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序說朱熹四書集注:論語集注Lunyu collection
The Confucianism Representation Speeches Books
論語序說
朱熹四書集注:論語集注
論語序說
《史記》世家曰:「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父叔梁紇,母顔氏,以魯襄公二十二年,庚戌之歲,十一月庚子,生孔子於魯昌平鄉陬邑。爲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及長,爲委吏,料量平。(委吏本作季氏。史索隱云:一本作委吏,與孟子合,今從之)爲司職吏,畜蕃息。(職見周禮牛人,讀為樴,義與杙同。蓋繫養犧牲之所。此官即孟子所謂來田)適周,問禮於老子,既反,而弟子益進。
昭公二十五年甲申,孔子年三十五,而昭公奔齊,魯亂,於是適齊,爲高昭子家臣,以通乎景公。(有聞韶問政二事)公欲封以尼谿之田,晏嬰不可,公惑之。(有季蓋吾老之語)孔子遂行,反乎魯。
定公元年壬辰,孔子年四十三,而季氏強僭,其臣陽虎作亂專政。故孔子不仕,而退脩詩、書、禮、樂,弟子彌衆。
九年庚子,孔子年五十一。公山不狃以費畔季氏,召,孔子欲往,而卒不行。(有答子路東周語)定公以孔子爲中都宰,一年,四方則之,遂爲司空,又爲大司寇。
十年辛醜,相定公會齊侯於夾谷,齊人歸魯侵地。
十二年癸卯,使仲由爲季氏宰,墮三都,收其甲兵。孟氏不肯墮成,圍之不克。
十四年乙巳,孔子年五十六,攝行相事,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魯國大治。齊人歸女樂以沮之,季桓子受之。郊又不致膰俎於大夫,孔子行。(魯世家以此以上皆為十二年事)
適衛,主於子路妻兄顔濁鄒家。(孟子作顏讐由)適陳,過匡,匡人以爲陽虎而拘之。(有顏淵後及文王既沒之語)既解,還衛,主蘧伯玉家,見南子。(有天子路及未見好德之語)去適宋,司馬桓魋欲殺之。(有天生德語,及微服過宋事)又去,適陳,主司城貞子家。居三歲而反于衛,靈公不能用。(有三年有成之語)晉趙氏家臣佛肸以中牟畔,召孔子,孔子欲往,亦不果。(有答子路堅白語,及荷蕢過門事)將西見趙簡子,至河而反,又主蘧伯玉家。靈公問陳,不對而行,復如陳。(據論語則絕糧當在此時)
季桓子卒,遺言謂康子必召孔子,其臣止之,康子乃召冉求。(史記以論語歸與之嘆為在此時,又以孟子所記,歎辭為主司城貞子時語,疑不然,蓋語孟所記,本皆此一時語,而所記有異同耳)孔子如蔡及葉。(有葉公問答子路不對沮溺耦耕荷條丈人等事。史記云:於是楚昭王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而陳蔡大夫發徒圍之故,孔子絕糧於陳蔡之間,有慍見及告子貢一貫之語。按:是時陳蔡臣服於楚,若楚王來聘孔子,陳蔡大夫安敢圍之?且據論語,絕糧當在去魏如陳之時。)楚昭王將以書社地封孔子,令尹子西不可,乃止。(史記云:書社地七百里。恐無此理。時則有接輿之歌。)又反乎衛,時靈公已卒,衛君輒欲得孔子爲政。(有魯衛兄弟及答子貢夷齊子路正名之語)而冉求爲季氏將,與齊戰有功,康子乃召孔子,而孔子歸魯,實哀公之十一年丁巳,而孔子年六十八矣。(有對哀公及康子語)然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乃敘書傳禮記。(有杞宋損益從周等語)刪詩正樂,(有語大師及樂正之語)序易彖、繫、象、說卦、文言。(有假我數年之語)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弟子顏回最賢,蚤死後唯曾參得傳孔子之道)
十四年庚申,魯西狩獲麟,(有莫我知之歎)孔子作春秋。(有知我罪我等語。論語請討陳恒事亦在是年)明年辛酉,子路死於衛。
十六年壬戌、四月己丑,孔子卒,年七十三,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心喪三年而去,惟子貢廬於塚上,凡六年。孔子生鯉,字伯魚,先卒。伯魚生伋,字子思,作中庸。」(子思學於曾子而孟子受業子思之門人)
何氏曰:「魯論語二十篇。齊論語別有問王、知道,凡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頗多於魯論。古論出孔氏壁中,分堯曰下章,子張問以爲一篇,有兩子張,凡二十一篇,篇次不與齊魯論同。」
程子曰:「論語之書,成於有子曾子之門人,故其書獨二子以子稱。」
程子曰:「讀論語:有讀了全然無事者,有讀了後其中得一兩句喜者,有讀了後知好之者,有讀了後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程子曰:「今人不會讀書。如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後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
程子曰:「頤自十七八讀論語,當時已曉文義。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
學而第一
論語卷一 宋 朱子 集註
學而第一
此為書之首篇,故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凡十六章。
○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說、悅同。○ 學之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後,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也。習,鳥數飛也。學之不已,如鳥數飛也。說,喜意也。既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中心喜說,其進自不能已矣。程子曰「習,重習也。時復思繹,浹洽於中,則說也。」又曰:「學者,將以行之也。時習之,則所學者在我,故說。」謝氏曰:「時習者,無時而不習。坐如尸,坐時習也;立如齊,立時習也。」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樂,音洛。○ 朋,同類也。自遠方來,則近者可知。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從者眾,故可樂。」又曰:「說在心,樂主發散在外。」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慍,紆問反。○ 慍,含怒意。君子,成德之名。尹氏曰:「學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慍之有。」程子曰:「雖樂於及人,不見是而無悶,乃所謂君子。」愚謂及人而樂者順而易,不知而不慍者逆而難,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學之正、習之熟、說之深,而不已焉耳。程子曰:「樂由說而後得,非樂不足以語君子。」
○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弟、好,皆去聲。鮮,上聲,下同。○ 有子,孔子弟子,名若。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弟。犯上,謂干犯在上之人。鮮,少也。作亂,則為悖逆爭鬬之事矣。此言人能孝弟,則其心和順,少好犯上,必不好作亂也。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與,平聲。○ 務,專力也。本,猶根也。仁者,愛之理,心之德也。為仁,猶曰行仁。與者,疑辭,謙退不敢質言也。言君子凡事專用力於根本,根本既立,則其道自生。若上文所謂孝弟,乃是為仁之本,學者務此,則仁道自此而生也。○ 程子曰:「孝弟,順德也,故不好犯上,豈復有逆理亂常之事。德有本,本立則其道充大。孝弟行於家,而後仁愛及於物,所謂親親而仁民也。故為仁以孝弟為本。論性,則以仁為孝弟之本。」或問:「孝弟為仁之本,此是由孝弟可以至仁否?」曰:「非也。謂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謂之行仁之本則可,謂是仁之本則不可。蓋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箇仁、義、禮、智四者而已,曷嘗有孝弟來。然仁主於愛,愛莫大於愛親,故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巧,好。令,善也。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悅人,則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聖人辭不迫切,專言鮮,則絕無可知,學者所當深戒也。○ 程子曰:「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則知仁矣。」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省,悉井反。為,去聲。傳,平聲。○ 曾子,孔子弟子,名參,字子輿。盡己之謂忠。以實之謂信。傳,謂受之於師。習,謂熟之於己。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其自治誠切如此,可謂得為學之本矣。而三者之序,則又以忠信為傳習之本也。○ 尹氏曰:「曾子守約,故動必求諸身。」謝氏曰:「諸子之學,皆出於聖人,其後愈遠而愈失其真。獨曾子之學,專用心於內,故傳之無弊,觀於子思孟子可見矣。惜乎!其嘉言善行,不盡傳於世也。其倖存而未泯者,學者其可不盡心乎!」
○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道、乘,皆去聲。○ 道,治也。千乘,諸侯之國,其地可出兵車千乘者也。敬者,主一無適之謂。敬事而信者,敬其事而信於民也。時,謂農隙之時。言治國之要,在此五者,亦務本之意也。○ 程子曰:「此言至淺,然當時諸侯果能此,亦足以治其國矣。聖人言雖至近,上下皆通。此三言者,若推其極,堯舜之治亦不過此。若常人之言近,則淺近而已矣。」楊氏曰:「上不敬則下慢,不信則下疑,下慢而疑,事不立矣。敬事而信,以身先之也。易曰:『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蓋侈用則傷財,傷財必至於害民,故愛民必先於節用。然使之不以其時,則力本者不獲自盡,雖有愛人之心,而人不被其澤矣。然此特論其所存而已,未及為政也。苟無是心,則雖有政,不行焉。」胡氏曰:「凡此數者,又皆以敬為主。」愚謂五者反復相因,各有次第,讀者宜細推之。
○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弟子之弟,上聲。則弟之弟,去聲。○ 謹者,行之有常也。信者,言之有實也。泛,廣也。眾,謂眾人。親,近也。仁,謂仁者。餘力,猶言暇日。以,用也。文,謂詩書六藝之文。○ 程子曰:「為弟子之職,力有餘則學文,不修其職而先文,非為己之學也。」尹氏曰:「德行,本也。文藝,末也。窮其本末,知所先後,可以入德矣。」洪氏曰:「未有餘力而學文,則文滅其質;有餘力而不學文,則質勝而野。」愚謂力行而不學文,則無以考聖賢之成法,識事理之當然,而所行或出於私意,非但失之於野而已。
○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賢人之賢,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誠也。致,猶委也。委致其身,謂不有其身也。四者皆人倫之大者,而行之必盡其誠,學求如是而已。故子夏言有能如是之人,苟非生質之美,必其務學之至。雖或以為未嘗為學,我必謂之已學也。○ 游氏曰:「三代之學,皆所以明人倫也。能是四者,則於人倫厚矣。學之為道,何以加此。子夏以文學名,而其言如此,則古人之所謂學者可知矣。故學而一篇,大抵皆在於務本。」吳氏曰:「子夏之言,其意善矣。然辭氣之間,抑揚太過,其流之弊,將或至於廢學。必若上章夫子之言,然後為無弊也。」
○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重,厚重。威,威嚴。固,堅固也。輕乎外者,必不能堅乎內,故不厚重則無威嚴,而所學亦不堅固也。
主忠信。
人不忠信,則事皆無實,為惡則易,為善則難,故學者必以是為主焉。程子曰:「人道惟在忠信,不誠則無物,且出入無時,莫知其鄉者,人心也。若無忠信,豈復有物乎?」
無友不如己者。
無、毋通,禁止辭也。友所以輔仁,不如己,則無益而有損。
過則勿憚改。」
勿,亦禁止之辭。憚,畏難也。自治不勇,則惡日長,故有過則當速改,不可畏難而苟安也。程子曰:「學問之道無他也,知其不善,則速改以從善而已。」○ 程子曰:「君子自修之道當如是也。」游氏曰:「君子之道,以威重為質,而學以成之。學之道,必以忠信為主,而以勝己者輔之。然或吝於改過,則終無以入德,而賢者亦未必樂告以善道,故以過勿憚改終焉。」
○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慎終者,喪盡其禮。追遠者,祭盡其誠。民德歸厚,謂下民化之,其德亦歸於厚。蓋終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謹之;遠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故以此自為,則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則其德亦歸於厚也。
○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
之與之與,平聲,下同。○ 子禽,姓陳,名亢。子貢,姓端木,名賜。皆孔子弟子。或曰:「亢,子貢弟子。」未知孰是。抑,反語辭。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溫,和厚也。良,易直也。恭,莊敬也。儉,節制也。讓,謙遜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輝接於人者也。其諸,語辭也。人,他人也。言夫子未嘗求之,但其德容如是,故時君敬信,自以其政就而問之耳,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後得也。聖人過化存神之妙,未易窺測,然即此而觀,則其德盛禮恭而不願乎外,亦可見矣。學者所當潛心而勉學也。○ 謝氏曰:「學者觀於聖人威儀之間,亦可以進德矣。若子貢亦可謂善觀聖人矣,亦可謂善言德行矣。今去聖人千五百年,以此五者想見其形容,尚能使人興起,而況於親炙之者乎?」張敬夫曰:「夫子至是邦必聞其政,而未有能委國而授之以政者。蓋見聖人之儀刑而樂告之者,秉彝好德之良心也,而私欲害之,是以終不能用耳。」
○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行,去聲。○ 父在,子不得自專,而志則可知。父沒,然後其行可見。故觀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惡,然又必能三年無改於父之道,乃見其孝,不然,則所行雖善,亦不得為孝矣。○ 尹氏曰:「如其道,雖終身無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則三年無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游氏曰:「三年無改,亦謂在所當改而可以未改者耳。」
○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
禮者,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也。和者,從容不迫之意。蓋禮之為體雖嚴,而皆出於自然之理,故其為用,必從容而不迫,乃為可貴。先王之道,此其所以為美,而小事大事無不由之也。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承上文而言,如此而復有所不行者,以其徒知和之為貴而一於和,不復以禮節之,則亦非復理之本然矣,所以流蕩忘反,而亦不可行也。○ 程子曰:「禮勝則離,故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以斯為美,而小大由之。樂勝則流,故有所不行者,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范氏曰:「凡禮之體主於敬,而其用則以和為貴。敬者,禮之所以立也;和者,樂之所由生也。若有子可謂達禮樂之本矣。」愚謂嚴而泰,和而節,此理之自然,禮之全體也。毫釐有差,則失其中正,而各倚於一偏,其不可行均矣。
○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近、遠,皆去聲。○ 信,約信也。義者,事之宜也。復,踐言也。恭,致敬也。禮,節文也。因,猶依也。宗,猶主也。言約信而合其宜,則言必可踐矣。致恭而中其節,則能遠恥辱矣。所依者不失其可親之人,則亦可以宗而主之矣。此言人之言行交際,皆當謹之於始而慮其所終,不然,則因仍苟且之間,將有不勝其自失之悔者矣。
○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好,去聲。○ 不求安飽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敏於事者,勉其所不足。慎於言者,不敢盡其所有餘也。然猶不敢自是,而必就有道之人,以正其是非,則可謂好學矣。凡言道者,皆謂事物當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 尹氏曰:「君子之學,能是四者,可謂篤志力行者矣。然不取正於有道,未免有差,如楊墨學仁義而差者也,其流至於無父無君,謂之好學可乎?」
○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樂,音洛。好,去聲。○ 諂,卑屈也。驕,矜肆也。常人溺於貧富之中,而不知所以自守,故必有二者之病。無諂無驕,則知自守矣,而未能超乎貧富之外也。凡曰可者,僅可而有所未盡之辭也。樂則心廣體胖而忘其貧,好禮則安處善,樂循理,亦不自知其富矣。子貢貨殖,蓋先貧後富,而嘗用力於自守者,故以此為問。而夫子答之如此,蓋許其所已能,而勉其所未至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磋,七多反。與,平聲。○ 詩衛風淇澳之篇,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子貢自以無諂無驕為至矣,聞夫子之言,又知義理之無窮,雖有得焉,而未可遽自足也,故引是詩以明之。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往者,其所已言者。來者,其所未言者。○ 愚按:此章問答,其淺深高下,固不待辨說而明矣。然不切則磋無所施,不琢則磨無所措。故學者雖不可安於小成,而不求造道之極致;亦不可騖於虛遠,而不察切己之實病也。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尹氏曰:「君子求在我者,故不患人之不己知。不知人,則是非邪正或不能辨,故以為患也。」
為政第二
為政第二
凡二十四章。
○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共,音拱,亦作拱。○ 政之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為言得也,得於心而不失也。北辰,北極,天之樞也。居其所,不動也。共,向也,言眾星四面旋繞而歸向之也。為政以德,則無為而天下歸之,其象如此。○ 程子曰:「為政以德,然後無為。」范氏曰:「為政以德,則不動而化、不言而信、無為而成。所守者至簡而能御煩,所處者至靜而能制動,所務者至寡而能服眾。」
○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詩三百十一篇,言三百者,舉大數也。蔽,猶蓋也。「思無邪」,魯頌駉篇之辭。凡詩之言,善者可以感發人之善心,惡者可以懲創人之逸志,其用歸於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然其言微婉,且或各因一事而發,求其直指全體,則未有若此之明且盡者。故夫子言詩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盡蓋其義,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 程子曰:「『思無邪』者,誠也。」范氏曰:「學者必務知要,知要則能守約,守約則足以盡博矣。經禮三百,曲禮三千,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
○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道,音導,下同。○ 道,猶引導,謂先之也。政,謂法制禁令也。齊,所以一之也。道之而不從者,有刑以一之也。免而無恥,謂苟免刑罰。而無所羞愧,蓋雖不敢為惡,而為惡之心未嘗忘也。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禮,謂制度品節也。格,至也。言躬行以率之,則民固有所觀感而興起矣,而其淺深厚薄之不一者,又有禮以一之,則民恥於不善,而又有以至於善也。一說,格,正也。書曰:「格其非心。」○ 愚謂政者,為治之具。刑者,輔治之法。德禮則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禮之本也。此其相為終始,雖不可以偏廢,然政刑能使民遠罪而已,德禮之效,則有以使民日遷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可徒恃其末,又當深探其本也。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古者十五而入大學。心之所之謂之志。此所謂學,即大學之道也。志乎此,則念念在此而為之不厭矣。
三十而立,
有以自立,則守之固而無所事志矣。
四十而不惑,
於事物之所當然,皆無所疑,則知之明而無所事守矣。
五十而知天命,
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賦於物者,乃事物所以當然之故也。知此則知極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
六十而耳順,
聲入心通,無所違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從,如字。○ 從,隨也。矩,法度之器,所以為方者也。隨其心之所欲,而自不過於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 程子曰:「孔子生而知之也,言亦由學而至,所以勉進後人也。立,能自立於斯道也。不惑,則無所疑矣。知天命,窮理盡性也。耳順,所聞皆通也。從心所欲,不踰矩,則不勉而中矣。」又曰:「孔子自言其進德之序如此者,聖人未必然,但為學者立法,使之盈科而後進,成章而後達耳。」胡氏曰:「聖人之教亦多術,然其要使人不失其本心而已。欲得此心者,惟志乎聖人所示之學,循其序而進焉。至於一疵不存、萬理明盡之後,則其日用之間,本心瑩然,隨所意欲,莫非至理。蓋心即體,欲即用,體即道,用即義,聲為律而身為度矣。」又曰:「聖人言此,一以示學者當優游涵泳,不可躐等而進;二以示學者當日就月將,不可半途而廢也。」愚謂聖人生知安行,固無積累之漸,然其心未嘗自謂已至此也。是其日用之間,必有獨覺其進而人不及知者。故因其近似以自名,欲學者以是為則而自勉,非心實自聖而姑為是退託也。後凡言謙辭之屬,意皆放此。
○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孟懿子,魯大夫仲孫氏,名何忌。無違,謂不背於理。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樊遲,孔子弟子,名須。御,為孔子御車也。孟孫,即仲孫也。夫子以懿子未達而不能問,恐其失指,而以從親之令為孝,故語樊遲以發之。
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生事葬祭,事親之始終具矣。禮,即理之節文也。人之事親,自始至終,一於禮而不苟,其尊親也至矣。是時三家僭禮,故夫子以是警之,然語意渾然,又若不專為三家發者,所以為聖人之言也。○ 胡氏曰:「人之欲孝其親,心雖無窮,而分則有限。得為而不為,與不得為而為之,均於不孝。所謂以禮者,為其所得為者而已矣。」
○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武伯,懿子之子,名彘。言父母愛子之心,無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為憂也。人子體此,而以父母之心為心,則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於不謹矣,豈不可以為孝乎?舊說,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於不義為憂,而獨以其疾為憂,乃可謂孝。亦通。
○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養,去聲。別,彼列反。○ 子游,孔子弟子,姓言,名偃。養,謂飲食供奉也。犬馬待人而食,亦若養然。言人畜犬馬,皆能有以養之,若能養其親而敬不至,則與養犬馬者何異。甚言不敬之罪,所以深警之也。○ 胡氏曰:「世俗事親,能養足矣。狎恩恃愛,而不知其漸流於不敬,則非小失也。子游聖門高弟,未必至此,聖人直恐其愛踰於敬,故以是深警發之也。
○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食,音嗣。○ 色難,謂事親之際,惟色為難也。食,飯也。先生,父兄也。饌,飲食之也。曾,猶嘗也。蓋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親之際,惟色為難耳,服勞奉養未足為孝也。舊說,承順父母之色為難,亦通。○ 程子曰:「告懿子,告眾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憂之事。子游能養而或失於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回,孔子弟子,姓顏。字子淵。不違者,意不相背,有聽受而無問難也。私,謂燕居獨處,非進見請問之時。發,謂發明所言之理。愚聞之師曰:「顏子深潛純粹,其於聖人體段已具。其聞夫子之言,默識心融,觸處洞然,自有條理。故終日言,但見其不違如愚人而已。及退省其私,則見其日用動靜語默之間,皆足以發明夫子之道,坦然由之而無疑,然後知其不愚也。」
○ 子曰:「視其所以,
以,為也。為善者為君子,為惡者為小人。
觀其所由,
觀,比視為詳矣。由,從也。事雖為善,而意之所從來者有未善焉,則亦不得為君子矣。或曰:「由,行也。謂所以行其所為者也。」
察其所安。
察,則又加詳矣。安,所樂也。所由雖善,而心之所樂者不在於是,則亦偽耳,豈能久而不變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焉,於虔反。廋,所留反。○ 焉,何也。廋,匿也。重言以深明之。○ 程子曰:「在己者能知言窮理,則能以此察人如聖人也。」
○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尋繹也。故者,舊所聞。新者,今所得。言學能時習舊聞,而每有新得,則所學在我,而其應不窮,故可以為人師。若夫記問之學,則無得於心,而所知有限,故學記譏其「不足以為人師」,正與此意互相發也。
○ 子曰:「君子不器。」
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體無不具,故用無不周,非特為一才一藝而已。
○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周氏曰:「先行其言者,行之於未言之前;而後從之者,言之於既行之後。」○ 范氏曰:「子貢之患,非言之艱而行之艱,故告之以此。」
○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普遍也。比,偏黨也。皆與人親厚之意,但周公而比私耳。○ 君子小人所為不同,如陰陽晝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則在公私之際,毫釐之差耳。故聖人於周比、和同、驕泰之屬,常對舉而互言之,欲學者察乎兩閒,而審其取捨之幾也。
○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不求諸心,故昏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 程子曰:「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者,廢其一,非學也。」
○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范氏曰:「攻,專治也,故治木石金玉之工曰攻。異端,非聖人之道,而別為一端,如楊墨是也。其率天下至於無父無君,專治而欲精之,為害甚矣!」○ 程子曰「佛氏之言,比之楊墨,尤為近理,所以其害為尤甚。學者當如淫聲美色以遠之,不爾,則駸駸然入於其中矣。」
○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女,音汝。○ 由,孔子弟子,姓仲,字子路。子路好勇,蓋有強其所不知以為知者,故夫子告之曰:我教女以知之之道乎!但所知者則以為知,所不知者則以為不知。如此則雖或不能盡知,而無自欺之蔽,亦不害其為知矣。況由此而求之,又有可知之理乎?
○ 子張學干祿。
子張,孔子弟子,姓顓孫,名師。干,求也。祿,仕者之奉也。
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行寡之行,去聲。○ 呂氏曰:「疑者所未信,殆者所未安。」程子曰:「尤,罪自外至者也。悔,理自內出者也。」愚謂多聞見者學之博,闕疑殆者擇之精,慎言行者守之約。凡言在其中者,皆不求而自至之辭。言此以救子張之失而進之也。○ 程子曰:「修天爵則人爵至,君子言行能謹,得祿之道也。子張學干祿,故告之以此,使定其心而不為利祿動,若顏閔則無此問矣。或疑如此亦有不得祿者,孔子蓋曰耕也餒在其中,惟理可為者為之而已矣。」
○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哀公,魯君,名蔣。凡君問,皆稱孔子對曰者,尊君也。錯,捨置也。諸,眾也。程子曰:「舉錯得義,則人心服。」○ 謝氏曰:「好直而惡枉,天下之至情也。順之則服,逆之則去,必然之理也。然或無道以照之,則以直為枉,以枉為直者多矣,是以君子大居敬而貴窮理也。」
○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季康子,魯大夫季孫氏,名肥。莊,謂容貌端嚴也。臨民以莊,則民敬於己。孝於親,慈於眾,則民忠於己。善者舉之而不能者教之,則民有所勸而樂於為善。○ 張敬夫曰:「此皆在我所當為,非為欲使民敬忠以勸而為之也。然能如是,則其應蓋有不期然而然者矣。」
○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
定公初年,孔子不仕,故或人疑其不為政也。
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書周書君陳篇。書云孝乎者,言書之言孝如此也。善兄弟曰友。書言君陳能孝於親,友於兄弟,又能推廣此心,以為一家之政。孔子引之,言如此,則是亦為政矣,何必居位乃為為政乎?蓋孔子之不仕,有難以語或人者,故託此以告之,要之至理亦不外是。
○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輗,五兮反。軏,音月。○ 大車,謂平地任載之車。輗,轅端橫木,縛軛以駕牛者。小車,謂田車、兵車、乘車。軏,轅端上曲,鉤衡以駕馬者。車無此二者,則不可以行,人而無信,亦猶是也。
○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
陸氏曰:「也,一作乎。」○ 王者易姓受命為一世。子張問自此以後,十世之事,可前知乎?
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馬氏曰:「所因,謂三綱五常。所損益,謂文質三統。」愚按:三綱,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謂:仁、義、禮、智、信。文質,謂:夏尚忠,商尚質,周尚文。三統,謂:夏正建寅為人統,商正建丑為地統,周正建子為天統。三綱五常,禮之大體,三代相繼,皆因之而不能變。其所損益,不過文章制度小過不及之間,而其已然之 迹,今皆可見。則自今以往,或有繼周而王者,雖百世之遠,所因所革,亦不過此,豈但十世而已乎!聖人所以知來者蓋如此,非若後世讖緯術數之學也。○ 胡氏曰「子張之問,蓋欲知來,而聖人言其既往者以明之也。夫自修身以至於為天下,不可一日而無禮。天敘天秩,人所共由,禮之本也。商不能改乎夏,周不能改乎商,所謂天地之常經也。若乃制度文為,或太過則當損,或不足則當益。益之損之,與時宜之,而所因者不壞,是古今之通義也。因往推來,雖百世之遠,不過如此而已矣。」
○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非其鬼,謂非其所當祭之鬼。諂,求媚也。
見義不為,無勇也。」
知而不為,是無勇也。
八佾第三
論語卷二 宋 朱子 集註
八佾第三
凡二十六章。通前篇末二章,皆論禮樂之事。
○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佾,音逸。○ 季氏,魯大夫季孫氏也。佾,舞列也,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每佾人數,如其佾數。或曰:「每佾八人。」未詳孰是。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樂,孔子言其此事尚忍為之,則何事不可忍為。或曰:「忍,容忍也。」蓋深疾之之辭。○ 范氏曰:「樂舞之數,自上而下,降殺以兩而已,故兩之間,不可以毫髮僭差也。孔子為政,先正禮樂,則季氏之罪不容誅矣。」謝氏曰:「君子於其所不當為不敢須臾處,不忍故也。而季氏忍此矣,則雖弒父與君,亦何所憚而不為乎?」
○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徹,直列反。相,去聲。○ 三家,魯大夫孟孫、叔孫、季孫之家也。雍,周頌篇名。徹,祭畢而收其俎也。天子宗廟之祭,則歌雍以徹,是時三家僭而用之。相,助也。辟公,諸侯也。穆穆,深遠之意,天子之容也。此雍詩之辭,孔子引之,言三家之堂非有此事,亦何取於此義而歌之乎?譏其無知妄作,以取僭竊之罪。○ 程子曰:「周公之功固大矣,皆臣子之分所當為,魯安得獨用天子禮樂哉?成王之賜,伯禽之受,皆非也。其因襲之弊,遂使季氏僭八佾,三家僭雍徹,故仲尼譏之。」
○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游氏曰「人而不仁,則人心亡矣,其如禮樂何哉?言雖欲用之,而禮樂不為之用也。」○ 程子曰:「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則無序而不和。」李氏曰:「禮樂待人而後行,苟非其人,則雖玉帛交錯,鐘鼓鏗鏘,亦將如之何哉?」然記者序此於八佾雍徹之後,疑其為僭禮樂者發也。
○ 林放問禮之本。
林放,魯人。見世之為禮者,專事繁文,而疑其本之不在是也,故以為問。
子曰:「大哉問!
孔子以時方逐末,而放獨有志於本,故大其問。蓋得其本,則禮之全體無不在其中矣。
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易,去聲。○ 易,治也。孟子曰:「易其田疇。」在喪禮,則節文習熟,而無哀痛慘怛之實者也。戚則一於哀,而文不足耳。禮貴得中,奢易則過於文,儉戚則不及而質,二者皆未合禮。然凡物之理,必先有質而後有文,則質乃禮之本也。○ 范氏曰:「夫祭與其敬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敬有餘也,喪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禮失之奢,喪失之易,皆不能反本,而隨其末故也。禮奢而備,不若儉而不備之愈也;喪易而文,不若戚而不文之愈也。儉者物之質,戚者心之誠,故為禮之本。」楊氏曰:「禮始諸飲食,故汙尊而抔飲,為之簠、簋、籩、豆、罍、爵之飾,所以文之也,則其本儉而已。喪不可以徑情而直行,為之衰麻哭踴之數,所以節之也,則其本戚而已。周衰,世方以文滅質,而林放獨能問禮之本,故夫子大之,而告之以此。」
○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吳氏曰:「亡,古無字,通用。」程子曰:「夷狄且有君長,不如諸夏之僭亂,反無上下之分也。」○ 尹氏曰:「孔子傷時之亂而歎之也。亡,非實亡也,雖有之,不能盡其道爾。」
○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女,音汝。與,平聲。○ 旅,祭名。泰山,山名,在魯地。禮,諸侯祭封內山川,季氏祭之,僭也。冉有,孔子弟子,名求,時為季氏宰。救,謂救其陷於僭竊之罪。嗚呼,歎辭。言神不享非禮,欲季氏知其無益而自止,又進林放以厲冉有也。○ 范氏曰:「冉有從季氏,夫子豈不知其不可告也,然而聖人不輕絕人。盡己之心,安知冉有之不能救、季氏之不可諫也。既不能正,則美林放以明泰山之不可誣,是亦教誨之道也。」
○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飲,去聲。○ 揖讓而升者,大射之禮,耦進三揖而後升堂也。下而飲,謂射畢揖降,以俟眾耦皆降,勝者乃揖不勝者升,取觶立飲也。言君子恭遜不與人爭,惟於射而後有爭。然其爭也,雍容揖遜乃如此,則其爭也君子,而非若小人之爭矣。
○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
倩,七練反。盼,普莧反。絢,呼縣反。○ 此逸詩也。倩,好口輔也。盼,目黑白分也。素,粉地,畫之質也。絢,采色,畫之飾也。言人有此倩盼之美質,而又加以華采之飾,如有素地而加采色也。子夏疑其反謂以素為飾,故問之。
子曰:「繪事後素。」
繪,胡對反。○ 繪事,繪畫之事也。後素,後於素也。考工記曰:「繪畫之事後素功。」謂先以粉地為質,而後施五采,猶人有美質,然後可加文飾。
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禮必以忠信為質,猶繪事必以粉素為先。起,猶發也。起予,言能起發我之志意。謝氏曰:「子貢因論學而知詩,子夏因論詩而知學,故皆可與言詩。」○ 楊氏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學禮。苟無其質,禮不虛行。』此『繪事後素』之說也。孔子曰『繪事後素』,而子夏曰『禮後乎』,可謂能繼其志矣。非得之言意之表者能之乎?商賜可與言詩者以此。若夫玩心於章句之末,則其為詩也固而已矣。所謂起予,則亦相長之義也。」
○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杞,夏之後。宋,殷之後。徵,證也。文,典籍也。獻,賢也。言二代之禮,我能言之,而二國不足取以為證,以其文獻不足故也。文獻若足,則我能取之,以證君言矣。
○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禘,大計反。○ 趙伯循曰:「禘,王者之大祭也。王者既立始祖之廟,又推始祖所自出之帝,祀之於始祖之廟,而以始祖配之也。成王以周公有大勳勞,賜魯重祭。故得禘於周公之廟,以文王為所出之帝,而周公配之,然非禮矣。」灌者,方祭之始,用鬱鬯之酒灌地,以降神也。魯之君臣,當此之時,誠意未散,猶有可觀,自此以後,則浸以懈怠而無足觀矣。蓋魯祭非禮,孔子本不欲觀,至此而失禮之中又失禮焉,故發此歎也。○ 謝氏曰:「夫子嘗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又曰:『我觀周道,幽厲傷之,吾舍魯何適矣。魯之郊禘非禮也,周公其衰矣!』考之杞宋已如彼,考之當今又如此,孔子所以深歎也。」
○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先王報本追遠之意,莫深於禘。非仁孝誠敬之至,不足以與此,非或人之所及也。而不王不禘之法,又魯之所當諱者,故以不知答之。示,與視同。指其掌,弟子記夫子言此而自指其掌,言其明且易也。蓋知禘之說,則理無不明,誠無不格,而治天下不難矣。聖人於此,豈真有所不知也哉?
○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程子曰:「祭,祭先祖也。祭神,祭外神也。祭先主於孝,祭神主於敬。」愚謂此門人記孔子祭祀之誠意。
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與,去聲。○ 又記孔子之言以明之。言己當祭之時,或有故不得與,而使他人攝之,則不得致其如在之誠。故雖已祭,而此心缺然,如未嘗祭也。○ 范氏曰:「君子之祭,七日戒,三日齊,必見所祭者,誠之至也。是故郊則天神格,廟則人鬼享,皆由己以致之也。有其誠則有其神,無其誠則無其神,可不謹乎?吾不與祭如不祭,誠為實,禮為虛也。」
○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何謂也?」
王孫賈,衛大夫。媚,親順也。室西南隅為奧。竈者,五祀之一,夏所祭也。凡祭五祀,皆先設主而祭於其所,然後迎尸而祭於奧,略如祭宗廟之儀。如祀 竈,則設主於竈陘,祭畢,而更設饌於奧以迎尸也。故時俗之語,因以奧有常尊,而非祭之主;竈雖卑賤,而當時用事。喻自結於君,不如阿附權臣也。賈,衛之權臣,故以此諷孔子。
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天,即理也;其尊無對,非奧竈之可比也。逆理,則獲罪於天矣,豈媚於奧竈所能禱而免乎?言但當順理,非特不當媚 竈,亦不可媚於奧也。○ 謝氏曰:「聖人之言,遜而不迫。使王孫賈而知此意,不為無益;使其不知,亦非所以取禍。」
○ 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郁,於六反。○ 監,視也。二代,夏商也。言其視二代之禮而損益之。郁郁,文盛貌。○ 尹氏曰:「三代之禮至周大備,夫子美其文而從之。」
○ 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大,音泰。鄹,側留反。○ 大廟,魯周公廟。此蓋孔子始仕之時,入而助祭也。鄹,魯邑名。孔子父叔梁紇,嘗為其邑大夫。孔子自少以知禮聞,故或人因此而譏之。孔子言是禮者,敬謹之至,乃所以為禮也。○ 尹氏曰:「禮者,敬而已矣。雖知亦問,謹之至也,其為敬莫大於此。謂之不知禮者,豈足以知孔子哉?」
○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為,去聲。○ 射不主皮,鄉射禮文。為力不同科,孔子解禮之意如此也。皮,革也,布侯而棲革於其中以為的,所謂鵠也。科,等也。古者射以觀德,但主於中,而不主於貫革,蓋以人之力有強弱,不同等也。記曰:「武王克商,散軍郊射,而貫革之射息。」正謂此也。周衰,禮廢,列國兵爭,復尚貫革,故孔子歎之。○ 楊氏曰:「中可以學而能,力不可以強而至。聖人言古之道,所以正今之失。」
○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
去,起呂反。告,古篤反。餼,許氣反。○ 告朔之禮:古者天子常以季冬,頒來歲十二月之朔於諸侯,諸侯受而藏之祖廟。月朔,則以特羊告廟,請而行之。餼,生牲也。魯自文公始不視朔,而有司猶供此羊,故子貢欲去之。
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愛,猶惜也。子貢蓋惜其無實而妄費。然禮雖廢,羊存,猶得以識之而可復焉。若併去其羊,則此禮遂亡矣,孔子所以惜之。○ 楊氏曰:「告朔,諸侯所以稟命於君親,禮之大者。魯不視朔矣,然羊存則告朔之名未泯,而其實因可舉。此夫子所以惜之也。」
○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黃氏曰:「孔子於事君之禮,非有所加也,如是而後盡爾。時人不能,反以為諂。故孔子言之,以明禮之當然也。」○ 程子曰:「聖人事君盡禮,當時以為諂。若他人言之,必曰我事君盡禮,小人以為諂,而孔子之言止於如此。聖人道大德宏,此亦可見。」
○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定公,魯君,名宋。二者皆理之當然,各欲自盡而已。○ 呂氏曰:「使臣不患其不忠,患禮之不至;事君不患其無禮,患忠之不足。」尹氏曰:「君臣以義合者也。故君使臣以禮,則臣事君以忠。」
○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樂,音洛。○ 關雎,周南國風詩之首篇也。淫者,樂之過而失其正者也。傷者,哀之過而害於和者也。關雎之詩,言后妃之德,宜配君子。求之未得,則不能無寤寐反側之憂;求而得之,則宜其有琴瑟鐘鼓之樂。蓋其憂雖深而不害於和,其樂雖盛而不失其正,故夫子稱之如此。欲學者玩其辭,審其音,而有以識其性情之正也。
○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
宰我,孔子弟子,名予。三代之社不同者,古者立社,各樹其土之所宜木以為主也。戰栗,恐懼貌。宰我又言周所以用栗之意如此。豈以古者戮人於社,故附會其說與?
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遂事,謂事雖未成,而勢不能已者。孔子以宰我所對,非立社之本意,又啟時君殺伐之心,而其言已出,不可復救,故歷言此以深責之,欲使謹其後也。○ 尹氏曰:「古者各以所宜木名其社,非取義於木也。宰我不知而妄對,故夫子責之。」
○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管仲,齊大夫,名夷吾,相桓公霸諸侯。器小,言其不知聖賢大學之道,故局量褊淺、規模卑狹,不能正身修德以致主於王道。
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
焉,於虔反。○ 或人蓋疑器小之為儉。三歸,臺名。事見說苑。攝,兼也。家臣不能具官,一人常兼數事。管仲不然,皆言其侈。
「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好,去聲。坫,丁念反。○ 或人又疑不儉為知禮。屏謂之樹。塞,猶蔽也。設屏於門,以蔽內外也。好,謂好會。坫,在兩楹之間,獻酬飲畢,則反爵於其上。此皆諸侯之禮,而管仲僭之,不知禮也。○ 愚謂孔子譏管仲之器小,其旨深矣。或人不知而疑其儉,故斥其奢以明其非儉。或又疑其知禮,故又斥其僭,以明其不知禮。蓋雖不復明言小器之所以然,而其所以小者,於此亦可見矣。故程子曰「奢而犯禮,其器之小可知。蓋器大,則自知禮而無此失矣。」此言當深味也。蘇氏曰:「自修身正家以及於國,則其本深,其及者遠,是謂大器。揚雄所謂『大器猶規矩準繩』,先自治而後治人者是也。管仲三歸反坫,桓公內嬖六人,而霸天下,其本固已淺矣。管仲死,桓公薨,天下不復宗齊。」楊氏曰:「夫子大管仲之功而小其器。蓋非王佐之才,雖能合諸侯、正天下,其器不足稱也。道學不明,而王霸之略混為一途。故聞管仲之器小,則疑其為儉,以不儉告之,則又疑其知禮。蓋世方以詭遇為功,而不知為之範,則不悟其小宜矣。」
○ 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語,去聲。大,音泰。從,音縱。○ 語,告也。大師,樂官名。時音樂廢缺,故孔子教之。翕,合也。從,放也。純,和也。皦,明也。繹,相續不絕也。成,樂之一終也。○ 謝氏曰:「五音六律不具,不足以為樂。翕如,言其合也。五音合矣,清濁高下,如五味之相濟而後和,故曰純如。合而和矣,欲其無相奪倫,故曰皦如,然豈宮自宮而商自商乎?不相反而相連,如貫珠可也,故曰繹如也,以成。」
○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請見、見之之見,賢遍反。從、喪,皆去聲。○ 儀,衛邑。封人,掌封疆之官,蓋賢而隱於下位者也。君子,謂當時賢者。至此皆得見之,自言其平日不見絕於賢者,而求以自通也。見之,謂通使得見。喪,謂失位去國,禮曰「喪欲速貧」是也。木鐸,金口木舌,施政教時所振,以警眾者也。言亂極當治,天必將使夫子得位設教,不久失位也。封人一見夫子而遽以是稱之,其所得於觀感之間者深矣。或曰:「木鐸所以 徇於道路,言天使夫子失位,周流四方以行其教,如木鐸之徇於道路也。」
○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韶,舜樂。武,武王樂。美者,聲容之盛。善者,美之實也。舜紹堯致治,武王伐紂救民,其功一也,故其樂皆盡美。然舜之德,性之也,又以揖遜而有天下;武王之德,反之也,又以征誅而得天下,故其實有不同者。○ 程子曰:「成湯放桀,惟有 慙德,武王亦然,故未盡善。堯、舜、湯、武,其揆一也。征伐非其所欲,所遇之時然爾。」
○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居上主於愛人,故以寬為本。為禮以敬為本,臨喪以哀為本。既無其本,則以何者而觀其所行之得失哉?
里仁第四
里仁第四
凡二十六章。
○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處,上聲。焉,於虔反。知,去聲。○ 里有仁厚之俗為美。擇里而不居於是焉,則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為知矣。
○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樂,音洛。知,去聲。○ 約,窮困也。利,猶貪也,蓋深知篤好而必欲得之也。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久約必濫,久樂必淫。惟仁者則安其仁而無適不然,知者則利於仁而不易所守,蓋雖深淺之不同,然皆非外物所能奪矣。○ 謝氏曰:「仁者心無內外遠近精粗之間,非有所存而自不亡,非有所理而自不亂,如目視而耳聽,手持而足行也。知者謂之有所見則可,謂之有所得則未可。有所存斯不亡,有所理斯不亂,未能無意也。安仁則一,利仁則二。安仁者非顏閔以上,去聖人為不遠,不知此味也。諸子雖有卓越之才,謂之見道不惑則可,然未免於利之也。」
○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好、惡,皆去聲。○ 唯之為言獨也。蓋無私心,然後好惡當於理,程子所謂「得其公正」是也。○ 游氏曰:「好善而惡惡,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繫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無私心,所以能好惡也。」
○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惡,如字。○ 苟,誠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誠在於仁,則必無為惡之事矣。○ 楊氏曰:「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惡,去聲。○ 不以其道得之,謂不當得而得之。然於富貴則不處,於貧賤則不去,君子之審富貴而安貧賤也如此。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惡,平聲。○ 言君子所以為君子,以其仁也。若貪富貴而厭貧賤,則是自離其仁,而無君子之實矣,何所成其名乎?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造,七到反。沛,音貝。○ 終食者,一飯之頃。造次,急遽苟且之時。顛沛,傾覆流離之際。蓋君子之不去乎仁如此,不但富貴、貧賤、取舍之間而已也。○ 言君子為仁,自富貴、貧賤、取舍之間,以至於終食、造次、顛沛之頃,無時無處而不用其力也。然取舍之分明,然後存養之功密;存養之功密,則其取舍之分益明矣。
○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好、惡,皆去聲。○ 夫子自言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蓋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天下之物無以加之。惡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惡,故其所以為仁者,必能絕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於其身。此皆成德之事,故難得而見之也。
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
言好仁惡不仁者,雖不可見,然或有人果能一旦奮然用力於仁,則我又未見其力有不足者。蓋為仁在己,欲之則是,而志之所至,氣必至焉。故仁雖難能,而至之亦易也。
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蓋,疑辭。有之,謂有用力而力不足者。蓋人之氣質不同,故疑亦容或有此昏弱之甚,欲進而不能者,但我偶未之見耳。蓋不敢終以為易,而又歎人之莫肯用力於仁也。○ 此章言仁之成德,雖難其人,然學者苟能實用其力,則亦無不可至之理。但用力而不至者,今亦未見其人焉,此夫子所以反覆而歎惜之也。
○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黨,類也。程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類。君子常失於厚,小人常失於薄;君子過於愛,小人過於忍。」尹氏曰:「於此觀之,則人之仁不仁可知矣。」○ 吳氏曰:「後漢吳祐謂:『掾以親故:受汙辱之名,所謂觀過知仁』是也。」愚按:此亦但言人雖有過,猶可即此而知其厚薄,非謂必俟其有過,而後賢否可知也。
○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道者,事物當然之理。苟得聞之,則生順死安,無復遺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時之近。○ 程子曰「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聞道,雖死可也。」又曰:「皆實理也,人知而信者為難。死生亦大矣!非誠有所得,豈以夕死為可乎?」
○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心欲求道,而以口體之奉不若人為恥,其識趣之卑陋甚矣,何足與議於道哉?○ 程子曰:「志於道而心役乎外,何足與議也?」
○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適,丁歷反。比,必二反。○ 適,專主也。春秋傳曰「吾誰適從」是也。莫,不肯也。比,從也。○ 謝氏曰:「適,可也。莫,不可也。無可無不可,苟無道以主之,不幾於猖狂自恣乎?此佛老之學,所以自謂心無所住而能應變,而卒得罪於聖人也。聖人之學不然,於無可無不可之間,有義存焉。然則君子之心,果有所倚乎?」
○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懷,思念也。懷德,謂存其固有之善。懷土,謂溺其所處之安。懷刑,謂畏法。懷惠,謂貪利。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間而已。○ 尹氏曰「樂善惡不善,所以為君子;苟安務得,所以為小人。」
○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放,上聲。○ 孔氏曰:「放,依也。多怨,謂多取怨。」○ 程子曰:「欲利於己,必害於人,故多怨。」
○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讓者,禮之實也。何有,言不難也。言有禮之實以為國,則何難之有,不然,則其禮文雖具,亦且無如之何矣,而況於為國乎?
○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所以立,謂所以立乎其位者。可知,謂可以見知之實。○ 程子曰:「君子求其在己者而已矣。」
○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
參,所金反。唯,上聲。○ 參乎者,呼曾子之名而告之。貫,通也。唯者,應之速而無疑者也。聖人之心,渾然一理,而泛應曲當,用各不同。曾子於其用處,蓋已隨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體之一爾。夫子知其真積力久,將有所得,是以呼而告之。曾子果能默契其指,即應之速而無疑也。
○ 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而已矣者,竭盡而無餘之辭也。夫子之一理渾然而泛應曲當,譬則天地之至誠無息,而萬物各得其所也。自此之外,固無餘法,而亦無待於推矣。曾子有見於此而難言之,故借學者盡己、推己之目以著明之,欲人之易曉也。蓋至誠無息者,道之體也,萬殊之所以一本也;萬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萬殊也。以此觀之,一以貫之之實可見矣。或曰:「中心為忠,如心為恕。」於義亦通。○ 程子曰:「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違道不遠是也。忠恕一以貫之: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無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體,恕者用,大本達道也。此與違道不遠異者,動以天爾。」又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忠也;『幹道變化,各正性命』,恕也。」又曰:「聖人教人各因其才,吾道一以貫之,惟曾子為能達此,孔子所以告之也。曾子告門人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亦猶夫子之告曾子也。中庸所謂『忠恕違道不遠』,斯乃下學上達之義。」
○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喻,猶曉也。義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 程子曰:「君子之於義,猶小人之於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篤好。」楊氏曰:「君子有舍生而取義者,以利言之,則人之所欲無甚於生,所惡無甚於死,孰肯舍生而取義哉?其所喻者義而已,不知利之為利故也,小人反是。」
○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省,悉井反。○ 思齊者,冀己亦有是善;內自省者,恐己亦有是惡。○ 胡氏曰:「見人之善惡不同,而無不反諸身者,則不徒羨人而甘自棄,不徒責人而忘自責矣。」
○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此章與內則之言相表裡。幾,微也。微諫,所謂「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也。見志不從,又敬不違,所謂「諫若不入,起敬起孝,悅則復諫」也。勞而不怨,所謂「與其得罪於鄉、黨、州、閭,寧熟諫。父母怒不悅,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也。
○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遠遊,則去親遠而為日久,定省曠而音問疏;不惟己之思親不置,亦恐親之念我不忘也。遊必有方,如己告云之東,即不敢更適西,欲親必知己之所在而無憂,召己則必至而無失也。范氏曰:「子能以父母之心為心則孝矣。」
○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胡氏曰:「已見首篇,此蓋複出而逸其半也。」
○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知,猶記憶也。常知父母之年,則既喜其壽,又懼其衰,而於愛日之誠,自有不能已者。
○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言古者,以見今之不然。逮,及也。行不及言,可恥之甚。古者所以不出其言,為此故也。○ 范氏曰:「君子之於言也,不得已而後出之,非言之難,而行之難也。人惟其不行也,是以輕言之。言之如其所行,行之如其所言,則出諸其口必不易矣。」
○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鮮,上聲。○ 謝氏曰:「不侈然以自放之謂約。」尹氏曰:「凡事約則鮮失,非止謂儉約也。」
○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行,去聲。○ 謝氏曰:「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 胡氏曰:「自吾道一貫至此十章,疑皆曾子門人所記也。」
○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鄰,猶親也。德不孤立,必以類應。故有德者,必有其類從之,如居之有鄰也。
○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數,色角反。○ 程子曰:「數,煩數也。」胡氏曰:「事君諫不行,則當去;導友善不納,則當止。至於煩瀆,則言者輕,聽者厭矣,是以求榮而反辱,求親而反疏也。」范氏曰:「君臣朋友,皆以義合,故其事同也。」
公冶長第五
公冶長第五
此篇皆論古今人物賢否得失,蓋格物窮理之一端也。凡二十七章。胡氏以為疑多子貢之徒所記云。
○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妻,去聲,下同。縲,力追反。絏,息列反。○ 公冶長,孔子弟子。妻,為之妻也。縲,黑索也。絏,攣也。古者獄中以黑索拘攣罪人。長之為人無所考,而夫子稱其可妻,其必有以取之矣。又言其人雖嘗陷於縲 絏之中,而非其罪,則固無害於可妻也。夫有罪無罪,在我而已,豈以自外至者為榮辱哉?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孔子弟子,居南宮。名縚,又名适。字子容,謚敬叔。孟懿子之兄也。不廢,言必見用也。以其謹於言行,故能見用於治朝,免禍於亂世也。事又見第十一篇。○ 或曰:「公冶長之賢不及南容,故聖人以其子妻長,而以兄子妻容,蓋厚於兄而薄於己也。」程子曰:「此以己之私心窺聖人也。凡人避嫌者,皆內不足也,聖人自至公,何避嫌之有?況嫁女必量其才而求配,尤不當有所避也。若孔子之事,則其年之長幼、時之先後皆不可知,惟以為避嫌則大不可。避嫌之事,賢者且不為,況聖人乎?」
○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焉,於虔反。○ 子賤,孔子弟子,姓宓,名不齊。上斯斯此人,下斯斯此德。子賤蓋能尊賢取友以成其德者。故夫子既歎其賢,而又言若魯無君子,則此人何所取以成此德乎?因以見魯之多賢也。○ 蘇氏曰:「稱人之善,必本其父兄師友,厚之至也。」
○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女,音汝。瑚,音胡。璉,力展反。○ 器者,有用之成材。夏曰瑚,商曰璉,周曰簠簋,皆宗廟盛黍稷之器而飾以玉,器之貴重而華美者也。子貢見孔子以君子許子賤,故以己為問,而孔子告之以此。然則子貢雖未至於不器,其亦器之貴者歟?
○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雍,孔子弟子,姓冉,字仲弓。佞,口才也。仲弓為人重厚簡默,而時人以佞為賢,故美其優於德,而病其短於才也。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焉,於虔反。○ 禦,當也,猶應答也。給,辨也。憎,惡也。言何用佞乎?佞人所以應答人者,但以口取辨而無情實,徒多為人所憎惡爾。我雖未知仲弓之仁,然其不佞乃所以為賢,不足以為病也。再言焉用佞,所以深曉之。○ 或疑仲弓之賢而夫子不許其仁,何也?曰:仁道至大,非全體而不息者,不足以當之。如顏子亞聖,猶不能無違於三月之後;況仲弓雖賢,未及顏子,聖人固不得而輕許之也。」
○ 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說,音悅。○ 漆雕開,孔子弟子,字子若。斯,指此理而言。信,謂真知其如此,而無毫髮之疑也。開自言未能如此,未可以治人,故夫子說其篤志。○ 程子曰:「漆雕開已見大意,故夫子說之。」又曰:「古人見道分明,故其言如此。」謝氏曰:「開之學無可考。然聖人使之仕,必其材可以仕矣。至於心術之微,則一毫不自得,不害其為未信。此聖人所不能知,而開自知之。其材可以仕,而其器不安於小成,他日所就,其可量乎?夫子所以說之也。」
○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桴,音孚。從、好,並去聲。與,平聲。材,與裁同,古字借用。○ 桴,筏也。程子曰:「浮海之歎,傷天下之無賢君也。子路勇於義,故謂其能從己,皆假設之言耳。子路以為實然,而喜夫子之與己,故夫子美其勇,而譏其不能裁度事理,以適於義也。」
○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子路之於仁,蓋日月至焉者。或在或亡,不能必其有無,故以不知告之。
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乘,去聲。○ 賦,兵也。古者以田賦出兵,故謂兵為賦,春秋傳所謂「悉索敝賦」是也。言子路之才,可見者如此,仁則不能知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千室,大邑。百乘,卿大夫之家。宰,邑長家臣之通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朝,音潮。○ 赤,孔子弟子,姓公西,字子華。
○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
女,音汝,下同。○ 愈,勝也。
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一,數之始。十,數之終。二者,一之對也。顏子明睿所照,即始而見終;子貢推測而知,因此而識彼。「無所不悅,告往知來」,是其驗矣。
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與,許也。○ 胡氏曰:「子貢方人,夫子既語以不暇,又問其與回孰愈,以觀其自知之如何。聞一知十,上知之資,生知之亞也。聞一知二,中人以上之資,學而知之之才也。子貢平日以己方回,見其不可企及,故喻之如此。夫子以其自知之明,而又不難於自屈,故既然之,又重許之。此其所以終聞性與天道,不特聞一知二而已也。」
○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
朽,許久反。杇,音汙。與,平聲,下同。○ 晝寢,謂當晝而寐。朽,腐也。雕,刻畫也。杇,鏝也。言其志氣昏惰,教無所施也。與,語辭。誅,責也。言不足責,乃所以深責之。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行,去聲。○ 宰予能言而行不逮,故孔子自言於予之事而改此失,亦以重警之也。胡氏曰:「『子曰』疑衍文,不然,則非一日之言也。」○ 范氏曰:「君子之於學,惟日孜孜,斃而後已,惟恐其不及也。宰予晝寢,自棄孰甚焉,故夫子責之。」胡氏曰:「宰予不能以志帥氣,居然而倦。是宴安之氣勝,儆戒之志惰也。古之聖賢未嘗不以懈惰荒寧為懼,勤勵不息自強,此孔子所以深責宰予也。聽言觀行,聖人不待是而後能,亦非緣此而盡疑學者。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謹於言而敏於行耳。」
○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慾,焉得剛?」
焉,於虔反。○ 剛,堅強不屈之意,最人所難能者,故夫子歎其未見。申棖,弟子姓名。慾,多嗜慾也。多嗜慾,則不得為剛矣。○ 程子曰:「人有慾則無剛,剛則不屈於慾。」謝氏曰:「剛與慾正相反。能勝物之謂剛,故常伸於萬物之上;為物揜之謂欲,故常屈於萬物之下。自古有志者少,無志者多,宜夫子之未見也。棖之慾不可知,其為人得非悻悻自好者乎?故或者疑以為剛,然不知此其所以為慾爾。」
○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子貢言我所不欲人加於我之事,我亦不欲以此加之於人。此仁者之事,不待勉強,故夫子以為非子貢所及。○ 程子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吾亦欲無加諸人,仁也;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恕也。恕則子貢或能勉之,仁則非所及矣。」愚謂無者自然而然,勿者禁止之謂,此所以為仁恕之別。
○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文章,德之見乎外者,威儀文辭皆是也。性者,人所受之天理;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體,其實一理也。言夫子之文章,日見乎外,固學者所共聞;至於性與天道,則夫子罕言之,而學者有不得聞者。蓋聖門教不躐等,子貢至是始得聞之,而歎其美也。○ 程子曰:「此子貢聞夫子之至論而歎美之言也。」
○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前所聞者既未及行,故恐復有所聞而行之不給也。○ 范氏曰:「子路聞善,勇於必行,門人自以為弗及也,故著之。若子路,可謂能用其勇矣。」
○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好,去聲。○ 孔文子,衛大夫,名圉。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學,位高者多恥下問。故謚法有以「勤學好問」為文者,蓋亦人所難也。孔圉得謚為文,以此而已。○ 蘇氏曰:「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於初妻之娣,文子怒,將攻之。訪於仲尼,仲尼不對,命駕而行。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遺室孔姞。其為人如此而謚曰文,此子貢之所以疑而問也。孔子不沒其善,言能如此,亦足以為文矣,非經天緯地之文也。」
○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子產,鄭大夫公孫僑。恭,謙遜也。敬,謹恪也。惠,愛利也。使民義,如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廬井有伍之類。○ 吳氏曰:「數其事而責之者,其所善者多也,臧文仲不仁者三、不知者三是也。數其事而稱之者,猶有所未至也,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是也。今或以一言蓋一人、一事蓋一時,皆非也。」
○ 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晏平仲,齊大夫,名嬰。程子曰:「人交久則敬衰,久而能敬,所以為善。」
○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梲,何如其知也?」
梲,章悅反。知,去聲。○ 臧文仲,魯大夫臧孫氏,名辰。居,猶藏也。蔡,大龜也。節,柱頭斗栱也。藻,水草名。梲,樑上短柱也。蓋為藏龜之室,而刻山於節、畫藻於梲也。當時以文仲為知,孔子言其不務民義,而諂瀆鬼神如此,安得為知?春秋傳所謂作虛器,即此事也。○ 張子曰:「山節藻梲為藏龜之室,祀爰居之義,同歸於不知宜矣。」
○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知,如字。焉,於虔反。○ 令尹,官名,楚上卿執政者也。子文,姓鬬,名穀於菟。其為人也,喜怒不形,物我無閒,知有其國而不知有其身,其忠盛矣,故子張疑其仁。然其所以三仕三已而告新令尹者,未知其皆出於天理而無人欲之私也,是以夫子但許其忠,而未許其仁也。
「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乘,去聲。○ 崔子,齊大夫,名杼。齊君,莊公,名光。陳文子,亦齊大夫,名須無。十乘,四十匹也。違,去也。文子潔身去亂,可謂清矣,然未知其心果見義理之當然,而能脫然無所累乎?抑不得已於利害之私,而猶未免於怨悔也。故夫子特許其清,而不許其仁。○ 愚聞之師曰:「當理而無私心,則仁矣。今以是而觀二子之事,雖其制行之高若不可及,然皆未有以見其必當於理,而真無私心也。子張未識仁體,而悅於苟難,遂以小者信其大者,夫子之不許也宜哉。」讀者於此,更以上章「不知其仁」、後篇「仁則吾不知」之語并與三仁夷齊之事觀之,則彼此交盡,而仁之為義可識矣。今以他書考之,子文之相楚,所謀者無非僭王猾夏之事。文子之仕齊,既失正君討賊之義,又不數歲而復反於齊焉,則其不仁亦可見矣。
○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三,去聲。○ 季文子,魯大夫,名行父。每事必三思而後行,若使晉而求遭喪之禮以行,亦其一事也。斯,語辭。程子曰:「為惡之人,未嘗知有思,有思則為善矣。然至於再則已審,三則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譏之。」○ 愚按:季文子慮事如此,可謂詳審,而宜無過舉矣。而宣公篡立,文子乃不能討,反為之使齊而納賂焉,豈非程子所謂私意起而反惑之驗歟?是以君子務窮理而貴果斷,不徒多思之為尚。
○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知,去聲。○ 甯武子,衛大夫,名俞。按春秋傳,武子仕衛,當文公、成公之時。文公有道,而武子無事可見,此其知之可及也。成公無道,至於失國,而武子周旋其閒,盡心竭力,不避艱險。凡其所處,皆智巧之士所深避而不肯為者,而能卒保其身以濟其君,此其愚之不可及也。○ 程子曰:「邦無道能沈晦以免患,故曰不可及也。亦有不當愚者,比干是也。」
○ 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與,平聲。斐,音匪。○ 此孔子周流四方,道不行而思歸之歎也。吾黨小子,指門人之在魯者。狂簡,志大而略於事也。斐,文貌。成章,言其文理成就,有可觀者。裁,割正也。夫子初心,欲行其道於天下,至是而知其終不用也。於是始欲成就後學,以傳道於來世。又不得中行之士而思其次,以為狂士志意高遠,猶或可與進於道也。但恐其過中失正,而或陷於異端耳,故欲歸而裁之也。
○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孟子稱其「不立於惡人之朝,不與惡人言。與鄉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將浼焉。」其介如此,宜若無所容矣,然其所惡之人,能改即止,故人亦不甚怨之也。○ 程子曰:「不念舊惡,此清者之量。」又曰:「二子之心,非夫子孰能知之?」
○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醯,呼西反。○ 微生姓,高名,魯人,素有直名者。醯,醋也。人來乞時,其家無有,故乞諸鄰家以與之。夫子言此,譏其曲意殉物,掠美市恩,不得為直也。○ 程子曰:「微生高所枉雖小,害直為大。」范氏曰「是曰是、非曰非、有謂有、無謂無,曰直。聖人觀人於其一介之取予,而千駟萬鍾從可知焉。故以微事斷之,所以教人不可不謹也。」
○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足,將樹反。○ 足,過也。程子曰:「左丘明,古之聞人也。」謝氏曰:「二者之可恥,有甚於穿窬也。左丘明恥之,其所養可知矣。夫子自言『丘亦恥之』,蓋竊比老、彭之意。又以深戒學者,使察乎此而立心以直也。」
○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
盍,音合。○ 盍,何不也。
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衣,去聲。○ 衣,服之也。裘,皮服。敝,壞也。憾,恨也。
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伐,誇也。善,謂有能。施,亦張大之意。勞,謂有功,易曰「勞而不伐」是也。或曰:「勞,勞事也。勞事非己所欲,故亦不欲施之於人。」亦通。
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老者養之以安,朋友與之以信,少者懷之以恩。一說:安之,安我也;信之,信我也;懷之,懷我也。亦通。○ 程子曰:「夫子安仁,顏淵不違仁,子路求仁。」又曰:「子路、顏淵、孔子之志,皆與物共者也,但有小大之差爾。」又曰「子路勇於義者,觀其志,豈可以勢利拘之哉?亞於浴沂者也。顏子不自私己,故無伐善;知同於人,故無施勞。其志可謂大矣,然未免出於有意也。至於夫子,則如天地之化工,付與萬物而己不勞焉,此聖人之所為也。今夫羈靮以御馬而不以制牛,人皆知羈靮之作在乎人,而不知羈靮之生由於馬,聖人之化,亦猶是也。先觀二子之言,後觀聖人之言,分明天地氣象。凡看論語,非但欲理會文字,須要識得聖賢氣象。」
○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已矣乎者,恐其終不得見而歎之也。內自訟者。口不言而心自咎也。人有過而能自知者鮮矣,知過而能內自訟者為尤鮮。能內自訟,則其悔悟深切而能改必矣。夫子自恐終不得見而歎之,其警學者深矣。
○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焉,如字,屬上句。好,去聲。○ 十室,小邑也。忠信如聖人,生質之美者也。夫子生知而未嘗不好學,故言此以勉人。言美質易得,至道難聞,學之至則可以為聖人,不學則不免為鄉人而已。可不勉哉?
雍也第六
雍也第六
凡二十八章。篇內第十四章以前,大意與前篇同。
○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南面者,人君聽治之位。言仲弓寬洪簡重,有人君之度也。
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
子桑伯子,魯人,胡氏以為疑即莊周所稱子桑戶者是也。仲弓以夫子許己南面,故問伯子如何。可者,僅可而有所未盡之辭。簡者,不煩之謂。
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
大,音泰。○ 言自處以敬,則中有主而自治嚴,如是而行簡以臨民,則事不煩而民不擾,所以為可。若先自處以簡,則中無主而自治疏矣,而所行又簡,豈不失之太簡,而無法度之可守乎?家語記伯子不衣冠而處,夫子譏其欲同人道於牛馬。然則伯子蓋太簡者,而仲弓疑夫子之過許與?
子曰:「雍之言然。」
仲弓蓋未喻夫子可字之意,而其所言之理,有默契焉者,故夫子然之。○ 程子曰「子桑伯子之簡,雖可取而未盡善,故夫子云可也。仲弓因言內主於敬而簡,則為要直;內存乎簡而簡,則為疏略,可謂得其旨矣。」又曰:「居敬則心中無物,故所行自簡;居簡則先有心於簡,而多一簡字矣,故曰太簡。」
○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好,去聲。亡,與無同。○ 遷,移也。貳,復也。怒於甲者,不移於乙;過於前者,不復於後。顏子克己之功至於如此,可謂真好學矣。短命者,顏子三十二而卒也。既云今也則亡,又言未聞好學者,蓋深惜之,又以見真好學者之難得也。○ 程子曰:「顏子之怒,在物不在己,故不遷。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不貳過也。」又曰:「喜怒在事,則理之當喜怒者也,不在血氣則不遷。若舜之誅四凶也,可怒在彼,己何與焉。如鑑之照物,妍媸在彼,隨物應之而已,何遷之有?」又曰:「如顏子地位,豈有不善?所謂不善,只是微有差失。纔差失便能知之,纔知之便更不萌作。」張子曰:「慊於己者,不使萌於再。」或曰:「詩書六藝,七十子非不習而通也,而夫子獨稱顏子為好學。顏子之所好,果何學歟?」程子曰:「學以至乎聖人之道也。」「學之道奈何?」曰:「天地儲精,得五行之秀者為人。其本也真而靜。其未發也五性具焉,曰仁、義、禮、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觸其形而動於中矣。其中動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懼、愛、惡、欲。情既熾而益蕩,其性鑿矣。故學者約其情使合於中,正其心,養其性而已。然必先明諸心,知所往,然後力行以求至焉。若顏子之非禮勿視、聽、言、動,不遷怒貳過者,則其好之篤而學之得其道也。然其未至於聖人者,守之也,非化之也。假之以年,則不日而化矣。今人乃謂聖本生知,非學可至,而所以為學者,不過記誦文辭之間,其亦異乎顏子之學矣。」
○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
使、為,並去聲。○ 子華,公西赤也。使,為孔子使也。釜,六斗四升。庾,十六斗。秉,十六斛。
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衣,去聲。○ 乘肥馬、衣輕裘,言其富也。急,窮迫也。周者,補不足。繼者,續有餘。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
原思,孔子弟子,名憲。孔子為魯司寇時,以思為宰。粟,宰之祿也。九百不言其量,不可考。
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毋,禁止辭。五家為鄰,二十五家為里,萬二千五百家為鄉,五百家為黨。言常祿不當辭,有餘自可推之以周貧乏,蓋鄰、里、鄉、黨有相周之義。○ 程子曰:「夫子之使子華,子華之為夫子使,義也。而冉子乃為之請,聖人寬容,不欲直拒人。故與之少,所以示不當與也。請益而與之亦少,所以示不當益也。求未達而自與之多,則己過矣,故夫子非之。蓋赤苟至乏,則夫子必自周之,不待請矣。原思為宰,則有常祿。思辭其多,故又教以分諸鄰里之貧者,蓋亦莫非義也。」張子曰:「於斯二者,可見聖人之用財矣。」
○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犁,利之反。騂,息營反。舍,上聲。○ 犁,雜文。騂,赤色。周人尚赤,牲用騂。角,角周正,中犧牲也。用,用以祭也。山川,山川之神也。言人雖不用,神必不舍也。仲弓父賤而行惡,故夫子以此譬之。言父之惡,不能廢其子之善,如仲弓之賢,自當見用於世也。然此論仲弓云爾,非與仲弓言也。○ 范氏曰:「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鯀為父而有禹。古之聖賢,不係於世類,尚矣。子能改父之過,變惡以為美,則可謂孝矣。」
○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三月,言其久。仁者,心之德。心不違仁者,無私欲而有其德也。日月至焉者,或日一至焉,或月一至焉,能造其域而不能久也。○ 程子曰:「三月,天道小變之節,言其久也,過此則聖人矣。不違仁,只是無纖毫私欲。少有私欲,便是不仁。」尹氏曰:「此顏子於聖人,未達一閒者也,若聖人則渾然無閒斷矣。」張子曰:「始學之要,當知『三月不違』與『日月至焉』內外賓主之辨。使心意勉勉循循而不能已,過此幾非在我者。」
○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與,平聲。○ 從政,謂為大夫。果,有決斷。達,通事理。藝,多才能。○ 程子曰:「季康子問三子之才可以從政乎?夫子答以各有所長。非惟三子,人各有所長。能取其長,皆可用也。」
○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費,音秘。為,去聲。汶,音問。○ 閔子騫,孔子弟子,名損。費,季氏邑。汶,水名,在齊南魯北竟上。閔子不欲臣季氏,令使者善為己辭。言若再來召我,則當去之齊。○ 程子曰:「仲尼之門,能不仕大夫之家者,閔子、曾子數人而已。」謝氏曰:「學者能少知內外之分,皆可以樂道而忘人之勢。況閔子得聖人為之依歸,彼其視季氏不義之富貴,不啻犬彘。又從而臣之,豈其心哉?在聖人則有不然者,蓋居亂邦、見惡人,在聖人則可;自聖人以下,剛則必取禍,柔則必取辱。閔子豈不能早見而豫待之乎?如由也不得其死,求也為季氏附益,夫豈其本心哉?蓋既無先見之知,又無克亂之才故也。然則閔子其賢乎?」
○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夫,音扶。○ 伯牛,孔子弟子,姓冉,名耕。有疾,先儒以為癩也。牖,南牖也。禮:病者居北牖下。君視之,則遷於南牖下,使君得以南面視己。時伯牛家以此禮尊孔子,孔子不敢當,故不入其室,而自牖執其手,蓋與之永訣也。命,謂天命。言此人不應有此疾,而今乃有之,是乃天之所命也。然則非其不能謹疾而有以致之,亦可見矣。○ 侯氏曰:「伯牛以德行稱,亞於顏、閔。故其將死也,孔子尤痛惜之。」
○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食,音嗣。樂,音洛。○ 簞,竹器。食,飯也。瓢,瓠也。顏子之貧如此,而處之泰然,不以害其樂,故夫子再言「賢哉回也」以深歎美之。○ 程子曰:「顏子之樂,非樂簞瓢陋巷也,不以貧窶累其心而改其所樂也,故夫子稱其賢。」又曰:「簞瓢陋巷非可樂,蓋自有其樂爾。其字當玩味,自有深意。」又曰「昔受學於周茂叔,每令尋仲尼顏子樂處,所樂何事?」愚按:程子之言,引而不發,蓋欲學者深思而自得之。今亦不敢妄為之說。學者但當從事於博文約禮之誨,以至於欲罷不能而竭其才,則庶乎有以得之矣。
○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說,音悅。女,音汝。○ 力不足者,欲進而不能。畫者,能進而不欲。謂之畫者,如畫地以自限也。○ 胡氏曰:「夫子稱顏回不改其樂,冉求聞之,故有是言。然使求說夫子之道,誠如口之說芻豢,則必將盡力以求之,何患力之不足哉?畫而不進,則日退而已矣,此冉求之所以局於藝也。」
○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儒,學者之稱。程子曰:「君子儒為己,小人儒為人。」○ 謝氏曰:「君子小人之分,義與利之閒而已。然所謂利者,豈必殖貨財之謂?以私滅公,適己自便,凡可以害天理者皆利也。子夏文學雖有餘,然意其遠者大者或昧焉,故夫子語之以此。」
○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女,音汝。澹,徒甘反。○ 武城,魯下邑。澹臺姓,滅明名,字子羽。徑,路之小而捷者。公事,如飲射讀法之類。不由徑,則動必以正,而無見小欲速之意可知。非公事不見邑宰,則其有以自守,而無枉己殉人之私可見矣。○ 楊氏曰:「為政以人才為先,故孔子以得人為問。如滅明者,觀其二事之小,而其正大之情可見矣。後世有不由徑者,人必以為迂;不至其室,人必以為簡。非孔氏之徒,其孰能知而取之?」愚謂持身以滅明為法,則無苟賤之羞;取人以子游為法,則無邪媚之惑。
○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殿,去聲。○ 孟之反,魯大夫,名側。胡氏曰「反即莊周所稱孟子反者是也。」伐,誇功也。奔,敗走也。軍後曰殿。策,鞭也。戰敗而還,以後為功。反奔而殿,故以此言自揜其功也。事在哀公十一年。○ 謝氏曰:「人能操無欲上人之心,則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而凡可以矜己誇人者,皆無足道矣。然不知學者欲上人之心無時而忘也,若孟之反,可以為法矣。」
○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鮀,徒河反。○ 祝,宗廟之官。鮀,衛大夫,字子魚,有口才。朝,宋公子,有美色。言衰世好諛悅色,非此難免,蓋傷之也。
○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言人不能出不由戶,何故乃不由此道邪?怪而歎之之辭。○ 洪氏曰:「人知出必由戶,而不知行必由道。非道遠人,人自遠爾。」
○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野,野人,言鄙略也。史,掌文書,多聞習事,而誠或不足也。彬彬,猶班班,物相雜而適均之貌。言學者當損有餘,補不足,至於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 楊氏曰:「文質不可以相勝。然質之勝文,猶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勝而至於滅質,則其本亡矣。雖有文,將安施乎?然則與其史也,寧野。」
○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程子曰:「生理本直。罔,不直也,而亦生者,幸而免爾。」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好,去聲。樂,音洛。○ 尹氏曰:「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樂之者,有所得而樂之也。」○ 張敬夫曰:「譬之五穀,知者知其可食者也,好者食而嗜之者也,樂者嗜之而飽者也。知而不能好,則是知之未至也;好之而未及於樂,則是好之未至也。此古之學者,所以自強而不息者歟?」
○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以上之上,上聲。語,去聲。○ 語,告也。言教人者,當隨其高下而告語之,則其言易入而無躐等之弊也。○ 張敬夫曰:「聖人之道,精粗雖無二致,但其施教,則必因其材而篤焉。蓋中人以下之質,驟而語之太高,非惟不能以入,且將妄意躐等,而有不切於身之弊,亦終於下而已矣。故就其所及而語之,是乃所以使之切問近思,而漸進於高遠也。」
○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知、遠,皆去聲。○ 民,亦人也。獲,謂得也。專用力於人道之所宜,而不惑於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先其事之所難,而後其效之所得,仁者之心也。此必因樊遲之失而告之。○ 程子曰:「人多信鬼神,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能敬能遠,可謂知矣。」又曰:「先難,克己也。以所難為先,而不計所獲,仁也。」呂氏曰:「當務為急,不求所難知;力行所知,不憚所難為。」
○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知,去聲。樂,上二字並五教反,下一字音洛。○ 樂,喜好也。知者達於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於水,故樂水;仁者安於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於山,故樂山。動靜以體言,樂壽以效言也。動而不括故樂,靜而有常故壽。○ 程子曰:「非體仁知之深者,不能如此形容之。」
○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孔子之時,齊俗急功利,喜夸詐,乃霸政之餘習。魯則重禮教,崇信義,猶有先王之遺風焉,但人亡政息,不能無廢墜爾。道,則先王之道也。言二國之政俗有美惡,故其變而之道有難易。○ 程子曰:「夫子之時,齊強魯弱,孰不以為齊勝魯也,然魯猶存周公之法制。齊由桓公之霸,為從簡尚功之治,太公之遺法變易盡矣,故一變乃能至魯。魯則修舉廢墜而已,一變則至於先王之道也。」愚謂二國之俗,惟夫子為能變之而不得試。然因其言以考之,則其施為緩急之序,亦略可見矣。
○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觚,音孤。○ 觚,棱也,或曰酒器,或曰木簡,皆器之有棱者也。不觚者,蓋當時失其制而不為棱也。觚哉觚哉,言不得為觚也。○ 程子曰:「觚而失其形制,則非觚也。舉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故君而失其君之道,則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職,則為虛位。」范氏曰:「人而不仁則非人,國而不治則不國矣。」
○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劉聘君曰,「有仁之仁當作人」,今從之。從,謂隨之於井而救之也。宰我信道不篤,而憂為仁之陷害,故有此問。逝,謂使之往救。陷,謂陷之於井。欺,謂誑之以理之所有。罔,謂昧之以理之所無。蓋身在井上,乃可以救井中之人;若從之於井,則不復能救之矣。此理甚明,人所易曉,仁者雖切於救人而不私其身,然不應如此之愚也。
○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夫,音扶。○ 約,要也。畔,背也。君子學欲其博,故於文無不考;守欲其要,故其動必以禮。如此,則可以不背於道矣。○ 程子曰:「博學於文而不約之以禮,必至於汗漫。博學矣,又能守禮而由於規矩,則亦可以不畔道矣。」
○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說,音悅。否,方九反。○ 南子,衛靈公之夫人,有淫行。孔子至衛,南子請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蓋古者仕於其國,有見其小君之禮。而子路以夫子見此淫亂之人為辱,故不悅。矢,誓也。所,誓辭也,如云「所不與崔、慶者」之類。否,謂不合於禮,不由其道也。厭,棄絕也。聖人道大德全,無可不可。其見惡人,固謂在我有可見之禮,則彼之不善,我何與焉。然此豈子路所能測哉?故重言以誓之,欲其姑信此而深思以得之也。
○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鮮,上聲。○ 中者,無過無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至,極也。鮮,少也。言民少此德,今已久矣。○ 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自世教衰,民不興於行,少有此德久矣。」
○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
施,去聲。○ 博,廣也。仁以理言,通乎上下。聖以地言,則造其極之名也。乎者,疑而未定之辭。病,心有所不足也。言此何止於仁,必也聖人能之乎!則雖堯舜之聖,其心猶有所不足於此也。以是求仁,愈難而愈遠矣。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夫,音扶。○ 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於此觀之,可以見天理之周流而無閒矣。狀仁之體,莫切於此。
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譬,喻也。方,術也。近取諸身,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亦猶是也。然後推其所欲以及於人,則恕之事而仁之術也。於此勉焉,則有以勝其人欲之私,而全其天理之公矣。○ 程子曰:「醫書以手足痿痹為不仁,此言最善名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認得為己,何所不至;若不屬己,自與己不相干。如手足之不仁,氣已不貫,皆不屬己。故博施濟眾,乃聖人之功用。仁至難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欲令如是觀仁,可以得仁之體。」又曰「論語言『堯舜其猶病諸』者二。夫博施者,豈非聖人之所欲?然必五十乃衣帛,七十乃食肉。聖人之心,非不欲少者亦衣帛食肉也,顧其養有所不贍爾,此病其施之不博也。濟眾者,豈非聖人之所欲?然治不過九州。聖人非不欲四海之外亦兼濟也,顧其治有所不及爾,此病其濟之不眾也。推此以求,脩己以安百姓,則為病可知。苟以吾治已足,則便不是聖人。」呂氏曰:「子貢有志於仁,徒事高遠,未知其方。孔子教以於己取之,庶近而可入。是乃為仁之方,雖博施濟眾,亦由此進。」
述而第七
述而第七
此篇多記聖人謙己誨人之辭及其容貌行事之實。凡三十七章。
○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好,去聲。○ 述,傳舊而已。作,則創始也。故作非聖人不能,而述則賢者可及。竊比,尊之之辭。我,親之之辭。老彭,商賢大夫,見大戴禮,蓋信古而傳述者也。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脩春秋,皆傳先王之舊,而未嘗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蓋不惟不敢當作者之聖,而亦不敢顯然自附於古之賢人;蓋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辭之謙也。然當是時,作者略備,夫子蓋集群聖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雖述,而功則倍於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
○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識,音志,又如字。○ 識,記也。默識,謂不言而存諸心也。一說:識,知也,不言而心解也。前說近是。何有於我,言何者能有於我也。三者已非聖人之極至,而猶不敢當,則謙而又謙之辭也。
○ 子曰:「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尹氏曰:「德必脩而後成,學必講而後明,見善能徙,改過不吝,此四者日新之要也。苟未能之,聖人猶憂,況學者乎?」
○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燕居,閒暇無事之時。楊氏曰:「申申,其容舒也。夭夭,其色愉也。」○ 程子曰:「此弟子善形容聖人處也,為申申字說不盡,故更著夭夭字。今人燕居之時,不怠惰放肆,必太嚴厲。嚴厲時著此四字不得,怠惰放肆時亦著此四字不得,惟聖人便自有中和之氣。」
○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復,扶又反。○ 孔子盛時,志欲行周公之道,故夢寐之間,如或見之。至其老而不能行也,則無復是心,而亦無復是夢矣,故因此而自歎其衰之甚也。○ 程子曰:「孔子盛時,寤寐常存行周公之道;及其老也,則志慮衰而不可以有為矣。蓋存道者心,無老少之異;而行道者身,老則衰也。」
○ 子曰:「志於道,
志者,心之所之之謂。道,則人倫日用之間所當行者是也。如此而心必之焉,則所適者正,而無他歧之惑矣。
據於德,
據者,執守之意。德者,得也,得其道於心而不失之謂也。得之於心而守之不失,則終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
依於仁,
依者,不違之謂。仁,則私欲盡去而心德之全也。功夫至此而無終食之違,則存養之熟,無適而非天理之流行矣。
游於藝。」
游者,玩物適情之謂。藝,則禮樂之文,射、御、書、數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闕者也。朝夕游焉,以博其義理之趣,則應務有餘,而心亦無所放矣。○ 此章言人之為學當如是也。蓋學莫先於立志,志道,則心存於正而不他;據德,則道得於心而不失;依仁,則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藝,則小物不遺而動息有養。學者於此,有以不失其先後之序、輕重之倫焉,則本末兼該,內外交養,日用之間,無少間隙,而涵泳從容,忽不自知其入於聖賢之域矣。
○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脩,脯也。十脡為束。古者相見,必執贄以為禮,束修其至薄者。蓋人之有生,同具此理,故聖人之於人,無不欲其入於善。但不知來學,則無往教之禮,故苟以禮來,則無不有以教之也。
○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憤,房粉反。悱,芳匪反。復,扶又反。○ 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反者,還以相證之義。復,再告也。上章已言聖人誨人不倦之意,因并記此,欲學者勉於用力,以為受教之地也。○ 程子曰:「憤悱,誠意之見於色辭者也。待其誠至而後告之。既告之,又必待其自得,乃復告爾。」又曰:「不待憤悱而發,則知之不能堅固;待其憤悱而後發,則沛然矣。」
○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臨喪哀,不能甘也。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哭,謂弔哭。日之內,餘哀未忘,自不能歌也。○ 謝氏曰:「學者於此二者,可見聖人情性之正也。能識聖人之情性,然後可以學道。」
○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舍,上聲。夫,音扶。○ 尹氏曰:「用舍無與於己,行藏安於所遇,命不足道也。顏子幾於聖人,故亦能之。」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
萬二千五百人為軍,大國三軍。子路見孔子獨美顏淵,自負其勇,意夫子若行三軍,必與己同。
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馮,皮冰反。好,去聲。○ 暴虎,徒搏。馮河,徒涉。懼,謂敬其事。成,謂成其謀。言此皆以抑其勇而教之,然行師之要實不外此,子路蓋不知也。○ 謝氏曰:「聖人於行藏之間,無意無必。其行非貪位,其藏非獨善也。若有欲心,則不用而求行,舍之而不藏矣,是以惟顏子為可以與於此。子路雖非有欲心者,然未能無固必也,至以行三軍為問,則其論益卑矣。夫子之言,蓋因其失而救之。夫不謀無成,不懼必敗,小事尚然,而況於行三軍乎?」
○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好,去聲。○ 執鞭,賤者之事。設言富若可求,則雖身為賤役以求之,亦所不辭。然有命焉,非求之可得也,則安於義理而已矣,何必徒取辱哉?○ 蘇氏曰:「聖人未嘗有意於求富也,豈問其可不可哉?為此語者,特以明其決不可求爾。」楊氏曰:「君子非惡富貴而不求,以其在天,無可求之道也。」
○ 子之所慎:齊,戰,疾。
齊,側皆反。○ 齊之為言齊也,將祭而齊其思慮之不齊者,以交於神明也。誠之至與不至,神之饗與不饗,皆決於此。戰則眾之死生、國之存亡繫焉,疾又吾身之所以死生存亡者,皆不可以不謹也。○ 尹氏曰:「夫子無所不謹,弟子記其大者耳。」
○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史記三月上有「學之」二字。不知肉味,蓋心一於是而不及乎他也。曰:不意舜之作樂至於如此之美,則有以極其情文之備,而不覺其歎息之深也,蓋非聖人不足以及此。○ 范氏曰:「韶盡美又盡善,樂之無以加此也。故學之三月,不知肉味,而歎美之如此。誠之至,感之深也。」
○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
為,去聲。○ 為,猶助也。衛君,出公輒也。靈公逐其世子蒯聵。公薨,而國人立蒯聵之子輒。於是晉納蒯聵而輒拒之。時孔子居衛,衛人以蒯聵得罪於父,而輒嫡孫當立,故冉有疑而問之。諾,應辭也。
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其父將死,遺命立叔齊。父卒,叔齊遜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其後武王伐紂,夷、齊扣馬而諫。武王滅商,夷、齊恥食周粟,去隱于首陽山,遂餓而死。怨,猶悔也。君子居是邦,不非其大夫,況其君乎?故子貢不斥衛君,而以夷、齊為問。夫子告之如此,則其不為衛君可知矣。蓋伯夷以父命為尊,叔齊以天倫為重。其遜國也,皆求所以合乎天理之正,而即乎人心之安。既而各得其志焉,則視棄其國猶敝蹝爾,何怨之有?若衛輒之據國拒父而惟恐失之,其不可同年而語明矣。○ 程子曰:「伯夷、叔齊遜國而逃,諫伐而餓,終無怨悔,夫子以為賢,故知其不與輒也。」
○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飯,符晚反。食,音嗣。枕,去聲。樂,音洛。○ 飯,食之也。疏食,麤飯也。聖人之心,渾然天理,雖處困極,而樂亦無不在焉。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雲之無有,漠然無所動於其中也。○ 程子曰:「非樂疏食飲水也,雖疏食飲水,不能改其樂也。不義之富貴,視之輕如浮雲然。」又曰:「須知所樂者何事。」
○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劉聘君見元城劉忠定公自言嘗讀他論,「加」作假,「五十」作卒。蓋加、假聲相近而誤讀,卒與五十字相似而誤分也。愚按:此章之言,史記作為「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加正作假,而無五十字。蓋是時,孔子年已幾七十矣,五十字誤無疑也。學易,則明乎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故可以無大過。蓋聖人深見易道之無窮,而言此以教人,使知其不可不學,而又不可以易而學也。
○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雅,常也。執,守也。詩以理情性,書以道政事,禮以謹節文,皆切於日用之實,故常言之。禮獨言執者,以人所執守而言,非徒誦說而已也。○ 程子曰:「孔子雅素之言,止於如此。若性與天道,則有不可得而聞者,要在默而識之也。」謝氏曰:「此因學易之語而類記之。」
○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
葉,舒涉反。○ 葉公,楚葉縣尹沈諸梁,字子高,僭稱公也。葉公不知孔子,必有非所問而問者,故子路不對。抑亦以聖人之德,實有未易名言者與?
