朋友的问题。子贡问,在交朋友方面子张和子夏谁好一些呢?孔子说,子张所交的朋友什么人都有,面很广,但广得有点过份。而子夏只结交比自己贤能的人,交结面不广,朋友少,所以说他“不及”。‘这样解释是符合两个人的实际情况的。如《论语·子张》篇说:“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日‘子夏云何?’对日:‘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日:‘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在交结-朋友的问题上,子夏认为可以交的就去交他,_不可交的就拒绝他。什么人可结交呢?《说苑·杂言》中说,子夏是“好与贤己者处”。这就是说,比自己贤能的人,子夏才去结交,否则就拒之。子张则不然,他认为:君子尊敬贤人,也要接纳普通的人,称赞好人,也可怜无能的人。不论什么人,子张都不拒绝结交。
或问,子张这一认识不是也可以吗?为什么受到孔子“过”的批评呢?我们知道,孔子在交朋友方面是有其一定要求的,在一定程度上,他是同意子夏的“好与贤己者处”的意见的,因为孔子自己就是“毋友不知己者”⑧,所以他对子张这种广交朋友的态度,就感到太过份了。
或又问,子夏的“好与贤己者处”和孔子的“毋友不如己者”,不是完全一致的吗?孔子为什么又批评子夏是“不及,呢!这是因为孔子在这个问题上,做得并不绝对,有时他也想的人交往。如《论语.述而》篇说:“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日: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这就是说,对子过去不满意的人,不要老看到人家的不足,也要看到人家进步的地方,做事不要太过份,不要抓住人家以往的过失不放。孔子在交朋友方面既不同意太广,也不同意太狭窄。所以他说了上面那段话。
儒家学派,很注意个人修养,为了修养好,也就重视选择邻居和交结朋友的问题。对此,孔子曾发表过意见,如说“择不处仁,焉得知”(《从里仁》)、又说“毋友不如己者”等等。总的说来,弟子们是听从孔子这些意见的,但是也会有小的出入,而子张在交友方面过于豁达,不与贤己者交。就构成了他的一个特点。
由上分析,皆误。孔子把子夏当成第二个自己,偏爱子夏,所以才说子张朋友太广泛
(三)、“禹行而舜趋”的问题。荀子在《非十二子》篇中就说:“弟佗(颓唐的样子)其其冠,神潭(冲淡)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头上歪戴着帽子,嘴里说些淡薄无味的话,走路还学着禹、舜的样子,子张氏之儒就是如此之下贱。郭沫若同志在引了这段话以后说:“荀子骂人每每不揭出别人的宗旨,而只是在枝节上作人身、攻击”④。不谈人家的思想和主要问题扩只说人家戴帽子不正等问题,确是提不到问题的要害。不过却也帮助我们了解到子张的为人风度。子张就是个大咧咧的不拘小节的人。
另外,郭沫若同志在其《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中,更把子张的“禹行而舜趋”的行为,引伸为是“犯而不校”品德的一种表现。“犯而不校”,就是受到别人攻击、欺侮,也不加以计较的意思⑥。郭老说:“禹之父鲸为舜所诛戮,而禹臣服于舜。舜之弟象作恶不俊,而舜封之有库。这些都是‘犯而不校’的好榜样。所以子张氏之儒在摹仿他们,亦步亦趋。子曰“以直报怨,何以报德”。这在孔门的中庸之德看来,应该是有点过火的,所以曾子批评他,‘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子游也批评他:‘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他那样的宽容,而说他不合乎仁道,大约、是嫌他有点近于乡愿吧!”⑥郭老这一分析是很有见地的,子张并不一定是乡愿式的好好先生,但他学着禹、舜的样子不太计较过去的恩:怨,不好记恨人,确是他为人的一个特点。这和他的大列列的性格,喜欢广交朋友的特点也是完全一致的。
《论语·先进》篇记载,当子张向孔子请教“善人之道”时,孔子就回答说:“不践迹,亦不入于室”。意思是说,不踩着圣人的脚印走,道德是难以学到家的。大概子张听了孔子的话以后,就模仿禹、舜这些儒家圣人的样子行事。一方面学些表面的走路的样子,另方面更是学他们的品德。在模仿中,可能有些过份,所以就受到了荀子“禹行而舜趋”的议论。对于:“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南怀瑾老师是这样解释的,善人之道要不着痕迹,不留心里。做过就做过了。
另外,还需要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说苑·杂言》和《列子·仲尼》两书记载的资料和前面说法不太一致己两书记载,子夏问孔子说,子张之为人也何若?”孔子就回答说“师(子张)之庄贤宇丘也”。“庄”就是严肃的意思。在这里孔子说态度严肃是子张的一个特长。这就和前面说的大大列列马大哈的性格不一样了。以该书所伦,子张乃故意“克己”,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要求自己对待朋友。到底如何!可以研究。不过,该两书出得晚,可靠性不大。在此提出来,仅供参考而矣。