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未得,則發憤而忘食;已得,則樂之而忘憂。以是二者俛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數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學之篤耳。然深味之,則見其全體至極,純亦不已之妙,有非聖人不能及者。蓋凡夫子之自言類如此,學者宜致思焉。
○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去聲。○ 生而知之者,氣質清明,義理昭著,不待學而知也。敏,速也,謂汲汲也。○ 尹氏曰:「孔子以生知之聖,每云好學者,非惟勉人也,蓋生而可知者義理爾,若夫禮樂名物,古今事變,亦必待學而後有以驗其實也。
○ 子不語怪,力,亂,神。
怪異、勇力、悖亂之事,非理之正,固聖人所不語。鬼神,造化之迹,雖非不正,然非窮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輕以語人也。○ 謝氏曰:「聖人語常而不語怪,語德而不語力,語治而不語亂,語人而不語神。」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惡,則我從其善而改其惡焉,是二人者皆我師也。○ 尹氏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則善惡皆我之師,進善其有窮乎?」
○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魋,徒雷反。○ 桓魋,宋司馬向魋也。出於桓公,故又稱桓氏。魋欲害孔子,孔子言天既賦我以如是之德,則桓魋其奈我何?言必不能違天害己。
○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幾及,故疑其有隱,而不知聖人作、止、語、默無非教也,故夫子以此言曉之。與,猶示也。○ 程子曰:「聖人之道猶天然,門弟子親炙而冀及之,然後知其高且遠也。使誠以為不可及,則趨向之心不幾於怠乎?故聖人之教,常俯而就之如此,非獨使資質庸下者勉思企及,而才氣高邁者亦不敢躐易而進也。」呂氏曰:「聖人體道無隱,與天象昭然,莫非至教。常以示人,而人自不察。」
○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行,去聲。○ 程子曰:「教人以學文脩行而存忠信也。忠信,本也。」
○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
聖人,神明不測之號。君子,才德出眾之名。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
恆,胡登反。○ 「子曰」字疑衍文。恆,常久之意。張子曰:「有恆者,不貳其心。善人者,志於仁而無惡。」
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亡,讀為無。○ 三者皆虛夸之事,凡若此者,必不能守其常也。○ 張敬夫曰:「聖人、君子以學言,善人、有恆者以質言。」愚謂有恆者之與聖人,高下固懸絕矣,然未有不自有恆而能至於聖者也。故章末申言有恆之義,其示人入德之門,可謂深切而著明矣。
○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射,食亦反。○ 綱,以大繩屬網,絕流而漁者也。弋,以生絲繫矢而射也。宿,宿鳥。○ 洪氏曰:「孔子少貧賤,為養與祭,或不得已而釣弋,如獵較是也。然盡物取之,出其不意,亦不為也。此可見仁人之本心矣。待物如此,待人可知;小者如此,大者可知。」
○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識,音志。○ 不知而作,不知其理而妄作也。孔子自言未嘗妄作,蓋亦謙辭,然亦可見其無所不知也。識,記也。所從不可不擇,記則善惡皆當存之,以備參考。如此者雖未能實知其理,亦可以次於知之者也。
○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
見,賢遍反。○ 互鄉,鄉名。其人習於不善,難與言善。惑者,疑夫子不當見之也。
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疑此章有錯簡。「人潔」至「往也」十四字,當在「與其進也」之前。潔,脩治也。與,許也。往,前日也。言人潔己而來,但許其能自潔耳,固不能保其前日所為之善惡也;但許其進而來見耳,非許其既退而為不善也。蓋不追其既往,不逆其將來,以是心至,斯受之耳。唯字上下,疑又有闕文,大抵亦不為已甚之意。○ 程子曰:「聖人待物之洪如此。」
○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為遠者;反而求之,則即此而在矣,夫豈遠哉?○ 程子曰:「為仁由己,欲之則至,何遠之有?」
○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
陳,國名。司敗,官名,即司寇也。昭公,魯君,名裯。習於威儀之節,當時以為知禮。故司敗以為問,而孔子答之如此。
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
取,七住反。○ 巫馬姓,期字,孔子弟子,名施。司敗揖而進之也。相助匿非曰黨。禮不娶同姓,而魯與吳皆姬姓。謂之吳孟子者,諱之使若宋女子姓者然。
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孔子不可自謂諱君之惡,又不可以娶同姓為知禮,故受以為過而不辭。○ 吳氏曰:「魯蓋夫子父母之國,昭公,魯之先君也。司敗又未嘗顯言其事,而遽以知禮為問,其對之宜如此也。及司敗以為有黨,而夫子受以為過,蓋夫子之盛德,無所不可也。然其受以為過也,亦不正言其所以過,初若不知孟子之事者,可以為萬世之法矣。」
○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和,去聲。○ 反,復也。必使復歌者,欲得其詳而取其善也。而後和之者,喜得其詳而與其善也。此見聖人氣象從容,誠意懇至,而其謙遜審密,不掩人善又如此。蓋一事之微,而眾善之集,有不可勝既者焉,讀者宜詳味之。
○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莫,疑辭。猶人,言不能過人,而尚可以及人。未之有得,則全未有得,皆自謙之辭。而足以見言行之難易緩急,欲人之勉其實也。○ 謝氏曰「文雖聖人無不與人同,故不遜;能躬行君子,斯可以入聖,故不居;猶言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
○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此亦夫子之謙辭也。聖者,大而化之。仁,則心德之全而人道之備也。為之,謂為仁聖之道。誨人,亦謂以此教人也。然不厭不倦,非己有之則不能,所以弟子不能學也。○ 晁氏曰:「當時有稱夫子聖且仁者,以故夫子辭之。苟辭之而已焉,則無以進天下之材,率天下之善,將使聖與仁為虛器,而人終莫能至矣。故夫子雖不居仁聖,而必以為之不厭、誨人不倦自處也。」可謂云爾已矣者,無他之辭也。公西華仰而歎之,其亦深知夫子之意矣。
○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
誄,力[一]軌反。○ 禱,謂禱於鬼神。有諸,問有此理否。誄者,哀死而述其行之辭也。上下,謂天地。天曰神,地曰祇。禱者,悔過遷善,以祈神之佑也。無其理則不必禱,既曰有之,則聖人未嘗有過,無善可遷。其素行固已合於神明,故曰:「丘之禱久矣。」又士喪禮,疾病行禱五祀,蓋臣子迫切之至情,有不能自已者,初不請於病者而後禱也。故孔子之於子路,不直拒之,而但告以無所事禱之意。 [一]「力」原作「九」,據清仿宋大字本改。
○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孫,去聲。○ 孫,順也。固,陋也。奢儉俱失中,而奢之害大。○ 晁氏曰:「不得已而救時之弊也。」
○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坦,平也。蕩蕩,寬廣貌。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戚。」○ 程子曰:「君子坦蕩蕩,心廣體胖。」
○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厲,嚴肅也。人之德性本無不備,而氣質所賦,鮮有不偏,惟聖人全體渾然,陰陽合德,故其中和之氣見於容貌之間者如此。門人熟察而詳記之,亦可見其用心之密矣。抑非,知足以知聖人而善言德行者不能也,故程子以為曾子之言。學者所宜反復而玩心也。
泰伯第八
泰伯第八
凡二十一章。
○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泰伯,周大王之長子。至德,謂德之至極,無以復加者也。三讓,謂固遜也。無得而稱,其遜隱微,無迹可見也。蓋大王三子:長泰伯,次仲雍,次季歷。大王之時,商道寖衰,而周日強大。季歷又生子昌,有聖德。大王因有翦商之志,而泰伯不從,大王遂欲傳位季歷以及昌。泰伯知之,即與仲雍逃之荊蠻。於是大王乃立季歷,傳國至昌,而三分天下有其二,是為文王。文王崩,子發立,遂克商而有天下,是為武王。夫以泰伯之德,當商周之際,固足以朝諸侯有天下矣,乃棄不取而又泯其 迹焉,則其德之至極為何如哉!蓋其心即夷齊扣馬之心,而事之難處有甚焉者,宜夫子之歎息而贊美之也。泰伯不從,事見春秋傳。
○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葸,絲里反。絞,古卯反。○ 葸,畏懼貌。絞,急切也。無禮則無節文,故有四者之弊。
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君子,謂在上之人也。興,起也。偷,薄也。○ 張子曰「人道知所先後,則恭不勞、慎不葸、勇不亂、直不絞,民化而德厚矣。」○ 吳氏曰:「君子以下,當自為一章,乃曾子之言也。」愚按:此一節與上文不相蒙,而與首篇慎終追遠之意相類,吳說近是。
○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夫,音扶。○ 啟,開也。曾子平日以為身體受於父母,不敢毀傷,故於此使弟子開其衾而視之。詩小旻之篇。戰戰,恐懼。兢兢,戒謹。臨淵,恐墜;履冰,恐陷也。曾子以其所保之全示門人,而言其所以保之之難如此;至於將死,而後知其得免於毀傷也。小子,門人也。語畢而又呼之,以致反覆丁寧之意,其警之也深矣。○ 程子曰:「君子曰終,小人曰死。君子保其身以沒,為終其事也,故曾子以全歸為免矣。」尹氏曰:「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曾子臨終而啟手足,為是故也。非有得於道,能如是乎?」范氏曰:「身體猶不可虧也,況虧其行以辱其親乎?」
○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
孟敬子,魯大夫仲孫氏,名捷。問之者,問其疾也。
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言,自言也。鳥畏死,故鳴哀。人窮反本,故言善。此曾子之謙辭,欲敬子知其所言之善而識之也。
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遠、近,並去聲。○ 貴,猶重也。容貌,舉一身而言。暴,粗厲也。慢,放肆也。信,實也。正顏色而近信,則非色莊也。辭,言語。氣,聲氣也。鄙,凡陋也。倍,與背同,謂背理也。籩,竹豆。豆,木豆。言道雖無所不在,然君子所重者,在此三事而已。是皆脩身之要、為政之本,學者所當操存省察,而不可有造次顛沛之違者也。若夫籩豆之事,器數之末,道之全體固無不該,然其分則有司之守,而非君子之所重矣。○ 程子曰:「動容貌,舉一身而言也。周旋中禮,暴慢斯遠矣。正顏色則不妄,斯近信矣。出辭氣,正由中出,斯遠鄙倍。三者正身而不外求,故曰籩豆之事則有司存。」尹氏曰「養於中則見於外,曾子蓋以脩己為為政之本。若乃器用事物之細,則有司存焉。」
○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校,計校也。友,馬氏以為顏淵是也。顏子之心,惟知義理之無窮,不見物我之有間,故能如此。○ 謝氏曰:「不知有餘在己,不足在人;不必得為在己,失為在人,非幾於無我者不能也。」
○ 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與,平聲。○ 其才可以輔幼君、攝國政,其節至於死生之際而不可奪,可謂君子矣。與,疑辭。也,決辭。設為問答,所以深著其必然也。○ 程子曰:「節操如是,可謂君子矣。」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弘,寬廣也。毅,強忍也。非弘不能勝其重,非毅無以致其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仁者,人心之全德,而必欲以身體而力行之,可謂重矣。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謂遠矣。○ 程子曰:「弘而不毅,則無規矩而難立;毅而不弘,則隘陋而無以居之。」又曰「弘大剛毅,然後能勝重任而遠到。」
○ 子曰:「興於詩,
興,起也。詩本性情,有邪有正,其為言既易知,而吟詠之間,抑揚反覆,其感人又易入。故學者之初,所以興起其好善惡惡之心,而不能自已者,必於此而得之。
立於禮。
禮以恭敬辭遜為本,而有節文度數之詳,可以固人肌膚之會,筋骸之束。故學者之中,所以能卓然自立,而不為事物之所搖奪者,必於此而得之。
成於樂。」
樂有五聲十二律,更唱迭和,以為歌舞八音之節,可以養人之性情,而蕩滌其邪穢,消融其查滓。故學者之終,所以至於義精仁熟,而自和順於道德者,必於此而得之,是學之成也。○ 按內則,十年學幼儀,十三學樂誦詩,二十而後學禮。則此三者,非小學傳授之次,乃大學終身所得之難易、先後、淺深也。程子曰:「天下之英才不為少矣,特以道學不明,故不得有所成就。夫古人之詩,如今之歌曲,雖閭里童稚,皆習聞之而知其說,故能興起。今雖老師宿儒,尚不能曉其義,況學者乎?是不得興於詩也。古人自洒埽應對,以至冠、昏、喪、祭,莫不有禮。今皆廢壞,是以人倫不明,治家無法,是不得立於禮也。古人之樂:聲音所以養其耳,采色所以養其目,歌詠所以養其性情,舞蹈所以養其血脈。今皆無之,是不得成於樂也。是以古之成材也易,今之成材也難。」
○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之由於是理之當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 程子曰:「聖人設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戶曉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爾。若曰聖人不使民知,則是後世朝四暮三之術也,豈聖人之心乎?」
○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好,去聲。○ 好勇而不安分,則必作亂。惡不仁之人而使之無所容,則必致亂。二者之心,善惡雖殊,然其生亂則一也。
○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才美,謂智能技藝之美。驕,矜夸。吝,鄙嗇也。○ 程子曰:「此甚言驕吝之不可也。蓋有周公之德,則自無驕吝;若但有周公之才而驕吝焉,亦不足觀矣。」又曰:「驕,氣盈。吝,氣歉。」愚謂驕吝雖有盈歉之殊,然其勢常相因。蓋驕者吝之枝葉,吝者驕之本根。故嘗驗之天下之人,未有驕而不吝,吝而不驕者也。
○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
易,去聲。○ 穀,祿也。至,疑當作志。為學之久,而不求祿,如此之人,不易得也。○ 楊氏曰:「雖子張之賢,猶以干祿為問,況其下者乎?然則三年學而不至於穀,宜不易得也。」
○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好,去聲。○ 篤,厚而力也。不篤信,則不能好學;然篤信而不好學,則所信或非其正。不守死,則不能以善其道;然守死而不足以善其道,則亦徒死而已。蓋守死者篤信之效,善道者好學之功。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見,賢遍反。○ 君子見危授命,則仕危邦者無可去之義,在外則不入可也。亂邦未危,而刑政紀綱紊矣,故潔其身而去之。天下,舉一世而言。無道,則隱其身而不見也。此惟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者能之。
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世治而無可行之道,世亂而無能守之節,碌碌庸人,不足以為士矣,可恥之甚也。○ 晁氏曰:「有學有守,而去就之義潔,出處之分明,然後為君子之全德也。」
○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程子曰:「不在其位,則不任其事也,若君大夫問而告者則有矣。」
○ 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摯,音至。雎,七余反。○ 師摯,魯樂師名摯也。亂,樂之卒章也。史記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洋洋,美盛意。孔子自衛反魯而正樂,適師摯在官之初,故樂之美盛如此。
○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侗,音通。悾,音空。○ 侗,無知貌。愿,謹厚也。悾悾,無能貌。吾不知之者,甚絕之之辭,亦不屑之教誨也。○ 蘇氏曰:「天之生物,氣質不齊。其中材以下,有是德則有是病。有是病必有是德,故馬之蹄齧者必善走,其不善者必馴。有是病而無是德,則天下之棄才也。」
○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言人之為學,既如有所不及矣,而其心猶竦然,惟恐其或失之,警學者當如是也。○ 程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不得放過。纔說姑待明日,便不可也。」
○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與,去聲。○ 巍巍,高大之貌。不與,猶言不相關,言其不以位為樂也。
○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唯,猶獨也。則,猶準也。蕩蕩,廣遠之稱也。言物之高大,莫有過於天者,而獨堯之德能與之準。故其德之廣遠,亦如天之不可以言語形容也。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成功,事業也。煥,光明之貌。文章,禮樂法度也。堯之德不可名,其可見者此爾。○ 尹氏曰:「天道之大,無為而成。唯堯則之以治天下,故民無得而名焉。所可名者,其功業文章巍然煥然而已。」
○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治,去聲。○ 五人,禹、稷、契、皋陶、伯益。
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
書泰誓之辭。馬氏曰:「亂,治也。」十人,謂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畢公、榮公、太顛、閎夭、散宜生、南宮 适,其一人謂文母。劉侍讀以為子無臣母之義,蓋邑姜也。九人治外,邑姜治內。或曰:「亂本作乿,古治字也。」
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
稱孔子者,上係武王君臣之際,記者謹之。才難,蓋古語,而孔子然之也。才者,德之用也。唐虞,堯舜有天下之號。際,交會之間。言周室人才之多,惟唐虞之際,乃盛於此。降自夏商,皆不能及,然猶但有此數人爾,是才之難得也。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春秋傳曰,「文王率商之畔國以事紂」,蓋天下歸文王者六州,荊、梁、雍、豫、徐、揚也。惟青、兗、冀,尚屬紂耳。范氏曰:「文王之德,足以代商。天與之,人歸之,乃不取而服事焉,所以為至德也。孔子因武王之言而及文王之德,且與泰伯,皆以至德稱之,其指微矣。」或曰:「宜斷三分以下,別以孔子曰起之,而自為一章。」
○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閒,去聲。菲,音匪。黻,音弗。洫,呼域反。閒,罅隙也,謂指其罅隙而非議之也。菲,薄也。致孝鬼神,謂享祀豐潔。衣服,常服。黻,蔽膝也,以韋為之。冕,冠也,皆祭服也。溝洫,田間水道,以正疆界、備旱潦者也。或豐或儉,各適其宜,所以無罅隙之可議也,故再言以深美之。○ 楊氏曰:「薄於自奉,而所勤者民之事,所致飾者宗廟朝廷之禮,所謂有天下而不與也,夫何間然之有。」
子罕第九
子罕第九
凡三十章。
○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罕,少也。程子曰:「計利則害義,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
○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
達巷,黨名。其人姓名不傳。博學無所成名,蓋美其學之博而惜其不成一藝之名也。
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執,專執也。射御皆一藝,而御為人僕,所執尤卑。言欲使我何所執以成名乎?然則吾將執御矣。聞人譽己,承之以謙也。○ 尹氏曰:「聖人道全而德備,不可以偏長目之也。達巷黨人見孔子之大,意其所學者博,而惜其不以一善得名於世,蓋慕聖人而不知者也。故孔子曰,欲使我何所執而得為名乎?然則吾將執御矣。」
○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
麻冕,緇布冠也。純,絲也。儉,謂省約。緇布冠,以三十升布為之,升八十縷,則其經二千四百縷矣。細密難成,不如用絲之省約。
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臣與君行禮,當拜於堂下。君辭之,乃升成拜。泰,驕慢也。○ 程子曰:「君子處世,事之無害於義者,從俗可也;害於義,則不可從也。」
○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絕,無之盡者。毋,史記作「無」是也。意,私意也。必,期必也。固,執滯也。我,私己也。四者相為終始,起於意,遂於必,留於固,而成於我也。蓋意必常在事前,固我常在事後,至於我又生意,則物欲牽引,循環不窮矣。○ 程子曰:「此毋字,非禁止之辭。聖人絕此四者,何用禁止。」張子曰:「四者有一焉,則與天地不相似。」楊氏曰:「非知足以知聖人,詳視而默識之,不足以記此。」
○ 子畏於匡。
畏者,有戒心之謂。匡,地名。史記云:「陽虎曾暴於匡,夫子貌似陽虎,故匡人圍之。」
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道之顯者謂之文,蓋禮樂制度之謂。不曰道而曰文,亦謙辭也。茲,此也,孔子自謂。
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喪、與,皆去聲。○ 馬氏曰:「文王既沒,故孔子自謂後死者。言天若欲喪此文,則必不使我得與於此文;今我既得與於此文,則是天未欲喪此文也。天既未欲喪此文,則匡人其柰我何?言必不能違天害己也。」
○ 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
大,音泰。與,平聲。○ 孔氏曰:「大宰,官名。或吳或宋,未可知也。」與者,疑辭。大宰蓋以多能為聖也。
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
縱,猶肆也,言不為限量也。將,殆也,謙若不敢知之辭。聖無不通,多能乃其餘事,故言又以兼之。
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言由少賤故多能,而所能者鄙事爾,非以聖而無不通也。且多能非所以率人,故又言君子不必多能以曉之。
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牢,孔子弟子,姓琴,字子開,一字子張。試,用也。言由不為世用,故得以習於藝而通之。○ 吳氏曰:「弟子記夫子此言之時,子牢因言昔之所聞有如此者。其意相近,故并記之。」
○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叩,音口。○ 孔子謙言己無知識,但其告人,雖於至愚,不敢不盡耳。叩,發動也。兩端,猶言兩頭。言終始、本末、上下、精粗,無所不盡。○ 程子曰:「聖人之教人,俯就之若此,猶恐眾人以為高遠而不親也。聖人之道,必降而自卑,不如此則人不親,賢人之言,則引而自高,不如此則道不尊。觀於孔子、孟子,則可見矣。」尹氏曰:「聖人之言,上下兼盡。即其近,眾人皆可與知;極其至,則雖聖人亦無以加焉,是之謂兩端。如答樊遲之問仁知,兩端竭盡,無餘蘊矣。若夫語上而遺下,語理而遺物,則豈聖人之言哉?」
○ 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夫,音扶。○ 鳳,靈鳥,舜時來儀,文王時鳴於岐山。河圖,河中龍馬負圖,伏羲時出,皆聖王之瑞也。已,止也。○ 張子曰:「鳳至圖出,文明之祥。伏羲、舜、文之瑞不至,則夫子之文章,知其已矣。」
○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齊,音咨。衰,七雷反。少,去聲。○ 齊衰,喪服。冕,冠也。衣,上服。裳,下服。冕而衣裳,貴者之盛服也。瞽,無目者。作,起也。趨,疾行也。或曰:「少,當作坐。」○ 范氏曰:「聖人之心,哀有喪,尊有爵,矜不成人。其作與趨,蓋有不期然而然者。」尹氏曰「此聖人之誠心,內外一者也。」
○ 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喟,苦位反。鑽,祖官反。○ 喟,歎聲。仰彌高,不可及。鑽彌堅,不可入。在前在後,恍惚不可為象。此顏淵深知夫子之道,無窮盡、無方體,而歎之也。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循循,有次序貌。誘,引進也。博文約禮,教之序也。言夫子道雖高妙,而教人有序也。侯氏曰:「博我以文,致知格物也。約我以禮,克己復禮也。」程子曰:「此顏子稱聖人最切當處,聖人教人,惟此二事而已。」
○ 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卓,立貌。末,無也。此顏子自言其學之所至也。蓋悅之深而力之盡,所見益親,而又無所用其力也。吳氏曰:「所謂卓爾,亦在乎日用行事之間,非所謂窈冥昏默者。」程子曰:「到此地位,功夫尤難,直是峻絕,又大段著力不得。」楊氏曰:「自可欲之謂善,充而至於大,力行之積也。大而化之,則非力行所及矣,此顏子所以未達一閒也。」○ 程子曰:「此顏子所以為深知孔子而善學之者也。」胡氏曰:「無上事而喟然歎,此顏子學既有得,故述其先難之故、後得之由,而歸功於聖人也。高堅前後,語道體也。仰鑽瞻忽,未領其要也。惟夫子循循善誘,先博我以文,使我知古今,達事變;然後約我以禮,使我尊所間,行所知。如行者之赴家,食者之求飽,是以欲罷而不能,盡心盡力,不少休廢。然後見夫子所立之卓然,雖欲從之,末由也已。是蓋不怠所從,必欲至乎卓立之地也。抑斯歎也,其在請事斯語之後,三月不違之時乎?」
○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
夫子時已去位,無家臣。子路欲以家臣治其喪,其意實尊聖人,而未知所以尊也。
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
閒,如字。○ 病閒,少差也。病時不知,既差乃知其事,故言我之不當有家臣,人皆知之,不可欺也。而為有臣,則是欺天而已。人而欺天,莫大之罪。引以自歸,其責子路深矣。
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無寧,寧也。大葬,謂君臣禮葬。死於道路,謂棄而不葬。又曉 之以不必然之故。○ 范氏曰:「曾子將死,起而易簀。曰:『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子路欲尊夫子,而不知無臣之不可為有臣,是以陷於行詐,罪至欺天。君子之於言動,雖微不可不謹。夫子深懲子路,所以警學者也。」楊氏曰:「非知至而意誠,則用智自私,不知行其所無事,往往自陷於行詐欺天而莫之知也。其子路之謂乎?」
○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韞,紆粉反。匵,徒木反。賈,音嫁。○ 韞,藏也。匵,匱也。沽,賣也。子貢以孔子有道不仕,故設此二端以問也。孔子言固當賣之,但當待賈,而不當求之耳。○ 范氏曰:「君子未嘗不欲仕也,又惡不由其道。士之待禮,猶玉之待賈也。若伊尹之耕於野,伯夷、太公之居於海濱,世無成湯文王,則終焉而已,必不枉道以從人,衒玉而求售也。」
○ 子欲居九夷。
東方之夷有九種。欲居之者,亦乘桴浮海之意。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君子所居則化,何陋之有?
○ 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魯哀公十一年冬,孔子自衛反魯。是時周禮在魯,然詩樂亦頗殘闕失次。孔子周流四方,參互考訂,以知其說。晚知道終不行,故歸而正之。
○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說見第七篇,然此則其事愈卑而意愈切矣。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夫,音扶。舍,上聲。○ 天地之化,往者過,來者續,無一息之停,乃道體之本然也。然其可指而易見者,莫如川流。故於此發以示人,欲學者時時省察,而無毫髮之間斷也。○ 程子曰:「此道體也。天運而不已,日往則月來,寒往則暑來,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窮,皆與道為體,運乎晝夜,未嘗已也。是以君子法之,自強不息。及其至也,純亦不已焉。」又曰:「自漢以來,儒者皆不識此義。此見聖人之心,純亦不已也。純亦不已,乃天德也。有天德,便可語王道,其要只在謹獨。」愚按:自此至篇終,皆勉人進學不已之辭。
○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好,去聲。○ 謝氏曰:「好好色,惡惡臭,誠也。好德如好色,斯誠好德矣,然民鮮能之。」○ 史記:「孔子居衛,靈公與夫人同車,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孔子醜之,故有是言。
○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簣,求位反。覆,芳服反。○ 簣,土籠也。書曰:「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夫子之言,蓋出於此。言山成而但少一簣,其止者,吾自止耳;平地而方覆一簣,其進者,吾自往耳。蓋學者自彊不息,則積少成多;中道而止,則前功盡棄。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
○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語,去聲。與,平聲。○ 惰,懈怠也。范氏曰:「顏子聞夫子之言,而心解力行,造次顛沛未嘗違之。如萬物得時雨之潤,發榮滋長,何有於惰,此群弟子所不及也。」
○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進止二字,說見上章。顏子既死而孔子惜之,言其方進而未已也。
○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夫,音扶。:穀之始生曰苗,吐華曰秀,成穀曰實。蓋學而不至於成,有如此者,是以君子貴自勉也。
○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焉知之焉,於虔反。:孔子言後生年富力強,足以積學而有待,其勢可畏,安知其將來不如我之今日乎?然或不能自勉,至於老而無聞,則不足畏矣。言此以警人,使及時勉學也。曾子曰:「五十而不以善聞,則不聞矣」,蓋述此意。○ 尹氏曰:「少而不勉,老而無聞,則亦已矣。自少而進者,安知其不至於極乎?是可畏也。」
○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法語者,正言之也。巽言者,婉而導之也。繹,尋其緒也。法言人所敬憚,故必從;然不改,則面從而已。巽言無所乖忤,故必說;然不繹,則又不足以知其微意之所在也。○ 楊氏曰:「法言,若孟子論行王政之類是也。巽言,若其論好貨好色之類是也。語之而未達,拒之而不受,猶之可也。其或喻焉,則尚庶幾其能改繹矣。從且說矣,而不改繹焉,則是終不改繹也已,雖聖人其如之何哉?」
○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重出而逸其半。
○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侯氏曰:「三軍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帥可奪而志不可奪,如可奪,則亦不足謂之志矣。」
○ 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
衣,去聲。縕,紆粉反。貉,胡各反。與,平聲。○ 敝,壞也。縕,枲著也。袍,衣有著者也,蓋衣之賤者。狐貉,以狐貉之皮為裘,衣之貴者。子路之志如此,則能不以貧富動其心,而可以進於道矣,故夫子稱之。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忮,之豉反。○ 忮,害也。求,貪也。臧,善也。言能不忮不求,則何為不善乎?此衛風雄雉之詩,孔子引之,以美子路也。呂氏曰:「貧與富交,彊者必忮,弱者必求。」
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終身誦之,則自喜其能,而不復求進於道矣,故夫子復言此以警之。○ 謝氏曰:「恥惡衣惡食,學者之大病。善心不存,蓋由於此。子路之志如此,其過人遠矣。然以眾人而能此,則可以為善矣;子路之賢,宜不止此。而終身誦之,則非所以進於日新也,故激而進之。」
○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
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與君子無異。惟臨利害、遇事變,然後君子之所守可見也。」○ 謝氏曰:「士窮見節義,世亂識忠臣。欲學者必周於德。」
○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明足以燭理,故不惑;理足以勝私,故不憂;氣足以配道義,故不懼。此學之序也。
○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可與者,言其可與共為此事也。程子曰:「可與共學,知所以求之也。可與適道,知所往也。可與立者,篤志固執而不變也。權,稱錘也,所以稱物而知輕重者也。可與權,謂能權輕重,使合義也。」○ 楊氏曰:「知為己,則可與共學矣。學足以明善,然後可與適道。信道篤,然後可與立。知時措之宜,然後可與權。」洪氏曰:「易九卦,終於巽以行權。權者,聖人之大用。未能立而言權,猶人未能立而欲行,鮮不仆矣。」程子曰:「漢儒以反經合道為權,故有權變權術之論,皆非也。權只是經也。自漢以下,無人識權字。」愚按:先儒誤以此章連下文偏其反而為一章,故有反經合道之說。程子非之,是矣。然以孟子嫂溺援之以手之義推之,則權與經亦當有辨。
○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
棣,大計反。○ 唐棣,郁李也。偏,晉書作翩。然則反亦當與翻同,言華之搖動也。而,語助也。此逸詩也,於六義屬興。上兩句無意義,但以起下兩句之辭耳。其所謂爾,亦不知其何所指也。
○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夫,音扶。○ 夫子借其言而反之,蓋前篇「仁遠乎哉」之意。○ 程子曰:「聖人未嘗言易以驕人之志,亦未嘗言難以阻人之進。但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此言極有涵蓄,意思深遠。」
鄉黨第十
鄉黨第十
楊氏曰:「聖人之所謂道者,不離乎日用之間也。故夫子之平日,一動一靜,門人皆審視而詳記之。」尹氏曰:「甚矣孔門諸子之嗜學也!於聖人之容色言動,無不謹書而備錄之,以貽後世。今讀其書,即其事,宛然如聖人之在目也。雖然,聖人豈拘拘而為之者哉?蓋盛德之至,動容周旋,自中乎禮耳。學者欲潛心於聖人,宜於此求焉。」舊說凡一章,今分為十七 節。
○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恂,相倫反。○ 恂恂,信實之貌。似不能言者,謙卑遜順。不以賢知先人也。鄉黨,父兄宗族之所在,故孔子居之,其容貌辭氣如此。
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朝,直遙反,下同。便,旁連反。○ 便便,辯也。宗廟,禮法之所在;朝廷,政事之所出;言不可以不明辨。故必詳問而極言之,但謹而不放爾。○ 此一節,記孔子在鄉黨、宗廟、朝廷言貌之不同。
○ 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
侃,苦旦反。○ 誾,魚巾反。○ 此君未視朝時也。王制,諸侯上大夫卿,下大夫五人。許氏說文:「侃侃,剛直也。誾誾,和悅而諍也。」
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
踧,子六反。踖,子亦反。與,平聲,或如字。○ 君在,視朝也。踧踖,恭敬不寧之貌。與與,威儀中適之貌。張子曰:「與與,不忘向君也。」亦通。○ 此一節,記孔子在朝廷事上接下之不同也。
○ 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
擯,必刃反。躩,驅若反。○ 擯,主國之君所使出接賓者。勃,變色貌。躩,盤辟貌。皆敬君命故也。
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
襜,亦占反。○ 所與立,謂同為擯者也。擯用命數之半,如上公九命,則用五人,以次傳命。揖左人,則左其手;揖右人,則右其手。襜,整貌。
趨進,翼如也。
疾趨而進,張拱端好,如鳥舒翼。
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矣。」
紓君敬也。○ 此一節,記孔子為君擯相之容。
○ 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
鞠躬,曲身也。公門高大而若不容,敬之至也。
立不中門,行不履閾。
閾,于逼反。○ 中門,中於門也。謂當棖闑之間,君出入處也。閾,門限也。禮:士大夫出入君門,由闑右,不踐閾。謝氏曰:「立中門則當尊,行履閾則不恪。」
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位,君之虛位。謂門屏之間,人君宁立之處,所謂宁也。君雖不在,過之必敬,不敢以虛位而慢之也。言似不足,不敢肆也。
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齊,音咨。○ 攝,摳也。齊,衣下縫也。禮:將升堂,兩手摳衣,使去地尺,恐躡之而傾跌失容也。屏,藏也。息,鼻息出入者也。近至尊,氣容肅也。
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
陸氏曰:「趨下本無進字,俗本有之,誤也。」○ 等,階之級也。逞,放也。漸遠所尊,舒氣解顏。怡怡,和悅也。沒階,下盡階也。趨,走就位也。復位踧踖,敬之餘也。○ 此一節,記孔子在朝之容。
○ 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縮縮,如有循。
勝,平聲。縮,色六反。○ 圭,諸侯命圭。聘問鄰國,則使大夫執以通信。如不勝,執主器,執輕如不克,敬謹之至也。上如揖,下如授,謂執圭平衡,手與心齊,高不過揖,卑不過授也。戰色,戰而色懼也。蹜蹜,舉足促狹也。如有循,記所謂舉前曳踵。言行不離地,如緣物也。
享禮,有容色。
享,獻也。既聘而享,用圭璧,有庭實。有容色,和也。儀禮曰:「發氣滿容。」
私覿,愉愉如也。
私覿,以私禮見也。愉愉,則又和矣。○ 此一節,記孔子為君聘於鄰國之禮也。晁氏曰:「孔子,定公九年仕魯,至十三年適齊,其間絕無朝聘往來之事。疑使擯執圭兩條,但孔子嘗言其禮當如此爾。」
○ 君子不以紺緅飾。
紺,古暗反。緅,側由反。○ 君子,謂孔子。紺,深青揚赤色,齊服也。緅,絳色。三年之喪,以飾練服也。飾,領緣也。
紅紫不以為褻服。
紅紫,間色不正,且近於婦人女子之服也。褻服,私居服也。言此則不以為朝祭之服可知。
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
袗,單也。葛之精者曰絺,麤者曰綌。表而出之,謂先著裡衣,表絺綌而出之於外,欲其不見體也。詩所謂「蒙彼縐絺」是也。
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
麑,研奚反。○ 緇,黑色。羔裘,用黑羊皮。麑,鹿子,色白。狐,色黃。衣以裼裘,欲其相稱。
褻裘長。短右袂。
長,欲其溫。短右袂,所以便作事。
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
長,去聲。○ 齊主於敬,不可解衣而寢,又不可著明衣而寢,故別有寢衣,其半蓋以覆足。程子曰:「此錯簡,當在齊必有明衣布之下。」愚謂如此,則此條與明衣變食,既得以類相從;而褻裘狐貉,亦得以類相從矣。
狐貉之厚以居。
狐貉,毛深溫厚,私居取其適體。
去喪,無所不佩。
去,上聲。○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觿礪之屬,亦皆佩也。
非帷裳,必殺之。
殺,去聲。○ 朝祭之服,裳用正幅如帷,要有襞積,而旁無殺縫。其餘若深衣,要半下,齊倍要,則無襞積而有殺縫矣。
羔裘玄冠不以弔。
喪主素,吉主玄。弔必變服,所以哀死。
吉月,必朝服而朝。
吉月,月朔也。孔子在魯致仕時如此。○ 此一節,記孔子衣服之制。蘇氏曰:「此孔氏遺書,雜記曲禮,非特孔子事也。」
○ 齊,必有明衣,布。
齊,側皆反。○ 齊,必沐浴,浴竟,即著明衣,所以明潔其體也,以布為之。此下脫前章寢衣一簡。
齊,必變食,居必遷坐。
變食,謂不飲酒、不茹葷。遷坐,易常處也。○ 此一節,記孔子謹齊之事。楊氏曰:「齊所以交神,故致潔變常以盡敬。」
○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食,音嗣。○ 食,飯也。精,鑿也。牛羊與魚之腥,聶而切之為膾。食精則能養人,膾麤則能害人。不厭,言以是為善,非謂必欲如是也。
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
食饐之食,音嗣。饐,於冀反。餲,烏邁反。飪,而甚反。○ 饐,飯傷熱濕也。餲,味變也。魚爛曰餒。肉腐曰敗。色惡臭惡,未敗而色臭變也。飪,烹調生熟之節也。不時,五穀不成,果實未熟之類。此數者皆足以傷人,故不食。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
割肉不方正者不食,造次不離於正也。漢陸續之母,切肉未嘗不方,斷蔥以寸為度,蓋其質美,與此暗合也。食肉用醬,各有所宜,不得則不食,惡其不備也。此二者,無害於人,但不以嗜味而苟食耳。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
食,音嗣。量,去聲。○ 食以穀為主,故不使肉勝食氣。酒以為人合歡,故不為量,但以醉為節而不及亂耳。程子曰:「不及亂者,非惟不使亂志,雖血氣亦不可使亂,但浹洽而已可也。」
沽酒市脯不食。
沽、市,皆買也。恐不精潔,或傷人也。與不嘗康子之藥同意。
不撤薑食。
薑,通神明,去穢惡,故不撤。
不多食。
適可而止,無貪心也。
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助祭於公,所得胙肉,歸即頒賜。不俟經宿者,不留神惠也。家之祭肉,則不過三日,皆以分賜。蓋過三日,則肉必敗,而人不食之,是褻鬼神之餘也。但比君所賜胙,可少緩耳。
食不語,寢不言。
答述曰語。自言曰言。范氏曰:「聖人存心不他,當食而食,當寢而寢,言語非其時也。」楊氏曰:「肺為氣主而聲出焉,寢食則氣窒而不通,語言恐傷之也。」亦通。
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食,音嗣。陸氏曰:「魯論瓜作必。」○ 古人飲食,每種各出少許,置之豆閒之地,以祭先代始為飲食之人,不忘本也。齊,嚴敬貌。孔子雖薄物必祭,其祭必敬,聖人之誠也。○ 此一節,記孔子飲食之節。謝氏曰:「聖人飲食如此,非極口腹之欲,蓋養氣體,不以傷生,當如此。然聖人之所不食,窮口腹者或反食之,欲心勝而不暇擇也。」
○ 席不正,不坐。
謝氏曰:「聖人心安於正,故於位之不正者,雖小不處。」
○ 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
杖者,老人也。六十杖於鄉,未出不敢先,既出不敢後。
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
儺,乃多反。○ 儺,所以逐疫,周禮方相氏掌之。阼階,東階也。儺雖古禮而近於戲,亦必朝服而臨之者,無所不用其誠敬也。或曰:「恐其驚先祖五祀之神,欲其依己而安也。」○ 此一節,記孔子居鄉之事。
○ 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
拜送使者,如親見之,敬也。
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范氏曰:「凡賜食,必嘗以拜。藥未達則不敢嘗。受而不飲,則虛人之賜,故告之如此。然則可飲而飲,不可飲而不飲,皆在其中矣。楊氏曰:「大夫有賜,拜而受之,禮也。未達不敢嘗,謹疾也。必告之,直也。」○ 此一節,記孔子與人交之誠意。
○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非不愛馬,然恐傷人之意多,故未暇問。蓋貴人賤畜,理當如此。
○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
食恐或餕餘,故不以薦。正席先嘗,如對君也。言先嘗,則餘當以頒賜矣。腥,生肉。熟而薦之祖考,榮君賜也。畜之者,仁君之惠,無故不敢殺也。
侍食於君,君祭,先飯。
飯,扶晚反。○ 周禮,「王日一舉,膳夫授祭,品嚐食,王乃食」。故侍食者,君祭,則己不祭而先飯。若為君嘗食然,不敢當客禮也。
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
首,去聲。拖,徒我反。○ 東首,以受生氣也。病臥不能著衣束帶,又不可以褻服見君,故加朝服於身,又引大帶於上也。
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急趨君命,行出而駕車隨之。○ 此一節,記孔子事君之禮。
○ 入太廟,每事問。
重出。
○ 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
朋友以義合,死無所歸,不得不殯。
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朋友有通財之義,故雖車馬之重不拜。祭肉則拜者,敬其祖考,同於己親也。○ 此一節,記孔子交朋友之義。
○ 寢不尸,居不容。
尸,謂偃臥似死人也。居,居家。容,容儀。范氏曰:「寢不尸,非惡其類於死也。惰慢之氣不設於身體,雖舒布其四體,而亦未嘗肆耳。居不容,非惰也。但不若奉祭祀、見賓客而已,申申夭夭是也。」
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
狎,謂素親狎。褻,謂燕見。貌,謂禮貌。餘見前篇。
凶服者式之。式負版者。
式,車前橫木。有所敬,則俯而憑之。負版,持邦國圖籍者。式此二者,哀有喪,重民數也。人惟萬物之靈,而王者之所天也,故周禮「獻民數於王,王拜受之」。況其下者,敢不敬乎?
有盛饌,必變色而作。
敬主人之禮,非以其饌也。
迅雷風烈,必變。
迅,疾也。烈,猛也。必變者,所以敬天之怒。記曰:「若有疾風、迅雷、甚雨則必變,雖夜必興,衣服冠而坐。」○ 此一節,記孔子容貌之變。
○ 升車,必正立執綏。
綏,挽以上車之索也。范氏曰「正立執綏,則心體無不正,而誠意肅恭矣。蓋君子莊敬無所不在,升車則見於此也。」
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內顧,回視也。禮曰:「顧不過轂。」三者皆失容,且惑人。○ 此一節,記孔子升車之容。
○ 色斯舉矣,翔而後集。
言鳥見人之顏色不善,則飛去,回翔審視而後下止。人之見幾而作,審擇所處,亦當如此。然此上下,必有闕文矣。
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共,九用反,又居勇反。嗅,許又反。○ 邢氏曰:「梁,橋也。時哉,言雉之飲啄得其時。子路不達,以為時物而共具之。孔子不食,三嗅其氣而起。」晁氏曰:「石經『嗅』作戛,謂雉鳴也。」劉聘君曰「嗅,當作狊,古闃反。張兩翅也。見爾雅。」愚按:如後兩說,則共字當為拱執之義。然此必有闕文,不可強為之說。姑記所聞,以俟知者。
先進第十一
先進第十一
此篇多評弟子賢否。凡二十五章。胡氏曰:「此篇記閔子騫言行者四,而其一直稱閔子,疑閔氏門人所記也。」
○ 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
先進後進,猶言前輩後輩。野人,謂郊外之民。君子,謂賢士大夫也。程子曰:「先進於禮樂,文質得宜,今反謂之質朴,而以為野人。後進之於禮樂,文過其質,今反謂之彬彬,而以為君子。蓋周末文勝,故時人之言如此,不自知其過於文也。」
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用之,謂用禮樂。孔子既述時人之言,又自言其如此,蓋欲損過以就中也。
○ 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
從,去聲。○ 孔子嘗厄於陳、蔡之間,弟子多從之者,此時皆不在門。故孔子思之,蓋不忘其相從於患難之中也。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行,去聲。○ 弟子因孔子之言,記此十人,而并目其所長,分為四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於此可見。○ 程子曰:「四科乃從夫子於陳、蔡者爾,門人之賢者固不止此。曾子傳道而不與焉,故知十哲世俗論也。」
○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說,音悅。○ 助我,若子夏之起予,因疑問而有以相長也。顏子於聖人之言,默識心通,無所疑問。故夫子云然,其辭若有憾焉,其實乃深喜之。○ 胡氏曰:「夫子之於回,豈真以助我望之。蓋聖人之謙德,又以深贊顏氏云爾。」
○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閒,去聲。○ 胡氏曰:「父母兄弟稱其孝友,人皆信之無異辭者,蓋其孝友之實,有以積於中而著於外,故夫子歎而美之。」
○ 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三、妻,並去聲。○ 詩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南容一日三復此言,事見家語,蓋深有意於謹言也。此邦有道所以不廢,邦無道所以免禍,故孔子以兄子妻之。○ 范氏曰:「言者行之表,行者言之實,未有易其言而能謹於行者。南容欲謹其言如此,則必能謹其行矣。」
○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好,去聲。○ 范氏曰:「哀公、康子問同而對有詳略者,臣之告君,不可不盡。若康子者,必待其能問乃告之,此教誨之道也。」
○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椁。
顏路,淵之父,名無繇。少孔子六歲,孔子始教而受學焉。椁,外棺也。請為椁,欲賣車以買椁也。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椁。吾不徒行以為之椁。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鯉,孔子之子伯魚也,先孔子卒。言鯉之才雖不及顏淵,然己與顏路以父視之,則皆子也。孔子時已致仕,尚從大夫之列,言後,謙辭。○ 胡氏曰:「孔子遇舊館人之喪,嘗脫驂以賻之矣。今乃不許顏路之請,何邪?葬可以無 椁,驂可以脫而復求,大夫不可以徒行,命車不可以與人而鬻諸市也。且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勉強以副其意,豈誠心與直道哉?或者以為君子行禮,視吾之有無而已。夫君子之用財,視義之可否豈獨視有無而已哉?
○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喪,去聲。○ 噫,傷痛聲。悼道無傳,若天喪己也。
○ 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
從,去聲。○ 慟,哀過也。
曰:「有慟乎?
哀傷之至,不自知也。
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夫,音扶。為,去聲。○ 夫人,謂顏淵。言其死可惜,哭之宜慟,非他人之比也。○ 胡氏曰:「痛惜之至,施當其可,皆情性之正也。」
○ 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喪具稱家之有無,貧而厚葬,不循理也。故夫子止之。
門人厚葬之。
蓋顏路聽之。
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歎不得如葬鯉之得宜,以責門人也。
○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焉,於虔反。○ 問事鬼神,蓋求所以奉祭祀之意。而死者人之所必有,不可不知,皆切問也。然非誠敬足以事人,則必不能事神;非原始而知所以生,則必不能反終而知所以死。蓋幽明始終,初無二理,但學之有序,不可躐等,故夫子告之如此。○ 程子曰:「晝夜者,死生之道也。知生之道,則知死之道;盡事人之道,則盡事鬼之道。死生人鬼,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或言夫子不告子路,不知此乃所以深告之也。」
○ 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
誾、侃,音義見前篇。行,胡浪反。樂,音洛。○ 行行,剛強之貌。子樂者,樂得英材而教育之。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尹氏曰:「子路剛強,有不得其死之理,故因以戒之。其後子路卒死於衛孔悝之難。」洪氏曰:「漢書引此句,上有曰字。」或云:「上文樂字,即曰字之誤。」
○ 魯人為長府。
長府,藏名。藏貨財曰府。為,蓋改作之。
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
仍,因也。貫,事也。王氏曰:「改作,勞民傷財。在於得已,則不如仍舊貫之善。」
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夫,音扶。中,去聲。○ 言不妄發,發必當理,惟有德者能之。
○ 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
程子曰:「言其聲之不和,與己不同也。」家語云:「子路鼓瑟,有北鄙殺伐之聲。」蓋其氣質剛勇,而不足於中和,故其發於聲者如此。
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門人以夫子之言,遂不敬子路,故夫子釋之。升堂入室,喻入道之次第。言子路之學,已造乎正大高明之域,特未深入精微之奧耳,未可以一事之失而遽忽之也。
○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
子張才高意廣,而好為苟難,故常過中。子夏篤信謹守,而規模狹隘,故常不及。
曰:「然則師愈與?」
與,平聲。○ 愈,猶勝也。
子曰:「過猶不及。」
道以中庸為至。賢知之過,雖若勝於愚不肖之不及,然其失中則一也。○ 尹氏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夫過與不及,均也。差之毫釐,繆以千里。故聖人之教,抑其過,引其不及,歸於中道而已。」
○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
為,去聲。○ 周公以王室至親,有大功,位塚宰,其富宜矣。季氏以諸侯之卿,而富過之,非攘奪其君、刻剝其民,何以得此?冉有為季氏宰,又為之急賦稅以益其富。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非吾徒,絕之也。小子鳴鼓而攻之,使門人聲其罪以責之也。聖人之惡黨惡而害民也如此。然師嚴而友親,故己絕之,而猶使門人正之,又見其愛人之無已也。○ 范氏曰:「冉有以政事之才,施於季氏,故為不善至於如此。由其心術不明,不能反求諸身,而以仕為急故也。」
○ 柴也愚,
柴,孔子弟子,姓高,字子羔。愚者,知不足而厚有餘。家語記其「足不履影,啟蟄不殺,方長不折。執親之喪,泣血三年,未嘗見齒。避難而行,不徑不竇」。可以見其為人矣。
參也魯,
魯,鈍也。程子曰:「參也竟以魯得之。」又曰:「曾子之學,誠篤而已。聖門學者,聰明才辯,不為不多,而卒傳其道,乃質魯之人爾。故學以誠實為貴也。」尹氏曰:「曾子之才魯,故其學也確,所以能深造乎道也。」
師也辟,
辟,婢亦反。○ 辟,便辟也。謂習於容止,少誠實也。
由也喭。
喭,五旦反。○ 喭,粗俗也。傳稱喭者,謂俗論也。○ 楊氏曰:「四者性之偏,語之使知自勵也。」吳氏曰:「此章之首,脫『子曰』二字。」或疑下章子曰,當在此章之首,而通為一章。
○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
庶,近也,言近道也。屢空,數至空匱也。不以貧窶動心而求富,故屢至於空匱也。言其近道,又能安貧也。
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中,去聲。○ 命,謂天命。貨殖,貨財生殖也。億,意度也。言子貢不如顏子之安貧樂道,然其才識之明,亦能料事而多中也。程子曰:「子貢之貨殖,非若後人之豐財,但此心未忘耳。然此亦子貢少時事,至聞性與天道,則不為此矣。」○ 范氏曰:「屢空者,簞食瓢飲屢絕而不改其樂也。天下之物,豈有可動其中者哉?貧富在天,而子貢以貨殖為心,則是不能安受天命矣。其言而多中者億而已,非窮理樂天者也。夫子嘗曰:『賜不幸言而中,是使賜多言也』,聖人之不貴言也如是。」
○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迹,亦不入於室。」
善人,質美而未學者也。程子曰:「踐迹,如言循途守轍。善人雖不必踐舊迹而自不為惡,然亦不能入聖人之室也。」○ 張子曰:「善人欲仁而未志於學者也。欲仁,故雖不踐成法,亦不蹈於惡,有諸己也。由不學,故無自而入聖人之室也。」
○ 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與,如字。○ 言但以其言論篤實而與之,則未知其為君子者乎?為色莊者乎?言不可以言貌取人也。
○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兼人,謂勝人也。張敬夫曰:「聞義固當勇為,然有父兄在,則有不可得而專者。若不稟命而行,則反傷於義矣。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則於所當為,不患其不能為矣;特患為之之意或過,而於所當稟命者有闕耳。若冉求之資稟失之弱,不患其不稟命也;患其於所當為者逡巡畏縮,而為之不勇耳。聖人一進之,一退之,所以約之於義理之中,而使之無過不及之患也。」
○ 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女,音汝。○ 後,謂相失在後。何敢死,謂不赴鬬而必死也。胡氏曰:「先王之制,民生於三,事之如一。惟其所在,則致死焉。況顏淵之於孔子,恩義兼盡,又非他人之為師弟子者而已。即夫子不幸而遇難,回必捐生以赴之矣。捐生以赴之,幸而不死,則必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請討以復讎,不但已也。夫子而在,則回何為而不愛其死,以犯匡人之鋒乎?」
○ 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
與,平聲。○ 子然,季氏子弟。自多其家得臣二子,故問之。
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
異,非常也。曾,猶乃也。輕二子以抑季然也。
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
以道事君者,不從君之欲。不可則止者,必行己之志。
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
具臣,謂備臣數而已。
曰:「然則從之者與?」
與,平聲。○ 意二子既非大臣,則從季氏之所為而已。
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言二子雖不足於大臣之道,然君臣之義則聞之熟矣,弒逆大故必不從之。蓋深許二子以死難不可奪之節,而又以陰折季氏不臣之心也。○ 尹氏曰:「季氏專權僭竊,二子仕其家而不能正也,知其不可而不能止也,可謂具臣矣。是時季氏已有無君之心,故自多其得人。意其可使從己也,故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其庶乎二子可免矣。」
○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
子路為季氏宰而舉之也。
子曰:「賊夫人之子。」
夫,音扶,下同。○ 賊,害也。言子羔質美而未學,遽使治民,適以害之。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
言治民事神皆所以為學。
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惡,去聲。○ 治民事神,固學者事,然必學之已成,然後可仕以行其學。若初未嘗學,而使之即仕以為學,其不至於慢神而虐民者幾希矣。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辭窮,而取辨於口以禦人耳。故夫子不斥其非,而特惡其佞也。○ 范氏曰:「古者學而後入政。未聞以政學者也。蓋道之本在於修身,而後及於治人,其說具於方冊。讀而知之,然後能行。何可以不讀書也?子路乃欲使子羔以政為學,失先後本末之序矣。不知其過而以口給禦人,故夫子惡其佞也。」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坐,才臥反。○ 皙,曾參父,名點。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長,上聲。○ 言我雖年少長於女,然女勿以我長而難言。蓋誘之盡言以觀其志,而聖人和氣謙德,於此亦可見矣。
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言女平居,則言人不知我。如或有人知女,則女將何以為用也?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乘,去聲。饑,音機。饉,音僅。比,必二反,下同。哂,詩忍反。○ 率爾,輕遽之貌。攝,管束也。二千五百人為師,五百人為旅。因,仍也。穀不熟曰饑,菜不熟曰饉。方,向也,謂向義也。民向義,則能親其上,死其長矣。哂,微笑也。
「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求,爾何如,孔子問也,下放此。方六七十里,小國也。如,猶或也。五六十里,則又小矣。足,富足也。俟君子,言非己所能。冉有謙退,又以子路見哂,故其辭益遜。
「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相,去聲。○ 公西華志於禮樂之事,嫌以君子自居。故將言己志而先為遜辭,言未能而願學也。宗廟之事,謂祭祀。諸侯時見曰會,眾 頫曰同。端,玄端服。章甫,禮冠。相,贊君之禮者。言小,亦謙辭。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捨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鏗,苦耕反。舍,上聲。撰,士免反。莫、冠,並去聲。沂,魚依反。雩音于。○ 四子侍坐,以齒為序,則點當次對。以方鼓瑟,故孔子先問求、赤而後及點也。希,間歇也。作,起也。撰,具也。春服,單袷之衣。浴,盥濯也,今上巳祓除是也。沂,水名,在魯城南,地志以為有溫泉焉,理或然也。風,乘涼也。舞雩,祭天禱雨之處,有壇墠樹木也。詠,歌也。曾點之學,蓋有以見夫人欲盡處,天理流行,隨處充滿,無少欠闕。故其動靜之際,從容如此。而其言志,則又不過即其所居之位,樂其日用之常,初無舍己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隱然自見於言外。視三子之規規於事為之末者,其氣象不侔矣,故夫子歎息而深許之。而門人記其本末獨加詳焉,蓋亦有以識此矣。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夫,音扶。
曰:「夫子何哂由也?」
點以子路之志,乃所優為,而夫子哂之,故請其說。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夫子蓋許其能,特哂其不遜。
「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與,平聲,下同。○ 曾點以冉求亦欲為國而不見哂,故微問之。而夫子之答無貶辭,蓋亦許之。
「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此亦曾皙問而夫子答也。孰能為之大,言無能出其右者,亦許之之辭。○ 程子曰:「古之學者,優柔厭飫,有先後之序。如子路、冉有、公西赤言志如此,夫子許之。亦以此自是實事。後之學者好高,如人游心千里之外,然自身卻只在此。」又曰:「孔子與點,蓋與聖人之志同,便是堯、舜氣象也。誠異三子者之撰,特行有不掩焉耳,此所謂狂也。子路等所見者小,子路只為不達為國以禮道理,是以哂之。若達,卻便是這氣象也。」又曰:「三子皆欲得國而治之,故夫子不取。曾點,狂者也,未必能為聖人之事,而能知夫子之志。故曰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言樂而得其所也。孔子之志,在於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使萬物莫不遂其性。曾點知之,故孔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又曰:「曾點、漆雕開,已見大意。」
顏淵第十二
顏淵第十二
凡二十四章。
○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仁者,本心之全德。克,勝也。己,謂身之私欲也。復,反也。禮者,天理之節文也。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蓋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壞於人欲。故為仁者必有以勝私欲而復於禮,則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復全於我矣。歸,猶與也。又言一日克己復禮,則天下之人皆與其仁,極言其效之甚速而至大也。又言為仁由己而非他人所能預,又見其機之在我而無難也。日日克之,不以為難,則私欲淨盡,天理流行,而仁不可勝用矣。程子曰:「非禮處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須是克盡己私,皆歸於禮,方始是仁。」又曰:「克己復禮,則事事皆仁,故曰天下歸仁。」謝氏曰:「克己須從性偏難克處克將去。」
○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目,條件也。顏淵聞夫子之言,則於天理人欲之際,已判然矣,故不復有所疑問,而直請其條目也。非禮者,己之私也。勿者,禁止之辭。是人心之所以為主,而勝私復禮之機也。私勝,則動容周旋無不中禮,而日用之間,莫非天理之流行矣。事,如事事之事。請事斯語,顏子默識其理,又自知其力有以勝之,故直以為己任而不疑也。○ 程子曰:「顏淵問克己復禮之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應乎外,制於外所以養其中也。顏淵事斯語,所以進於聖人。後之學聖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因箴以自警。其視箴曰:『心兮本虛,應物無 迹。操之有要,視為之則。蔽交於前,其中則遷。制之於外,以安其內。克己復禮,久而誠矣。』其聽箴曰:『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誘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覺,知止有定。閑邪存誠,非禮勿聽。』其言箴曰:『人心之動,因言以宣。發禁躁妄,內斯靜專。矧是樞機,興戎出好,吉凶榮辱,惟其所召。傷易則誕,傷煩則支,己肆物忤,出悖來違。非法不道,欽哉訓辭!』其動箴曰『哲人知幾,誠之於思;志士勵行,守之於為。順理則裕,從欲惟危;造次克念,戰兢自持。習與性成,聖賢同歸。』」愚按:此章問答,乃傳授心法切要之言。非至明不能察其幾,非至健不能致其決。故惟顏子得聞之,而凡學者亦不可以不勉也。程子之箴,發明親切,學者尤宜深玩。
○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敬以持己,恕以及物,則私意無所容而心德全矣。內外無怨,亦以其效言之,使以自考也。○ 程子曰:「孔子言仁,只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看其氣象,便須心廣體胖,動容周旋中禮。惟謹獨,便是守之之法。」或問:「出門使民之時,如此可也;未出門使民之時,如之何?」曰:「此儼若思時也,有諸中而後見於外。觀其出門使民之時,其敬如此,則前乎此者敬可知矣。非因出門使民,然後有此敬也。」愚按:克己復禮,乾道也;主敬行恕,坤道也。顏、冉之學,其高下淺深,於此可見。然學者誠能從事於敬恕之間而有得焉,亦將無己之可克矣。
○ 司馬牛問仁。
司馬牛,孔子弟子,名犁,向魋之弟。
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訒,音刃。○ 訒,忍也,難也。仁者心存而不放,故其言若有所忍而不易發,蓋其德之一端也。夫子以牛多言而躁,故告之以此。使其於此而謹之,則所以為仁之方,不外是矣。
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牛意仁道至大,不但如夫子之所言,故夫子又告之以此。蓋心常存,故事不苟,事不苟,故其言自有不得而易者,非強閉之而不出也。楊氏曰「觀此及下章再問之語,牛之易其言可知。」○ 程子曰:「雖為司馬牛多言故及此,然聖人之言,亦止此為是。」愚謂牛之為人如此,若不告之以其病之所切,而泛以為仁之大 槩語之,則以彼之躁,必不能深思以去其病,而終無自以入德矣。故其告之如此。蓋聖人之言,雖有高下大小之不同,然其切於學者之身,而皆為入德之要,則又初不異也。讀者其致思焉。
○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向魋作亂,牛常憂懼。故夫子告之以此。
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夫,音扶。○ 牛之再問,猶前章之意,故復告之以此。疚,病也。言由其平日所為無愧於心,故能內省不疚,而自無憂懼,未可遽以為易而忽之也。○ 晁氏曰:「不憂不懼,由乎德全而無疵。故無入而不自得,非實有憂懼而強排遣之也。」
○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牛有兄弟而云然者,憂其為亂而將死也。
子夏曰:「商聞之矣:
蓋聞之夫子。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命稟於有生之初,非今所能移;天莫之為而為,非我所能必,但當順受而已。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既安於命,又當修其在己者。故又言苟能持己以敬而不間斷,接人以恭而有節文,則天下之人皆愛敬之,如兄弟矣。蓋子夏欲以寬牛之憂,故為是不得已之辭,讀者不以辭害意可也。○ 胡氏曰:「子夏四海皆兄弟之言,特以廣司馬牛之意,意圓而語滯者也,惟聖人則無此病矣。且子夏知此而以哭子喪明,則以蔽於愛而昧於理,是以不能踐其言爾。」
○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譖,莊蔭反。愬,蘇路反。○ 浸潤,如水之浸灌滋潤,漸漬而不驟也。譖,毀人之行也。膚受,謂肌膚所受,利害切身。如易所謂「剝牀以膚,切近災」者也。愬,愬己之冤也。毀人者漸漬而不驟,則聽者不覺其入,而信之深矣。愬冤者急迫而切身,則聽者不及致詳,而發之暴矣。二者難察而能察之,則可見其心之明,而不蔽於近矣。此亦必因子張之失而告之,故其辭繁而不殺,以致丁寧之意云。○ 楊氏曰:「驟而語之,與利害不切於身者,不行焉,有不待明者能之也。故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然後謂之明,而又謂之遠。遠則明之至也。書曰:『視遠惟明。』」
○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言倉廩實而武備修,然後教化行,而民信於我,不離叛也。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去,上聲,下同。○ 言食足而信孚,則無兵而守固矣。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民無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無信則雖生而無以自立,不若死之為安。故寧死而不失信於民,使民亦寧死而不失信於我也。○ 程子曰:「孔門弟子善問,直窮到底,如此章者。非子貢不能問,非聖人不能答也。」愚謂以人情而言,則兵食足而後吾之信可以孚於民。以民德而言,則信本人之所固有,非兵食所得而先也。是以為政者,當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棄也。
○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
棘子成,衛大夫。疾時人文勝,故為此言。
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
言子成之言,乃君子之意。然言出於舌,則駟馬不能追之,又惜其失言也。
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
鞟,其郭反。○ 鞟,皮去毛者也。言文質等耳,不可相無。若必盡去其文而獨存其質,則君子小人無以辨矣。夫棘子成矯當時之弊,固失之過;而子貢矯子成之弊,又無本末輕重之差,胥失之矣。
○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
稱有若者,君臣之辭。用,謂國用。公意蓋欲加賦以足用也。
有若對曰:「盍徹乎?」
徹,通也,均也。周制:一夫受田百畝,而與同溝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計畝均收。大率民得其九,公取其一,故謂之徹。魯自宣公稅畝,又逐畝什取其一,則為什而取二矣。故有若請但專行徹法,欲公節用以厚民也。
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
二,即所謂什二也。公以有若不喻其旨,故言此以示加賦之意。
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民富,則君不至獨貧;民貧,則君不能獨富。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止公之厚斂,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 楊氏曰:「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正,而後井地均、穀祿平,而軍國之需皆量是以為出焉。故一徹而百度舉矣,上下寧憂不足乎?以二猶不足而教之徹,疑若迂矣。然什一,天下之中正。多則桀,寡則貉,不可改也。後世不究其本而惟末之圖,故征斂無藝,費出無經,而上下困矣。又惡知盍徹之當務而不為迂乎?
○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
主忠信,則本立,徙義,則日新。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惡,去聲。○ 愛惡,人之常情也。然人之生死有命,非可得而欲也。以愛惡而欲其生死,則惑矣。既欲其生,又欲其死,則惑之甚也。
『誠不以富,亦祇以異。』」
此詩小雅我行其野之辭也。舊說:夫子引之,以明欲其生死者不能使之生死。如此詩所言,不足以致富而適足以取異也。程子曰:「此錯簡,當在第十六篇齊景公有馬千駟之上。因此下文亦有齊景公字而誤也。」○ 楊氏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則非誠善補過不蔽於私者,故告之如此。」
○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
齊景公,名杵臼。魯昭公末年,孔子適齊。
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此人道之大經,政事之根本也。是時景公失政,而大夫陳氏厚施於國。景公又多內嬖,而不立太子。其君臣父子之間,皆失其道,故夫子告之以此。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景公善孔子之言而不能用,其後果以繼嗣不定,啟陳氏弒君篡國之禍。○ 楊氏曰:「君之所以君,臣之所以臣,父之所以父,子之所以子,是必有道矣。景公知善夫子之言,而不知反求其所以然,蓋悅而不繹者。齊之所以卒於亂也。」
○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折,之舌反。與,平聲。○ 片言,半言。折,斷也。子路忠信明決,故言出而人信服之,不待其辭之畢也。
子路無宿諾。
宿,留也,猶宿怨之宿。急於踐言,不留其諾也。記者因夫子之言而記此,以見子路之所以取信於人者,由其養之有素也。○ 尹氏曰:「小邾射以句繹奔魯,曰:『使季路要我,吾無盟矣。』千乘之國,不信其盟,而信子路之一言,其見信於人可知矣。一言而折獄者,信在言前,人自信之故也。不留諾,所以全其信也。」
○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范氏曰:「聽訟者,治其末,塞其流也。正其本,清其源,則無訟矣。」○ 楊氏曰「子路片言可以折獄,而不知以禮遜為國,則未能使民無訟者也。故又記孔子之言,以見聖人不以聽訟為難,而以使民無訟為貴。」
○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居,謂存諸心。無倦,則始終如一。行,謂發於事。以忠,則表裡如一。○ 程子曰「子張少仁。無誠心愛民,則必倦而不盡心,故告之以此。」
○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重出。
○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成者,誘掖獎勸以成其事也。君子小人,所存既有厚薄之殊,而其所好又有善惡之異。故其用心不同如此。
○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范氏曰:「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 胡氏曰:「魯自中葉,政由大夫,家臣效尤,據邑背叛,不正甚矣。故孔子以是告之,欲康子以正自克,而改三家之故。惜乎康子之溺於利欲而不能也。」
○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言子不貪欲,則雖賞民使之為盜,民亦知恥而不竊。○ 胡氏曰「季氏竊柄,康子奪嫡,民之為盜,固其所也。盍亦反其本耶?孔子以不欲啟之,其旨深矣。」奪嫡事見春秋傳。
○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焉,於虔反。○ 為政者,民所視效,何以殺為?欲善則民善矣。上,一作尚,加也。偃,仆也。○ 尹氏曰:「殺之為言,豈為人上之語哉?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而況於殺乎?」
○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
達者,德孚於人而行無不得之謂。
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
子張務外,夫子蓋已知其發問之意。故反詰之,將以發其病而藥之也。
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言名譽著聞也。
子曰:「是聞也,非達也。
聞與達相似而不同,乃誠偽之所以分,學者不可不審也。故夫子既明辨之,下文又詳言之。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
夫,音扶,下同。好、下,皆去聲。○ 內主忠信。而所行合宜,審於接物而卑以自牧,皆自修於內,不求人知之事。然德修於己而人信之,則所行自無窒礙矣。
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行,去聲。○ 善其顏色以取於仁,而行實背之,又自以為是而無所忌憚。此不務實而專務求名者,故虛譽雖隆而實德則病矣。○ 程子曰:「學者須是務實,不要近名。有意近名,大本已失。更學何事?為名而學,則是偽也。今之學者,大抵為名。為名與為利雖清濁不同,然其利心則一也。」尹氏曰:「子張之學,病在乎不務實。故孔子告之,皆篤實之事,充乎內而發乎外者也。當時門人親受聖人之教,而差失有如此者,況後世乎?」
○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辨惑。」
慝,吐得反。○ 胡氏曰:「慝之字從心從匿,蓋惡之匿於心者。修者,治而去之。」
子曰:「善哉問!
善其切於為己。
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與,平聲。○ 先事後得,猶言先難後獲也。為所當為而不計其功,則德日積而不自知矣。專於治己而不責人,則己之惡無所匿矣。知一朝之忿為甚微,而禍及其親為甚大,則有以辨惑而懲其忿矣。樊遲麤鄙近利,故告之以此,三者皆所以救其失也。○ 范氏曰:「先事後得,上義而下利也。人惟有利欲之心,故德不崇。惟不自省己過而知人之過,故慝不脩。感物而易動者莫如忿,忘其身以及其親,惑之甚者也。惑之甚者必起於細微,能辨之於早,則不至於大惑矣。故懲忿所以辨惑也。」
○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
上知,去聲,下如字。○ 愛人,仁之施。知人,知之務。
樊遲未達。
曾氏曰:「遲之意,蓋以愛欲其周,而知有所擇,故疑二者之相悖爾。」
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舉直錯枉者,知也。使枉者直,則仁矣。如此,則二者不惟不相悖而反相為用矣。
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
鄉,去聲。見,賢遍反。○ 遲以夫子之言,專為知者之事。又未達所以能使枉者直之理。
子夏曰:「富哉言乎!