(四)勇武精神。在孔子的学生中,大多人都具有勇武的精神,子张也具备这个特点。如《论语·子张》记载说:“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己矣,”。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士”,临到危难的时候,就要把自己的生命拿出来,看到有利可得时,便要考虑一下应该不应该得。这真是个有勇有义精神的大侠。
再者,《太平御览》卷915还记载:“子路勇且力。其次子贡为智,曾参为孝,颜回为仁,子张为武”。这里又把子张看作是有“武”的特点的人。“勇”和“武”有所不同,“勇”的精神,不仅在打仗时能表现出来,而且在办其他事情时也能表现出来。而“武”就比较具体了,就是打仗勇猛的意思。勇、武并不矛盾,可以并存。子张是个有勇武精神的人。
思想特点编辑
一 主忠信 言亲疏尊卑之异 。婚礼威仪,如承祭祀。
证据: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第十二篇颜渊》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论语。第十二篇颜渊》
《论语。第十八篇子张》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崇德: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
惑:迷惑,不分是非。
徙义:徙,迁移。向义靠扰。
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后两句。此诗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子对其丈夫喜新厌旧的愤怒情绪。孔子在这里引此句,令人费解。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论语·第十五篇卫灵公》
因为孔子反复地对他强调忠、信问题,所以打动了他的心,有一次,当孔子谈完了忠、信的重要性以后,子张就“书诸绅”
写在大带上,以示永不再忘。以后子张在这方面的修养确见成效,以致他也发表了这方面的言论来教育别人。如“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可见他在这方面是受到了孔子较深刻的教育。所以后来的孟子和王充在谈到子张时,都一致承认“子贡、子游、子张皆得圣人一体”⑩。他们都有自己的特长。
二、“禹行而舜趋”。“君子必服古服,言古言,然后以为仁。”“君子循而不作。”
荀子《第六篇非十二子》:“弟佗(颓唐的样子)其其冠,神潭(冲淡)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头上歪戴着帽子,嘴里说些淡薄无味的话,走路还学着禹、舜的样子,子张氏之儒就是如此之下贱。
证据: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论语。第十一篇先进》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论语。第十二篇颜渊》
禹行是指什么?据李零引唐朝李轨的注解:“禹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跛行……而俗巫多效禹步。”
大禹的腿出了毛病,走路费劲。成了瘸子,而巫师们很多人模仿大禹的一瘸一拐的走路姿势。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禹步要这么费劲的走了,偏瘫了
舜趋是指什么?
舜娶娥皇、女英回 妫水居住,舜很顺从老婆的话,瞽叟和象有次哄骗,阴谋烧死舜。娥皇、女英出谋划策,舜乖乖的带着两顶斗笠,爬上房顶干活。他刚上去,这时,两个斗笠就派上了用场,舜一手拿着一个,像长了翅膀一样从房上跳下来,毫发未损。又有一次,瞽叟叫舜去挖井,等舜刚下到深处时,他的老爹和兄弟就急急忙忙地取土填井,想把他给活埋了。幸运的是,舜的两位夫人早被公公、婆婆、小叔子一大家子层出不穷的“阳谋”、“阴谋”修炼出极高的警惕性,提前让舜在水井的侧壁凿出一条暗道,这才捡了一条命。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亦称《汲冢纪年》,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盗墓者不准(Fǒu Biāo)所发现的编年体史书。
《竹书纪年》述:尧帝最宠爱一位名叫女黄的妻子,她生儿子丹朱。由于尧的偏爱,丹朱在十个儿子中地位最高,成为尧内定的继承人。当尧自觉年老力衰的时候,他果然将皇位传给了丹朱。
然而庶出的兄弟姐妹们从小就看着各自的母亲受到父亲的冷落,心中忿忿不平。更何况丹朱一向恃宠,不把手足之情看在眼里,禀性凶顽。所以大家都不愿意让丹朱做这个皇帝。于是一场政变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姚重华夫妻三人和伊氏庶子九人取得了胜利,将尧和丹朱都囚禁起来——尧应该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当初他就是用同样的方法从大哥挚手里夺得了首领位置。接下来,九个小舅子和姚重华之间,又为谁最后继位展开了殊死搏斗。 三年后,姚重华最后胜出。在这整个过程中,娥皇女英始终坚定地站在丈夫的一边。(真是女生外向啊!)
姚重华成为“舜帝”。
但是更多的人都愿意把尧夺兄位、舜夺丈人位的事情说成是“禅让”制。
所以在广大民众眼里,尧帝与舜帝都是中国上古史中,具有美德与智慧的统治者,被后世的人们视为典范。托了父亲与丈夫的名声,娥皇女英也成为中国古代女子最早的表率
个别零乱的史料之附录。内篇也。是否属实,没有客观证据,完全是个人主观一面之词,一曲之见,个人偏见。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三,廉洁自夸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至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论语。公冶长第五》
四,信命教条
“寿夭贫富,安危治乱,固有天命,不可损益。穷达、赏罚、幸否有极(9),人之知力,不能为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为政第二》
五,耿直爱虚荣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达名天下,即扬名天下。出自《墨子·汉晋伪书亲士》:“三子之能达名成功於天下也,皆於其国抑而大丑也。”
六,好问问题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阂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网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第二》
七,爱穿草鞋。
八,宽厚为怀。“君子胜不逐奔,掩函弗射(14),施则助之胥车。”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九,安静待民。“君子若钟,击之则鸣,弗击不鸣。”
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周昭:“当世君子能不然者,亦比有之,岂独古人乎!然论其绝异,未若顾豫章(顾邵)、诸葛使君(诸葛瑾)、步丞相(步骘)、严卫尉(严畯)、张奋威之为美也。《论语》言‘夫子恂恂然善诱人’,又曰‘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豫章有之矣。‘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使君体之矣。‘恭而安,威而不猛’,丞相履之矣。学不求禄,心无苟得,卫尉、奋威蹈之矣。此五君者,虽德实有差,轻重不同,至於趣舍大检,不犯四者,俱一揆也。昔丁谞出於孤家,吾粲由於牧竖,豫章扬其善,以并陆、全之列,是以人无幽滞而风俗厚焉......
(乾)
gānㄍㄢˉ
◎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
◎关连,涉及:~系。互不相~。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
◎涯岸,水边:“河之~兮”。
◎个数:若~。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燥。~旱。~枯。~柴。豆腐~。
◎枯竭,尽净:~尽。~杯。
◎徒然,白白地:~着急。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亲。
◎〔~将(jiàng)〕古剑名。
◎姓。
其它字义
●干
(干)
gànㄍㄢˋ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躯~。~线。
◎做:~事。说~就~。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才。~员。~练。
◎方言,坏、糟:事情要~。
干,求也。古论语当作“子张问求禄”,今本为“子张问干禄”。周昭引古论语,称赞同僚品德有古儒之风范。五句,今本四句皆存,第五句自然也为论语旧本。又不犯四者,俱一揆也。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此当为不犯五者。今本《吴书》则妄为四也。笔误明矣。
学不求禄,心无苟得。
白话文翻译:学习技能不要想着设法得到官吏俸给你的机会。最要紧的是没有不合理的收入机会。孔子谓子夏: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勿欲速,勿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数学逻辑关系:原命题成立,逆否命题必然也成立。
若学,则不求禄。逆否命题:若求禄,则不学。
有心,则无思苟得。逆否命题:若有思苟得,则非存心。
应为『13·8』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之残篇.联系上下文,大家很明显就能知道“原文应该、或许、可能、好像是
『13·8』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心有,曰:苟得矣”
影响编辑
八儒之首
韩非《显学篇》说: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道藏本良作梁)之儒,有孙氏(即荀卿)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自从孔子之死到韩非,中间二百多年,先后共有过这八大派的儒家。这八大派并不是同时发生的,如乐正氏,如子思,都是第三代的;孟氏、孙氏都是第四或第五代的。颜氏、仲良氏今不可考。只有子张和漆雕氏两家是孔子直传的弟子。今试作一表如下:
孔子/子张/漆雕氏/(曾子)--/子思-孟子/乐正子春/(?)荀卿/(?)颜氏/(?)仲良氏
最可怪的是曾子、子夏、子游诸人都不在这八家之内。或者当初曾子、子夏、子游、有子诸人都是孔门的正传,“言必称师”(《论语》十九曾子两言“吾闻诸夫子”,《礼记·祭义》乐正子春曰:“吾闻诸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故不别立宗派。只有子张和漆雕开与曾子一班人不合,故别成学派。子张与同门不合,《论语》中证据甚多,如: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十九)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十九)子张是陈同甫、陆象山一流的人,瞧不上曾子一般人“战战兢兢”的萎缩气象,故他说: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无?(十九) [5] 
从《韩非》与《天下残文》,
我们足以了解到,战国末年,子张,子思虽然学术影响巨大,但是已经处于少数派地位。《天下残文》歌颂其他六儒,按诗书礼乐春秋易,六艺顺序对六儒家,进行了褒扬,单独对子张,子思进行嘲讽。
可知一,原来分裂出去的五儒,已经在战国末年趋于统一,而且承认了鲁国的曾子学派的正统地位。论功行赏,不再固执的予以对抗。
可知二,唯独子张之儒,子思之儒抗拒到底,成为乱臣贼子,道家不耻。
据猜测:子张为人。
一,道德楷模,讲理的人,有涵养的人。
二,对强者不阿谀,不亲近,不讨好;对弱者不虐待,不骄傲、蛮横,举止有礼貌。
三,朋友远离他时,他能够也不计较得失,犯而不校,不怨恨、不责怪。
最后却归于失败。仅仅流于历史的瞬间。很可怜。这与《论语》《汉书艺文志》的出版记录吻合,又说明汉独尊曾子后,却并未不发行仲梁子,乐正子,等反对过曾子的学派著作。可知并未履行当初诺言,故《史记》高度表彰季布之诺,一诺千金,暗讥当时之儒食言