歎其所包者廣,不止言知。
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選,息戀反。陶,音遙。遠,如字。○ 伊尹,湯之相也。不仁者遠,言人皆化而為仁,不見有不仁者,若其遠去爾,所謂使枉者直也。子夏蓋有以知夫子之兼仁知而言矣。○ 程子曰:「聖人之語,因人而變化。雖若有淺近者,而其包含無所不盡,觀於此章可見矣。非若他人之言,語近則遺遠,語遠則不知近也。」尹氏曰:「學者之問也,不獨欲聞其說,又必欲知其方;不獨欲知其方,又必欲為其事。如樊遲之問仁知也,夫子告之盡矣。樊遲未達,故又問焉,而猶未知其何以為之也。及退而問諸子夏,然後有以知之。使其未喻,則必將復問矣。既問於師,又辨諸友,當時學者之務實也如是。」
○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
告,工毒反。道,去聲。○ 友所以輔仁,故盡其心以告之,善其說以道之。然以義合者也,故不可則止。若以數而見疏,則自辱矣。
○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講學以會友,則道益明;取善以輔仁,則德日進。
子路第十三
子路第十三
凡三十章。
○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
勞,如字。○ 蘇氏曰:「凡民之行,以身先之,則不令而行。凡民之事,以身勞之,則雖勤不怨。」
請益。曰:「無倦。」
無,古本作毋。○ 吳氏曰:「勇者喜於有為而不能持久,故以此告之。」○ 程子曰:「子路問政,孔子既告之矣。及請益,則曰『無倦』而已。未嘗復有所告,姑使之深思也。」
○ 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有司,眾職也。宰兼眾職,然事必先之於彼,而後考其成功,則己不勞而事畢舉矣。過,失誤也。大者於事或有所害,不得不懲;小者赦之,則刑不濫而人心悅矣。賢,有德者。才,有能者。舉而用之,則有司皆得其人而政益修矣。
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焉,於虔反。舍,上聲。○ 仲弓慮無以盡知一時之賢才,故孔子告之以此。程子曰:「人各親其親,然後不獨親其親。仲弓曰『焉知賢才而舉之』、子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便見仲弓與聖人用心之大小。推此義,則一心可以興邦,一心可以喪邦,只在公私之間爾。」○ 范氏曰:「不先有司,則君行臣職矣;不赦小過,則下無全人矣;不舉賢才,則百職廢矣。失此三者,不可以為季氏宰,況天下乎?」
○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
衛君,謂出公輒也。是時魯哀公之十年,孔子自楚反乎衛。
子曰:「必也正名乎!」
是時出公不父其父而禰其祖,名實紊矣,故孔子以正名為先。謝氏曰「正名雖為衛君而言,然為政之道,皆當以此為先。」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迂,謂遠於事情,言非今日之急務也。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野,謂鄙俗。責其不能闕疑,而率爾妄對也。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楊氏曰:「名不當其實,則言不順。言不順,則無以考實而事不成。」
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中,去聲。○ 范氏曰:「事得其序之謂禮,物得其和之謂樂。事不成則無序而不和,故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施之政事皆失其道,故刑罰不中。」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程子曰:「名實相須。一事苟,則其餘皆苟矣。」○ 胡氏曰:「衛世子蒯聵恥其母南子之淫亂,欲殺之不果而出奔。靈公欲立公子郢,郢辭。公卒,夫人立之,又辭。乃立蒯聵之子輒,以拒蒯聵。夫蒯聵欲殺母,得罪於父,而輒據國以拒父,皆無父之人也,其不可有國也明矣。夫子為政,而以正名為先。必將具其事之本末,告諸天王,請于方伯,命公子郢而立之。則人倫正,天理得,名正言順而事成矣。夫子告之之詳如此,而子路終不喻也。故事輒不去,卒死其難。徒知食焉不避其難之為義,而不知食輒之食為非義也。」
○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
種五穀曰稼,種蔬菜曰圃。
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
小人,謂細民,孟子所謂小人之事者也。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好,去聲。夫,音扶。襁,居丈反。焉,於虔反。○ 禮、義、信,大人之事也。好義,則事合宜。情,誠實也。敬服用情,蓋各以其類而應也。襁,織縷為之,以約小兒於背者。○ 楊氏曰:「樊須游聖人之門,而問稼圃,志則陋矣,辭而闢之可也。待其出而後言其非,何也?蓋於其問也,自謂農圃之不如,則拒之者至矣。須之學疑不及此,而不能問。不能以三隅反矣,故不復。及其既出,則懼其終不喻也,求老農老圃而學焉,則其失愈遠矣。故復言之,使知前所言者意有在也。
○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使,去聲。○ 專,獨也。詩本人情,該物理,可以驗風俗之盛衰,見政治之得失。其言溫厚和平,長於風諭。故誦之者,必達於政而能言也。○ 程子曰:「窮經將以致用也。世之誦詩者,果能從政而專對乎?然則其所學者,章句之末耳,此學者之大患也。」
○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子曰:「魯衛之政,兄弟也。」
魯,周公之後。衛,康叔之後。本兄弟之國,而是時衰亂,政亦相似,故孔子歎之。
○ 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公子荊,衛大夫。苟,聊且粗略之意。合,聚也。完,備也。言其循序而有節,不以欲速盡美累其心。○ 楊氏曰:「務為全美,則累物而驕吝之心生。公子荊皆曰苟而已,則不以外物為心,其欲易足故也。」
○ 子適衛,冉有僕。
僕,御車也。
子曰:「庶矣哉!」
庶,眾也。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庶而不富,則民生不遂,故制田里,薄賦斂以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富而不教,則近於禽獸。故必立學校,明禮義以教之。○ 胡氏曰:「天生斯民,立之司牧,而寄以三事。然自三代之後,能舉此職者,百無一二。漢之文明,唐之太宗,亦云庶且富矣,西京之教無聞焉。明帝尊師重傅,臨雍拜老,宗戚子弟莫不受學;唐太宗大召名儒,增廣生員,教亦至矣,然而未知所以教也。三代之教,天子公卿躬行於上,言行政事皆可師法,彼二君者其能然乎?」
○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朞月,謂周一歲之月也。可者,僅辭,言綱紀布也。有成,治功成也。○ 尹氏曰:「孔子歎當時莫能用己也,故云然。」愚按:史記,此蓋為衛靈公不能用而發。
○ 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勝,平聲。去,上聲。○ 為邦百年,言相繼而久也。勝殘,化殘暴之人,使不為惡也。去殺,謂民化於善,可以不用刑殺也。蓋古有是言,而夫子稱之。程子曰「漢自高、惠至於文、景,黎民醇厚,幾致刑措,庶乎其近之矣。」○ 尹氏曰:「勝殘去殺,不為惡而已,善人之功如是。若夫聖人,則不待百年,其化亦不止此。」
○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王者謂聖人受命而興也。三十年為一世。仁,謂教化浹也。程子曰:「周自文武至於成王,而後禮樂興,即其效也。」○ 或問:「三年、必世,遲速不同,何也?」程子曰:「三年有成,謂法度紀綱有成而化行也。漸民以仁,摩民以義,使之浹於肌膚,淪於骨髓,而禮樂可興,所謂仁也。此非積久,何以能致?」
○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朝,音潮。與,去聲。○ 冉有時為季氏宰。朝,季氏之私朝也。晏,晚也。政,國政。事,家事。以,用也。禮:大夫雖不治事,猶得與聞國政。是時季氏專魯,其於國政,蓋有不與同列議於公朝,而獨與家臣謀於私室者。故夫子為不知者而言,此必季氏之家事耳。若是國政,我嘗為大夫,雖不見用,猶當與聞。今既不聞,則是非國政也。語意與魏徵獻陵之對略相似。其所以正名分,抑季氏,而教冉有之意深矣。
○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
幾,期也。詩曰:「如幾如式。」言一言之間,未可以如此而必期其效。
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
易,去聲。○ 當時有此言也。
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
因此言而知為君之難,則必戰戰兢兢,臨深履薄,而無一事之敢忽。然則此言也,豈不可以必期於興邦乎?為定公言,故不及臣也。
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
喪,去聲,下同。樂,音洛。○ 言他無所樂,惟樂此耳。
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范氏曰:「言不善而莫之違,則忠言不至於耳。君日驕而臣日諂,未有不喪邦者也。」○ 謝氏曰:「知為君之難,則必敬謹以持之。惟其言而莫予違,則讒諂面諛之人至矣。邦未必遽興喪也,而興喪之源分於此。然此非識微之君子,何足以知之?」
○ 葉公問政。
音義並見第七篇。
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說,音悅。○ 被其澤則悅,聞其風則來。然必近者悅,而後遠者來也。
○ 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父,音甫。○ 莒父,魯邑名。欲事之速成,則急遽無序,而反不達。見小者之為利,則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 程子曰:「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子夏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子張常過高而未仁,子夏之病常在近小,故各以切己之事告之。」
○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語,去聲。○ 直躬,直身而行者。有因而盜曰攘。
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為,去聲。○ 父子相隱,天理人情之至也。故不求為直,而直在其中。○ 謝氏曰:「順理為直。父不為子隱,子不為父隱,於理順邪?瞽瞍殺人,舜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當是時,愛親之心勝,其於直不直,何暇計哉?」
○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恭主容,敬主事。恭見於外,敬主乎中。之夷狄不可棄,勉其固守而勿失也。○ 程子曰:「此是徹上徹下語。聖人初無二語也,充之則睟面盎背;推而達之,則篤恭而天下平矣。」胡氏曰:「樊遲問仁者三:此最先,先難次之,愛人其最後乎?」
○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使,去聲。○ 此其志有所不為,而其材足以有為者也。子貢能言,故以使事告之。蓋為使之難,不獨貴於能言而已。
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弟,去聲。○ 此本立而材不足者,故為其次。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行,去聲。硜,苦耕反。○ 果,必行也。硜,小石之堅確者。小人,言其識量之淺狹也。此其本末皆無足觀,然亦不害其為自守也,故聖人猶有取焉,下此則市井之人,不復可為士矣。
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筲,所交反。算,亦作筭,悉亂反。○ 今之從政者,蓋如魯三家之屬。噫,心不平聲。鬥,量名,容十升。筲,竹器,容斗二升。斗筲之人,言鄙細也。算,數也。子貢之問每下,故夫子以是警之。○ 程子曰:「子貢之意,蓋欲為皎皎之行,聞於人者。夫子告之,皆篤實自得之事。」
○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狷,音絹。○ 行,道也。狂者,志極高而行不掩。狷者,知未及而守有餘。蓋聖人本欲得中道之人而教之,然既不可得,而徒得謹厚之人,則未必能自振拔而有為也。故不若得此狂狷之人,猶可因其志節,而激厲裁抑之以進於道,非與其終於此而已也。○ 孟子曰:「孔子豈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如琴張、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謂狂也。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潔之士而與之,是狷也,是又其次也。」
○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
恆,胡登反。夫,音扶。○ 南人,南國之人。恆,常久也。巫,所以交鬼神。醫,所以寄死生。故雖賤役,而猶不可以無常,孔子稱其言而善之。
「不恆其德,或承之羞。」
此易恆卦九三爻辭。承,進也。
子曰:「不占而已矣。」
復加「子曰」,以別易文也,其義未詳。楊氏曰:「君子於易苟玩其占,則知無常之取羞矣。其為無常也,蓋亦不占而已矣。」意亦略通。
○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者,無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尹氏曰:「君子尚義,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
○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好、惡,並去聲。○ 一鄉之人,宜有公論矣,然其間亦各以類自為好惡也。故善者好之而惡者不惡,則必其有苟合之行。惡者惡之而善者不好,則必其無可好之實。
○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易,去聲。說,音悅。○ 器之,謂隨其材器而使之也。君子之心公而恕,小人之心私而刻。天理人欲之間,每相反而已矣。
○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君子循理,故安舒而不矜肆。小人逞欲,故反是。
○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程子曰:「木者,質樸。訥者,遲鈍。四者,質之近乎仁者也。」楊氏曰:「剛毅則不屈於物欲,木訥則不至於外馳,故近仁。」
○ 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胡氏曰:「切切,懇到也。偲偲,詳勉也。怡怡,和悅也。皆子路所不足,故告之。又恐其混於所施,則兄弟有賊恩之禍,朋友有善柔之損,故又別而言之。」
○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教民者,教之孝悌忠信之行,務農講武之法。即,就也。戎,兵也。民知親其上,死其長,故可以即戎。○ 程子曰:「七年云者,聖人度其時可矣。如云期月、三年、百年、一世、大國五年、小國七年之類,皆當思其作為如何乃有益。」
○ 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以,用也。言用不教之民以戰,必有敗亡之禍,是棄其民也。
憲問第十四
憲問第十四
胡氏曰:「此篇疑原憲所記。」凡四十七章。
○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憲,原思名。穀,祿也。邦有道不能有為,邦無道不能獨善,而但知食祿,皆可恥也。憲之狷介,其於邦無道穀之可恥,固知之矣;至於邦有道穀之可恥,則未必知也。故夫子因其問而并言之,以廣其志,使知所以自勉,而進於有為也。
○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
此亦原憲以其所能而問也。克,好勝。伐,自矜。怨,忿恨。欲,貪欲。
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有是四者而能制之,使不得行,可謂難矣。仁則天理渾然,自無四者之累,不行不足以言之也。○ 程子曰:「人而無克、伐、怨、欲,惟仁者能之。有之而能制其情使不行,斯亦難能也。謂之仁則未也。此聖人開示之深,惜乎憲之不能再問也。」或曰:「四者不行,固不得為仁矣。然亦豈非所謂克己之事,求仁之方乎?」曰:「克去己私以復乎禮,則私欲不留,而天理之本然者得矣。若但制而不行,則是未有拔去病根之意,而容其潛藏隱伏於 胷中也。豈克己求仁之謂哉?學者察於二者之間,則其所以求仁之功,益親切而無滲漏矣。」
○ 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居,謂意所便安處也。
○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行、孫,並去聲。○ 危,高峻也。孫,卑順也。尹氏曰:「君子之持身不可變也,至於言則有時而不敢盡,以避禍也。然則為國者使士言孫,豈不殆哉?」
○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有德者,和順積中,英華發外。能言者,或便佞口給而已。仁者,心無私累,見義必為。勇者,或血氣之強而已。○ 尹氏曰「有德者必有言,徒能言者未必有德也。仁者志必勇,徒能勇者未必有仁也。」
○ 南宮适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适,古活反。羿,音詣。奡,五報反。盪,土浪反。○ 南宮适,即南容也。羿,有窮之君,善射,滅夏后相而篡其位。其臣寒浞又殺羿而代之。奡,春秋傳作「澆」,浞之子也,力能陸地行舟,後為夏后少康所誅。禹平水土暨稷播種,身親稼穡之事。禹受舜禪而有天下,稷之後至周武王亦有天下。 适之意蓋以羿奡比當世之有權力者,而以禹稷比孔子也。故孔子不答。然适之言如此,可謂君子之人,而有尚德之心矣,不可以不與。故俟其出而贊美之。
○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夫,音扶。○ 謝氏曰:「君子志於仁矣,然毫忽之間,心不在焉,則未免為不仁也。」
○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蘇氏曰:「愛而勿勞,禽犢之愛也;忠而勿誨,婦寺之忠也。愛而知勞之,則其為愛也深矣;忠而知誨之,則其為忠也大矣。」
○ 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脩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
裨,婢之反。諶,時林反。○ 裨諶以下四人,皆鄭大夫。草,略也。創,造也,謂造為草淤也。世叔,游吉也,春秋傳作子太叔。討,尋究也。論,講議也。行人,掌使之官。子羽,公孫揮也。脩飾,謂增損之。東里地名,子產所居也。潤色,謂加以文采也。鄭國之為辭命,必更此四賢之手而成,詳審精密,各盡所長。是以應對諸侯,鮮有敗事。孔子言此,蓋善之也。
○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
子產之政,不專於寬,然其心則一以愛人為主。故孔子以為惠人,蓋舉其重而言也。
問子西。曰:「彼哉!彼哉!」
子西,楚公子申,能遜楚國,立昭王,而改紀其政,亦賢大夫也。然不能革其僭王之號。昭王欲用孔子,又沮止之。其後卒召白公以致禍亂,則其為人可知矣。彼哉者,外之之辭。
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人也,猶言此人也。伯氏,齊大夫。駢邑,地名。齒,年也。蓋桓公奪伯氏之邑以與管仲,伯氏自知己罪,而心服管仲之功,故窮約以終身而無怨言。荀卿所謂「與之書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拒」者,即此事也。○ 或問:「管仲子產孰優?」曰:「管仲之德,不勝其才。子產之才,不勝其德。然於聖人之學,則概乎其未有聞也。」
○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易,去聲。○ 處貧難,處富易,人之常情。然人當勉其難,而不可忽其易也。
○ 子曰:「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
公綽,魯大夫。趙魏,晉卿之家。老,家臣之長。大家勢重,而無諸侯之事;家老望尊,而無官守之責。優,有餘也。滕薛,二國名。大夫,任國政者。滕薛國小政繁,大夫位高責重。然則公綽蓋廉靜寡欲,而短於才者也。○ 胡氏[一]曰:「知之弗豫,枉其才而用之,則為棄人矣。此君子所以患不知人也。言此,則孔子之用人可知矣。」 [一]「胡氏」,清仿宋大字本作「楊氏」。
○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知,去聲。○ 成人,猶言全人。武仲,魯大夫,名紇。莊子,魯卞邑大夫。言兼此四子之長,則知足以窮理,廉足以養心,勇足以力行,藝足以泛應,而又節之以禮,和之以樂,使德成於內,而文見乎外。則材全德備,渾然不見一善成名之跡;中正和樂,粹然無復偏倚駁雜之蔽,而其為人也亦成矣。然亦之為言,非其至者,蓋就子路之所可及而語之也。若論其至,則非聖人之盡人道,不足以語此。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復加「曰」字者,既答而復言也。授命,言不愛其生,持以與人也。久要,舊約也。平生,平日也。有是忠信之實,則雖其才知禮樂有所未備,亦可以為成人之次也。○ 程子曰:「知之明,信之篤,行之果,天下之達德也。若孔子所謂成人,亦不出此三者。武仲,知也;公綽,仁也;卞莊子,勇也;冉求,藝也。須是合此四人之能,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然而論其大成,則不止於此。若今之成人,有忠信而不及於禮樂,則又其次者也。」又曰:「臧武仲之知,非正也。若文之以禮樂,則無不正矣。」又曰:「語成人之名,非聖人孰能之?孟子曰:『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如此方可以稱成人之名。」○ 胡氏曰「今之成人以下,乃子路之言。蓋不復聞斯行之之勇,而有終身誦之之固矣。未詳是否?」
○ 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叔文子,衛大夫公孫拔也。公明姓,賈名,亦衛人。文子為人,其詳不可知,然必廉靜之士,故當時以三者稱之。
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厭者,苦其多而惡之之辭。事適其可,則人不厭,而不覺其有是矣。是以稱之或過,而以為不言、不笑、不取也。然此言也,非禮義充溢於中,得時措之宜者不能。文子雖賢,疑未及此,但君子與人為善,不欲正言其非也。故曰「其然豈其然乎」,蓋疑之也。
○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要,平聲。○ 防,地名,武仲所封邑也。要,有挾而求也。武仲得罪奔邾,自邾如防,使請立後而避邑。以示若不得請,則將據邑以叛,是要君也。范氏曰:「要君者無上,罪之大者也。武仲之邑,受之於君。得罪出奔,則立後在君,非己所得專也。而據邑以請,由其好知而不好學也。」楊氏曰:「武仲卑辭請後,其跡非要君者,而意實要之。夫子之言,亦春秋誅意之法也。」
○ 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譎,古穴反。○ 晉文公,名重耳。齊桓公,名小白。譎,詭也。二公皆諸侯盟主,攘夷狄以尊周室者也。雖其以力假仁,心皆不正,然桓公伐楚,仗義執言,不由詭道,猶為彼善於此。文公則伐衛以致楚,而陰謀以取勝,其譎甚矣。二君他事亦多類此,故夫子言此以發其隱。
○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糾,居黝反。召,音邵。○ 按春秋傳,齊襄公無道,鮑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及無知弒襄公,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糾奔魯。魯人納之,未克,而小白入,是為桓公。使魯殺子糾而請管召,召忽死之,管仲請囚。鮑叔牙言於桓公以為相。子路疑管仲忘君事讎,忍心害理,不得為仁也。
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九,春秋傳作「糾」,督也,古字通用。不以兵車,言不假威力也。如其仁,言誰如其仁者,又再言以深許之。蓋管仲雖未得為仁人,而其利澤及人,則有仁之功矣。
○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
與,平聲。相,去聲。○ 子貢意不死猶可,相之則已甚矣。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被,皮寄反。衽,而審反。○ 霸,與伯同,長也。匡,正也。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微,無也。衽,衣衿也。被髮左衽,夷狄之俗也。
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諒,小信也。經,縊也。莫之知,人不知也。後漢書引此文,莫字上有人字。○ 程子曰:「桓公,兄也。子糾,弟也。仲私於所事,輔之以爭國,非義也。桓公殺之雖過,而糾之死實當。仲始與之同謀,遂與之同死,可也;知輔之爭為不義,將自免以圖後功亦可也。故聖人不責其死而稱其功。若使桓弟而糾兄,管仲所輔者正,桓奪其國而殺之,則管仲之與桓,不可同世之讎也。若計其後功而與其事桓,聖人之言,無乃害義之甚,啟萬世反覆不忠之亂乎?如唐之王圭魏徵,不死建成之難,而從太宗,可謂害於義矣。後雖有功,何足贖哉?」愚謂管仲有功而無罪,故聖人獨稱其功;王魏先有罪而後有功,則不以相掩可也。
○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
僎,士免反。○ 臣,家臣。公,公朝。謂薦之與己同進為公朝之臣也。
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文者,順理而成章之謂。謚法亦有所謂錫民爵位曰文者。○ 洪氏曰:「家臣之賤而引之使與己並,有三善焉:知人,一也;忘己,二也;事君,三也。」
○ 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
夫,音扶。喪,去聲。○ 喪,失位也。
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仲叔圉,即孔文子也。三人皆衛臣,雖未必賢,而其才可用。靈公用之,又各當其才。○ 尹氏曰「衛靈公之無道宜喪也,而能用此三人,猶足以保其國,而況有道之君,能用天下之賢才者乎?詩曰:『無競維人,四方其訓之。』」
○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大言不慚,則無必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欲踐其言,豈不難哉?
○ 陳成子弒簡公。
成子,齊大夫,名恆。簡公,齊君,名壬。事在春秋哀公十四年。
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
朝,音潮。○ 是時孔子致仕居魯,沐浴齊戒以告君,重其事而不敢忽也。臣弒其君,人倫之大變,天理所不容,人人得而誅之,況鄰國乎?故夫子雖已告老,而猶請哀公討之。
公曰:「告夫三子!」
夫,音扶,下「告夫」同。○ 三子,三家也。時政在三家,哀公不得自專,故使孔子告之。
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孔子出而自言如此。意謂弒君之賊,法所必討。大夫謀國,義所當告。君乃不能自命三子,而使我告之邪?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以君命往告,而三子魯之強臣,素有無君之心,實與陳氏聲勢相倚,故沮其謀。而夫子復以此應之,其所以警之者深矣。○ 程子曰:「左氏記孔子之言曰:『陳恆弒其君,民之不予者半。以魯之眾,加齊之半,可克也。』此非孔子之言。誠若此言,是以力不以義也。若孔子之志,必將正名其罪,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而率與國以討之。至於所以勝齊者,孔子之餘事也,豈計魯人之眾寡哉?當是時,天下之亂極矣,因是足以正之,周室其復興乎?魯之君臣,終不從之,可勝惜哉!」胡氏曰「春秋之法,弒君之賊,人得而討之。仲尼此舉,先發後聞可也。」
○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犯,謂犯顏諫爭。○ 范氏曰:「犯非子路之所難也,而以不欺為難。故夫子教以先勿欺而後犯也。」
○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君子循天理,故日進乎高明;小人殉人欲,故日究乎汙下。
○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為,去聲。○ 程子曰:「為己,欲得之於己也。為人,欲見知於人也。」○ 程子曰:「古之學者為己,其終至於成物。今之學者為人,其終至於喪己。」愚按:聖賢論學者用心得失之際,其說多矣,然未有如此言之切而要者。於此明辨而日省之,則庶乎其不昧於所從矣。
○ 蘧伯玉使人於孔子。
使,去聲,下同。○ 蘧伯玉,衛大夫,名瑗。孔子居衛,嘗主於其家。既而反魯,故伯玉使人來也。
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與之坐,敬其主以及其使也。夫子,指伯玉也。言其但欲寡過而猶未能,則其省身克己,常若不及之意可見矣。使者之言愈自卑約,而其主之賢益彰,亦可謂深知君子之心,而善於辭令者矣。故夫子再言使乎以重美之。按莊周稱「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又曰:「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蓋其進德之功,老而不倦。是以踐履篤實,光輝宣著。不惟使者知之,而夫子亦信之也。
○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重出。
○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此艮卦之象辭也。曾子蓋嘗稱之,記者因上章之語而類記之也。○ 范氏曰:「物各止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故君子所思不出其位,而君臣、上下、大小,皆得其職也。」
○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行,去聲。○ 恥者,不敢盡之意。過者,欲有餘之辭。
○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知,去聲。○ 自責以勉人也。
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道,言也。自道,猶云謙辭。○ 尹氏曰:「成德以仁為先,進學以知為先。故夫子之言,其序有不同者以此。」
○ 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夫,音扶。○ 方,比也。乎哉,疑辭。比方人物而較其短長,雖亦窮理之事。然專務為此,則心馳於外,而所以自治者疏矣。故褒之而疑其辭,復自貶以深抑之。○ 謝氏曰:「聖人責人,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如此。」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凡章指同而文不異者,一言而重出也。文小異者,屢言而各出也。此章凡四見,而文皆有異。則聖人於此一事,蓋屢言之,其丁寧之意亦可見矣。
○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逆,未至而迎之也。億,未見而意之也。詐,謂人欺己。不信,謂人疑己。抑,反語辭。言雖不逆不億,而於人之情偽,自然先覺,乃為賢也。○ 楊氏曰:「君子一於誠而已,然未有誠而不明者。故雖不逆詐、不億不信,而常先覺也。若夫不逆不億而卒為小人所罔焉,斯亦不足觀也已。」
○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
與,平聲。○ 微生,姓,畝,名也。畝名呼夫子而辭甚倨,蓋有齒德而隱者。棲棲,依依也。為佞,言其務為口給以悅人也。
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疾,惡也。固,執一而不通也。聖人之於達尊,禮恭而言直如此,其警之亦深矣。
○ 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驥,善馬之名。德,謂調良也。○ 尹氏曰:「驥雖有力,其稱在德。人有才而無德,則亦奚足尚哉?」
○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或人所稱,今見老子書。德,謂恩惠也。
子曰:「何以報德?
言於其所怨,既以德報之矣;則人之有德於我者,又將何以報之乎?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於其所怨者,愛憎取舍,一以至公而無私,所謂直也。於其所德者,則必以德報之,不可忘也。○ 或人之言,可謂厚矣。然以聖人之言觀之,則見其出於有意之私,而怨德之報皆不得其平也。必如夫子之言,然後二者之報各得其所。然怨有不讎,而德無不報,則又未嘗不厚也。此章之言,明白簡約,而其指意曲折反復。如造化之簡易易知,而微妙無窮,學者所宜詳玩也。
○ 子曰:「莫我知也夫!」
夫,音扶。○ 夫子自歎,以發子貢之問也。
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不得於天而不怨天,不合於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學而自然上達。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無以甚異於人而致其知也。然深味其語意,則見其中自有人不及知而天獨知之之妙。蓋在孔門,惟子貢之智幾足以及此,故特語以發之。惜乎其猶有所未達也!○ 程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在理當如此。」又曰:「下學上達,意在言表。」又曰:「學者須守下學上達之語,乃學之要。蓋凡下學人事,便是上達天理。然習而不察,則亦不能以上達矣。」
○ 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
朝,音潮。○ 公伯寮,魯人。子服氏,景謚,伯字,魯大夫子服何也。夫子,指季孫。言其有疑於寮之言也。肆,陳尸也。言欲誅寮。
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與,平聲。○ 謝氏曰:「雖寮之愬行,亦命也。其實寮無如之何?」愚謂言此以曉景伯,安子路,而警伯寮耳。聖人於利害之際,則不待決于命而後泰然也。
○ 子曰:「賢者辟世,
辟,去聲,下同。○ 天下無道而隱,若伯夷太公是也。
其次辟地,
去亂國,適治邦。
其次辟色,
禮貌衰而去。
其次辟言。」
有違言而後去也。○ 程子曰:「四者雖以大小次第言之,然非有優劣也,所遇不同耳。」
○ 子曰:「作者七人矣。」
李氏曰:「作,起也。言起而隱去者,今七人矣。不可知其誰何。必求其人以實之,則鑿矣。」
○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與,平聲。○ 石門,地名。晨門,掌晨啟門,蓋賢人隱於抱關者也。自,從也,問其何所從來也。胡氏曰「晨門知世之不可而不為,故以是譏孔子。然不知聖人之視天下,無不可為之時也。」
○ 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
荷,去聲。○ 磬,樂器。荷,擔也。蕢,草器也。此荷蕢者,亦隱士也。聖人之心未嘗忘天下,此人聞其磬聲而知之,則亦非常人矣。
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
硜,苦耕反。莫己之己,音紀,餘音以。揭,起例反。○ 硜硜,石聲,亦專確之意。以衣涉水曰厲,攝衣涉水曰揭。此兩句,衛風匏有苦葉之詩也。饑孔子人不知己而不止,不能適淺深之宜。
○ 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果哉,歎其果於忘世也。末,無也。聖人心同天地,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不能一日忘也。故聞荷蕢之言,而歎其果於忘世。且言人之出處,若但如此,則亦無所難矣。
○ 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
高宗,商王武丁也。諒陰,天子居喪之名,未詳其義。
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塚宰三年。」
言君薨,則諸侯亦然。總己,謂總攝己職。塚宰,太宰也。百官聽於塚宰,故君得以三年不言也。○ 胡氏曰:「位有貴賤,而生於父母無以異者。故三年之喪,自天子達。子張非疑此也,殆以為人君三年不言,則臣下無所稟令,禍亂或由以起也。孔子告以聽於塚宰,則禍亂非所憂矣。」
○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好、易,皆去聲。○ 謝氏曰「禮達而分定,故民易使。」
○ 子路問君子。子曰:「脩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百姓。脩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脩己以敬,夫子之言至矣盡矣。而子路少之,故再以其充積之盛,自然及物者告之,無他道也。人者,對己而言。百姓,則盡乎人矣。堯舜猶病,言不可以有加於此。以抑子路,使反求諸近也。蓋聖人之心無窮,世雖極治,然豈能必知四海之內,果無一物不得其所哉?故堯舜猶以安百姓為病。若曰吾治已足,則非所以為聖人矣。○ 程子曰:「君子脩己以安百姓,篤恭而天下平。惟上下一於恭敬,則天地自位,萬物自育,氣無不和,而四靈畢至矣。此體信達順之道,聰明睿知皆由是出,以此事天饗帝。」
○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孫、弟,並去聲。長,上聲。叩,音口。脛,其定反。○ 原壤,孔子之故人。母死而歌,蓋老氏之流,自放於禮法之外者。夷,蹲踞也。俟,待也。言見孔子來而蹲踞以待之也。述,猶稱也。賊者,害人之名。以其自幼至長,無一善狀,而久生於世,徒足以敗常亂俗,則是賊而已矣。脛,足骨也。孔子既責之,而因以所曳之杖,微擊其脛,若使勿蹲踞然。
○ 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
與,平聲。○ 闕黨,黨名。童子,未冠者之稱。將命,謂傳賓主之言。或人疑此童子學有進益,故孔子使之傳命以寵異之也。
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禮,童子當隅坐隨行。孔子言吾見此童子,不循此禮。非能求益,但欲速成爾。故使之給使令之役,觀長少之序,習揖遜之容。蓋所以抑而教之,非寵而異之也。
衛靈公第十五
衛靈公第十五
凡四十一章。
○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
陳,去聲。○ 陳,謂軍師行伍之列。俎豆,禮器。尹氏曰:「衛靈公,無道之君也,復有志於戰伐之事,故答以未學而去之。」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
從,去聲。○ 孔子去衛適陳。興,起也。
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見,賢遍反。○ 何氏曰:「濫,溢也。言君子固有窮時,不若小人窮則放溢為非。」程子曰:「固窮者,固守其窮。」亦通。○ 愚謂聖人當行而行,無所顧慮。處困而亨,無所怨悔。於此可見,學者宜深味之。
○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
女,音汝。識,音志。與,平聲,下同。○ 子貢之學,多而能識矣。夫子欲其知所本也,故問以發之。
對曰:「然,非與?」
方信而忽疑,蓋其積學功至,而亦將有得也。
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說見第四篇。然彼以行言,而此以知言也。○ 謝氏曰:「聖人之道大矣,人不能遍觀而盡識,宜其以為多學而識之也。然聖人豈務博者哉?如天之於眾形,匪物物刻而雕之也。故曰:『予一以貫之。』『德輶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尹氏曰:「孔子之於曾子,不待其問而直告之以此,曾子復深諭之曰『唯』。若子貢則先發其疑而後告之,而子貢終亦不能如曾子之唯也。二子所學之淺深,於此可見。」愚按:夫子之於子貢,屢有以發之,而他人不與焉。則顏曾以下諸子所學之淺深,又可見矣。
○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鮮,上聲。○ 由,呼子路之名而告之也。德,謂義理之得於己者。非己有之,不能知其意味之實也。○ 自第一章至此,疑皆一時之言。此章蓋為慍見發也。
○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與,平聲。夫,音扶。○ 無為而治者,聖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為也。獨稱舜者,紹堯之後,而又得人以任眾職,故尤不見其有為之 迹也。恭己者,聖人敬德之容。既無所為,則人之所見如此而已。
子張問行。
猶問達之意也。
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行篤、行不之行,去聲。貊,亡百反。○ 子張意在得行於外,故夫子反於身而言之,猶答干祿問達之意也。篤,厚也。蠻,南蠻。貊,北狄。二千五百家為州。
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
參,七南反。夫,音扶。○ 其者,指忠信篤敬而言。參,讀如毋往參焉之參,言與我相參也。衡,軛也。言其於忠信篤敬念念不忘,隨其所在,常若有見,雖欲頃刻離之而不可得。然後一言一行,自然不離於忠信篤敬,而蠻貊可行也。
子張書諸紳。
紳,大帶之垂者。書之,欲其不忘也。○ 程子曰:「學要鞭辟近裡,著己而已。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言忠信,行篤敬;立則見其參於前,在輿則見其倚於衡;只此是學。質美者明得盡,查滓便渾化,卻與天地同體。其次惟莊敬以持養之,及其至則一也。」
○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
史,官名。魚,衛大夫,名?。如矢,言直也。史魚自以不能進賢退不肖,既死猶以尸諫,故夫子稱其直。事見家語。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伯玉出處,合於聖人之道,故曰君子。卷,收也。懷,藏也。如於孫林父甯殖放弒之謀,不對而出,亦其事也。○ 楊氏曰:「史魚之直,未盡君子之道。若蘧伯玉,然後可免於亂世。若史魚之如矢,則雖欲卷而懷之,有不可得也。」
○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知,去聲。
○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志士,有志之士。仁人,則成德之人也。理當死而求生,則於其心有不安矣,是害其心之德也。當死而死,則心安而德全矣。○ 程子曰:「實理得之於心自別。實理者,實見得是,實見得非也。古人有捐軀隕命者,若不實見得,惡能如此?須是實見得生不重於義,生不安於死也。故有殺身以成仁者,只是成就一箇是而已。」
○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賢以事言,仁以德言。夫子嘗謂子貢悅不若己者,故以是告之。欲其有所嚴憚切磋以成其德也。○ 程子曰:「子貢問為仁,非問仁也,故孔子告之以為仁之資而已。」
○ 顏淵問為邦。
顏子王佐之才,故問治天下之道。曰為邦者,謙辭。
子曰:「行夏之時,
夏時,謂以斗柄初昏建寅之月為歲首也。天開於子,地闢於丑,人生於寅,故斗柄建此三辰之月,皆可以為歲首。而三代迭用之,夏以寅為人正,商以丑為地正,周以子為天正也。然時以作事,則歲月自當以人為紀。故孔子嘗曰,「吾得夏時焉」而說者以為謂夏小正之屬。蓋取其時之正與其令之善,而於此又以告顏子也。
乘殷之輅,
輅,音路,亦作路。○ 商輅,木輅也。輅者,大車之名。古者以木為車而已,至商而有輅之名,蓋始異其制也。周人飾以金玉,則過侈而易敗,不若商輅之樸素渾堅而等威已辨,為質而得其中也。
服周之冕,
周冕有五,祭服之冠也。冠上有覆,前後有旒。黃帝以來,蓋已有之,而制度儀等,至周始備。然其為物小,而加於眾體之上,故雖華而不為靡,雖費而不及奢。夫子取之,蓋亦以為文而得其中也。
樂則韶舞。
取其盡善盡美。
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遠,去聲。○ 放,謂禁絕之。鄭聲,鄭國之音。佞人,卑諂辯給之人。殆,危也。○ 程子曰:「問政多矣,惟顏淵告之以此。蓋三代之制,皆因時損益,及其久也,不能無弊。周衰,聖人不作,故孔子斟酌先王之禮,立萬世常行之道,發此以為之兆爾。由是求之,則餘皆可考也。」張子曰:「禮樂,治之法也。放鄭聲,遠佞人,法外意也。一日不謹,則法壞矣。虞夏君臣更相飭戒,意蓋如此。」又曰「法立而能守,則德可久,業可大。鄭聲佞人,能使人喪其所守,故放遠之。」尹氏曰:「此所謂百王不易之大法。孔子之作春秋,蓋此意也。孔顏雖不得行之於時,然其為治之法,可得而見矣。」
○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蘇氏曰:「人之所履者,容足之外,皆為無用之地,而不可廢也。故慮不在千里之外,則患在几席之下矣。」
○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好,去聲。○ 已矣乎,歎其終不得而見也。
○ 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者與之與,平聲。○ 竊位,言不稱其位而有愧於心,如盜得而陰據之也。柳下惠,魯大夫展獲,字禽,食邑柳下,謚曰惠。與立,謂與之並立於朝。范氏曰:「臧文仲為政於魯,若不知賢,是不明也;知而不舉,是蔽賢也。不明之罪小,蔽賢之罪大。故孔子以為不仁,又以為竊位。」
○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遠,去聲。○ 責己厚,故身益修;責人薄,故人易從。所以人不得而怨之。
○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如之何如之何者,熟思而審處之辭也。不如是而妄行,雖聖人亦無如之何矣。
○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好,去聲。○ 小慧,私智也。言不及義,則放辟邪侈之心滋。好行小慧,則行險僥倖之機熟。難矣哉者,言其無以入德,而將有患害也。
○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孫,去聲。○ 義者制事之本,故以為質榦。而行之必有節文,出之必以退遜,成之必在誠實,乃君子之道也。○ 程子曰:「義以為質,如質榦然。禮行此,孫出此,信成此。此四句只是一事,以義為本。」又曰:「『敬以直內,則義以方外。』『義以為質,則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范氏曰:「君子學以為己,不求人知。然沒世而名不稱焉,則無為善之實可知矣。」
○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謝氏曰:「君子無不反求諸己,小人反是。此君子小人所以分也。」○ 楊氏曰:「君子雖不病人之不己知,然亦疾沒世而名不稱也。雖疾沒世而名不稱,然所以求者,亦反諸己而已。小人求諸人,故違道干譽,無所不至。三者文不相蒙,而義實相足,亦記言者之意。」
○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莊以持己曰矜。然無乖戾之心,故不爭。和以處眾曰群。然無阿比之意,故不黨。
○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推己及物,其施不窮,故可以終身行之。○ 尹氏曰:「學貴於知要。子貢之問,可謂知要矣。孔子告以求仁之方也。推而極之,雖聖人之無我,不出乎此。終身行之,不亦宜乎?」
○ 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
譽,平聲。○ 毀者,稱人之惡而損其真。譽者,揚人之善而過其實。夫子無是也。然或有所譽者,則必嘗有以試之,而知其將然矣。聖人善善之速,而無所苟如此。若其惡惡,則已緩矣。是以雖有以前知其惡,而終無所毀也。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斯民者,今此之人也。三代,夏、商、周也。直道,無私曲也。言吾之所以無所毀譽者,蓋以此民,即三代之時所以善其善、惡其惡而無所私曲之民。故我今亦不得而枉其是非之實也。○ 尹氏曰:「孔子之於人也,豈有意於毀譽之哉?其所以譽之者,蓋試而知其美故也。斯民也,三代所以直道而行,豈得容私於其閒哉?
○ 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夫,音扶。○ 楊氏曰:「史闕文、馬借人,此二事孔子猶及見之。今亡矣夫,悼時之益偷也。」愚謂此必有為而言。蓋雖細故,而時變之大者可知矣。○ 胡氏曰:「此章義疑,不可強解。」
○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巧言,變亂是非,聽之使人喪其所守。小不忍,如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
○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好、惡,並去聲。○ 楊氏曰:「惟仁者能好惡人。眾好惡之而不察,則或蔽於私矣。」
○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弘,廓而大之也。人外無道,道外無人。然人心有覺,而道體無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 張子曰:「心能盡性,人能弘道也;性不知檢其心,非道弘人也。」
○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過而能改,則復於無過。惟不改則其過遂成,而將不及改矣。
○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
句。
無益,
句。
不如學也。」
此為思而不學者言之。蓋勞心以必求,不如遜志而自得也。李氏曰:「夫子非思而不學者,特垂語以教人爾。」
○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餒,奴罪反。○ 耕所以謀食,而未必得食。學所以謀道,而祿在其中。然其學也,憂不得乎道而已;非為憂貧之故,而欲為是以得祿也。○ 尹氏曰:「君子治其本而不卹其末,豈以在外者為憂樂哉?」
○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知,去聲。○ 知足以知此理,而私欲間之,則無以有之於身矣。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涖之,則民不敬。
涖,臨也。謂臨民也。知此理而無私欲以間之,則所知者在我而不失矣。然猶有不莊者,蓋氣習之偏,或有厚於內而不嚴於外者,是以民不見其可畏而慢易之。下句放此。
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動之,動民也。猶曰鼓舞而作興之云爾。禮,謂義理之節文。○ 愚謂學至於仁,則善有諸己而大本立矣。涖之不莊,動之不以禮,乃其氣稟學問之小疵,然亦非盡善之道也。故夫子歷言之,使知德愈全則責愈備,不可以為小節而忽之也。
○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此言觀人之法。知,我知之也。受,彼所受也。蓋君子於細事未必可觀,而材德足以任重;小人雖器量淺狹,而未必無一長可取。
○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民之於水火,所賴以生,不可一日無。其於仁也亦然。但水火外物,而仁在己。無水火,不過害人之身,而不仁則失其心。是仁有甚於水火,而尤不可以一日無也。況水火或有時而殺人,仁則未嘗殺人,亦何憚而不為哉?李氏曰:「此夫子勉人為仁之語。」下章放此。
○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當仁,以仁為己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蓋仁者,人所自有而自為之,非有爭也,何遜之有?○ 程子曰:「為仁在己,無所與遜。若善名為外,則不可不遜。」
○ 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貞,正而固也。諒,則不擇是非而必於信。
○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後,與後獲之後同。食,祿也。君子之仕也,有官守者修其職,有言責者盡其忠。皆以敬吾之事而已,不可先有求祿之心也。
○ 子曰:「有教無類。」
人性皆善,而其類有善惡之殊者,氣習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則人皆可以復於善,而不當復論其類之惡矣。
○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為,去聲。○ 不同,如善惡邪正之異。
○ 子曰:「辭達而已矣。」
辭,取達意而止,不以富麗為工。
○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見,賢遍反。○ 師,樂師,瞽者。冕,名。再言某在斯,歷舉在坐之人以詔之。
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
與,平聲。○ 聖門學者,於夫子之一言一動,無不存心省察如此。
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相,去聲。○ 相,助也。古者瞽必有相,其道如此。蓋聖人於此,非作意而為之,但盡其道而已。○ 尹氏曰:「聖人處己為人,其心一致,無不盡其誠故也。有志於學者,求聖人之心,於斯亦可見矣。」范氏曰:「聖人不侮鰥寡,不虐無告,可見於此。推之天下,無一物不得其所矣。」
季氏第十六
季氏第十六
洪氏曰:「此篇或以為齊論。」凡十四章。
○ 季氏將伐顓臾。
顓,音專。臾,音俞。○ 顓臾,國名。魯附庸也。
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見,賢遍反。○ 按左傳史記,二子仕季氏不同時。此云爾者,疑子路嘗從孔子自衛反魯,再仕季氏,不久而復之衛也。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
與,平聲。○ 冉求為季氏聚斂,尤用事。故夫子獨責之。
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夫,音扶。○ 東蒙,山名。先王封顓臾於此山之下,使主其祭,在魯地七百里之中。社稷,猶云公家。是時四分魯國,季氏取其二,孟孫叔孫各有其一。獨附庸之國尚為公臣,季氏又欲取以自益。故孔子言顓臾乃先王封國,則不可伐;在邦域之中,則不必伐;是社稷之臣,則非季氏所當伐也。此事理之至當,不易之定體,而一言盡其曲折如此,非聖人不能也。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夫子,指季孫。冉有實與謀,以孔子非之,故歸咎於季氏。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任,平聲。焉,於虔反。相,去聲,下同。○ 周任,古之良史。陳,布也。列,位也。相,瞽者之相也。言二子不欲則當諫,諫而不聽,則當去也。
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兕,徐履反。柙,戶甲反。櫝,音獨。與,平聲。○ 兕,野牛也。柙,檻也。櫝,匱也。言在柙而逸,在櫝而毀,典守者不得辭其過。明二子居其位而不去,則季氏之惡,己不得不任其責也。
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夫,音扶。○ 固,謂城郭完固。費,季氏之私邑。此則冉求之飾辭,然亦可見其實與季氏之謀矣。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夫,音扶。舍,上聲。○ 欲之,謂貪其利。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寡,謂民少。貧,謂財乏。均,謂各得其分。安,謂上下相安。季氏之欲取顓臾,患寡與貧耳。然是時季氏據國,而魯公無民,則不均矣。君弱臣強,互生嫌隙,則不安矣。均則不患於貧而和,和則不患於寡而安,安則不相疑忌,而無傾覆之患。
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夫,音扶。○ 內治修,然後遠人服。有不服,則修德以來之,亦不當勤兵於遠。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子路雖不與謀,而素不能輔之以義,亦不得為無罪,故并責之。遠人,謂顓臾。分崩離析,謂四分公室,家臣屢叛。
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干,楯也。戈,戟也。蕭牆,屏也。言不均不和,內變將作。其後哀公果欲以越伐魯而去季氏。○ 謝氏曰:「當是時,三家強,公室弱,冉求又欲伐顓臾以附益之。夫子所以深罪之,為其瘠魯以肥三家也。」洪氏曰:「二子仕於季氏,凡季氏所欲為,必以告於夫子。則因夫子之言而救止者,宜亦多矣。伐顓臾之事,不見於經傳,其以夫子之言而止也與?」
○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先王之制,諸侯不得變禮樂,專征伐。陪臣,家臣也。逆理愈甚,則其失之愈速。大約世數,不過如此。
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
言不得專政。
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上無失政,則下無私議。非箝其口使不敢言也。○ 此章通論天下之勢。
○ 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夫,音扶。○ 魯自文公薨,公子遂殺子赤,立宣公,而君失其政。歷成、襄、昭、定,凡五公。逮,及也。自季武子始專國政,歷悼、平、桓子,凡四世,而為家臣陽虎所執。三桓,三家,皆桓公之後。此以前章之說推之,而知其當然也。○ 此章專論魯事,疑與前章皆定公時語。蘇氏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宜諸侯之強也,而魯以失政。政逮於大夫,宜大夫之強也,而三桓以微。何也?強生於安,安生於上下之分定。今諸侯大夫皆陵其上,則無以令其下矣。故皆不久而失之也。」
○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便,平聲。辟,婢亦反。○ 友直,則聞其過。友諒,則進於誠。友多聞,則進於明。便,習熟也。便辟,謂習於威儀而不直。善柔,謂工於媚悅而不諒。便佞,謂習於口語,而無聞見之實。三者損益,正相反也。○ 尹氏曰:「自天子至於庶人,未有不須友以成者。而其損益有如是者,可不謹哉?」
○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樂,五教反。禮樂之樂,音岳。驕樂宴樂之樂,音洛。○ 節,謂辨其制度聲容之節。驕樂,則侈肆而不知節。佚遊,則惰慢而惡聞善。宴樂,則淫溺而狎小人。三者損益,亦相反也。○ 尹氏曰:「君子之於好樂,可不謹哉?」
○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君子,有德位之通稱。愆,過也。瞽,無目,不能察言觀色。○ 尹氏曰:「時然後言,則無三者之過矣。」
○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鬬;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血氣,形之所待以生者,血陰而氣陽也。得,貪得也。隨時知戒,以理勝之,則不為血氣所使也。○ 范氏曰:「聖人同於人者血氣也,異於人者志氣也。血氣有時而衰,志氣則無時而衰也。少未定、壯而剛、老而衰者,血氣也。戒於色、戒於 鬬、戒於得者,志氣也。君子養其志氣,故不為血氣所動,是以年彌高而德彌邵也。」
○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畏者,嚴憚之意也。天命者,天所賦之正理也。知其可畏,則其戒謹恐懼,自有不能已者。而付畀之重,可以不失矣。大人聖言,皆天命所當畏。知畏天命,則不得不畏之矣。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侮,戲玩也。不知天命,故不識義理,而無所忌憚如此。○ 尹氏曰:「三畏者,修己之誠當然也。小人不務修身誠己,則何畏之有?」
○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困,謂有所不通。言人之氣質不同,大約有此四等。○ 楊氏曰:「生知學知以至困學,雖其質不同,然及其知之一也。故君子惟學之為貴。困而不學,然後為下。」
○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難,去聲。○ 視無所蔽,則明無不見。聽無所壅,則聰無不聞。色,見於面者。貌,舉身而言。思問,則疑不蓄。思難,則忿必懲。思義,則得不苟。○ 程子曰:「九思各專其一。」謝氏曰:「未至於從容中道,無時而不自省察也。雖有不存焉者寡矣,此之謂思誠。」
○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
探,吐南反。○ 真知善惡而誠好惡之,顏、曾、閔、冉之徒,蓋能之矣。語,蓋古語也。
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求其志,守其所達之道也。達其道,行其所求之志也。蓋惟伊尹、太公之流,可以當之。當時若顏子,亦庶乎此。然隱而未見,又不幸而蚤死,故夫子云然。
○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
駟,四馬也。首陽,山名。
其斯之謂與?
與,平聲。○ 胡氏曰:「程子以為第十二篇錯簡『誠不以富,亦只以異』,當在此章之首。今詳文勢,似當在此句之上。言人之所稱,不在於富,而在於異也。」愚謂此說近是,而章首當有孔子曰字,蓋闕文耳。大抵此書後十篇多闕誤。
○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
亢,音剛。○ 亢以私意窺聖人,疑必陰厚其子。
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
事理通達,而心氣和平,故能言。
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
品節詳明,而德性堅定,故能立。
聞斯二者。」
當獨立之時,所聞不過如此,其無異聞可知。
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遠,去聲。○ 尹氏曰:「孔子之教其子,無異於門人,故陳亢以為遠其子。」
○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寡,寡德,謙辭。○ 吳氏曰:「凡語中所載如此類者,不知何謂。或古有之,或夫子嘗言之,不可考也。」
陽貨第十七
陽貨第十七
凡二十六章。
○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
歸,如字,一作饋。○ 陽貨,季氏家臣,名虎。嘗囚季桓子而專國政。欲令孔子來見己,而孔子不往。貨以禮,大夫有賜於士,不得受於其家,則往拜其門。故瞰孔子之亡而歸之豚,欲令孔子來拜而見之也。
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好、亟、知,並去聲。○ 懷寶迷邦,謂懷藏道德,不救國之迷亂。亟,數也。失時,謂不及事幾之會。將者,且然而未必之辭。貨語皆譏孔子而諷使速仕。孔子固未嘗如此,而亦非不欲仕也,但不仕於貨耳。故直據理答之,不復與辯,若不諭其意者。○ 陽貨之欲見孔子,雖其善意,然不過欲使助己為亂耳。故孔子不見者,義也。其往拜者,禮也。必時其亡而往者,欲其稱也。遇諸塗而不避者,不終絕也。隨問而對者,理之直也。對而不辯者,言之孫而亦無所詘也。楊氏曰:「揚雄謂孔子於陽貨也,敬所不敬,為詘身以信道。非知孔子者。蓋道外無身,身外無道。身詘矣而可以信道,吾未之信也。」
○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此所謂性,兼氣質而言者也。氣質之性,固有美惡之不同矣。然以其初而言,則皆不甚相遠也。但習於善則善,習於惡則惡,於是始相遠耳。○ 程子曰:「此言氣質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則性即是理,理無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
○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知,去聲。○ 此承上章而言。人之氣質相近之中,又有美惡一定,而非習之所能移者。○ 程子曰「人性本善,有不可移者何也?語其性則皆善也,語其才則有下愚之不移。所謂下愚有二焉:自暴自棄也。人苟以善自治,則無不可移,雖昏愚之至,皆可漸磨而進也。惟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棄者絕之以不為,雖聖人與居,不能化而入也,仲尼之所謂下愚也。然其質非必昏且愚也,往往強戾而才力有過人者,商辛是也。聖人以其自絕於善,謂之下愚,然考其歸則誠愚也。」或曰:「此與上章當合為一,子曰二字,蓋衍文耳。」
○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
弦,琴瑟也。時子游為武城宰,以禮樂為教,故邑人皆弦歌也。
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莞,華版反。焉,於虔反。○ 莞爾,小笑貌,蓋喜之也。因言其治小邑,何必用此大道也。
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易,去聲。○ 君子小人,以位言之。子游所稱,蓋夫子之常言。言君子小人,皆不可以不學。故武城雖小,亦必教以禮樂。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嘉子游之篤信,又以解門人之惑也。○ 治有大小,而其治之必用禮樂,則其為道一也。但眾人多不能用,而子游獨行之。故夫子驟聞而深喜之,因反其言以戲之。而子游以正對,故復是其言,而自實其戲也。
○ 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
弗擾,季氏宰。與陽貨共執桓子,據邑以叛。
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說,音悅。○ 末,無也。言道既不行,無所往矣,何必公山氏之往乎?
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夫,音扶。○ 豈徒哉,言必用我也。為東周,言興周道於東方。○ 程子曰:「聖人以天下無不可有為之人,亦無不可改過之人,故欲往。然而終不往者,知其必不能改故也。」
○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行是五者,則心存而理得矣。於天下,言無適而不然,猶所謂雖之夷狄不可棄者。五者之目,蓋因子張所不足而言耳。任,倚仗也,又言其效如此。○ 張敬夫曰:「能行此五者於天下,則其心公平而周 徧可知矣,然恭其本與?」李氏曰:「此章與六言、六蔽、五美、四惡之類,皆與前後文體大不相似。」
○ 佛肸召,子欲往。
佛,音弼。肸,許密反。○ 佛肸,晉大夫趙氏之中牟宰也。
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
子路恐佛肸之浼夫子,故問此以止夫子之行。親,猶自也。不入,不入其黨也。
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磷,力刃反。涅,乃結反。○ 磷,薄也。涅,染皁物。言人之不善,不能浼己。楊氏曰:「磨不磷,涅不緇,而後無可無不可。堅白不足,而欲自試於磨涅,其不磷緇也者,幾希。」
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焉,於虔反。○ 匏,瓠也。匏瓜繫於一處而不能飲食,人則不如是也。○ 張敬夫曰:「子路昔者之所聞,君子守身之常法。夫子今日之所言,聖人體道之大權也。然夫子於公山佛肸之召皆欲往者,以天下無不可變之人,無不可為之事也。其卒不往者,知其人之終不可變而事之終不可為耳。一則生物之仁,一則知人之智也。」
○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
女,音汝,下同。○ 蔽,遮掩也。
「居!吾語女。
語,去聲。○ 禮:君子問更端,則起而對。故孔子諭子路,使還坐而告之。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好、知,並去聲。○ 六言皆美德,然徒好之而不學以明其理,則各有所蔽。愚,若可陷可罔之類。蕩,謂窮高極廣而無所止。賊,謂傷害於物。勇者,剛之發。剛者,勇之體。狂,躁率也。○ 范氏曰:「子路勇於為善,其失之者,未能好學以明之也,故告之以此。曰勇、曰剛、曰信、曰直,又皆所以救其偏也。」
○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
夫,音扶。○ 小子,弟子也。
詩,可以興,
感發志意。
可以觀,
考見得失。
可以群,
和而不流。
可以怨。
怨而不怒。
邇之事父,遠之事君。
人倫之道,詩無不備,二者舉重而言。
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其緒餘又足以資多識。○ 學詩之法,此章盡之。讀是經者,所宜盡心也。
○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女,音汝。與,平聲。○ 為,猶學也。周南召南,詩首篇名。所言皆修身齊家之事。正牆面而立,言即其至近之地,而一物無所見,一步不可行。
○ 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敬而將之以玉帛,則為禮;和而發之以鐘鼓,則為樂。遺其本而專事其末,則豈禮樂之謂哉?○ 程子曰:「禮只是一箇序,樂只是一箇和。只此兩字,含蓄多少義理。天下無一物無禮樂 。且如置此兩椅,一不正,便是無序。無序便乖,乖便不和。又如盜賊至為不道,然亦有禮樂。蓋必有總屬,必相聽順,乃能為盜。不然,則叛亂無統,不能一日相聚而為盜也。禮樂無處無之,學者須要識得。」
○ 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荏,而審反。與,平聲。○ 厲,威嚴也。荏,柔弱也。小人,細民也。穿,穿壁。窬,踰牆。言其無實盜名,而常畏人知也。
○ 子曰:「鄉原,德之賊也。」
鄉者,鄙俗之意。原,與愿同。荀子原愨,注讀作愿是也。鄉原,鄉人之愿者也。蓋其同流合汙以媚於世,故在鄉人之中,獨以愿稱。夫子以其似德非德,而反亂乎德,故以為德之賊而深惡之。詳見孟子末篇。
○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雖聞善言,不為己有,是自棄其德也。○ 王氏曰:「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道聽塗說,則棄之矣。」
○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
與,平聲。○ 鄙夫,庸惡陋劣之稱。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何氏曰:「患得之,謂患不能得之。」
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小則吮癰舐痔,大則弒父與君,皆生於患失而已。○ 胡氏曰:「許昌靳裁之有言曰:『士之品大概有三:志於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於功名者,富貴不足以累其心;志於富貴而已者,則亦無所不至矣。』志於富貴,即孔子所謂鄙夫也。」
○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
氣失其平則為疾,故氣稟之偏者亦謂之疾。昔所謂疾,今亦無之,傷俗之益衰也。
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狂者,志願太高。肆,謂不拘小節。蕩則踰大閑矣。矜者,持守太嚴。廉,謂稜角陗厲。忿戾則至於爭矣。愚者,暗昧不明。直,謂徑行自遂。詐則挾私妄作矣。○ 范氏曰:「末世滋偽。豈惟賢者不如古哉?民性之蔽,亦與古人異矣。」
○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重出。
○ 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惡,去聲。覆,芳服反。○ 朱,正色。紫,閒色。雅,正也。利口,捷給。覆,傾敗也。○ 范氏曰:「天下之理,正而勝者常少,不正而勝者常多,聖人所以惡之也。利口之人,以是為非,以非為是,以賢為不肖,以不肖為賢。人君苟悅而信之,則國家之覆也不難矣。」
○ 子曰:「予欲無言。」
學者多以言語觀聖人,而不察其天理流行之實,有不待言而著者。是以徒得其言,而不得其所以言,故夫子發此以警之。
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
子貢正以言語觀聖人者,故疑而問之。
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四時行,百物生,莫非天理發見流行之實,不待言而可見。聖人一動一靜,莫非妙道精義之發,亦天而已,豈待言而顯哉?此亦開示子貢之切,惜乎其終不喻也。○ 程子曰:「孔子之道,譬如日星之明,猶患門人未能盡曉,故曰『予欲無言』。若顏子則便默識,其他則未免疑問,故曰『小子何述』。」又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則可謂至明白矣。」愚按:此與前篇無隱之意相發,學者詳之。
○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孺悲,魯人,嘗學士喪禮於孔子。當是時必有以得罪者。故辭以疾,而又使知其非疾,以警教之也。程子曰:「此孟子所謂不屑之教誨,所以深教之也。」
○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
期,音基,下同。○ 期,周年也。
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恐居喪不習而崩壞也。
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
鑽,祖官反。○ 沒,盡也。升,登也。燧,取火之木也。改火,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夏季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亦一年而周也。已,止也。言期年則天運一周,時物皆變,喪至此可止也。尹氏曰:「短喪之說,下愚且恥言之。宰我親學聖人之門,而以是為問者,有所疑於心而不敢強焉爾。」
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
夫,音扶,下同。衣,去聲。女,音汝,下同。○ 禮。父母之喪:既殯,食粥、麤衰。既葬,疏食、水飲,受以成布。期而小祥,始食菜果,練冠縓緣、要絰不除,無食稻衣錦之理。夫子欲宰我反求諸心,自得其所以不忍者。故問之以此,而宰我不察也。
「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
樂,上如字,下音洛。○ 此夫子之言也。旨,亦甘也。初言女安則為之,絕之之辭。又發其不忍之端,以警其不察。而再言女安則為之以深責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宰我既出,夫子懼其真以為可安而遂行之,故深探其本而斥之。言由其不仁,故愛親之薄如此也。懷,抱也。又言君子所以不忍於親,而喪必三年之故。使之聞之,或能反求而終得其本心也。○ 范氏曰:「喪雖止於三年,然賢者之情則無窮也。特以聖人為之中制而不敢過,故必俯而就之。非以三年之喪,為足以報其親也。所謂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特以責宰我之無恩,欲其有以跂而及之爾。」
○ 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博,局戲也。弈,圍棋也。已,止也。李氏曰:「聖人非教人博弈也,所以甚言無所用心之不可爾。」
○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尚,上之也。君子為亂,小人為盜,皆以位而言者也。尹氏曰:「義以為尚,則其勇也大矣。子路好勇,故夫子以此救其失也。」胡氏曰:「疑此子路初見孔子時問答也。」
○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
惡,去聲,下同。惟惡者之惡如字。訕,所諫反。○ 訕,謗毀也。窒,不通也。稱人惡,則無仁厚之意。下訕上,則無忠敬之心。勇無禮,則為亂。果而窒,則妄作。故夫子惡之。
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徼,古堯反。知、孫,並去聲。訐,居謁反。○ 惡徼以下,子貢之言也。徼,伺察也。訐,謂攻發人之陰私。○ 楊氏曰:「仁者無不愛,則君子疑若無惡矣。子貢之有是心也,故問焉以質其是非。」侯氏曰:「聖賢之所惡如此,所謂唯仁者能惡人也。」
○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近、孫、遠,並去聲。○ 此小人,亦謂僕隸下人也。君子之於臣妾,莊以涖之,慈以畜之,則無二者之患矣。
○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惡,去聲。○ 四十,成德之時。見惡於人,則止於此而已,勉人及時遷善改過也。蘇氏曰「此亦有為而言,不知其為誰也。」
微子第十八
微子第十八
此篇多記聖賢之出處,凡十一章。
○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
微、箕,二國名。子,爵也。微子,紂庶兄。箕子、比干,紂諸父。微子見紂無道,去之以存宗祀。箕子、比干皆諫,紂殺比干,囚箕子以為奴,箕子因佯狂而受辱。
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三人之行不同,而同出於至誠惻怛之意,故不咈乎愛之理,而有以全其心之德也。楊氏曰:「此三人者,各得其本心,故同謂之仁。」
○ 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三,去聲。焉,於虔反。○ 士師,獄官。黜,退也。柳下惠三黜不去,而其辭氣雍容如此,可謂和矣。然其不能枉道之意,則有確乎其不可拔者。是則所謂必以其道,而不自失焉者也。○ 胡氏曰:「此必有孔子斷之之言而亡之矣。」
○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閒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魯三卿,季氏最貴,孟氏為下卿。孔子去之,事見世家。然此言必非面語孔子,蓋自以告其臣,而孔子聞之爾。○ 程子曰:「季氏強臣,君待之之禮極隆,然非所以待孔子也。以季、孟之閒待之,則禮亦至矣。然復曰『吾老矣不能用也』,故孔子去之。蓋不繫待之輕重,特以不用而去爾。」
○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歸,如字,或作饋。朝,音潮。○ 季桓子,魯大夫,名斯。按史記,「定公十四年,孔子為魯司寇,攝行相事。齊人懼,歸女樂以沮之」。尹氏曰:「受女樂而怠於政事如此,其簡賢棄禮,不足與有為可知矣。夫子所以行也,所謂見幾而作,不俟終日者與?」○ 范氏曰:「此篇記仁賢之出處,而折中以聖人之行,所以明中庸之道也。」
○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接輿,楚人,佯狂辟世。夫子時將適楚,故接輿歌而過其車前也。鳳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接輿以比孔子,而譏其不能隱為德衰也。來者可追,言及今尚可隱去。已,止也。而,語助辭。殆,危也。接輿蓋知尊孔子而趨不同者也。
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辟,去聲。○ 孔子下車,蓋欲告之以出處之意。接輿自以為是,故不欲聞而避之也。
○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沮,七餘反。溺,乃歷反。○ 二人,隱者。耦,並耕也。時孔子自楚反乎蔡。津,濟渡處。
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夫,音扶。與,平聲。○ 執輿,執轡在車也。蓋本子路御而執轡,今下問津,故夫子代之也。知津,言數周流,自知津處。
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
徒與之與,平聲。滔,吐刀反。辟,去聲。耰,音憂。○ 滔滔,流而不反之意。以,猶與也。言天下皆亂,將誰與變易之?而,汝也。辟人,謂孔子。辟世,桀溺自謂。耰,覆種也。亦不告以津處。
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憮,音武。與,如字。○ 憮然,猶悵然,惜其不喻己意也。言所當與同群者,斯人而已,豈可絕人逃世以為潔哉?天下若已平治,則我無用變易之。正為天下無道,故欲以道易之耳。○ 程子曰:「聖人不敢有忘天下之心,故其言如此也。」張子曰:「聖人之仁,不以無道必天下而棄之也。」
○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篠。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
篠,徒弔反。植,音值。○ 丈人,亦隱者。篠,竹器。分,辨也。五穀不分,猶言不辨菽麥爾,責其不事農業而從師遠遊也。植,立之也。芸,去草也。
子路拱而立。
知其隱者,敬之也。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食,音嗣。見,賢遍反。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孔子使子路反見之,蓋欲告之以君臣之義。而丈人意子路必將復來,故先去之以滅其跡,亦接輿之意也。
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長,上聲。○ 子路述夫子之意如此。蓋丈人之接子路甚倨,而子路益恭,丈人因見其二子焉。則於長幼之節,固知其不可廢矣,故因其所明以曉之。倫,序也。人之大倫有五: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仕所以行君臣之義,故雖知道之不行而不可廢。然謂之義,則事之可否,身之去就,亦自有不可苟者。是以雖不潔身以亂倫,亦非忘義以殉祿也。福州有國初時寫本,路下有「反子」二字,以此為子路反而夫子言之也。未知是否?○ 范氏曰:「隱者為高,故往而不反。仕者為通,故溺而不止。不與鳥獸同群,則決性命之情以饕富貴。此二者皆惑也,是以依乎中庸者為難。惟聖人不廢君臣之義,而必以其正,所以或出或處而終不離於道也。」
○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
少,去聲,下同。○ 逸,遺逸。民者,無位之稱。虞仲,即仲雍,與大伯同竄荊蠻者。夷逸、朱張,不見經傳。少連,東夷人。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與,平聲。
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
中,去聲,下同。○ 柳下惠事見上。倫,義理之次第也。慮,思慮也。中慮,言有意義合人心。少連事不可考。然記稱其「善居喪,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憂」。則行之中慮,亦可見矣。
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
仲雍居吳,斷髮文身,裸以為飾。隱居獨善,合乎道之清。放言自廢,合乎道之權。
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孟子曰:「孔子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所謂無可無不可也。○ 謝氏曰「七人隱遯不汙則同,其立心造行則異。伯夷、叔齊,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蓋已遯世離群矣,下聖人一等,此其最高與!柳下惠、少連,雖降志而不枉己,雖辱身而不求合,其心有不屑也。故言能中倫,行能中慮。虞仲、夷逸隱居放言,則言不合先王之法者多矣。然清而不汙也,權而適宜也,與方外之士害義傷教而亂大倫者殊科。是以均謂之逸民。」尹氏曰:「七人各守其一節,而孔子則無可無不可,此所以常適其可,而異於逸民之徒也。」揚雄曰:「觀乎聖人則見賢人。是以孟子語夷,惠,亦必以孔子斷之。」
○ 大師摯適齊,
大,音泰。○ 大師,魯樂官之長。摯,其名也。
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
飯,扶晚反。繚,音了。○ 亞飯以下,以樂侑食之官。干、繚、缺,皆名也。
鼓方叔入於河,
鼓,擊鼓者。方叔,名。河,河內。
播鼗武入於漢,
鼗,徒刀反。○ 播,搖也。鼗,小鼓。兩旁有耳,持其柄而搖之,則旁耳還自擊。武,名也。漢,漢中。
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少,去聲。○ 少師,樂官之佐。陽、襄,二人名。襄即孔子所從學琴者。海,海島也。○ 此記賢人之隱遯以附前章,然未必夫子之言也。末章放此。張子曰:「周衰樂廢,夫子自衛反魯,一嘗治之。其後伶人賤工識樂之正。及魯益衰,三桓僭妄,自大師以下,皆知散之四方,逾河蹈海以去亂。聖人俄頃之助,功化如此。如有用我,期月而可。豈虛語哉?」
○ 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施,陸氏本作弛,詩紙反。福本同。○ 魯公,周公子伯禽也。弛,遺棄也。以,用也。大臣非其人則去之,在其位則不可不用。大故,謂惡逆。李氏曰:「四者皆君子之事,忠厚之至也。」○ 胡氏曰:「此伯禽受封之國,周公訓戒之辭。魯人傳誦,久而不忘也。其或夫子嘗與門弟子言之歟?
○ 周有八士: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
騧,烏瓜反。○ 或曰「成王時人」,或曰「宣王時人」。蓋一母四乳而生八子也,然不可考矣。○ 張子曰:「記善人之多也。」○ 愚按:此篇孔子於三仁、逸民、師摯、八士,既皆稱贊而品列之;於接輿、沮、溺、丈人,又每有惓惓接引之意。皆衰世之志也,其所感者深矣。在陳之歎,蓋亦如此。三仁則無間然矣,其餘數君子者,亦皆一世之高士。若使得聞聖人之道,以裁其所過而勉其所不及,則其所立,豈止於此而已哉?
子張第十九
子張第十九
此篇皆記弟子之言,而子夏為多,子貢次之。蓋孔門自顏子以下,穎悟莫若子貢;自曾子以下,篤實無若子夏。故特記之詳焉。凡二十五章。
○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致命,謂委致其命,猶言授命也。四者立身之大節,一有不至,則餘無足觀。故言士能如此,則庶乎其可矣。
○ 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焉,於虔反。亡,讀作無,下同。○ 有所得而守之太狹,則德孤;有所聞而信之不篤,則道廢。焉能為有無,猶言不足為輕重。
○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賢與之與,平聲。○ 子夏之言迫狹,子張譏之是也。但其所言亦有過高之病。蓋大賢雖無所不容,然大故亦所當絕;不賢固不可以拒人,然損友亦所當遠。學者不可不察。
○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泥,去聲。○ 小道,如農圃醫卜之屬。泥,不通也。○ 楊氏曰:「百家眾技,猶耳目鼻口,皆有所明而不能相通。非無可觀也,致遠則泥矣,故君子不為也。」
○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亡,讀作無。好,去聲。○ 亡,無也。謂己之所未有。○ 尹氏曰:「好學者日新而不失。」
○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四者皆學問思辨之事耳,未及乎力行而為仁也。然從事於此,則心不外馳,而所存自熟,故曰仁在其中矣。○ 程子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何以言仁在其中矣?學者要思得之。了此,便是徹上徹下之道。」又曰:「學不博則不能守約,志不篤則不能力行。切問近思在己者,則仁在其中矣。」又曰:「近思者以類而推。」蘇氏曰:「博學而志不篤,則大而無成;泛問遠思,則勞而無功。」
○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肆,謂官府造作之處。致,極也。工不居肆,則遷於異物而業不精。君子不學,則奪於外誘而志不篤。尹氏曰:「學所以致其道也。百工居肆,必務成其事。君子之於學,可不知所務哉?」愚按:二說相須,其義始備。
○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文,去聲。○ 文,飾之也。小人憚於改過,而不憚於自欺,故必文以重其過。
○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儼然者,貌之莊。溫者,色之和。厲者,辭之確。○ 程子曰:「他人儼然則不溫,溫則不厲,惟孔子全之。」謝氏曰:「此非有意於變,蓋並行而不相悖也,如良玉溫潤而栗然。」
○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信,謂誠意惻怛而人信之也。厲,猶病也。事上使下,皆必誠意交孚,而後可以有為。
○ 子夏曰:「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大德、小德,猶言大節、小節。閑,闌也,所以止物之出入。言人能先立乎其大者,則小節雖或未盡合理,亦無害也。○ 吳氏曰:「此章之言,不能無弊。學者詳之。」
○ 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
洒,色賣反。掃,素報反。○ 子游譏子夏弟子,於威儀容節之間則可矣。然此小學之末耳,推其本,如大學正心誠意之事,則無有。
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別,必列反。焉,於虔反。○ 倦,如誨人不倦之倦。區,猶類也。言君子之道,非以其末為先而傳之,非以其本為後而倦教。但學者所至,自有淺深,如草木之有大小,其類固有別矣。若不量其淺深,不問其生熟,而概以高且遠者強而語之,則是誣之而已。君子之道,豈可如此?若夫始終本末一以貫之,則惟聖人為然,豈可責之門人小子乎?○ 程子曰:「君子教人有序,先傳以小者近者,而後教以大者遠者。非先傳以近小,而後不教以遠大也。」又曰:「洒掃應對,便是形而上者,理無大小故也。故君子只在慎獨。」又曰:「聖人之道,更無精粗。從洒掃應對,與精義入神貫通只一理。雖洒掃應對,只看所以然如何。」又曰:「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為兩段事。洒掃應對是其然,必有所以然。」又曰:「自洒掃應對上,便可到聖人事。」愚按:程子第一條,說此章文意,最為詳盡。其後四條,皆以明精粗本末。其分雖殊,而理則一。學者當循序而漸進,不可厭末而求本。蓋與第一條之意,實相表裡。非謂末即是本,但學其末而本便在此也。
○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優,有餘力也。仕與學理同而事異,故當其事者,必先有以盡其事,而後可及其餘。然仕而學,則所以資其仕者益深;學而仕,則所以驗其學者益廣。
○ 子游曰:「喪致乎哀而止。」
致極其哀,不尚文飾也。楊氏曰:「『喪,與其易也寧戚』,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之意。」愚按:「而止」二字,亦微有過於高遠而簡略細微之弊。學者詳之。
○ 子游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子張行過高,而少誠實惻怛之意。
○ 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
堂堂,容貌之盛。言其務外自高,不可輔而為仁,亦不能有以輔人之仁也。○ 范氏曰「子張外有餘而內不足,故門人皆不與其為仁。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寧外不足而內有餘,庶可以為仁矣。」
○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
致,盡其極也。蓋人之真情所不能自已者。○ 尹氏曰:「親喪固所自盡也,於此不用其誠,惡乎用其誠。」
○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孟莊子,魯大夫,名速。其父獻子,名蔑。獻子有賢德,而莊子能用其臣,守其政。故其他孝行雖有可稱,而皆不若此事之為難。
○ 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陽膚,曾子弟子。民散,謂情義乖離,不相維繫。謝氏曰:「民之散也,以使之無道,教之無素。故其犯法也,非迫於不得已,則陷於不知也。故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 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惡居之惡,去聲。○ 下流,地形卑下之處,眾流之所歸。喻人身有汙賤之實,亦惡名之所聚也。子貢言此,欲人常自警省,不可一置其身於不善之地。非謂紂本無罪,而虛被惡名也。
○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更,平聲。
○ 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
朝,音潮。焉,於虔反。○ 公孫朝,衛大夫。
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識,音志。下焉字,於虔反。○ 文武之道,謂文王、武王之謨訓功烈,與凡周之禮樂文章皆是也。在人,言人有能記之者。識,記也。
○ 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
語,去聲。朝,音潮。○ 武叔,魯大夫,名州仇。
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
牆卑室淺。
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
七尺曰仞。不入其門,則不見其中之所有,言牆高而宮廣也。
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此夫子,指武叔。
○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踰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量,去聲。○ 無以為,猶言無用為此。土高曰丘,大阜曰陵。日月,踰其至高。自絕,謂以謗毀自絕於孔子。多,與祗同,適也。不知量,謂不自知其分量。
○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
為恭,謂為恭敬推遜其師也。
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知,去聲。○ 責子禽不謹言。
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
階,梯也。大可為也,化不可為也,故曰不可階而升。
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道,去聲。○ 立之,謂植其生也。道,引也,謂教之也。行,從也。綏,安也。來,歸附也。動,謂鼓舞之也。和,所謂於變時雍。言其感應之妙,神速如此。榮,謂莫不尊親。哀,則如喪考妣。程子曰:「此聖人之神化,上下與天地同流者也。」○ 謝氏曰:「觀子貢稱聖人語,乃知晚年進德,蓋極於高遠也。夫子之得邦家者,其鼓舞群動,捷於桴鼓影響。人雖見其變化,而莫窺其所以變化也。蓋不離於聖,而有不可知者存焉,此殆難以思勉及也。」
堯曰第二十
堯曰第二十
凡三章。
○ 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此堯命舜,而禪以帝位之辭。咨,嗟歎聲。曆數,帝王相繼之次第,猶歲時氣節之先後也。允,信也。中者,無過不及之名。四海之人困窮,則君祿亦永絕矣,戒之也。
舜亦以命禹。
舜後遜位於禹,亦以此辭命之。今見於虞書大禹謨,比此加詳。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此引商書湯誥之辭。蓋湯既放桀而告諸侯也。與書文大同小異。曰上當有湯字。履,蓋湯名。用玄牡,夏尚黑,未變其禮也。簡,閱也。言桀有罪,己不敢赦。而天下賢人,皆上帝之臣,己不敢蔽。簡在帝心,惟帝所命。此述其初請命而伐桀之辭也。又言君有罪非民所致,民有罪實君所為,見其厚於責己薄於責人之意。此其告諸侯之辭也。
周有大賚,善人是富。
賚,來代反。○ 此以下述武王事。賚,予也。武王克商,大賚于四海。見周書武成篇。此言其所富者,皆善人也。詩序云「賚所以錫予善人」,蓋本於此。
「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此周書太誓之辭。孔氏曰:「周,至也。言紂至親雖多,不如周家之多仁人。」
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
權,稱錘也。量,斗斛也。法度,禮樂制度皆是也。
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
興滅繼絕,謂封黃帝、堯、舜、夏、商之後。舉逸民,謂釋箕子之囚,復商容之位。三者皆人心之所欲也。
所重:民、食、喪、祭。
武成曰:「重民五教,惟食喪祭。」
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說,音悅。○ 此於武王之事無所見,恐或泛言帝王之道也。○ 楊氏曰:「論語之書,皆聖人微言,而其徒傳守之,以明斯道者也。故於終篇,具載堯舜咨命之言,湯武誓師之意,與夫施諸政事者。以明聖學之所傳者,一於是而已。所以著明二十篇之大旨也。孟子於終篇,亦歷敘堯、舜、湯、文、孔子相承之次,皆此意也。」
○ 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費,芳味反
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焉,於虔反。
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出,去聲。○ 虐,謂殘酷不仁。暴,謂卒遽無漸。致期,刻期也。賊者,切害之意。緩於前而急於後,以誤其民,而必刑之,是賊害之也。猶之,猶言均之也。均之以物與人,而於其出納之際,乃或吝而不果。則是有司之事,而非為政之體。所與雖多,人亦不懷其惠矣。項羽使人,有功當封,刻印刓,忍弗能予,卒以取敗,亦其驗也。○ 尹氏曰:「告問政者多矣,未有如此之備者也。故記之以繼帝王之治,則夫子之為政可知也。」
○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程子曰:「知命者,知有命而信之也。人不知命,則見害必避,見利必趨,何以為君子?」
不知禮,無以立也。
不知禮,則耳目無所加,手足無所措。
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言之得失,可以知人之邪正。○ 尹氏曰:「知斯三者,則君子之事備矣。弟子記此以終篇,得無意乎?學者少而讀之,老而不知一言為可用,不幾於侮聖言者乎?夫子之罪人也,可不念哉?」
**************************
论语通译
论语通译
学而篇第一
(共十六章)
主要讲 务本 的道理, 引导初学者入 道德之门。 子曰
①
: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②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③
, 不亦君子乎!
【今译】
孔子说: 学习了而时常温习, 不也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 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 我并不怨恨, 不也是君子吗!
【注释】
① 子: 古代, 对有地位、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 尊称为 子。 这里是尊称孔子。
② 说(yuè月): 同 悦, 高兴, 喜悦。③ 愠(yùn运): 怨恨, 恼。 有子曰
①
: 其为人也孝弟
②
, 而好犯上者, 鲜矣
③
; 不好
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④
。
【今译】
有子说: 做人, 孝顺父母, 尊敬兄长, 而喜好冒犯长辈 和上级的, 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 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 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 根本确立了, 治国、做人的 则就产生了。所谓‘孝’ ‘悌’, 可为‘仁’ 的根本吧。
【注释】
① 有子: 鲁国人, 姓有, 名若, 字子有。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三十三岁, 生于公元前 年, 卒年不详。另说, 比孔子小十三岁。后世, 有若的弟子也尊称有若为 子, 故称 有子。 ② 弟(tì替): 同 悌。 弟弟善事兄长, 称 悌。 ③ 鲜(x ǎn显): 少。
④ 与: 同 欤。 语气词。
子曰: 巧言令色
①
, 鲜矣仁。
【今译】
孔子说: 花言巧语, 一副和气善良的脸色, 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注释】
① 令色: 面色和善。这里指以恭维的态度讨好别人。曾子曰
①
: 吾日三省吾身
②
;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
?
【今译】
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 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 是否忠实呢?和朋友交往, 是否真诚讲信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 是否复习了呢? 【注释】
① 曾(zēn 增) 子: 姓曾, 名参(s ēn身), 字子舆。曾皙之子。鲁国南武城(在今山东省枣庄市附近) 人。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四十六岁, 生于公元前 年, 卒于公元前 年。其弟子也尊称曾参为 子。
② 省(xǐn 醒): 检查反省自己。③ 传: 老师传授的知识、学问。孔子教学, 有 六艺: 礼, 乐, 射, 御, 书, 数。
子曰: 道千乘之国
①
,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今译】
孔子说: 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要严肃慎重、专心认真办理国家的政事, 又严守信用;节约财政开支, 又爱护部下和人民;按照农时的忙闲去役使人民。 【注释】
① 道: 同 导。 领导, 治理。 乘(s èn 胜): 古代称四匹马 的一辆车为 一乘。 古代军队使用兵车, 每辆兵车用四匹马, 车上有身着盔甲的士兵三人, 车下跟随有步兵七十二人, 另有相应的后勤人员二十五人, 因此, 所谓 一乘 的实际兵力就是一百人, 并非单指四匹马 一辆车。按规定, 八百家出车一乘。 古代衡量一个诸侯国的大小强弱, 就是看它拥有多少兵车, 所谓 千乘之国, 万乘之尊。
子曰: 弟子, 入则孝, 出则弟①
,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
仁。行有馀力, 则以学文。
【今译】
孔子说: 孩子们, 在家要孝顺父母, 出门要尊敬兄长, 做人言行要谨慎讲信用, 广泛地与众人友爱, 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馀力, 就要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注释】
① 出: 外出, 出门。一说, 离开自己住的房屋。 弟: 同 悌。 尊敬兄长。
子夏曰
①
: 贤贤易色
②
; 事父母, 能竭其力;事君, 能致其身
③
; 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今译】
子夏说: 尊重有贤德的人, 而看轻貌美的女色;事奉父母, 能尽力而为;为君主做事, 能有献身精神;和朋友交往, 说话诚实能讲信用。这样的人即使是说没学习过什么, 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了。
【注释】
① 子夏: 姓卜, 名商, 字子夏。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四十四岁, 生于公元前 年, 卒年不详。② 贤贤: 第一个 贤 做动词用, 表示敬重, 尊崇;第二个 贤 是名词, 即 圣贤 的 贤, 指有道德有学问的高尚的人。易: 轻视, 不看重。一说, 易 释为 移, 移好色之心而好贤德。③ 致: 做出奉献。
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①
。主忠信。无友不
如己者
②
。过则无惮改
③
。
【今译】
孔子说: 君子[举止]不注重, 就没有威严, [态度]不庄重, 学习的知识学问就不巩固。做人主要讲求忠诚, 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过错, 就不要害怕改正。
【注释】
① 固: 巩固, 牢固。一说, 固执, 闭塞不通。② 无: 同 毋。 不要。 友: 做动词用。交朋友。③ 过: 错误, 过失。 惮 (àn旦): 怕。曾子曰: 慎终
①
, 追远
②
, 民德归厚矣。
【今译】
曾子说: 要谨慎地办理好丧事, 虔诚地追祭祖先, [这样做了, ]人民的道德就会归复忠厚老实。 【注释】
① 终: 寿终, 指父母去世。
② 远: 远祖, 祖先。
子禽问于子贡曰
①
: 夫子至于是邦也
②
, 必闻其政, 求之
与, 抑与之与
③
? 子贡曰: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 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④
?
【今译】
子禽问子贡: 我们老师每到一个诸侯国, 一定会了解那一国的政事, 是他自己求来的呢, 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 子贡说: 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来了解政事的。[也可以说是求来的, 但是, ]老师求得的方法, 大概 与别人求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注释】
① 子禽: 姓陈, 名亢(kàn 抗), 字子禽。一说, 即 亢。陈国人。孔子的弟子(一说, 不是孔子的弟子)。 子贡: 姓端木, 名赐, 字子贡。卫国人。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三十一岁, 生于公元前 年, 卒年不详。
② 夫子: 孔子的弟子敬称孔子。古代凡做过大夫官职的人, 可称 夫子 (孔子曾任鲁国司寇)。 邦: 诸侯国。③ 抑与之与: 抑, 连词, 表示选择, 还是。 与之, 给他。最后的 与, 同 欤, 语气词。④ 其诸: 或者, 大概。
子曰: 父在, 观其志;父没, 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①
, 可谓孝矣。
【今译】
孔子说: [看一个人, ]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 要看他的志向;父亲死后, 要考察他的行为, 如果三年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坚持的准则, 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做到了孝。 【注释】
① 三年: 按照周礼的规定, 父亲死后, 儿子要守孝三年。这里也可指一段较长的时间, 或多年以后。有子曰: 礼之用
①
, 和为贵。先王之道
②
, 斯为美。小大
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③
, 亦不可行也。
【今译】
有子说: 礼的应用, 以[遇事做到]和谐为可贵。古代 贤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可贵之处就在于此。小事大事, 都依着这个 则。如果有的地方行不通, 只知道为和谐而和谐, 不用礼来调节和约束, 那也是不可以的。 【注释】
① 礼: 指周礼。周代先王留下的仪礼制度。② 先王: 指周文王等古代的贤王。③ 节: 节制, 约束。
有子曰: 信近于义
①
, 言可复也
②
。恭近于礼, 远耻辱也
③
。
因不失其亲
④
, 亦可宗也
⑤
。
【今译】
有子说: 讲信用, 要符合于义;这种符合于义的信约诺言, 才能去实践、兑现。恭敬, 要符合于礼, [这样做, ]就能避免耻辱。所依靠的, 应当是亲近自己的人, [只有这些人]才是可尊崇而靠得住的。 【注释】
① 近: 符合, 接近。 义: 合理的, 有道理的, 符合于周礼的。② 复: 实践, 实行。
③ 远: 避免, 免去。
④ 因: 依靠, 凭借。
⑤ 宗: 尊奉, 尊崇, 可靠。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①
, 可谓好学也已。
【今译】
孔子说: 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 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 做事勤快敏捷, 说话小心谨慎, 向有道德的人看齐, 时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这样做, ]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注释】
① 就: 靠近, 接近。
子贡曰: 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何如? 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 云: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①
其斯之谓与? 子曰: 赐也, 始可与言《诗》 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②
。
【今译】
子贡说: 贫穷而不去巴结奉承, 富裕而不骄傲自大, [这种人]怎么样呢? 孔子说: 也算可以了, [但是, ]还不如贫穷仍然快快乐乐, 富裕而爱好礼义的人。 子贡说: 《诗》 说: ‘要像加工骨头、牛角、象牙、玉石一样, 过切磋琢磨[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 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 端木赐呀, 我可以开始同你谈论《诗》 了。告诉你已 发生的事, 你就可以知道未来的事。 【注释】
① 如切 句: 出自《诗 卫风 淇奥》 篇。 切, 古代把骨头加工成器物, 叫切。 磋 (u 搓), 把象牙加工成器物。 琢(z uó浊), 雕刻玉石, 做成器物。 磨, 把石头加工成器物。② 告诸 句: 诸, 之于 的合音。 往, 已发生的事, 已知的事。 来, 尚未发生的事, 未知的事。这里孔子是夸子贡能举一反三。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
①
, 患不知人也。
【今译】
孔子说: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好处], 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的好歹]。 【注释】
① 不己知: 不知己 的倒装句。 知, 了解, 理解。 为政篇第二
(共二十四章)
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子曰: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①
,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②
。
【今译】
孔子说: [国君]治理国家, 用道德教化来推行政治, 就像北极星一样, 处于它一定的方位上, 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注释】
① 北辰: 北极星。距地球约 光年。由于太远, 从地球上看它似乎不动, 实际仍在高速运转。② 共: 同 拱。 环绕。
子曰: 《诗》 三百, 一言以蔽之①
, 曰: ‘思无邪
②
。’
【今译】
孔子说: 《诗》 三百[零五]篇, 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全部内容], 可以说是: ‘思想纯正, 没有邪恶的东西。’ 【注释】
① 蔽 (ì毕): 概括, 包盖。② 思无邪: 出《诗 鲁颂 駉》 篇。孔子借用这句话来评 论《诗》。
子曰: 道之以政
①
, 齐之以刑
②
, 民免而无耻
③
; 道之以
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④
。
【今译】
孔子说: 用行政命令来治理, 用刑法来处罚, 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 但还不是从心里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来治理, 用礼来约束, 人民就会有羞耻之心, 而且会[自觉地]改过。
【注释】
① 道: 同 导。 治理, 引导。② 齐: 整治, 约束, 统一。
③ 免: 避免, 指避免犯错误。 无耻: 做了坏事, 心里不知羞耻;没有(或缺乏) 羞耻之心。④ 格: 正, 纠正。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①
,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
十而知天命
②
,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今译】
孔子说: 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 想怎么做便怎么做, 也不会超出规矩。 【注释】
① 有: 同 又。 表示相加。 十有五, 即十加五, 十五岁。② 天命: 这里的 天命 含有上天的意旨、自然的禀赋与天性、 人生的道义和职责等多重含义。孟懿子问孝
①
, 子曰: 无违。 樊迟御
②
, 子告之曰: 孟
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 ‘无违。’ 樊迟曰: 何谓也? 子曰: 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今译】
孟懿子问怎样做是孝, 孔子说: 不违背[周礼]。 樊迟为孔子赶马车, 孔子对他说: 孟孙氏问我怎样做是孝, 我回答他: ‘不违背[周礼]。’ 樊迟说: 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 [父母]在世时, 按周礼侍奉他们;去世了, 要按周礼为他们办丧事, 按周礼祭祀他们。 【注释】
① 孟懿(yì意) 子: 姓仲孙, 亦即孟孙, 名何忌 懿 是谥号。鲁国大夫。与叔孙氏、季孙氏共同把执鲁国朝政。他的父亲孟僖子临终时嘱咐他要向孔子学礼。
② 樊 (án凡) 迟: 姓樊, 名须, 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曾与冉(rǎn染) 求一起为季康子做事。生于公元前 年, 卒年不详, 比孔子小三十六岁。 御: 赶车, 驾车。孟武伯问孝
①
。子曰: 父母, 唯其疾之忧
②
。
【今译】
孟武伯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 对父母, 要特别担忧他们的疾病。
【注释】
① 孟武伯: 姓仲孙, 名彘(z ì志)。 是前一章提到的孟懿子的儿子。 武 是谥号。
② 其: 代词, 指父母。此句意思是: 唯忧父母疾。一说, 其, 指子女。 疾, 指品德行为上的毛病。意思是: 父母唯忧其疾。做父母的就是担心子女的品行不好。所以, 孝顺父母, 就要自己品德好, 不要使父母担忧。另说, 其 指子女, 疾 指疾病。 言父母爱子之心, 无所不至, 惟恐其有疾病, 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 而以父母之心为心, 则凡所以守其身者, 自不容于不谨矣。 (朱熹《四书集注》) 子游问孝
①
, 子曰: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
【今译】
子游问怎样做是孝, 孔子说: 现在所谓孝顺, 总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但这却是很不够的, 因为]对狗对马, 也都能做到饲养它。如果对父母[只做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 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注释】
① 子游: 姓言, 名偃(yǎn演), 字子游吴国人。生于公元前 年, 卒年不详。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四十五岁。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
①
。有事, 弟子服其劳
②
; 有酒食,
先生馔
③
, 曾是以为孝乎
④
?
【今译】
子夏问怎样做是孝, 孔子说: [对父母]和颜悦色, 是最难的。[如果仅仅做到]有了事, 孩子为父母去做;有了酒饭, 让父母吃, [但是, 子女的脸色却很难看, ]难道能算是孝吗?
【注释】
① 色: 脸色。指和颜悦色;心里敬爱父母, 脸面上好看。② 弟子: 晚辈。指儿女。
③ 先生: 长辈。指父母。 馔(z uàn赚): 吃喝。④ 曾(zēn 增): 副词。难道。 是: 代词。此, 这个。子曰: 吾与回言终日
①
, 不违, 如愚。退而省其私
②
, 亦
足以发, 回也不愚。
【今译】
孔子说: 我给颜回讲学问一整天, 他都不提不同的意见, 好像是很愚笨。[可是, ]课后我考察他私下里的言行, 发现他对我所讲的课能充分发挥, 颜回并不是愚笨的。 【注释】
① 回: 姓颜, 名回, 字子渊, 又称颜渊。鲁国人。生于公元前 年(一说, 公元前 年), 卒于公元前 年。是孔子早年最忠实的弟子, 被孔子器重、厚爱。比孔子小三十(一说四十) 岁。② 省(xǐn 醒): 观察, 考察。子曰: 视其所以
①
, 观其所由
②
, 察其所安。人焉旵哉
③
?
人焉旵哉?