子张是孔子的重要弟子之一,他的特长是明显的,学业也是有成就的,因而影响也是不小的。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可以看出如下几点。
首先,子张的性格开朗,为人豁达,且有善于广交朋友等的特点,这对后世是有一定影响的。如《后汉书》云:“盖孔子称‘上交不诌,下交不默’,又曰:‘晏平仲善与人交,子夏之门人亦问交于子张。……古之善交者详矣”。这里对孔子、晏子、子张在交朋友方面,一块肯定为“有之善交者”。可见子张在这方面是有好的影响的。
其次,子张问行时,孔子就大谈忠、信思想品德的重要性,随之子张就把它记下来。师徒之间关于忠、信的这段谈话,对后世也有影响。如东汉时人们就借着这段话来发挥感想,“而忠信笃敬,蛮貂行焉者,诚以德之感物厚矣。故赵孟怀忠,匹夫成其仁,杜林行义,烈士假其命。易曰‘人之所助者信’,有不诬矣。”⑧由这段话可以看出他对后世的影响。
子张给后人以深刻的印象,这不仅有文献材料,而且还有实物资料。如在山东嘉祥县武氏祠文物馆,收集到的东汉的画像石中,有孔子见老子图,图中跟随孔子的弟子很多,但只注名了子张、子路、子贡等人,可见在东汉人的心目中,子张是孔子的个重要弟子。甚至直到三国时代人们还称“子张、子路、子贡等七十之徒”有“亚圣之德”⑥。这说明他们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历代封建政府,为了安定社会秩序,稳固其统治地位,无不宣扬儒家学说和推崇孔子,而在这个过程中,也给子张以很高的地位。据《后汉书·明帝纪》载,东汉明帝十五年东巡狩,“三月……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从这以后孔门弟子—包括子张,也不断受到历代官府的祭祀。另外,历代政府也不断对子张追加溢号,唐代尊为“陈伯”,宋代时又增溢为宛邱侯,以后又尊之为“陈公”。由上可见,历代帝王对他一直是很推崇的。
总之,子张对后世是有一定影响的。
①分别见于《论语、先进》和《论语·季氏》有关篇章的朱熹注。②见《论语·先进》朱熹注。③见《论语·学而》又见《子罕》。④见《十批到书·孺家八派的批判》。⑤见《论语·伯泰》第五段。⑥《十批判书行儒家八派的批判》。⑦《论语·学而》。⑧《论语·为政》。⑨《论语·颜渊》。⑩《论语·卫灵公》。⑧《论语·子张》。@《论语·公孙丑上》《论衡·知实》。⑩《后汉书·朱乐何列传》。⑧《后汉书·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⑩《三国志·诸葛膝二孙二仆阳传》。
评价编辑
孔子评价颛孙师说“师也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1]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选自《子张》
论语篇名编辑
本篇共计25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见危致命,见得思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君子之过,犹日月之食”;“其生也荣,其死也哀”。本篇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孔子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精神;孔子对殷纣王的批评,孔子关于学与仕的关系,君子与小人在有过失时的不同表现,以及孔子与其学生和他人之间的对话。
全文:
『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2』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3』子夏之门人,问“交”於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
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於人何所不
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8』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9』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10』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後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11』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12』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後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
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1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4』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15』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16』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17』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
『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19』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20』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2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2』卫公孙朝问於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於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
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23』叔孙武叔语大夫於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
墙也及肩,窥见屋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
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2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
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於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25』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於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