【今译】
孔子说: [了解人, 要]看他言行的动机, 观察他所采取的方法, 考察他安心于做什么。[这样去了解, ]人怎么能隐瞒得了呢?人怎么能隐瞒得了呢? 【注释】
① 以: 根据, 因, 言行的动机。一说, 以, 通 与。 引申 为与, 同, 结交什么样的朋友。② 由: 由, 走的道路。指为达到目的而采用的方式方法。③ 焉: 代词, 表疑问。哪里, 怎么。 旵(s u搜): 隐藏, 隐瞒。
子曰: 温故而知新
①
, 可以为师矣。
【今译】
孔子说: 时时温习已 学过的知识, 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 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注释】
① 故: 旧的, 先的。
子曰: 君子不器
①
。
【今译】
孔子说: 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固定的某一方面的用处]。
【注释】
① 器: 器具, 只有一种固定用途的东西。比喻人只具备一种知识, 一种才能, 一种技艺。
子贡问君子
①
, 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今译】
子贡问怎样做才是君子, 孔子说: 在说之前, 先去实行, 然后再按照做了的去说。
【注释】
① 君子: 古代有学问有道德有作为的人, 人格高尚的人, 或有 官职、地位高的人都可称 君子。 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
①
, 小人比而不周
②
。
【今译】
孔子说: 君子能[在道义上]团结人但不[以私情而]互相勾结;小人善于 拢勾结而不[在道义上]团结人。 【注释】
① 周: 同周围的人相处得很好, 合群, 团结。 比 (ì毕): 本义是并列, 挨着。在这里有贬义: 为私情而勾结, 帮结伙, 结党营私。
② 小人: 不正派、不道德、人格卑鄙的人。古代也称地位低的人。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①
, 思而不学则殆
②
。
【今译】
孔子说: 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 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 那就危险了。 【注释】
① 思: 思考, 思维。 罔(wǎn 网): 同 惘。 迷惑, 昏而无得。一说, 欺罔, 蒙蔽, 受。 另说, 罔, 即无, 无所得。② 殆 (à 代): 危险。一说, 没有信心。子曰: 攻乎异端
①
, 斯害也已
②
。
【今译】
孔子说: 去攻读钻研邪说, 那就有害了。 【注释】
① 攻: 指学习攻读, 专治, 钻研。一说, 攻击。 异端: 不同的学说、主张。
② 斯: 代词。这, 那。 已: 语气词, 表慨叹, 相当 矣。 一说, 停止, 完毕。则此章的意思是: 攻击那些邪说, 祸害就没有了。子曰: 由
①
, 诲女
②
, 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③
。
【今译】
孔子说: 仲由, 我教导你的[知识], 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注释】
① 由: 姓仲, 名由, 字子路, 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省平邑县东北) 人。是孔子早年的弟子。长期跟随孔子, 是忠实的警卫。曾做季康子的家臣, 后死于卫国内乱。生于公元前 年, 卒于公元前 年, 比孔子小九岁。
② 诲 (uì会): 教导, 教育, 诱导。 女: 同 汝。 你。③ 知: 前五个 知 字, 是知道, 了解, 懂得。最后 是知也 的 知, 同 智。 明智, 聪明, 真知。 之: 代词。指孔子所讲授的知识、学问。
子张学干禄
①
。子曰: 多闻阙疑
②
, 慎言其馀, 则寡尤
③
;
多见阙殆, 慎行其馀, 则寡悔。言寡尤, 行寡悔, 禄在其中矣。
【今译】
子张学习如何谋求做官。孔子说: 要多听[各种意见], 把觉得可怀疑的地方避开, 谨慎地说出其馀的, 这样就能少犯错误;要多看[各种情况], 把觉得有危险的事情避开, 谨慎地去做其馀的, 这样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出错, 做事少后悔, 谋求官职的机会就在其中了。 【注释】
① 子张: 姓颛(z uān专) 孙, 名师, 字子张。陈国人。孔子晚年的弟子, 比孔子小四十八岁。生于公元前 年, 卒年不详。 干禄: 求仕, 谋求做官。 干, 求, 谋。 禄, 官吏的俸禄, 官职。② 阙: 空, 缺, 有所保留。
③ 寡: 少。 尤: 过错, 错误。哀公问曰
①
: 何为则民服
②
? 孔子对曰: 举直错诸枉
③
,
则民服;举枉错诸直, 则民不服。 【今译】
鲁哀公问: 怎样做才能使人民服从呢? 孔子回答说: 选拔正直的人, 安排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之上, 人民便服了;选拔邪恶的人, 安排的位置在正直的人之上, 人民就不服了。 【注释】
① 哀公: 鲁国鲁定公的儿子, 姓姬, 名蒋。 哀 是死后的谥号。在位二十七年(自公元前 年至公元前 年)。 ② 何为: 怎样做, 做什么。
③ 举: 选拔, 推举。 直: 正直的、正派的人。 错: 同 措, 放置, 安排。一说, 废置, 舍弃。 诸: 之于 的合音。 枉: 不正直、不正派、邪恶的人。
季康子问
①
: 使民敬, 忠以劝
②
, 如之何? 子曰: 临之
以庄
③
, 则敬;孝慈, 则忠;举善而教不能, 则劝。 【今译】
季康子问: 要使人民对我尊敬, 对我忠实而又努力干, 应该如何办呢? 孔子说: 你要用庄重严肃的态度来对待, 人民就会尊敬你;你[倡导]对父母孝顺, 对众人慈爱, 他们就会忠实于你;你选拔任用善良优秀的人, 又教育那些能力差的人, 人民就会互相勉励而努力干了。 【注释】
① 季康子: 姓季孙, 名肥。 康 是谥号。 子, 是尊称。鲁哀公时, 任正卿(宰相), 政治上最有势力。② 以: 连词。而。 劝: 努力, 勤勉。③ 临: 对待。
或谓孔子曰
①
: 子奚不为政
②
? 子曰: 《书》 云
③
: ‘孝
乎惟孝, 友于兄弟, 施于有政
④
。’ 是亦为政, 奚其为为政
⑤
?
【今译】
有人对孔子说: 你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 孔子说: 《尚书》 里有句话说: ‘孝啊就是孝敬父母, 并以友爱的态度对待兄弟。倡导孝悌的道理推广到政治方面。’ 这也算是参与了政治, 为什么非做官才算是参与政治呢? 【注释】
① 或: 代词。有人。
② 奚: 疑问词。何, 怎么。
③ 书: 指《尚书》。 是商周时期的政治文告和历史资料的汇编。孔子在这里引用的三句, 见于伪古文《尚书 君陈》 篇。④ 施: 推广, 延及, 影响于。 有: 助词, 无意义。 ⑤ 奚其 句: 奚, 为什么。 其, 代同, 指做官。 为, 是。 为政, 参与政治。鲁定公初年, 孔子没有出来做官, 所以, 有人疑其不为政。
子曰: 人而无信
①
,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②
, 小车无軏
③
,
其何以行之哉
④
?
【今译】
孔子说: 人不讲信用, 真不知道怎么可以呢![就好比]大车上没有輗, 小车上没有軏, 它靠什么行走呢? 【注释】
① 信: 讲信用, 说了算数。
② 輗(ní尼): 古代大车(用牛, 以载重) 车辕前面横木上揳嵌的起关联固定作用的木销子(榫头)。 ③ 軏(yuè月): 古代小车(用马, 以载人) 车辕前面横木上揳嵌的起关联固定作用的木销子(榫头)。 ④ 何以: 以何, 用什么, 靠什么。子张问: 十世可知也
①
? 子曰: 殷因于夏礼
②
, 所损益
③
,
可知也;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 可知也;其或继周者, 虽百世, 可知也。
【今译】
子张问: 往后十个朝代[礼法制度]的事, 可以知道吗? 孔子说: 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制, 所减少的和增加的, 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了商期的礼制, 所减少的和增加的, 可以知道;将来如有继承周朝的[礼法制度, 其基本内容不过增增减减], 即使传下一百代之久, 也是可以知道的。 【注释】
① 世: 古时称三十年为一世。这里指朝代。② 殷: 就是商朝。商朝传至盘庚(商汤王的第九代孙), 从奄(今山东省曲阜市) 迁都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县西北), 遂称殷。商是国名, 殷是国都之名。 因: 因袭, 沿袭。 礼: 指整个仪礼制度, 是规范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③ 损益: 减少和增加。
子曰: 非其鬼而祭之
①
, 谄也。见义不为, 无勇也。 【今译】
孔子说: 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它, 就是谄媚。遇到符合正义的事而不去做, 就是没有勇气。 【注释】
① 鬼: 这里指死去的祖先。
八佾篇第三
(共二十六章)
主要记孔子论礼乐之事。
孔子谓季氏
①
, 八佾舞于庭
②
,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③
?
【今译】
孔子谈论季氏, 说他在家庙的庭院里居然冒用了八佾规格的乐舞, 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 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注释】
① 季氏: 鲁国正卿季孙氏。此指季平子, 即季孙意如。一说, 季桓子。
② 八佾: 佾(yì意), 行, 列。特指古代奏乐舞蹈的行列。一佾, 是八个人的行列;八佾, 就是八八六十四个人。按周礼规定, 天子的乐舞, 才可用八佾。诸侯, 用六佾;卿、大夫, 用四佾;士, 用二佾。按季氏的官职, 只有用四佾的资格, 但他擅自僭(j àn剑。超越本分) 用了天子乐舞规格的八佾, 这是不可饶恕的越轨行为。③ 是可 句: 忍, 容忍。 孰, 疑问代词。什么。一说, 忍, 忍心。则这两句的意思是: 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做出来, 什么事他不忍心做呢?
三家者
①
, 以《雍》 彻
②
。子曰: ‘相维辟公, 天子穆穆
③
’, 奚取于三家之堂
④
?
【今译】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这三家, 在桓公庙祭祖完毕时, 让乐工唱着《雍》 诗, 来撤掉祭品。孔子说: [《雍》 诗上说: ]‘ 助祭祀的是四方诸侯, 天子才是庄严肃穆的主祭者。’ 为什么在你三家祭祖的庙堂上却用了唱《雍》 诗的仪式? 【注释】
① 三家: 春秋后期掌握各国政权的三家贵族: 孟孙氏(即仲孙氏), 叔孙氏, 季孙氏。他们是鲁桓公之子仲庆父(亦称孟氏) 、叔牙、季友的后裔, 又称 三桓。 在这三家中, 以季孙氏势力最大。他们自恃有政治 济的实力, 所以 常有越轨周礼的行为, 多次受到孔子的批判。
② 雍: 《诗 周颂》 中的一篇。古代, 天子祭祀宗庙的仪式举行完毕后, 在撤去祭品收拾礼器的时候, 专门唱这首诗。亦作 雝。 彻: 同 撤。 撤除, 拿掉。
③ 相维 句: 《诗 周颂 雍》 中的句子。 相(x àn 向), 本指 助, 帮助。这里指傧相, 助祭者。 维, 助词, 没有意义。 辟 (ì毕), 本指君王。这里的 辟公, 指诸侯。 穆穆, 庄严肃静。形容至美至敬。
④ 奚: 何, 怎么, 为什么。 堂: 祭祀先祖或接待宾客的庙堂。子曰: 人而不仁, 如礼何
①
?人而不仁, 如乐何?
【今译】
孔子说: 一个人不讲仁德, 如何对待礼呢?一个人不讲仁德, 如何对待乐呢?
【注释】
① 如礼何: 如 何 是古代常用句式, 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 意思是 把(对) 怎么样(怎么办)。 林放问礼之本
①
。子曰: 大哉问!礼, 与其奢也②
, 宁俭;
丧, 与其易也
③
, 宁戚
④
。
【今译】
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 意义重大啊, 你提的问题。从礼节仪式来说, 与其奢侈, 不如节俭;从治办丧事来说, 与其在仪式上搞得很隆重而完备周到, 不如心里真正悲哀地悼念死者。
【注释】
① 林放: 姓林, 名放, 字子上。鲁国人。一说, 孔子的弟子。② 与其: 连词。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的时候, 与其 用在放弃的一面。后面常用 毋宁 、 不如 、 宁 相呼应。③ 易: 本义是把土地整治得平坦。在这里指周到地治办丧葬的礼节仪式。
④ 戚: 心中悲哀。
子曰: 夷狄之有君
①
, 不如诸夏之亡也
②
。
【今译】
孔子说: 夷狄虽有君主[却没有礼仪], 还不如中 诸国没有君主[却保留着礼仪]好呢。 【注释】
① 夷: 我国古代东方少数民族。 狄: 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② 诸夏: 当时中 黄河流域华夏族居住的各个诸侯国。 亡: 同 无。 鲁国的昭公、哀公, 都曾逃往国外, 形成某一时期内鲁国无国君的现象。由此, 孔子发出感叹。季氏旅于泰山
①
。子谓冉有曰
②
: 女弗能救与
③
? 对曰:
不能。 子曰: 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④
?
【今译】
季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 你不能劝阻吗? 冉有回答说: 不能。 孔子说: 啊呀!莫非说泰山之神还不如鲁国人林放[知道礼]吗?
【注释】
① 旅: 古代, 祭祀山川叫 旅。 泰山: 在今山东省泰安市。按周礼规定, 天子才有资格祭祀天下名山大川, 诸侯只有资格祭祀在其封地境内的名山大川。季康子不过是鲁国的大夫, 却去祭祀泰山, 这是越礼行为。
② 冉有: 姓冉, 名求, 字子有, 也称冉有。鲁国人, 仲 之族。孔子的弟子, 比孔子小二十九岁, 生于公元前 年, 卒年不详。冉有当时是季康子的家臣。
③ 女: 同 汝。 你。 弗: 不。 救: 补救, 劝阻, 设法匡正。与: 同 欤。 语气词。
④ 曾: 副词。莫非, 难道, 竟然。子曰: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①
!揖让而升
②
, 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今译】
孔子说: 君子之间没有可争的事。[如果有争, ]那一定是射箭比赛吧![就算是射箭相争, 也是]互相作揖, 谦让, 然后登堂;[射箭比赛完了]走下堂来, 又互相敬酒。这种争, 就是君子之争。
【注释】
① 射: 本是射箭。此指射礼——按周礼所规定的射箭比赛。有四种: 一, 大射(天子, 诸侯, 卿, 大夫, 选属下善射之士而升进使用)。 二, 宾射(贵族之间, 朝见聘会时用)。 三, 燕射(贵族平时娱乐之用)。 四, 乡射(民间习射艺)。 ② 揖: 作揖。拱手行礼, 以表尊敬。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
①
, 美目盼兮
②
, 素以为绚兮
③
。’
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
④
。 曰: 礼后乎? 子曰: 起予者商也
⑤
!始可与言《诗》 已矣。
【今译】
子夏问道: ‘美好的笑容真好看啊, 美丽的眼睛黑白分明眼珠转啊, 粉白的脸庞着色化妆绚丽多彩好打扮啊。’ 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 先有了白地子, 然后才 上。 [子夏]又问: [这使我想到, ]礼节仪式是不是在[仁德之]后呢? 孔子说: 能阐明我的意思的是你卜商呀!现在开始可以同你谈论《诗》 了。
【注释】
① 巧笑: 美好的笑容。 倩(q àn欠): 指笑时面容格外妍美, 笑容好看。 兮: 助词。啊, 呀。② 盼: 眼珠黑白分明, 转动灵活。③ 绚: 有文彩, 绚丽多彩。 巧笑 二句, 见《诗 卫风 硕人》 篇。 素以为绚兮, 不见于现在通行的《毛诗》, 可能是佚句。④ 绘事后素: 绘事,。 后, 后于, 在 之后。 素, 白地子。意思说: 总是先有个白地子, 然后才能。 一说, 女子先用素粉敷面, 然后才用胭脂、青黛等着色, 打扮得漂亮。⑤ 起: 发挥, 阐明。 予: 我。 商: 卜商, 即子夏。子曰: 夏礼, 吾能言之, 杞不足征也①; 殷礼, 吾能言之, 宋不足征也
②
。文献不足故也
③
。足, 则吾能征之矣。
【今译】
孔子说: 夏朝的礼, 我能说出来, [但是, 夏的后代]杞国[现在施行的礼仪]却不足以作为考证的证明;殷代的礼, 我能说出来, [但是, 殷的后代]宋国[现在施行的礼仪]却不足以作为考证的证明。因为文字资料不足, 熟悉夏礼、殷礼的贤人也不多。如果‘文’ ‘献’ 足够的话, 我就能用它来作考证的证明了。
【注释】
① 杞(qǐ起): 古国, 现在河南省杞县一带。杞国的君主是夏朝禹的后代。征: 证明, 引以为证。② 宋: 古国, 现在河南省商丘市南部一带。宋国的君主是商朝汤的后代。
③ 文: 指历史文字资料。 献: 指贤人。古代, 朝廷称德才兼备的贤人为 献臣。
子曰: 禘自既灌而往者
①
, 吾不欲观之矣
②
。
【今译】
孔子说: 举行禘祭的典礼时, 从第一次的献酒之后, 我就不愿看下去了。
【注释】
① 禘 (ì地): 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隆重典礼。既: 已。 灌: 禘礼初始即举行的献酒降神仪式。古代祭祀祖先, 一般用活人坐在灵位前象征受祭者(这个人叫 尸)。 煮香草为 郁, 合黍酿成气味芬芳的一种酒 郁鬯 (àn 唱)。 将 郁鬯 献于 尸 前, 使其闻一闻酒的香气而并不饮用, 然后将酒浇在地上。这整个过程就叫 灌。
② 不欲观: 不愿看, 看不下去了。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据《礼记》 记载, 周公死后, 他的侄儿周成王(姬诵) 为了追念周公辅佐治国的伟大功勋, 特许周公的后代在祭祀时举行最高规格的 禘礼。 但这毕竟是不合礼的。而且, 一般在 过 灌 的仪式以后, 鲁国的君臣往往也都表现懈怠而无诚意了。所以, 孔子说了 不欲观 的话。或问禘之说。子曰: 不知也
①
。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 其
如示诸斯乎
②
! 指其掌。
【今译】
有人问起举行 禘祭 的来由道理。孔子说: 不知道。能懂这种道理的人治理天下, 会像把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吧! [孔子一面说, 一面]指着自己的手掌。【注释】
① 不知也: 孔子对鲁国 禘祭 不满, 所以, 他故意避讳, 说不知道 禘祭 的道理。
② 其如 句: 示, 同 置。 摆, 放。 诸, 之于 的合音。 斯, 这。指手掌。这句话的意思是: 像把东西摆在掌中一样明白而容易。一说, 示, 同 视。 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子曰: 吾不与祭①
, 如不祭。
【今译】
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在那里, 祭祀神就如同神真在那里。孔子说: 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 [而由别人代祭, ]那就如同不祭祀一样。
【注释】
① 与: 参与, 参预, 参加。
王孙贾问曰
①
: 与其媚于奥
②
, 宁媚于灶
③
。何谓也? 子
曰: 不然。获罪于天, 无所祷也。 【今译】
王孙贾问: [人们说]与其奉承奥神, 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怎么讲? 孔子说: 不是那样。如果得罪了天, 向 祈祷都是没有用的。
【注释】
① 王孙贾: 卫灵公时卫国的大夫, 有实权。② 媚: 谄媚, 巴结。 奥: 本义指室内的西南角。这里指屋内西南角的神。古时尊长居西南, 所以奥神的地位应比灶神尊贵些。③ 灶: 本义是炉灶, 用来烹煮食物或烧水。从夏代就以灶为神, 称 灶君, 为 五祀之一, 即老百姓所说的 灶王爷。 旧俗, 阴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 日, 烧纸马, 供奉饴糖, 送灶神上天, 谓之 送灶; 腊月三十日(除夕), 又 回来, 谓之 灶。 灶神地位虽较低, 但上可通天, 决定人的祸福, 故当时人们的俗话才说 宁媚于灶: 祭祀神明时首先要奉承巴结的是灶神。子曰: 周监于二代
①
, 郁郁乎文哉
②
!吾从周。
【今译】
孔子说: 周代[政治礼乐制度等]是借鉴于夏商两代[而发展演变建立起来的], 多么丰盛啊!我尊从周代[的一切]。
【注释】
① 监: 通 鉴。 本义是镜子。引申为照, 考察, 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在这里是借鉴于前代的意思。 二代: 指夏、商两个朝代。
② 郁郁: 意是草木丰盛茂密的样子, 也指香气浓厚。这里指繁盛, 丰富多彩, 文采显著。
子入太庙
①
, 每事问。或曰: 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②
?入
太庙, 每事问。 子闻之, 曰: 是礼也。 【今译】
孔子进入太庙[助祭], 对每件事都询问。有人说: 说鄹邑人的儿子知道礼呢?进入太庙, 每件事都要问一问。 孔子听到, 说: 这样做, 就是礼啊。 【注释】
① 太庙: 古代指供奉祭祀君主祖先的庙。开国的君主叫太祖, 太祖的庙叫太庙。因为周公(姬旦) 是鲁国最初受封的君主, 所以, 当时鲁国的太庙, 就是周公庙。
② 孰谓: 说。 鄹(z u邹) 又写为 陬, 郰。 春秋时鲁国的邑名, 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一带。孔子的父亲叔梁纥 (é和) 在鄹邑做过大夫。 鄹人, 指叔梁纥。 鄹人之子, 即指孔子。子曰: 射不主皮
①
, 为力不同科
②
, 古之道也。
【今译】
孔子说: [在举行射礼比赛时, ]射箭主要不在于射穿那皮靶子, 因为各个人的力气大小有所不同, 自古以来就是这个道理。
【注释】
① 射不主皮: 射, 射箭。周代仪礼制度中有专门为演习礼乐而举行的射箭比赛, 称 射礼。 这里的 射 即指此。 皮, 指用兽皮做成的箭靶子。古代, 箭靶子叫 侯, 用布做或用皮做。《仪礼 乡射礼》: 礼射不主皮。 射礼比赛, 射箭应当以是否 中的 为主, 而不在于用力去射, 把皮靶子穿透。这与作战比武的 军射 不同。那是提倡用力射的, 有 射甲彻七札(穿透甲革七层) 之说。② 力: 指每个人天生的力气。 科: 指等级, 类别。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①
。子曰: 赐也!尔爱其羊
②
, 我爱
其礼。
【今译】
子贡主张要把 告朔 时祭祖庙的那头饩羊去掉。孔子说: 端木赐呀!你爱惜的是那头羊, 我爱惜的却是那种礼仪。 【注释】
① 告朔: 阴历的每月初一, 叫 朔。 古代制度, 诸侯在每月的初一来到祖庙, 杀一只活羊举行祭礼, 表示每月 听政 的开始, 叫 告朔。 其实, 在当时的鲁国, 君主已不亲自到祖庙会举行 告朔 礼了。饩(xì戏): 活的牲畜。② 尔: 代词。你。
子曰: 事君尽礼
①
, 人以为谄也
②
。
【今译】
孔子说: 事奉君主, 完全按照周礼的规定, 别人却以为这样做是[对君主]谄媚。
【注释】
① 事: 事奉, 服务于。
② 谄 (ǎn产): 谄媚, 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 奉承。定公问
①
: 君使臣
②
, 臣事君, 如之何
③
? 孔子对曰:
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今译】
鲁定公问: 君主使用臣, 臣事奉君主, 应当怎样呢? 孔子回答: 君主使用臣应当以礼相待, 臣事奉君主应当以忠诚相待。
【注释】
① 定公: 鲁国的君主, 姓姬, 名宋, 谥号 定。 襄公之子, 昭公之弟, 继昭公而立。在位十五年(公元前 —前 年)。 鲁定公时, 孔子担任过司寇, 代理过宰相。鲁定公的哥哥昭公, 曾被贵族季氏赶出国外。因此, 鲁定公询问孔子, 如何正确处理君臣关系, 以维持政权。
② 使: 使用。
③ 如之何: 如何, 怎样。 之 是虚词。子曰: 《关雎》 乐而不淫
①
, 哀而不伤。
【今译】
孔子说: 《关雎》 篇, [它的主题表现了]快乐, 而不放荡;忧愁, 而不悲伤。
【注释】
① 关雎(jū居): 《诗》 第一篇的篇名。因它的首句是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故名。 雎鸠, 是古代所说的一种水鸟。 关关, 是雎鸠的鸣叫声。这是一首爱情诗。古代也用这首诗作为对婚礼的祝贺词。 淫: 放纵, 放荡, 过分。哀公问社于宰我
①
。宰我对曰: 夏后氏以松
②
, 殷人以柏,
周人以栗, 曰: 使民战栗
③
。 子闻之, 曰: 成事不说, 遂事不谏
④
, 既往不咎
⑤
。
【今译】
鲁哀公问宰我, 祭祀土地神的神主[要用什么木料做牌位]。宰我回答: 夏朝人用松树, 商朝用柏树, 周朝用栗子树。[用栗的意思是]说: 让老百姓战栗。 孔子听了以后, [批评宰我]说: 已 做过的事不用再说了, 已 完成的事不必再劝谏了, 已 过去的事不要再去责备追究了。 【注释】
① 社: 土地神。这里指的是制作代表土地神的木头牌位。 宰我: 姓宰, 名予, 字子我。又称宰我。鲁国人。孔子早年的弟子。② 夏后氏: 本是部落名。相传禹是部落领袖。禹的儿子启,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后世指夏朝的人, 就称 夏后氏。 以: 用。 松: 古人以为神要凭借某种东西才能来享受人对神的祭祀, 而把这种所凭借的东西称为 神主 (木制的牌位)。 夏代人用松木做土地神的神主。一说, 是指栽树以作祭祀。夏代人居住在河东(今山西省西南部), 山野适宜栽松树;殷代人居住在北亳(今河南省商丘市以北), 山野适宜栽柏树;周代人, 居住在酆镐 (ēn ào风浩) (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西南一带), 山野适宜栽栗树。 ③ 战栗: 因害怕而发抖, 哆嗦。这里, 宰我 让老百姓战栗 的解释有牵强之处, 孔子不满。
④ 遂: 已 完成, 成功。 谏(j àn见): 规劝, 使改正错误。⑤ 咎(j ù旧): 责备。
子曰: 管仲之器小哉
①
! 或曰: 管仲俭乎? 曰: 管氏有三归
②
, 官事不摄
③
, 焉得俭
④
? 然则管仲知礼乎? 曰: 邦君树塞门
⑤
, 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 有反坫⑥
,
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 孰不知礼? 【今译】
孔子说: 管仲的器量小啊! 有人问: 管仲节俭吗? [孔子]说: 管仲家收取老百姓大量的市租, 为他家管事的官员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 哪能说是节俭呢? [那人又问: ] 那么, 管仲知礼吗? [孔子]说: 国君在宫殿大门前树立一道影壁短墙, 管仲家门口也树立影壁短墙。国君设宴招待别国的君主, 举行友好会见时, 在堂上专门设置献过酒后放空 子的土台, 管仲家也设置这样的土台。若说管仲知礼, 那 算不知礼呢?
【注释】
① 管仲: 姓管, 名夷吾, 字仲。一名管敬仲。齐国姬姓之后人。颍(yǐn 影) 上(今安徽省西北部, 淮河北岸, 颍河下游) 人。生年不详, 卒于公元前 年。春秋初期有名的政治家。帮助齐桓公以 尊王攘夷 相号召, 使桓公成为春秋时诸侯中第一个霸主。孔子与管仲的政见不一致, 对管仲违背周礼的某些做法, 孔子进行了批评。器: 气量, 度量, 胸襟。
② 有三归: 指管仲将照例归公的市租据为己有。 三归, 指市 租。
③ 摄: 兼任, 兼职。当时, 大夫的家臣, 都是一人常兼数事。而管仲却是设许多管事的家臣, 一人一事一职。④ 焉得: 怎么可以, 哪能算是。⑤ 邦君: 诸侯, 国君。 树: 树立, 建立。 塞门: 塞, 遮蔽。古代, 天子和诸侯, 在宫殿大门口筑上一道短墙作为遮蔽物, 以区别内外。也称 萧墙, 相当于后世所说的 照壁, 影壁。 天子的塞门在大门之外, 诸侯的塞门在大门之内。⑥ 反坫: 坫 (àn电), 古代设于堂中, 供祭祀或宴会时放礼器和酒具的土台子。反坫, 是诸侯宴会时的一种礼节。指君主招待别国国君, 举行友好会见, 献过酒之后, 把空 子放回坫上。子语鲁大师乐
①
, 曰: 乐其可知也: 始作, 翕如也②
; 从
之
③
, 纯如也
④
, 皦如也
⑤
, 绎如也
⑥
, 以成。
【今译】
孔子对鲁国的乐官谈演奏音乐, 说: 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 开始时合奏和谐 调;乐曲展开以后, 很美好, 节奏分明, 又连绵不断, 直到乐曲演奏终了。 【注释】
① 语: 动词。对 说。 大师: 大, 同 太。 大师, 就是 太师, 是国家主管音乐的官。② 翕(xī西): 和顺, 调。一说, 兴奋, 热烈。③ 从: 通 纵。 放纵, 展开。④ 纯: 美好, 善, 佳。
⑤ 皦(j ǎo饺): 明亮, 清晰, 音节分明。⑥ 绎(yì意): 连续, 连绵不断。 仪封人请见
①
, 曰: 君子之至于斯也
②
, 吾未尝不得见
也。 从者见之
③
。出曰: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④
?天下之无道
也,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⑤
。
【今译】
有一位在仪地防守边界的官员, 请求见孔子。他说: 凡是君子到这地方来的, 我从来没有不能见的。 随从孔子的弟子领这官员去见了孔子。这官员出来以后, [对孔子的弟子们]说: 你们几位何必担心[孔子]没有官职呢?天下无道, 上天必将以孔子做为发布政令的木铎。 【注释】
① 仪封人: 仪, 地名, 卫国的一个邑, 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境内。 封, 边界。仪封人, 指在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官员。一说, 封人仪姓。孔子周游列国, 到过陈(今河南省淮阳县) 、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 一带, 故能与仪地边界的官员见面。② 斯: 代词。这个地方。
③ 从者: 随从孔子的弟子。
④ 二三子: 这里是称呼孔子弟子。 二三, 表示约数, 犹言 各位。 子, 对人的尊称。 患: 担忧, 犯愁, 担心。 丧: 失去。这里指孔子失掉官位, 没有官职。孔子 为鲁国的司寇, 后离鲁去卫, 又去陈, 政治抱负未能实现。
⑤ 木铎: 铎 (uó夺), 一种金口木舌的大 铃。古代以召集群众, 下通知, 宣布政教法令, 或在有战事时使用。这里是以 木铎 作比喻, 说孔子将能起到为国家发布政令的作用(管理天下)。 子谓《韶》
①
: 尽美矣
②
, 又尽善也
③
。 谓《武》
④
: 尽美
矣, 未尽善也。
【今译】
孔子谈到《韶》 这一乐舞说: 美极了啊, 又好极了。 谈到《武》 这一乐舞说: 美极了啊, 还不够很好。 【注释】
① 韶(s áo勺): 传说上古虞舜时的一组乐舞, 也叫 大韶。 古解: 韶 就是 绍(继承), 舞乐主题表现了 舜绍尧之道德, 即指虞舜通过禅让继承帝位, 故舞乐中有一种太和之气, 可以称为 尽善。
② 美: 指乐舞的艺术形式, 音调声容之盛美。③ 善: 指乐舞的思想内容, 蕴藉内 之美。④ 武: 周代用于祭祀的 六舞 之一, 是表现周武王战胜殷纣王的一组音乐和舞蹈, 也叫 大武。 古解: 武王用武除暴, 为天下所乐。《诗 周颂》 中有《武》 篇, 为武王克殷后作, 乃赞颂武王武功的乐舞歌词。孔子认为武王伐纣虽顺应天意民心, 但毕竟 过征战, 故说 未尽善。
子曰: 居上不宽
①
, 为礼不敬
②
, 临丧不哀, 吾何以观之
哉!
【今译】
孔子说: 居上位, 待人不宽厚;举行仪礼时不恭敬;参加丧礼时不表示哀悼, 我如何能看得下去呢? 【注释】
① 上: 上位, 高位。 宽: 待人宽厚, 宽宏大量。② 敬: 恭敬, 郑重, 慎重。
里仁篇第四
(共二十六章)
主要讲仁德的道理。
子曰: 里仁为美
①
。择不处仁
②
, 焉得知
③
?
【今译】
孔子说: 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住处, 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 【注释】
① 里: 邻里。周制, 五家为邻, 五邻(二十五家) 为里。这里用作动词, 居住。 仁: 讲仁德而又风俗淳厚的地方。一说, 有仁德的人。文中的意思就是: 与有仁德的人居住在一起, 为邻里。② 处: 居住, 在一起相处。
③ 焉: 怎么, 哪里, 哪能。
子曰: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①
, 不可以长处乐
②
。仁者安
仁, 知者利仁
③
。
【今译】
孔子说: 没有仁德的人, 不能长久过穷困生活, 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生活。有仁德的人才能安心于实行仁德, 有智慧的人才能善于利用仁德。
【注释】
① 约: 贫困, 俭约。
② 乐: 安乐, 富裕。
③ 知: 同 智。
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
①
, 能恶人
②
。
【今译】
孔子说: 只有有仁德的人, 才能[公正得当的]喜爱某人, 憎恨某人。
【注释】
① 好 (ào号): 喜爱, 喜欢。② 恶(wù务): 厌恶, 讨厌。子曰: 苟志于仁矣
①
, 无恶也
②
。
【今译】
孔子说: [一个人]如果立志去实行仁德, 那就不会去做坏事了。
【注释】
① 苟: 假如, 如果。 志: 立志。② 恶: 坏, 坏事。
子曰: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①
。
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②
。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
③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④
, 造次必于是
⑤
, 颠沛必于
是
⑥
。
【今译】
孔子说: 发财和升官, 是人们所想望的, [然而, ]若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去获得, 君子是不接受的。生活穷困和地位卑微, 是人们所厌恶的, [然而, ]若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 君子是受而不避的。君子假如离开仁德, 如何能成名呢?君子是连吃完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能违背仁的。[即使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仁德去做, [即使是]在流离困顿的时候也必须按仁德去做。
【注释】
① 处: 享受, 接受。
② 去: 避开, 摆脱。
③ 恶: 同 乌。 相当于 何。 疑问副词。怎样, 如何。④ 终食之间: 吃完一顿饭的工夫。 违: 违背, 离开。⑤ 造次: 紧迫, 仓卒, 急迫。 必于是: 必须这样做。 是, 代词。这, 此。
⑥ 颠沛: 本义是跌倒, 偃仆。引申为穷困, 受挫折, 流离困顿。子曰: 我未见好仁者, 恶不仁者。好仁者, 无以尚之①
;
恶不仁者, 其为仁矣,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②
, 我未之见也
③
。
【今译】
孔子说: 我没见过爱好仁德的人, 没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 是无法超过的;厌恶不仁的人, 在实行仁德时, 不会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在某一天用自己的力量去实行仁德的吗?我还没见过[实行仁德而]力量不够的。这样的人会有的, 但我没见过。 【注释】
① 尚: 超过。
② 盖: 发语词。表示肯定的语气。③ 未之见: 未见之。没看到过这种人或这种情况。子曰: 人之过也, 各于其党
①
。观过, 斯知仁矣
②
。
【今译】
孔子说: 人的错误, 各自同他那一类的人一样。观察一个人犯的什么错误, 就能知道是哪一类的人了。 【注释】
① 党: 本指古代地方组织, 五百家为党。引申为朋辈, 意气相投的人, 同类的人。
② 斯: 代词。那。 仁: 同 人。 一说, 仁德。句中的意思则是: 观察一个人犯的什么错误, 就能知道是不是有仁德了。子曰: 朝闻道
①
, 夕死可矣。
【今译】
孔子说: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 晚上就死去, 也是可以的。
【注释】
① 闻: 听到, 知道, 懂得。 道: 此指某种真理, 道理, 则。也即我们所说的儒家之道。
子曰: 士志于道
①
, 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 【今译】
孔子说: 士有志于道, 而又以穿的衣服不好吃的饭菜不 好为耻辱, [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的。 【注释】
① 士: 读书人, 一般的知识分子, 小官吏。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 无莫也①
, 义之与比
②
。
【今译】
孔子说: 君子对于天下[事情的处理], 没有一定要做的, 也没有一定不要做的, 而是服从于义。 【注释】
① 适, 莫: 各家有三种解释: 一、 适, 厚。 莫, 薄。 无适无莫, 是一视同仁, 对人用情无亲疏厚薄, 不要有的亲近, 有的冷。 二、 适, 通 敌, 指敌对。 莫, 通 慕, 爱慕。 无适无莫, 是 无所为仇, 无所欣慕。 三、 适 (í笛), 主, 专主, 固定不变。 莫, 不肯, 没有。 无适无莫, 是无可无不可, 没有一成不变的。天下的事, 事无定形, 而有定理。君子处理天下的事, 没有一定要做的, 也没有一定不要做的, 而是唯义是从, 只要符合义——合情合理, 合于正义, 该做便做, 不该做便不做, 怎么干合适恰当就怎么干。这是朱熹《四书集注》 的说法。本书取此说。② 义之与比: 与义靠近, 向义靠拢, 也就是 与义比之。 比 (ì毕), 从, 靠近, 亲近。子曰: 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君子怀刑①
, 小人怀惠。
【今译】
孔子说: 君子关心的是道德教化, 小人关心的是乡土田宅;君子关心的是法度, 小人关心的是实惠。【注释】
① 刑: 指法度, 典范。
子曰: 放于利而行
①
, 多怨。
【今译】
孔子说: 为追求私利而行动, 会招来许多人的怨恨。 【注释】
① 放: 通 仿。 仿照, 效法, 依照。引申为一味追求。子曰: 能以礼让为国乎
①
, 何有
②
?不能以礼让为国, 如
礼何?
【今译】
孔子说: 能够以礼让[的 则]来治理国家, 那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以礼让来治国, 如何能实行周礼呢? 【注释】
① 礼让: 按照周礼, 注重礼仪与谦让。② 何有: 有何, 有什么。这里的意思指还有什么困难。子曰: 不患无位, 患所以立
①
。不患莫己知, 求为可知
也。
【今译】
孔子说: 不担忧没有官职地位, 担忧的是自己没有能用以站得住脚的[学问与本领]。不担忧没有人知道自己, 只求自己能成为值得别人知道的人。 【注释】
① 立: 站得住脚, 有职位, 在社会有立足之地。子曰: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 唯①
。 子出,
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②
。
【今译】
孔子说: 曾参啊!我所主张的‘道’ 是由一个根本的宗旨而贯彻始终的。 曾子说: 是的。 孔子走出去以后, 别的弟子问[曾参]: [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 曾子说: 老师所主张的道, 不过是忠恕罢了。 【注释】
① 唯: 在这里是应答词。是的。② 忠: 忠诚, 真挚诚恳。 恕: 不计较别人的过错, 对别人宽容。
子曰: 君子喻于义
①
, 小人喻于利
②
。
【今译】
孔子说: 君子懂得义, 小人只知道利。 【注释】
① 喻: 知道, 明白, 懂得。 义: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合乎正义。
② 利: 私利, 财利。
子曰: 见贤思齐焉
①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②
。
【今译】
孔子说: 看到贤人, 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 就应该自我反省。
【注释】
① 贤: 贤人, 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齐: 平等, 向 看齐, 与 同等。
② 省(xǐn 醒): 反省, 内省, 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子曰: 事父母几谏
①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②
。
【今译】
孔子说: 侍奉父母, [假如他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要委婉地进行劝说。看到父母从心里不愿听从意见, 还是要恭恭敬敬, 而不要违背;为父母而操劳, 也不要怨恨。 【注释】
① 几(jī基): 委婉, 轻微, 隐微。② 劳: 操劳, 辛劳。一说, 忧愁。子曰: 父母在, 不远游
①
, 游必有方
②
。
【今译】
孔子说: 父母在世, 不要远离家乡;[非要]离开家乡[不可], 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注释】
① 游: 离家出游。如 游学 、 游宦。 ② 游必有方: 指让父母知道所游的确定地方, 而不要无固定地方地随处飘泊, 致使父母挂念担心。 方, 方向, 方位。子曰: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①
。
【今译】
孔子说: [父亲死后]如果三年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坚持的 则, 可以说是做到了孝。 【注释】
① 三年 句: 又见《学而篇第一》 第十章。 子曰: 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 一则以惧①
。
【今译】
孔子说: 父母的年龄, 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喜欢, 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担心。 【注释】
① 惧: 父母年纪大了就必然日益衰老、接近死亡, 故忧惧担心。子曰: 古者言之不出
①
, 耻躬之不逮也
②
。
【今译】
孔子说: 古代的人不[轻易]把话说出来, 认为说出却做不到是耻辱的。
【注释】
① 古者: 古代的人, 也往往指古代有统治地位的、做官的人。② 耻: 羞愧, 耻辱。在这里是意动用法, 以 为耻。 行 比 言 难, 行 往往赶不上 言; 说了话, 如果做不到, 就会感到失信的耻辱。躬: 亲身, 亲自。这里指自己的行动。 逮: 赶上。子曰: 以约失之者鲜矣
①
。
【今译】
孔子说: 常能约束自己的人, 过失就少了。 【注释】
① 约: 约束, 检束, 谨慎节制。这里指以一种立身处世的 则标准 常来约束自己。 失: 过失, 犯错误。 鲜: 少。子曰: 君子欲讷于言
①
, 而敏于行
②
。
【今译】
孔子说: 君子要谨慎地说话, 而要敏捷地行动。 【注释】
① 讷: 本义是说话言语迟钝。这里指说话谨慎, 留有分寸。② 敏于行: 行, 行动, 行为。《四书集注》 说: 放言易, 故欲讷;力行难, 故欲敏。 意思与《学而篇第一》 第十四章 敏于事而慎于言 相同。可参阅。
子曰: 德不孤, 必有邻
①
。
【今译】
孔子说: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 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注释】
① 邻: 邻人, 邻居。这里指思想品格一致, 志向相同, 能共同合作的人。
子游曰: 事君数
①
, 斯辱矣
②
; 朋友数, 斯疏矣。
【今译】
子游说: 事奉君主, [如果]频繁地反复提意见, 就会招致羞辱;对待朋友, [如果]频繁地反复提意见, 就会造成疏远。
【注释】
① 数(s uò硕): 屡次, 多次。这里指频繁、烦琐地提意见, 过分地反复进行劝谏。《四书集注》 说: 事君, 谏不行, 则当去;导友, 善不纳, 则当止。至于烦渎, 则言者轻、听者厌矣。是以求荣而反辱, 求亲而反疏也。 一说, 数 读s ǔ(音暑)。 列举, 数落, 当面指责。 则本章的意思是: 应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 不要当面直说、指出对方的过失加以责备;这样做, 反而使对方脸面上下不来台, 不容易接受, 致 辱 致 疏。
② 斯: 副词。就。
公冶长篇第五
(共二十八章)
主要讲古今人物的贤否得失。
子谓公冶长
①
: 可妻也
②
。虽在缧绁之中
③
, 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
④
。
【今译】
孔子说到公冶长: 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囚禁在监狱中, 但不是他有罪过。 〔于是〕 把女儿嫁给了公冶长。【注释】
① 公冶长: 姓公冶, 名长, 字子芝。鲁国人(一说, 齐国人)。 孔子的弟子。传说懂得鸟语。
② 妻: 本是名词, 在这里作动词用, 读qì(音气)。 把女儿嫁给他。
③ 缧绁(lé X è雷谢): 捆绑犯人用的黑色的长绳子。这里代指监狱。
④ 子: 指自己的女儿。
子谓南容
①
: 邦有道
②
, 不废
③
; 邦无道, 免于刑戮
④
。 以
其兄之子妻之。
【今译】
孔子谈论南容, 说: 国家有道的时候, 他被任用做官;国家无道的时候, 他也会避免受刑戮。 〔于是〕 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南容。
【注释】
① 南容: 姓南宫, 名适(kuò阔), 一作 括, 又名縚(tāo涛), 字子容。鲁国孟僖子之子, 孟懿子之兄(一说, 弟), 本名仲孙阅, 因居于南宫, 以之为姓。谥号敬叔, 故也称南宫敬叔。孔子的弟子。
② 邦有道: 指社会秩序好, 政治清明, 局面稳定, 政权巩固, 国家太平兴盛。
③ 废: 废弃, 废置不用。
④ 刑戮: 戮(lù路), 杀。刑戮, 泛指受刑罚, 受惩治。子谓子贱
①
: 君子哉若人
②
!鲁无君子者, 斯焉取斯
③
?
【今译】
孔子谈论子贱, 说: 真是君子啊这个人!假如鲁国没有君子, 他从哪里取得这种品德呢? 【注释】
① 子贱: 姓宓 (ú浮), 名不齐, 字子贱, 鲁国人。公元前 年生, 卒年不详。孔子的弟子。子贱曾任单父(今山东省单县) 宰, 史称: 有才智, 爱百姓, 身不下堂, 鸣琴而治。能尊师取友, 以成其德。 著有《宓子》 十六篇。
② 若: 代词。此, 这。
③ 斯: 代词。在句中, 第一个 斯, 是代指子贱这个人。第二个 斯, 是代指君子的品德。 焉: 疑问代词。哪里, 怎么, 怎样。 取: 取得, 获得。
子贡问曰: 赐也何如
①
? 子曰: 女
②
, 器也。 曰: 何
器也? 曰: 瑚琏也
③
。
【今译】
子贡问孔子: 我端木赐怎么样呢? 孔子说: 你, 是个有用的器具。 〔子贡〕 问: 是个什么器具呢? 〔孔子〕 说: 是瑚琏。
【注释】
① 何如: 如何, 怎样。
② 女: 汝, 你。
③ 瑚琏: 古代祭祀时盛粮食(黍稷) 用的一种贵重的器具, 竹制, 上面用玉装饰, 很华美, 有方形的, 有圆形的, 夏代称 瑚, 殷代称 琏。 在这里, 孔子用 瑚琏 比喻子贡, 虽是有用之材, 但也不过仅有一种具体的才干, 达不到最高标准的 君子不器。 或曰
①
: 雍也仁而不佞
②
。 子曰: 焉用佞?御人以口给③
,
屡憎于人。不知其仁, 焉用佞? 【今译】
有的人说: 冉雍啊, 有仁德, 而不能言善辩。 孔子说: 何必要能言善辩呢?〔能说会道的人〕 同人家顶嘴, 嘴快话多, 常常引起别人的厌恶不满。我不知道冉雍是不是做到有仁德, 但哪里用得上能言善辩呢? 【注释】
① 或: 代词。有的人。
② 雍: 姓冉, 名雍, 字仲。 鲁国人。生于公元前 年, 卒 年不详。孔子的弟子。 佞(nìn 泞): 强嘴利舌, 巧言花语。③ 御: 抗拒, 抵抗。这里指辩驳对方, 与人顶嘴。 口给: 给(jǐ挤), 本义是丰足, 也指言语敏捷。口给, 指嘴巧, 嘴快话多。孔子反对 巧言乱德 的人。
子使漆雕开仕
①
, 对曰: 吾斯之未能信
②
。 子说
③
。
【今译】
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 〔漆雕开〕 回答: 我对做官还没有信心。 孔子〔听了这话〕 很高兴。【注释】
① 漆雕开: 姓漆雕, 名开, 字子开(一说, 字子若)。 蔡国人(一说, 鲁国人)。 公元前 年生, 卒年不详。孔子弟子。② 吾斯 句: 吾未能信斯 的倒装。 斯, 做官的事。 信, 信心, 相信, 自信。这话是说自己还没有达到 学而优则仕 的程度。
③ 说: 同 悦。
子曰: 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
①
。从我者
②
, 其由与
③
! 子
路闻之喜。子曰: 由也好勇过我, 无所取材④
。
【今译】
孔子说: 我的道得不到实行, 就乘木筏漂到海上去。能跟随我的人, 可能只有仲由吧! 子路听了这话很高兴。孔子却说: 仲由啊, 争强好勇超过了我, 〔其他方面〕 没有什么可取的。
【注释】
① 桴 (ú扶): 用竹或木编成当船用的水上交通工具, 大的叫 筏, 小一点的叫 桴。 ② 从: 跟从, 跟随。
③ 其: 语助词, 表示揣测。大概, 可能。与: 同 欤。 语助词, 表疑问, 与 乎 同。
④ 材: 同 哉。 语助词。一说, 同 才。 才能, 本领。另说, 同 裁。 裁度事理。
孟武伯问: 子路仁乎? 子曰: 不知也。 又问。子曰: 由也, 千乘之国, 可使治其赋也①
, 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
如? 子曰: 求也, 千室之邑②
, 百乘之家
③
, 可使为之宰也
④
,
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
⑤
? 子曰: 赤也, 束带立于朝⑥
, 可
使与宾客言也, 不知其仁也。 【今译】
孟武伯问: 子路能做到仁吗? 孔子说: 不知道。 他又问。孔子说: 仲由啊, 在一个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 可以让他管理赋税, 掌握军政, 但是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 孟武伯问: 冉求怎么样? 孔子说: 冉求啊, 可以让他在一个有一千户人家的公邑, 或在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 担任总管。但是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 孟武伯问: 公西赤怎么样? 孔子说: 公西赤啊, 可以让他穿上礼服, 系上袍带, 站在朝廷大堂上, 接待宾客, 但是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
【注释】
① 治其赋: 古代以田赋地税出兵役, 故称兵为赋。治其赋, 含有负责管理军事政治的意思。
② 邑: 古代居民的聚居点, 相当于后世的城镇, 周围的土地也 归属于邑。邑, 又可分为 公邑, 采邑。 公邑, 是直辖于诸侯的领地属地; 采邑, 是由诸侯分封给所属的卿、大夫的领地。文中 千室之邑, 指的是居有一千户人家的城邑, 当指 公邑。 ③ 家: 指的是卿、大夫的采地食邑。家, 可设 家臣, 以管理政务。
④ 宰: 最早的意思是奴隶的总管。后来是官吏的通称。邑的行政长官也称宰(相当于县长)。 ⑤ 赤: 姓公西, 名赤, 字子华, 鲁国人。公元前 年生, 卒年不详。孔子的弟子。
⑥ 束带: 整理衣服, 扎好衣带。这里指穿上礼服去上朝。子谓子贡曰: 女与回也
①
, 孰愈
②
? 对曰: 赐也何敢望
回
③
?回也闻一以知十, 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 弗如也④
,
吾与女, 弗如也
⑤
。
【今译】
孔子问子贡: 你与颜回相比, 更强一些? 子贡回答: 我怎么敢同颜回比呢?颜回听到一件事可以推测知道十件事, 我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 孔子说: [你]是不如他, 我赞同你的话, [你]是不如他。 【注释】
① 女: 汝, 你。
② 孰:。 愈: 胜过, 更好, 更强。③ 望: 比。
④ 弗: 不。
⑤ 与: 动词。赞同, 同意。
宰予昼寝。子曰: 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杇也①
。
于予与何诛
②
? 子曰: 始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③
。
【今译】
宰予白天睡大觉。孔子说: 〔真像是〕 腐朽的木头不能再雕刻什么了, 粪土的墙壁不能再粉刷了。对于宰予这个人, 何必再谴责他呢? 孔子又说: 开始时, 我对于人, 是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 我对于人, 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宰予这个人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注释】
① 杇(wū污): 同 圬。 本指用灰泥抹墙的工具, 俗称 抹子。 这里作动词用, 指粉刷墙壁。② 与: 同 欤。 语气词, 在这里表停顿。 诛: 谴责, 责备, 指责。
③ 是: 代词。此, 这。在这里指代观察人的方法。子曰: 吾未见刚者。 或对曰: 申枨①
。 子曰: 枨也
欲
②
, 焉得刚?
【今译】
孔子说: 我没见过刚强不屈的人。 有人回答: 申枨〔是刚强的人〕。 孔子说: 申枨啊, 个人欲望太多, 怎么能刚强?
【注释】
① 申枨 (én 成): 姓申, 名枨, 字周, 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一说, 就是申党(见《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 另作 申棠。 ② 欲: 欲望多。
子贡曰: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①
, 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
曰: 赐也, 非尔所及也
②
。
【今译】
子贡说: 我不愿别人〔把某事〕 强加给我, 我也愿意不〔把事情〕 强加给别人。 孔子说: 端木赐呀, 这不是你所能做到的。
【注释】
① 诸: 之于 的合音。
② 尔: 你。
子贡曰: 夫子之文章
①
, 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②
, 不可得而闻也。
【今译】
子贡说: 老师关于文献方面的学问, 我们可以学到领会;老师关于人性和天道的论述, 我们却学不到领会不到。 【注释】
① 文章: 指礼乐法度、诗、书、史等各种古代文献中的学问。② 性: 人的自然本性。 天道: 天命。这里指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吉凶祸福的关系。
子路有闻, 未之能行, 唯恐有闻①
。
【今译】
子路听到某一道理, 在还没实行的时候, 唯恐又听到另一道理。
【注释】
① 有: 同 又。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 也①
? 子曰: 敏而
好学,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 也。 【今译】
子贡问道: 孔文子〔的谥号〕 为什么称‘文’ 呢? 孔子说: 〔他〕 聪敏, 爱好学习, 向下面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所以称他为‘文’。
【注释】
① 孔文子: 卫国的执政上卿, 姓孔, 名圉(yǔ雨), 字仲叔。 文, 是谥号。古代, 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 根据他生前的品德、事迹, 所给予的表示褒贬的称号称谥号。 子, 是对孔圉的尊称。孔圉死于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 年)。 子谓子产
①
: 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恭, 其事上也敬, 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今译】
孔子说到子产: 〔他〕 具有君子的四种道德: 在行为方面, 他自己很庄重, 谦逊谨慎;他事奉君主, 很恭敬顺从;他对待人民, 注意给予恩惠利益;他役使人民, 注意合乎义理。 【注释】
① 子产: 名侨, 字子产, 郑国大夫, 是郑穆公的孙子, 公子发之子, 担任过正卿(相当于宰相)。 生年不详, 卒于公元前 年。是春秋末期杰出政治家。他在郑简公、郑定公时, 执政二十二年, 有过许多改革措施, 因而得到人民的拥护。当时曾被孔子称为 仁人, 惠人。
子曰: 晏平仲善与人交
①
, 久而敬之
②
。
【今译】
孔子说: 晏平仲善于同别人交往, 相处愈久, 别人愈尊敬他。
【注释】
① 晏平仲: 姓晏, 名婴, 字仲。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县) 人。齐国大夫, 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世, 曾任宰相, 是当时著名政治家。生年不详, 卒于公元前 年。死后, 谥号为 平, 故称他 晏平仲。 传世有《晏子春秋》, 系战国时人收集晏婴的言行编 而成。善: 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 擅长, 长于。② 之: 代词, 代晏婴。一说, 之 指代朋友。此句意思是: 晏婴与友处久, 仍敬友如新。
子曰: 臧文仲居蔡
①
, 山节藻棁
②
, 何如其知也
③
?
【今译】
孔子说: 臧文仲为大乌龟盖了房子, 把房子的斗拱雕成山形, 房梁短柱上 了水草, 〔这个人〕 怎么能说是明智呢? 【注释】
① 臧文仲: 鲁国的大夫, 姓臧孙, 名辰, 字仲。生年不详, 卒于公元前 年。死后谥号 文。 曾被孔子批评为 不仁 不智。 居蔡: 蔡, 春秋时的蔡国, 在今河南省上蔡、新蔡一带。蔡国出产大乌龟。据《淮南子 说山训》: 大蔡神龟, 出于沟壑。 这里用 蔡 代指大乌龟。 居, 居处, 房子。这里用作动词。古代常用乌龟壳来占卜吉凶, 居蔡 是指为大乌龟盖上房子藏起来以备占卜用。 ② 山节藻棁: 节, 是房柱子头上的斗拱; 山节, 是把斗拱雕刻成山的形状。 藻, 是水草; 棁(z u 桌), 是房子大梁上的短柱; 藻棁, 是把短柱上 上花草图案。山节藻棁, 也就是俗说的 雕梁 栋, 是古代建筑物的豪华装饰, 只有天子才能把大乌龟壳藏在如此豪华的房屋里。臧文仲也这样做, 显然是 越礼 行为。③ 何如: 如何, 怎么。 知: 同 智。 明智, 懂事理。子张问曰: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①
, 无喜色;三已之
②
,
无愠色。旧令尹之政, 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子曰: 忠矣。 曰: 仁矣乎? 曰: 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③
, 陈文
子有马十乘
④
, 弃而违之
⑤
, 至于他邦, 则曰: ‘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之一邦, 则又曰: ‘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何如? 子曰: 清矣。 曰: 仁矣乎? 曰: 未知。焉得仁? 【今译】
子张问孔子: 令尹子文几次担任宰相, 没表现出高兴的脸色;几次被罢免, 也没表现出怨恨的脸色。〔每次免职时〕 一定把自己旧日的一切政令公务告诉新任的宰相。〔这个人〕 怎么样呢? 孔子说: 够得上忠啊。 〔子张〕 说: 够得上仁了吗? 〔孔子〕 说: 不知道。这怎么能算是仁呢? 〔子张又问:〕 崔子杀了齐庄公, 陈文子有四十匹马, 舍弃不要, 离开齐国。到了另一国, 说: ‘〔这里的执政者〕 好比我国的大夫崔子一样。’ 又离开了。再到另一国, 又说: ‘〔这里的执政者〕 好比我国的大夫崔子一样。’ 又离开了。〔那么, 这个人〕 怎样呢? 孔子说: 够得上清白了。 〔子张〕 说: 够得上仁了吗? 〔孔子〕 说: 不知道。这怎么能算是仁呢? 【注释】
① 令尹: 楚国的官职名, 相当于宰相。 子文: 姓鬬 (òu豆), 名穀於菟 (òu wū tú构乌徒), 字子文, 是楚国著名的贤相。 三仕: 三, 是虚数, 不一定只指三次, 而是代表多次, 几次。 仕, 是做官, 担任职务。
② 三已: 多次被免职。 已, 本义是停止, 完, 毕。这里指罢免, 去职。
③ 崔子: 指齐国大夫崔杼(z ù助)。 他把齐庄公杀了。 弑(s ì式): 古时称臣杀死君主或子女杀死父母。 齐君: 指齐庄公。姓姜, 名光。
④ 陈文子: 齐国的大夫, 名须无。崔杼杀死齐庄公时, 陈文子离开齐国, 两年后又返回。
⑤ 违: 离别, 离开。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①
。子闻之, 曰: 再
②
, 斯可矣。
【今译】
季文子要三次考虑以后才去做某一件事。孔子听到这事, 说: 考虑两次, 就可以了。 【注释】
① 季文子: 鲁国的大夫, 姓季孙, 名行父。 文 是他死后的谥号。生年不详, 卒于公元前 年。历仕鲁文公、鲁宣公, 至鲁成公、鲁襄公时担任正卿。史称他 无衣帛之妾, 无食粟之马, 无金玉重器, 忠于公室者也。 因他世故太深, 过为谨慎, 遇事计较祸福利害太多, 容易徇私, 私意起而反惑。所以, 孔子才说了这番话。孔子还曾说: 事有贵于刚决, 多思转多私。 也是这个意思。② 再: 再次, 第二次。作副词用, 后面省略了动词 思。 子曰: 宁武子
①
, 邦有道, 则知
②
; 邦无道, 则愚
③
。其
知可及也, 其愚不可及也。
【今译】
孔子说: 宁武子, 当国家有道的时候, 他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的时候, 他就装傻。他的那种聪明, 别人是可以赶得上的;他的那种装傻, 别人可就赶不上了。 【注释】
① 宁武子: 卫国人, 庄公之子, 文公、成公时的大夫。姓宁, 名俞。 武, 是他死后的谥号。② 知: 同 智。
③ 愚: 本义是愚笨。这里指装傻。子在陈曰
①
: 归与
②
!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
③
, 斐然成
章
④
, 不知所以裁之
⑤
。
【今译】
孔子在陈国时, 说: 回去吧!回去吧!我们家乡的学生们, 志向远大, 心气挺高, 而行为粗率简单, 文采都有可观的成就, 我不知道该怎样去节制、指导他们。 【注释】
① 陈: 春秋时的古国, 妫 (uī规) 姓。商殷灭亡后, 周武王找到了舜的后代妫满, 封他于陈。其地约在今河南省东部(开封市以东) 、安徽省北部(亳县以北) 一带, 故都在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 春秋末年, 陈国被楚国所灭。
② 与: 同 欤。 语气助词。③ 吾党: 我的故乡(鲁国)。 古代五百家为一党。 狂简: 狂, 指心气很高, 志向远大; 简, 指行为粗率, 简单化, 做法不 高明。
④ 斐然: 斐 (ě 匪), 本义指五色错杂。形容有文采的样子。章: 花纹, 文采。引申为文学, 文章。⑤ 裁: 节制, 控制。这里有 指导 的意思。此句, 《史记 孔子世家》 为 吾不知所以裁之。 由此推断, 文中省略的主语应是 吾。
子曰: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
①
, 怨是用希
②
。
【今译】
孔子说: 伯夷、叔齐, 不记过去的仇怨, 〔人们对他〕 怨恨因此就少了。
【注释】
① 伯夷、叔齐: 是殷朝末年一个小国的国君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姓墨胎。兄伯夷(一说, 名允, 字公信, 夷 是谥号), 弟叔齐(一说, 名智, 字公达, 齐 是谥号)。 孤竹君死后, 伯夷、叔齐兄弟二人互相让位, 都不肯做国君。后来, 二人都逃到周文王所管辖的区域。周武王兴兵伐纣时, 他们曾拦车马进行劝阻。周灭殷后, 传说他们二人对改朝换代不满而耻食周粟, 隐居在首阳山, 采薇(一种野菜) 为食, 终于饿死。
② 是用: 因此。 希: 同 稀。 少。子曰: 孰谓微生高直
①
?或乞醯焉
②
, 乞诸其邻而与之。
【今译】
孔子说: 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呀?有人向他要点醋, 他〔没直说没有, 却是〕 到他的邻居家去要了点醋, 给了那人。
【注释】
① 微生高: 姓微生, 名高。《庄子》 、《战国策》 中又称 尾生高。 鲁国人。以直爽、守信而著称。传说他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女子没按时来, 尾生高守信不移, 一直在约会处等候。后来, 河水暴涨, 尾生高抱住桥柱子死守, 终被淹死。后世戏曲以此情节编为 兰桥会。
② 醯(xī西): 醋。
子曰: 巧言, 令色, 足恭, 左丘明耻之①
, 丘亦耻之。匿
怨而友其人
②
, 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之。
【今译】
孔子说: 花言巧语, 假装出一副好看的脸色, 表现出过分的恭敬, 对这种人, 左丘明以为可耻, 我孔丘也以为可耻。把怨恨隐藏在心里, 表面上却假装出一副与人友善要好的样子, 对这种人, 左丘明以为可耻, 我孔丘也以为可耻。 【注释】
① 左丘明: 春秋时鲁国人, 担任过鲁国的太史(朝廷史官), 乃楚左史倚相之后, 与孔子同时或较早于孔子。相传左丘明曾为《春秋》 作传(称为《左传》), 又作《国语》 (也有学者认为, 《左传》 和《国语》 的作者并非一人, 二书也并非左丘明所作)。 又传说, 左丘明是个瞎子, 故有 左丘失明 之说。② 匿: 隐藏起来, 不让人知道。颜渊、季路侍
①
。子曰: 盍各言尔志
②
? 子路曰: 愿车
马衣裘
③
, 与朋友共, 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 愿无伐善④
, 无
施劳
⑤
。 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 子曰: 老者安之, 朋友信 之, 少者怀之。
【今译】
颜渊、子路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说: 何不各自说说你们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 愿意有车马乘坐, 穿又轻又暖的皮衣, 而且拿出来与朋友共同使用, 就是用坏了穿破旧了, 也不抱怨。 颜渊说: 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 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转问〕 说: 愿意听听老师您的志向。 孔子说: 使年老的人们得到安康舒适, 使朋友们互相得到信任, 使年轻的孩子们得到关怀养护。 【注释】
① 季路: 即子路。因侍于季氏, 又称季路。 侍: 服侍, 陪从在尊长身边站着。《论语》 中, 单用 侍 字, 指孔子坐着, 弟子站着。用 侍坐, 指孔子坐着, 弟子也坐着。用 侍侧, 指弟子陪从孔子, 或立或坐。
② 盍 (é何): 何不。
③ 裘(q ú求): 皮衣。
④ 伐: 夸耀, 自夸。
⑤ 施: 表白。一说, 施, 是施加给别人。句中 无施劳, 是不把劳苦的事加在别人身上, 即自己不辞劳苦, 对劳累的事不推脱。子曰: 已矣乎
①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②
。
【今译】
孔子说: 罢了啊!我还没见过看到自身的错误而能发自内心自我责备的人。
【注释】
① 已: 罢了, 算了。下面的 矣 乎, 都是表示绝望的感叹 助词。
② 讼(sòn 宋): 责备, 争辩是非。子曰: 十室之邑
①
,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
【今译】
孔子说: 就是十户人家的小村邑里, 也一定有如同我这样讲究忠信的人, 〔只是〕 不如我这样爱好学习啊。 【注释】
① 十室: 十户人家。古时, 九夫为井, 四井为邑, 一邑共有三十二户人家。 十室之邑 极言其小, 是指尚且不满三十二家的小村邑。 雍也篇第六
(共三十章)
主要讲孔子与弟子们的言行。
子曰: 雍也, 可使南面
①
。
【今译】
孔子说: 冉雍啊, 可以让他坐尊位做卿大夫。 【注释】
① 南面: 就是脸朝南。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正位。从君王、诸侯、将、相到地方军政长官, 坐堂听政, 都是面南而坐。仲 问子桑伯子
①
。子曰: 可也, 简
②
。 仲 曰: 居敬
而行简
③
, 以临其民
④
, 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 无乃大简乎⑤
?
子曰: 雍之言然。
【今译】
仲 问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 还可以, 办事简要。 仲 说: 为人严肃认真, 严格要求自己, 又办事简要, 用这样的方法去对待人民, 不也是可以的吗?〔但是〕 为人随便, 办事又简易粗率, 〔如果那样〕 岂不是太简单化了吗? 孔子说: 冉雍, 你的话是对的。 【注释】
① 仲: 就是冉雍。 子桑伯子: 人名。其身世情况不详。有的学者认为, 子桑伯子是鲁国人, 即《庄子》 中所说的 子桑户, 与 琴张 为友。又有人以为是秦穆公时的 子桑 (公孙枝)。 但皆无确考。
② 简: 简单, 简约, 不烦琐。③ 居: 平时的做人, 为人, 居心。④ 临: 面对, 面临。这里含有治理的意思。⑤ 无乃: 岂不是, 难道不是。 大: 同 太。 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 不迁
①
, 不贰过
②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③
, 未闻好学者
也。
【今译】
鲁哀公问: 〔你的〕 学生中 是爱好学习的呢? 孔子回答: 有一个叫颜回的, 很好学, 〔他从来〕 不拿别人出气, 不犯同样的过错。〔但〕 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就没有那样的人了, 没听到有好学的人啊。
【注释】
① 迁: 指自己不如意时, 对别人发火生气;或受了甲的气, 却转移目标, 拿乙去出气。 迁, 转移。② 贰: 二, 再一次, 重复。
③ 亡: 同 无。
子华使于齐
①
, 冉子为其母请粟
②
。子曰: 与之釜
③
。 请
益
④
。曰: 与之庾
⑤
。 冉子与之粟五秉
⑥
。子曰: 赤之适齐
也
⑦
, 乘肥马, 衣轻裘
⑧
。吾闻之也, 君子周急不继富
⑨
。
【今译】
子华出使去齐国, 冉求为子华的母亲请求给些小米。孔子说: 给他六斗四升。 冉求请求再增加些。孔子说: 再给他二斗四升。 冉求却给了他小米八十石。孔子说: 公西赤到齐国去, 乘坐肥马驾的车, 身穿又轻又暖的皮衣。我听说过, 君子应周济急需的人, 而不要使富人更富。 【注释】
① 子华: 即公西赤。
② 冉子: 即冉求。 子 是后世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时加上的尊称。 粟: 谷子, 小米。③ 釜 (ǔ府): 古代容量名。一釜当时合六斗四升。古代的斗小, 一斗约合现在二升, 一釜约等于现在一斗二升八合。一釜粮食仅是一个人一月的口粮。
④ 益: 增添, 增加。
⑤ 庾(yǔ雨): 古代容量名。一庾合当时二斗四升, 约合现在四升八合。一说, 一庾当时合十六斗, 约合现在三斗二升。⑥ 秉 (ǐn 饼): 古代容量名。一秉合十六斛, 一斛合十斗。 五秉, 就是八百斗(八十石)。 约合现在十六石。⑦ 适: 往, 去。
⑧ 衣(yì义): 穿。
⑨ 周: 周济, 救济。 继: 接济, 增益。 思为之宰
①
, 与之粟九百
②
, 辞。子曰: 毋
③
!以与尔
邻里乡党乎
④
!
【今译】
思为孔子家做总管, [孔子]给他小米九百斗, [ 思]推辞不要。孔子说: 不要推辞!拿给你家乡的人们吧! 【注释】
① 思: 孔子的弟子。姓, 名宪, 字子思。鲁国人(一说, 宋国人)。 生于公元前 年, 卒年不详。孔子在鲁国任司寇(司法官员) 时, 思在孔子家做过总管(家臣)。 孔子死后, 思退隐, 居卫国。 之: 指代孔子。
② 之: 代指 思。 九百: 九百斗。一说, 指九百斛, 则是九百石。不可确考。
③ 毋: 不要, 勿。
④ 邻里乡党: 古代以五家为邻, 二十五家为里, 五百家为党, 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这里泛指 思家乡的人们。子谓仲, 曰: 犁牛之子骍且角①
, 虽欲勿用, 山川其
舍诸
②
?
【今译】
孔子谈论仲, 说: 耕牛生的一个小牛犊, 长着整齐的红毛和周正的硬角, 虽然不想用它〔作为牺牲祭品〕, 山川之神怎么会舍弃它呢?
【注释】
① 犁牛 句: 犁牛, 杂色的耕牛。 子, 指小牛犊。 骍, 赤色牛。周代崇尚赤色, 祭祀用的牛, 要求是长着红毛和端正的长角的牛, 不能用普通的耕牛来代替。这里用 犁牛之子, 比喻冉雍(仲)。 据说冉雍的父亲是失去贵族身份的 贱人, 品行也不好。孔子认为, 冉雍德行才学都好, 子能改父之过, 变恶以为美, 是可以做大官的(当时冉雍担任季氏的家臣)。 ② 山川: 指山川之神。这里比喻君主或贵族统治者。 其: 表示反问的语助词。怎么会, 难道, 哪能。 舍: 舍弃, 不用。 子曰: 回也, 其心三月不违仁①
, 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
矣
②
。
【今译】
孔子说: 颜回啊, 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违背仁德, 其馀的〔弟子们〕 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德而已。 【注释】
① 三月: 不是具体指三个月, 而是泛指较长的时间。② 日月: 一天, 一月。泛指较短的时间, 偶尔。 至: 达到, 做到。
季康子问
①
: 仲由可使从政也与? 子曰: 由也果, 于从政乎何有
②
? 曰: 赐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 赐也达, 于从政乎何有? 曰: 求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 求也艺, 于从政乎何有?
【今译】
季康子问: 仲由, 可以让他做官从政吗? 孔子说: 仲由果断勇敢, 对于从政有什么困难呢? 〔季康子〕 说: 端木赐, 可以让他做官从政吗? 〔孔子〕 说: 端木赐通达事理, 对于从政有什么困难呢? 〔季康子〕 说: 冉求, 可以让他做官从政吗? 〔孔子〕 说: 冉求, 多有才能, 对于从政有什么困难呢?
【注释】
① 季康子: 季桓子之子, 公元前 年继其父任鲁国正卿。孔子的弟子冉求, 曾帮助季康子推行革新。② 何有: 有何困难。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
①
。闵子骞曰: 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 则吾必在汶上矣
②
。
【今译】
季氏派人去请闵子骞担任费邑的行政长官。闵子骞〔对来的人〕 说: 请好好地为我辞掉吧!如果第二次再来找我, 那我必定是在汶河以北了。
【注释】
① 闵子骞(q ān千): 姓闵, 名损, 字子骞。鲁国人。公元前 年生, 公元前 年卒(一说, 公元前?) 。 孔子早年的弟子。相传是有名的孝子, 受到孔子的赞赏。其德行与颜渊并称于世。 费: 此读 ì, 音毕, 是季氏的封邑, 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故城在平邑县东南七十里)。 因为季氏不归顺鲁国, 他的封邑的总管(邑宰, 相当于一个县长) 常同他作对, 所以, 他想请闵子骞去做费宰。② 在汶上: 汶(wèn问), 今山东省的大汶河。当时汶水在齐国的南面, 鲁国的北面, 流 齐鲁之间。在汶上, 就是在汶水之上(汶水以北), 暗指要由鲁国去齐国, 不愿为季氏做事。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 中议论闵子骞: 处乱世, 遇恶人当政, 刚则必取祸, 柔则必取辱, 走到他处以保存自己, 这种做法是可取的。伯牛有疾
①
, 子问之, 自牖执其手
②
, 曰: 亡之, 命矣夫
③
!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今译】
伯牛有病, 孔子去探望, 从窗户外面握着伯牛的手, 说: 要永别了, 是命运吧!这样〔好〕 的人竟有了这样的病啊!这样〔好〕 的人竟有了这样的病啊! 【注释】
① 伯牛: 孔子的弟子。姓冉, 名耕, 字伯牛。鲁国人。孔子任鲁国司寇时, 冉伯牛曾任中都宰, 有德行。传说他患的是 癞病 (即麻疯病), 当时为不治之症。
② 牖(yǒu友): 窗户。
③ 夫 (ú扶): 语气助词。表示感叹, 相当于 吧, 啊。 子曰: 贤哉, 回也!一箪食
①
,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
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 【今译】
孔子说: 品德好呀, 颜回啊!一竹筒子饭, 一瓢水, 住在简陋狭小的巷子里, 一般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困苦忧愁, 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学乐善〕 的快乐。品德好呀, 颜回啊! 【注释】
① 箪 (ān丹): 古时盛饭食用的一种圆形竹器。食(sì四): 饭。冉求曰: 非不说子之道
①
, 力不足也。 子曰: 力不足者, 中道而废, 今女
②
。
【今译】
冉求〔对孔子〕 说: 我并非不喜欢您的道理, 而是我的力量不够。 孔子说: 力量不够的话, 是走到中途〔力量用尽不得已〕 才废弃而停止, 但现在你是给自己 了一条截止的界线。
【注释】
① 说: 同 悦。 喜欢, 爱慕。② 女: 同 汝。 你。 : 线为界。 地以自限, 则止而不 进。
子谓子夏曰: 女为君子儒
①
, 无为小人儒。
【今译】
孔子对子夏说: 你要做君子式的儒者, 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注释】
① 女: 你。 君子儒: 儒 古时本指为人们主持办理喜事丧事礼节仪式的一种专门职业, 即赞礼者(也称 相)。 君子儒, 指通晓周礼典章制度, 道德品质、人格高尚的儒者;反之, 就是 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
①
。子曰: 女得人焉耳乎
②
? 曰: 有澹台
灭明者
③
, 行不由径
④
, 非公事, 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⑤
。
【今译】
子游任武城县官。孔子说: 在你管的地区你得到什么人才了吗? 〔子游〕 说: 有个名叫澹台灭明的人, 走路从来不 小道, 不是为公事, 从不到我的居室来。 【注释】
① 武城: 鲁国的城邑。即今山东省嘉祥县。一说, 武城在山东省费县西南。
② 焉耳: 犹言 于此。 耳, 同 尔。 ③ 澹(tán谈) 台灭明: 姓澹台, 名灭明, 字子羽。武城人。为人公正。后来成为孔子的弟子。传说澹台灭明状貌甚丑, 孔子曾以为他才薄。而后, 澹台灭明受业修行, 名闻于世。孔子叹说: 吾以貌取人, 失之子羽。
④ 径: 小路, 捷径。引申为正路之外的邪路。 ⑤ 偃: 即子游。姓言名偃, 字子游。这里是子游自称。子曰: 孟之反不伐
①
。奔而殿
②
, 将入门, 策其马
③
, 曰:
‘非敢后也, 马不进也。’
【今译】
孔子说: 孟之反不夸耀自己。败退时, 他留在最后面, 将要进城门时, 他鞭打了一下自己的马, 说: ‘不是我勇敢要殿后, 是马〔跑不快〕 不往前进啊。’ 【注释】
① 孟之反: 姓孟, 名侧, 字之反(《左传》 作 孟之侧, 《庄子》 作 孟子反)。 鲁国的大夫。 伐: 夸耀功劳。② 奔: 败走。 殿: 殿后, 即行军走在最后。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 年), 齐国进攻鲁国, 鲁 战, 季氏宰冉求所率领的右翼军队战败。撤退时, 众军争先奔走, 而孟之反却在最后作掩护。故孔子称赞孟之反: 人有功不难, 不夸功为难。③ 策: 鞭打。
子曰: 不有祝鮀之佞
①
, 而有宋朝之美
②
, 难乎免于今之
世矣。
【今译】
孔子说: 如果没有祝鮀的能言善辩, 没有宋朝的美貌, 是难以在当今之世免遭灾祸的。 【注释】
① 祝鮀(tuó驼): 姓祝, 名鮀, 字子鱼。卫国的大夫。因他擅长外交辞令, 能言善辩, 而又会阿谀逢, 受到卫灵公的重用。② 而: 同 与。 和, 二者兼有。 宋朝: 宋国的公子朝, 貌美 闻名于世。《左传 昭公二十年》 及《定公十四年》 记述公子朝与襄夫人宣姜私通, 并参与发动祸乱, 出奔到卫国。又以貌美, 与卫灵公夫人南子私通, 而受到宠幸。
子曰: 能出不由户
①
?何莫由斯道也
②
?
【今译】
孔子说: 能外出而不 过屋门呢?为何没有人由〔我指出的〕 这条道走呢?
【注释】
① 户: 门。
② 何莫: 为什么没有。 斯道: 这条路。指孔子所主张的仁义之道。
子曰: 质胜文则野
①
, 文胜质则史
②
。文质彬彬
③
, 然后
君子。
【今译】
孔子说: 〔内在的〕 质朴胜过〔外在的〕 文采, 就未免粗野;〔外在的〕 文采胜过〔内在的〕 质朴, 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把文采与质朴配合恰当, 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注释】
① 质: 质地, 质朴、朴实的内容, 内在的思想感情。孔子认为, 仁义是质。 文: 文采, 华丽的装饰, 外在的礼仪。孔子认为, 礼乐是文。
② 史: 本义是宗庙里掌礼仪的祝官, 官府里掌文书的史官。这里指像 史 那样, 言词华丽, 虚浮铺陈, 心里并无诚意。含有浮夸虚伪的贬义。
③ 彬彬: 文质兼备相称;文与质互相融和, 配合恰当。子曰: 人之生也直
①
, 罔之生也幸而免
②
。
【今译】
孔子说: 一个人能生存, 是由于正直;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 不过是由于侥幸而避免了祸患。 【注释】
① 直: 正直, 无私曲。
② 罔(wǎn 往): 诬罔, 虚妄。指不正直的人。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①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今译】
孔子说: 〔对任何事业,〕 知道它的人, 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 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注释】
① 好 (ào号): 喜爱。
子曰: 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①
; 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
上也。
【今译】
孔子说: 对有中等水平以上才智的人, 可以讲高深的知识学问;对中等水平以下才智的人, 不可以讲那些高深的知识学问。
【注释】
① 语: 告, 讲, 说。
樊迟问知
①
, 子曰: 务民之义
②
, 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
矣。 问仁, 曰: 仁者先难而后获, 可谓仁矣。 【今译】
樊迟问, 怎样才是 智, 孔子说: 专心致力于〔倡导〕 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 尊敬鬼神, 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 就可以说是‘智’ 了。 〔樊迟又〕 问怎样才是 仁, 〔孔子〕 说: 有仁德的人, 首先付出艰苦的努力, 获得的结果放在后边全不计较, 便可以说是‘仁’ 啊。 【注释】
① 知: 同 智。 聪明, 智慧。② 务: 从事于, 致力于, 一心一意去专力倡导。子曰: 知者乐水
①
, 仁者乐山
②
。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
乐, 仁者寿。
【今译】
孔子说: 聪明智慧的人爱水, 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 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常乐, 有仁德的人长寿。
【注释】
① 知者乐水: 水流动而不板滞, 随岸赋形, 与智者相似, 故曰。② 仁者乐山: 山形巍然, 屹立而不动摇, 与仁者相似, 故曰。子曰: 齐一变, 至于鲁;鲁一变, 至于道①
。
【今译】
孔子说: 把齐国改变一下, 便达到像鲁国这样;把鲁国改变一下, 就能达到先王之道了。 【注释】
① 齐一变 句: 变, 进行政治改革, 推行教化。当时, 齐强鲁弱, 但是齐国施行霸道, 急功近利, 孔子认为齐离王道甚远。而鲁国重礼教、崇信义, 周公的法治犹存, 仁厚而近于王道。孔子曾说: 周礼尽在鲁矣。 所以孔子有此说。子曰: 觚不觚, 觚哉?觚哉
①
?
【今译】
孔子说: 说是觚又不像觚, 这是觚吗?这是觚吗? 【注释】
① 觚不觚 句: 觚 (ū姑), 古代木制酒具, 容量为古制二升(一说三升), 量不大, 以戒人贪酒。 先觚是上圆下方, 腹部足部都有四条棱角。后来, 可能是为了制造和使用上的方便, 改成了圆筒形, 也没有那四条棱角了。孔子言 觚不觚, 实是对事物有所改变、有名无实、名实不符的感叹, 含有对当时 君不君, 臣不臣, 父不父, 子不子 等社会现象的不满。
宰我问曰: 仁者, 虽告之曰: ‘井有仁焉①
。’ 其从之也?
子曰: 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②
, 不可陷也;可欺也, 不
可罔也
③
。
【今译】
宰我问道: 对于有仁德的人, 虽然告诉他: ‘有一位仁人掉到井里啦!’ 他会跟着跳下去吗? 孔子说: 为什么要他那样做呢?君子可以去〔井边看一看, 设法救人〕, 不可以〔也跟着〕 陷下去;〔君子〕 可能被欺, 却不可能被愚弄。 【注释】
① 井有仁: 井里掉进一个有仁德的人。一说, 仁 同 人。 ② 逝: 往, 去。
③ 罔: 诬罔, 被无理陷害, 愚弄。子曰: 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 亦可以弗畔矣夫①
!
【今译】
孔子说: 君子广泛地多学文化典籍, 用礼来约束自己, 就可以不违背〔君子之道〕 了吧! 【注释】
① 畔: 同 叛。 背离, 背叛。 夫 (ú扶): 语气助词。吧。子见南子
①
, 子路不说
②
。夫子矢之曰
③
: 予所否者
④
, 天
厌之!天厌之!