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
期行,绥之期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全文翻译:
『1』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2』子张说:“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说他没有?”
『3』子夏的学生向子张寻问怎样结交朋友。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说的?”答道:“子夏说:‘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拒绝他。’”子张说:“我所听到的和这些不一样: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众人;能够赞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够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贤良的人,那我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我如果不贤良,那人家就会拒绝我,又怎么谈能拒绝人家呢 ?”
『4』子夏说:“虽然都是些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用它来达到远 大目标就行不通了。”
『5』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6』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7』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住在作坊里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撑握道。”
『8』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一定要掩饰。”
『9』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看他的样子庄严可怕,接近他又温和可亲,听他说话语言严厉不苟。”
『10』子夏说:“君子必须取得信任之后才去役使百姓,否则百姓就会以为是在虐待他们。要先取得信任,然后才去规劝;否则,(君主)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11』子夏说:“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12』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做些打扫和迎送客人的事情是可以的,但这些不过是末节小事,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学到,这怎么行呢?”子夏听了,说:“唉,子游错了。君子之道先传授哪一条,后传授哪一条,这就像草和木一样,都是分类区别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随意歪曲,欺骗学生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终地教授学生们,恐怕只有圣人吧!”
『13』子夏说:“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14』子游说:“丧事做到尽哀也就可以了。”
『15』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难得的了,然而还没有做到仁。”
『16』曾子说:“子张外表堂堂,难于和他一起做到仁的。”
『17』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人不可能自动地充分发挥感情,(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时候。”
『18』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其他人也可以做到,但他不更换父亲的旧臣及其政治措施,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19』孟氏任命阳肤做典狱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在上位的人离开了正道,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你如果能弄清他们的情况,就应当怜悯他们,而不要自鸣得意。”
『20』子贡说:“纣王的不善,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所以君子憎恨处在下流的地方,使天下一切坏名声都归到他的身上。”
『21』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22』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没有什么地方无文王武王之道。我们老师何处不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播呢?”
『23』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贤。”子服景伯把这一番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围墙来作比喻,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仞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你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富丽堂皇,和房屋的绚丽多彩。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并不多。叔孙武叔那么讲,不也是很自然吗?”
『24』叔孙武叔诽谤仲尼。子贡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25』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了,仲尼怎么能比你更贤良呢?”子贡说:“君子的一句话就可以表现他的智识,一句话也可以表现他的不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夫子的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够顺着梯子爬上去一样。夫子如果得国而为诸侯或得到采邑而为卿大夫,那就会像人们说的那样,教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要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顺;动员百姓,百姓就会齐心协力。(夫子)活着是十分荣耀的,(夫子)死了是极其可惜的。我怎么能赶得上他呢?”
大宗世系编辑
自颛孙子始,颛孙子大宗世系至光绪1年历73代。第73代世系,依《萧县志》而补。自73代以后世系,因资料缺乏而暂缺。
现今其后人已成立子张思想研究会和颛孙网,子张墓地被重修并且成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先祖
传说时期
世祖黄帝
世祖昌意
世祖颛顼
世祖穷蝉
世祖敬康
世祖桥牛
世祖瞽叟
世祖重华
世祖舜
世祖商均
西周至春秋时期
17世祖遏父(虞阏父),任周朝陶正
16世祖 陈满,陈胡公
15世祖 陈犀侯,陈申公
14世祖 陈突,陈孝公
13世祖 陈戎,陈慎公
12世祖 陈宁,陈幽公
11世祖 陈孝,陈釐公
10世祖 陈灵,陈武公
9世祖 陈燮,陈平公
8世祖 陈圉,陈文公
7世祖 陈鲍,陈桓公
6世祖 陈林,陈庄公
5世祖陈颛孙,与陈厉公子完(即陈完,一作田完)同出奔
4世祖 颛孙强
3世祖 颛孙健
2世祖(祖父) 颛孙齐
1世祖(父亲) 颛孙姜,生三子:子张、子莫、子英
本人
颛孙子:颛孙师,字子张
后裔
世系
1世孙(儿子) 颛孙申详,生于鲁国,因名鲁人,师事子思,缪公尊以宾礼
2世孙(孙子) 颛孙钟,请学于申详
3世孙 颛孙文,博学强记,淹贯六经,魏召为相不受,著书万言,悉皆心性之学。生二子:江、河
4世孙颛孙河,文次子
5世孙 颛孙羡,仕于赵
6世孙 颛孙球,言行笃实,修书筑墓
7世孙 颛孙冲,字太元,因秦焚书灭儒,遂隐于三台山,藏书石室
8世孙 颛孙延庆
9世孙 颛孙浣心,为长沙太守
10世孙 颛孙茂春
11世孙 颛孙简,博学好古,纂修遗书,汉昭帝征为博士
(以下的代数,都错一代)
第13代 颛孙萃
第14代 颛孙湛
第15代 颛孙园,天姿明敏,正直不阿,因王莽纂位,避而不仕
第16代 颛孙永久
第17代 颛孙嘉善
第18代 颛孙标
第19代 颛孙宁
第20代 颛孙克柔,晋武帝泰和1年授太常寺
第21代 颛孙东
第22代 颛孙无欲
第23代 颛孙凤
第24代 颛孙应泰,事母孝,修筑祖墓
第25代 颛孙光,好为古文词,著书二十二篇
第26代 颛孙珙,恢廓大度,魏举孝廉
第27代 颛孙奎
第28代 颛孙良,晋秘书郎
第29代 颛孙寰
第30代 颛孙存,北齐天保2年封子张为萧伯,存奉祀生
第31代 颛孙源,周武帝改封子张为陈伯,授源博士奉祀生
第32代 颛孙燕,隋文帝时为泾州司户
第33代 颛孙椿,唐武帝1年召袭博士奉祀生
第34代 颛孙远
第35代 颛孙通
第36代 颛孙登,唐开元4年召为国子监博士
第37代 颛孙高
第38代 颛孙淳,唐元和10年授少府监主簿
第39代 颛孙泰,唐显通1年明经及第,授国子监博士
第40代 颛孙宣
第41代 颛孙循,当五季之乱,隐居躬耕
第42代 颛孙熙,聪明颖异,八岁能文,后为户部员外郎
第43代 颛孙允
第44代 颛孙宏毅
第45代 颛孙书绅,宋大中祥符1年追封子张为宛丘侯,给奉祀官一员世袭祀事
第46代 颛孙晋,袭封奉祀,重新祠宇
第47代 颛孙坎,奉祀,修墓
第48代 颛孙订,奉祀,筑堤护墓
第49代 颛孙孔臣
第50代 颛孙皞,金人陷徐州,入淮泗毁祖墓。宋康王南渡,遂避河南,隐姓西华县
第51代 颛孙问明
第52代 颛孙燧
第53代 颛孙应芝,辟释老之说,著《涤尘》十二篇
第54代 颛孙瑾,癖沈琴鹤,为范阳教谕
第55代 颛孙栋,仕元后退隐河南西华县,尝对子叹曰:“萧,吾故土也。先人之坟墓在焉,不可流离忘归,子其旋返世守,无失烝尝之祀”
第56代 颛孙志,不忘父训,明洪武2年回萧守墓,仍筑室于闵子御车制牛板之东
第57代 颛孙礼,生员。生四子:崇儒、崇治、崇书、崇学
第58代 颛孙崇儒,字象贤,生员,生一子:铨,无后,以崇治为宗。颛孙崇治,奉祀生员。生三子:仪、钊、海
第59代 颛孙钊,崇治次子,奉祀生员,生二子:禄、杲
第60代 颛孙杲,钊幼子,奉祀生员
第61代 颛孙守经,奉祀生员
第62代 颛孙岱,字华峰,廪生入监,善词赋,好山水,重修祠墓,袭奉祀官。生二子:承恩、承惠
第63代 颛孙承惠,岱幼子,字泽甫,号继华,儒学生员,袭奉祀官,筑堤修墓,建祠于邑治西门外。清康熙1年,以子佐圣官赠江西临江府峡江县知县。生四子:依圣、辅圣、翼圣、佐圣
第64代 颛孙依圣,承惠长子,字必孔,奉祀生员,言行敦笃。生一子:尊贤。 颛孙佐圣,字悦孔,奉祀生员,入学食饩,顺治8年恩贡,廷试推官改授江西临江府峡江县知县,5年复补吉安府泰和县知县。生二子:景贤、好贤
第65代 颛孙尊贤,依圣子,生子达道。 颛孙好贤,佐圣幼子,字乐只,儒学生员,生一子:诚道
翰林院五经博士
第66代 颛孙达道,尊贤子,生子成德。 顗孙诚道,好贤子,清雍正3年恩诏为先贤颛孙子设立博士,查颛孙诚道委系嫡裔,奉旨授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生一子:明德
第67代 颛孙成德,达道子,生子宏绩。 颛孙明德,诚道子,乾隆21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生一子:宏传
第68代 颛孙宏绩,成德子,生子开来。 颛孙宏传,明德子,因病未袭。生一子:开瑞
第69代 颛孙开来,宏绩子,生子奕桂。 颛孙开瑞,宏传子,查非大宗,不应承袭
第70代 颛孙奕桂,开来子,生子世增
第71代 颛孙世增,生子树勋
第72代 颛孙树勋,道光9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第73代 颛孙大猷,咸丰9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 
词条图册




----------------------             


尧曰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本篇共3章,但段落都比较长。本篇中著名的文句有:“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宽则得众,信则民任”;“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等。这一篇中,主要谈到尧禅让帝位给舜,舜禅让帝位给禹,即所谓三代的善政和孔子关于治理国家事务的基本要求。
作品名称《论语·尧曰》作    者孔子及其弟子创作年代春秋时期作品出处《论语》文学体裁文言文
目录