【今译】
孔子会见了南子, 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 假如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 〔那么,〕 上天会厌弃我!上天会厌弃我! 【注释】
① 南子: 宋国的美女, 卫灵公的夫人, 行为淫乱, 名声不好。当时, 卫灵公年老昏庸, 南子实际上操纵、左右着卫国的政权。她派人召见孔子, 孔子起初辞谢不见, 但因依礼当见, 不得已才去见了南子。② 说: 同 悦。
③ 矢: 通 誓。
④ 予所否者: 予, 我。 所 者, 相当于 假如 的话, 古代用于誓言中。 否, 不是, 不对。指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情。 子曰: 中庸之为德也
①
, 甚至矣乎!民鲜久矣。
【今译】
孔子说: 中庸作为一种道德, 是最高尚了!人民缺少这种道德已 很久了。
【注释】
① 中庸: 中, 是折中, 调和, 无过无不及, 不偏不倚; 庸, 是平常, 普通, 常规常理(顺其自然) 而不变。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①
。夫仁者, 己
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②
, 可谓仁之方也已。
【今译】
子贡说: 如果有人广泛地给人民许多好处, 又能周济众人, 怎么样呢?可以说是仁人吗? 孔子说: 何止是仁人, 那必定是圣人了!尧、舜尚且对做不到这样而感到为难呢。作为仁人, 自己想要立身, 就要帮助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 也要帮助别人通达。凡事都能从切近的生活中将心比心, 推己及人, 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啊。 【注释】
① 尧、舜: 传说是上古两位贤明的君主, 也是孔子心目中圣德典范。病: 忧虑, 犯难, 心有所不足。② 能近取譬: 近, 指切近的生活, 自身。 譬, 比喻, 比方。能够就自身打比方, 推己及人。 述而篇第七
(共三十八章)
主要讲孔子谦己诲人之辞及容貌行事之实。子曰: 述而不作
①
, 信而好古, 窃比于我老彭
②
。
【今译】
孔子说: 只传述〔旧的文化典籍〕 而不创作〔新的〕, 相信而且喜爱古代的〔文化〕, 我把自己比作老彭。 【注释】
① 述: 传述, 阐述。 作: 创造, 创作。② 窃: 私下, 私自。第一人称的谦称。 我老彭: 老彭, 指彭祖, 传说姓篯(j ān坚), 名铿, 是颛顼(五帝之一) 之孙陆终氏的后裔, 封于彭城(今徐州), 仕虞、夏、商三代, 至殷王时已七百六十七岁(一说长寿达八百岁)。 彭祖是有名的贤大夫, 自少爱恬静养生, 观览古书, 好述古事(见《神仙传》 、《列仙传》 、《庄子》)。 老彭 前加 我, 是表示了孔子对 老彭 的尊敬与亲切, 如同说 我的老彭。 一说, 老彭 指老子和彭祖两个人。子曰: 默而识之
①
, 学而不厌
②
, 诲人不倦
③
, 何有于我
哉
④
?
【今译】
孔子说: 默默地记住〔所见所闻所学的知识〕, 学习永不满足, 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这三方面〕 我做到了哪些呢?
【注释】
① 识(z ì志): 牢记, 记住。潜心思考, 加以辨别, 存之于心。② 厌: 通 餍。 本义是饱食。引申为满足, 厌烦。③ 诲 (uì会): 教诲, 教导, 诱导。④ 何有 句: 即 于我何有哉。 这是孔子严格要求自己的谦虚之词, 意思说: 以上那几方面, 我做到了哪些(一说, 还有什么困难或遗憾) 呢?
子曰: 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①
, 不善不能
改
②
, 是吾忧也。
【今译】
孔子说: 品德不去修养, 学问不去讲习, 听到了义却不能去做, 对缺点错误不能改正, 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注释】
① 义: 这里指正义的、合乎道义义理的事。 徙(xǐ喜): 本义是迁移。这里指徙而从之, 使自己的所做所为靠近义, 做到实践义, 走向义。
② 不善: 不好。指缺点, 错误。子之燕居
①
, 申申如也
②
, 夭夭如也
③
。
【今译】
孔子在家闲居, 衣冠整齐, 容貌舒展安详, 脸色显出和 悦轻松的样子。
【注释】
① 燕居: 燕, 通 宴。 安逸, 闲适。燕居, 指独自闲暇无事的时候的安居、家居。
② 申申: 衣冠整齐, 容貌舒展安详的样子。 如也: 像是 的样子。
③ 夭夭(yāo腰): 脸色和悦愉快, 斯文自在, 轻松舒畅的样子。子曰: 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①
。
【今译】
孔子说: 我很衰老了啊, 好久好久啊我没再梦见周公了。
【注释】
① 周公: 姓姬, 名旦。是周文王(姬昌) 的儿子, 周武王(姬发) 的弟弟, 周成王(姬诵) 的叔叔, 也是鲁国国君的始祖。传说周公是西周政治礼乐典章制度的制定者, 他辅佐周成王, 安天下, 有德政, 是孔子所崇尚的先圣先贤之一。孔子从年轻时就欲行周公之道, 但壮志至老未酬。这里表现了孔子对心有馀而力不足, 政治抱负已无可能实现的慨叹。
子曰: 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①
。
【今译】
孔子说: 以道为志向, 以德为根据, 以仁为凭借, 以六艺为活动范围。
【注释】
① 游: 这里有玩习, 熟悉的意思。 艺: 六艺。指礼(礼节), 乐(音乐), 射(射箭), 御(驾车), 书(写字), 数(算术)。 孔子用这六个方面的知识技艺来培养教授学生。子曰: 自行束脩以上
①
, 吾未尝无诲焉
②
。
【今译】
孔子说: 〔只要〕 愿意亲自来送十条干肉〔作为薄礼〕 的人, 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 【注释】
① 行: 实行, 做到。 束脩: 脩(x ū休), 干肉。束脩, 是捆在一起的一束干肉。每束十条。古代人们常用来作为见面的薄礼。② 未尝: 未曾, 从来没有。
子曰: 不愤不启
①
, 不 不发
②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③
, 则
不复也。
【今译】
孔子说: 〔教学生〕 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 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 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 一个角, 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个角, 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注释】
① 愤: 思考问题有疑难之处, 苦思冥想, 而仍然没想通, 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② (ě 匪): 想说而不能明确地表达, 说不出来的样子。③ 隅(yú鱼): 角落, 角。这里比喻从已知的一点, 去进行推论, 由此及彼, 触类旁通。这句就是成语 举一反三 和 启发 一词的由来。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①
, 未尝饱也。
【今译】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 未曾吃饱过。【注释】
① 有丧者: 有丧事的人。指刚刚死去亲属的人家。孔子在有丧事的人面前, 因同情失去亲人的人, 食欲不振, 吃饭无味, 故云 未尝饱也。
子于是日哭
①
, 则不歌。
【今译】
孔子在那一天吊丧哭泣过, 就不再唱歌了。【注释】
① 哭: 指给别人吊丧时哭泣。一日之内, 由于心里悲痛, 馀哀未忘, 就不会再唱歌了。
子谓颜渊曰: 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①
, 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 子行三军
②
, 则 与
③
? 子曰: 暴虎冯河
④
, 死而
无悔者, 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者也。 【今译】
孔子对颜渊说: 用我, 我就去干;不用我, 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吧! 子路〔在一旁插言〕 说: 〔老师〕 您如果统帅三军〔去作战〕, 那么, 您要和 在一起呢? 孔子说: 赤手空 要和老虎搏斗, 没有船要趟水过大河, 〔这样做〕 死了都不知后悔的人, 我不和他在一起。〔我要共事的人〕 必须是遇事小心谨慎, 严肃认真, 善于筹划谋略而能争取成功的人。
【注释】
① 舍: 不用, 舍弃。
② 行: 视, 居 之位。这里犹言指挥, 统帅。 三军: 当时一个大国的所有军队。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 三军相当于三万七千五百人。
③ 与: 在一起, 共事。
④ 暴虎冯河: 暴, 徒手搏击。句中指赤手空 与老虎搏斗。 冯(pín 平), 涉水。句中指无船而徒步趟水过大河。暴虎冯河, 是用来比喻那种有勇无谋, 冒险行事, 而往往导致失败的人。子曰: 富而可求也, 虽执鞭之士①
, 吾亦为之。如不可
求, 从吾所好
②
。
【今译】
孔子说: 财富如果是可以求得的, 就是去当一名手拿皮鞭的下等差役, 我也去做。如果不可以求得, 我还是做我所爱好做的事。
【注释】
① 执鞭之士: 指手里拿着皮鞭的下等差役。当时主要指两种人, 一种是市场的守门人, 执鞭以维持秩序;一种是为贵族外出时夹道执鞭开路、让行人让道的差役。
② 从: 顺从, 听从。
子之所慎: 齐
①
, 战
③
, 疾
③
。
【今译】
孔子小心谨慎对待的事情是: 〔祭祀之前的〕 斋戒, 战争, 疾病。
【注释】
① 齐: 同 斋。 指古代在祭祀之前虔诚的斋戒。要求不喝酒, 不吃荤, 不与妻妾同房, 沐浴净身, 等等, 以达到身心的全面整洁。② 战: 战争。因关系国家民族的安危存亡和人民群众的死与伤。③ 疾: 疾病。因关系个人的健康与生死。子在齐, 闻《韶》
①
, 三月不知肉味
②
, 曰: 不图为乐之
至于斯也。
【今译】
孔子在齐国, 听到了〔演奏〕 《韶》 乐, 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什么滋味, 说: 真料想不到〔虞舜时创作的〕 音乐竟然达到这么迷人的地步。
【注释】
① 韶: 传说是虞舜时创作的乐曲, 水平很高, 音乐境界很优美。参见前《八佾篇第三》 第二十五章注。② 三月: 比喻很长时间, 不是实指三个月。冉有曰: 夫子为卫君乎
①
? 子贡曰: 诺
②
, 吾将问之。
入, 曰: 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 古之贤人也。 曰: 怨乎? 曰: 求仁而得仁, 又何怨? 出, 曰: 夫子不为也。 【今译】
冉有〔问子贡〕 说: 老师会赞成卫国的国君吗? 子贡说: 嗯, 我要去问问他。 〔于是, 子贡〕 进屋去, 问〔孔子〕: 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 说: 是古代的贤人。 〔子贡〕 问: 〔伯夷、叔齐〕 有怨恨吗? 〔孔子〕 说: 〔他们〕 求仁德而得到了仁德, 还有什么怨恨呢? 〔子贡〕 走出屋来〔对冉有〕 说: 老师不赞成〔卫国国君〕。 【注释】
① 为: 赞成, 帮助。 卫君: 指卫灵公的孙子卫出公, 姓蒯(kuǎ 快上声), 名辄(z é哲)。 公元前 年至公元前 年在位。他的父亲蒯聩, 本是灵公所立的世子, 但因其谋杀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未成, 被灵公驱逐, 逃到了晋国。卫灵公死后, 蒯辄被立为国君。这时, 晋国的赵简子率军又把蒯聩送回卫国, 形成父亲同儿子争夺王位的局面。后来蒯聩以武力进攻其子蒯辄, 蒯辄出奔。蒯聩得王位, 为卫庄公。公元前 年, 晋攻卫, 蒯聩奔戎州, 被戎州人所杀。蒯辄奔宋之后, 卒于越。蒯聩、蒯辄父子争位的事, 与古代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的事,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章这段对话, 表明孔子赞扬伯夷、叔齐的 礼让为国, 而对蒯聩、蒯辄非常不满。② 诺: 应答声。
子曰: 饭疏食
①
, 饮水, 曲肱而枕之
②
,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今译】
孔子说: 吃粗粮, 喝冷水, 弯起胳膊垫着当枕头, 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 对于我, 〔那些富贵〕 如同〔天上的〕 浮云。
【注释】
① 饭: 作动词用。吃。 疏食: 指粗粮, 粗糙的饭食。② 肱 (n 工): 由肩到胳膊肘这一部位, 一般也泛指胳膊。子曰: 加我数年
①
, 五十以学《易》
②
, 可以无大过矣。
【今译】
孔子说: 再给我增添几年寿命, 到了五十岁学习《易》, 可以不犯大的错误了。 【注释】
① 加: 增添, 增加。
② 五十: 五十岁。古人以为五十岁是老年的开始。一说, 五十 是 卒 字之误, 在这里用的意思, 指学完《易》。 易: 又名《周易》, 《易》, 古代一本用以占卜、预测吉凶祸福的书。有宗教迷信色彩, 但也保存了古代若干朴素辩证法的哲学观点。子所雅言
①
, 《诗》 、《书》 、执礼, 皆雅言也。【今译】
孔子〔有时〕 讲官话, 读《诗》, 念《尚书》, 赞礼时, 都是用官话。
【注释】
① 雅言: 西周的政治中心在今陕西地区, 当时称以陕西语音为标准音的 官话, 为 雅言。 平时讲话, 孔子用的是鲁国的地方方言, 但在诵《诗》 《书》 和赞礼(主持仪礼, 当司仪) 时, 则用 雅言。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①
, 子路不对
②
。子曰: 女奚不曰
③
: 其
为人也,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④
。
【今译】
叶公向子路问到孔子, 子路没回答。孔子说: 你为什么不说: 他的为人啊, 发愤时, 竟忘记吃饭;快乐时, 便忘记忧愁;简直连衰老就会到来也不知道, 如此而已。 【注释】
① 叶(s è社) 公: 姓沈, 名诸梁, 字子高, 楚国的大夫。他的 封邑在叶城(今河南省叶县南三十里有古叶城), 为叶尹, 故称叶公。② 不对: 不回答。 对, 是应答之意。③ 女: 同 汝。 你。 奚: 何, 为什么。④ 云尔: 如此而已, 罢了。
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 【今译】
孔子说: 我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 而是爱好古代文化, 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子不语怪、力、乱、神。
【今译】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一类的事〕。 子曰: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今译】
孔子说: 〔如果〕 三个人在一起走, 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长处, 而跟从〔学习〕; 看到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就〔反省自己〕 加以改正。子曰: 天生德于予, 桓魋其如予何①
!
【今译】
孔子说: 上天使我具有了这种品德, 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注释】
① 桓魋(tuí颓): 宋国的司马(主管军事行政的长官)。 本名向魋, 因是宋桓公的后裔, 又称桓魋。公元前 年, 孔子周游列国, 从卫国去陈国时, 过宋国, 桓魋听到消息, 率兵来阻拦。当时, 孔子正在大树下同弟子们演习周礼的仪式, 桓魋砍掉大树, 而且要杀孔子。孔子离开时, 弟子们催促他快些走, 他在途中说了这番话。子曰: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①
?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
与二三子者, 是丘也。
【今译】
孔子说: 诸位以为我〔对你们〕 有什么隐瞒吗?我没有隐瞒啊。我没有什么行为不能告诉你们, 这样才是我孔丘。 【注释】
① 二三子: 这里是孔子客气地称呼弟子们。 二三, 表示约数。 子, 是尊称。
子以四教: 文
①
, 行
②
, 忠
③
, 信
④
。
【今译】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 历史文献, 行为规范, 忠诚老实, 讲究信用。
【注释】
① 文: 文化知识, 历史文献。② 行: 行为规范, 道德修养, 社会实践。③ 忠: 忠诚老实。
④ 信: 讲信用, 言行一致。
子曰: 圣人, 吾不得而见之矣, 得见君子者, 斯可矣①
。
子曰: 善人, 吾不得而见之矣, 得见有恒者, 斯可矣。亡而为有
②
, 虚而为盈
③
, 约而为泰
④
, 难乎有恒矣。
【今译】
孔子说: 圣人, 我不可能见到了, 能看到君子就可以了。 孔子又说: 善人, 我不可能见到了, 能看到有恒心〔保持良好品德节操〕 的人, 就可以了。〔有的人〕 本来没有〔什么知识、本领〕, 却假装有;本来空虚, 却假装充实;本来穷困, 却假装富裕。〔这样的人〕 是难以有恒心〔保持良好品德节操〕 的。
【注释】
① 斯: 就, 乃, 则。
② 亡: 同 无。
③ 盈: 丰满, 充实。
④ 约: 穷困。 泰: 宽裕, 豪华, 奢侈。子钓而不纲
①
, 弋不射宿
②
。
【今译】
孔子钓鱼, 只用〔有一个鱼钩的〕 钓竿, 而不用纲;只射飞着的鸟, 不射宿窝的鸟。
【注释】
① 纲: 本意是提网的大绳。这里指在河流的水面上横着 一根大绳, 上面系有许多鱼钩以钓鱼。② 弋(yì义): 用带绳的箭射鸟, 叫 弋。 这种箭箭尾上所系的绳, 叫 缴(z uó浊), 是用生丝做成的, 又细又韧, 箭发射出去以后, 还能靠绳收回再连续用。 宿: 指归巢宿窝的鸟。 子曰: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 我无是也。多闻, 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 而识之
①
。知之次也
②
。
【今译】
孔子说: 可能有什么都不懂却在凭空妄作的人, 可我不是这样。多听, 选择其中好的跟着来学习;多看, 记在心里。这样〔学而知之〕, 在知识上, 〔比 生而知之 的人〕 是仅次一等的。
【注释】
① 识(z ì志): 记住。
② 知之次也: 即 学而知之者, 次也 的意思。 次, 即次一等。孔子主张 生而知之者, 上也;学而知之者, 次也。 参阅《季氏篇第十六》 第九章。
互乡难与言
①
。童子见, 门人惑。子曰: 与其进也②
, 不
与其退也, 唯何甚?人洁己以进, 与其洁也, 不保其往也③
。
【今译】
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很难交谈。〔但〕 互乡的一个儿童却受到孔子的接见, 弟子们都疑惑不解。孔子说: 我是赞许他向前进, 而不是赞成他往后退的。〔做事〕 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使自己清洁以求进步, 我是赞许他的清洁, 而不管他以往的行为。
【注释】
① 互乡: 地名。究竟是何处, 已不可确考。一说, 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 所记徐州沛县合乡的故城, 即古时 互乡 之地。② 与: 赞许, 赞成, 肯定。下同。③ 保: 守。引申为追究, 纠缠。 子曰: 仁远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 【今译】
孔子说: 仁, 〔距离我〕 远吗?〔只要〕 我想要做到仁, 仁就〔随着心念〕 到了。
陈司败问
①
: 昭公知礼乎
②
? 孔子曰: 知礼。 孔子退, 揖巫马期而进之曰
③
: 吾闻君子不党
④
, 君子亦党乎?君取于
吴
⑤
, 为同姓, 谓之‘吴孟子’
⑥
。君而知礼, 孰不知礼! 巫
马期以告。子曰: 丘也幸, 苟有过, 人必知之。 【今译】
陈司败问: 鲁昭公知礼吗? 孔子说: 知礼。 孔子出来以后, 〔陈司败〕 向巫马期作了个揖, 走近他说: 我听说君子是不偏袒别人的, 难道君子也偏袒别人吗?鲁君娶了一个吴国女子, 是同姓, 却称她为‘吴孟子’。 如果说鲁君知礼, 还有 不知礼呢? 巫马期〔把这些话〕 告诉孔子。孔子说: 我真幸运, 如果有了过错, 人家一定会知道。 【注释】
① 陈司败: 陈国的司寇(主管司法的官员)。 一说, 姓陈, 名司败, 是齐国大夫。
② 昭公: 鲁国国君, 姓姬, 名裯 (óu愁), 公元前 年至公元前 年在位。 昭 是死后的谥号。③ 揖(yī衣): 拱手行礼, 作揖。 巫马期: 孔子的弟子, 姓巫马, 名施, 字子期。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岁, 生于公元前 年, 卒年不详。
④ 党: 偏袒, 包庇, 有偏私。 ⑤ 取: 同 娶。
⑥ 吴孟子: 鲁昭公夫人。春秋时, 国君夫人的称号, 一般是用她出生的国名加上她的姓。吴孟子姓姬, 便应称 吴姬。 但是, 吴国与鲁国的国君都姓姬(吴国是周文王的伯父太伯的后代, 鲁国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姬旦的后代), 按照周礼的规定, 同姓是不能通婚的。为了掩人耳目, 鲁昭公避讳, 不称她为 吴姬, 而称 吴孟子 (孟, 指她是长女; 子, 是宋国的姓。一说, 孟子 是昭公夫人的名字, 见《左传 哀公十二年》)。 故陈司败批评指责他 君而知礼, 孰不知礼。 然而, 孔子为什么还说鲁昭公 知礼 呢?这是因为周礼提倡 为尊者讳, 为贤者讳, 为亲者讳。 孔子宁可自己承担过错, 而不说鲁君不知礼。
子与人歌而善, 必使反之
①
, 而后和之
②
。
【今译】
孔子同别人一起唱歌, 〔如果〕 别人唱得好, 就一定让他再唱一遍, 然后自己跟着〔他的音调〕 唱和。【注释】
① 反: 反复, 再一次。
② 和 (è贺): 跟随着唱, 应和, 唱和。子曰: 文, 莫吾犹人也
①
。躬行君子, 则吾未之有得。 【今译】
孔子说: 在文化方面, 大概我和别人差不多。至于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 我还没有做到。 【注释】
① 莫: 推测之词。大概, 或者, 也许。一说, 文莫 连读, 即 曤慔, 意为黾(mǐn敏) 勉努力。句中的意思是: 在奋勉努力方面, 我和别人差不多。
子曰: 若圣与仁, 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①
, 诲人不倦,
则可谓云尔已矣
②
。 公西华曰: 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今译】
孔子说: 如果说到‘圣’ 与‘仁’, 那我怎么敢当!〔我〕 只不过〔要朝着‘圣’ 与‘仁’ 的方向〕 努力而从不满足, 教育别人从不感到疲倦, 〔对于我〕 尚且可以这样说吧。 公西华说: 这正是弟子学不到的。 【注释】
① 抑: 转折语气词。然则, 抑或, 或许。② 云尔: 这样, 如此。
子疾病
①
, 子路请祷
②
。子曰: 有诸
③
? 子路对曰: 有
之。《诔》 曰
④
: ‘祷尔于上下神祇
⑤
。’ 子曰: 丘之祷久矣
⑥
。
【今译】
孔子病重, 子路请求祈祷。孔子说: 有这个道理吗? 子路回答说: 有的。《诔》 文上说: ‘为您向天地上下的神灵祈祷。’ 孔子说: 我在祈祷已 很久了。 【注释】
① 疾病: 疾, 就是病。再加一个 病 字, 指病情严重。② 祷: 向鬼神祝告, 请求福祐。③ 诸: 之乎 的合音。
④ 诔(lě 垒): 一种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章。这里当作 讄, 指古代为生者向鬼神祈福的祷文。 ⑤ 神祇(qí奇): 古代称天神为 神, 地神为 祇。 ⑥ 丘之 句: 久, 长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你不必再祈祷了。孔子并不相信向鬼神祈祷能治好病, 所以婉言谢绝子路的请求。子曰: 奢则不孙
①
, 俭则固
②
。与其不孙也, 宁固。
【今译】
孔子说: 奢侈了就会不逊, 节俭了就〔显得〕 鄙陋。与其不逊, 宁可鄙陋。
【注释】
① 孙: 同 逊。 恭顺, 谦让。② 固: 固陋, 鄙陋, 小气, 寒酸。子曰: 君子坦荡荡
①
, 小人长戚戚
②
。
【今译】
孔子说: 君子心胸平坦宽广, 小人局促 常忧愁。 【注释】
① 坦: 安闲, 开朗, 直率。 荡荡: 宽广, 辽阔。② 长: 常, 总是。 戚戚: 忧愁, 哀伤, 局促不安, 患得患失。
子温而厉, 威而不猛, 恭而安。【今译】
孔子温厚而又严肃, 有威严而不凶猛, 恭谨而又安详。 泰伯篇第八
(共二十一章)
主要讲孔子、曾子的言论, 及对古人的评赞。子曰: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①
, 三以天下让
②
, 民无得
而称焉。
【今译】
孔子说: 泰伯可以称得上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 三次以天下相让, 人民真不知该怎样称赞他。 【注释】
① 泰伯: 周朝姬氏的祖先有名叫古公晻 (ǎn胆) 父的, 又称 太王。 古公晻父共有三个儿子: 长子泰伯(又称 太伯), 次子仲雍, 三子季历(即周文王姬昌的父亲)。 传说古公晻父见孙儿姬昌德才兼备, 日后可成大业, 便想把王位传给季历, 以谋求后世能扩展基业, 有所发展。泰伯体察到了父亲的意愿, 就主动把王位的继承权让给三弟季历;而季历则认为, 按照惯例, 王位应当由长兄继承, 自己也不愿接受。后来, 泰伯和二弟仲雍密谋, 以去衡山采药为名, 一起悄悄离开国都, 避居于荆蛮地区的勾吴。泰伯后成为周代吴国的始祖。② 三以 句: 天下, 代指王位。第一次让, 是泰伯离开国都, 避而出走。第二次让, 是泰伯知悉父亲古公晻父去世, 故意不返回奔丧, 以避免被众臣拥立接受王位。第三次让, 是发丧之后, 众臣 议立新国君时, 泰伯在荆蛮地区, 索性与当地黎民一样, 断发纹身, 表示永不返回。这样, 他的三弟季历只好继承王位。有了泰伯的这 三让, 才给后来姬昌(周文王) 继位统一天下创设了条件, 奠定了基础。因此, 孔子高度称赞泰伯。
子曰: 恭而无礼则劳, 慎而无礼则葸①
, 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
②
。君子笃于亲
③
, 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 则
民不偷
④
。
【今译】
孔子说: [只是容貌态度]恭敬而没有礼[来指导]就会劳扰不安;[只是做事]谨慎而没有礼[来指导]就会畏缩多惧;[只是]刚强勇猛而没有礼[来指导]就会作乱;[只是]直率而没有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刻薄尖酸。君子如果厚待亲族, 老百姓就会按仁德来行动;君子如果不遗忘故旧, 老百姓也就厚道了。
【注释】
① 葸(xǐ洗): 过分拘谨, 胆怯懦弱。② 绞: 说话尖酸刻薄, 出口伤人;太急切而无容忍。③ 笃 (ǔ赌): 诚实, 厚待。④ 偷: 刻薄。
曾子有疾
①
, 召门弟子曰: 启予足
②
, 启予手!《诗》 云:
‘战战兢兢, 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③
。’ 而今而后, 吾知免夫。
小子
④
!
【今译】
曾子病危, 召集他的弟子们来, 说: [掀开被子]看看 我的脚, 看看我的手[有无毁伤之处]。《诗》 中说: ‘战战兢兢, 就好像站在深渊旁边, 就好像踩在薄冰之上。’ 从今以后, 我知道[我的身体]会免于毁伤了。弟子们! 【注释】
① 曾子: 曾参, 孔子的弟子。《论语》 成书时, 后世门生记其言行, 尊称为 子。
② 启: 开。这里指掀开被子看一看。一说, 同 , 看。③ 战战兢兢 句: 引自《诗 小雅 小旻(mín民)》 篇。曾参借用这句话, 表明自己一生处处小心谨慎, 避免身体受损伤, 算是尽了孝道。据《孝》 载, 孔子曾对曾参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 履, 本义是单底鞋, 也泛指鞋。这里作动词用, 走, 踩, 步行。
④ 小子: 称弟子们。这里说完一番话之后再呼弟子们, 表示反复叮咛。
曾子有疾, 孟敬子问之
①
。曾子言曰: 鸟之将死, 其鸣也哀
②
; 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 动容貌③
,
斯远暴慢矣;正颜色, 斯近信矣;出辞气④
, 斯远鄙倍矣
⑤
。笾
豆之事
⑥
, 则有司存
⑦
。
【今译】
曾子病危, 孟敬子去探望他。曾子说: 鸟将要死的时候, 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 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应当重视的道德有三方面: 使容貌谦和严肃, 就可以避免粗暴急躁, 放肆怠慢;使脸色正派庄重, 就接近于诚实守信;说话注意言词[得体]和口气[声调合宜], 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 自有主管的官吏去办。 【注释】
① 孟敬子: 姓仲孙, 名捷, 武伯之子, 鲁国大夫。 问: 看望, 探视, 问候。
② 也: 句中语气助词。表示提顿, 以起下文, 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
③ 动容貌: 即 动容貌以礼。 指容貌谦和, 恭敬, 从容, 严肃, 礼貌等。
④ 出辞气: 即 出辞气以礼。 出, 是出言, 发言。 辞气, 指所用的词句和语气。
⑤ 鄙倍: 鄙, 粗野。 倍, 同 背。 指背理, 不合理, 错误。⑥ 笾豆之事: 笾 (ān边), 古代一种竹制的礼器, 圆口, 下面有高脚, 在祭祀宴享时用来盛果脯。 豆, 古代一种盛食物盛肉的器皿, 木制, 有盖, 形状像高脚盘。笾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礼中的用具。笾豆之事, 就是指祭祀或礼仪方面的事务。⑦ 有司: 古代指主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吏。这里具体指管理祭祀或仪礼的小官吏。 存: 有, 存在。曾子曰: 以能问于不能, 以多问于寡;有若无, 实若虚;犯而不校
①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②
。
【今译】
曾子说: 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询问, 知识多的却向知识少的人询问;有[本事]却好像没有, [知识学问]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冒犯也不去计较。从前我的朋友曾 这样做过。
【注释】
① 校(j ào叫): 计较。② 吾友: 我的朋友。有人认为: 曾参指的是他的同学颜回。 曾子曰: 可以托六尺之孤①
, 可以寄百里之命
②
, 临大节
而不可夺也
③
。君子人与
④
?君子人也!
【今译】
曾子说: 可以把年幼的孤儿托付给他, 可以把国家的命运委托给他, 面临重大考验有气节而不动摇屈服。这是君子一类的人吗?是君子一类的人啊! 【注释】
① 六尺之孤: 孩子死去父亲, 叫 孤。 六尺之孤, 指尚未成年而登基接位的年幼君主。古代的 尺 短, 一尺合现代市尺六寸九分。身长 六尺, 其实只合现在四尺一寸四分(约 公分), 一般指未成年的小孩(十五岁以下)。
② 寄百里之命: 寄, 寄托, 委托。 百里, 指方圆百里的一个诸侯国。 命, 指国家的政权与命运。③ 不可夺: 指其志不可夺, 不能使他动摇屈服。④ 与: 同 欤。 语气词。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①
,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②
,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今译】
曾子说: 士, 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 [因为]责任重大, 道路遥远。把实现‘仁’ 看作是自己的任务, 不也是很重大吗?[要终生为之奋斗]到死才停止, 不也是很遥远吗?
【注释】
① 弘毅: 弘, 广大, 开阔, 宽广。 毅, 坚强, 果敢, 刚毅。 宋代儒学家程颢解说: 弘而不毅, 则无规矩而难立;毅而不弘, 则隘陋而无以居之。 弘大刚毅, 然后能胜重任而远到。 ② 仁以 句: 以仁为己任 的倒装句。把实现 仁 看作是自己的任务。
子曰: 兴于《诗》
①
, 立于礼
②
, 成于乐
③
。
【今译】
孔子说: 用《诗》 激励志气, 用礼作为行为规范的立足点, 用乐完成人格修养社会之治。 【注释】
① 兴: 兴起, 勃发, 激励;受到《诗》 的感染, 而热爱真善美, 憎恨假恶丑。
② 立: 立足于社会, 树立道德。③ 成: 完成, 达到。这里指以音乐来陶冶性情, 养高尚的人格, 完成学业, 最终达到全社会 礼乐之治 的最高境界。子曰: 民可使由之
①
, 不可使知之。
【今译】
孔子说: 对老百姓, 可以使他们顺着当政者所指点的路线去走, 而不可以使他们都知道为什么这样走。 【注释】
① 由: 从, 顺从, 听从, 由什么道路。孔子认为下层百姓的才智能力、认识水平、觉悟程度各不一样, 当政者在施行政策法令时, 只能要求他们遵照着去做, 而不可以使人人都知道这样做的道理。子曰: 好勇疾贫
①
, 乱也。人而不仁
②
, 疾之已甚
③
, 乱
世。
【今译】
孔子说: 爱勇敢而恨贫穷, 会闯乱子。对不仁的人, 恨得太厉害, 也会激出祸乱。
【注释】
① 疾: 厌恶, 憎恨。
② 人而不仁: 不仁的人。
③ 已甚: 太过分, 很厉害。
子曰: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使骄且吝①
, 其馀不足观也
已。
【今译】
孔子说: [一个人]假如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 只要骄傲自大而且吝啬小气, 馀下的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注释】
① 吝(lìn赁): 吝啬, 小气, 过分爱惜, 应当用而不用。子曰: 三年学, 不至于谷
①
, 不易得也。
【今译】
孔子说: 学了三年, 并不转到要官做求俸禄的念头上去, 是难得的啊。
【注释】
① 谷: 谷子, 小米。古代官吏以谷子来计算俸禄, 这里以 谷 代指做官及其俸禄。
子曰: 笃信好学, 守死善道
①
, 危邦不入, 乱邦不居
②
。
天下有道则见
③
, 无道则隐。邦有道, 贫且贱焉, 耻也;邦无道, 富且贵焉, 耻也。
【今译】
孔子说: 坚定信念, 努力学习, 誓死保全并爱好〔治国作人之〕 道, 有危险的国家, 不要进入;有祸乱的国家, 不要在那儿居住。天下有道, 就出来从政;天下无道, 就隐居起来。国家有道, 而自己贫贱, 是耻辱;国家无道, 而自己富贵, 也是耻辱。
【注释】
① 道: 这里指治国作人的 则与方法。下文 邦有道 邦无道 则指社会政治局面的好与坏, 国家政治是否走上正道。② 危邦, 乱邦: 东汉儒学家包咸解说: 臣弑君, 子弑父, 乱也;危者, 将乱之兆(征兆, 预兆) 也。 ③ 见: 同 现。 表现, 出现, 出来。子曰: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①
。
【今译】
孔子说: 不在那个职位上, 就不要过问那方面的政事。 【注释】
① 谋: 参与, 考虑, 谋划。
子曰: 师挚之始
①
, 《关雎》 之乱
②
, 洋洋乎盈耳哉!
【今译】
孔子说: 从太师挚演奏开始, 到结尾演奏《关雎》, 多么美盛啊, 那充满在我耳朵中的乐曲! 【注释】
① 师挚之始: 师, 指太师, 乐师。鲁国的乐师名挚(z ì志), 一名 乙。 因他擅长弹琴, 又称 琴挚。 始, 乐曲的开端, 即序曲。古代奏乐, 开端叫 升歌, 一般由太师演奏, 故说 师挚之始。 ② 关雎: 《诗》 的第一篇。参见前《八佾篇第三》 第二十章。乱: 乐曲结尾的一段, 由多种乐器合奏。这里指演奏到结尾时所奏的《关雎》 乐章。
子曰: 狂而不直, 侗而不愿
①
, 暎暎而不信
②
, 吾不知之
矣。
【今译】
孔子说: [有的人]狂妄而不正直, 幼稚无知还不谨慎, 表面上诚恳却不守信用, 我不知道这种人怎么会这样。 【注释】
① 侗(tón 同): 幼稚无知。 愿: 谨慎, 老实, 厚道。② 暎暎(k n 空): 诚恳。这里指表面上装出诚恳的样子。子曰: 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 【今译】
孔子说: 学习就像追赶[什么]而追不上那样, [追上了]还恐怕再失去它。
子曰: 巍巍乎
①
, 舜、禹之有天下也, 而不与焉②
。
【今译】
孔子说: 多么崇高伟大啊, 舜、禹得到了天下, 却不去谋取个人的私利呀。
【注释】
① 巍巍: 本是形容高大雄伟的山, 在这里用, 是赞美舜和禹的崇高伟大。
② 而不与焉: 历来学者有四种解释: 一、 与, 赞许。意思是: 舜、禹, 难道不值得赞许吗?二、 与, 同 举。 拔取, 夺取。意思是: 舜、禹得到天下, 不是靠夺取而来的。三、 与, 参与政事。意思是: 舜、禹得到天下, 重视选贤任能, 发挥大臣们的作用, 自己并不亲自干预具体的政事。四、 与, 同 预。 参与, 含有私自占有和享受的意思。意思是: 尧把天下禅让给舜, 舜后来又禅让给禹, 他们不是孜孜以求王位, 不以得到王位为乐;虽然得了天下, 却好像同自己不相关一样, 不以国君的地位去谋取个人的私利、贪图个人的享受。本书取此说。
子曰: 大哉, 尧之为君也!巍巍乎, 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
①
。荡荡乎
②
, 民无能名焉
③
。巍巍乎, 其有成功也。焕乎
④
,
其有文章
⑤
。
【今译】
孔子说: 伟大呀, 尧做为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 只有天是最高大的, 只有尧才能效法天。他的恩德功绩多么广大啊, 人民不知该怎样称赞他。多么崇高啊, 他成就的功业。多么光辉啊, 他制定的礼乐典章制度。 【注释】
① 则: 效法, 取法。
② 荡荡: 广大, 广远, 广博无边。③ 名: 用言语去形容, 赞美。④ 焕: 光辉, 光明。
⑤ 文章: 指礼乐典章制度。舜有臣五人
①
, 而天下治。武王曰: 予有乱臣十人②
。 孔
子曰: 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③
, 于斯为盛
④
, 有妇人焉,
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
⑤
, 以服事殷。周之德,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今译】
舜有贤臣五人, 就能把天下治理好。周武王说: 我有能治理国家的大臣十人。 孔子[因此]说: 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么?在唐尧、虞舜时代[之后], 周武王时期人才最盛, 然而[十位治国大臣中]有一人是妇女, 实际上只有九人而已。[周文王]已 占有了三分之二的天下, 他却仍然向殷纣王称臣。周朝的道德, 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注释】
① 舜有 句: 传说舜有五位贤臣, 分别是: 禹, 稷(jì记), 契(x è谢), 皋陶 (āoyáo高摇), 伯益。② 乱臣十人: 乱, 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乱臣, 指能治理国家的大臣。十人是: 周公旦, 召公奭(s ì式), 太公望, 毕公, 荣公, 太颠, 闳夭, 散宜生, 南宫适(武王曾命他 散鹿台之财, 发钜桥之粟, 以赈贫弱。 与孔子弟子南宫适不是一人), 另有一名妇女是邑姜(南宫适夫人, 专管内务)。 ③ 唐虞之际: 尧舜之时。 唐, 尧的国号。 虞, 舜的国号。 际, 时期, 时候。
④ 斯: 代词。指周武王时代。⑤ 三分 句: 传说商纣时天下分为九州, 归附文王的已有六个州(荆, 梁, 雍, 豫, 徐, 扬), 只有青、兖、冀三州属商纣王。 子曰: 禹, 吾无间然矣①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
②
; 恶衣
服而致美乎黻冕
③
; 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④
。禹, 吾无间然矣!
【今译】
孔子说: 对于禹, 我没有可批评的地方啊。他的饮食菲薄, 却尽量[以丰洁的祭品]孝敬鬼神;他平时穿衣服很简朴, 而祭祀时却尽量穿华美的礼服;他住的宫室低矮狭小, 却尽力兴修水利, 挖沟开田间水道。对于禹, 我没有可批评的地方啊!
【注释】
① 间(j àn见): 本意指空隙。这里用作动词, 含有挑剔、批评、非议等意思。
② 菲 (ě 匪); 菲薄, 不丰厚。 致: 致力, 努力去做。③ 黻冕 (ǔ m ǎn府免): 祭祀时穿的礼服, 叫黻;官职在大夫以上的人戴的礼帽, 叫冕。
④ 卑: 低矮狭小, 简陋。 洫(xù序): 田间的水道, 起着正疆界、备旱涝的作用。
子罕篇第九
(共三十章)
主要讲孔子提倡礼制, 鼓励人们好学不倦;以及记述孔子不肯说什么, 不肯做什么。
子罕言利
①
, 与命与仁
②
。
【今译】
孔子很少谈财利, 赞同天命, 赞许仁德。【注释】
① 罕: 少。
② 与: 赞同, 肯定。一说, 与, 是连词 和。 则此句的意思为: 孔子很少谈财利、天命和仁德。宋儒程颐就曾说: 计利则害义, 命之理微, 仁之道大, 皆夫子所罕言也。 但是, 综观《论语》 全书, 共用 命 字 次, 其中含 命运 天命 意义的, 有 次;共用 仁 字 次, 其中含 仁德 意义的达 次。由此看来, 说孔子很少谈天命和仁德, 是缺乏根据的。达巷党人曰
①
: 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闻之, 谓门弟子曰: 吾何执
②
?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今译】
达巷那个地方的人说: 真伟大呀孔子!知识学问很广博, 而没有可以成名的专长。 孔子听到这话, 对本门弟子们说: 我专做什么呢?做驾车的事吗?做射箭的事吗?[那么]我从事驾车吧!
【注释】
① 达巷党人: 达巷那个地方的人。 达巷, 地名。山东省滋阳县(今兖州市) 西北, 相传即达巷党人所居。 党, 古代地方组织, 五百家为一党。一说, 达巷党人, 指项槖(tuó驼)。 传说项槖七岁为孔子师。
② 执: 专做, 专门从事。
子曰: 麻冕
①
, 礼也;今也纯
②
, 俭
③
。吾从众。拜下
④
,
礼也;今拜乎上, 泰也
⑤
。虽违众, 吾从下。
【今译】
孔子说: 用麻布做的礼帽, 符合古礼;现在用丝绸做, 比较节俭。我赞成众人的做法。[臣见君王]先在堂下跪拜行礼[然后升堂再跪拜一次], 符合古礼;现在[臣见君, 不先在堂下拜, 而是直接]升堂时行一次跪拜礼, 这是高傲轻慢的表现。虽然违反众人的做法, 我还是赞成先在堂下行跪拜礼。
【注释】
① 麻冕: 用麻布制成的礼帽。按古时规定, 要用两千四百根麻线, 织成二尺二寸宽(约合现在一尺五寸) 的布来做。很费工, 所以不如用丝绸俭省。
② 纯: 黑色的丝绸。
③ 俭: 节俭, 俭省。④ 拜下: 按照传统古礼, 臣见君王, 先在堂下跪拜;君王打了招呼之后, 到堂上再跪拜一次。⑤ 泰: 轻慢, 骄奢。
子绝四: 毋意
①
, 毋必
②
, 毋固
③
, 毋我
④
。
【今译】
孔子杜绝了四种缺点: 不凭空猜测意料, 不绝对肯定, 不固执拘泥, 不自以为是。
【注释】
① 毋: 同 勿。 不, 不要。 意: 推测, 猜想。② 必: 必定, 绝对化。
③ 固: 固执, 拘泥。
④ 我: 自私, 自以为是, 唯我独尊。子畏于匡
①
, 曰: 文王既没
②
, 文不在兹乎
③
?天之将丧
斯文也,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④
; 天之未丧斯文也, 匡人其
如予何
⑤
!
【今译】
孔子在匡地受到围困拘禁, 他说: 周文王已 死了, 周代的文化遗产不都是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想要毁灭这种文化, 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要毁灭这种文化, 匡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注释】
① 子畏于匡: 畏, 受到威胁, 被拘禁。 匡, 地名。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十五里有 匡城, 疑即此地。公元前 年, 孔子从卫 国去陈国时, 过匡地, 被围困拘禁。其 因有二: 一、当时楚国正进攻卫、陈, 群众不了解孔子, 对他怀疑, 有敌意, 有戒心。二、匡地曾遭受鲁国阳货的侵扰暴虐。阳货, 又名阳虎(一说, 字货), 是春秋后期鲁国季氏的家臣, 权势很大。当阳货侵扰匡地时, 孔子的一名弟子颜克曾 参与。这次, 孔子来到匡地, 正好是颜克驾马赶车, 而孔子的相貌又很像阳货, 人们认出了颜克, 于是以为是仇人阳货来了, 便将他包围, 拘禁了五天, 甚至想杀他。直到弄清真情, 才放了他们。② 文王: 周文王。姓姬, 名昌, 西周开国君王周武王(姬发) 的父亲。孔子认为文王是古代圣人之一。③ 兹: 这, 此。这里指孔子自己。④ 后死者: 孔子自称。 与: 参与。引申为掌握, 了解。一说, 通 举。 兴起。
⑤ 如予何: 把我如何, 能把我怎么样。 予, 我。太宰问于子贡曰
①
: 夫子圣者与
②
?何其多能也? 子贡
曰: 固天纵之将圣
③
, 又多能也。 子闻之, 曰: 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事
④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今译】
太宰问子贡道: 孔夫子是圣人吧?怎么这样多才多艺呢? 子贡说: 这本是上天使他成为圣人, 又使他多才多艺的。 孔子听到后, 说: 太宰了解我吗?我少年时贫贱, 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艺。[地位高的]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多啊。
【注释】
① 太宰: 周代掌管国君宫廷事务的官员。当时, 吴、宋二国的上大夫, 也称太宰。一说, 这人就是吴国的太宰伯嚭(pǐ匹), 不可确 考。
② 与: 同 欤。 语气助词。③ 纵: 让, 使, 听任, 不加限量。④ 鄙事: 低下卑贱的事。孔子年轻时曾从事农业劳动, 放过羊, 赶过车, 当过仓库保管, 还当过司仪, 会吹喇叭演奏乐器等等。牢曰
①
: 子云: ‘吾不试
②
, 故艺。’
【今译】
牢说: 孔子说过: ‘[年少时]我没有[被任用]做官, 所以学会许多技艺。’
【注释】
① 牢: 有人认为是孔子的弟子琴牢。姓琴, 字子开, 一字子张, 或称 琴张。 卫国人。但《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 并无此人。② 试: 用。引申为被任用, 做官。子曰: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①
, 空空如
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②
。
【今译】
孔子说: 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有位乡下人问我[一些问题], 我脑子里像是空空的;可是我询问了[那些问题的]正反两方面, 就完全有了[答案]。 【注释】
① 鄙夫: 这里指乡村的人。 鄙, 周制, 以五百家为 鄙。 后也称小邑、边邑为 鄙。
② 叩: 询问。 两端: 两头。指事情(问题) 的正反、始终、本末等两个方面。 竭: 完全, 穷尽。 子曰: 凤鸟不至
①
, 河不出图
②
, 吾已矣夫!
【今译】
孔子说: 凤鸟不飞来, 黄河也不出现八卦图, 我[这一生]将要完了!
【注释】
① 凤鸟: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雄的叫 凤, 雌的叫 凰, 羽毛非常美丽, 为百鸟之王。传说凤鸟在舜的时代和周文王时代出现过。凤鸟的出现, 象征着天下太平, 圣王 将要出世。② 图: 传说上古伏羲时代, 黄河中有龙马背上驮着 八卦图 出现。 图 的出现, 是 圣人受命而王 的预兆。《尚书 周书 顾命》 篇, 记有 河图 之事。文中, 孔子以 凤 图 之说, 表示自己对当时政治黑暗, 天下混乱, 大道不行 的失望。子见齐衰者
①
, 冕衣裳者与 者
②
, 见之, 虽少, 必作
③
;
过之, 必趋
④
。
【今译】
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 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 虽然他们年轻, 相见时, 孔子一定站起身来;在他们面前 过的时候, 也一定要恭敬地迈小步快快走过。【注释】
① 齐衰(zī uī资崔): 古代用麻布做的丧服。为五服之一, 因其缉边缝齐, 故称。 齐, 衣的下摆。② 冕衣裳者: 冕, 做官人戴的高帽子; 衣, 上衣; 裳, 下服。总起来指穿着礼服(官服) 的人。 (ǔ古): 双目失明, 盲人。③ 作: 站起身来。表示同情和敬意。④ 趋: 迈小步快走。也是表示敬意。 颜渊喟然叹曰
①
: 仰之弥高
②
, 钻之弥坚
③
; 瞻之在前
④
,
忽焉在后。夫子 然善诱人
⑤
,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
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⑥
, 虽欲从之, 末由也已
⑦
。
【今译】
颜渊感叹地说: [老师的道德品格和学识, ]抬头仰望, 越望越觉得高;努力去钻研, 越钻研越觉得艰深;看着好像在前面, 忽然又像是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人, 用文化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 用礼节来约束我的行动, 使我想停止前进也不可能, 直到竭尽了我的才力[也不能停止学习]。总好像有一个非常高大的东西立在前面, 虽然很想要攀登上去, 却没有途径。
【注释】
① 喟(kuì溃): 叹气, 叹息。② 弥: 更加, 越发。
③ 钻: 深入钻研。 坚: 本意是坚硬, 坚固。这里引申为深, 艰深。
④ 瞻(z ān沾): 看, 视。⑤ 然: 一步一步有次序地。 诱: 引导, 诱导。⑥ 卓尔: 高大直立的样子。
⑦ 末由: 指不知从什么地方, 不知怎么办, 没有办法去达到。 末, 没有, 无。 由, 途径。子疾病
①
, 子路使门人为臣
②
。病间
③
, 曰: 久矣哉, 由
之行诈也
④
!无臣而为有臣。吾 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 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⑤
?且予纵不得大葬
⑥
, 予
死于道路乎?
【今译】
孔子病重, 子路派弟子去做家臣[以便负责料理后事]。后来孔子的病好转一些, 便说: 很久了啊, 仲由干这种欺 人的事!我本来没有家臣, 却要装作有家臣。让我欺 呢?欺 上天吗?况且, 我与其在家臣的料理下死去, 倒不如在弟子你们的料理下死去。而且, 我即使不能以大夫之礼来隆重安葬, 难道我会死在道路上吗? 【注释】
① 疾病: 疾, 生病。 病, 病重, 病危。② 臣: 指家臣。按当时礼法, 只有受封的大夫, 才有家臣, 死后丧事, 也是由家臣负责料理。孔子那时已 不做官了, 本来没有家臣, 但是子路却要安排门人去充当孔子的家臣, 这是为了摆一下排场, 准备以大夫之礼来安葬孔子。
③ 间(j àn见): 本指间隙。这里指疾病好了一些, 病势转轻。④ 由: 即子路。姓仲名由, 子路是字。⑤ 无宁: 无, 发语词, 没有意义。 宁, 宁可。 无宁 常与 与其 连用, 表示选择。 与其 用在放弃的一面, 无宁 用在肯定的一面。 二三子: 对弟子们的称呼, 犹言 你们几位。 ⑥ 大葬: 指按葬大夫的礼节来安葬。子贡曰: 有美玉于斯, 韫椟而藏诸①
?求善贾而沽诸
②
?
子曰: 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今译】
子贡说: 有一块美玉在这里, 是把它放入柜子里收藏起来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它呢? 孔子说: 卖它吧!卖它吧!我正等着识货的商人哩! 【注释】
① 韫椟: 韫(yùn运), 收藏起来。 椟 (ú毒), 柜子。后以 韫椟 表示怀才未用。
② 贾 (ǔ古): 商人。古代称行商, 为商;有固定店铺的商人, 为贾。沽 (ū姑): 卖, 买。 诸: 之乎 二字的合音。子欲居九夷
①
。或曰: 陋
②
, 如之何? 子曰: 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
【今译】
孔子想要迁到九夷地方居住。有人说: 那里很落后, 如何能居住呢? 孔子说: 君子居住到那里[去实行教化], 还有什么落后的呢?
【注释】
① 九夷: 我国古代称东部的少数民族为夷。至于 九夷, 或说是指九个不同的部族;或说是对东部夷族地区的总称;或说即 淮夷, 是散居于淮水、泗水之间的一个部族。已不可确考。② 陋: 本义是狭小, 简陋。这里引申为 济、文化的落后。子曰: 吾自卫反鲁
①
, 然后乐正, 《雅》 《颂》 各得其所②
。
【今译】
孔子说: 我自卫国返回鲁国, 然后把乐曲进行了整理订正, 使雅归雅, 颂归颂, 各归于适当的位置。 【注释】
① 自卫反鲁: 反, 同 返。 指公元前 年(鲁哀公十一年) 冬, 因卫国发生内乱, 孔子从那儿返回鲁国, 结束了他十四年来 周游列国 的生活。
② 雅, 颂: 《诗》 篇章分《风》 、《雅》 、《颂》 三大类。在古代, 《诗》 篇诗, 都是能唱的。不同的诗配有不同的乐曲。奏于朝曰雅, 奏于庙曰颂。这里指《雅》 、《颂》 的乐章内容和曲谱, 都得到了孔子的整理与订正, 而教之于徒, 传之于世。子曰: 出则事公卿, 入则事父兄, 丧事不敢不勉, 不为酒困, 何有于我哉
①
?
【今译】
孔子说: 在外[从政就职]事奉君王公卿, 在家事奉父母兄长, 办理丧事不敢不勤勉尽力, 就是喝酒也不致被醉倒, [这些事]我做到了哪些呢? 【注释】
① 何有 句: 一说, 此句意为: 我还有什么困难或遗憾呢?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①
, 不舍昼夜
②
。
【今译】
孔子在河边说: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地流去。
【注释】
① 逝者: 指逝去的岁月、时光。 斯: 这。这里指河水。 夫 (ú扶): 语气助词。
② 舍: 止, 停留。
子曰: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①
。
【今译】
孔子说: 我没见过爱慕德行像爱慕美色[那样热切]的 人。
【注释】
① 吾未见 句: 据《史记 孔子世家》 记载, 孔子 居卫月馀, 灵公与夫人(南子) 同车, 宦者雍渠参乘出, 使孔子为次乘(后面的第二部车子), 招摇市过之。 孔子因而发出了这一感叹。子曰: 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①
, 止, 吾止也。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
②
, 进, 吾往也
③
。
【今译】
孔子说: 比如用土来堆一座山, 只差一筐土便能堆成, 可是停止了, 那是我自己停止的。比如在平地上[堆土成山], 虽然才倒下一筐土, 可是前进[继续堆土], 那是我自己坚持往前的。
【注释】
① 篑(kuì溃): 装土用的竹筐子。② 覆: 底朝上 过来倾倒。
③ 往: 犹言前进。这几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办事中道而止, 则前功尽弃, 停止或前进, 责任在自己而不在别人。子曰: 语之而不惰者
①
, 其回也与
②
!
【今译】
孔子说: 听我对他说话而不懈怠的, 莫非只有颜回吧! 【注释】
① 惰: 懈怠, 不恭敬。
② 其: 表示揣测、反诘。莫非, 难道, 也许。 与: 同 欤。 语气助词。
子谓颜渊曰: 惜乎!吾见其进也, 未见其止也。 【今译】
孔子谈到颜渊, [追叹]说: 真可惜呀[他不幸死了]!我只看到他不断前进, 从来没见他停止过。 子曰: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①
!
【今译】
孔子说: [种庄稼]只是出苗而不秀穗的是有的吧!只秀穗却不灌浆不结果实的也是有的吧! 【注释】
① 据《论语注疏》, 此章是孔子惋惜颜渊早逝而作。子曰: 后生可畏,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 斯亦不足畏也已。
【今译】
孔子说: 年轻人是值得敬服的, 怎么知道将来的人们不如现在的人们呢?但如果到了四十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 那也就不值得敬服了。
子曰: 法语之言
①
, 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②
,
能无说乎
③
?绎之为贵
④
。说而不绎, 从而不改,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今译】
孔子说: 符合礼法的话, 能不听从吗?但只有[按照 则]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才是可贵的。顺耳好听的话, 能不让人高兴吗?但只有分析鉴别[这些话的真伪是非], 才是可贵的。如果只高兴而不分析鉴别, 只听从而不改正自己, [对于这样的人]我实在没有什么办法啊。 【注释】
① 法语之言: 指符合礼法规范、符合国家法令的正确的话。 法, 法则, 规则, 则。
② 巽与之言: 巽(xùn逊), 通 逊, 谦逊, 恭顺。 与, 赞许, 称赞。巽与之言, 指那种顺耳好听的、恭维称道的言词。③ 说: 同 悦。
④ 绎(yì义): 本义是抽丝。引申为寻究事理, 分析鉴别以便判断真假是非。
子曰: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①
。
【今译】
孔子说: 做人, 主要讲求忠诚, 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过错, 就不要怕改正。 【注释】
① 《学而篇第一》 第八章文字与此略同, 可参阅。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
①
, 匹夫不可夺志也
②
。
【今译】
孔子说: 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 一个人却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注释】
① 三军: 古制, 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周朝, 一个大诸侯国可拥有三军(三万七千五百人)。 ② 匹夫: 普通的人, 男子汉。子曰: 衣敝缊袍
①
, 与衣狐貉者立
②
, 而不耻者, 其由也
与?‘不忮不求, 何用不臧
③
?’ 子路终身诵之。子曰: 是道也, 何足以臧?
【今译】
孔子说: 穿着破旧的丝绵袍子, 同穿着狐貉皮袍子的人在一起站着, 而不觉得自己耻辱的人, 大概只有仲由吧?[《诗》 中说: ]‘不嫉妒别人, 不贪求财物, 什么行为能不好呢?’ 子路终身 常背诵这两句诗。孔子说: 做到这样固然是道之所在, 〔但〕 怎么能算得上十足的好呢? 【注释】
① 衣敝缊袍: 衣, 做动词用, 穿。 敝, 破, 坏。 缊(yùn运): 乱麻、旧绵絮。全句指穿着破旧的用乱麻掺旧绵絮做的袍子。② 衣狐貉者: 穿着狐狸皮貉皮袍子的人。指富贵者。 貉 (é盒), 似狸, 毛皮珍贵。
③ 不忮 二句: 出自《诗 邶风 雄雉》 篇。 忮(z ì志), 嫉妒别人。 求, 贪求财物。 何用, 何行, 什么行为。 臧(zān 脏), 好, 善。
子曰: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①
。
【今译】
孔子说: 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 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注释】
① 凋 (āo刁): 凋零, 萎谢, 草木花叶脱落。松柏树四季常青, 冬不凋。孔子以此为喻, 有 烈火见真金 、 路遥知马力 、 国乱识忠臣 、 士穷显节义 的含意。子曰: 知者不惑
①
,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今译】
孔子说: 聪明智慧的人不会迷惑, 实行仁德的人不会忧愁, 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注释】
① 知: 同 智。 智, 仁, 勇, 是孔子所提倡的三种传统美德。子曰: 可与共学, 未可与适道①
; 可与适道, 未可与立;
可与立, 未可与权
②
。‘唐棣之华, 偏其反而。岂不尔思, 室是远而
③
。’ 子曰: 未之思也, 夫何远之有? 【今译】
孔子说: 能够一起学习的人, 未必能一起学到‘道’; 能够学到‘道’ 的人, 未必能坚定不移地守‘道’; 能够坚守‘道’ 的人, 未必能灵活运用, 随机应变。古诗说: ‘唐棣树的花, 摇摇摆摆, 先开后合。难道我不思念你吗?你居住的太遥远了。’ 孔子[又]说: 这是没有真正思念啊, [如果真在思念]那还有什么遥远不遥远呢? 【注释】
① 适: 往。这里含有达到、学到的意思。 道: 指真理。② 权: 本义是秤锤。引申为权衡, 随宜而变。③ 唐棣 四句: 古诗。 唐棣 (ì弟), 又作 棠棣, 常棣, 树木名。生 南山谷中, 一名杉, 也叫郁李, 属蔷薇科, 落叶灌木。《诗 小雅 常棣》 有句: 常棣之华, 鄂不韡韡。 大意说, 常 棣树上的花啊, 花萼光明, 鲜鲜亮亮。其内 是借棠棣的花与萼相依相托, 比喻兄弟的亲密关系与互相友爱。 华, 同 花。 偏其反而, 此言唐棣之花在风中翩飞 舞。 偏, 同 翩。 疾飞, 随风 动摇摆。 反, 通。 动。 而, 语助词, 没有实际意义。 岂不尔思, 即 岂不思尔。 尔, 你。 室, 居住之处。此诗出处已不可确考。按诗意推测, 作者可能是借唐棣花起兴, 表达他希望同情人(或友人) 聚合的心情。
孔子以上这段话, 阐明了掌握 道 、实行 道 的层次有五: 一、能学习 道; 二、能把 道 真正学到手;三、能坚守 道; 四、能灵活运用 道, 以随机应变;五、只要心中常想着 道, 道 并不遥远, 就在眼前;重要的不在于口头上讲, 而在于实际去做。 乡党篇第十
(共二十七章)
主要讲孔子平素的举止言谈, 衣食住行, 生活习惯。孔子于乡党
①
, 恂恂如也
②
, 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 便便言
③
, 唯谨尔。
【今译】
孔子在家乡, 表现得信实谦卑、温和恭顺, 似乎是不善于讲话的人。[但是]在宗庙祭祀、在朝廷会见君臣的场合, 他非常善于言谈, 辩论详明, 只是比较谨慎罢了。【注释】
① 乡党: 指在家乡本地。古代, 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一乡, 五百户为一党。
② 恂恂(xún寻): 信实谦卑, 温和恭顺, 而又郑重谨慎的样子。③ 便便(p án骈): 擅长谈论, 善辩。朝, 与下大夫言
①
, 侃侃如也
②
; 与上大夫言, 訒訒如也
③
。
君在, 踧踖如也
④
, 与与如也
⑤
。
【今译】
[孔子]在朝廷上, [当君王还未临朝时]与[同级的]下 大夫说话, 刚直和乐, 从容不迫;与[地位尊贵的]上大夫说话, 和颜悦色, 中正诚恳。君王临朝到来, [孔子]表现出恭敬而又不安, 慢步行走而又小心谨慎。【注释】
① 下大夫: 周代, 诸侯以下是大夫。大夫的最高一级, 称 卿, 即 上大夫; 地位低于上大夫的, 称 下大夫。 孔子当时的地位, 属下大夫。
② 侃侃(kǎn砍): 说话时刚直和乐, 理直气壮, 而又从容不迫。③ 訒訒(yín银): 和颜悦色, 而能中正诚恳, 尽言相诤。④ 踧踖 (ùjí醋急): 恭敬而又不安的样子。⑤ 与与: 漫步行走, 非常小心谨慎的样子。君召使摈
①
, 色勃如也
②
, 足躩如也
③
。揖所与立, 左右手,
衣前后, 襜如也
④
。趋进, 翼如也
⑤
。宾退, 必复命曰: 宾不
顾矣
⑥
。
【今译】
[鲁国]国君下令使孔子接待外宾, [孔子]脸色立刻庄重起来, 脚步加快起来。[孔子]向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时, 向左向右拱手, 衣服前后摆动, 都很整齐。他快步向前时, 姿态像鸟儿要展翅飞翔。宾客走了以后, 一定向国君回报说: 宾客已 不回头看了。
【注释】
① 摈 (ìn鬓): 同 傧。 古代称接引招待宾客的负责官员。这里用作动词, 指国君下令, 使孔子去接待外宾。② 勃如: 心情兴奋紧张, 脸面表现得庄重矜持。③ 躩(jué绝): 快步前进, 脚旋转而表敬意。 ④ 襜 (ān搀): 衣服整齐飘动。⑤ 翼如: 像鸟儿张开翅膀。
⑥ 不顾: 不回头看。指客人已走远了。入公门, 鞠躬如也
①
, 如不容。立不中门, 行不履阈②
。过
位
③
, 色勃如也, 足躩如也, 其言似不足者④
。摄齐升堂
⑤
, 鞠
躬如也, 屏气似不息者
⑥
。出, 降一等
⑦
, 逞颜色
⑧
, 怡怡如也
⑨
。
没阶
, 趋进, 翼如也。复其位, 踧踖如也。【今译】
[孔子]走进诸侯国君的大门, 便低头躬身[非常恭敬], 好像不容他直着身子进去。站立时不在门的中间, 行走时不踩门坎。 过国君的席位时, 脸色立刻庄重起来, 脚步加快, 说话时好像气力不足的样子。提起衣服的下摆向大堂上走的时候, 低头躬身[恭敬谨慎], 憋住一口气好像停止呼吸一样。出来时, 走下一级台阶, 才舒展脸色, 显出轻松的样子。走完了台阶, 快步向前, 姿态像鸟儿展翅。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还要表现出恭敬而又不安的样子。【注释】
① 鞠躬: 这里指低头躬身恭敬而谨慎的样子。② 履: 走, 踩。 阈(yù玉): 门限, 门槛。③ 过位: 按照古代礼节, 君王上朝与群臣相见时, 前殿正中门屏之间的位置是君王所立之位。到议论政事进入内殿时, 群臣都要 过前殿君王所立的位子, 这时君王并不在, 只是一个虚位, 但大夫们 过位 时, 为了尊重君位, 态度仍必须恭敬严肃。④ 言似不足: 说话时声音低微, 好像气力不足的样子。一说, 同朝者要尽量少说话, 不得不应对时, 也要答而不详, 言似不足。这都 是为了表示恭敬。
⑤ 摄齐: 摄, 提起, 抠起。 齐(zī资), 衣服的下襟, 下摆, 下缝。朝臣升堂时, 一般要双手提起官服的下襟, 离地一尺左右, 以恐前后踩着衣襟或倾跌失礼。
⑥ 屏气: 屏 (ǐn 丙), 抑制, 强忍住。屏气, 就是憋住一口气。 息: 呼吸。
⑦ 降一等: 从台阶走下一级。⑧ 逞颜色: 这里指舒展开脸色, 放松一口气。 逞, 快意, 称心, 放纵。
⑨ 怡怡如: 轻松愉快的样子。 没阶: 指走完了台阶。 没(mò墨), 尽, 终。执圭
①
, 鞠躬如也, 如不胜
②
。上如揖, 下如授。勃如战
色, 足蹜蹜
③
, 如有
④
。享礼
⑤
, 有容色。私觌
⑥
, 愉愉如也
⑦
。
【今译】
[孔子出使到别的诸侯国去]举着圭, 低头躬身[非常恭敬], 好像举不动的样子。向上举好像作揖, 放下来好像递东西给别人。脸色庄重而昂奋, 好像战战兢兢;步子迈得又小又快, 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在赠送礼品的仪式上, 显出和颜悦色。[以个人身份]私下会见时, 满脸笑容。【注释】
① 圭 (uī归): 一种上圆下方的长条形玉器。举行朝聘、祭祀、丧葬等礼仪大典时, 帝王、诸侯、大夫手里都要拿着这种玉器。依不同的地位身份, 所拿的圭也各有不同。这里指大夫出使到别的诸侯国去, 手里拿着代表本国君主的圭, 作为信物。② 不胜: 担当不起, 承受不住, 几乎不能做到。③ 蹜蹜(sù素); 形容脚步细碎紧密, 一种小步快走的样子。 ④ : 顺着, 沿着。⑤ 享礼: 向对方贡献礼品的仪式。 享, 献。⑥ 觌 (í笛): 见面, 会见, 以礼相见。⑦ 愉愉: 快乐, 心情舒畅, 露出笑容。君子不以绀緅饰
①
, 红紫不以为亵服
②
。当暑, 袝絺绤
③
,
必表而出之
④
。缁衣
⑤
, 羔裘
⑥
; 素衣
⑦
, 鸒 裘
⑧
; 黄衣, 狐裘。
亵裘长, 短右袂
⑨
。必有寝衣, 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
。
去丧, 无所不佩。非帷裳
, 必杀之
。羔裘玄冠不以吊
。吉
月
, 必朝服而朝。
【今译】
君子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做镶边, 不用红色或紫色的布做平日在家穿的便服。在夏天, 穿粗麻或细麻布做的单衣, 但一定要套在外面。[冬天]黑色罩衣, 配黑羊羔皮袍;白色罩衣, 配白鹿皮袍;黄色罩衣, 配狐狸皮袍。平常在家穿的皮袍, 要做得长一些, 右边的袖子短一些。必须有睡衣, 要一身半长。要用毛长的狐貉皮制作坐垫。[服丧期满]脱去丧服, 可以佩戴各种装饰品。如果不是礼服, 必须加以剪裁, 去掉多馀的布。不要穿黑羊羔皮袍戴黑色礼帽去吊丧。每月的初一, 一定要穿朝服去上朝。【注释】
① 绀 (àn赣): 深青透红(带红) 的颜色(一说, 天青色)。 是古时斋戒服装所用的颜色。 緅(z u邹): 黑中透红的颜色(一说, 铁灰色)。 是古时丧服所用的颜色。 饰: 服装上的装饰。这里指衣服领子、袖子上的镶边等。
② 亵(x è谢) 服: 平常在家穿的私服、便服。贴身穿的内衣也 称亵服。因为红紫色是制做礼服的庄重的颜色, 所以, 亵服不能用红紫色。
③ 袝絺绤: 袝(z ěn诊), 单衣。 絺 (ī吃), 细麻布, 葛布。 绤(xì细), 粗麻布。袝絺绤, 指穿细麻布或粗麻布做的单衣。④ 必表 句: 一定把麻布单衣穿在外表, 而里面还要衬上内衣。一说, 表, 是上衣, 是套在外表的衣服。古人不论冬夏, 出门时都要外加上衣。
⑤ 缁(zī兹): 黑色。
⑥ 羔裘: 黑色羊羔皮做的皮袍。⑦ 素: 白色。
⑧ 鸒 裘: 指用小鹿皮做的皮袍。 鸒 (ní尼), 白色幼鹿。⑨ 短右袂: 指右手的袖子做得短一些, 便于做事。 袂(mè 妹), 袖子。
狐貉 句: 用厚毛的狐貉皮制做成坐垫。 以, 用。 居, 坐。
帷裳: 朝拜和祭祀时穿的礼服。古时规定, 要用整幅的布来做礼服, 多馀的布不裁掉, 而要折叠起来缝上。 杀: 消除。这里指剪裁掉。如果不是制做礼服, 必须加以剪裁, 去掉多馀的布。
玄冠: 黑色的礼帽。
吉月: 阴历每月的初一。也称作朔月。一说, 只指每年正月岁首。
齐
①
, 必有明衣
②
, 布。齐必变食
③
, 居必迁坐
④
。
【今译】
斋戒时, 一定要有洗澡后换穿的干净内衣, 要用布做的。斋戒时, 一定要改变饮食, 住处一定要从卧室迁出。 【注释】
① 齐: 同 斋。 斋戒。
② 明衣: 指斋戒期间沐浴后所换穿的贴身衣服。③ 变食: 改变平常的饮食。特指不饮酒, 不吃荤, 不吃葱蒜韭等有异味的东西。
④ 居必迁坐: 指斋戒时的住处, 要从内室(平时的卧室) 迁到外室, 不与妻妾同房。
食不厌精
①
, 脍不厌细
②
。食饎而餲
③
, 鱼馁而肉败
④
, 不
食。色恶, 不食。臭恶, 不食。失饪⑤
, 不食。不时
⑥
, 不食。
割不正, 不食。不得其酱, 不食。肉虽多, 不使胜食气⑦
。唯
酒无量, 不及乱
⑧
。沽酒市脯
⑨
, 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
【今译】
饭食不嫌做得精, 鱼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变味了, 鱼不新鲜了, 肉腐烂了, 不吃。食物的颜色变坏了, 不吃。气味不好闻了, 不吃。烹煮的不得当, 不吃。不到该吃的时候, 不吃。不按一定方法宰割的肉, 不吃。酱、醋作料放得不适当, 不吃。肉虽然多, [吃时]不要超过主食的数量。唯独酒无限量, 但不能喝到昏醉的程度。买来的酒和市上的熟肉干, 不吃。不去掉姜。不要多吃。
【注释】
① 不厌: 不厌烦, 不排斥, 不以为不对。② 脍(kuà 快): 细切的鱼肉。③ 饎(yì义): 食物长久存放, 陈旧了, 霉烂变质了。 餲(à 艾): 食物放久变了味, 馊了。④ 馁(ně 内上声): 鱼类不新鲜了, 腐烂了。 败: 肉类不新 鲜了, 腐烂了。
⑤ 饪(rèn任): 烹调, 煮熟。⑥ 不时: 不到该吃的时候。指吃饭要定时。一说, 不吃过了时的、不新鲜的蔬菜。另说, 不到成熟期的粮食、果、菜, 不能吃, 吃了会伤人。
⑦ 气: 同 饩(xì戏)。 粮食。⑧ 不及乱: 不到喝醉而神智昏乱的地步。⑨ 脯 (ǔ府): 熟肉干, 干肉。 不多食: 不多吃, 不要吃得过饱而伤肠胃。另说, 与 不撤美食 相连, 指每餐都要吃点姜, 但也不要多吃姜。祭于公
①
, 不宿肉
②
。祭肉不出三日
③
。出三日不食之矣。
【今译】
参加国君祭祀典礼分到的肉, 不能过夜。[平常]祭祀用过的肉不能超过三天。超过了三天就不吃它了。【注释】
① 祭于公: 指士大夫等参加国君举行的祭祀典礼。② 不宿肉: 肉, 指 胙肉, 祭祀所用的肉。胙肉一般由祭祀当天清晨特意宰杀的牲畜肉充任, 到第二天祭礼完全结束后再分赐给助祭者。故这种胙肉拿回家已是宰杀后的两三天了, 不宜再放过夜。③ 祭肉: 指自家祭祀所用的肉。食不语, 寝不言。
【今译】
吃饭时不交谈, 睡觉时不说话。 虽疏食菜羹
①
, 必祭
②
, 必齐如也。
【今译】
虽然是吃粗米饭蔬菜汤, 也一定先要祭一祭, 一定要像斋戒时那样恭敬严肃。
【注释】
① 疏食: 粗食, 吃蔬菜和谷米类。 羹 (ēn 庚): 浓汤。② 必: 底本作 瓜, 据《鲁论语》 改。 祭: 指吃饭前把席上的各种饭菜分别拿出一点, 另摆在食器之间, 以祭祀远古发明饮食的祖先, 表示不忘本。一说, 即指一般的祭祖先或祭鬼神。席不正
①
, 不坐。
【今译】
席子摆放不端正, 不要坐。
【注释】
① 席: 坐席。古代没有椅子凳子, 在地上铺上席子以为坐具。乡人饮酒
①
, 杖者出
②
, 斯出矣。
【今译】
在举行乡饮酒礼后, 要等老年人先走出去, 自己才出去。【注释】
① 乡人饮酒: 指举行乡饮酒礼。乡饮酒礼是周代仪礼的一种, 可参看《仪礼 乡饮酒礼》 及《礼记 乡饮酒义》。 ② 杖者: 拄拐杖的人, 即老年人。我国古代素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周礼讲: 五十杖于家, 六十杖于乡, 七十杖于国, 八十杖于朝。九十者, 天子欲有问焉, 则就于其家。 对九十岁的老人, 连天子有事要问, 也要到老人的家里去。 乡人傩
①
, 朝服而立于阼阶
②
。
【今译】
本乡的人们举行 神赛会驱疫逐鬼仪式时, [孔子]总是穿着朝服站立在东面的台阶上。【注释】
① 傩(nuó挪): 古代在腊月里举行的 神赛会、驱疫逐鬼的一种仪式。主持者头戴面具, 蒙熊皮, 穿黑衣, 执戈, 扬盾, 率百隶及童子, 敲着鼓, 跳着舞, 表演驱疫捉鬼的内容。② 阼(zuò作): 大堂前面靠东面的台阶。这里是主人站立以欢 客人的地方。
问人于他邦
①
, 再拜而送之。
【今译】
[孔子]托别人代为问候在其他诸侯国的朋友时, 要躬身下拜, 拜两次, 送走所托的人。【注释】
① 问: 问候, 问好。这里指托别人代为致意。康子馈药
①
, 拜而受之。曰: 丘未达
②
, 不敢尝。
【今译】
季康子赠药, [孔子]拜谢而接受了。并说: 我对药性不了解, 不敢尝。
【注释】
① 康子: 即季康子。参阅《为政篇第二》 第二十章。 馈(kuì愧): 赠送。按当时的礼节, 接受别人送的药, 要当面尝一尝。② 达: 了解, 通达事理。
厩焚
①
。子退朝, 曰: 伤人乎? 不问马。【今译】
马棚失火焚毁了。孔子从朝廷回来, 问: 伤人了吗? 却不问马。
【注释】
① 厩(j ù旧): 马棚, 马房。后也泛指牲口房。君赐食, 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①
, 必熟而荐之
②
。君赐
生, 必畜之。侍食于君, 君祭, 先饭。【今译】
国君赐给食物, [孔子]一定摆正坐席, 先尝一尝。国君赐给生肉, 一定煮熟了先供奉祖先。国君赐给活的牲畜, 一定把它饲养起来。陪同国君一起吃饭, 当国君饭前行祭礼时, 自己先吃饭[不吃菜]。
【注释】
① 腥: 生肉。
② 荐: 供奉, 进献。这里指煮熟了肉先放在祖先灵位前上供, 表示进奉。本章所述各种作法, 都是表示敬意。疾, 君视之
①
, 东首
②
, 加朝服, 拖绅
③
。
【今译】
[孔子]患病, 国君来看望, 他[躺在床上]头朝东, 把朝服加盖在身上, 拖着大束带。【注释】
① 视: 探视, 看望。
② 东首: 指头朝东。
③ 绅(s ēn身): 朝服的束在腰间的大宽带子。孔子因病卧床, 不能穿朝服束腰, 故把朝服加盖在身上, 把 绅 放在朝服上, 拖下带子去, 表示对国君的尊敬与 接。君命召, 不俟驾行矣
①
。
【今译】
国君命令召见, [孔子]不等马车驾好, 就先步行走了。【注释】
① 俟(sì四): 等待。 驾: 套上马 车。入太庙, 每事问
①
。
【今译】
[孔子]进入太庙[助祭], 对每件事都[向主事人仔细]询问。
【注释】
① 此章与《八佾篇第三》 第十五章文字相似, 可参阅。朋友死, 无所归
①
, 曰: 于我殡。
【今译】
朋友死了, 没有人来料理后事。[孔子]说: 由我来负责安葬。
【注释】
① 归: 归宿。这里指后事的安排, 如装殓, 发丧, 埋葬等。朋友之馈, 虽车马, 非祭肉
①
, 不拜。
【今译】
接受朋友赠送的礼物, 即使是车马[那样贵重的东西], 如果不是祭肉, [孔子]也不躬身下拜。【注释】
① 祭肉: 指祭祀祖先用的胙肉。为了表示对朋友的祖先像对自己的祖先那样尊敬, 在接受祭肉时要拜。寝不尸
①
, 居不客
②
。
【今译】
[孔子]睡觉时不是像死尸那样直挺挺的躺着, 平日在家坐着, 也不像做客或接待客人那样。【注释】
① 尸: 死尸。这里指像死尸一样展开手足仰卧。② 居: 坐。 客: 宾客。这里用作动词, 指像做客或接待客人那样郑重地坐着——两膝平跪, 挺直腰板。这是一种比较费力的姿势。这一句, 有的版本是 居不容。 意思则成为: 平日居家可以随便一点, 不必像祭祀或接待宾客时那样拘谨, 使自己的容貌仪态十分郑重严肃。
见齐衰者
①
, 虽狎
②
, 必变。见冕者与 者
③
, 虽亵
④
, 必
以貌。凶服者
⑤
, 式之
⑥
。式负版者
⑦
。有盛馔
⑧
, 必变色而作
⑨
。
迅雷风烈必变。
【今译】
[孔子]见到穿孝服的人, 即使是关系亲密, 也一定要把态度变得严肃起来。见到穿官服的和盲人, 即使是平日常在一起的熟人或卑贱的人, 也一定要对他很有礼貌。[乘车时途 中]遇上穿丧服或送死人衣物的人, 便俯下身去伏在车前的横木上。遇上背着国家的户籍册疆域图的人, 也要伏在车前的横木上。[做客时]遇有丰盛的筵席, 一定把态度变得庄重, 并且站起身来。遇上迅急的雷电和猛烈的大风, 一定要把神态变得庄严。
【注释】
① 齐衰(zī uī兹崔): 孝服。参见《子罕篇第九》 第十章。② 狎(x á侠): 亲近, 亲密。③ 冕者: 穿礼服、官服的人。 者: 盲人。④ 亵(x è谢): 亲近。这里指平日里常见面的、熟悉的人, 或卑贱的人。
⑤ 凶服: 丧服, 也指死人的衣物。⑥ 式: 同 轼, 车前做扶手用的横木。这里指身子向前微俯, 伏在横木上, 表示同情或尊敬。这是当时社会上的一种礼节。⑦ 负: 背负。 版: 指国家的图籍(疆域地图, 田亩、户口名册等)。
⑧ 盛馔: 指盛大丰足的筵席。 馔(z uàn赚), 饮食。⑨ 作: 起立, 站起身来。
升车, 必正立, 执绥
①
。车中, 不内顾, 不疾言, 不亲指②
。
【今译】
[孔子]上车时, 一定先站正了身子, 住扶手上的索带[然后登车]。在车上, 不向车内回头看, 不急促地高声说话, 不举起自己的手指指划划。
【注释】
① 绥(suí随): 古代车上设置的 着上车的绳索。 ② 不亲指: 不举起自己的手指指划划。这里说的 不内顾, 不疾言, 不亲指, 都是为了集中精力驾好车, 防止自己的容态失礼或使别人产生疑惑。
色斯举矣
①
。翔而后集。曰: 山梁雌雉
②
, 时哉时哉
③
!
子路共之
④
, 三嗅而作
⑤
。
【今译】
[孔子看到]一群野鸡飞起来而神色动了一下。[这群野鸡]飞翔了一阵之后, 停落在树上。[孔子]说: 山梁上的雌野鸡, 时运真好呀, 时运真好呀! 子路[听了这话]向野鸡拱了拱手, 野鸡长叫了几声, 飞走了。【注释】
① 色斯举矣: 色, 脸色。 举, 鸟飞起来。这句话的文字可能有错漏之处。按后面的文字来推测, 可能是说: 孔子在山谷中行走, 看见一群山鸡在自由飞翔, 心有感触, 神色动了一下。② 雉(z ì至): 野鸡。
③ 时哉: 犹言得其时, 时运好。孔子见野鸡能自由飞翔下落, 自己反没有实现政治抱负的自由, 故有此叹。④ 共: 同 拱。 拱手, 抱 致敬、致意。⑤ 三嗅: 嗅, 唐代石 《论语》 作 戛(j á颊)。 戛, 是鸟的长叫声。三嗅, 指野鸡长叫了几声。一说, 嗅, 当作 (jù巨), 鸟类张开两翅的样子。作: 飞起来。对这一章文字的理解诠释, 历来众说纷纭。有的理解为: 几只野鸡看到走过来的人脸色不善(以为要射猎它), 而飞起来了;飞翔了一阵, 而后集中落在树上。孔子感慨地说: 山中的雌野鸡能遇险而飞, 识时务呀, 识时务呀! 子路听了这话, 向野鸡拱了拱手表示敬意, 野鸡又受了惊, 拍打了几下翅膀而飞走了。可参。
先进篇第十一
(共二十六章)
主要讲孔子对弟子贤否的评论。子曰: 先进于礼乐
①
, 野人也
②
; 后进于礼乐, 君子也
③
。
如用之, 则吾从先进。
【今译】
孔子说: 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 的人, 是在野的人;〔先做官〕 而后学习礼乐的人, 是卿大夫的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 我将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注释】
① 先进 句: 指先在学习礼乐方面有所进益, 先掌握了礼乐方面的知识。 后进 反之。
② 野人: 这里指庶民, 没有爵禄的平民。与世袭贵族相对。③ 君子: 这里指有爵禄的贵族, 世卿子弟。子曰: 从我于陈、蔡者
①
, 皆不及门也
②
。
【今译】
孔子说: 曾 随从我在陈国、蔡国的弟子们, 现在都不在我的门下了。
【注释】
① 从我 句: 公元前 年(鲁哀公四年, 当时孔子六十一岁), 孔子周游列国, 率领弟子们从陈国去蔡国。途中, 楚国派人来聘请孔子, 孔子将往楚国拜礼。陈、蔡大夫怕与己不利, 便派徒役在郊野围困孔子。孔子和弟子们断粮七天, 许多人饿得不能行走。后由子贡去楚国告急, 楚昭王派兵前来 孔子, 才获解救。当时随从孔子的弟子有子路、子贡、颜回等。公元前 年, 孔子返回鲁国后, 子路、子贡等先后离开, 有的做了官, 有的回老家, 颜回也病死了。孔子时常思念那些在艰危中跟随他的弟子们。② 不及门: 门, 指学习、受教育的场所。 及, 在, 到。不及门, 指到不了、不在他的门下受教育。一说, 是 不及仕进(卿大夫) 之门, 孔子弟子无仕陈蔡者。 德行
①
: 颜渊, 闵子骞, 冉伯牛, 仲。 言语②
: 宰我, 子
贡。政事
③
: 冉有, 季路。文学
④
: 子游, 子夏。
【今译】
论德行, 〔弟子中优秀的有:〕 颜渊, 闵子骞, 冉伯牛, 仲。 论言语, 〔弟子中擅长的有:〕 宰我, 子贡。论政事, 〔弟子中能干的有:〕 冉有, 季路。论文学, 〔弟子中出色的有:〕 子游, 子夏。
【注释】
① 德行: 指能实行忠恕仁爱孝悌的道德。② 言语: 指长于应对辞令、办理外交。③ 政事: 指管理国家, 从事政务。④ 文学: 指通晓西周文献典籍。 子曰: 回也非助我者也, 于吾言无所不说①
。
【今译】
孔子说: 颜回啊, 不是能帮助我的人, 〔他〕 对我所说的话, 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注释】
① 说: 同 悦。 这里是说颜渊对孔子的话从来不提出疑问或反驳。
子曰: 孝哉闵子骞
①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②
。
【今译】
孔子说: 真孝顺啊, 闵子骞!人们听了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孝〕 的话, 也找不出什么可挑剔的地方。 【注释】
① 闵子骞: 当时有名的孝子, 被奉为尽孝的典范。他的孝行事迹被后人编入《二十四孝》。参阅《雍也篇第六》 第九章。② 间: 挑剔, 找毛病。昆: 兄。南容三复 白圭
①
, 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②
。
【今译】
南容反复诵读关于 白圭 的诗句, 孔子便把哥哥的孩子嫁给了他。
【注释】
① 南容: 即南宫适。参阅《公冶长篇第五》 第二章注。三复: 多次重复。 三 是虚数, 指在一日之内多次诵读。 白圭: 指《诗 大雅 抑》 篇。其中有云: 白圭之玷, 尚可磨也(白圭上的斑点污点, 还可以磨掉); 斯言之玷, 不可为也(言语中的错误, 不能收回不能挽 救了)。 意思指: 说话一定要小心谨慎。② 妻: 作动词用。以女嫁人。季康子问: 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
①
。
【今译】
季康子问: 〔你的〕 弟子中 是爱好学习的呢? 孔子回答: 有一个叫颜回的, 很好学, 但不幸短命死了, 如今便没有好学的了。
【注释】
① 亡: 同 无。 本章文字与《雍也篇第六》 第三章略同, 可参阅。
颜渊死, 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①
。子曰: 才、不才, 亦
各言其子也。鲤也死
②
, 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
③
, 不可徒行也。
【今译】
颜渊死了, 颜路请求孔子卖了车给颜渊买个椁。孔子说: 〔虽然你的儿子颜渊和我的儿子孔鲤〕 一个有才、一个无才, 但对各人说来都是自己的儿子啊。孔鲤死了, 只有棺而没有椁。我不能〔卖掉车〕 步行, 来给他买椁。因为我过去当过大夫, 是不可以步行的。
【注释】
① 颜路: 姓颜, 名无繇(yóu由), 字路。娶齐姜氏, 生子颜回(颜渊)。 颜路是孔子早年在故乡阙里教学时所收的第一批弟子, 比孔子小六岁。生于公元前 年, 卒年不详。 椁 (uǒ果): 古代有地 位的人, 棺材有两层: 内层直接装殓尸体, 叫 棺, 有底;外面还套着一层套棺, 叫 椁, 无底。合称 棺椁。 ② 鲤: 孔鲤, 孔子的儿子。孔子十九岁, 娶宋国人亓官氏, 生子伯鱼。生伯鱼时, 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 因此给儿子起名叫孔鲤。孔鲤五十岁死, 时孔子七十岁。
③ 从大夫之后: 跟从在大夫们的后面。是自己曾是大夫(孔子任鲁国司寇, 是主管治安与司法的行政长官) 的谦虚的表达方法。按礼大夫出门要坐车, 否则为失礼。颜渊死。子曰: 噫!天丧予
①
!天丧予!