1 20·1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评析
2 20·2
▪ 原文
▪ 译文
▪ 评析
3 20·3
▪ 原文
▪ 译文
▪ 评析
4 出处
5 主要作者
20·1编辑
原文
尧曰(1):“咨(2)!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3)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4),敢用玄牡(5),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6)在帝心。朕(7)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8),善人是富。“虽有周亲(9),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10),审法度(11),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12)。 [1] 
注释
(1)尧曰:下面引号内的话是尧在禅让帝位时给舜说的话。
(2)咨:即“啧”,感叹词,表示赞誉。
(3)允:真诚,诚信。
(4)履:这是商汤的名字。
(5)玄牡:玄,黑色谓玄。牡,公牛。
(6)简:阅,这里是知道的意思。
(7)朕:我。从秦始皇起,专用作帝王自称。
(8)赉:音lài,赏赐。下面几句是说周武王。
(9)周亲:至亲。
(10)权量:权,秤锤。指量轻重的标准。量,斗斛。指量容积的标准。
(11)法度:指量长度的标准。
(12)说:同“悦”,愉悦。
译文
尧说:“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隐于困苦和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舜也这样告诫过禹。(商汤)说:“我小子履谨用黑色的公牛来祭祀,向伟大的天帝祷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天帝的臣仆我也不敢掩蔽,都由天帝的心来分辨、选择。我本人若有罪,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若有罪,都归我一个人承担。”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富贵起来。(周武王)说:“我虽然有至亲,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有过错,都在我一人身上。”谨慎的统一规范度量衡等器具,审查修订各项法律制度,重新修建起各项被废置了的官事,全国的政令就会通行了。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了家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会真心归服了。所重视的四件事: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勤敏就能取得成绩,公平就会使百姓愉悦。 [1] 
评析
这一大段文字,记述了从尧帝以来历代先圣先王的遗训,中间或许有脱落之处,衔接不起来。后来的部分里,孔子对三代以来的美德善政作了高度概括,可以说是对《论语》全书中有关治国安邦平天下的思想加以总结,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1] 
20·2编辑
原文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1] 
译文
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说:“怎样叫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呢?”孔子说:“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却无所耗费!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斜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问:“什么叫四种恶政呢?”孔子说:“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 [1] 
评析
这是子张向孔子请教为官从政的要领。这里,孔子讲了“五美四恶”,这是他政治主张的基本点,其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本”思想,比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反对“不教而杀”、“不戒视成”的暴虐之政。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德治、礼治社会有自己独到的主张,在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1] 
20·3编辑
原文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1] 
译文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1] 
评析
这一章,孔子再次向君子提出三点要求,即“知命”、“知礼”、“知言”,这是君子立身处世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论语》一书最后一章谈君子人格的内容,表明此书之侧重点,就在于塑造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培养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志士仁人。 [1] 