【今译】
颜渊死了。孔子说: 咳呀!天要丧我的命呀!天要丧我的命呀!
【注释】
① 天丧予: 丧, 亡, 使 灭亡。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 颜渊一死, 他宣扬的儒道就无人继承, 无人可传了。颜渊死, 子哭之恸
①
。从者曰: 子恸矣! 曰: 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 为
②
?
【今译】
颜渊死了, 孔子哭得很哀痛。随从的人说: 夫子您太哀痛了! 孔子说: 是太哀痛了吗?不为这样的人哀痛还为 呢?
【注释】
① 恸(tòn 痛): 极度哀痛, 悲伤。② 非夫人 句: 即 非为夫人恸而为 的倒装。 夫, 指 示代词, 代指死者颜渊。 之 是虚词, 在语法上只起到帮助倒装的作用。
颜渊死, 门人欲厚葬之, 子曰: 不可。 门人厚葬之。子曰: 回也视予犹父也, 予不得视犹子也①
。非我也, 夫二三
子也。
【今译】
颜渊死了, 弟子们想隆重丰厚地安葬他。孔子说: 不可以。 弟子们仍是隆重丰厚地安葬了颜渊。孔子说: 颜回啊, 看待我如同父亲, 我却不能看待他如同儿子。不是我〔主张厚葬〕 啊, 是那些弟子们呀。 【注释】
① 予不得 句: 意谓我不能像对待亲生儿子那样按礼来安葬颜渊。孔子认为办理丧葬应 称家之有亡(无), 当时颜渊家贫, 办丧事铺张奢侈, 与礼不合;同时, 按颜渊的身份与地位, 也是不应该厚葬的。
季路问事鬼神
①
。子曰: 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曰: 敢问死。 曰: 未知生, 焉知死? 【今译】
子路问怎样事奉鬼神。孔子说: 没能把人事奉好, 哪能谈事奉鬼呢? 〔子路又〕 说: 我大胆地请问, 死是怎么回事? 〔孔子〕 说: 还不知道人生的道理, 怎能知道死呢? 【注释】
① 季路: 即子路。因仕于季氏, 又称季路。参阅《为政篇第二》 第十七章注。
闵子侍侧
①
, 訒訒如也
②
; 子路, 行行如也
③
; 冉有、子贡,
侃侃如也。子乐。 若由也
④
, 不得其死然
⑤
。
【今译】
闵子侍立在孔子身边, 表现出正直而恭顺的样子;子路, 很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 和乐而理直气壮的样子。孔子很高兴。〔但又担心说:〕 像仲由这样〔过于勇猛刚强〕, 恐怕得不到善终哩。
【注释】
① 闵子: 即闵子骞。后人敬称 子。 ② 訒訒(yín银): 和悦而能中正直言。③ 行行 (àn 沆): 形容性格刚强勇猛。④ 由: 仲由, 字子路。
⑤ 不得 句: 指得不到善终, 不能正常地因衰老而死。孔子虑子路过于刚勇, 好斗取祸而危及生命。后来, 子路果猝死于卫国的孔悝(kuī亏) 之乱。 然, 语气词。鲁人为长府
①
。闵子骞曰: 仍旧贯, 如之何?何必改作? 子曰: 夫人不言
②
, 言必有中
③
。
【今译】
鲁国的执政者要改建国库长府。闵子骞说: 仍旧沿袭老样子, 如何?何必改建呢? 孔子说: 这个人不说则已, 一说就说得正确。
【注释】
① 鲁人: 指鲁国的当权者季氏。 为: 制造。在这里是改建、 修的意思。 长府: 鲁国国库名。一说宫室名。② 夫人: 这个人。指闵子骞。 ③ 中(z òn 众): 这里指说的话能正中要害, 说到点子上。子曰: 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
①
! 门人不敬子路。子曰:
由也升堂矣, 未入于室也
②
。
【今译】
孔子说: 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 弟子们〔因此〕 不尊敬子路。孔子说: 仲由啊, 在学习上已 达到‘升堂’ 的程度了, 但是还没做到‘入室’。 【注释】
① 由之瑟 句: 瑟, 古代一种拨弦乐, 二十五弦(一说五十弦)。 为, 做, 弹瑟。 丘之门, 我(孔丘) 这里。据《说苑 修文篇》, 孔子对子路弹瑟表示不满, 是因为子路性情刚猛, 中和不足, 故弹出的音调过于激越, 有杀伐之声。 ② 升堂、入室: 堂, 正厅。 室, 内室。从入门, 到升堂, 再到入室。孔子用此来比喻在学习上由浅入深的三个阶段: 从入门初步掌握;到高明一些, 达到一定水平;再到精微深奥的高妙境地。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
①
? 子曰: 师也过, 商也不及。 曰: 然则师愈与
②
? 子曰: 过犹不及
③
。
【今译】
子贡问: 颛孙师和卜商 好一些? 孔子说: 师过分, 商不够。 〔子贡〕 说: 那么是师〔比较) 好一些吗? 孔子说: 做过分了和做得不够, 是同样的。 【注释】
① 师: 即子张。才高意旷, 做事常有过分之处。参阅《为政篇第二》 第十八章注。 商: 即子夏。拘谨保守, 做事常有不及之处。参 阅《学而篇第一》 第七章注。 孰:。 ② 愈: 胜过, 更好些, 强一些。 与: 同 欤。 语气助同, 表疑问。
③ 犹: 似, 如, 如同。
季氏富于周公
①
, 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②
。子曰: 非
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今译】
季氏比周朝的公卿还富, 而冉求还要为季氏聚敛更增加他的财富。孔子说: 〔冉求〕 不算是我的门徒了, 你们敲着鼓去攻击他好了。
【注释】
① 周公: 周天子左右的公卿。如当时有周公黑肩、周公阅等人。鲁国之君, 本是周公旦的后代, 故用此比喻。② 而求也 句: 求, 冉求。 也, 助词, 用于句中, 表示停顿, 以引起下文。 之, 代指季氏。 聚敛(l ǎn脸), 聚积, 收集, 搜刮钱财。 而附益之, 而使季氏更增加了财富。鲁国本按 丘 (古代田地、区域的划分单位, 四 邑 为一 丘) 征收军赋。公元前 年(鲁哀公十二年), 季康子改为按每一户的田亩数来征收, 这就大大增加了赋税收入。冉求为季氏家臣, 曾参与其事。孔子主张 敛从其薄, 是反对季氏、冉求这种过分剥削人民的做法的。柴也愚
①
, 参也鲁
②
, 师也辟
③
, 由也喭
④
。
【今译】
高柴愚笨, 曾参迟钝, 颛孙师偏激, 仲由莽撞。【注释】
① 柴: 姓高, 名柴, 字子羔。齐国人, 身材很矮, 为人笃孝。孔 子的弟子。比孔子小三十岁, 生于公元前 年, 卒年不详。高柴老实, 忠厚, 正直, 但明智变通不足, 故孔子说他 愚。 ② 参也鲁: 参, 曾参。曾参诚恳, 信实, 学习扎实深入, 但反应有些迟钝, 不够聪敏, 故孔子说他 鲁。 ③ 师也辟: 师, 颛孙师。 辟, 通 僻, 邪僻, 偏激。颛孙师志向高, 好夸张, 习于容仪, 但诚实不足, 故孔子说他 辟。 ④ 由也喭: 由, 仲由。 喭(yàn燕), 粗鲁, 莽撞。仲由勇猛刚烈, 但失于粗俗而文雅不足, 故孔子说他 喭。 子曰: 回也其庶乎
①
, 屡空
②
。赐不受命, 而货殖焉
③
, 亿
则屡中
④
。
【今译】
孔子说: 颜回嘛, 差不多了吧, 可是常常穷困。端木赐不接受命运安排, 去做买卖, 猜测〔市场行情〕 却常常能猜中。
【注释】
① 庶: 庶几, 差不多。含有称赞之意。这里指颜回学问、道德都好。
② 空: 指贫乏, 困穷, 穷得没办法。孔子曾说颜回: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见《雍也篇第六》 第十一章)
③ 货殖: 做买卖, 商。
④ 亿: 同 臆。 估计, 猜测。子张问善人之道
①
。子曰: 不践迹, 亦不入于室②
。
【今译】
子张请问做善人的道理。孔子说: 如果不踩着前人的脚 迹走, 〔学问、修养〕 也就不能‘入室’。 【注释】
① 善人: 孔子认为, 善人 只是 质美(本质好) 欲仁, 所谓凭良心为善。然而, 这是不够的。如果 善人 不 着前人(足可效法的先王圣贤) 的脚步走, 不通过学习去锻炼修养自己, 也就达不到 入室 的高标准。
② 入于室: 参见本篇第十五章注。子曰: 论笃是与
①
, 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②
?
【今译】
孔子说: 〔人们〕 赞许言论诚恳笃实的人, 〔但要注意区分〕 是君子呢?还是神色伪装庄重的人呢? 【注释】
① 论笃是与: 等于 与论笃。 论笃, 言论诚恳笃实的人。 与, 赞许。 是 无实义, 起帮助 论笃 这一宾语提前的语法作用。② 色庄: 神色庄重。这里指做出一副庄重的样子。子路问: 闻斯行诸
①
? 子曰: 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 闻斯行诸? 子曰: 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
②
, 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
③
, 敢问。 子曰: 求也
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④
, 故退之。
【今译】
子路问: 听到了道理就马上行动吗? 孔子说: 有父兄在, 如何能〔不请示父兄〕 马上行动呢? 冉有问: 听到了道理就马上行动吗? 孔子说: 听到了就马上行动。 公西华 〔问孔子〕 说: 仲由问‘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吗’, 您说‘有父兄在’; 冉求问‘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吗’, 您却说‘听到了就马上行动’。 这使我迷惑, 所以大胆地问问〔为何回答不同〕。 孔子说: 冉求做事畏缩不前, 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前进一步;仲由一个人能顶两个人, 所以要抑制约束他慎重地退后一步。
【注释】
① 斯: 代词。这里代指道理, 义理, 应该做的事。 诸: 之乎 二字合音。
② 求: 即冉有。名求, 字子有, 也称冉有。③ 赤: 即公西华。名赤, 字子华, 也称公西华。④ 兼人: 指刚勇, 敢作敢为, 一个人能顶两个人。子畏于匡
①
, 颜渊后。子曰: 吾以女为死矣。 曰: 子在, 回何敢死!
【今译】
孔子在匡地受到围困拘禁, 颜渊〔失落,〕 最后才逃出来。孔子〔惊喜地) 说: 我以为你死了呢。 〔颜渊〕 说: 夫子您还健在, 我怎么敢死呢?
【注释】
① 畏: 畏惧, 有戒心。指孔子在匡地被人误以为是阳虎而受到围困。
季子然问
①
: 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 子曰: 吾以子为异之问
②
, 曾由与求之问
③
。所谓大臣者, 以道事君, 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 可谓具臣矣④
。 曰: 然则从之者与? 子 曰: 弑父与君, 亦不从也。 【今译】
季子然问: 仲由、冉求可以说是大臣吗? 孔子说: 我以为您是问的别人, 来是问仲由和冉求啊。所谓大臣, 是能够用正道事奉君主的, 如果不能这样, 就宁可辞职不干。现在仲由和冉求, 只可以说是具备做大臣的才能。 〔季子然〕 说: 那么〔他们〕 做什么事都跟从〔季氏〕 吗? 孔子说: 杀父亲、杀君主〔那种事〕, 也是不会跟从的。 【注释】
① 季子然: 姓季孙, 名平子, 字子然, 乃季孙意加之子。鲁国秀氏的同族人。因为季氏任用子路、冉有为臣, 所以, 季子然向孔子提出了这一问题。
② 子: 先生。尊称对方。 为异之间: 问的别的人。 异, 不同的, 其他的。
③ 曾: 乃, 来是。
④ 具臣: 有做官的才能。 具, 才具, 才能。子路使子羔为费宰
①
。子曰: 贼夫人之子
②
。 子路曰:
有民人焉, 有社稷焉
③
, 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子曰: 是故恶夫佞者
④
。
【今译】
子路让子羔去费地任行政长官。孔子说: 这是害了人家的孩子。 子路说: 那地方有人民, 有社稷, 何必非读书才算是学习呢? 孔子说: 所以我讨厌巧言狡辩的人。 【注释】
① 子羔: 高柴, 字子羔。孔子弟子。比孔子小三十岁。 ② 贼: 害, 毁坏, 坑害。孔子认为子羔年轻, 学业未成, 让他从政, 无异于害他。
③ 社稷: 社, 土地神。 稷(jì记), 谷神。古代说 社稷, 指祭祀土地神和谷神。后来又把 社稷 作为国家政权的象征。④ 恶(wù务): 讨厌。 佞(nìn 泞): 巧言, 谄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①
。子曰: 以吾一日长
乎尔, 毋吾以也
②
。居则曰
③
: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
④
: 千乘之国
⑤
, 摄乎大国之间
⑥
, 加
之以师旅
⑦
, 因之以饥馑
⑧
, 由也为之, 比及三年
⑨
,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 夫子哂之
。 求!尔何如? 对曰: 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 求也为之, 比及三年, 可使足民。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 赤
, 尔何如? 对曰: 非曰能之, 愿学焉。宗庙之事, 如会同
, 端章甫
, 愿为小相焉
。 点, 尔何如?
鼓瑟希
, 铿尔
J
, 舍瑟而作
K
, 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L
。 子
曰: 何伤乎
L
?亦各言其志也。 曰: 莫春者L
, 春服既成
L
,
冠者五六人
L
,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L
, 风乎舞雩
L
, 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 曾晳后。曾晳曰: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 夫子何哂由也? 曰: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L
?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 非诸侯而何, 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今译】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 陪奉孔子闲坐着。孔子说: 因我比你们年长一些, 不要因为我而拘束。〔你们〕 平时常说: ‘人家不了解我啊!’ 假如有人了解你们〔要任用你们〕, 那么〔你们〕 打算怎样做呢? 子路轻率直爽急忙回答说: 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 夹在大国之间, 受别国军队的侵犯, 又遇上凶年饥荒, 让我去治理, 只要三年, 就可以使人民勇敢, 而且知道遵守礼义。 孔子微笑了一下。〔孔子又问:〕 冉求, 你如何呢? 〔冉求〕 回答说: 一个纵横六七十里, 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 让我去治理, 只要三年, 就可以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方面, 那要等待君子去实行了。 〔孔子又问:〕 公西赤, 你如何呢? 〔公西赤〕 回答说: 不敢说我能够做到些什么, 而是很愿意学习啊。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上, 或者与别的国家的盟会中, 我穿上礼服, 戴上礼帽, 愿意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孔子又问:〕 曾点, 你如何呢? 〔曾点正在〕 弹瑟, 声音稀疏, 铿的一声停了, 放下瑟, 站起身来。回答说: 〔我的志向〕 不同于他们三位的陈述。 孔子说: 那又有什么妨 呢?也就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啊! 〔曾点〕 说: 暮春时节, 春天的夹服已 穿定了, 和成年人五六人, 少年六七人, 去沂河洗洗澡, 到舞雩台上吹吹风, 唱着歌一路走回来。 孔子长叹了一声, 说: 我是赞成曾点的。 三人出去了, 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 说: 这三位说的话如何呢? 孔子说: 也就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 说: 夫子为何笑仲由呢? 〔孔子〕 说: 治理国家要讲礼让, 他说话却不谦让, 所以笑他。 〔曾晳又问:〕 难道冉求所讲的不是邦国之事吗? 〔孔子说:〕 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曾晳又问:〕 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邦国之事吗? 〔孔子说:〕 有宗庙、有同别国的盟会, 那不是诸侯国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做一个小相, 还能做大相呢? 【注释】
① 曾晳(xī西): 姓曾, 名点, 字子晳。曾参的父亲。南武城人。也是孔子的弟子。
② 毋吾以: 不要因我而受拘束, 而停止说话, 不肯发言。 毋, 不, 不要。 以, 同 已。 停止。③ 居: 平时, 平素。
④ 率尔: 轻率地, 急忙地。
⑤ 千乘之国: 乘(s èn 胜), 兵车。古代常以兵车数作为国家大小的标志。古代是按土地多少出兵车的, 出一千辆兵车就是拥有纵横一百里面积的诸侯国。
⑥ 摄: 夹在其中, 受局促, 受逼迫, 受管束。⑦ 师旅: 古代军队组织, 五人为伍, 五伍为两, 四两为卒 (人), 五卒为旅 (人), 五旅为师 (人), 五师为军。 加之以师旅, 犹言发生战争, 受别国军队的侵犯。⑧ 饥馑(jǐn紧): 荒年, 灾荒, 凶年。《尔雅 释天》: 谷不熟为饥, 蔬不熟为馑。
⑨ 比及: 等到, 到了。
知方: 指懂得道义, 遵守礼义。 哂(s ěn审): 微笑, 讥笑。 俟(sì四): 等待。
赤: 即公西华。参阅《公冶长第五》 第八章注。 会同: 诸侯会盟。两诸侯相见, 叫 会; 许多诸侯一起相见, 叫 同。
端章甫: 端, 也写作 褍, 周代的一种礼服, 也叫 玄 端。 章甫, 一种礼帽。这里泛指穿着礼服。 相: 在祭祀、会同时, 行赞礼的人员。也叫傧相。有不同的职位等级, 故文中有 小相 大相 之说。 希: 通 稀。 稀疏(节奏速度放慢)。 J 铿(kēn 坑) 尔: 铿的一声。形容乐声有节奏而响亮。一说, 曲终拨动瑟弦的馀音。
K 作: 站起身来。
L 三子: 三位。 子 是对同学的尊称。 撰: 同 譔。 陈述的事, 说的话。
l 伤: 妨害, 妨。
L 莫: 同 暮。
l 春服: 指春天穿的夹衣(里表两层)。 既: 已。 成: 定, 穿得住了。
L 冠者: 成年人。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 束发加冠, 表示已 成年。
l 沂(yí移): 水名。发源于山东省邹城市东北, 曲阜市南及 苏省北部, 流入黄海。传说当时该处有温泉。L 风: 作动词用, 吹风, 乘凉。 舞雩: 雩(yú鱼), 古代求雨的祭坛。因人们乞雨必舞, 故称 舞雩。 这里指鲁国祭天求雨的台子, 在今曲阜市南, 有坛有树。北魏郦道元《水 注》 称: 沂水北对稷门, 一名高门, 一名雩门。南隔水有雩坛, 坛高三丈, 即曾点所欲风处也。
L 唯: 语首助词, 无实际意义。 颜渊篇第十二
(共二十四章)
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为仁、为政、处世。颜渊问仁
①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②
, 一日克己复礼, 天
下归仁焉
③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④
。
子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颜渊曰: 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矣
⑤
。
【今译】
颜渊问〔怎样是〕 仁。孔子说: 克制自己, 使言行回复和符合于‘礼’, 就是仁。有一天做到了克制自己, 符合于礼, 天下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 在于自己, 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颜渊说: 请问实行仁的纲领条目。 孔子说: 不符合礼的不看, 不符合礼的不听, 不符合礼的不说, 不符合礼的不做。 颜渊说: 我虽然不聪敏, 请让我按照您的话去做吧。
【注释】
① 仁: 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 宽, 信, 敏, 惠, 智, 勇, 忠, 恕, 孝, 悌等内容, 而核心是指人与人的相亲相爱。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 人 则是实行 仁 的主要方法。② 克己复礼: 克, 克制, 约束, 抑制。 己, 自己。这里指一己的私欲。 复, 回复。 礼, 人类社会行为的法则、标准、仪式的总称。包括了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长期形成、又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一整套的礼节仪式;人们相互之间表示尊敬谦让的言语或动作;也包括社会上通行的法纪、道德和礼貌。据《左传 昭公十二年》 记载: 仲尼曰: ‘古也有志: 克己复礼, 仁也。’ 可见 克已复礼 是孔子以前就有的古语, 儒家用之作为一种自我修养的方法。③ 归仁: 朱熹说: 归, 犹与也。 一日克己复礼, 则天下之人皆与其仁, 极言其效之甚速而至大也。 与, 赞许, 称赞。一说, 归, 归顺。这两句的意思就是: 有一天做到了克制自己, 符合于礼, 天下就归顺于仁人了。
④ 目: 纲目, 条目, 具体要点。⑤ 事: 从事, 实行, 实践。
仲 问仁
①
。子曰: 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 仲 曰: 雍虽不敏, 请事斯语矣。
【今译】
仲 问〔怎样是〕 仁。孔子说: 出门〔工作、办事〕 如同去接待贵宾, 使用差遣人民如同去承当重大的祭祀。自己不愿意承受的, 不要加给别人。为国家办事没有怨恨, 处理家事没有怨恨。 仲 说: 我虽然不聪敏, 请让我按照您的话去做吧。
【注释】
① 仲: 冉雍, 字仲。 参阅《公冶长第五》 第五章注。 司马牛问仁
①
。子曰: 仁者, 其言也讱
②
。 曰: 其言也
讱, 斯谓之仁已乎? 子曰: 为之难, 言之得无讱乎? 【今译】
司马牛问〔怎样是〕 仁。孔子说: 仁人, 说话慎重。 〔司马牛〕 说: 说话慎重, 就称作仁吗? 孔子说: 〔凡事〕 做起来都是困难的, 说话能不慎重吗? 【注释】
① 司马牛: 孔子的弟子。姓司马, 名耕, 一名犁, 字子牛。宋国人。相传是宋国大夫桓魋(tuí颓) 的弟弟。② 讱(rèn认): 言语迟钝, 话难说出口, 言若有忍而不易发。引申为说话十分慎重, 不轻易开口。《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 说司马牛 多言而躁 (饶舌话多, 个性急躁), 由此可见, 孔子这一段话是针对司马牛 多言而躁 的毛病所提出的告诫。司马牛问君子。子曰: 君子不忧不惧。 曰: 不忧不惧, 斯谓之君子已乎? 子曰: 内省不疚①
, 夫何忧何惧?
【今译】
司马牛问〔怎样是〕 君子。孔子说: 君子不忧愁, 不畏惧。 〔司马牛〕 说: 不忧愁不畏惧, 就称为君子了吗? 孔子说: 自己反省检查, 问心无愧, 那还忧愁什么畏惧什么? 【注释】
① 省(xǐn 醒): 检查, 反省, 检讨。 疚(j ù旧): 对于自己的错误感到内心惭愧, 痛苦不安。司马牛忧曰: 人皆有兄弟, 我独亡①
。 子夏曰: 商闻
之矣: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 与人恭而有 礼, 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今译】
司马牛忧愁地说: 人家都有兄弟, 唯独我没有。 子夏说: 我听说过: ‘死生命中注定, 富贵由天安排。’ 君子〔只要〕 认真谨慎没有过失, 对人恭敬而有礼貌, 天下的人都是兄弟呀。君子何必忧虑没有兄弟呢? 【注释】
① 我独亡: 亡, 同 无。 关于司马牛没有兄弟的感叹, 传统的说法是: 司马牛之兄桓魋, 与有巢、子颀、子车等在宋国作乱, 失败后逃奔卫、齐、吴、鲁。司马牛虽始终未参与其兄的作乱, 不赞成这种行为, 但也被迫逃亡到鲁国。因此, 司马牛有兄弟等于无兄弟, 故发出这样的忧叹(事见《左传 哀公十四年》)。 子张问明。子曰: 浸润之谮
①
, 肤受之曞
②
, 不行焉
③
, 可
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 肤受之曞, 不行焉, 可谓远也已矣④
。
【今译】
子张问〔怎样是〕 明。 孔子说: 像水浸润般的谗言, 像皮肤受痛般的诬告, 对你行不通, 就可以说是看得明白了。像水浸润般的谗言, 像皮肤受痛般的诬告, 对你行不通, 就可以说是看得远了。
【注释】
① 浸润之谮: 浸(jìn进) 润, 水(液体) 一点一滴逐渐湿润渗透进去。 谮(zèn怎去声), 谗言, 说人的坏话。浸润之谮, 是说点滴而来、日积月累、好像水浸润般的诬陷中伤。② 肤受之曞: 肤受, 皮肤上感受到。 曞, 与谮义近, 诽谤。《正义》 说: 曞亦谮也, 变其文耳。 肤受之曞, 是说好像皮肤上感觉 到疼痛般急迫切身的诽谤诬告。③ 不行: 行不通。这里指不为那些暗里明里挑拨诬陷的话所迷惑, 不听信谗言。
④ 远: 古语说: 远则明之至也。 《尚书 太甲中》 说: 视远惟明, 听德惟聪。 可见 远 及上句中的 明 均指看得明白, 看得深远、透彻, 而 远 比 明 要更进一步。子贡问政。子曰: 足食, 足兵①
, 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 曰: 去食。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今译】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 有充足的粮食, 有充足的军备, 人民信任政府啊。 子贡说: 不得已一定要去掉一项, 在这三项中哪一项先去掉呢? 〔孔子〕 说: 去掉军备。 子贡说: 不得已一定要再去掉一项, 在〔剩下的〕 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 〔孔子〕 说: 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 但如果人民对政府不信任, 〔国家政权〕 是立不住的。 【注释】
① 兵: 兵器, 武器。这里指军备。棘子成曰
①
: 君子质而已矣
②
, 何以文为
③
? 子贡曰:
惜乎, 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④
。文犹质也, 质犹文也。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⑤
。
【今译】
棘子成说: 君子只要质朴就行了, 为何还要那些文采? 子贡说: 可惜呀, 夫子您竟这样评说君子。舌头一动, 话说出口, 就是套上四匹马 的车, 也追不回啊。文如同质, 质如同文〔, 两者同样重要〕。 去掉毛的虎豹皮, 与去掉毛的犬羊皮就很相似了。
【注释】
① 棘子成: 卫国的大夫。
② 质: 质朴, 内在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纯朴。③ 文: 花纹, 文采。引申为文辞、礼仪等方面的修养。④ 驷不及舌: 驷(sì四), 四匹马 的车。 舌, 指说出来的话。话一说出口, 是追不回来的。⑤ 鞟(kuò阔): 同 鞹。 去掉了毛的兽皮。哀公问于有若曰
①
: 年饥, 用不足, 如之何? 有若对曰: 盍彻乎
②
? 曰: 二
③
, 吾犹不足, 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 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 君孰与足? 【今译】
鲁哀公问有若: 年成不好有饥荒, 〔国家财政〕 用费不足, 怎么办呢? 有若回答说: 为何不实行抽取十分之一的‘彻’ 税法呢? 〔哀公〕 说: 抽十分之二的田税, 我还不够用, 如何能实行‘彻’ 税法呢? 〔有若〕 说: 百姓富足了, 国君怎么会不足?百姓不富足, 国君怎么会足? 【注释】
① 哀公: 鲁国国君。参阅《为政篇第二》 第十九章注。有若: 姓有, 名若, 字子有。被后人尊称 有子。 参阅《学而篇第一》 第二章注。
② 盍 (é河): 何不, 为什么不。 彻: 西周的一种田税制度。 就是国家从耕地的收获中抽取十分之一作为田税。③ 二: 指国家从耕地的收获中抽取十分之二作为田税。鲁国自宣公十五年(公元前 年) 起, 不再实行 彻 法, 而是以 二 抽税。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 主忠信, 徙义①
, 崇德也。爱
之欲其生, 恶之欲其死, 既欲其生, 又欲其死, 是惑也。‘诚不以富, 亦只以异’
②
。
【今译】
子张问怎样提高品德, 辨别迷惑。孔子说: 以忠诚信实为主, 努力做到义, 就是提高品德。喜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永远活着, 厌恶起来又恨不得让他马上死去, 既要他活, 又要他死, 这就是迷惑。〔《诗》 上说:〕 ‘确实不是因为富不富, 而只是因为见异思迁。’
【注释】
① 徙义: 指向义迁移、靠拢, 按照义去做。 徙(Xī洗), 迁移。② 诚不 句: 出自《诗 小雅 我行其野》。 意思是: (你这样对待我) 即使不是嫌贫爱富, 也是喜新厌旧。孔子在此引这两句诗的意思, 现已很难推测。有人认为这两句诗本是其他篇章的文字, 因竹简编排的次序错了而误引在此处。可参。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①
, 孔子对曰: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公曰: 善哉!信如君不君, 臣不臣, 父不父, 子不子, 虽有粟, 吾得而食诸?
【今译】
齐景公向孔子问如何治理国家, 孔子回答说: 君要像君 的样子, 臣要像臣的样子, 父要像父的样子, 子要像子的样子。 齐景公说: 很好啊!果真是君不像君, 臣不像臣, 父不像父, 子不像子, 虽然有粮食, 我能得到而享受吗? 【注释】
① 齐景公: 姓姜, 名杵臼 (ǔj ù楚旧)。 齐庄公异母弟。公元前 —前 年在位。鲁昭公末年, 孔子到齐国时, 齐大夫陈氏权势日重, 而齐景公爱奢侈, 多内嬖, 厚赋敛, 施重刑, 不立太子, 不听从晏婴的劝谏, 国内政治混乱。所以, 当齐景公问政时, 孔子作了以上的回答。景公虽然口头上赞许同意孔子的意见, 却未能真正采纳实行, 为君而不尽君道, 后来齐国终于被陈氏篡夺。子曰: 片言可以折狱者
①
, 其由也与! 子路无宿诺
②
。
【今译】
孔子说: 仅根据〔诉讼双方之中〕 一方的言辞, 就可以断案的, 大概只有仲由吧! 子路没有过夜而不兑现的诺言。【注释】
① 片言: 指 告被告诉讼双方中一方的片面言辞。 片, 单方面的。 折: 断, 判断, 区别是非曲直。 狱: 讼事, 案件。② 无宿诺: 没有过宿隔夜的诺言, 没有拖延而不实现的许诺。 宿, 隔夜。
子曰: 听讼
①
, 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 【今译】
孔子说: 〔要论〕 审理案件, 我如同别人一样, 〔但我所不同的是〕 必须使诉讼案件不发生啊! 【注释】
① 听讼: 处理诉讼。 听, 判断, 审理, 处理。子张问政。子曰: 居之无倦, 行之以忠。 【今译】
子张问怎样为政。孔子说: 坚守职位, 不松懈倦怠, 执行政令要忠实。
子曰: 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 亦可以弗畔矣夫①
!
【今译】
孔子说: 广泛地多学文化典籍, 用礼来约束自己, 就可以不违背〔君子之道〕 了吧! 【注释】
① 本章与《雍也篇第六》 第二十七章文字略同, 可参阅。子曰: 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今译】
孔子说: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 不帮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政者, 正也。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
【今译】
季康子向孔子问怎样为政。孔子回答说: 政, 就是正。您带头走正道, 敢不走正道? 季康子患盗, 问于孔子。孔子对曰: 苟子之不欲①
, 虽
赏之不窃。
【今译】
季康子担忧盗贼多。向孔子询问〔该怎么办〕。 孔子回答说: 假如您不贪财利, 就是奖励盗窃, 也没有人去盗窃。 【注释】
① 苟 (ǒu狗): 假如, 如果。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 以就有道, 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 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
①
, 必偃。
【今译】
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如何为政, 说: 如果杀掉作恶的坏人, 而去亲近为善的好人, 如何呢? 孔子回答说: 您为政, 怎么还用杀人呢?您要是想做好事, 百姓也会做好事的。君子的品德就像是风, 小人的品德就像是草, 草上有风, 草必然〔随风〕 倒下。
【注释】
① 草上之风: 指草上有风, 风吹到草上。② 偃(yǎn眼): 仆倒, 倒下。子张问: 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①
? 子曰: 何哉, 尔所
谓达者? 子张对曰: 在邦必闻②
, 在家必闻。 子曰: 是闻
也, 非达也。夫达也者, 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 虑以下人。在邦必达, 在家必达。夫闻也者, 色取仁而行违, 居之 不疑。在邦必闻, 在家必闻。 【今译】
子张问: 士, 怎么样才叫做‘达’? 孔子说: 你所说的‘达’ 指什么? 子张回答说: 在朝廷做官一定有名声, 为大夫做家臣一定有名声。 孔子说: 这只是名声, 而不是‘达’。 所谓‘达’ 的人, 要质朴正直, 好尚礼义, 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 观察别人的脸色, 常想着对人谦恭有礼貌。〔这样的人〕 在朝廷做官一定‘达’, 为大夫做家臣一定‘达’。 至于有虚名的人, 表面上好像主张仁德, 行动上却违反仁德, 还以仁人自居而不怀疑。〔这样的人〕 在朝廷一定要〔 取〕 虚名, 在大夫封地一定要〔 取〕 虚名。 【注释】
① 达: 通达, 显达, 处事通情达理, 做官地位显贵。孔子认为: 达者必须质直好义, 具有仁德与智慧, 才能与官职地位名实相副。② 闻: 有名声, 名望。这里指虚有其名, 名实不副。 闻 与 达 相似, 而本质不同。达重在诚, 要务实, 自修于内。闻旨在伪, 外求虚名, 欺世盗名。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 曰: 敢问崇德, 修慝①
, 辨惑。
子曰: 善哉问!先事后得, 非崇德与?攻其恶, 无攻人之恶, 非修慝与?一朝之忿, 忘其身, 以及其亲, 非惑与? 【今译】
樊迟陪着〔孔子〕 出游于舞雩台下, 说: 我大胆地请问: 怎样提高品德?怎样消除邪念?怎样辨清迷惑? 孔子说: 问得很好啊!首先努力去做该做的事, 不计较后来得到的收获, 不就是提高品德么?改掉自己的错误, 不攻击别人的错 误, 不就是消除邪念么?忍不住一时的气愤, 而忘掉自身安危, 甚至连累自己的父母亲的人, 不就是迷惑么? 【注释】
① 修: 整治, 消除改正。 慝(tè特): 邪恶的念头。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问知①
。子曰: 知人。 樊迟
未达
②
。子曰: 举直错诸枉
③
, 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 见子夏曰: 乡也
④
, 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子曰: ‘举直错诸枉, 能使枉者直。’ 何谓也? 子夏曰: 富哉言乎!舜有天下, 选于众, 举皋陶
⑤
, 不仁者远矣
⑥
。汤有天下
⑦
, 选于众, 举伊尹
⑧
,
不仁者远矣。
【今译】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 爱人。 〔樊迟又〕 问什么是智。孔子说: 知道识别人。 樊迟还不能透彻理解。孔子说: 推举选拔正直的人, 安排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之上, 这样就能使邪恶的人转化为正直。 樊迟〔从孔子那儿〕 退出来, 见到子夏, 说: 刚才我见到老师, 问什么是智, 老师说: ‘选拔推举正直的人, 安排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之上, 这样就能使邪恶的人转化为正直。’ 这话是什么意思呀? 子夏说: 这是〔意义〕 丰富而深刻的话啊!舜有了天下, 在众人中选拔人才, 推举了皋陶, 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 在众人中选拔人才, 推举了伊尹, 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注释】
① 知: 通 智。
② 未达: 还没明白, 没透彻理解。 仁 是 爱人, 不分亲疏 远近都要爱;而 智 又要求知道了解人, 善于识别人, 辨明正、邪、贤、否、智、愚而区别对待;那么, 仁 与 智 是否矛盾, 要做到 智 是否会妨害 仁? 樊迟心里含糊, 弄不大通, 故说 未达。 ③ 错诸枉: 置于邪恶的人之上。参见《为政篇第二》 第十九章注。
④ 乡: 通 向。 从前。此犹说 刚才。 ⑤ 皋陶 (āoyáo高摇): 传说舜时大臣, 任 士师, 掌管刑法。⑥ 远: 疏远, 远离。
⑦ 汤: 商朝开国君主, 名履, 灭夏桀而得天下。⑧ 伊尹: 名挚, 汤任他为 阿衡 (即宰相), 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子贡问友。子曰: 忠告而善道之①
, 不可则止, 毋自辱
焉
②
。
【今译】
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 要忠诚地劝告他, 委婉恰当地开导他, 他还不听从, 就停止算了, 不要自受侮辱。 【注释】
① 道: 同 导。 引导, 诱导。② 毋(wú吴): 勿, 不要。曾子曰: 君子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 【今译】
曾子说: 君子以讲习诗书礼乐文章学问来聚会结交朋友, 依靠朋友互相帮助来培养仁德。 子路篇第十三
(共三十章)
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怎样做人, 怎样为政。子路问政。子曰: 先之
①
, 劳之
②
。 请益。曰: 无倦。
【今译】
子路问怎样为政。孔子说: 先要领头去干, 带动老百姓都勤劳地干。 〔子路〕 请求多讲一点。〔孔子〕 说: 永远不要松懈怠惰。
【注释】
① 先之: 指为政者身体力行, 凡事率先垂范, 以身作则。 之, 代词, 指百姓。
② 劳之: 这里指为政者亲身去干, 以自身的 先劳, 带动老百姓都勤劳地干, 虽勤而无怨。
仲 为季氏宰, 问政。子曰: 先有司, 赦小过, 举贤才。 曰: 焉知贤才而举之? 子曰: 举尔所知;尔所不知, 人其舍诸
①
?
【今译】
仲 担任季氏的私邑总管, 问怎样为政。孔子说: 〔凡 事〕 要带头, 引导手下管事的众官吏去做, 宽赦他们的小错误, 推举贤良的人才。 〔仲〕 说: 怎么能知道 是贤才而选拔他们呢? 孔子说: 选拔你所知道的;你所不知道的, 别人难道能不推举他吗?
【注释】
① 舍: 舍弃, 放弃。这里指不推举。 诸: 之乎 二字合音。子路曰: 卫君待子而为政
①
, 子将奚先
②
? 子曰: 必也
正名乎
③
! 子路曰: 有是哉, 子之迂也④
, 奚其正? 子曰:
野哉, 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 盖阙如也⑤
。名不正则言不
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⑥
,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⑦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
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 无所苟而已矣⑧
。
【今译】
子路〔对孔子〕 说: 〔假如〕 卫国国君等待您去治理国家, 您将要先做什么事呢? 孔子说: 必须先正名分吧。 子路说: 有这样做的吗?您太迂了, 为什么要正名分呢? 孔子说: 真粗野鲁莽啊, 仲由!君子对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 大概总得抱着存疑的态度吧。〔如果〕 名分不正, 言语就不顺;言语不顺, 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 国家的礼乐制度就不能兴建起来;礼乐制度兴建不起来, 刑罚的执行就不会恰当;刑罚执行不恰当, 人民就手足失措。所以, 君子确定名分必须可以说得清楚有理, 说了也一定可以行得通。君子对自己所说的话, 只是不草率马虎罢了。 【注释】
① 卫君: 卫出公蒯辄。他与父亲争位, 引起国内混乱。所以孔子主张, 要治理卫国, 必先 正名, 以明确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的关系。参阅《述而篇第七》 第十五章注。② 奚: 何, 什么。
③ 正名: 纠正礼制名分上的用词不当, 正确地确定某个人的名分。 正, 纠正, 改正。 名, 名分, 礼制上的人的名义、身份、地位、等级等。
④ 迂(yū淤): 迂腐;拘泥守旧, 不切实际。⑤ 阙如: 存疑;对还没搞清楚的疑难问题暂时搁置, 不下判断;对缺乏确凿根据的事, 不武断, 不妄说。 阀, 同 缺。 ⑥ 中(z òn 众): 得当, 恰当, 适合。⑦ 错: 同 措。 放置, 安排, 处置。⑧ 苟 (ǒu狗): 苟且, 随便, 马虎。樊迟请学稼
①
。子曰: 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②
。曰:
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 小人哉, 樊须也!上好礼, 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 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 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③
, 焉用稼!
【今译】
樊迟请教学习种庄稼。孔子说: 我不如老农夫。 〔樊迟〕 请教学习种菜。〔孔子〕 说: 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出去了。孔子说: 真是小人呀, 樊须。上边重视礼, 百姓就不敢不尊敬;上边重视义, 百姓就不敢不服从;上边重视信, 百姓就不敢不说出真情实况。假如做到这样, 四方的百姓就会背着小孩前来投奔, 〔从政者〕 哪里用得上自己去种庄稼呢? 【注释】
① 樊迟: 姓樊, 名须, 字子迟。参阅《为政篇第二》 第五章注。② 圃(pǔ普): 菜地, 菜园。引申为种菜。③ 襁(q ǎn 抢): 背婴儿的背带、布兜。子曰: 诵《诗》 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①
; 使于四方, 不
能专对
②
, 虽多, 亦奚以为
③
?
【今译】
孔子说: 熟读《诗》 三百篇, 派他从政做官, 却不会处理政务;派他当外交使节, 却不能独立地办理处事交涉, 读得虽然很多, 又有什么用呢? 【注释】
① 达: 通达, 通晓;会处理, 会运用。② 专对: 即根据外交的具体情况, 随机应变, 独立行事, 回答问题, 办理交涉。外交使臣在处理对外交涉的事务时, 因不可能时时事事都向本国朝廷请求指示, 所以必须有 专对 的能力。又, 当时在外交上往往以背诵《诗》 章句来委婉地进行提问和回答, 故 诵诗三百 是外交人才的必备条件。③ 以: 用。 为: 句末语助词, 表示感慨或疑问。子曰: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今译】
孔子说: 本身品行端正, 就是不发命令, 人民也会照着去做;本身品行不正, 即使发布命令, 人民也不会听从。 子曰: 鲁卫之政
①
, 兄弟也。
【今译】
孔子说: 鲁国、卫国的政治, 像兄弟一般。 【注释】
① 鲁卫之政: 鲁国是周公(姬旦) 的封地, 卫国是周公的弟弟康叔的封地。鲁、卫本兄弟之国, 后来衰乱又相似, 孔子遂有这样的感叹。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
①
。始有, 曰: 苟合矣
②
。 少有, 曰:
苟完矣。 富有, 曰: 苟美矣。 【今译】
孔子说卫国的公子荆, 善于管理家业。开始有些财产时, 〔公子荆〕 说: 差不多合于我的要求了。 再增加一些财产时, 〔他〕 说: 差不多完备了。 到财产富足时, 说: 差不多是非常美好了。
【注释】
① 公子荆: 卫国的大夫, 字南楚。是卫献公的儿子, 故称公子荆。传说他十五岁就代理宰相, 处理国事。对自己的家业和生活享受, 能随时知足, 不奢侈。吴国的公子季札, 曾把公子荆列为卫国的君子(见《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 善居室: 善于管理家业、管理财务 济, 会过日子。
② 苟: 差不多, 也算是。
子适卫
①
, 冉有仆
②
。子曰: 庶矣哉
③
! 冉有曰: 既庶
矣, 又何加焉
④
? 曰: 富之。 曰: 既富矣, 又何加焉? 曰: 教之
⑤
。
【今译】
孔子到卫国去, 冉有驾车。孔子说: 〔这儿〕 人真多啊! 冉有说: 人已 多了, 又该怎么办呢? 〔孔子〕 说: 让他们富裕起来。 〔冉有〕 说: 已 富裕了, 又该怎么办呢? 〔孔子〕 说: 教育他们。
【注释】
① 适: 往, 到, 去。
② 仆: 驾车。
③ 庶(s ù树): 众多。这里指卫国人口众多。④ 何加: 即 加何。 增加什么, 进一步干什么、办什么。⑤ 教: 教育, 教化。孔子主张 先富而后教。 子曰: 苟有用我者
①
, 期月而已可也
②
, 三年有成。
【今译】
孔子说: 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 一周年就可以〔初具规模, 有可观之处〕, 三年〔功业〕 会大有成效。 【注释】
① 苟: 如果, 假如。
② 期月: 周一年十二个月, 即一周年。 期(jī基), 周。子曰: ‘善人为邦百年, 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诚哉是言也
①
!
【今译】
孔子说: ‘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 也就可以克服残暴、免去刑杀了。’ 真对啊, 这话! 【注释】
① 是: 代词。这, 此。
子曰: 如有王者
①
, 必世而后仁
②
。
【今译】
孔子说: 如果有王者兴起, 必须三十年以后才能实施仁政。
【注释】
① 王者: 能治国安邦、以德行仁的贤明君王。② 世: 三十年是一世。
子曰: 苟正其身矣, 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
【今译】
孔子说: 如果端正了自身〔品行〕, 从事政治还有什么〔困难〕 呢?自身不能端正, 怎样使别人端正呢? 冉子退朝
①
。子曰: 何晏也
②
? 对曰: 有政。 子曰:
其事也。如有政, 虽不吾以
③
, 吾其与闻之。
【今译】
冉求〔从季氏官府〕 办完公事回来。孔子说: 为何回来晚了? 〔冉求〕 回答说: 有政务。 孔子说: 是〔季氏私家〕 一般的事务吧。如果有〔国家) 政务, 虽然〔国君〕 不任用我了, 我也会有所闻的。 【注释】
① 冉子: 冉求。曾任季氏宰(家臣)。 参阅《八佾篇第三》 第六 章注。
② 晏(yàn砚): 晚, 迟。③ 吾以: 用我。 以, 用。定公问: 一言而可以兴邦, 有诸①
? 孔子对曰: 言不
可以若是, 其几也
②
, 人之言曰: ‘为君难, 为臣不易。’ 如知为君之难也, 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 一言而丧邦, 有诸? 孔子对曰: 言不可以若是, 其几也, 人之言曰: ‘予无乐乎为君, 唯其言而莫予违也。’ 如其善而莫之违也, 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 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今译】
鲁定公问: 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 有这样的话吗? 孔子回答说: 话不可以讲得像这样肯定, 但有与这接近的, 有人说: ‘做君主难, 做臣也不容易。’ 如果知道做君主难, 这岂不接近于‘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 吗? 〔鲁定公〕 说: 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丧失, 有这样的话吗? 孔子回答说: 话不可以讲得像这样肯定, 但有与这接近的, 有人说: ‘我做君主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 只是〔高兴〕 我说的话没有人违抗。’ 如果君主说的话正确, 而没有人违抗, 不也是很好吗?如果说的话不正确, 而没有人违抗, 这岂不接近于‘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丧失’ 吗?
【注释】
① 诸: 之乎 二字的合音。② 几(jī基): 将近, 接近。叶公问政
①
。子曰: 近者说, 远者来。 【今译】
叶公问怎样为政。孔子说: 使近处的人民感到喜悦, 远处的人民来投奔归附。
【注释】
① 叶公: 姓沈, 名诸梁, 楚国大夫。参阅《述而篇第七》 第十九章注。
子夏为莒父宰
①
, 问政。子曰: 无欲速, 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今译】
子夏到莒父当地方长官, 问怎样为政。孔子说: 不要求速成, 不要贪图小利。想求速成, 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 就做不成大事。
【注释】
① 莒父(jǔ ǔ举甫): 鲁国城邑名, 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一说, 在高密县东南。
叶公语孔子曰: 吾党有直躬者①
, 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②
。
孔子曰: 吾党之直者异于是, 父为子隐③
, 子为父隐, 直在
其中矣。
【今译】
叶公对孔子说: 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 他的父亲偷了羊, 他便去告发。 孔子说: 我们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所讲的不一样: 父亲为儿子隐瞒, 儿子为父亲隐瞒, 正直的品德就在其中了。
【注释】
① 直躬者: 犹言正直、坦率的人。 躬, 身。② 攘(rǎn 嚷): 偷, 窃, 抢。 证: 检举, 告发。③ 父为子隐: 隐, 隐瞒, 隐讳。儒家提倡父慈子孝, 即使对方有错, 也要在外人面前为之隐瞒。这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局限性。樊迟问仁。子曰: 居处恭, 执事敬, 与人忠。虽之夷狄①
,
不可弃也。
【今译】
樊迟问怎样是仁。孔子说: 在家能恭敬规矩, 办事能认真谨慎, 对人能忠实诚恳。虽然到了夷狄, 〔这三种德行〕 也是不可放弃的。
【注释】
① 之: 动词。到, 去, 往。
子贡问曰: 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 行已有耻, 使于四方, 不辱君命, 可谓士矣。 曰: 敢问其次? 曰: 宗族称孝焉, 乡党称弟焉
①
。 曰: 敢问其次? 曰: 言必信, 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②
, 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 今之从政者何如? 子曰: 噫!斗筲之人③
, 何足算也!
【今译】
子贡问: 如何才配称为‘士’? 孔子说: 对自己的行为能保持羞耻之心;出使到其他国家, 能不辜负君主委托的使命, 这样的人可配称为‘士’ 了。 〔子贡〕 说: 我冒昧地问, 次一等的呢? 〔孔子〕 说: 宗族里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 乡里的人称赞他敬爱兄长。 〔子贡〕 说: 我冒昧地问, 再次 一等的呢? 〔孔子〕 说: 说话一定守信用, 行动一定坚决果断。〔虽然这样做〕 是浅薄固执的小人, 不过也可以作为次一等的了。 〔子贡〕 说: 如今从政的人如何呢? 孔子说: 咳!这些器量小的卑贱的人, 算得了什么! 【注释】
① 弟: 同 悌。 敬爱兄长。② 硁硁然: 硁(kēn 坑), 通 , 小石坚确貌。形容浅薄固执。孔子认为如果不问是非曲直, 在大事上糊涂, 只管自己的言行 必信 必果, 必然会陷于浅薄固执。《孟子 离娄下》 说: 大人者, 言不必信, 行不必果, 惟义所在。 意思是: 真正有德行的人, 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 行为不一定贯彻始终, 只要合乎道义, 按道义行事便成。这话可作为《论语》 本章的补充。③ 斗筲: 筲(s āo烧), 盛饭用的小竹器, 饭筐。斗、筲容量都不大(一斗只容十升;一筲只容五升, 一说容一斗二升), 引申来形容人的见识短浅, 器量狭小。
子曰: 不得中行而与之
①
, 必也狂狷乎
②
!狂者进取, 狷
者有所不为也。
【今译】
孔子说: 找不到言行合于中庸之道的人与他交往, 那一定是要同狂者和狷者交往了。狂者有进取心, 敢作敢为;狷者拘谨, 洁身自好, 绝不肯做坏事。 【注释】
① 中行: 合乎中庸之道的言行。 与: 相与, 交往, 来往;向他传道, 同他共事。
② 狂: 指志意高远, 纵情任性, 骄傲自大, 但勇往直前, 敢作 敢为, 有进取精神。 狷(juàn倦): 指为人耿直拘谨, 洁身自好, 安分守己, 不求有所作为亦绝不肯同流合污。子曰: 南人有言曰: ‘人而无恒, 不可以作巫医①
。’ 善
夫!‘不恒其德, 或承之羞
②
。’ 子曰: 不占而已矣
③
。
【今译】
孔子说: 南方人有句话说: ‘人如果没有恒心, 不可以当巫医。’ 〔这话) 真好啊!〔《易》 上也说:〕 ‘如果不能永恒地保持自己的德行, 免不了要承受羞辱。’ 孔子〔又〕 说: 〔这就是叫没有恒心的人〕 不用占卦罢了。 【注释】
① 巫医: 巫, 巫师, 能降神占卜的人。 医, 医师。古代巫、医往往合于一身, 巫师亦往往掌握一定的医术, 或以禳祷之术替人疗疾。朱熹说: 巫, 所以交鬼神;医, 所以寄死生。故虽贱役, 而犹不可以无常。
② 不恒 二句: 见《易 恒卦 九三爻辞》。 意为: 做人如果不能永恒地保持自己的德行(三心二意, 没有操守), 免不了要承受招来的羞辱。
③ 占: 占卜, 算卦。孔子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或为: 没有恒心的人一定遇凶, 用不着再去占卜了。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
①
, 小人同而不和。
【今译】
孔子说: 君子, 讲求和谐而不盲从附和;小人, 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
【注释】
① 和, 同: 这是春秋时代常用的两个概念。 和, 和谐, 调和, 互相 调。指不同性质的各种因素的和谐统一。如五味的调和, 八音的合谐。君子尚义, 无乖戾之心, 能和谐共处, 但不盲从附和, 能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 故说 和而不同。 同, 相同, 同类, 同一。小人尚利, 在利益一致时, 互相阿比, 同流合污, 能够 同; 然一旦利益发生冲突, 则不能和谐相处, 更不能用道义来 调人情世故。故说 同而不和。 子贡问曰: 乡人皆好之
①
, 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
②
, 何如? 子曰: 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 其不善者恶之。
【今译】
子贡问: 全乡都喜欢的人, 如何呢? 孔子说: 未必可以。 〔子贡又问:〕 全乡都憎恶的人, 如何呢? 孔子说: 未必可以。不如是全乡中的好人都喜欢他, 坏人都讨厌他。 【注释】
① 好 (ào号): 喜爱, 称道, 赞扬。② 恶(Wù务): 憎恨, 讨厌。子曰: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①
。说之不以道, 不说也。及
其使人也, 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 说也。及其使人也, 求备焉。
【今译】
孔子说: 给君子做事容易, 却难以讨他的喜欢。不以正道去讨他的喜欢, 他是不喜欢的。而到他使用人的时候, 对 人却能按才能的大小合理使用他。给小人做事很困难, 却容易讨他喜欢。虽然不以正道去讨他的喜欢, 他也会喜欢的。而到他使用人的时候, 对人就求全责备。 【注释】
① 易事: 易与共事, 事奉他、给他做事容易。 说: 同 悦。 子曰: 君子泰而不骄
①
, 小人骄而不泰。
【今译】
孔子说: 君子安舒坦然而不骄傲放肆, 小人骄傲放肆而不安舒坦然。
【注释】
① 泰, 骄: 皇侃《论语义疏》: 君子坦荡荡, 心貌怡平, 是泰而不为骄慢也;小人性好轻凌, 而心恒戚戚, 是骄而不泰也。 朱熹说: 君子 理, 故安舒而不矜肆。小人逞欲, 故反是。 子曰: 刚, 毅, 木
①
, 讷
②
, 近仁。
【今译】
孔子说: 刚强不屈, 果敢坚毅, 质朴老实, 言语谨慎, 〔这四种品德〕 接近于仁。
【注释】
① 木: 质朴, 朴实, 憨厚老实。② 讷: 说话迟钝。引申为言语非常谨慎, 不肯轻易说话。子路问曰: 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 切切偲偲①
, 怡
怡如也
②
, 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 兄弟怡怡。 【今译】
子路问: 如何才配称为‘士’ 呢? 孔子说: 互相勉励督促, 待人亲切和气, 可以称为‘士’ 了。朋友之间要互相勉励督促, 兄弟之间要亲切和气。 【注释】
① 切切偲偲(sī私): 恳切地责勉、告诫, 善意地互相批评;相互切磋, 相互督促, 和睦相处。② 怡怡(yí移): 和气, 安适, 愉快。子曰: 善人教民七年
①
, 亦可以即戎矣
②
。
【今译】
孔子说: 有作为的领导人教练百姓七年, 就可以〔使百姓〕 从军作战了。
【注释】
① 善人: 好的有作为的领导人。一说, 善于治军作战的人。② 即: 靠近, 从事, 参加。 戎(rón 荣): 军队, 战争。子曰: 以不教民战
①
, 是谓弃之。
【今译】
孔子说: 用没有 过军事训练的人去作战打仗, 这就叫做抛弃他们。
【注释】
① 不教民: 即 不教之民。 没有 过军事教育训练的人。 宪问篇第十四
(共四十四章)
主要记孔子及其弟子论修身作人之道, 兼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宪问耻
①
。子曰: 邦有道, 谷
②
。邦无道, 谷, 耻也。
克、伐、怨、欲
③
, 不行焉, 可以为仁矣? 子曰: 可以为难矣, 仁则吾不知也。
【今译】
宪问怎样是可耻。孔子说: 国家有道, 应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 仍然做官拿俸禄, 就是可耻。 [ 宪又问: ] 好胜, 自夸, 怨恨, 贪欲, [这些毛病]都能克制, 可以算做到了仁吧? 孔子说: 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 至于[算不算做到]仁, 我不知道。
【注释】
① 宪: 即 思。参阅《雍也篇第六》 第五章注。 思, 当属于前章孔子所说的 狷者 类型的人物, 故孔子言 邦有道 应有为而立功食禄, 邦无道 才应独善而不贪位慕禄, 以激励 思的志向, 使他自勉而进于有为。
② 谷: 谷米。指当官拿俸禄。③ 克: 争强好胜。 伐: 自我夸耀。 怨: 怨恨, 恼。 欲: 贪求多欲。
子曰: 士而怀居
①
, 不足以为士矣。
【今译】
孔子说: 作为‘士’, 如果留恋家庭, 就不足以成为‘士’ 了。
【注释】
① 怀居: 怀, 留恋, 思念。 居, 家居, 家庭。《左传》 上有 怀与安, 实败名 的话(《僖公二十三年》), 士若怀恋家居之安, 心有所累, 就成功不了事业。
子曰: 邦有道, 危言危行
①
; 邦无道, 危行言孙
②
。
【今译】
孔子说: 国家有道, 要说话正直, 行为正直;国家无道, 行为仍可正直, 但说话要随和顺从。 【注释】
① 危: 正直。言人所不敢言, 行人所不敢行。② 孙: 同 逊。 谦逊, 恭顺。在这里, 有随和顺从而谨慎之意。孔子认为, 处乱世, 要 言孙 以避祸, 不应 危言 而招祸(作无谓牺牲)。
子曰: 有德者必有言, 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 勇者不必有仁。
【今译】
孔子说: 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好的]言论, 有[好的]言论的人却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必定勇敢, 勇敢的人 却不一定有仁德。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
①
: 羿善射
②
, 奡荡舟
③
, 俱不得其死
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④
。 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今译】
南宫适问孔子: 羿善于射箭, 奡善于水战, 最后都不得好死。禹、稷亲自种庄稼, 却取得了天下。[应怎样评价这些历史人物呢?] 孔子没回答。南宫适出去了。孔子说: 真是君子啊, 这个人!真是尊崇道德啊, 这个人! 【注释】
① 南宫适: 孔子弟子。参阅《公冶长篇第五》 第二章注。② 羿: 在上古神话传说中有三个羿, 都是善于射箭的英雄。一是唐尧时的射箭能手。传说尧时十日并出, 晒得大地河干草枯, 羿射掉九日以解救民困。二是帝喾时的射师。三是夏时有穷国的君主。传说他本是夷族的一个酋长, 曾一度篡夺了夏的政权而代理夏政。其理政后荒淫喜猎, 把朝政交给亲信家臣寒浞(z uó浊) 管理。寒浞觊觎羿的地位和美貌的妻子, 收买了羿的家奴逢蒙, 乘羿打猎回来毫无防备, 将其杀害。本章中的羿即指有穷国的羿。③ 奡荡舟: 奡(ào傲), 一作 浇。 寒浞的儿子。是个大力士, 又善于水战。传说他能 陆地行舟(在陆地上推着船走)。 荡舟, 摇船, 划船。据顾炎武《日知录》 说: 古人以左右冲杀为 荡。 这里便可理解为水战, 即以舟师冲杀。《竹书纪年》 曾记: 奡伐斟砺, 大战于淮, 覆其舟, 灭之。 后在征战中, 奡被夏朝中兴之主少康所杀。④ 禹: 夏代开国祖先, 善治水, 重视发展农业。 稷(jì计): 传说是帝喾之子, 名弃, 善农耕, 尧举为农师。至舜时, 受封于邰(今 陕西省武功县西南), 号曰 后稷, 别姓姬氏, 是周朝的祖先。后世又被奉为谷神。
子曰: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今译】
孔子说: 君子当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呀, [可是]小人当中从来没有有仁德的人。 子曰: 爱之, 能勿劳乎
①
?忠焉, 能勿诲乎?
【今译】
孔子说: 爱他, 能不让他勤劳吗?忠于他, 能不劝告教诲他吗?
【注释】
① 劳: 勤劳, 劳苦, 操劳。此有进行劳动教育的含意。朱熹《四书集注》 说: 爱而知劳之, 则其为爱也深矣;忠而知诲之, 则其为忠也大矣。 《国语 鲁语下》: 夫民劳则思, 思则善心生;逸则淫, 淫则忘善, 忘善则恶心生。
子曰: 为命
①
, 裨谌草创之
②
, 世叔讨论之
③
, 行人子羽
修饰之
④
, 东里子产润色之
⑤
。
【今译】
孔子说: [郑国]创制外交公文, 总是由裨谌创作写出草稿;由世叔组织讨论;由外交官员子羽加以修饰;再由东里的子产润色。
【注释】
① 命: 旧注谓指诸侯 盟会之辞, 即外交辞令。 ② 裨谌(pí én皮臣): 郑国大夫。③ 世叔: 《左传》 作 子太叔 (太 、 世 二字古时通用), 名游吉, 郑国大夫。子产死后, 继任郑国宰相。④ 行人: 掌使之官(外交官员)。 子羽: 公孙挥, 字子羽。郑国大夫。
⑤ 东里: 郑国邑名, 在今河南郑州市, 子产所居。 子产: 名侨, 字子产。郑国大夫, 后任宰相, 有政声。或问子产, 子曰: 惠人也。 问子西①
, 曰: 彼哉!彼
哉
②
! 问管仲, 曰: 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③
, 饭疏食, 没
齿无怨言
④
。
【今译】
有人问到子产[是怎样的人], 孔子说: 是惠爱于民的人。 问到子西, [孔子]说: 他呀!他呀! 问到管仲, [孔子]说: 是个人才。他剥夺了伯氏骈邑的三百户采地, [伯氏]只得吃粗粮和蔬菜, [可是]直到老死, 也没有怨言。 【注释】
① 子西: 春秋时, 载入史籍的有三个子西。其一, 楚国的公子申(楚平王的庶长子), 曾任令尹(即宰相), 有贤名, 立楚昭王。他和孔子同时, 死于孔子之后。其二, 楚国的斗宜申。后谋乱被杀。生活在鲁僖公、鲁文公之世。其三, 郑国的公孙夏, 是子产(公孙侨) 的同宗兄弟。曾掌握郑国政权, 他死后, 才由于产继他而执政。生当鲁襄公之世。本章的子西, 或说指楚国的公子申, 或说指郑国的公孙夏, 已不可确考。
② 彼哉 句: 他呀, 他呀。这是古代曾 流行的一个习惯用语, 表示轻视, 犹言算得了什么, 不值得一提。③ 伯氏: 名偃, 齐国大夫。 骈邑: 齐国的地名。据清代阮元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考证, 今山东省临朐县柳山寨, 即春秋时的骈邑, 现仍残留有古城城基。
④ 没(mò默) 齿: 老到牙齿都掉没了。指老死, 终身。 无怨言: 没有抱怨、怨恨的话。史载: 伯氏有罪, 管仲为宰相, 奉齐桓公之命, 依法下令剥夺了伯氏的采邑三百户。因管仲执法公允, 所以伯氏口服心服, 始终无怨言。
子曰: 贫而无怨难, 富而无骄易。 【今译】
孔子说: 贫穷而没有怨恨, 是困难的;富裕了而不骄傲, 是容易的。
子曰: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①
, 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②
。
【今译】
孔子说: 孟公绰做赵氏、魏氏的家臣, 是优良的;但是不可以做滕、薛的大夫。
【注释】
① 孟公绰: 鲁国大夫, 属于孟孙氏家族。廉静寡欲而短于才。其德为孔子所敬重。 老: 古代对大夫家臣之长的尊称, 也称 室老。 ② 滕, 薛: 古代两个小诸侯国。 滕, 故城在今山东省滕州市西南十五里。 薛, 故城在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四十馀里官桥至薛城一带。为何孟公绰不宜任小国的大夫呢?朱熹说: 大家势重, 而无诸侯之事;家老望尊, 而无官守之责。 滕、薛国小政繁, 大夫位高责重。 所以, 孔子说像孟公绰这种 廉静寡欲而短于才 的人, 可以任大国上卿的家臣(望尊而职不杂, 德高则能胜任), 而不可以任小国的大夫(政烦责重, 才短则难以胜任)。 这说明了知人善任的重要性。 子路问成人
①
。子曰: 若臧武仲之知
②
, 公绰之不欲, 卞
庄子之勇
③
, 冉求之艺, 文之以礼乐, 亦可以为成人矣。 曰: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 见危授命,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④
, 亦可以为成人矣。
【今译】
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 假若有臧武仲的明智, 孟公绰的不贪欲, 卞庄子的勇敢, 冉求的多才多艺, 再用礼乐以增文采, 也就可以成为完美的人了。 [孔子又]说: 现在要成为完美的人何必一定这样要求呢?[只要他]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 遇到[国家]有危难而愿付出生命, 长久处于穷困的境遇也不忘记平日的诺言, 也就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了。
【注释】
① 成人: 完人;人格完备, 德才兼备的人。② 臧武仲: 即臧孙纥 (é盒), 臧文仲之孙。鲁国大夫, 因不容于鲁国权臣而出逃。逃到齐国后, 他预料到齐庄公不能长久, 便设法拒绝了齐庄公给他的田, 孔子认为他很明智(见《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
③ 卞庄子: 鲁国大夫, 封地在卞邑(今山东省泗水县东)。 传说他曾一个人去打虎, 以勇著称。一说, 即孟庄子。④ 久要: 长久处于穷困的境遇。 要(yāo腰), 通 约。 穷困。一说, 久要 即旧约, 旧时答应过别人的话, 从前同别人约定的事。平生: 平日。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
①
: 信乎, 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②
? 公明贾对曰: 以告者过也③
。夫子时然后言, 人不
厌其言;乐然后笑, 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 人不厌其取。 子曰: 其然, 岂其然乎?
【今译】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 说: 是真的吗?[有人说公叔文子]老先生不说、不笑、不取财。 公明贾回答说: 这是传话的人说得过分了。[公叔文子]老先生是到适当的时候然后说, 别人就不讨厌他的讲话;快乐了然后笑, 别人就不讨厌他的笑;符合礼义然后取财, 别人就不讨厌他的取。 孔子说: 来是这样, 怎么会[传成]那样呢? 【注释】
① 公叔文子: 名拔(一作发)。 卫国大夫, 卫献公之孙。死后谥 文, 故称公叔文子。 公明贾: 姓公明, 名贾。卫国人。公叔文子的使臣。一说, 公明 即 公羊, 是《礼记》 中说的公羊贾。② 夫子: 敬称公叔文子。
③ 过: 说得过分, 传话传错了。子曰: ‘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①
, 虽曰不要君
②
, 吾不信
也。
【今译】
孔子说: 臧武仲凭借防而请求[鲁国国君]为他在鲁国立后代为大夫, 虽然有人说[臧武仲这样做]不是要挟君主, 可是我不相信。
【注释】
① 臧武 句: 防, 鲁国地名, 在今山东省费县东北六十里的华城, 紧靠齐国边境, 是臧武仲受封的地方。公元前 年(鲁襄公二十三年), 臧武仲因帮助季氏废长立少得罪了孟孙氏, 逃到邻近邾 国。不久, 他又回到他的故邑防城, 向鲁国国君请求为臧氏立后代(让他的子孙袭受封地, 并任鲁国大夫)。 言辞甚逊, 但言外之意: 否则将据邑以叛。得到允许后, 他逃亡到齐国(见《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
② 要(yāo腰): 胁迫, 要挟。子曰: 晋文公谲而不正
①
, 齐桓公正而不谲
②
。
【今译】
孔子说: 晋文公诡诈不正派;齐桓公正派不诡诈。 【注释】
① 晋文公: 春秋时有作为的政治家。晋献公之子, 姓姬, 名重耳。因献公宠骊姬, 立幼子为嗣, 他受到迫害, 流亡国外十九年;后由秦国送回晋国, 即位, 为文公。他整顿内政, 加强军队, 使国力强盛。又平定周朝内乱, 接周襄王复位, 以 尊王 相号召。他伐卫致楚, 城濮之战 用阴谋而大败楚军。在践土(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北) 大会诸侯, 成为春秋时著名的霸主之一。公元前 —前 年在位。 谲(jué绝): 欺诈, 玩弄权术, 耍弄阴谋手段。② 齐桓公: 春秋时有作为的政治家。姓姜, 名小白, 姜尚(太公) 的后人, 齐襄公之弟。襄公被杀后, 他从莒回国, 取得政权。任用管仲为相, 进行改革, 富国强兵。以 尊王攘夷 相号召, 帮助燕国打败北戎, 营救邢、卫二国, 制止戎狄入侵;又联合中 诸侯进攻蔡、楚, 与楚会盟于召陵(今河南省郾城东北); 还平定了东周王室的内乱, 多次与诸侯结盟, 互不使用武力, 使天下太平了四十年。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公元前 —前 年在位。子路曰: 桓公杀公子纠
①
, 召忽死之
②
, 管仲不死。 曰:
未仁乎? 子曰: 桓公九合诸侯③
, 不以兵车
④
, 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如其仁!
【今译】
子路说: 齐桓公杀了公子纠, 召忽自杀殉节, 但管仲却没有自杀。 [子路又]说: [这样, 管仲]算是没有仁德吧? 孔子说: 齐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 主持盟会, 没用武力, 而制止了战争, 这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算他的仁德!这就算他的仁德!
【注释】
① 公子纠: 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 的哥哥。他二人都是齐襄公的弟弟。襄公无道, 政局混乱, 他二人怕受连累, 于是, 小白由鲍叔牙事奉逃亡莒国, 公子纠由管仲、召忽事奉逃亡鲁国。而后, 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杀死, 公孙无知立为君。次年, 雍廪又杀死公孙无知, 齐国当时就没有国君了。在鲁庄公发兵护送公子纠要回齐国即位的时候, 小白用计抢先回到齐国, 立为君。接着兴兵伐鲁, 逼迫鲁国杀死了公子纠(见《左传》 庄公八年、九年)。 ② 召忽: 他与管仲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师傅。公子纠被杀后, 召忽自杀殉节。管仲却归服齐桓公, 并由鲍叔牙推荐当了宰相。③ 九合诸侯: 多次会合诸侯。 九, 不是确数, 极言其多。一说, 九 便是 纠’, 古字通用。 合, 集合。④ 不以: 不用。 兵车: 战车。代指武力。子贡曰: 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 不能死, 又相之。 子曰: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①
, 民到于今受
其赐。微管仲
②
, 吾其被发左衽矣
③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④
,
自 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⑤
!
【今译】
子贡说: 管仲不是仁人吧?桓公杀了公子纠, [管仲]没自杀, 却又辅佐桓公。 孔子说: 管仲辅佐桓公, [使齐国]在诸侯中称霸, 匡正了天下, 人民到如今还受到他给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 我们恐怕已 沦为披头散发衣襟在左边开的落后民族了。难道[管仲]像一般的平庸男女那样, 为了守小节, 在小山沟里上吊自杀, 而不被人所知道吗? 【注释】
① 一匡天下: 使天下的一切得到匡正。 匡, 正, 纠正。② 微: 非, 无, 没有。一般用于和既成事实相反的假设句前面。③ 被发左衽: 当时边疆地区夷狄少数民族的风俗、打扮。 被, 同 披。 衽(rèn任), 衣襟。④ 匹夫匹妇: 指一般的平民百姓, 平庸的人。 谅: 信实, 遵守信用。这里指拘泥小的信义、小的节操。⑤ 自: 自缢, 上吊自杀。 沟渎 (ú毒): 古时, 田间水道称沟, 邑间水道称渎。这里指小山沟。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①
。子闻之, 曰:
可以为‘文’ 矣
②
。
【今译】
公叔文子的家臣大夫僎, 与文子同在朝廷为大夫。孔子听到这件事, 说: [公叔文子死后]可以用‘文’ 作谥号了。 【注释】
① 僎(xún寻): 人名。 是公叔文子的家臣, 由于文子的推荐, 当上卫国的大夫。 同升诸公: 谓僎由家臣 公叔文子推荐而与之同为卫国的大夫。 公, 公室, 朝廷。 ② 为文: 谥号为 文。 实际上, 公叔文子死后, 其子戍请谥于君。卫君说: 过去卫国遭荒年时, 公叔文子曾煮粥赈济, 施恩惠于饥民;又在国家危难时对君王表现非常忠贞。故给他的谥号是 贞惠文子。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 康子曰: 夫如是, 奚而不丧①
?
孔子曰: 仲叔圉治宾客
②
, 祝鮀治宗庙
③
, 王孙贾治军旅。夫
如是, 奚其丧?
【今译】
孔子说到卫灵公的昏庸无道, 季康子说: 像这样[无道], 为什么还不失位丧亡呢? 孔子说: 有仲叔圉接待宾客办理外交, 祝鮀主管祭祀, 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用人得当], 怎么会失位丧亡呢? 【注释】
① 奚: 为何, 为什么。
② 仲叔圉(yǔ雨): 即孔文子。卫国大夫, 世袭贵族。③ 祝鮀(tuó驼): 卫国大夫, 世袭贵族。子曰: 其言之不怍
①
, 则为之也难。
【今译】
孔子说: 一个人大言不惭, 那么实际去做就困难了。 【注释】
① 怍(zuò作): 惭愧。这里是形容好说大话, 虚夸, 而不知惭愧的人。这种人善于吹嘘, 自然就难以实现他所说的话。陈成子弑简公
①
。孔子沐浴而朝
②
, 告于哀公曰: 陈恒弑
其君, 请讨之。 公曰: 告夫三子③
。 孔子曰: 以吾从大夫
之后
④
, 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 者! 之三子告⑤
, 不
可。孔子曰: 以吾从大夫之后, 不敢不告也。 【今译】
陈成子杀了齐简公, 孔子[得知]马上沐浴上朝, 向鲁哀公报告说: 陈恒弑其君主, 请出兵讨伐。 哀公说: 去报告三位大夫吧! 孔子说: 因为我曾 当过大夫, 不敢不来报告。君主却说‘去报告三位大夫吧!’ [孔子]到三位大夫那里去报告, 他们表示不可以[出兵]。孔子[又]说: 因为我曾当过大夫, 不敢不来报告。 【注释】
① 陈成子: 齐国大夫陈恒, 又名田成子。他在齐国用大斗借粮、小斗收粮的方法, 获得百姓拥护。政治上逐渐取得优势后, 在公元前 年(鲁哀公十四年) 杀死齐简公, 掌握了齐国政权。此后的齐国在历史上也称 田齐。 简公: 齐简公, 姓姜, 名壬。公元前 —前 年在位。
② 沐浴: 洗头, 洗澡。指上朝前表示尊敬与严肃而举行的斋戒。③ 告夫三子: 三子, 指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因当时的季孙、孟孙、叔孙权势很大, 实际操纵鲁国政局, 鲁哀公不敢作主, 故叫孔子去报告这三位大夫。
④ 从大夫之后: 犹言我过去曾 当过大夫。参阅《先进篇第十一》 第八章注。
⑤ 之: 去, 往, 到。
子路问事君。子曰: 勿欺也, 而犯之①
。
【今译】
子路问怎样事奉君主。孔子说: 不要欺 他, 而要犯颜直言规劝他。
【注释】
① 犯: 触犯, 冒犯。这里引申为对君主犯颜诤谏。子曰: 君子上达, 小人下达
①
。
【今译】
孔子说: 君子向上, 通达于仁义;小人向下, 通达于财利。
【注释】
① 上达, 下达: 古今学者解释各有不同: 一, 君子通达于仁义, 小人通达于财利。二, 上达指渐进而上, 下达指渐流而下。有 君子天天长进向上, 小人日日沉沦, 每况愈下 之意。三, 君子 天理, 故日进乎高明;小人徇人欲, 故日究乎污下。四, 君子追求高层次的通达, 小人追求低层次的通达。五, 君子上达达于道, 小人下达达于器。本书取第一说。其馀供参考。
子曰: 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今译】
孔子说: 古代学习的人, 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 是为了[装饰门面做样子]给别人看。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
①
, 孔子与之坐而问焉, 曰: 夫子何为? 对曰: 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使者出, 子曰: 使乎!使乎!
【今译】
蘧伯玉派使者去看望孔子, 孔子让他坐下, 问道: 蘧老先生[近来]在做些什么? 使者回答说: 他老先生想少犯些错误, 却常感觉没能做到。 使者走了以后, 孔子说: 好使者啊!好使者啊!
【注释】
① 蘧(qú渠) 伯玉: 姓蘧, 名瑗, 字伯玉, 卫国大夫。孔子去卫国时, 曾住在他家里。当时, 蘧伯玉是有名的有道德修养的人, 古人对他颇多赞誉, 如 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淮南子 道训》),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 (《庄子 则阳篇》)。 所谓化就是 与日俱新, 随年变化 (郭庆藩《庄子集释》 之意。从本章所叙也可看出: 使者说的话很谦卑, 而由此却越能显出蘧伯玉善于改过的贤德。
子曰: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①
。 曾子曰
②
: 君子思不出
其位
③
。
【今译】
孔子说: 不在那个职位, 就不要过问那方面的政事。 曾子说: 君子考虑事情, 不超出他职位的范围。 【注释】
① 不在 句: 已见前《泰伯篇第八》 第十四章, 可参阅。② 曾子: 曾参。参阅《学而篇第一》 第四章注。③ 君子 句: 本句也见于《周易 艮卦 象辞》: 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子曰: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今译】
孔子说: 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可耻。 子曰: 君子道者三, 我无能焉: 仁者不忧, 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 子贡曰: 夫子自道也! 【今译】
孔子说: 君子之道有三条, 我都没能做到: 仁德的人不忧愁, 智慧的人不迷惑, 勇敢的人不畏惧。 子贡说: [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啊! 子贡方人
①
。子曰: 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②
。
【今译】
子贡指责别人。孔子说: 赐呀, 你就那么好吗?要叫我呀, 可没有那种闲功夫[指责别人]。 【注释】
① 方: 同 谤。 指责, 说别人的坏处。一说, 比长较短。句中的意思则是: 子贡喜欢将人拿来做比较, 评论其短长。② 不暇: 没有空闲的时间。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已知
①
, 患其不能也。
【今译】
孔子说: 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有长处好处], 只忧虑自己无能。
【注释】
① 患: 忧虑, 担心, 怕。
子曰: 不逆诈
①
, 不亿不信
②
, 抑亦先觉者, 是贤乎!
【今译】
孔子说: 事前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 不主观猜测别人不诚实, [但若遇上欺诈情伪的人]却也能及早地发现察觉, 这样的人该是贤人吧!
【注释】
① 逆: 预先, 预测。
② 亿: 同 臆。 主观推测, 猜测。微生亩谓孔子曰
①
: 丘, 何为是栖栖者与
②
?无乃为佞
乎
③
?’ 孔子曰: 非敢为佞也, 疾固也。 【今译】
微生亩对孔子说: 孔丘, 你为什么做一个这样忙碌不安[到处游说]的人呢?岂不成了花言巧语的人吗? 孔子说: 我不敢花言巧语, 而是厌恨那些固执的人。 【注释】
① 微生亩: 姓微生, 名亩。传说是一位年长的隐士。一作 尾生亩。 又说, 即微生高。
② 栖栖(xī西): 忙碌不安, 到处奔波不安定的样子。③ 佞: 花言巧语, 能言善辩, 卖弄口才。子曰: 骥不称其力
①
, 称其德也
②
。
【今译】
孔子说: 千里马, 值得称赞的不是它[善跑]的气力, 称赞的是它的品质。
【注释】
① 骥(jì计): 古代称善跑的千里马。② 德: 这里指千里马能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
①
? 子曰: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今译】
有人说: 用恩德来报答仇怨, 如何呢? 孔子说: [那么]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以公平无私来对待仇怨, 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注释】
① 以德报怨: 德, 恩惠, 恩德。 怨, 怨恨, 仇怨。这话可能是当时的俗语。《老子》: 大小多少, 报怨以德。 这是老子哲学中一种调和化解矛盾的思想。孔子对这种思想提出了批评。子曰: 莫我知也夫
①
! 子贡曰: 何为其莫知子也②
? 子
曰: 不怨天, 不尤人
③
, 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今译】
孔子说: 没有人了解我啊! 子贡说: 为什么会没有人了解您呢? 孔子说: [我]不埋怨天, 不责备人, 下学人事, 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 【注释】
① 莫我知: 即 莫知我 的倒装。没有人知道、了解我。② 何为: 为何。
③ 尤: 责怪, 归咎, 怨恨。
公伯寮曞子路于季孙
①
。子服景伯以告
②
, 曰: 夫子固有
惑志于公伯寮, 吾力犹能肆诸市朝③
。 子曰: 道之将行也与,
命也;道之将废也与, 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今译】
公伯寮对季孙说子路的坏话。子服景伯把这事告知孔子, 并说: [季孙]老先生已 被公伯寮迷惑住了, 我的力量还能[设法把真相辨明, 杀掉公伯寮]把他的尸首摆到街市上去示众。 孔子说: 我的道能得到实行, 是天命;我的道被废掉, 也是天命。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 【注释】
① 公伯寮: 字子周。《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 作 公伯寮。 一作 缭。 孔子的弟子。曾任季氏家臣。政治上的投机分子。 曞(sù素): 同 诉。 诬谤, 告发, 背后说人的坏话。② 子服景伯: 姓子服, 名何, 字伯, 景 是死后谥号。鲁国大夫。
③ 肆: 指处以死刑后陈尸示众。 市朝: 被处死的罪犯中, 自士以下的, 陈尸于市集;自大夫以上的, 陈尸于朝廷。子曰: 贤者辟世
①
, 其次辟地, 其次辟色, 其次辟言。 子曰: 作者七人矣
②
。
【今译】
孔子说: 贤人避开社会而隐居;其次是[离开乱国]避到别的地方去;再其次是避开别人难看的脸色;再其次是避开难听的恶言。 孔子[又]说: 这样做的已 有七人了。 【注释】
① 辟世: 指不干预世事而隐居。 辟, 同 避。 避开。 ② 七人: 指传说中的七位贤人隐士。具体所指其说不一。有的说是: 伯夷, 叔齐, 虞仲(太公), 夷逸, 朱张, 柳下惠, 少连。有的说是: 长沮, 桀溺, 荷丈人, 石门守门者, 荷蒉者, 仪封人, 楚狂接舆。不可确考。
子路宿于石门
①
。晨门曰: 奚自
②
? 子路曰: 自孔氏。
曰: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今译】
子路在石门住宿。早晨值班看守城门的人问: 你从哪里来? 子路说: 从孔氏那儿。 [守城门的人]说: 是那个明知做不成而偏要坚持去做的人吗? 【注释】
① 石门: 鲁国都城(曲阜) 外城的城门。一说, 曲阜共有七个城门, 南边的第二个门就叫石门。孔子第二次周游列国, 道不能行, 于六十八岁时, 结束了他十四年的游说生活, 率弟子们回鲁国的老家。子路打前站, 先到石门, 已天晚, 在城门外住了一宿。② 奚自: 自奚 的倒装。从哪里来。子击磬于卫
①
, 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
②
, 曰: 有心哉,
击磬乎! 既而曰
③
: 鄙哉, 硁硁乎
④
!莫己知也
⑤
, 斯己而已
矣。‘深则厉, 浅则揭’
⑥
。 子曰: 果哉!末之难矣。 【今译】
孔子在卫国, 有一天正在敲着磬, 有位挑着草筐的人从孔子门口 过, 说: 有[忧世的]心思啊, 敲磬吧! 过了一会儿, 又说: 鄙陋啊, 那硁硁的声音, 好像表明没有人了解自己;[既然没人了解]那么自己就[停止]算了吧。[人 生好像趟水, 《诗》 上有句比喻的话: ]‘水深, 就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 就撩起衣服趟过去。’ 孔子说: 说得真果断坚决啊![如果真像趟水那样]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注释】
① 磬(qìn 庆): 古代一种打击乐器, 形状像曲尺, 用玉或美石制成。
② 荷蒉: 荷 (è贺), 背, 扛, 担负。 蒉(kuì愧), 草编的筐。《高士传》: 荷蒉者, 卫人也, 避乱不仕, 自匿姓名, 故荷草器而自食其力也。
③ 既而: 不久, 一会儿。
④ 硁硁(kēn 坑): 象声词。击石声。这里用来形容敲磬的声音。⑤ 莫己知也: 即 莫知己也。 ⑥ 深则厉 句: 出自《诗 邶风 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 济有深涉。深则厉, 浅则揭。 大意是说: 大葫芦叶儿枯黄已 成熟, 济水上有个看上去水挺大的渡口。如果水深, 就穿着衣服下水过去;如果水浅, 就撩起衣服趟过去。这里 荷蒉者 以涉水为喻, 讥孔子不知己而不止, 不能适浅深之宜。子张曰: 《书》 云: ‘高宗谅阴, 三年不言。’ ①
何谓也?
子曰: 何必高宗, 古之人皆然。君薨②
, 百官总己以听于冢
宰三年
③
。
【今译】
子张说: 《尚书》 上说: ‘殷高宗居丧守孝, 住在凶庐, 三年不问政事。’ 为何这样呢? 孔子说: 何必高宗这样, 古人都这样。君主死了, 文武百官总摄自己的职事都要听命于冢宰三年之久。
【注释】
① 高宗 句: 出自《尚书 无逸》 篇。 高宗, 殷王武丁, 为商代王朝第十一世的贤王。他即位后, 用奴隶傅说(yuè悦) 为相, 又得贤臣甘盘辅佐, 国家大治。武丁在位时, 是殷王朝最隆盛的时代。 谅阴, 也写作 亮阴, 谅暗, 梁暗。 传统的读法是l án ān(良安)。 其意历来学者说法各异: 一, 亮, 同 谅, 诚信。 阴, 沉默。指武丁即王位之初, 怀着满心的诚信, 态度沉默, 三年之中不大讲话。二, 指武丁遭遇父丧, 三年居丧守孝。后世帝王居丧守孝还沿称 谅阴。 三, 指居丧时所住的房子。这种房子, 只用一根梁作屋脊, 周围没有楹柱, 上边铺上茅草作檐, 下垂于地。整个房子没有门窗, 光线很暗。故称 梁暗。 此取第三说。 不言, 指不大过问政事。② 薨 (n 轰): 周代诸侯之死叫 薨。 ③ 冢(z ǒn 肿) 宰: 商代官名, 相当于后世的宰相。子曰: 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①
。
【今译】
孔子说: 在上位的人好礼, 人民就容易听从役使了。 【注释】
① 使: 使唤, 役使。
子路问君子。子曰: 修己以敬。 曰: 如斯而已乎? 曰: 修己以安人
①
。 曰: 如斯而已乎? 曰: 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 尧舜其犹病诸
②
!
【今译】
子路问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 修养自己, 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 [子路]说: 像这样就够了吗? [孔子]说: 修养自己, 使贵族、大夫们安乐。 [子路]说: 像这样就够了吗? [孔子]说: 修养自己, 使全体百姓安乐。修养自己, 使全体老百姓安乐, 尧舜尚且担心做不到哩! 【注释】
① 人: 与 己 相对。这里当指士大夫以上的贵族、上层人士。比下面的 百姓 所指范围要。 ② 病: 担心, 忧虑。
壤夷俟
①
。子曰: 幼而不孙弟
②
, 长而无述焉
③
, 老而
不死, 是为贼
④
。 以杖叩其胫
⑤
。
【今译】
壤左右伸腿叉开两只脚坐在地上等[孔子]。孔子说: 你年幼时不讲孝悌, 长大了没有作为, 老了还不死, 简直是个害人的贼。 [说着]就用手杖敲了敲 壤的小腿[让他把腿收回去]。
【注释】
① 壤: 鲁国人, 据说是周文王第十六子 伯的后人, 是孔子多年的老朋友。《礼记 檀》 记载: 壤的母亲死了, 孔子去帮助他治丧, 他却站在棺材上大声歌唱。孔子假装没听见, 不去理会。跟从的人看不下去了, 就劝孔子别帮 壤料理丧事了。孔子认为, 无论如何, 亲总是亲, 故总是故, 看在老朋友的分上, 该帮他料理丧事, 还要帮他料理。不过, 孔子确也认为 壤是不礼不敬不近人情的。夷: 指 箕踞, 即屁股坐地, 两条腿左右斜伸出去, 叉开两只脚呈八字形。因像只簸箕故称。古人认为, 以这种姿态坐在地上是一种轻慢无礼的表现。 俟(sì四): 等待。
② 孙: 同 逊。 弟: 同 悌。 ③ 长: 长大, 年长。 无述: 无作为, 没成就, 没贡献。④ 老而 句: 这句话孔子是专对 壤一人而发, 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贼, 指为害社会的坏人。后世有人断章取义, 把这句话连起来说成 老而不死是为贼, 误以为是孔子对老年人的一种侮骂。这显然与孔子本来的意思截然不同。⑤ 胫(jìn 竞): 小腿。阙党童子将命
①
。或问子曰: 益者与? 子曰: 吾见其居于位也
②
, 见其与先生并行也
③
。非求益者也, 欲速成者也。 【今译】
阙党地方的一个儿童来向孔子传信。有人问孔子: [这儿童]是要求上进的人吗? 孔子说: 我见他坐在成年人的位子上, 又见他与长辈并肩而行。他不是要求上进的人, 而是一个想急于求成的人。
【注释】
① 阙(què确) 党: 鲁国地名, 在今山东省曲阜市境内。一说, 即 阙里, 是孔子的家乡。 将(j ān) 命: 传达信息, 传话。② 居于位: 坐在席位上。按古代礼节, 大人可以有正式的席位就坐, 儿童没有席位。可是, 这位童子却与大人一起坐在席位上, 可见其不知礼。
③ 先生: 这里是对年长者、长辈的尊称。 卫灵公篇第十五
(共四十二章)
主要记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所论的以仁德治国的道理。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
①
。孔子对曰: 俎豆之事
②
, 则尝闻之
矣
③
; 军旅之事, 未之学也。 明日遂行④
。
【今译】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怎样列阵。孔子回答说: 礼节仪式方面的事, 我曾听说一些;军队作战方面的事, 我没学过。 第二天, [孔子]就离开了卫国。【注释】
① 陈: 同 阵。 军队作战布列阵势。② 俎豆之事: 指礼节仪式方面的事。 俎(Zǔ祖), 古代祭祀宴享, 用以盛放牲肉的器具。 豆,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似高脚盘。二者都是古代祭祀宴享用的礼器。③ 尝: 曾。
④ 遂行: 就走了。孔子主张礼治, 反对使用武力。见卫灵公无道, 而又有志于战伐, 不能以仁义治天下, 故而未答 军旅之事, 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在陈绝粮, 从者病
①
, 莫能兴
②
。子路愠见曰
③
: 君子亦
有穷乎? 子曰: 君子固穷
④
, 小人穷斯滥矣
⑤
。
【今译】
[孔子与弟子们]在陈国某地断绝了粮食, 随从的人饿坏了, 不能起身行走。子路满脸恼, 来见[孔子]说: 君子也有困厄的时候吗? 孔子说: 君子困厄时尚能安守, 小人困厄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注释】
① 病: 苦, 困。这里指饿极了, 饿坏了。② 兴: 起来, 起身。这里指行走。③ 愠(yùn运): 恼, 怨恨。④ 固: 安守, 固守。
⑤ 滥: 像水一样漫溢、泛滥。比喻人不能检点约束自己, 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子曰: 赐也
①
, 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②
? 对曰: 然。
非与? 曰: 非也, 予一以贯之③
。
【今译】
孔子说: 端木赐呀, 你以为我是学习了很多而又一一记住的吗? [端木赐]回答说: 是的。不是这样吗? [孔子]说: 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的思想观念来贯穿它们的。 【注释】
① 赐: 端木赐, 字子贡。
② 女: 同 汝。 你。
③ 以: 用。 一: 一个基本的 则、思想。孔子这里指的是 忠恕 之道。贯: 贯穿, 贯通。 子曰: 由, 知德者鲜矣①
。
【今译】
孔子说: 仲由, 懂得道德的人少啊。 【注释】
① 鲜(x ǎn险): 少。因为道德必须由自身加强学习与修养, 日积月累, 长期努力, 才能将其义理得之于心, 见之于行, 故孔子说 知德者鲜。
子曰: 无为而治者
①
, 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②
。
【今译】
孔子说: 好像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的, 大概只有虞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他只是恭敬郑重地脸朝南面[坐着]而已。
【注释】
① 无为而治: 无为, 无所作为。据传, 舜当政时, 一切沿袭尧的旧法来治国, 似乎没有什么新的改变和作为, 而使天下太平。后泛指以德化民, 无事于政刑。朱熹《四书集注》 说: 圣人德盛而民化, 不待其有所作为也。独称舜者, 绍尧之后, 而又得人以任众职, 故尤不见有为之迹也。
② 南面: 古代传统礼法, 王位总是坐北朝南的。子张问行, 子曰: 言忠信, 行笃敬, 虽蛮貊之邦①
, 行
矣。言不忠信, 行不笃敬, 虽州里②
, 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
前也
③
, 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
④
, 夫然后行。 子张书诸绅
⑤
。
【今译】
子张问[自己的主张]如何能行得通。孔子说: 说话忠诚守信, 行为敦厚恭敬, 即使在蛮貊地区, 也行得通。说话不忠信, 行为不笃敬, 即使在本乡州里, 能行得通吗?[ 忠信笃敬 这几个字]站着, 仿佛看见它直立在眼前;坐车, 仿佛看见它依靠在车辕的横木上。这样做了以后就能行得通。 子张[把孔子的话]写在自己的衣带上。【注释】
① 蛮: 南蛮, 泛指南方边疆少数民族。貊(mò墨): 北狄, 泛指北方边疆少数民族。
② 州里: 古代二千五百家为州。五家为邻, 五邻为里。这里代指本乡本土。
③ 参: 本意为直、高。这里引申为像一个高大的东西直立在眼前。
④ 舆(yú余): 车。 倚: 依靠在物体或人身上。 衡: 车辕前的横木。
⑤ 书诸绅: 即 书之于绅。 绅, 系在腰间下垂的宽大的衣带。把警句、格言写在腰间的大带子上, 一低头就能看到, 从而时时提醒自己, 指导自己的言行。这是古人一种加强自我修养的方法。子曰: 直哉史鱼
①
!邦有道如矢, 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
②
!邦有道则仕, 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今译】
孔子说: 史鱼真正直啊!国家有道, [他的言行]像[射出的]箭头一样刚直;国家无道, 也像箭头一样刚直。蘧伯玉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有道时, 出来做官;国家无道时, [把正确主张]收起来辞官隐居。 【注释】
① 史鱼: 卫国大夫, 名(q ū丘), 字子鱼。他曾多次向卫灵公推荐贤臣蘧伯玉, 未被采纳。史鱼病危临终时, 嘱咐儿子, 不要 治丧正堂, 用这种做法再次劝告卫灵公一定要进用蘧伯玉, 而贬斥奸臣弥子瑕。等卫灵公采纳实行之后, 才 从丧北堂成礼。 史鱼这种正直的行为, 被古人称为 尸谏 (事见《孔子家语》 及《韩诗外传》)。 ② 蘧伯玉: 参见《宪问篇第十四》 第二十五章注。子曰: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 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知者不失人
①
, 亦不失言。
【今译】
孔子说: 可以与他说话却不与他说, 就会失掉友人错过人才;不可与他说话却与他说, 就是浪费言语。聪明人既不失掉友人错过人才, 也不浪费言语。 【注释】
① 知: 同 智。 智者, 聪明人。子曰: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①
, 有杀身以成仁
②
。
【今译】
孔子说: 有志之士, 仁义之人, 不能为求得保住生命而损害仁, 而应为做到仁献出生命。 【注释】
① 求生: 贪生怕死, 为保活命苟且偷生。② 杀身: 勇于自我牺牲, 为仁义当死而死, 心安德全。 子贡问为仁, 子曰: 工欲善其事①
, 必先利其器
②
。居是
邦也, 事其大夫之贤者
③
, 友其士之仁者。
【今译】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 工匠要把活儿干得好, 必须先把工具弄得精良合用。[要实行仁德, ]住在一个国家, 就要事奉大夫中有贤德的人, 与士中有仁德的人交朋友。 【注释】
① 善: 用作动词。做好, 干好, 使其完善。② 利: 用作动词。搞好, 弄好, 使其精良。③ 事: 事奉, 为 服务。
颜渊问为邦
①
, 子曰: 行夏之时
②
, 乘殷之辂
③
, 服周之
冕
④
, 乐则《韶》 《舞》
⑤
, 放郑声
⑥
, 远佞人
⑦
。郑声淫, 佞人
殆
⑧
。
【今译】
颜渊问怎样建设国家。孔子说: 遵行夏代的历法, 驾乘殷代的车子, 戴周代的礼帽, 奏《韶乐》 、《舞乐》, 禁止郑国的乐曲, 疏远花言巧语善于狡辩的小人。郑国的乐曲不正派, 花言巧语的小人危险。
【注释】
① 为: 建设, 治理。 邦: 邦国, 诸侯国。② 夏之时: 时, 时令, 时节。此指历法。夏之时, 就是沿用至今的夏历(又称阴历, 农历)。 周历建子(以夏历十一月为正月), 殷历建丑(以夏历十二月为正月), 夏历建寅(以建寅之月的朔日为岁首), 而夏历最合于农时, 有利于农业生产, 故孔子主张推行夏历。③ 乘殷之辂: 辂(lù路), 古代的大车。旧说殷代的大车木质 而无饰, 最俭朴实用, 故孔子提倡 乘殷之辂。 ④ 服周之冕: 冕, 礼帽。旧说周代的礼帽体制完备而华美, 而孔子是一向提倡礼服应讲究、华美的, 故说要 服周之冕。 ⑤ 韶: 舜时音乐。 舞: 同《武》。 周武王时音乐。参阅《八佾篇第三》 第二十五章注。
⑥ 放: 驱逐, 排斥, 禁止。 郑声: 郑国的民间音乐。郑国民间音乐形式活泼, 与典雅板滞的古乐有很大不同。孔子难以接受, 认为它多靡靡之音, 故主张 放郑声。 ⑦ 远: 作动词用。疏远。
⑧ 殆: 危险。
子曰: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①
。
【今译】
孔子说: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 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注释】
① 远, 近: 指时间。犹言未来, 目前。一说, 指地方。朱熹说: 人之所履者, 容足之外, 皆为无用之地, 而不可废也。故虑不在千里之外, 则患在几席之下矣。
子曰: 已矣乎,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①
。
【今译】
孔子说: 罢了啊, 我没见过爱慕德行像爱慕美色[那样热切]的人。
【注释】
① 本章文字与《子罕篇第九》 第十八章略同, 可参阅。 子曰: 臧文仲其窃位者与①
?知柳下惠之贤
②
, 而不与立
也
③
。
【今译】
孔子说: 臧文仲大概是个窃据官位的人吧?明知柳下惠是贤人, 却不给他官位。
【注释】
① 臧文仲: 即臧孙辰。鲁国大夫, 历仕鲁庄公、鲁闵公、鲁僖公、鲁文公四朝。知贤而不举, 故孔子批评他 不仁, 窃位。 参见《公冶长篇第五》 第十八章注。 窃位: 窃据高位, 占有官位而不称职、不尽责。
② 柳下惠: 本姓展, 名获, 字禽, 又名展季。他的封地(一说是居处) 叫 柳下; 死后, 由他的妻子倡议, 给他的 私谥 (并非由朝廷授予的谥号) 叫 惠, 故称 柳下惠。 春秋中期的贤者, 鲁国大夫, 曾任 士师 (掌管刑狱的官员)。 以讲究礼节而著称。③ 与立: 即 与之并立于朝, 给予官位。一说, 立 同 位。 与立, 即 与位。 子曰: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①
, 则远怨矣
②
。
【今译】
孔子说: 自己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 就可以避开怨恨了。
【注释】
① 躬自厚: 意为责己要重, 应多多反省责备自己。 躬, 自身。 厚, 这里指厚责, 重责。 薄责于人: 意为待人要宽, 要行恕道, 少挑剔责备别人。 薄责, 轻责, 少责备。② 远: 远离, 避开。
子曰: 不曰‘如之何, 如之何’ 者①
, 吾末如之何而已
矣
②
。
【今译】
孔子说: 不说‘怎么办, 怎么办’ 的人, 我[对这种人]也没办法啊。
【注释】
① 如之何: 犹言怎么办。孔子这里的意思是: 做事一定要 过深思熟虑, 多问几个 该怎么办。 因为只有深忧远虑的人, 才能真正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② 末如之何: 犹言没办法。 末, 没。子曰: 群居终日, 言不及义, 好行小慧, 难矣哉! 【今译】
孔子说: 众人整天聚在一处, 说的话从不涉及义理, 还好卖弄一点小聪明, [对这种人]真难[教育]啊! 子曰: 君子义以为质
①
, 礼以行之, 孙以出之
②
, 信以成
之。君子哉!
【今译】
孔子说: 君子以义为根本, 以礼法来实行[义], 以谦逊的语言来表达[义], 以忠诚的态度来完成[义], 这就是君子啊!
【注释】
① 质: 本意为本质、质地。引申为基本 则, 根本。② 孙: 同 逊。 出: 出言, 表达。 子曰: 君子病无能焉①
, 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今译】
孔子说: 君子只忧虑[自己]没有才能, 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
【注释】
① 病: 担心, 忧虑。
子曰: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①
。
【今译】
孔子说: 君子就怕死后没有[好的]名声被人称颂。 【注释】
① 疾: 恨, 怕, 感到遗憾。 没世: 终身, 死。 称: 称述, 称道。
子曰: 君子求诸己
①
, 小人求诸人。
【今译】
孔子说: 君子要求自己, 小人要求别人。 【注释】
① 求: 要求。一说, 求助, 求得。则此章意为: 君子一切求之于自己, 小人一切求之于他人。子曰: 君子矜而不争
①
, 群而不党
②
。
【今译】
孔子说: 君子庄重矜持而不同别人争执, 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注释】
① 矜(jīn今): 庄重, 矜持, 慎重拘谨。② 党: 结党营私, 帮结伙, 搞小宗派。子曰: 君子不以言举人, 不以人废言。 【今译】
孔子说: 君子不仅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 也不因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 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今译】
子贡问道: 有一个字而可以终身奉行的吗? 孔子说: 那就是‘恕’ 吧!自己不愿意的, 不要加给别人。 子曰: 吾之于人也, 毁 誉①
?如有所誉者, 其有所
试矣。斯民也, 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②
。
【今译】
孔子说: 我对于别人, 诋毁过? 赞誉过? 如有所赞誉, 那是 过实践考验过的。夏商周三代如此[大公无私地]用民, 所以能按正直之道行事。 【注释】
① 毁;诋毁。指称人之恶而失其真。 誉: 赞誉, 溢美。指扬人之善而过其实。
② 斯民也 句: 斯, 此, 如此。 民, 指用民。 三代, 指夏、商、周。此句是说如此用民, 无所偏私, 这就是三代能按正直之 道行事的 因。
子曰: 吾犹及史之阙文也
①
, 有马者借人乘之
②
。今亡矣
夫。
【今译】
孔子说: [早年]我还能看到史官存疑的阙文, 有马的人把马借给别人骑。[这些]今天没有了啊。 【注释】
① 史之阙文: 阙, 同 缺。 指缺疑, 存疑。史官记载历史, 对于有疑问(缺乏确凿根据) 的事, 缺而不录, 抱存疑态度, 故有 阙文。 一说, 写史的书吏, 遇到可疑的字, 存疑待问, 宁可把缺少的字空起来, 也不创造新字, 不妄以己意另写别的字来代替。② 借: 借出, 把自己的东西暂时给别人使用。句意为: 有马的人不敢自私, 而愿借给别人骑。一说, 借, 借助。句意为: 有马的人, 不会驾驭(训练) 自己的马, 而借助善驯马的人来调习训练。 史阙文 与 马借人 这两句话, 看来意义不够连贯。有的学者推测 有马者 句可能是衍文;也有的学者认为, 这两件事均说明古人淳厚朴实, 与孔子时的人情浇薄不同, 故孔子伤叹。可参。子曰: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今译】
孔子说: 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子曰: 众恶之, 必察焉;众好之, 必察焉。 【今译】
孔子说: 众人都厌恶他, 一定要仔细考察详情 因;众人都喜欢他, 一定要仔细考察详情 因。 子曰: 人能弘道
①
, 非道弘人。
【今译】
孔子说: 人能够弘扬道, 不是道能弘扬人。 【注释】
① 弘 (ón 红): 弘扬, 光大。子曰: 过而不改
①
, 是谓过矣。
【今译】
孔子说: 有过错而不改, 这才真叫做过错呢。 【注释】
① 改: 改正, 纠正。孔子主张: 过而能改, 复于无过。有些人犯错误, 起初是无心的, 只要能改, 就没有错了;如坚持不肯改正, 那才是真正的错误。
子曰: 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
【今译】
孔子说: 我曾 整天的不吃饭, 整夜的不睡觉, 去冥思苦想, [结果]没有什么益处, 还不如去学习呢。 子曰: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 馁在其中矣①
; 学也, 禄
在其中矣
②
。君子忧道不忧贫。
【今译】
孔子说: 君子谋求学道行道, 不谋求衣食。耕田, 未必不挨饿;学习知识, 则可以获得俸禄。君子担忧道[学不成或不能行], 不担忧贫穷。
【注释】
① 馁: 饥饿。
② 禄: 做官的俸禄。
子曰: 知及之
①
, 仁不能守之, 虽得之, 必失之。知及之, 仁能守之, 不庄以莅之
②
, 则民不敬。知及之, 仁能守之, 庄以莅之, 动之不以礼
③
, 未善也。
【今译】
孔子说: 依靠聪明才智得到的[职位、政权], [如果]不能用仁德去守住它, 虽然得到, 也必定会失去它。依靠聪明才智得到的, 能够用仁德去守住它, [但如]不用庄重严肃的态度去认真治理百姓, 百姓也不会敬服。依靠聪明才智得到的, 能用仁德去守住它, 又能用庄重严肃的态度去认真对待, [但是]行动不符合礼义, 也不能算是完善的。 【注释】
① 知: 同 智。 聪明, 才智。② 莅(lì立): 到, 临。这里指临民, 即掌握政权, 治理百姓。③ 动之: 动, 行动。 之, 语助词, 无义。孔子认为, 治理天下, 智、仁、庄、礼, 四者缺一不可, 只用智, 其失在荡;只用仁, 其失在宽;只用庄, 其失在猛;所以必须用礼来调和。 子曰: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①
, 小人不可大受而可
小知也。
【今译】
孔子说: 对君子, 不可让他只做小事情, 而可让他接受重大任务;对小人, 不可让他接受重大任务, 而可让他做些小事情。
【注释】
① 小知: 知, 主持, 主管。小知, 即任用做小事情, 管小范围内的具体事务。一说, 知, 了解, 识别。小知, 即从小处、从任用做小事情上, 去了解、识别。子曰: 民之于仁也, 甚于水火, 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 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①
。
【今译】
孔子说: 人民对于仁德, 比对水火更急切需要;[但是]我见过溺水蹈火而死的, 却没见过实践仁德而死的。 【注释】
① 蹈 (ǎo岛): 踏, 踩, 投入。引申为追求, 实行, 实践。朱熹《四书集注》 说: 民之于水火, 所赖以生, 不可一日无。其于仁也亦然。但水火外物, 而仁在己。无水火, 不过害人之身, 而不仁则失其心。是仁有甚于水火, 而尤不可以一日无者也。况水火或有时而杀人, 仁则未尝杀人, 亦何惮而不为哉? 可见本章精神在于 勉人为仁。
子曰: 当仁不让于师。
【今译】
孔子说: 面对着合于仁德的事, 即使对老师, 也不必谦让。
子曰: 君子贞而不谅
①
。
【今译】
孔子说: 君子坚定执着于正道, 而不固执拘泥于讲小信。
【注释】
① 贞: 正, 固守正道, 恪守节操。 谅: 信, 守信用, 固执。本章与孔子所说 言不必信, 行不必果 同一意思。可参阅《子路篇第十三》 第二十章。
子曰: 事君, 敬其事而后其食①
。
【今译】
孔子说: 事奉君主, 要恭敬谨慎地办事, 而把领取俸禄的事往后放。
【注释】
① 食: 食禄, 俸禄, 官吏的薪水。子曰: 有教无类
①
。
【今译】
孔子说: 对 都进行教育, 不分[贫富、智愚的]类别。 【注释】
① 无类: 不分类, 没有富贵贫贱、天资优劣智愚、等级地位高低、地域远近、善恶不同等等的区别与限制。孔子提倡全民教育, 希 望教育所有的人而同归于善。他的弟子中, 富有的(如冉有, 子贡), 贫穷的(如颜回, 思), 地位高的(如孟懿子为鲁国贵族), 地位低的(如子路为卞之野人), 鲁钝一点的(如曾参), 愚笨一点的(如高柴), 各种人都有。
子曰: 道不同
①
, 木相为谋。
【今译】
孔子说: 主张不同, 不能互相谋划商讨。 【注释】
① 道: 道路, 主张, 所追求的目标。子曰: 辞达而已矣。
【今译】
孔子说: 言辞足以表达意思就行了。 师冕见
①
, 及阶, 子曰: 阶也。 及席, 子曰: 席也。 皆坐, 子告之曰: 某在斯, 某在斯。 师冕出, 子张问曰: 与师言之道与? 子曰: 然, 固相师之道也②
。
【今译】
师冕来见孔子, 走到台阶边, 孔子说: 这是台阶。 走到坐席边, 孔子说: 这是坐席。 大家都坐下后, 孔子告诉他说: 某人在这里, 某人在那里。 师冕走了以后, 子张问: 这就是与乐师讲话的方式方法吗? 孔子说: 是的, 诚然是帮助乐师的方式方法。
【注释】
① 师: 指乐师。一般是盲人。 冕: 盲人乐师的名字。② 相: 帮助, 辅助。
季氏篇第十六
(共十四章)
主要记孔子论君子怎样修身、如何以礼法治国。季氏将伐颛臾
①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②
: 季氏将有事
于颛臾
③
。 孔子曰: 求, 无乃尔是过与④
?夫颛臾, 昔者先
王以为东蒙主
⑤
, 且在邦域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也⑥
。何以伐
为
⑦
? 冉有曰: 夫子欲之
⑧
,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 求!周任有言曰
⑨
: ‘陈力就列
, 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 颠
而不扶, 则将焉用彼相矣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
, 龟
玉毁于椟中
, 是 之过与? 冉有曰: 今夫颛臾, 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 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 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不患贫而患不均, 不患寡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夫如是, 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 则安之。今由与求也, 相夫子, 远人不服, 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 J
, 而不能守也;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 不在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也
K
。
【今译】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 说: 季氏将 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孔子说: 冉求!这难道不该归咎于你吗?颛臾, 过去周天子曾 授权它主持东蒙山的祭祀, 而且就在鲁国的疆域之中, 是我们鲁国共安危的臣属, 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 季孙大夫想这么做, 我们二人作为家臣, 都不想这么做。 孔子说: 冉求!周任曾有句话说: ‘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力, 就担任职务;实在做不到, 就该辞职。’ 〔比如盲人〕 遇到危险却不扶持 住他, 摔倒了却不搀扶他起来, 那么, 用你这助手做什么呢?而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关它的笼子里跑了出来, 占卜用的龟甲、祭祀用的玉器在木匣中被毁坏了, 这是 的过错呢? 冉有说: 如今颛臾城墙坚固, 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占领它, 后世必然成为子孙的祸患。 孔子说: 冉求!君子厌恶那种嘴上不说‘想得到它’, 一定要找个借口的人。我听说过, 对于拥有国家的诸侯和拥有采邑的大夫, 担心的不是贫穷, 而是分配不均;担心的不是人少, 而是社会不安定。因为财富分配均匀了, 就无所谓贫穷;国内和睦团结了, 就不显得人少势弱;社会安定了, 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要是这样做了, 远方的人还不归服, 便提倡仁义礼乐道德教化, 以招徕他们。〔远方的人〕 已 来了, 就使他安心住下来。现在仲由、冉求你们二人辅佐季康子, 远处的人不归服, 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家四分五裂, 而不能保全;反而打算在国境之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氏的忧患, 不在颛臾, 而在于宫殿的门屏之内呢。 【注释】
① 季氏: 即季孙氏, 指季康子, 名肥。 鲁国大夫。颛臾(z uānyú专鱼): 附属于鲁国的一个小国, 子爵。故城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 八十里。
② 冉有, 季路: 孔子弟子。冉有即冉求, 字子有, 也称冉有。季路即仲由, 字子路, 因仕于季氏, 又称季路。③ 有事: 这里指施加武力, 采取军事行动。④ 无乃: 岂不是, 恐怕是, 难道不是。⑤ 先王: 鲁国的始祖周公(姬旦), 系周武王(姬发) 之弟, 故这里称周天子为先王。 东蒙主: 谓主祭东蒙山。 东蒙, 即蒙山。因在鲁国东部, 故称东蒙。在今山东省蒙阴县南四十里, 与费县连接。 主, 主持祭祀。
⑥ 社稷之臣: 国家的重臣。
⑦ 何以伐为: 何以, 以何, 为什么。 为, 语气助词。相当于 呢。 为什么要讨伐他呢?⑧ 夫子: 古时对老师、长者、尊贵者的尊称。这里指季康子。⑨ 周任: 周朝有名的史官。
陈力: 发挥、尽量施展自己的才力。 就列: 走上当官的行列, 担任职务。
相: 辅佐, 帮助。古代扶引盲人的人叫 相。 引申为助手。 兕(sì四): 古代犀牛类的野兽。或说即雌犀牛。 柙(x á侠): 关猛兽的木笼子。
椟 (ú毒): 木制的柜子, 匣子。 费 (ì毕): 季氏的采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 有费城。颛臾与费邑相距仅七十里, 故说 近于费。 疾: 厌恶, 痛恨。 辞: 托辞, 借口。 不患贫 句: 为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清代俞樾《群 平议》 以为 寡 当作 贫, 贫 当作 寡。 《春秋繁露 度制》 和《魏书 张普惠传》 引此文, 都是 不患贫而患不均, 不患寡而患不安。 据改。朱熹说: 均, 谓各得其分;安, 谓上 下相安。
来: 通 徕。 招徕, 吸引, 使其感化归服。 J 分崩离析: 崩, 倒塌。 析, 分开。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 不可收拾。当时鲁国不统一, 四分五裂, 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大贵族所分割。
K 萧墙之内: 萧墙, 宫殿当门的小墙, 或称 屏。 古代臣子进见国君, 至屏而肃然起敬, 故称 萧墙。 萧 、 肃 古字通。这里用 萧墙, 借指宫内。当时鲁国的国君鲁哀公名义上在位, 实际上政权被季康子把持;这样发展下去, 一旦鲁君不能容忍, 必起内乱。故孔子含蓄地说了这话。
孔子曰: 天下有道, 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 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 盖十世希不失矣①
; 自大夫
出, 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②
, 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
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 则庶人不议。 【今译】
孔子说: 天下有道, 制礼作乐, 军事征伐, 由天子作决定;天下无道, 制礼作乐, 军事征伐, 由诸侯作决定。由诸侯作决定, 大概传十代就很少有不丧失政权的;由大夫作决定, 传五代就很少有不丧失政权的;由卿、大夫的家臣来掌握国家的命运, 传上三代就很少有不丧失政权的。天下有道, 国家政权不会落在大夫手里。天下有道, 黎民百姓就不议论朝政了。
【注释】
① 十世 句: 世, 代。 十世, 即十代。朱熹说: 先王之制, 诸侯不得变礼乐, 专征伐。 逆理愈甚, 则其失之愈速。 因为天 下无道, 天子无实权, 才会形成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的局面;再混乱, 就会到 自大夫出 、 陪臣执国命 的地步。这样的政权当然不会巩固。 十世 及后面的 五世 、 三世 均为约数, 只是说明逆理愈甚, 则失之愈速。这也是孔子对当时各国政权变动实况进行观察研究而得出的结论。 希: 同 稀。 少有。② 陪臣: 卿、大夫的家臣。
孔子曰: 禄之去公室五世矣
①
, 政逮于大夫四世矣
②
, 故
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③
。
【今译】
孔子说: 〔鲁国的国君〕 失去国家政权有五代了, 政权落在大夫〔季孙氏〕 手里有四代了, 所以, 三桓的子孙就衰微了。
【注释】
① 禄: 爵禄。这里代指国家政权。 公室: 指鲁国朝廷。 五世: 五代。公元前 年, 鲁文公死, 大夫东门遂(襄仲) 杀嫡长子子赤而立宣公, 掌握了鲁国政权。宣公死, 政权实际上落在季氏手中。到孔子说这段话时, 已又 鲁成公、鲁襄公、鲁昭公, 到鲁定公, 共五代。
② 逮: 及, 到。 四世: 公元前 年, 鲁宣公死, 季文子驱逐了东门氏, 此后, 由季氏为正卿, 掌握了鲁国政权。从文子, 武子、平子、桓子, 到孔子说这段话时, 正为四代。③ 三桓: 即鲁国的 三卿: 季孙氏, 叔孙氏, 孟孙(即仲孙) 氏。因这三家都是鲁桓公的后代, 故称 三桓。 这三家一直掌握鲁国政权, 到鲁定公时, 曾出现 陪臣执国命 的局面, 三桓势力一度衰弱。
孔子曰: 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 友谅①
, 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
②
, 友善柔
③
, 友便佞
④
, 损矣。
【今译】
孔子说: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 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友, 与诚信的人交友, 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友, 是有益的。与习于歪门邪道的人交友, 与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友, 与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友, 是有害的。 【注释】
① 谅: 诚实。
② 便辟(p án pì蹁僻): 习于摆架子装样子, 内心却邪恶不正。③ 善柔: 善于阿谀奉承, 内心却无诚信。④ 便佞(p án nìn 蹁泞): 善于花言巧语, 而言不符实。孔子曰: 益者三乐, 损者三乐。乐节礼乐, 乐道人之善, 乐多贤友, 益矣。乐骄乐, 乐佚游①
, 乐宴乐, 损矣。
【今译】
孔子说: 有益的快乐有三种, 有损的快乐也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陶冶为快乐, 以称道别人的优点好处为快乐, 以多交贤德的友人为快乐, 是有益处的。以骄奢放肆为快乐, 以闲佚游荡为快乐, 以宴饮纵欲为快乐, 是有损害的。 【注释】
① 佚: 同 逸。 安闲, 休息。孔子曰: 侍于君子有三愆
①
: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言
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②
,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
③
。
【今译】
孔子说: 侍奉君子容易有三种过失: 〔君子〕 还未说到, 〔你〕 就先说了, 叫做急躁;〔君子〕 已 说到, 〔你〕 还不说, 叫做隐瞒;不看〔别人〕 脸色而贸然说话, 叫做瞎子。 【注释】
① 愆(q ān千): 过失, 差错, 失误。② 隐: 隐瞒, 有意缄默。
③ (ǔ古): 双目失明, 盲人。这里比喻不能察言观色, 说话不看时机就如盲人一样。
孔子曰: 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 血气未定①
, 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 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
②
。
【今译】
孔子说: 君子有三件事要警惕戒备: 年轻时, 血气还不成熟, 要警惕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 血气正旺盛, 要警惕争强好斗;到了老年时, 血气已 衰弱, 要警惕贪得无厌。 【注释】
① 未定: 未成熟, 未固定。
② 得: 泛指对于名誉、地位、钱财、女色等等的贪欲、贪求。子曰: 君子有三畏
①
: 畏天命, 畏大人
②
, 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狎大人③
, 侮圣人之言。
【今译】
孔子说: 君子有三畏: 敬畏天命, 敬畏在高位的人, 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 不尊重在上位的人, 蔑 视圣人的话。
【注释】
① 畏: 怕。这里指心存敬畏, 敬服。要时时处处注意修身诫己, 有敬慎之心。
② 大人: 在高位的贵族、官僚。③ 狎(x á侠): 狎侮, 轻慢, 不尊重。孔子曰: 生而知之者, 上也;学而知之者, 次也;困而学之, 又其次也;困而不学, 民斯为下矣。 【今译】
孔子说: 生来就有知识, 是上等; 过学习而有知识是次一等;遇到困难然后学习, 是再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 这样的百姓就是下等了。 孔子曰: 君子有九思: 视思明, 听思聪, 色思温, 貌思恭, 言思忠, 事思敬, 疑思问, 忿思难①
, 见得思义。
【今译】
孔子说: 君子在九个方面多用心考虑: 看, 考虑是否看得清楚;听, 考虑是否听得明白;脸色, 考虑是否温和;态度, 考虑是否庄重恭敬;说话, 考虑是否忠诚老实;做事, 考虑是否认真谨慎;有疑难, 考虑应该询问请教别人;发火发, 考虑是否会产生后患;见到财利, 考虑是否合于仁义。 【注释】
① 难(nàn南去声): 这里指发 可能带来的灾难、留下的后患。孔子曰: 见善如不及, 见不善如探汤①
。吾见其人矣, 吾
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 行义以达其道②
。吾闻其语矣, 未
见其人也。
【今译】
孔子说: 看见善的〔就努力追求〕, 如同怕自己赶不上似的;看见邪恶, 如同把手伸进开水〔要赶快避开〕。 我见过这种人, 我听过这种话。以隐居来求得保全自己的志向, 以实行仁义来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过这种话, 没见过这种人。 【注释】
① 探汤: 汤, 开水, 热水。把手伸到滚烫的水里。指要赶紧躲避开。
② 达: 达到, 全面贯彻。
齐景公有马千驷
①
, 死之日, 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
②
, 民到于今称之。(诚不以富, 亦只以异。) ③
其
斯之谓与。
【今译】
齐景公有四千匹马, 死的时候, 人民认为他没有什么美德可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 但人民到现在还称颂他们。(这实在不是因为富或不富, 也只是因为品德行为的不同。)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注释】
① 千驷: 古代一辆车套四匹马, 驷就是四匹马的统称。千驷就是四千匹马。作为诸侯而有马千驷, 在当时是豪侈而越制的。② 首阳: 首阳山。又称雷首山, 独领山。在今山西省运城(一说永济) 县南, 为当年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南山有古冢, 松柏茂盛, 传说即伯夷叔齐的墓。关于伯夷、叔齐, 已见前《公冶长篇第五》 第 二十三章注, 可参阅。③ 诚不 句: 这两句 在《颜渊篇第十二》 第十章中。有人说应加在这里, 与后句 其斯之谓与 衔接。姑按前人之说, 加括号补入。注详见《颜渊篇第十二》。 陈亢问于伯鱼曰
①
: 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 未也。尝独立, 鲤趋而过庭
②
。曰: ‘学《诗》 乎?’ 对曰: ‘未也。’ ‘不学《诗》 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 又独立, 鲤趋而过庭。曰: ‘学礼乎?’ 对曰: ‘未也。’ ‘不学礼, 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 问一得三, 闻《诗》, 闻礼,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③
。
【今译】
陈亢问伯鱼: 您〔从老师那里〕 听到过什么特别不同的教导吗? 〔伯鱼〕 回答: 没有。有一天, 〔我父亲〕 一个人站在那里, 我快步 过庭院。〔父亲〕 问: ‘学过《诗》 吗?’ 〔我〕 回答: ‘没有。’ 〔父亲说:〕 ‘不学《诗》, 〔在社会交往中〕 就不会说话。’ 我回去就学《诗》。 又一天, 〔父亲〕 又一个人站在那里, 我快步 过庭院。〔父亲〕 问: ‘学过礼吗?’ 〔我〕 回答: ‘没有。’ 〔父亲说:〕 ‘不学礼, 〔在社会上做人做事〕 不能立足。’ 我回去就学礼。〔我〕 只听说过这两件事。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 问了一件事, 得到三个收获: 听到学《诗》 的意义, 听到学礼的好处, 又听到君子并不偏向自己的儿子。
【注释】
① 陈亢: 字子禽。参阅《学而篇第一》 第十章注。 伯鱼: 孔子的儿子, 名鲤, 字伯鱼。
② 趋: 小步快速而行, 以示恭敬。③ 远: 远离, 避开, 不亲近。这里指对自己的儿子不偏向, 没有偏爱, 没有特殊照顾和过分关照。邦君之妻
①
, 君称之曰夫人, 夫人自称曰小童②
; 邦人称
之曰君夫人, 称诸异邦曰寡小君③
; 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今译】
国君的妻子, 国君称她为 夫人, 夫人自己〔谦〕 称‘小童; 国内的人称她为 君夫人, 在其他国家的人面前〔谦〕 称她为 寡小君; 其他国家的人也称呼她 君夫人。 【注释】
① 邦君: 指诸侯国的国君。
② 小童: 谦称。犹说自己无知如童子。③ 诸: 之于 的合音。
阳货篇第十七
(共二十六章)
主要记孔子教育弟子讲究仁德, 阐发以礼乐治国的道理。阳货欲见孔子
①
, 孔子不见, 归孔子豚
②
。孔子时其亡也
③
,
而往拜之。遇诸涂
④
。谓孔子曰: 来!予与尔言。 曰: 怀其宝而迷其邦
⑤
, 可谓仁乎? 曰: 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⑥
,
可谓知乎
⑦
? 曰: 不可。 日月逝矣, 岁不我与⑧
。 孔子曰:
诺, 吾将仕矣。
【今译】
阳货想让孔子去拜见他, 孔子不去见, 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蒸熟的〕 小猪。孔子暗中打听到阳货不在家, 才去回拜他。两人却在途中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 过来!我有话对你说。 〔孔子近前, 阳货〕 说: 把自己的宝物藏在怀里, 而听任国家迷乱, 这样做可以称为仁吗? 〔孔子〕 说: 不可以。 〔阳货又说:〕 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 可以称为智吗? 〔孔子〕 说: 不可以。 〔阳货又说:〕 时间消逝了, 年岁是不等待人的。 孔子说: 好吧, 我将要去做官了。 【注释】
① 阳货: 又名阳虎, 杨虎。鲁国季氏的家臣。曾一度掌握了季 氏一家的大权, 甚而掌握了鲁国的大权, 是孔子说的 陪臣执国命 的人物。阳货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 极力想 孔子给他做事。但孔子不愿随附于阳货, 故采取设法回避的态度。后阳货因企图消除三桓未成而逃往国外, 孔子最终也未仕于阳货。② 归: 同 馈。 赠送。 豚(tún屯): 小猪。这里指蒸熟了的小猪。按照当时的礼节, 地位高的人赠送礼物给地位低的人, 受赠者如果不在家, 没能当面接受, 事后应当回拜。因为孔子一直不愿见阳货, 阳货就用这种办法, 想以礼节来逼迫孔子去回拜。③ 时: 同 伺。 意指窥伺, 暗中打听, 探听消息。 亡: 同 无。 这里指不在家。
④ 涂: 同 途。 途中, 半道上。⑤ 迷其邦: 听任国家迷乱, 政局动荡不安。⑥ 亟(qì气): 副词。屡次。⑦ 知: 同 智。
⑧ 岁不我与: 即 岁不与我, 年岁不等待我。 与, 在一起。这里有等待意。
子曰: 性相近也
①
, 习相远也
②
。
【今译】
孔子说: 人的本性是相近的, 由于环境影响的不同才相距甚远了。
【注释】
① 性: 人的本性, 性情, 先天的智力、气质。② 习相远: 指由于社会影响, 所受教育不同, 习俗、习气的沾染有别, 人的后天的行为习惯会有很大差异。这里孔子是勉励人为学, 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
子曰: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①
。
【今译】
孔子说: 只有最上等的有智慧的人和最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的。
【注释】
① 知: 同 智。 不移: 不可移易、改变。子之武城
①
, 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
②
, 曰: 割鸡焉
用牛刀? 子游对曰: 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③
: ‘君子学道则
爱人,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 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④
。
【今译】
孔子到了武城, 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 说: 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子游接过话茬说: 过去我听老师说: ‘在上位的人学了道, 就能惠爱百姓;一般老百姓学了道, 就容易役使了。’ 孔子〔对随从的弟子〕 说: 诸位, 言偃说的话是对的。〔我〕 刚才说的话不过是开玩笑罢了。 【注释】
① 武城: 鲁国的一个小城邑。在今山东省嘉祥县境。一说, 指南武城, 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公元前 年, 鲁襄公筑武城以御齐。另说, 即城武县, 在今山东省菏泽市西北七十里, 有弦歌里。当时, 言偃(子游) 任武城行政长官。
② 莞(wǎn晚) 尔: 微笑的样子。③ 诸: 之于 的合音。
④ 戏: 开玩笑, 逗趣。
公山弗扰以费畔
①
, 召, 子欲往。子路不说, 曰: 末之也已
②
, 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③
? 子曰: 夫召我者, 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 吾其为东周乎
④
!
【今译】
公山弗扰据费邑叛乱, 召请〔孔子〕, 孔子想去。子路很不高兴, 说: 没有可去的地方就算了, 何必非去公山氏那里呢? 孔子说: 召我去的人, 难道会让我白去吗?如果有人用我, 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公之道啊! 【注释】
① 公山弗扰: 疑即《左传》 定公五年、八年、十二年及哀公八年提到的公山不狃(n ǔ扭)。 季氏家臣, 后据费邑叛季氏, 失败后逃亡齐国, 又奔吴。 畔: 同 叛。 ② 末之也已: 没有可去的地方就算了。 末, 没有。 之, 去, 往。 已, 止, 算了。
③ 何必 句: 何必非去公山氏那个地方呢?句中第一个 之 是助词, 起把宾语提前的语法作用。第二个 之 是动词, 去, 往。
④ 吾其 句: 孔子此句意为: 将要在东方建立起一个西周式的社会, 使文王武王之道重现于东方。关于此章所说孔子拟应公山弗扰之召事, 许多学者提出质疑: 一, 《左传 定公十二年》 记公山不狃叛鲁之事, 并无召请孔子的记载, 且当时孔子正任鲁国司寇, 还派兵打败了公山不狃。二, 依本章所记, 孔子显有 助叛 之嫌, 这与孔子的一贯主张不符。史实究竟如何, 已不可确考。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 为仁矣。 请问之。 曰: 恭, 宽, 信, 敏, 惠。恭则不侮, 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 【今译】
子张向孔子问怎样做到仁。孔子说: 能在天下实行这五项, 就是仁了。 〔子张说:〕 请问哪五项? 〔孔子〕 说: 庄重, 宽厚, 守信, 勤敏, 慈惠。恭敬庄重, 就不会受到侮慢;宽厚, 就能获得众人拥护;守信, 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 就能取得成功;慈惠, 就能更好地役使别人。 佛肸召
①
, 子欲往。子路曰: 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 ‘亲于其身为不善者, 君子不入也。’ 佛肸以中牟畔②
, 子之往也,
如之何? 子曰: 然, 有是言也。不曰坚乎, 磨而不磷③
?不
曰白乎, 涅而不缁
④
?吾岂匏瓜也哉
⑤
?焉能系而不食?
【今译】
佛肸召请, 孔子想去。子路说: 从前我听老师说过: ‘亲身做坏事的人那里, 君子是不去的。’ 佛肸据中牟叛乱, 您要去, 为什么? 孔子说: 是的, 我说过这话。〔但是〕 不是说坚硬的东西, 磨也磨不薄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 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个匏瓜吗?怎么能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呢?
【注释】
① 佛肸 (ì xī毕西): 晋国大夫范中行的家臣, 是中牟城的行政长官。公元前 年, 晋国赵简子攻打范氏, 包围中牟, 佛肸抵抗。佛肸召请孔子, 就在这时(事见《左传 哀公五年》)。 ② 中牟: 晋国地名, 约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和邯郸市之间。一说, 在今河南省鹤壁市西, 古代牟山之侧。 畔: 同 叛。 ③ 磷(lìn吝): 本义是薄石。引申为把石头磨薄, 使其受到磨损。
④ 涅(n è聂): 一种矿物, 也叫 皂矾, 古代用作黑色染料。这里用作动词, 染黑。 缁(zī滋): 黑色。⑤ 匏(páo袍) 瓜: 葫芦的一种, 果实比一般葫芦大。老后中空轻于水, 可系于腰助人渡河泅水;或可对半剖开, 做水瓢舀水用。子曰: 由也, 女闻六言六蔽矣乎①
? 对曰: 未也。
居
②
!吾语女。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③
, 其蔽
也荡
④
; 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
⑤
; 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
⑥
;
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 【今译】
孔子说: 仲由, 你听说过六个字〔的德行〕, 会有六种弊病吗? 〔子路起身〕 回答: 没有。 〔孔子说:〕 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却不好学习, 其弊病是愚蠢;爱好聪明却不好学习, 其弊病是放荡;爱好诚实却不好学习, 其弊病是伤害自己和亲人;爱好直率却不好学习, 其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却不好学习, 其弊病是容易闹乱子闯祸;爱好刚强却不好学习, 其弊病是狂妄。 【注释】
① 女: 同 汝。 你。 六言: 六个字, 即文中的仁、知、信、直、勇、刚等德行的六个方面。 蔽: 通 弊。 弊病, 害处。② 居: 坐。
③ 知: 同 智。
④ 荡: 放荡不羁。
⑤ 贼: 害, 伤害。这里指容易给自己和亲人带来伤害。 ⑥ 绞: 说话尖酸刻薄, 不通情理。子曰: 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 可以兴①
, 可以观
②
,
可以群
③
, 可以怨
④
; 迩之事父
⑤
,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
之名。
【今译】
孔子说: 弟子们何不学习《诗》 呢?《诗》 可以激发人的意志和感情, 可以提高观察能力, 可以合群, 可以抒发怨恨不平;近可以事奉父母, 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字。
【注释】
① 兴: 本义是兴起, 发动。这里指激发人的意志和感情。好的诗歌都是有感而发的, 读之可以使人受到感动, 而兴发爱憎的感情, 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
② 观: 本义是观察, 观看。这是指提高人的观察能力。《诗》 的内容丰富, 题材多样, 历史上的政治得失、现实生活的状况, 乃至各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自然风物等在诗中都有反映。读诗可以丰富知识, 从而相应地提高观察能力。③ 群: 使合群。诗离不开写人, 多读诗就可以更深切地了解人, 懂得如何与人相处、相交, 培养锻炼人的合群的本领。④ 怨: 怨恨。《诗》 中有不少怨刺诗, 表达对现实的愤懑, 抒发人们心中的不平, 讽刺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读了以后, 可以学会用讽刺的方法, 用正当的宣泄, 来表达心中怨恨不平的感情。⑤ 迩(ěr耳): 近。
子谓伯鱼曰: 女为《周南》 《召南》 矣乎①
?人而不为
《周南》 《召南》, 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②
!
【今译】
孔子对伯鱼说: 你学了《周南》 《召南》 了吗?人如果不学《周南》 《召南》, 就好像面对墙壁站着啊! 【注释】
① 为: 本义是做。这里指学习。 周南, 召(s ào哨) 南: 《诗》 十五国风中的第一、第二两部分。本为地名, 周南 约在汉水流域东部, 今陕西、河南之间直到湖北。 召南 约在汉水流域西部, 今河南、湖北之间。这两个地域收集在《诗》 中的民歌, 就叫《周南》 《召南》。 孔子认为《周南》 《召南》 中有许多修身齐家的道理, 故提倡学习, 并加以重视。
② 其犹 句: 正, 对着。就好像面对着墙壁站着。比喻被阻挡而无法向前, 一物无所见, 一步不可行。一说, 《周南》 《召南》 中的诗, 多用于乡乐, 是众人合唱的, 不用来独诵。如果一个人不会《周南》 《召南》, 那就得独自保持沉默, 虽在合唱的人群之中, 也像面对着墙壁而孤立一般。
子曰: 礼云礼云, 玉帛云乎哉①
?乐云乐云, 钟鼓云乎
哉
②
?
【今译】
孔子说: 礼呀礼呀, 只是指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 只是指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注释】
① 玉帛: 指古代举行礼仪时使用的玉器、丝帛等礼器、礼品。② 钟鼓: 古代乐器。朱熹说: 敬而将之以玉帛, 则为礼;和而发之以钟鼓, 则为乐。 这说明礼乐之可贵在于在百姓中提倡 敬 、 和。 如果只是在形式上摆玉帛、敲钟鼓, 而忽略了它的深刻的内容, 那就失去了礼乐本来的意义与作用。子曰: 色厉而内荏
①
, 譬诸小人, 其犹穿窬之盗也与②
!
【今译】
孔子说: 外表神色严厉而内心怯懦虚弱, 以小人来作比喻, 就像是挖墙洞爬墙头行窃的盗贼吧! 【注释】
① 色厉内荏: 外貌似乎刚强威严, 而内心却柔弱怯惧。 色, 神色, 脸色, 外表的样子。 荏(rěn忍), 软弱, 怯懦, 虚弱。② 穿: 挖, 透, 破。 窬(yú鱼): 洞, 窟窿。从墙上爬过去也叫窬。
子曰: 乡愿
①
, 德之贼也
②
。
【今译】
孔子说: 所谓‘乡愿’, 是败坏道德的人。 【注释】
① 乡愿: 特指当时社会上那种不分是非, 同于流俗, 言行不一, 伪善欺世, 处处讨好, 也不得罪的乡里中以 谨厚老实 为人称道的 老好人。 孔子尖锐地指出: 这种 乡愿, 言行不符, 实际上是似德非德而乱乎德的人, 乃德之 贼。 世人对之不可不辨。而后, 孟子更清楚地说明这种人乃是 同乎流俗, 合乎污世 的人。虽然表面上看, 是个对乡人全不得罪的 好好先生, 其实, 他抹煞了是非, 混淆了善恶, 不主持正义, 不抵制坏人坏事, 全然成为危害道德的人(见《孟子 尽心下》)。 愿’, 谨厚, 老实。② 贼: 败坏, 侵害, 危害。
子曰: 道听而涂说
①
, 德之弃也。
【今译】
孔子说: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而随意传播, 从道德来讲, 是应当抛弃的。
【注释】
① 道听 句: 在道上听到的不可靠的传闻, 途中又向别人传说。 涂, 同 途。
子曰: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①
?其未得之也, 患得之
②
。
既得之, 患失之。苟患失之, 无所不至矣③
。
【今译】
孔子说: 与品德恶劣的人怎么可以一起事奉君主呢?他没得到官位、富贵时, 总怕得不到。既得到了, 又怕失掉。假如老怕失掉官位、富贵, 那就无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了。 【注释】
① 鄙夫: 鄙陋、庸俗、道德品质恶劣的人。② 患得之: 实际上是 患不能得之 的意思。 患, 怕, 担心。③ 无所不至: 无所不用其极, 无所不为。子曰: 古者民有三疾
①
, 今也或是之亡也
②
。古之狂也肆,
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
③
, 今之矜也忿戾
④
; 古之愚也直, 今
之愚也诈而已矣。
【今译】
孔子说: 古代的百姓有三种毛病, 现在, 或者连那样的毛病也没有了。古代狂妄的人不过有些放肆直言, 不拘小节, 现在狂妄的人却是放荡越礼, 毫无顾忌了;古代骄傲的人不 过是持守过严, 不可触犯他, 现在骄傲的人却是忿怨乖戾, 蛮横无理了;古代愚笨的人不过头脑有些简单直率, 现在愚笨的人却是明目张胆地虚伪欺诈罢了。 【注释】
① 疾: 本义是病。这里指气质上的缺点。由于世风日下, 今人的缺点毛病也无法同古人的缺点毛病相比了。古人气质上有缺点的尚且朴实可贵, 今人则变得更加道德低下, 风俗日衰了。② 亡: 同 无。
③ 矜(jīn金): 骄傲, 自尊自大。 廉: 本义是器物的棱角。这里引申为不可触犯, 碰不得, 惹不得。④ 忿戾(lì利): 凶恶好争, 蛮横无理。子曰: 巧言令色, 鲜矣仁
①
。
【今译】
孔子说: 花言巧语, 一副和气善良的脸色, 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注释】
① 本章与《学而篇第一》 第三章重复。可参阅。子曰: 恶紫之夺朱也
①
, 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今译】
孔子说: 〔我〕 厌恶用紫色顶替红色, 厌恶用郑国的音乐扰乱雅乐, 厌恶以巧言善辩的嘴巴来倾覆国家的人。 【注释】
① 恶(wù务): 厌恶, 讨厌。 紫之夺朱: 夺, 强行取得, 取 代, 顶替。 朱, 大红色。古代传统称为正色。紫是红色和蓝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虽与红色接近, 然而不是正色而是杂色。但在春秋时期, 史载鲁桓公和齐桓公都喜欢穿紫色衣服, 可见那时紫色已取代了朱色的传统地位, 连诸侯的衣服都以紫色为正色了。而孔子认为: 朱色的光彩与地位不应被紫色所夺去。子曰: 予欲无言。 子贡曰: 子如不言, 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①
, 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今译】
孔子说: 我想不说话了。 子贡说: 您如果不说话, 那么弟子们还传述什么呢? 孔子说: 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样运行不息, 各种动植物照样发育生长。天何尝说话呢? 【注释】
① 四时: 指春、夏、秋、冬四季。孺悲欲见孔子
①
, 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
②
, 取瑟而歌,
使之闻之。
【今译】
孺悲想见孔子, 孔子推辞说有病。传话的人出了门, 〔孔子〕 拿过瑟来又弹又唱, 〔故意〕 让孺悲听到。【注释】
① 孺悲: 鲁国人。鲁哀公曾派孺悲向孔子学习士丧礼。孔子这次为何不愿见孺悲, 因不明。② 将命者: 传话的人。
宰我问: 三年之丧, 期已久矣①
。君子三年不为礼, 礼
必坏;三年不为乐, 乐必崩。旧谷既没, 新谷既升, 钻燧改火
②
, 期可已矣
③
。 子曰: 食夫稻
④
, 衣夫锦, 于女安乎
⑤
?
曰: 安。 女安, 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 食旨不甘⑥
, 闻
乐不乐
⑦
, 居处不安
⑧
, 故不为也。今女安, 则为之! 宰我出, 子曰: 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 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 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⑨
?
【今译】
宰我问: 父母去世, 子女守孝三年, 期限太久了。君子三年不讲习礼仪, 礼仪必然荒废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 音乐必然生疏忘记。旧谷子已吃完, 新谷子已上场, 取火用的木料也都轮了一遍, 守孝一周年就可以了。 孔子说: 〔父母去世还不满三年〕 你便吃大米饭, 穿锦绸缎, 你心安吗? 〔宰我〕 说: 〔我〕 心安。 〔孔子说:〕 你心安, 就这样做吧!君子居丧守孝, 吃美味不觉香甜, 听音乐不觉快乐, 住好房子不觉安适, 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心安, 就去做吧! 宰我出去后, 孔子说: 是宰予的不仁啊!孩子生下三年之后, 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守孝三年, 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予是不是也有三年的爱心报答于他的父母呢? 【注释】
① 期: 时间, 期限。
② 钻燧改火: 燧(suì岁), 木燧, 古代钻木取火的工具。古人钻木取火, 所用的木料四季不同。春天用榆柳, 孟夏与仲夏用枣杏, 季夏用桑柘, 秋天用柞楢, 冬天用槐檀。各种木料一年轮用一遍, 第二年按上年的次序依次取用, 叫 改火。 钻燧改火, 即指过了一年。③ 期: 指一周年。
④ 食夫稻: 夫, 指示代词。这, 那。古代水稻的种植面积很 小, 大米是很珍贵的粮食, 居丧者更不宜食。因按礼, 父母之丧, 既殡, 食粥, 粗衰。既葬, 疏食, 水饮, 受以成布。期而小祥, 始食菜果。 (朱熹《四书集注》) ⑤ 女: 同 汝。 你。
⑥ 旨: 美味, 好吃的食物。
⑦ 乐: 第一个 乐, 指音乐。第二个 乐, 指快乐。⑧ 居处: 指住在平时所住的好房子里。古代守孝, 应在父母坟墓附近搭一个临时性的草棚子或住茅草房, 睡在地下草苫子上, 以表示不忍心住在安适的屋子里。
⑨ 予也 句: 于, 给, 与。一说, 于, 自, 从。则此句意为: 难道宰予没从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的爱护抚育吗?子曰: 饱食终日
①
, 无所用心, 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②
?
为之, 犹贤乎已
③
。
【今译】
孔子说: 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 〔这种人〕 真难办啊!不是有掷彩下棋的游戏吗?下下棋, 也比什么都不干要好些。 【注释】
① 终日: 整天。
② 博: 古代一种棋局游戏, 用六箸十二棋为博具, 以争输赢。弈(yì义): 围棋。
③ 贤: 好, 胜过, 超过。 已: 止。指什么都不干。子路曰: 君子尚勇乎? 子曰: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今译】
子路问道: 君子崇尚勇敢吗? 孔子说: 君子以为义是 最高尚的。君子有勇而无义, 就会犯上作乱;小人有勇而无义, 就会做强盗。
子贡曰: 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 有恶。恶称人之恶者, 恶居下流而讪上者
①
, 恶勇而无礼者, 恶果敢而窒者②
。 曰:
赐也亦有恶乎? 恶徼以为知者③
, 恶不孙以为勇者
④
, 恶讦
以为直者
⑤
。
【今译】
子贡问道: 君子也有所厌恶吗? 孔子说: 有厌恶。厌恶专好称扬散播别人坏处的人, 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上位的人, 厌恶恃强勇敢而无礼的人, 厌恶果决敢为而固执不通事理的人。 〔孔子又〕 说: 端木赐呀, 你也有所厌恶吗? 〔子贡说:〕 厌恶窃取 袭〔别人的知识成果〕 却自以为聪明的人, 厌恶不谦逊却自以为勇敢的人, 厌恶揭发攻击别人却自以为正直的人。
【注释】
① 流: 据清乾隆年间 学大家惠栋《九 古义》 和清嘉庆年间学者冯登府《论语异文考证》, 流 字衍。晚唐以前的《论语》 版本中无 流 字, 至宋代, 才有此衍误。 讪(s àn善): 诽谤, 讥讽, 诋毁。以言毁人称谤, 在下谤上称讪。② 窒(z ì志): 阻塞, 不通。引申为固执, 头脑僵化, 顽固不化。
③ 徼(j āo交): 袭, 窃取, 剽窃他人的知识成果(如言论, 学问, 见解, 做出的成绩等)。 一说, 私察他人之言行动静, 而自作聪明, 假以为知。知: 同 智。
④ 孙: 同 逊。
⑤ 讦(j é杰): 攻击别人的短处, 揭发别人的隐私。子曰: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①
, 近之则不孙
②
, 远之则
怨。
【今译】
孔子说: 唯独女子和小人是难以相处的。亲近他, 就无礼;疏远他, 就怨恨。
【注释】
① 养: 供养, 共同相处。这里主要指的是对婢妾, 对仆隶下人, 故用 养 字。
② 不孙: 指不恭顺, 不守规矩, 放肆无礼。 孙, 同 逊。 子曰: 年四十而见恶焉
①
, 其终也已。
【今译】
孔子说: 年纪到了四十岁还被人厌恶, 他这一辈子算是完了。
【注释】
① 见恶: 被别人所厌恶, 所讨厌。 见, 助词, 表示被动。 微子篇第十八
(共十一章)
主要记历史上圣贤的事迹, 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时的行为, 以及世人对于处乱世的不同态度。微子去之
①
, 箕子为之奴
②
, 比干谏而死
③
。孔子曰: 殷
有三仁焉!
【今译】
〔纣王无道,〕 微子离开了纣王, 箕子被纣王拘囚降为奴隶, 比干屡次劝谏被〔纣王〕 杀死。孔子说: 殷朝有这三位仁人啊!
【注释】
① 微子: 名启, 采邑在微(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 微子是纣王的同母兄, 但微子出生时其母只是帝乙的妾, 后来才立为正妻生了纣, 于是纣获得立嗣的正统地位而继承了帝位, 微子则封为子爵, 成了纣王的卿士。纣王无道, 微子屡谏不听, 遂隐居荒野。周武王灭殷后, 被封于宋。 去: 离开。 之: 代词。指殷纣王。② 箕子: 名胥馀, 殷纣王的叔父。他的采邑在箕(在今山西省太谷县东北)。 子爵, 官太师。曾多次劝说纣王, 纣王不听, 箕子披发装疯, 被纣王拘囚, 降为奴隶。周武王灭殷后才被释放。③ 比干: 殷纣王的叔父。官少师, 屡次竭力强谏纣王, 并表明 主过不谏, 非忠也;畏死不言, 非勇也;过则谏, 不用则死, 忠之至也。 纣王大, 竟说: 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 信诸? (《史记 殷本纪》 注引《括地志》) 遂将比干剖胸挖心, 残忍地杀死。柳下惠为士师
①
, 三黜
②
。人曰: 子未可以去乎
③
? 曰:
直道而事人, 焉往而不三黜
④
?枉道而事人
⑤
, 何必去父母之
邦
⑥
?
【今译】
柳下惠担任〔鲁国〕 掌管司法刑狱的官员, 多次被免职。有人说: 您不可以离开〔这个国家〕 吗? 〔柳下惠〕 说: 正直地事奉人君, 到哪一国去不会被多次免职?〔如果〕 不正直地事奉人君, 何必要离开自己父母所在的祖国呢? 【注释】
① 士师: 古代掌管司法刑狱的官员。② 三黜 (ù处): 多次被罢免。 三, 表示多次, 不一定只有三次。
③ 去: 离开。
④ 焉: 代词, 表疑问。哪里。 往: 去。⑤ 枉: 不正。
⑥ 父母之邦: 父母所在之国, 即本国, 祖国。齐景公待孔子曰: 若季氏, 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曰: 吾老矣, 不能用也。 孔子行①
。
【今译】
齐景公讲到对待孔子〔的礼节、爵禄〕 说: 若像〔鲁国国君〕 对待季氏那样〔来对待孔子〕, 我不能;要用比季孙氏 低比孟孙氏高的待遇来对待孔子。 〔后来齐景公又〕 说: 我老了, 不能用他了。 孔子便动身走了。【注释】
① 孔子行: 公元前 年, 孔子到齐国, 想得到齐景公的重用;结果, 有人反对, 甚至扬言要杀孔子。齐景公迫于压力, 不敢任用, 孔子于是离开齐国。
齐人归女乐
①
, 季桓子受之
②
, 三日不朝, 孔子行
③
。
【今译】
齐国人赠送了许多歌姬舞女〔给鲁国〕, 季桓子接受了, 三天不上朝。孔子便离开了鲁国。【注释】
① 归: 同 馈。 赠送。
② 季桓子: 鲁国贵族, 姓季孙, 名斯, 季孙肥(康子) 的父亲。从鲁定公时至鲁哀公初年, 一直担任鲁国执政的上卿(宰相)。 ③ 孔子行: 《史记 孔子世家》: 定公十四年, 孔子为鲁司寇, 摄行相事。齐人惧, 归(馈) 女乐以沮(阻止) 之。 孔子看到鲁国君臣这样迷恋女乐, 朝政日衰, 不足有为, 便大大失望而去职离鲁。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①
: 凤兮
②
!凤兮!何德之衰?往
者不可谏
③
, 来者犹可追
④
。已而, 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⑤
。
孔子下, 欲与之言。趋而辟之
⑥
, 不得与之言。
【今译】
楚国有位狂人接舆, 唱着歌 过孔子的车旁, 歌里唱道: 凤凰呀!凤凰呀!为何道德这么衰微?过去的事不可挽回了, 将来的事还未得及改正。算了吧, 算了吧, 如今从政的人危 险啊。 孔子下车, 想同他说话。〔接舆〕 快步避开了, 〔孔子〕 没能同他说话。
【注释】
① 接舆: 接,。 舆, 车。 面遇着孔子的车。这里因其事而呼其人为 接舆。 传说乃楚国人, 是 躬耕以食 的隐者贤士, 用唱歌来批评时政, 被世人视为狂人。一说, 接舆本姓陆, 名通, 字接舆。见楚昭王政事无常, 乃佯狂不仕, 于是被人们看做是楚国的一个疯子。
② 凤: 凤凰。古时传说, 世有道则凤鸟见, 无道则隐。这里比喻孔子。接舆认为孔子世无道而不能隐, 故说 德衰。 ③ 谏: 规劝, 使改正错误。
④ 犹可追: 尚可补救, 还来得及改正。⑤ 而: 语助词, 相当于 矣。 ⑥ 辟: 同 避。
长沮、桀溺耦而耕
①
, 孔子过之, 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 夫执舆者为
②
? 子路曰: 为孔丘。 曰: 是鲁孔丘与③
?
曰: 是也。 曰: 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 子为? 曰: 为仲由。 曰: 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 然。 曰: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而 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④
,
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⑤
。 耰而不辍
⑥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
曰
⑦
: 鸟兽不可与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 与⑧
?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
⑨
。
【今译】
长沮、桀溺两人一起耕田, 孔子 过那里, 让子路去打听渡口。长沮说: 那驾车的人是? 子路说: 是孔丘。 〔长沮〕 说: 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 说: 是的。 〔长沮) 说: 那他自己该知道渡口〔在哪里〕。 去问桀溺。桀溺说: 您是? 〔子路〕 说: 是仲由。 〔桀溺〕 说: 是鲁国孔丘的徒弟吗? 〔子路〕 回答: 是的。 〔桀溺〕 说: 〔世上纷纷乱乱, 礼坏乐崩,〕 如滔滔的大水弥漫, 天下都是这样, 你们和 去改变这种现状呢?而且, 你与其跟随躲避人的人, 还不如跟随避开整个社会的人呢。 一边说一边不停地用耰 土覆盖播下的种子。子路回来告诉〔孔子〕。 孔子怅惘地叹息说: 〔人〕 与鸟兽是不可同群的, 我不同世人一起生活又同 呢?假若天下有道, 我孔丘就不参与变革〔现实的活动〕 了。 【注释】
① 长沮, 桀溺: 长, 个头高大。 沮(jù句), 沮洳, 泥水润泽之处。 桀, 同 杰。 身材魁梧。 溺, 身浸水中。这是两位在泥水中从事劳动的隐者。长沮、桀溺, 都是形容人的形象, 不是真实姓名。 耦(ǒu藕): 二人合耕, 各执一耜(sì四), 左右并发。② 执舆者: 驾车的人。此指孔子。本来是子路驾车的, 因下车问津, 所以由孔子代为驾车, 孔子便成了 执舆者。 ③ 与: 通 欤。 吗。
④ 且: 而且。 而: 同 尔。 你。 辟人之士: 躲避人的人。指孔子。孔子离开鲁国, 到处奔波, 躲避与自己志趣不合的人, 不同他们合作, 故称。 辟, 同 避。 ⑤ 辟世之士: 避开整个社会的隐士。⑥ 耰(y u优): 古代农具, 用来击碎土块和平整土地。这里指用耰 土去覆盖种子。 辍 (uò绰): 停止, 中止。⑦ 怃(wǔ午) 然: 怅惘失意的样子。⑧ 斯人之徒: 指世上的人们, 现实社会的那些从政者, 统治者。 ⑨ 与: 相与, 参与。 易: 变易, 改革。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
①
, 以杖荷
②
。子路问: 子见夫子
乎? 丈人曰: 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
③
。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 杀鸡为黍而食之④
, 见其二子
焉。明日, 子路行以告。子曰: 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⑤
,
至则行矣。子路曰: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 行其义也。道之不行, 已知之矣。
【今译】
〔孔子周游列国时〕 子路跟从, 〔有一次〕 落在后面。遇上一位老人, 用木杖挑着除草的农具。子路问: 您看见我的老师了吗? 老人说: 〔你们〕 四肢不劳动, 五谷分不清, 知哪个是你老师? 接着把木杖插在地上, 就去除草了。子路拱手站在一旁。老人留子路到他家住宿, 杀鸡、做黍米饭给子路吃, 并让两个儿子见了子路。第二天, 子路赶上了孔子, 告诉了这件事。孔子说: 这是位隐士。 让子路返回去看老人。子路到了那里, 〔老人〕 已 走了。子路说: 不从政做官是不义的。长幼之间的礼节不可废弃, 君臣之间的名分如何能废弃呢?只想洁身自好, 却乱了君臣间大的伦理关系。君子之所以要从政做官, 就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至于〕 道之不能行, 〔我们〕 已 知道了。 【注释】
① 丈人: 老人。姓名身世不详。一说, 楚国叶县人。② 荷 (è贺): 挑, 担, 扛。 (ào掉): 古代一种竹制农 具。用以除草。
③ 芸: 同 耘。 除草。
④ 食(sì四): 拿东西给别人吃。⑤ 反: 同 返。 返回去。
逸民
①
: 伯夷, 叔齐, 虞仲
②
, 夷逸
③
, 朱张
④
, 柳下惠, 少
连
⑤
。子曰: 不降其志, 不辱其身, 伯夷、叔齐与! 谓: 柳下惠、少连, 降志辱身矣, 言中伦⑥
, 行中虑, 其斯而已
矣。 谓: 虞仲、夷逸, 隐居放言, 身中清, 废中权。我则异于是, 无可无不可
⑦
。
【今译】
逸民有: 伯夷, 叔齐, 虞仲, 夷逸, 朱张, 柳下惠, 少连。孔子说: 不贬抑自己的意志, 不辱没自己的身份, 就是伯夷、叔齐吧! 又说: 柳下惠、少连, 〔被迫〕 贬抑自己的意志, 辱没自己的身份, 但说话合乎伦理, 行为深思熟虑, 他们只是这样做而已啊。 又说: 虞仲、夷逸, 过隐居生活, 说话放纵无忌, 能保持自身清白, 废弃官位而合乎权宜变通。可是我与这些人不同, 没有什么可以, 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注释】
① 逸民: 隐退不仕的人, 失去政治、 济地位的贵族。② 虞仲: 即仲雍, 为推辞王位, 与兄泰伯一同隐至荆蛮。见《泰伯篇第八》 第一章注。一说, 是《史记》 中吴君周章之弟。③ 夷逸: 古代隐士。自称是牛, 可耕于野, 而不忍被诱入庙而为牺牲。
④ 朱张: 字子。 身世不详。⑤ 少连: 东夷人。善于守孝, 达于礼。 ⑥ 中(z òn 众): 符合, 合于。⑦ 无可 句: 意思是说: 根据客观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而考虑怎样做适宜。得时则驾, 随遇而安。《孟子 万章下》 说: 孔子是 圣之时者也, 可以速而速, 可以久而久, 可以处而处, 可以仕而仕。 随机应变, 见机行事。不一定这样做, 也不一定不这样做。太师挚适齐
①
, 亚饭干适楚
②
, 三饭缭适蔡, 四饭缺适秦;
鼓方叔入于河
③
, 播鼗武入于汉
④
; 少师阳、击磬襄
⑤
, 入于海。
【今译】
太师挚去了齐国, 亚饭乐师干去了楚国, 三饭乐师缭去了蔡国, 四饭乐师缺去了秦国;打鼓的方叔去了黄河地区, 摇小鼓的武去了汉水地区;少师阳和击磬的襄, 去了海滨。【注释】
① 太师挚: 可能就是《泰伯篇第八》 第十五章中所说的 师挚, 是乐官之长。可参阅。
② 亚饭: 按周朝制度规定, 天子和诸侯吃饭时要奏乐。 亚饭 是第二次吃饭时奏乐的乐师, 三饭 、 四饭 依此类推。 干: 及下文 缭 、 缺, 均为乐师名。③ 鼓方叔: 打鼓的乐师, 名方叔。 河: 专指黄河。④ 播: 摇。 鼗(táo桃): 长柄摇鼓, 两旁系有小槌。 武: 是摇小鼓的乐师的名字。
⑤ 少师阳: 乐官之佐(副乐师), 名阳。 击磬襄: 敲磬的乐师, 名襄。孔子曾向他学琴。以上这些鲁国的乐师流亡四方, 各找出路, 说明鲁公室已日益衰微。
周公谓鲁公曰
①
: 君子不施其亲
②
, 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③
;
故旧无大故, 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今译】
周公对鲁公说: 君子不能疏远怠慢自己的亲族, 不能让大臣埋怨不任用他们;老臣老友, 如果没有重大的过错, 不要遗弃他们;不要对一个人求全责备。 【注释】
① 周公: 武王之弟, 名姬旦。 鲁公: 指周公的儿子伯禽。② 施: 同 弛。 松弛, 放松, 弃置。引申为疏远, 怠慢。③ 以: 用, 任用。
周有八士
①
: 伯达, 伯适, 仲突, 仲忽, 叔夜, 叔夏, 季随, 季。
【今译】
周朝有八位名士: 伯达, 伯适, 仲突, 仲忽, 叔夜, 叔夏, 季随, 季。
【注释】
① 八士: 身世生平不详。或说, 周初盛时, 有这八名才德之士: 伯达通达义理, 伯适(kuò扩) 大度能容, 仲突有御难之才, 仲忽有综理之才, 叔夜柔顺不迫, 叔夏刚明不屈, 季随有应顺之才能, 季 (uā瓜) 德同良马。八人都很有教养, 有贤名。或传说八士为一母所生的四对孪生子(见《逸周书》)。 子张篇第十九
(共二十五章)
主要记孔子的弟子们探讨求学求道的言论, 以及对孔子的敬仰与赞颂。
子张曰: 士见危致命
①
, 见得思义
②
, 祭思敬, 丧思哀,
其可已矣
③
【今译】
子张说: 作为一个士, 遇见国家危难, 能献出自己生命;遇见有利可得, 能考虑是否合乎义;祭祀时, 能想到恭敬严肃;临丧时, 能想到悲哀。这样做就可以了。 【注释】
① 致命: 授命, 舍弃生命。
② 思: 反省, 考虑。
③ 其可已矣: 见危致命, 见得思义, 祭思敬, 丧思哀 这四方面是立身之大节。作为士, 如能做到这些, 就算可以了。子张曰: 执德不弘
①
, 信道不笃, 焉能为有?焉能为亡②
?
【今译】
子张说: 执守仁德不能发扬光大, 信仰道义不能专一诚 实, 〔这种人〕 哪能算有?哪能算无? 【注释】
① 弘: 弘扬, 发扬光大。一说, 弘 即今之 强 字, 坚强, 坚定不移(见章炳麟《广论语骈枝》)。 ② 焉能 句: 意谓无足轻重;有他不为多, 无他不为少;有他没他一个样。 亡, 同 无。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 子夏云何? 对曰: 子夏曰: ‘可者与之, 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 异乎吾所闻: 君子尊贤而容众, 嘉善而矜不能①
。我之大贤与
②
, 于人
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 人将拒我, 如之何其拒人也? 【今译】
子夏的门人向子张询问交友之道。子张反问: 子夏是怎样说的? 〔子夏的门人〕 回答: 子夏说: ‘可交的就与他交, 不可交的就拒绝他。’ 子张说: 这和我听说的不同: 君子能尊敬贤人, 又能容纳众人;能赞美好人, 又能怜悯能力差的人。我如果是很贤明的, 对于别人为何不能容纳呢?我如果不贤明, 别人将会拒绝我, 如何〔谈得上〕 拒绝别人呢? 【注释】
① 矜(jīn金): 怜悯, 怜恤, 同情。② 与: 同 欤。 语气词。
子夏曰: 虽小道
①
, 必有可观者焉, 致远恐泥
②
, 是以君
子不为也。
【今译】
子夏说: 虽是小的技艺, 也一定有可取之处, 但对远大 的事业恐有妨, 所以君子不从事这些小技艺。 【注释】
① 小道: 指某一方面的技能, 技艺, 如古代所谓农, 圃, 医, 卜, 乐, 百工之类。
② 泥(nì腻): 不通达, 留滞, 拘泥。子夏曰: 日知其所亡
①
, 月无忘其所能, 可谓好学也已矣。
【今译】
子夏说: 每天知道一些过去所不知的, 每月不忘记已 掌握的, 〔这样〕 可以称为好学的人了。 【注释】
① 亡: 同 无。 这里指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 所不懂的道理等。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今译】
子夏说: 广博地学习钻研, 坚定自己的志向, 恳切地提问, 多考虑当前的事, 仁德就在其中了。 子夏曰: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①
, 君子学以致其道。
【今译】
子夏说: 各行业的工匠要〔整天〕 在作坊里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 君子要〔终身〕 学习达到实现道的目的。 【注释】
① 肆: 古代制造物品的场所。如官府营造器物的地方, 手工业 作坊。陈列商品的店铺, 也叫肆。子夏曰: 小人之过也必文。 【今译】
子夏说: 小人对过错必定掩饰。 子夏曰: 君子有三变: 望之俨然, 即之也温, 听其言也厉。
【今译】
子夏说: 君子〔的态度让你感到〕 有三种变化: 远看外表庄严可畏, 接近他温和可亲, 听他说的话严正精确。 子夏曰: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
①
; 未信, 则以为厉己也
②
。
信而后谏;未信, 则以为谤己也。 【今译】
子夏说: 君子要先取得百姓的信任, 而后再役使他们;〔如果〕 不信任, 〔百姓〕 就会以为是虐待自己。要先取得〔君主〕 信任, 而后去劝谏;〔如果〕 不信任, 〔君主〕 就会以为是诽谤自己。
【注释】
① 劳: 指役使, 让百姓去服劳役。② 厉: 虐待, 折磨, 坑害。
子夏曰: 大德不逾闲
①
, 小德出入可也。
【今译】
子夏说: 在德操大节上不要超过界限, 在细微小节上有 点出入是可以的。
【注释】
① 大德: 与下 小德 相对, 犹言大节。小德即小节。一般认为, 大德指纲常伦理方面的节操。小德指日常的生活作风, 礼貌, 仪表, 待人接物, 言语文词等。 逾: 超越, 越过。 闲: 本义是阑, 栅栏。引申为限制, 界限, 法度。子游曰: 子夏之门人小子, 当洒扫应对进退, 则可矣, 抑末也
①
。本之则无, 如之何? 子夏闻之, 曰: 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
②
, 孰先传焉?孰后倦焉
③
?譬诸草木, 区以别
矣。君子之道, 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 其惟圣人乎! 【今译】
子游说: 子夏的门人, 做些洒水扫地接待 送的事是可以的, 但这不过是末节。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学到〕, 怎么可以呢? 子夏听了这些话, 说: 唉!子游错了!君子之道, 哪些先传授, 哪些后传授呢?〔道〕 比之于草木, 〔各种各类〕 是有区别的。君子之道, 怎么可以诬蔑歪曲呢?能够有始有终〔按次序教授弟子的〕, 大概只有圣人吧! 【注释】
① 抑: 抑或, 或许。 末: 非根本的方面, 末节。② 君子之道: 指君子的立身之道。与 本 有密切联系, 故《论语》 有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的话。③ 孰先 句: 句中 倦 字, 当是 传 字之误。一说, 倦 字不误, 意思是: 君子之道, 传于人, 宜有先后, 非以其 末 为先而传之, 非以其 本 为后而倦教, 非专传其宜先者, 而倦传其宜后者。
子夏曰: 仕而优则学①
, 学而优则仕。
【今译】
子夏说: 做官要做得好就应该学习;学习好了才可以做官。
【注释】
① 优: 优秀, 优良。一说, 优, 充足, 富裕。指人有馀力。此章的意思则是: 做了官的首先是为国为民尽职尽责, 有馀力, 便应学习(资其仕者益深); 为学的首先是明道修德掌握知识技能, 有馀力, 则可做官(验其学者益广)。
子游曰: 丧致乎哀而止
①
。
【今译】
子游说: 居丧, 充分体现出悲哀之情就可以了。 【注释】
① 丧致乎 句: 这句话包含两层含意: 一, 居丧尚有悲哀之情, 而不尚繁礼文饰。二, 既已哀, 则当止, 不当过哀以至毁身灭性。 丧, 指在直系亲长丧期之中。子游曰: 吾友张也为难能也
①
, 然而未仁。
【今译】
子游说: 我的朋友子张, 是难能可贵的〔人物〕, 然而还没达到仁。
【注释】
① 张: 即颛孙师, 字子张。朱熹说: 子张行过高, 而少诚实恻怛之意。 才高意广, 人所难能, 而心驰于外, 不能全其心德, 未得为仁。
曾子曰: 堂堂乎张也①
, 难与并为仁矣。
【今译】
曾子说: 仪表壮伟的子张啊, 〔却〕 很难同他一起做到仁。
【注释】
① 堂堂: 形容仪表壮伟, 气派十足。据说子张外有馀而内不足, 他的为人重在 言语形貌, 不重在 正心诚意, 故人不能助他为仁, 他也不能助人为仁。
曾子曰: 吾闻诸夫子, 人未有自致者也①
, 必也亲丧乎!