出处编辑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虽说是焚书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实是一些方士及一些书本),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3] 
主要作者编辑
孔子像
孔子像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以孔为氏,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4]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粮仓)与乘田(管理牲畜)。他虽然生活贫苦,但好学上进善于取法他人,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于他知识渊博,开始授徒讲学,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下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3] 
词条图册
















Find us at:
Share on facebook: You don't have to be worried about the FACEbook Robots Auto Blocking Servers anyway. Bạn hãy nhấn nút sau để chia sẽ liên kết trang web mới này trên FACEBOOK. Xin các bạn cứ yên tâm mà chia sẽ vì sẽ không bị các chương trình auto robot servers kiểm tra tin rác ngăn chặn được đâu. Xin cám ơn FACEBOOK, INC,. and many others. Cheers! From Yours friends!!! Hi! Please click these buttons to share these links (these new other sites) on FACEBOOK. (You don't have to be worried about any FACEBOOK firewall automatic spam checking robot servers anyway, it is our warranty now. Thanks to our FACEBOOK. INC,. and many others. Cheers! From Yours friends!!! Hi!)
You can also find us at:
Trang Web Site 1: 
You can also find us at Web Site #1: 
Please click this link to see more.
Xin các bạn hãy nhấn vào liên kết trên để xem nhiều thông tin hơn.
or
Trang Web Site 2: 
You can also find us at Web Site #2: 
Click this button to Share on FACEBOOK: site02232d1
Please click this link to see more.
Xin các bạn hãy nhấn vào liên kết trên để xem nhiều thông tin hơn.
ANOTHER ONE AT:
Trang Web Site 3: 
You can also find us at Web Site #3:
Please click this link to see more.
Xin các bạn hãy nhấn vào liên kết trên để xem nhiều thông tin hơn
or:
Trang Web Site 4:
You can also find us at Web Site #4:
Please click this link to see more.
Xin các bạn hãy nhấn vào liên kết trên để xem nhiều thông tin hơn.
or:
Trang Web Site 5:
You can also find us at Web Site #5:
Please click this link to see more.
Xin các bạn hãy nhấn vào liên kết trên để xem nhiều thông tin hơn.
Namah Shakya Mouni Buddha. Nam mo Awalokiteshwara Bodhisattwa Mahasattwa maha karunikaya karuna Tadyatha. Aum, Mouniye, Maha Mouniye, Swaha.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Feature Post Co Thuoc

Corona Virus (exactly flu influenza or high /low blood pressure syndrome statement, the corona or covid-19 pandemic are just exactly some cold or flu influenza) Smart Curing Therapy Treatment _ Toa Thuoc dieu tri benh Corona hieu qua nhat hien nay

Corona Virus (exactly flu influenza or high /low blood pressure syndrome statement, the corona or covid-19 pandemic are j...

Popular post Co Thu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