【今译】
曾子说: 我听老师说过, 人没有自动充分表露内心真情的, 〔若有,〕 必定是父母去世吧! 【注释】
① 致: 极, 尽。这里指充分表露和发泄内心全部的真实感情。父母之丧, 哀痛迫切之情, 不待人勉而自尽其极。曾子曰: 吾闻诸夫子: 孟庄子之孝也①
, 其他可能也, 其
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 是难能也。 【今译】
曾子说: 我听老师说过: 孟庄子行孝, 其他方面别的人都能做到, 不更换父亲的旧臣, 不改变父亲的政治措施, 那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注释】
① 孟庄子: 鲁国大夫孟孙速。其父是孟孙蔑(孟献子), 品德好, 有贤名。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
①
。问于曾子。曾子曰: 上失其道, 民散久矣。如得其情, 则哀矜而勿喜②
!
【今译】
孟孙氏任命阳肤为司法刑狱长官。〔阳肤〕 请教于曾子。曾子说: 当政的人失去正道, 百姓离心离德已久了。如果了解了百姓〔因受苦、冤屈而犯法的〕 实情, 应当同情怜悯他们, 而不要〔因判他们罪而〕 沾沾自喜。 【注释】
① 阳肤: 相传是曾参七名弟子中的一名。武城人。② 矜: 怜悯, 怜惜, 同情。
子贡曰: 纣之不善
①
, 不如是之甚也
②
。是以君子恶居下
流
③
, 天下之恶皆归焉
④
。
【今译】
子贡说: 殷纣王的不善, 不如传说的那样严重。因此, 君子非常憎恶居于下流, 〔一旦居于下流,〕 天下的一切坏事〔坏名〕 都会归到他的头上来。 【注释】
① 纣: 名辛, 史称 帝辛, 纣 是谥号(按照谥法, 残忍不义称为 纣)。 商朝最后一个君主, 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据史料看, 纣有文武才能, 对东方的开发, 对文化的发展和中国的统一, 都曾有过贡献。但他宠爱妲己, 贪酒好色, 刚愎自用, 拒纳忠言。制定残酷的刑法, 压制人民。又大兴土木, 无休止地役使人民。后周武王会合西南各族向纣进攻, 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 一战, 纣兵败, 逃入城内, 引火自焚而死。殷遂灭。
② 是: 代词。指人们传说的那样。③ 恶(wù务): 讨厌, 憎恨, 憎恶。 下流: 地势卑下处。这里指由高位而降至低位。
④ 恶(è饿): 坏事, 罪恶。子贡说这番话的意思, 当然不是为纣王去辩解开脱, 而是要提醒世人(尤其是当权者), 应当 常自我警戒反省, 在台上的时候律己要严。否则一旦失势, 置身 下流, 天下的 恶名 将集于一身而遗臭万年。子贡曰: 君子之过也, 如日月之食焉①
: 过也, 人皆见
之;更也
②
, 人皆仰之。
【今译】
子贡说: 君子的过错, 如同日蚀月蚀: 过错, 人们都看得见;更改, 人们都仰望着。 【注释】
① 食: 同 蚀。
② 更: 变更, 更改。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
①
: 仲尼焉学? 子贡曰: 文武之道, 未坠于地
②
, 在人。贤者识其大者, 不贤者识其小者,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③
?
【今译】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 仲尼的学问是从哪儿学来的? 子贡说: 周文王、周武王之道, 并未失传, 还有人能记得。贤能的人了解记住大的方面, 不贤的人了解记住小的方面, 无处不有文武之道。我的老师何处不学呢?又何尝有固定的老师呢?
【注释】
① 公孙朝: 卫国大夫。
② 坠于地: 掉到地下。这里指被人们轻视而遗弃, 被人遗忘, 失传。
③ 常师: 固定的老师。子贡说孔子不是专向某一个人学习, 而是向众人学习。传说孔子曾 问礼于老聃 (ān丹), 访乐于长弘, 问官于郯子, 学琴于师襄。故唐代韩愈说 圣人无常师 (见《师说》)。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
①
: 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②
。子贡曰: 譬之宫墙
③
, 赐之墙也及肩, 窥见室家之
好。夫子之墙数仞
④
, 不得其门而入, 不见宗庙之美, 百官之富
⑤
。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 不亦宜乎⑥
!
【今译】
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 子贡比孔子强。 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 用房舍的围墙作个比喻吧, 我的围墙, 只够到肩膀那么高, 人们都能窥见房屋的美好。我老师的围墙有几丈高, 找不到门, 无法进去, 看不到宗庙的美好和各个房舍的丰富多彩。能找到门进去的人或许还很少呢。〔叔孙武叔〕 老先生那样说, 不也是很自然的吗! 【注释】
① 叔孙武叔: 鲁国大夫, 三桓 之一, 名州仇。② 子服景伯: 名何, 鲁国大夫。③ 宫: 房屋, 住舍。古代不论尊卑贵贱, 住所都称 宫。 到了秦代才专称帝王的住所为宫。
④ 仞(rèn任): 古代长度, 七尺(或说八尺) 叫一仞。⑤ 官: 本义是房舍, 后来才引申为做官, 官职。这里用本义。 ⑥ 宜: 适宜, 相称, 很自然。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 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 丘陵也, 犹可逾也;仲尼, 日月也, 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
①
, 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②
。
【今译】
叔孙武叔毁谤仲尼。子贡说: 不要这样做啊!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的贤人, 如丘陵, 还可以越过去;仲尼, 如日月, 是无法越过的。有人虽然想要自绝〔于日月〕, 对日月有什么损伤呢?只是看出这种人不自量力啊。 【注释】
① 自绝: 自行断绝跟对方之间的关系。② 多: 只是, 徒然, 恰好是。 不知量: 不知道自己的分量, 不知高低轻重, 不自量。
陈子禽谓子贡曰
①
: 子为恭也, 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 君子一言以为知
②
, 一言以为不知, 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 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 所谓立之斯立, 道之斯行
③
, 绥之斯来
④
, 动之斯和。其生也荣,
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今译】
陈子禽对子贡说: 您对仲尼有意表现恭敬吧, 他难道比您更贤能吗? 子贡说: 君子一句话可以表现出明智, 一句话也可以表现出不明智, 说话不可不谨慎呀。我们老师是不可及的, 好像天是不能通过阶梯登上去一样。我们老师如能 获得治理国家的权位, 就像〔我们〕 所说的: 要百姓立足于社会, 〔百姓〕 就会立足于社会;要引导百姓, 〔百姓〕 就会跟着走;要安抚百姓, 〔百姓〕 就会来归附;要发动百姓, 〔百姓〕 就会团结 力。老师活着很光荣, 死了会使人悲哀。〔我〕 怎么能赶上老师呢?
【注释】
① 陈子禽: 陈亢, 字子禽。参阅《学而篇第一》 第十章注。② 知: 同 智。 聪明, 智慧, 明智。③ 道: 同 导。 引导。
④ 绥(suí随): 安抚。
尧曰篇第二十
(共三章)
主要记古代贤王尧、舜、禹、汤的言论以及孔子对为政的论述。
尧曰
①
: 咨
②
!尔舜
③
, 天之历数在尔躬
④
, 允执其中
⑤
。
四海困穷, 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
⑥
。
曰: 予小子履敢用玄牡
⑦
, 敢昭告于皇皇后帝
⑧
: 有罪不
敢赦。帝臣不蔽
⑨
, 简在帝心
。朕躬有罪
, 无以万方;万方
有罪, 罪在朕躬。
周有大赉
, 善人是富。 虽有周亲, 不如仁人。百姓有过, 在予一人
。
谨权量
, 审法度
, 修废官, 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 继绝世, 举逸民, 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 民, 食, 丧, 祭。
宽则得众, 信则民任焉
, 敏则有功, 公则说
。
【今译】
尧说: 啧啧!舜啊!按照天意所定的继承顺序, 帝位就在你身上了, 〔你〕 要诚实恰当地保持执守中正之道。〔如果 你执行有偏差,〕 天下百姓陷于贫困, 〔那么〕 上天赐给你的禄位就会永远终止了。
舜也是用这些话嘱咐了禹。
〔商汤〕 说: 我小子履, 大胆虔诚地用黑色的公牛来祭祀, 冒昧地向光明而伟大的天帝祷告: 对有罪的人, 〔我〕 不敢擅自赦免。您的臣仆〔的善恶〕, 我也不敢隐瞒掩盖, 〔对此〕 您心里是清楚知道的。〔如果〕 我自身有罪过, 请不要责怪连累天下万方;天下万方〔如果〕 有罪过, 罪过都应归在我身上。
周朝〔初年〕 大发赏赐〔分封诸侯〕, 善人都得到富贵。〔周武王说:〕 虽有至亲, 却不如有仁德的人。百姓如有过错, 都应该由我一人来承担。
〔孔子常说:〕 谨慎地制定审查度量衡, 恢复被废弃的官职与机构, 天下四方的政令就通行了。复兴灭亡了的国家, 接续断绝了的世族, 推举起用前代被遗落的德才之士, 天下民心就归服了。
〔国家〕 所要重视的是: 人民, 粮食, 丧葬, 祭祀。做人宽厚, 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实守信用, 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做事勤敏, 就会取得成功;处事公平, 就会使大家高兴。
【注释】
① 尧: 传说中新石器时代我国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的领袖。他把君位禅(s àn善) 让给舜。史称 唐尧。 后被尊称为 圣君。 参阅《泰伯篇第八》 第二十章注。② 咨(zī资): 感叹词。犹 啧啧。 咂嘴表示赞叹、赞美。 ③ 舜: 传说中受尧禅位的君主。后来, 他又把君位禅让给禹。传说他眼睛有两个瞳仁, 又名 重华。 参阅《泰伯篇第八》 第二十章注。④ 天之历数: 天命。这里指帝王更替的一定次序。古代帝王常常假托天命, 都说自己能当帝王是由天命所决定的。⑤ 允: 诚信, 公平。 执: 掌握, 保持, 执守。 中: 正, 不偏不倚, 不 过 也无 不及。 ⑥ 舜亦 句: 禹, 传说中受舜禅位的君主。姒(sì四) 姓, 亦称 大禹 、 夏禹 、 戎禹, 以治水名闻天下。关于舜禅位时嘱咐大禹的话, 可参阅《尚书 大禹谟》。 ⑦ 予小子履: 商汤自称。 予, 我。 小子, 祭天地时自称, 表示自己是天帝的儿子(天之子, 天子)。 履, 商汤的名字。商汤, 历史上又称武汤, 武王, 天乙, 成汤(或成唐), 也称高祖乙。他 为商族领袖, 任用伊尹执政, 积聚力量, 陆续攻灭邻近各小国, 最后一举灭夏桀, 建立了商朝, 是孔子所说的 贤王。 敢: 谦辞, 犹言 冒昧。 含虔诚意。 玄牡: 玄, 黑色。 牡, 公牛。宰杀后作祭祀用的牺牲。按此段文字又见《尚书 汤诰》, 文字略有不同, 可参阅。⑧ 皇皇: 大, 伟大。 后帝: 后, 指君主。古代天子和诸侯都称 后, 到了后世, 才称帝王的正妻为后。 帝, 古代指最高的天神。这里 后 和 帝 是同一个概念, 指天帝。⑨ 帝臣: 天下的一切贤人都是天帝之臣。 简: 本义是检阅, 检查。这里有知道, 明白, 清楚了解的意思。
朕(z èn振): 我。古人不论地位尊卑都自称朕。从秦始皇起, 才成为帝王专用的至尊的自称。 大赉(là 赖): 大发赏赐, 奖赏百官, 分封土地。 虽有 句: 周, 至, 最。 百姓, 这里指各族各姓受封的贵族。传说商末就有八百个诸侯。此句又见《尚书 泰誓》, 文字略 有不同, 可参阅。
权: 秤锤。指计重量的标准。 量: 量器。指计容积的标准。 法度: 指计量长度的标准。 信则 句: 民, 疑当作 人, 他人, 别人。 任, 任用。诚实守信就会得到他人任用。一说, 民, 百姓。 任, 信任。诚恳守信, 就会得到百姓信任。另说, 汉代石 等一些版本无此五字, 乃《阳货篇第十七》 第六章文字而误增于此。 说: 同 悦。 高兴。本章文字, 前后不连贯, 疑有脱漏。风格也不同。前半章文字古奥, 可能是《论语》 的编订者引自当时可见的古代文献。从 谨权量 以下, 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就是孔子所说的话了。
子张问于孔子曰: 何如斯可以从政矣①
? 子曰: 尊五
美, 屏四恶
②
, 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 何谓五美? 子曰: 君子惠而不费, 劳而不怨, 欲而不贪③
, 泰而不骄, 威而不
猛。 子张曰: 何谓惠而不费? 子曰: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 又 怨?欲仁而得仁, 又焉贪?君子无众寡, 无小大, 无敢慢, 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 尊其瞻视, 俨然人望而畏之, 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曰: 何谓四恶? 子曰: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 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④
。
【今译】
子张问孔子: 如何就可以从政呢? 孔子说: 要尊重五种美德, 摒除四种恶政, 就可以从政了。 子张说: 什么叫五种美德? 孔子说: 君子使百姓得到好处, 自己却无所耗 费;安排劳役, 百姓却不怨恨;希望实行仁义, 而不贪图财利;安舒矜持, 而不骄傲放肆;庄重威严, 而不凶猛。 子张说: 怎样能使百姓得到好处, 自己却无所耗费呢? 孔子说: 顺着百姓所能得到利益之处而让百姓去获得利益, 不就是使百姓得到好处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吗?选择百姓能干得了的劳役让他去干, 还怨恨呢?希望实行仁义而得到了仁义, 还贪求什么财利呢?君子无论人多人少, 势力大势力小, 都不敢轻慢, 这不就是安舒矜持而不骄傲放肆吗?君子衣冠端正整齐, 目光神色都郑重严肃, 使人望而敬畏, 这不就是庄重威严而不凶猛吗? 子张说: 什么叫四种恶政? 孔子说: 事先不进行教育, 〔犯了错〕 就杀, 这叫虐;事先不告诫不打招呼, 而要求马上做事成功, 这叫暴;很晚才下达命令, 却要求限期完成, 这叫贼;同样是给人东西, 拿出手时显得很吝啬, 这叫有司。
【注释】
① 斯: 就。
② 屏 (ǐn 丙): 通 摒。 除去, 排除, 摈弃。
③ 欲而不贪: 指其欲在实行仁义, 而不在贪图财利。皇侃《论语义疏》: 欲仁义者为廉, 欲财色者为贪。 ④ 有司: 本为官吏的统称。这里指库吏之类的小官, 他们在财物出入时都要精确算计。从政的人如果这样, 就显得吝啬刻薄而小家子气了。
孔子曰: 不知命
①
, 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 无以立也;不知言, 无以知人也。
【今译】
孔子说: 不懂天命, 就无法做君子;不懂礼, 就无法立足于社会;不懂分析辨别别人的言论, 就无法了解认识他人。 【注释】
① 命: 命运, 天命。儒家以为人在一生中的吉凶、祸福、生死、贫富、利害都是上天所主宰, 都是与生俱来而命中注定的;人对之无可奈何无力改变。这是唯心主义的一种哲学观点。不过, 孔子所说的 知命, 也包含有一些有积极意义的内, 如提倡要面对现实, 识时务;要了解与顺应客观事物发展规律而不应与之违背;要明确人生的道义与职责等。
********************
********************
*********************
朱熹四書集注:論語集注
論語序說
《史記》世家曰:「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父叔梁紇,母顔氏,以魯襄公二十二年,庚戌之歲,十一月庚子,生孔子於魯昌平鄉陬邑。爲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及長,爲委吏,料量平。(委吏本作季氏。史索隱云:一本作委吏,與孟子合,今從之)爲司職吏,畜蕃息。(職見周禮牛人,讀為樴,義與杙同。蓋繫養犧牲之所。此官即孟子所謂來田)適周,問禮於老子,既反,而弟子益進。
昭公二十五年甲申,孔子年三十五,而昭公奔齊,魯亂,於是適齊,爲高昭子家臣,以通乎景公。(有聞韶問政二事)公欲封以尼谿之田,晏嬰不可,公惑之。(有季蓋吾老之語)孔子遂行,反乎魯。
定公元年壬辰,孔子年四十三,而季氏強僭,其臣陽虎作亂專政。故孔子不仕,而退脩詩、書、禮、樂,弟子彌衆。
九年庚子,孔子年五十一。公山不狃以費畔季氏,召,孔子欲往,而卒不行。(有答子路東周語)定公以孔子爲中都宰,一年,四方則之,遂爲司空,又爲大司寇。
十年辛醜,相定公會齊侯於夾谷,齊人歸魯侵地。
十二年癸卯,使仲由爲季氏宰,墮三都,收其甲兵。孟氏不肯墮成,圍之不克。
十四年乙巳,孔子年五十六,攝行相事,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魯國大治。齊人歸女樂以沮之,季桓子受之。郊又不致膰俎於大夫,孔子行。(魯世家以此以上皆為十二年事)
適衛,主於子路妻兄顔濁鄒家。(孟子作顏讐由)適陳,過匡,匡人以爲陽虎而拘之。(有顏淵後及文王既沒之語)既解,還衛,主蘧伯玉家,見南子。(有天子路及未見好德之語)去適宋,司馬桓魋欲殺之。(有天生德語,及微服過宋事)又去,適陳,主司城貞子家。居三歲而反于衛,靈公不能用。(有三年有成之語)晉趙氏家臣佛肸以中牟畔,召孔子,孔子欲往,亦不果。(有答子路堅白語,及荷蕢過門事)將西見趙簡子,至河而反,又主蘧伯玉家。靈公問陳,不對而行,復如陳。(據論語則絕糧當在此時)
季桓子卒,遺言謂康子必召孔子,其臣止之,康子乃召冉求。(史記以論語歸與之嘆為在此時,又以孟子所記,歎辭為主司城貞子時語,疑不然,蓋語孟所記,本皆此一時語,而所記有異同耳)孔子如蔡及葉。(有葉公問答子路不對沮溺耦耕荷條丈人等事。史記云:於是楚昭王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而陳蔡大夫發徒圍之故,孔子絕糧於陳蔡之間,有慍見及告子貢一貫之語。按:是時陳蔡臣服於楚,若楚王來聘孔子,陳蔡大夫安敢圍之?且據論語,絕糧當在去魏如陳之時。)楚昭王將以書社地封孔子,令尹子西不可,乃止。(史記云:書社地七百里。恐無此理。時則有接輿之歌。)又反乎衛,時靈公已卒,衛君輒欲得孔子爲政。(有魯衛兄弟及答子貢夷齊子路正名之語)而冉求爲季氏將,與齊戰有功,康子乃召孔子,而孔子歸魯,實哀公之十一年丁巳,而孔子年六十八矣。(有對哀公及康子語)然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乃敘書傳禮記。(有杞宋損益從周等語)刪詩正樂,(有語大師及樂正之語)序易彖、繫、象、說卦、文言。(有假我數年之語)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弟子顏回最賢,蚤死後唯曾參得傳孔子之道)
十四年庚申,魯西狩獲麟,(有莫我知之歎)孔子作春秋。(有知我罪我等語。論語請討陳恒事亦在是年)明年辛酉,子路死於衛。
十六年壬戌、四月己丑,孔子卒,年七十三,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心喪三年而去,惟子貢廬於塚上,凡六年。孔子生鯉,字伯魚,先卒。伯魚生伋,字子思,作中庸。」(子思學於曾子而孟子受業子思之門人)
何氏曰:「魯論語二十篇。齊論語別有問王、知道,凡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頗多於魯論。古論出孔氏壁中,分堯曰下章,子張問以爲一篇,有兩子張,凡二十一篇,篇次不與齊魯論同。」
程子曰:「論語之書,成於有子曾子之門人,故其書獨二子以子稱。」
程子曰:「讀論語:有讀了全然無事者,有讀了後其中得一兩句喜者,有讀了後知好之者,有讀了後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程子曰:「今人不會讀書。如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後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
程子曰:「頤自十七八讀論語,當時已曉文義。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
學而第一
論語卷一 宋 朱子 集註
學而第一
此為書之首篇,故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凡十六章。
○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說、悅同。○ 學之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後,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也。習,鳥數飛也。學之不已,如鳥數飛也。說,喜意也。既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中心喜說,其進自不能已矣。程子曰「習,重習也。時復思繹,浹洽於中,則說也。」又曰:「學者,將以行之也。時習之,則所學者在我,故說。」謝氏曰:「時習者,無時而不習。坐如尸,坐時習也;立如齊,立時習也。」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樂,音洛。○ 朋,同類也。自遠方來,則近者可知。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從者眾,故可樂。」又曰:「說在心,樂主發散在外。」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慍,紆問反。○ 慍,含怒意。君子,成德之名。尹氏曰:「學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慍之有。」程子曰:「雖樂於及人,不見是而無悶,乃所謂君子。」愚謂及人而樂者順而易,不知而不慍者逆而難,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學之正、習之熟、說之深,而不已焉耳。程子曰:「樂由說而後得,非樂不足以語君子。」
○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弟、好,皆去聲。鮮,上聲,下同。○ 有子,孔子弟子,名若。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弟。犯上,謂干犯在上之人。鮮,少也。作亂,則為悖逆爭鬬之事矣。此言人能孝弟,則其心和順,少好犯上,必不好作亂也。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與,平聲。○ 務,專力也。本,猶根也。仁者,愛之理,心之德也。為仁,猶曰行仁。與者,疑辭,謙退不敢質言也。言君子凡事專用力於根本,根本既立,則其道自生。若上文所謂孝弟,乃是為仁之本,學者務此,則仁道自此而生也。○ 程子曰:「孝弟,順德也,故不好犯上,豈復有逆理亂常之事。德有本,本立則其道充大。孝弟行於家,而後仁愛及於物,所謂親親而仁民也。故為仁以孝弟為本。論性,則以仁為孝弟之本。」或問:「孝弟為仁之本,此是由孝弟可以至仁否?」曰:「非也。謂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謂之行仁之本則可,謂是仁之本則不可。蓋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箇仁、義、禮、智四者而已,曷嘗有孝弟來。然仁主於愛,愛莫大於愛親,故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巧,好。令,善也。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悅人,則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聖人辭不迫切,專言鮮,則絕無可知,學者所當深戒也。○ 程子曰:「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則知仁矣。」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省,悉井反。為,去聲。傳,平聲。○ 曾子,孔子弟子,名參,字子輿。盡己之謂忠。以實之謂信。傳,謂受之於師。習,謂熟之於己。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其自治誠切如此,可謂得為學之本矣。而三者之序,則又以忠信為傳習之本也。○ 尹氏曰:「曾子守約,故動必求諸身。」謝氏曰:「諸子之學,皆出於聖人,其後愈遠而愈失其真。獨曾子之學,專用心於內,故傳之無弊,觀於子思孟子可見矣。惜乎!其嘉言善行,不盡傳於世也。其倖存而未泯者,學者其可不盡心乎!」
○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道、乘,皆去聲。○ 道,治也。千乘,諸侯之國,其地可出兵車千乘者也。敬者,主一無適之謂。敬事而信者,敬其事而信於民也。時,謂農隙之時。言治國之要,在此五者,亦務本之意也。○ 程子曰:「此言至淺,然當時諸侯果能此,亦足以治其國矣。聖人言雖至近,上下皆通。此三言者,若推其極,堯舜之治亦不過此。若常人之言近,則淺近而已矣。」楊氏曰:「上不敬則下慢,不信則下疑,下慢而疑,事不立矣。敬事而信,以身先之也。易曰:『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蓋侈用則傷財,傷財必至於害民,故愛民必先於節用。然使之不以其時,則力本者不獲自盡,雖有愛人之心,而人不被其澤矣。然此特論其所存而已,未及為政也。苟無是心,則雖有政,不行焉。」胡氏曰:「凡此數者,又皆以敬為主。」愚謂五者反復相因,各有次第,讀者宜細推之。
○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弟子之弟,上聲。則弟之弟,去聲。○ 謹者,行之有常也。信者,言之有實也。泛,廣也。眾,謂眾人。親,近也。仁,謂仁者。餘力,猶言暇日。以,用也。文,謂詩書六藝之文。○ 程子曰:「為弟子之職,力有餘則學文,不修其職而先文,非為己之學也。」尹氏曰:「德行,本也。文藝,末也。窮其本末,知所先後,可以入德矣。」洪氏曰:「未有餘力而學文,則文滅其質;有餘力而不學文,則質勝而野。」愚謂力行而不學文,則無以考聖賢之成法,識事理之當然,而所行或出於私意,非但失之於野而已。
○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賢人之賢,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誠也。致,猶委也。委致其身,謂不有其身也。四者皆人倫之大者,而行之必盡其誠,學求如是而已。故子夏言有能如是之人,苟非生質之美,必其務學之至。雖或以為未嘗為學,我必謂之已學也。○ 游氏曰:「三代之學,皆所以明人倫也。能是四者,則於人倫厚矣。學之為道,何以加此。子夏以文學名,而其言如此,則古人之所謂學者可知矣。故學而一篇,大抵皆在於務本。」吳氏曰:「子夏之言,其意善矣。然辭氣之間,抑揚太過,其流之弊,將或至於廢學。必若上章夫子之言,然後為無弊也。」
○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重,厚重。威,威嚴。固,堅固也。輕乎外者,必不能堅乎內,故不厚重則無威嚴,而所學亦不堅固也。
主忠信。
人不忠信,則事皆無實,為惡則易,為善則難,故學者必以是為主焉。程子曰:「人道惟在忠信,不誠則無物,且出入無時,莫知其鄉者,人心也。若無忠信,豈復有物乎?」
無友不如己者。
無、毋通,禁止辭也。友所以輔仁,不如己,則無益而有損。
過則勿憚改。」
勿,亦禁止之辭。憚,畏難也。自治不勇,則惡日長,故有過則當速改,不可畏難而苟安也。程子曰:「學問之道無他也,知其不善,則速改以從善而已。」○ 程子曰:「君子自修之道當如是也。」游氏曰:「君子之道,以威重為質,而學以成之。學之道,必以忠信為主,而以勝己者輔之。然或吝於改過,則終無以入德,而賢者亦未必樂告以善道,故以過勿憚改終焉。」
○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慎終者,喪盡其禮。追遠者,祭盡其誠。民德歸厚,謂下民化之,其德亦歸於厚。蓋終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謹之;遠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故以此自為,則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則其德亦歸於厚也。
○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
之與之與,平聲,下同。○ 子禽,姓陳,名亢。子貢,姓端木,名賜。皆孔子弟子。或曰:「亢,子貢弟子。」未知孰是。抑,反語辭。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溫,和厚也。良,易直也。恭,莊敬也。儉,節制也。讓,謙遜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輝接於人者也。其諸,語辭也。人,他人也。言夫子未嘗求之,但其德容如是,故時君敬信,自以其政就而問之耳,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後得也。聖人過化存神之妙,未易窺測,然即此而觀,則其德盛禮恭而不願乎外,亦可見矣。學者所當潛心而勉學也。○ 謝氏曰:「學者觀於聖人威儀之間,亦可以進德矣。若子貢亦可謂善觀聖人矣,亦可謂善言德行矣。今去聖人千五百年,以此五者想見其形容,尚能使人興起,而況於親炙之者乎?」張敬夫曰:「夫子至是邦必聞其政,而未有能委國而授之以政者。蓋見聖人之儀刑而樂告之者,秉彝好德之良心也,而私欲害之,是以終不能用耳。」
○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行,去聲。○ 父在,子不得自專,而志則可知。父沒,然後其行可見。故觀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惡,然又必能三年無改於父之道,乃見其孝,不然,則所行雖善,亦不得為孝矣。○ 尹氏曰:「如其道,雖終身無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則三年無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游氏曰:「三年無改,亦謂在所當改而可以未改者耳。」
○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
禮者,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也。和者,從容不迫之意。蓋禮之為體雖嚴,而皆出於自然之理,故其為用,必從容而不迫,乃為可貴。先王之道,此其所以為美,而小事大事無不由之也。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承上文而言,如此而復有所不行者,以其徒知和之為貴而一於和,不復以禮節之,則亦非復理之本然矣,所以流蕩忘反,而亦不可行也。○ 程子曰:「禮勝則離,故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以斯為美,而小大由之。樂勝則流,故有所不行者,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范氏曰:「凡禮之體主於敬,而其用則以和為貴。敬者,禮之所以立也;和者,樂之所由生也。若有子可謂達禮樂之本矣。」愚謂嚴而泰,和而節,此理之自然,禮之全體也。毫釐有差,則失其中正,而各倚於一偏,其不可行均矣。
○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近、遠,皆去聲。○ 信,約信也。義者,事之宜也。復,踐言也。恭,致敬也。禮,節文也。因,猶依也。宗,猶主也。言約信而合其宜,則言必可踐矣。致恭而中其節,則能遠恥辱矣。所依者不失其可親之人,則亦可以宗而主之矣。此言人之言行交際,皆當謹之於始而慮其所終,不然,則因仍苟且之間,將有不勝其自失之悔者矣。
○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好,去聲。○ 不求安飽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敏於事者,勉其所不足。慎於言者,不敢盡其所有餘也。然猶不敢自是,而必就有道之人,以正其是非,則可謂好學矣。凡言道者,皆謂事物當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 尹氏曰:「君子之學,能是四者,可謂篤志力行者矣。然不取正於有道,未免有差,如楊墨學仁義而差者也,其流至於無父無君,謂之好學可乎?」
○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樂,音洛。好,去聲。○ 諂,卑屈也。驕,矜肆也。常人溺於貧富之中,而不知所以自守,故必有二者之病。無諂無驕,則知自守矣,而未能超乎貧富之外也。凡曰可者,僅可而有所未盡之辭也。樂則心廣體胖而忘其貧,好禮則安處善,樂循理,亦不自知其富矣。子貢貨殖,蓋先貧後富,而嘗用力於自守者,故以此為問。而夫子答之如此,蓋許其所已能,而勉其所未至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磋,七多反。與,平聲。○ 詩衛風淇澳之篇,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子貢自以無諂無驕為至矣,聞夫子之言,又知義理之無窮,雖有得焉,而未可遽自足也,故引是詩以明之。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往者,其所已言者。來者,其所未言者。○ 愚按:此章問答,其淺深高下,固不待辨說而明矣。然不切則磋無所施,不琢則磨無所措。故學者雖不可安於小成,而不求造道之極致;亦不可騖於虛遠,而不察切己之實病也。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尹氏曰:「君子求在我者,故不患人之不己知。不知人,則是非邪正或不能辨,故以為患也。」
為政第二
為政第二
凡二十四章。
○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共,音拱,亦作拱。○ 政之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為言得也,得於心而不失也。北辰,北極,天之樞也。居其所,不動也。共,向也,言眾星四面旋繞而歸向之也。為政以德,則無為而天下歸之,其象如此。○ 程子曰:「為政以德,然後無為。」范氏曰:「為政以德,則不動而化、不言而信、無為而成。所守者至簡而能御煩,所處者至靜而能制動,所務者至寡而能服眾。」
○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詩三百十一篇,言三百者,舉大數也。蔽,猶蓋也。「思無邪」,魯頌駉篇之辭。凡詩之言,善者可以感發人之善心,惡者可以懲創人之逸志,其用歸於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然其言微婉,且或各因一事而發,求其直指全體,則未有若此之明且盡者。故夫子言詩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盡蓋其義,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 程子曰:「『思無邪』者,誠也。」范氏曰:「學者必務知要,知要則能守約,守約則足以盡博矣。經禮三百,曲禮三千,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
○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道,音導,下同。○ 道,猶引導,謂先之也。政,謂法制禁令也。齊,所以一之也。道之而不從者,有刑以一之也。免而無恥,謂苟免刑罰。而無所羞愧,蓋雖不敢為惡,而為惡之心未嘗忘也。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禮,謂制度品節也。格,至也。言躬行以率之,則民固有所觀感而興起矣,而其淺深厚薄之不一者,又有禮以一之,則民恥於不善,而又有以至於善也。一說,格,正也。書曰:「格其非心。」○ 愚謂政者,為治之具。刑者,輔治之法。德禮則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禮之本也。此其相為終始,雖不可以偏廢,然政刑能使民遠罪而已,德禮之效,則有以使民日遷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可徒恃其末,又當深探其本也。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古者十五而入大學。心之所之謂之志。此所謂學,即大學之道也。志乎此,則念念在此而為之不厭矣。
三十而立,
有以自立,則守之固而無所事志矣。
四十而不惑,
於事物之所當然,皆無所疑,則知之明而無所事守矣。
五十而知天命,
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賦於物者,乃事物所以當然之故也。知此則知極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
六十而耳順,
聲入心通,無所違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從,如字。○ 從,隨也。矩,法度之器,所以為方者也。隨其心之所欲,而自不過於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 程子曰:「孔子生而知之也,言亦由學而至,所以勉進後人也。立,能自立於斯道也。不惑,則無所疑矣。知天命,窮理盡性也。耳順,所聞皆通也。從心所欲,不踰矩,則不勉而中矣。」又曰:「孔子自言其進德之序如此者,聖人未必然,但為學者立法,使之盈科而後進,成章而後達耳。」胡氏曰:「聖人之教亦多術,然其要使人不失其本心而已。欲得此心者,惟志乎聖人所示之學,循其序而進焉。至於一疵不存、萬理明盡之後,則其日用之間,本心瑩然,隨所意欲,莫非至理。蓋心即體,欲即用,體即道,用即義,聲為律而身為度矣。」又曰:「聖人言此,一以示學者當優游涵泳,不可躐等而進;二以示學者當日就月將,不可半途而廢也。」愚謂聖人生知安行,固無積累之漸,然其心未嘗自謂已至此也。是其日用之間,必有獨覺其進而人不及知者。故因其近似以自名,欲學者以是為則而自勉,非心實自聖而姑為是退託也。後凡言謙辭之屬,意皆放此。
○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孟懿子,魯大夫仲孫氏,名何忌。無違,謂不背於理。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樊遲,孔子弟子,名須。御,為孔子御車也。孟孫,即仲孫也。夫子以懿子未達而不能問,恐其失指,而以從親之令為孝,故語樊遲以發之。
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生事葬祭,事親之始終具矣。禮,即理之節文也。人之事親,自始至終,一於禮而不苟,其尊親也至矣。是時三家僭禮,故夫子以是警之,然語意渾然,又若不專為三家發者,所以為聖人之言也。○ 胡氏曰:「人之欲孝其親,心雖無窮,而分則有限。得為而不為,與不得為而為之,均於不孝。所謂以禮者,為其所得為者而已矣。」
○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武伯,懿子之子,名彘。言父母愛子之心,無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為憂也。人子體此,而以父母之心為心,則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於不謹矣,豈不可以為孝乎?舊說,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於不義為憂,而獨以其疾為憂,乃可謂孝。亦通。
○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養,去聲。別,彼列反。○ 子游,孔子弟子,姓言,名偃。養,謂飲食供奉也。犬馬待人而食,亦若養然。言人畜犬馬,皆能有以養之,若能養其親而敬不至,則與養犬馬者何異。甚言不敬之罪,所以深警之也。○ 胡氏曰:「世俗事親,能養足矣。狎恩恃愛,而不知其漸流於不敬,則非小失也。子游聖門高弟,未必至此,聖人直恐其愛踰於敬,故以是深警發之也。
○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食,音嗣。○ 色難,謂事親之際,惟色為難也。食,飯也。先生,父兄也。饌,飲食之也。曾,猶嘗也。蓋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親之際,惟色為難耳,服勞奉養未足為孝也。舊說,承順父母之色為難,亦通。○ 程子曰:「告懿子,告眾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憂之事。子游能養而或失於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回,孔子弟子,姓顏。字子淵。不違者,意不相背,有聽受而無問難也。私,謂燕居獨處,非進見請問之時。發,謂發明所言之理。愚聞之師曰:「顏子深潛純粹,其於聖人體段已具。其聞夫子之言,默識心融,觸處洞然,自有條理。故終日言,但見其不違如愚人而已。及退省其私,則見其日用動靜語默之間,皆足以發明夫子之道,坦然由之而無疑,然後知其不愚也。」
○ 子曰:「視其所以,
以,為也。為善者為君子,為惡者為小人。
觀其所由,
觀,比視為詳矣。由,從也。事雖為善,而意之所從來者有未善焉,則亦不得為君子矣。或曰:「由,行也。謂所以行其所為者也。」
察其所安。
察,則又加詳矣。安,所樂也。所由雖善,而心之所樂者不在於是,則亦偽耳,豈能久而不變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焉,於虔反。廋,所留反。○ 焉,何也。廋,匿也。重言以深明之。○ 程子曰:「在己者能知言窮理,則能以此察人如聖人也。」
○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尋繹也。故者,舊所聞。新者,今所得。言學能時習舊聞,而每有新得,則所學在我,而其應不窮,故可以為人師。若夫記問之學,則無得於心,而所知有限,故學記譏其「不足以為人師」,正與此意互相發也。
○ 子曰:「君子不器。」
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體無不具,故用無不周,非特為一才一藝而已。
○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周氏曰:「先行其言者,行之於未言之前;而後從之者,言之於既行之後。」○ 范氏曰:「子貢之患,非言之艱而行之艱,故告之以此。」
○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普遍也。比,偏黨也。皆與人親厚之意,但周公而比私耳。○ 君子小人所為不同,如陰陽晝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則在公私之際,毫釐之差耳。故聖人於周比、和同、驕泰之屬,常對舉而互言之,欲學者察乎兩閒,而審其取捨之幾也。
○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不求諸心,故昏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 程子曰:「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者,廢其一,非學也。」
○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范氏曰:「攻,專治也,故治木石金玉之工曰攻。異端,非聖人之道,而別為一端,如楊墨是也。其率天下至於無父無君,專治而欲精之,為害甚矣!」○ 程子曰「佛氏之言,比之楊墨,尤為近理,所以其害為尤甚。學者當如淫聲美色以遠之,不爾,則駸駸然入於其中矣。」
○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女,音汝。○ 由,孔子弟子,姓仲,字子路。子路好勇,蓋有強其所不知以為知者,故夫子告之曰:我教女以知之之道乎!但所知者則以為知,所不知者則以為不知。如此則雖或不能盡知,而無自欺之蔽,亦不害其為知矣。況由此而求之,又有可知之理乎?
○ 子張學干祿。
子張,孔子弟子,姓顓孫,名師。干,求也。祿,仕者之奉也。
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行寡之行,去聲。○ 呂氏曰:「疑者所未信,殆者所未安。」程子曰:「尤,罪自外至者也。悔,理自內出者也。」愚謂多聞見者學之博,闕疑殆者擇之精,慎言行者守之約。凡言在其中者,皆不求而自至之辭。言此以救子張之失而進之也。○ 程子曰:「修天爵則人爵至,君子言行能謹,得祿之道也。子張學干祿,故告之以此,使定其心而不為利祿動,若顏閔則無此問矣。或疑如此亦有不得祿者,孔子蓋曰耕也餒在其中,惟理可為者為之而已矣。」
○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哀公,魯君,名蔣。凡君問,皆稱孔子對曰者,尊君也。錯,捨置也。諸,眾也。程子曰:「舉錯得義,則人心服。」○ 謝氏曰:「好直而惡枉,天下之至情也。順之則服,逆之則去,必然之理也。然或無道以照之,則以直為枉,以枉為直者多矣,是以君子大居敬而貴窮理也。」
○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季康子,魯大夫季孫氏,名肥。莊,謂容貌端嚴也。臨民以莊,則民敬於己。孝於親,慈於眾,則民忠於己。善者舉之而不能者教之,則民有所勸而樂於為善。○ 張敬夫曰:「此皆在我所當為,非為欲使民敬忠以勸而為之也。然能如是,則其應蓋有不期然而然者矣。」
○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
定公初年,孔子不仕,故或人疑其不為政也。
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書周書君陳篇。書云孝乎者,言書之言孝如此也。善兄弟曰友。書言君陳能孝於親,友於兄弟,又能推廣此心,以為一家之政。孔子引之,言如此,則是亦為政矣,何必居位乃為為政乎?蓋孔子之不仕,有難以語或人者,故託此以告之,要之至理亦不外是。
○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輗,五兮反。軏,音月。○ 大車,謂平地任載之車。輗,轅端橫木,縛軛以駕牛者。小車,謂田車、兵車、乘車。軏,轅端上曲,鉤衡以駕馬者。車無此二者,則不可以行,人而無信,亦猶是也。
○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
陸氏曰:「也,一作乎。」○ 王者易姓受命為一世。子張問自此以後,十世之事,可前知乎?
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馬氏曰:「所因,謂三綱五常。所損益,謂文質三統。」愚按:三綱,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謂:仁、義、禮、智、信。文質,謂:夏尚忠,商尚質,周尚文。三統,謂:夏正建寅為人統,商正建丑為地統,周正建子為天統。三綱五常,禮之大體,三代相繼,皆因之而不能變。其所損益,不過文章制度小過不及之間,而其已然之 迹,今皆可見。則自今以往,或有繼周而王者,雖百世之遠,所因所革,亦不過此,豈但十世而已乎!聖人所以知來者蓋如此,非若後世讖緯術數之學也。○ 胡氏曰「子張之問,蓋欲知來,而聖人言其既往者以明之也。夫自修身以至於為天下,不可一日而無禮。天敘天秩,人所共由,禮之本也。商不能改乎夏,周不能改乎商,所謂天地之常經也。若乃制度文為,或太過則當損,或不足則當益。益之損之,與時宜之,而所因者不壞,是古今之通義也。因往推來,雖百世之遠,不過如此而已矣。」
○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非其鬼,謂非其所當祭之鬼。諂,求媚也。
見義不為,無勇也。」
知而不為,是無勇也。
八佾第三
論語卷二 宋 朱子 集註
八佾第三
凡二十六章。通前篇末二章,皆論禮樂之事。
○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佾,音逸。○ 季氏,魯大夫季孫氏也。佾,舞列也,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每佾人數,如其佾數。或曰:「每佾八人。」未詳孰是。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樂,孔子言其此事尚忍為之,則何事不可忍為。或曰:「忍,容忍也。」蓋深疾之之辭。○ 范氏曰:「樂舞之數,自上而下,降殺以兩而已,故兩之間,不可以毫髮僭差也。孔子為政,先正禮樂,則季氏之罪不容誅矣。」謝氏曰:「君子於其所不當為不敢須臾處,不忍故也。而季氏忍此矣,則雖弒父與君,亦何所憚而不為乎?」
○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徹,直列反。相,去聲。○ 三家,魯大夫孟孫、叔孫、季孫之家也。雍,周頌篇名。徹,祭畢而收其俎也。天子宗廟之祭,則歌雍以徹,是時三家僭而用之。相,助也。辟公,諸侯也。穆穆,深遠之意,天子之容也。此雍詩之辭,孔子引之,言三家之堂非有此事,亦何取於此義而歌之乎?譏其無知妄作,以取僭竊之罪。○ 程子曰:「周公之功固大矣,皆臣子之分所當為,魯安得獨用天子禮樂哉?成王之賜,伯禽之受,皆非也。其因襲之弊,遂使季氏僭八佾,三家僭雍徹,故仲尼譏之。」
○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游氏曰「人而不仁,則人心亡矣,其如禮樂何哉?言雖欲用之,而禮樂不為之用也。」○ 程子曰:「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則無序而不和。」李氏曰:「禮樂待人而後行,苟非其人,則雖玉帛交錯,鐘鼓鏗鏘,亦將如之何哉?」然記者序此於八佾雍徹之後,疑其為僭禮樂者發也。
○ 林放問禮之本。
林放,魯人。見世之為禮者,專事繁文,而疑其本之不在是也,故以為問。
子曰:「大哉問!
孔子以時方逐末,而放獨有志於本,故大其問。蓋得其本,則禮之全體無不在其中矣。
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易,去聲。○ 易,治也。孟子曰:「易其田疇。」在喪禮,則節文習熟,而無哀痛慘怛之實者也。戚則一於哀,而文不足耳。禮貴得中,奢易則過於文,儉戚則不及而質,二者皆未合禮。然凡物之理,必先有質而後有文,則質乃禮之本也。○ 范氏曰:「夫祭與其敬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敬有餘也,喪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禮失之奢,喪失之易,皆不能反本,而隨其末故也。禮奢而備,不若儉而不備之愈也;喪易而文,不若戚而不文之愈也。儉者物之質,戚者心之誠,故為禮之本。」楊氏曰:「禮始諸飲食,故汙尊而抔飲,為之簠、簋、籩、豆、罍、爵之飾,所以文之也,則其本儉而已。喪不可以徑情而直行,為之衰麻哭踴之數,所以節之也,則其本戚而已。周衰,世方以文滅質,而林放獨能問禮之本,故夫子大之,而告之以此。」
○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吳氏曰:「亡,古無字,通用。」程子曰:「夷狄且有君長,不如諸夏之僭亂,反無上下之分也。」○ 尹氏曰:「孔子傷時之亂而歎之也。亡,非實亡也,雖有之,不能盡其道爾。」
○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女,音汝。與,平聲。○ 旅,祭名。泰山,山名,在魯地。禮,諸侯祭封內山川,季氏祭之,僭也。冉有,孔子弟子,名求,時為季氏宰。救,謂救其陷於僭竊之罪。嗚呼,歎辭。言神不享非禮,欲季氏知其無益而自止,又進林放以厲冉有也。○ 范氏曰:「冉有從季氏,夫子豈不知其不可告也,然而聖人不輕絕人。盡己之心,安知冉有之不能救、季氏之不可諫也。既不能正,則美林放以明泰山之不可誣,是亦教誨之道也。」
○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飲,去聲。○ 揖讓而升者,大射之禮,耦進三揖而後升堂也。下而飲,謂射畢揖降,以俟眾耦皆降,勝者乃揖不勝者升,取觶立飲也。言君子恭遜不與人爭,惟於射而後有爭。然其爭也,雍容揖遜乃如此,則其爭也君子,而非若小人之爭矣。
○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
倩,七練反。盼,普莧反。絢,呼縣反。○ 此逸詩也。倩,好口輔也。盼,目黑白分也。素,粉地,畫之質也。絢,采色,畫之飾也。言人有此倩盼之美質,而又加以華采之飾,如有素地而加采色也。子夏疑其反謂以素為飾,故問之。
子曰:「繪事後素。」
繪,胡對反。○ 繪事,繪畫之事也。後素,後於素也。考工記曰:「繪畫之事後素功。」謂先以粉地為質,而後施五采,猶人有美質,然後可加文飾。
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禮必以忠信為質,猶繪事必以粉素為先。起,猶發也。起予,言能起發我之志意。謝氏曰:「子貢因論學而知詩,子夏因論詩而知學,故皆可與言詩。」○ 楊氏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學禮。苟無其質,禮不虛行。』此『繪事後素』之說也。孔子曰『繪事後素』,而子夏曰『禮後乎』,可謂能繼其志矣。非得之言意之表者能之乎?商賜可與言詩者以此。若夫玩心於章句之末,則其為詩也固而已矣。所謂起予,則亦相長之義也。」
○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杞,夏之後。宋,殷之後。徵,證也。文,典籍也。獻,賢也。言二代之禮,我能言之,而二國不足取以為證,以其文獻不足故也。文獻若足,則我能取之,以證君言矣。
○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禘,大計反。○ 趙伯循曰:「禘,王者之大祭也。王者既立始祖之廟,又推始祖所自出之帝,祀之於始祖之廟,而以始祖配之也。成王以周公有大勳勞,賜魯重祭。故得禘於周公之廟,以文王為所出之帝,而周公配之,然非禮矣。」灌者,方祭之始,用鬱鬯之酒灌地,以降神也。魯之君臣,當此之時,誠意未散,猶有可觀,自此以後,則浸以懈怠而無足觀矣。蓋魯祭非禮,孔子本不欲觀,至此而失禮之中又失禮焉,故發此歎也。○ 謝氏曰:「夫子嘗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又曰:『我觀周道,幽厲傷之,吾舍魯何適矣。魯之郊禘非禮也,周公其衰矣!』考之杞宋已如彼,考之當今又如此,孔子所以深歎也。」
○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先王報本追遠之意,莫深於禘。非仁孝誠敬之至,不足以與此,非或人之所及也。而不王不禘之法,又魯之所當諱者,故以不知答之。示,與視同。指其掌,弟子記夫子言此而自指其掌,言其明且易也。蓋知禘之說,則理無不明,誠無不格,而治天下不難矣。聖人於此,豈真有所不知也哉?
○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程子曰:「祭,祭先祖也。祭神,祭外神也。祭先主於孝,祭神主於敬。」愚謂此門人記孔子祭祀之誠意。
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與,去聲。○ 又記孔子之言以明之。言己當祭之時,或有故不得與,而使他人攝之,則不得致其如在之誠。故雖已祭,而此心缺然,如未嘗祭也。○ 范氏曰:「君子之祭,七日戒,三日齊,必見所祭者,誠之至也。是故郊則天神格,廟則人鬼享,皆由己以致之也。有其誠則有其神,無其誠則無其神,可不謹乎?吾不與祭如不祭,誠為實,禮為虛也。」
○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何謂也?」
王孫賈,衛大夫。媚,親順也。室西南隅為奧。竈者,五祀之一,夏所祭也。凡祭五祀,皆先設主而祭於其所,然後迎尸而祭於奧,略如祭宗廟之儀。如祀 竈,則設主於竈陘,祭畢,而更設饌於奧以迎尸也。故時俗之語,因以奧有常尊,而非祭之主;竈雖卑賤,而當時用事。喻自結於君,不如阿附權臣也。賈,衛之權臣,故以此諷孔子。
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天,即理也;其尊無對,非奧竈之可比也。逆理,則獲罪於天矣,豈媚於奧竈所能禱而免乎?言但當順理,非特不當媚 竈,亦不可媚於奧也。○ 謝氏曰:「聖人之言,遜而不迫。使王孫賈而知此意,不為無益;使其不知,亦非所以取禍。」
○ 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郁,於六反。○ 監,視也。二代,夏商也。言其視二代之禮而損益之。郁郁,文盛貌。○ 尹氏曰:「三代之禮至周大備,夫子美其文而從之。」
○ 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大,音泰。鄹,側留反。○ 大廟,魯周公廟。此蓋孔子始仕之時,入而助祭也。鄹,魯邑名。孔子父叔梁紇,嘗為其邑大夫。孔子自少以知禮聞,故或人因此而譏之。孔子言是禮者,敬謹之至,乃所以為禮也。○ 尹氏曰:「禮者,敬而已矣。雖知亦問,謹之至也,其為敬莫大於此。謂之不知禮者,豈足以知孔子哉?」
○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為,去聲。○ 射不主皮,鄉射禮文。為力不同科,孔子解禮之意如此也。皮,革也,布侯而棲革於其中以為的,所謂鵠也。科,等也。古者射以觀德,但主於中,而不主於貫革,蓋以人之力有強弱,不同等也。記曰:「武王克商,散軍郊射,而貫革之射息。」正謂此也。周衰,禮廢,列國兵爭,復尚貫革,故孔子歎之。○ 楊氏曰:「中可以學而能,力不可以強而至。聖人言古之道,所以正今之失。」
○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
去,起呂反。告,古篤反。餼,許氣反。○ 告朔之禮:古者天子常以季冬,頒來歲十二月之朔於諸侯,諸侯受而藏之祖廟。月朔,則以特羊告廟,請而行之。餼,生牲也。魯自文公始不視朔,而有司猶供此羊,故子貢欲去之。
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愛,猶惜也。子貢蓋惜其無實而妄費。然禮雖廢,羊存,猶得以識之而可復焉。若併去其羊,則此禮遂亡矣,孔子所以惜之。○ 楊氏曰:「告朔,諸侯所以稟命於君親,禮之大者。魯不視朔矣,然羊存則告朔之名未泯,而其實因可舉。此夫子所以惜之也。」
○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黃氏曰:「孔子於事君之禮,非有所加也,如是而後盡爾。時人不能,反以為諂。故孔子言之,以明禮之當然也。」○ 程子曰:「聖人事君盡禮,當時以為諂。若他人言之,必曰我事君盡禮,小人以為諂,而孔子之言止於如此。聖人道大德宏,此亦可見。」
○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定公,魯君,名宋。二者皆理之當然,各欲自盡而已。○ 呂氏曰:「使臣不患其不忠,患禮之不至;事君不患其無禮,患忠之不足。」尹氏曰:「君臣以義合者也。故君使臣以禮,則臣事君以忠。」
○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樂,音洛。○ 關雎,周南國風詩之首篇也。淫者,樂之過而失其正者也。傷者,哀之過而害於和者也。關雎之詩,言后妃之德,宜配君子。求之未得,則不能無寤寐反側之憂;求而得之,則宜其有琴瑟鐘鼓之樂。蓋其憂雖深而不害於和,其樂雖盛而不失其正,故夫子稱之如此。欲學者玩其辭,審其音,而有以識其性情之正也。
○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
宰我,孔子弟子,名予。三代之社不同者,古者立社,各樹其土之所宜木以為主也。戰栗,恐懼貌。宰我又言周所以用栗之意如此。豈以古者戮人於社,故附會其說與?
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遂事,謂事雖未成,而勢不能已者。孔子以宰我所對,非立社之本意,又啟時君殺伐之心,而其言已出,不可復救,故歷言此以深責之,欲使謹其後也。○ 尹氏曰:「古者各以所宜木名其社,非取義於木也。宰我不知而妄對,故夫子責之。」
○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管仲,齊大夫,名夷吾,相桓公霸諸侯。器小,言其不知聖賢大學之道,故局量褊淺、規模卑狹,不能正身修德以致主於王道。
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
焉,於虔反。○ 或人蓋疑器小之為儉。三歸,臺名。事見說苑。攝,兼也。家臣不能具官,一人常兼數事。管仲不然,皆言其侈。
「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好,去聲。坫,丁念反。○ 或人又疑不儉為知禮。屏謂之樹。塞,猶蔽也。設屏於門,以蔽內外也。好,謂好會。坫,在兩楹之間,獻酬飲畢,則反爵於其上。此皆諸侯之禮,而管仲僭之,不知禮也。○ 愚謂孔子譏管仲之器小,其旨深矣。或人不知而疑其儉,故斥其奢以明其非儉。或又疑其知禮,故又斥其僭,以明其不知禮。蓋雖不復明言小器之所以然,而其所以小者,於此亦可見矣。故程子曰「奢而犯禮,其器之小可知。蓋器大,則自知禮而無此失矣。」此言當深味也。蘇氏曰:「自修身正家以及於國,則其本深,其及者遠,是謂大器。揚雄所謂『大器猶規矩準繩』,先自治而後治人者是也。管仲三歸反坫,桓公內嬖六人,而霸天下,其本固已淺矣。管仲死,桓公薨,天下不復宗齊。」楊氏曰:「夫子大管仲之功而小其器。蓋非王佐之才,雖能合諸侯、正天下,其器不足稱也。道學不明,而王霸之略混為一途。故聞管仲之器小,則疑其為儉,以不儉告之,則又疑其知禮。蓋世方以詭遇為功,而不知為之範,則不悟其小宜矣。」
○ 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語,去聲。大,音泰。從,音縱。○ 語,告也。大師,樂官名。時音樂廢缺,故孔子教之。翕,合也。從,放也。純,和也。皦,明也。繹,相續不絕也。成,樂之一終也。○ 謝氏曰:「五音六律不具,不足以為樂。翕如,言其合也。五音合矣,清濁高下,如五味之相濟而後和,故曰純如。合而和矣,欲其無相奪倫,故曰皦如,然豈宮自宮而商自商乎?不相反而相連,如貫珠可也,故曰繹如也,以成。」
○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請見、見之之見,賢遍反。從、喪,皆去聲。○ 儀,衛邑。封人,掌封疆之官,蓋賢而隱於下位者也。君子,謂當時賢者。至此皆得見之,自言其平日不見絕於賢者,而求以自通也。見之,謂通使得見。喪,謂失位去國,禮曰「喪欲速貧」是也。木鐸,金口木舌,施政教時所振,以警眾者也。言亂極當治,天必將使夫子得位設教,不久失位也。封人一見夫子而遽以是稱之,其所得於觀感之間者深矣。或曰:「木鐸所以 徇於道路,言天使夫子失位,周流四方以行其教,如木鐸之徇於道路也。」
○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韶,舜樂。武,武王樂。美者,聲容之盛。善者,美之實也。舜紹堯致治,武王伐紂救民,其功一也,故其樂皆盡美。然舜之德,性之也,又以揖遜而有天下;武王之德,反之也,又以征誅而得天下,故其實有不同者。○ 程子曰:「成湯放桀,惟有 慙德,武王亦然,故未盡善。堯、舜、湯、武,其揆一也。征伐非其所欲,所遇之時然爾。」
○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居上主於愛人,故以寬為本。為禮以敬為本,臨喪以哀為本。既無其本,則以何者而觀其所行之得失哉?
里仁第四
里仁第四
凡二十六章。
○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處,上聲。焉,於虔反。知,去聲。○ 里有仁厚之俗為美。擇里而不居於是焉,則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為知矣。
○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樂,音洛。知,去聲。○ 約,窮困也。利,猶貪也,蓋深知篤好而必欲得之也。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久約必濫,久樂必淫。惟仁者則安其仁而無適不然,知者則利於仁而不易所守,蓋雖深淺之不同,然皆非外物所能奪矣。○ 謝氏曰:「仁者心無內外遠近精粗之間,非有所存而自不亡,非有所理而自不亂,如目視而耳聽,手持而足行也。知者謂之有所見則可,謂之有所得則未可。有所存斯不亡,有所理斯不亂,未能無意也。安仁則一,利仁則二。安仁者非顏閔以上,去聖人為不遠,不知此味也。諸子雖有卓越之才,謂之見道不惑則可,然未免於利之也。」
○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好、惡,皆去聲。○ 唯之為言獨也。蓋無私心,然後好惡當於理,程子所謂「得其公正」是也。○ 游氏曰:「好善而惡惡,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繫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無私心,所以能好惡也。」
○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惡,如字。○ 苟,誠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誠在於仁,則必無為惡之事矣。○ 楊氏曰:「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惡,去聲。○ 不以其道得之,謂不當得而得之。然於富貴則不處,於貧賤則不去,君子之審富貴而安貧賤也如此。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惡,平聲。○ 言君子所以為君子,以其仁也。若貪富貴而厭貧賤,則是自離其仁,而無君子之實矣,何所成其名乎?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造,七到反。沛,音貝。○ 終食者,一飯之頃。造次,急遽苟且之時。顛沛,傾覆流離之際。蓋君子之不去乎仁如此,不但富貴、貧賤、取舍之間而已也。○ 言君子為仁,自富貴、貧賤、取舍之間,以至於終食、造次、顛沛之頃,無時無處而不用其力也。然取舍之分明,然後存養之功密;存養之功密,則其取舍之分益明矣。
○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好、惡,皆去聲。○ 夫子自言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蓋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天下之物無以加之。惡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惡,故其所以為仁者,必能絕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於其身。此皆成德之事,故難得而見之也。
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
言好仁惡不仁者,雖不可見,然或有人果能一旦奮然用力於仁,則我又未見其力有不足者。蓋為仁在己,欲之則是,而志之所至,氣必至焉。故仁雖難能,而至之亦易也。
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蓋,疑辭。有之,謂有用力而力不足者。蓋人之氣質不同,故疑亦容或有此昏弱之甚,欲進而不能者,但我偶未之見耳。蓋不敢終以為易,而又歎人之莫肯用力於仁也。○ 此章言仁之成德,雖難其人,然學者苟能實用其力,則亦無不可至之理。但用力而不至者,今亦未見其人焉,此夫子所以反覆而歎惜之也。
○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黨,類也。程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類。君子常失於厚,小人常失於薄;君子過於愛,小人過於忍。」尹氏曰:「於此觀之,則人之仁不仁可知矣。」○ 吳氏曰:「後漢吳祐謂:『掾以親故:受汙辱之名,所謂觀過知仁』是也。」愚按:此亦但言人雖有過,猶可即此而知其厚薄,非謂必俟其有過,而後賢否可知也。
○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道者,事物當然之理。苟得聞之,則生順死安,無復遺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時之近。○ 程子曰「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聞道,雖死可也。」又曰:「皆實理也,人知而信者為難。死生亦大矣!非誠有所得,豈以夕死為可乎?」
○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心欲求道,而以口體之奉不若人為恥,其識趣之卑陋甚矣,何足與議於道哉?○ 程子曰:「志於道而心役乎外,何足與議也?」
○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適,丁歷反。比,必二反。○ 適,專主也。春秋傳曰「吾誰適從」是也。莫,不肯也。比,從也。○ 謝氏曰:「適,可也。莫,不可也。無可無不可,苟無道以主之,不幾於猖狂自恣乎?此佛老之學,所以自謂心無所住而能應變,而卒得罪於聖人也。聖人之學不然,於無可無不可之間,有義存焉。然則君子之心,果有所倚乎?」
○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懷,思念也。懷德,謂存其固有之善。懷土,謂溺其所處之安。懷刑,謂畏法。懷惠,謂貪利。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間而已。○ 尹氏曰「樂善惡不善,所以為君子;苟安務得,所以為小人。」
○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放,上聲。○ 孔氏曰:「放,依也。多怨,謂多取怨。」○ 程子曰:「欲利於己,必害於人,故多怨。」
○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讓者,禮之實也。何有,言不難也。言有禮之實以為國,則何難之有,不然,則其禮文雖具,亦且無如之何矣,而況於為國乎?
○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所以立,謂所以立乎其位者。可知,謂可以見知之實。○ 程子曰:「君子求其在己者而已矣。」
○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
參,所金反。唯,上聲。○ 參乎者,呼曾子之名而告之。貫,通也。唯者,應之速而無疑者也。聖人之心,渾然一理,而泛應曲當,用各不同。曾子於其用處,蓋已隨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體之一爾。夫子知其真積力久,將有所得,是以呼而告之。曾子果能默契其指,即應之速而無疑也。
○ 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而已矣者,竭盡而無餘之辭也。夫子之一理渾然而泛應曲當,譬則天地之至誠無息,而萬物各得其所也。自此之外,固無餘法,而亦無待於推矣。曾子有見於此而難言之,故借學者盡己、推己之目以著明之,欲人之易曉也。蓋至誠無息者,道之體也,萬殊之所以一本也;萬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萬殊也。以此觀之,一以貫之之實可見矣。或曰:「中心為忠,如心為恕。」於義亦通。○ 程子曰:「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違道不遠是也。忠恕一以貫之: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無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體,恕者用,大本達道也。此與違道不遠異者,動以天爾。」又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忠也;『幹道變化,各正性命』,恕也。」又曰:「聖人教人各因其才,吾道一以貫之,惟曾子為能達此,孔子所以告之也。曾子告門人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亦猶夫子之告曾子也。中庸所謂『忠恕違道不遠』,斯乃下學上達之義。」
○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喻,猶曉也。義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 程子曰:「君子之於義,猶小人之於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篤好。」楊氏曰:「君子有舍生而取義者,以利言之,則人之所欲無甚於生,所惡無甚於死,孰肯舍生而取義哉?其所喻者義而已,不知利之為利故也,小人反是。」
○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省,悉井反。○ 思齊者,冀己亦有是善;內自省者,恐己亦有是惡。○ 胡氏曰:「見人之善惡不同,而無不反諸身者,則不徒羨人而甘自棄,不徒責人而忘自責矣。」
○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此章與內則之言相表裡。幾,微也。微諫,所謂「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也。見志不從,又敬不違,所謂「諫若不入,起敬起孝,悅則復諫」也。勞而不怨,所謂「與其得罪於鄉、黨、州、閭,寧熟諫。父母怒不悅,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也。
○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遠遊,則去親遠而為日久,定省曠而音問疏;不惟己之思親不置,亦恐親之念我不忘也。遊必有方,如己告云之東,即不敢更適西,欲親必知己之所在而無憂,召己則必至而無失也。范氏曰:「子能以父母之心為心則孝矣。」
○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胡氏曰:「已見首篇,此蓋複出而逸其半也。」
○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知,猶記憶也。常知父母之年,則既喜其壽,又懼其衰,而於愛日之誠,自有不能已者。
○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言古者,以見今之不然。逮,及也。行不及言,可恥之甚。古者所以不出其言,為此故也。○ 范氏曰:「君子之於言也,不得已而後出之,非言之難,而行之難也。人惟其不行也,是以輕言之。言之如其所行,行之如其所言,則出諸其口必不易矣。」
○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鮮,上聲。○ 謝氏曰:「不侈然以自放之謂約。」尹氏曰:「凡事約則鮮失,非止謂儉約也。」
○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行,去聲。○ 謝氏曰:「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 胡氏曰:「自吾道一貫至此十章,疑皆曾子門人所記也。」
○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鄰,猶親也。德不孤立,必以類應。故有德者,必有其類從之,如居之有鄰也。
○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數,色角反。○ 程子曰:「數,煩數也。」胡氏曰:「事君諫不行,則當去;導友善不納,則當止。至於煩瀆,則言者輕,聽者厭矣,是以求榮而反辱,求親而反疏也。」范氏曰:「君臣朋友,皆以義合,故其事同也。」
公冶長第五
公冶長第五
此篇皆論古今人物賢否得失,蓋格物窮理之一端也。凡二十七章。胡氏以為疑多子貢之徒所記云。
○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妻,去聲,下同。縲,力追反。絏,息列反。○ 公冶長,孔子弟子。妻,為之妻也。縲,黑索也。絏,攣也。古者獄中以黑索拘攣罪人。長之為人無所考,而夫子稱其可妻,其必有以取之矣。又言其人雖嘗陷於縲 絏之中,而非其罪,則固無害於可妻也。夫有罪無罪,在我而已,豈以自外至者為榮辱哉?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孔子弟子,居南宮。名縚,又名适。字子容,謚敬叔。孟懿子之兄也。不廢,言必見用也。以其謹於言行,故能見用於治朝,免禍於亂世也。事又見第十一篇。○ 或曰:「公冶長之賢不及南容,故聖人以其子妻長,而以兄子妻容,蓋厚於兄而薄於己也。」程子曰:「此以己之私心窺聖人也。凡人避嫌者,皆內不足也,聖人自至公,何避嫌之有?況嫁女必量其才而求配,尤不當有所避也。若孔子之事,則其年之長幼、時之先後皆不可知,惟以為避嫌則大不可。避嫌之事,賢者且不為,況聖人乎?」
○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焉,於虔反。○ 子賤,孔子弟子,姓宓,名不齊。上斯斯此人,下斯斯此德。子賤蓋能尊賢取友以成其德者。故夫子既歎其賢,而又言若魯無君子,則此人何所取以成此德乎?因以見魯之多賢也。○ 蘇氏曰:「稱人之善,必本其父兄師友,厚之至也。」
○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女,音汝。瑚,音胡。璉,力展反。○ 器者,有用之成材。夏曰瑚,商曰璉,周曰簠簋,皆宗廟盛黍稷之器而飾以玉,器之貴重而華美者也。子貢見孔子以君子許子賤,故以己為問,而孔子告之以此。然則子貢雖未至於不器,其亦器之貴者歟?
○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雍,孔子弟子,姓冉,字仲弓。佞,口才也。仲弓為人重厚簡默,而時人以佞為賢,故美其優於德,而病其短於才也。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焉,於虔反。○ 禦,當也,猶應答也。給,辨也。憎,惡也。言何用佞乎?佞人所以應答人者,但以口取辨而無情實,徒多為人所憎惡爾。我雖未知仲弓之仁,然其不佞乃所以為賢,不足以為病也。再言焉用佞,所以深曉之。○ 或疑仲弓之賢而夫子不許其仁,何也?曰:仁道至大,非全體而不息者,不足以當之。如顏子亞聖,猶不能無違於三月之後;況仲弓雖賢,未及顏子,聖人固不得而輕許之也。」
○ 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說,音悅。○ 漆雕開,孔子弟子,字子若。斯,指此理而言。信,謂真知其如此,而無毫髮之疑也。開自言未能如此,未可以治人,故夫子說其篤志。○ 程子曰:「漆雕開已見大意,故夫子說之。」又曰:「古人見道分明,故其言如此。」謝氏曰:「開之學無可考。然聖人使之仕,必其材可以仕矣。至於心術之微,則一毫不自得,不害其為未信。此聖人所不能知,而開自知之。其材可以仕,而其器不安於小成,他日所就,其可量乎?夫子所以說之也。」
○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桴,音孚。從、好,並去聲。與,平聲。材,與裁同,古字借用。○ 桴,筏也。程子曰:「浮海之歎,傷天下之無賢君也。子路勇於義,故謂其能從己,皆假設之言耳。子路以為實然,而喜夫子之與己,故夫子美其勇,而譏其不能裁度事理,以適於義也。」
○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子路之於仁,蓋日月至焉者。或在或亡,不能必其有無,故以不知告之。
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乘,去聲。○ 賦,兵也。古者以田賦出兵,故謂兵為賦,春秋傳所謂「悉索敝賦」是也。言子路之才,可見者如此,仁則不能知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千室,大邑。百乘,卿大夫之家。宰,邑長家臣之通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朝,音潮。○ 赤,孔子弟子,姓公西,字子華。
○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
女,音汝,下同。○ 愈,勝也。
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一,數之始。十,數之終。二者,一之對也。顏子明睿所照,即始而見終;子貢推測而知,因此而識彼。「無所不悅,告往知來」,是其驗矣。
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與,許也。○ 胡氏曰:「子貢方人,夫子既語以不暇,又問其與回孰愈,以觀其自知之如何。聞一知十,上知之資,生知之亞也。聞一知二,中人以上之資,學而知之之才也。子貢平日以己方回,見其不可企及,故喻之如此。夫子以其自知之明,而又不難於自屈,故既然之,又重許之。此其所以終聞性與天道,不特聞一知二而已也。」
○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
朽,許久反。杇,音汙。與,平聲,下同。○ 晝寢,謂當晝而寐。朽,腐也。雕,刻畫也。杇,鏝也。言其志氣昏惰,教無所施也。與,語辭。誅,責也。言不足責,乃所以深責之。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行,去聲。○ 宰予能言而行不逮,故孔子自言於予之事而改此失,亦以重警之也。胡氏曰:「『子曰』疑衍文,不然,則非一日之言也。」○ 范氏曰:「君子之於學,惟日孜孜,斃而後已,惟恐其不及也。宰予晝寢,自棄孰甚焉,故夫子責之。」胡氏曰:「宰予不能以志帥氣,居然而倦。是宴安之氣勝,儆戒之志惰也。古之聖賢未嘗不以懈惰荒寧為懼,勤勵不息自強,此孔子所以深責宰予也。聽言觀行,聖人不待是而後能,亦非緣此而盡疑學者。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謹於言而敏於行耳。」
○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慾,焉得剛?」
焉,於虔反。○ 剛,堅強不屈之意,最人所難能者,故夫子歎其未見。申棖,弟子姓名。慾,多嗜慾也。多嗜慾,則不得為剛矣。○ 程子曰:「人有慾則無剛,剛則不屈於慾。」謝氏曰:「剛與慾正相反。能勝物之謂剛,故常伸於萬物之上;為物揜之謂欲,故常屈於萬物之下。自古有志者少,無志者多,宜夫子之未見也。棖之慾不可知,其為人得非悻悻自好者乎?故或者疑以為剛,然不知此其所以為慾爾。」
○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子貢言我所不欲人加於我之事,我亦不欲以此加之於人。此仁者之事,不待勉強,故夫子以為非子貢所及。○ 程子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吾亦欲無加諸人,仁也;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恕也。恕則子貢或能勉之,仁則非所及矣。」愚謂無者自然而然,勿者禁止之謂,此所以為仁恕之別。
○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文章,德之見乎外者,威儀文辭皆是也。性者,人所受之天理;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體,其實一理也。言夫子之文章,日見乎外,固學者所共聞;至於性與天道,則夫子罕言之,而學者有不得聞者。蓋聖門教不躐等,子貢至是始得聞之,而歎其美也。○ 程子曰:「此子貢聞夫子之至論而歎美之言也。」
○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前所聞者既未及行,故恐復有所聞而行之不給也。○ 范氏曰:「子路聞善,勇於必行,門人自以為弗及也,故著之。若子路,可謂能用其勇矣。」
○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好,去聲。○ 孔文子,衛大夫,名圉。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學,位高者多恥下問。故謚法有以「勤學好問」為文者,蓋亦人所難也。孔圉得謚為文,以此而已。○ 蘇氏曰:「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於初妻之娣,文子怒,將攻之。訪於仲尼,仲尼不對,命駕而行。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遺室孔姞。其為人如此而謚曰文,此子貢之所以疑而問也。孔子不沒其善,言能如此,亦足以為文矣,非經天緯地之文也。」
○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子產,鄭大夫公孫僑。恭,謙遜也。敬,謹恪也。惠,愛利也。使民義,如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廬井有伍之類。○ 吳氏曰:「數其事而責之者,其所善者多也,臧文仲不仁者三、不知者三是也。數其事而稱之者,猶有所未至也,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是也。今或以一言蓋一人、一事蓋一時,皆非也。」
○ 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晏平仲,齊大夫,名嬰。程子曰:「人交久則敬衰,久而能敬,所以為善。」
○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梲,何如其知也?」
梲,章悅反。知,去聲。○ 臧文仲,魯大夫臧孫氏,名辰。居,猶藏也。蔡,大龜也。節,柱頭斗栱也。藻,水草名。梲,樑上短柱也。蓋為藏龜之室,而刻山於節、畫藻於梲也。當時以文仲為知,孔子言其不務民義,而諂瀆鬼神如此,安得為知?春秋傳所謂作虛器,即此事也。○ 張子曰:「山節藻梲為藏龜之室,祀爰居之義,同歸於不知宜矣。」
○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知,如字。焉,於虔反。○ 令尹,官名,楚上卿執政者也。子文,姓鬬,名穀於菟。其為人也,喜怒不形,物我無閒,知有其國而不知有其身,其忠盛矣,故子張疑其仁。然其所以三仕三已而告新令尹者,未知其皆出於天理而無人欲之私也,是以夫子但許其忠,而未許其仁也。
「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乘,去聲。○ 崔子,齊大夫,名杼。齊君,莊公,名光。陳文子,亦齊大夫,名須無。十乘,四十匹也。違,去也。文子潔身去亂,可謂清矣,然未知其心果見義理之當然,而能脫然無所累乎?抑不得已於利害之私,而猶未免於怨悔也。故夫子特許其清,而不許其仁。○ 愚聞之師曰:「當理而無私心,則仁矣。今以是而觀二子之事,雖其制行之高若不可及,然皆未有以見其必當於理,而真無私心也。子張未識仁體,而悅於苟難,遂以小者信其大者,夫子之不許也宜哉。」讀者於此,更以上章「不知其仁」、後篇「仁則吾不知」之語并與三仁夷齊之事觀之,則彼此交盡,而仁之為義可識矣。今以他書考之,子文之相楚,所謀者無非僭王猾夏之事。文子之仕齊,既失正君討賊之義,又不數歲而復反於齊焉,則其不仁亦可見矣。
○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三,去聲。○ 季文子,魯大夫,名行父。每事必三思而後行,若使晉而求遭喪之禮以行,亦其一事也。斯,語辭。程子曰:「為惡之人,未嘗知有思,有思則為善矣。然至於再則已審,三則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譏之。」○ 愚按:季文子慮事如此,可謂詳審,而宜無過舉矣。而宣公篡立,文子乃不能討,反為之使齊而納賂焉,豈非程子所謂私意起而反惑之驗歟?是以君子務窮理而貴果斷,不徒多思之為尚。
○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知,去聲。○ 甯武子,衛大夫,名俞。按春秋傳,武子仕衛,當文公、成公之時。文公有道,而武子無事可見,此其知之可及也。成公無道,至於失國,而武子周旋其閒,盡心竭力,不避艱險。凡其所處,皆智巧之士所深避而不肯為者,而能卒保其身以濟其君,此其愚之不可及也。○ 程子曰:「邦無道能沈晦以免患,故曰不可及也。亦有不當愚者,比干是也。」
○ 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與,平聲。斐,音匪。○ 此孔子周流四方,道不行而思歸之歎也。吾黨小子,指門人之在魯者。狂簡,志大而略於事也。斐,文貌。成章,言其文理成就,有可觀者。裁,割正也。夫子初心,欲行其道於天下,至是而知其終不用也。於是始欲成就後學,以傳道於來世。又不得中行之士而思其次,以為狂士志意高遠,猶或可與進於道也。但恐其過中失正,而或陷於異端耳,故欲歸而裁之也。
○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孟子稱其「不立於惡人之朝,不與惡人言。與鄉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將浼焉。」其介如此,宜若無所容矣,然其所惡之人,能改即止,故人亦不甚怨之也。○ 程子曰:「不念舊惡,此清者之量。」又曰:「二子之心,非夫子孰能知之?」
○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醯,呼西反。○ 微生姓,高名,魯人,素有直名者。醯,醋也。人來乞時,其家無有,故乞諸鄰家以與之。夫子言此,譏其曲意殉物,掠美市恩,不得為直也。○ 程子曰:「微生高所枉雖小,害直為大。」范氏曰「是曰是、非曰非、有謂有、無謂無,曰直。聖人觀人於其一介之取予,而千駟萬鍾從可知焉。故以微事斷之,所以教人不可不謹也。」
○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足,將樹反。○ 足,過也。程子曰:「左丘明,古之聞人也。」謝氏曰:「二者之可恥,有甚於穿窬也。左丘明恥之,其所養可知矣。夫子自言『丘亦恥之』,蓋竊比老、彭之意。又以深戒學者,使察乎此而立心以直也。」
○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
盍,音合。○ 盍,何不也。
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衣,去聲。○ 衣,服之也。裘,皮服。敝,壞也。憾,恨也。
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伐,誇也。善,謂有能。施,亦張大之意。勞,謂有功,易曰「勞而不伐」是也。或曰:「勞,勞事也。勞事非己所欲,故亦不欲施之於人。」亦通。
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老者養之以安,朋友與之以信,少者懷之以恩。一說:安之,安我也;信之,信我也;懷之,懷我也。亦通。○ 程子曰:「夫子安仁,顏淵不違仁,子路求仁。」又曰:「子路、顏淵、孔子之志,皆與物共者也,但有小大之差爾。」又曰「子路勇於義者,觀其志,豈可以勢利拘之哉?亞於浴沂者也。顏子不自私己,故無伐善;知同於人,故無施勞。其志可謂大矣,然未免出於有意也。至於夫子,則如天地之化工,付與萬物而己不勞焉,此聖人之所為也。今夫羈靮以御馬而不以制牛,人皆知羈靮之作在乎人,而不知羈靮之生由於馬,聖人之化,亦猶是也。先觀二子之言,後觀聖人之言,分明天地氣象。凡看論語,非但欲理會文字,須要識得聖賢氣象。」
○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已矣乎者,恐其終不得見而歎之也。內自訟者。口不言而心自咎也。人有過而能自知者鮮矣,知過而能內自訟者為尤鮮。能內自訟,則其悔悟深切而能改必矣。夫子自恐終不得見而歎之,其警學者深矣。
○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焉,如字,屬上句。好,去聲。○ 十室,小邑也。忠信如聖人,生質之美者也。夫子生知而未嘗不好學,故言此以勉人。言美質易得,至道難聞,學之至則可以為聖人,不學則不免為鄉人而已。可不勉哉?
雍也第六
雍也第六
凡二十八章。篇內第十四章以前,大意與前篇同。
○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南面者,人君聽治之位。言仲弓寬洪簡重,有人君之度也。
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
子桑伯子,魯人,胡氏以為疑即莊周所稱子桑戶者是也。仲弓以夫子許己南面,故問伯子如何。可者,僅可而有所未盡之辭。簡者,不煩之謂。
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
大,音泰。○ 言自處以敬,則中有主而自治嚴,如是而行簡以臨民,則事不煩而民不擾,所以為可。若先自處以簡,則中無主而自治疏矣,而所行又簡,豈不失之太簡,而無法度之可守乎?家語記伯子不衣冠而處,夫子譏其欲同人道於牛馬。然則伯子蓋太簡者,而仲弓疑夫子之過許與?
子曰:「雍之言然。」
仲弓蓋未喻夫子可字之意,而其所言之理,有默契焉者,故夫子然之。○ 程子曰「子桑伯子之簡,雖可取而未盡善,故夫子云可也。仲弓因言內主於敬而簡,則為要直;內存乎簡而簡,則為疏略,可謂得其旨矣。」又曰:「居敬則心中無物,故所行自簡;居簡則先有心於簡,而多一簡字矣,故曰太簡。」
○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好,去聲。亡,與無同。○ 遷,移也。貳,復也。怒於甲者,不移於乙;過於前者,不復於後。顏子克己之功至於如此,可謂真好學矣。短命者,顏子三十二而卒也。既云今也則亡,又言未聞好學者,蓋深惜之,又以見真好學者之難得也。○ 程子曰:「顏子之怒,在物不在己,故不遷。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不貳過也。」又曰:「喜怒在事,則理之當喜怒者也,不在血氣則不遷。若舜之誅四凶也,可怒在彼,己何與焉。如鑑之照物,妍媸在彼,隨物應之而已,何遷之有?」又曰:「如顏子地位,豈有不善?所謂不善,只是微有差失。纔差失便能知之,纔知之便更不萌作。」張子曰:「慊於己者,不使萌於再。」或曰:「詩書六藝,七十子非不習而通也,而夫子獨稱顏子為好學。顏子之所好,果何學歟?」程子曰:「學以至乎聖人之道也。」「學之道奈何?」曰:「天地儲精,得五行之秀者為人。其本也真而靜。其未發也五性具焉,曰仁、義、禮、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觸其形而動於中矣。其中動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懼、愛、惡、欲。情既熾而益蕩,其性鑿矣。故學者約其情使合於中,正其心,養其性而已。然必先明諸心,知所往,然後力行以求至焉。若顏子之非禮勿視、聽、言、動,不遷怒貳過者,則其好之篤而學之得其道也。然其未至於聖人者,守之也,非化之也。假之以年,則不日而化矣。今人乃謂聖本生知,非學可至,而所以為學者,不過記誦文辭之間,其亦異乎顏子之學矣。」
○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
使、為,並去聲。○ 子華,公西赤也。使,為孔子使也。釜,六斗四升。庾,十六斗。秉,十六斛。
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衣,去聲。○ 乘肥馬、衣輕裘,言其富也。急,窮迫也。周者,補不足。繼者,續有餘。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
原思,孔子弟子,名憲。孔子為魯司寇時,以思為宰。粟,宰之祿也。九百不言其量,不可考。
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毋,禁止辭。五家為鄰,二十五家為里,萬二千五百家為鄉,五百家為黨。言常祿不當辭,有餘自可推之以周貧乏,蓋鄰、里、鄉、黨有相周之義。○ 程子曰:「夫子之使子華,子華之為夫子使,義也。而冉子乃為之請,聖人寬容,不欲直拒人。故與之少,所以示不當與也。請益而與之亦少,所以示不當益也。求未達而自與之多,則己過矣,故夫子非之。蓋赤苟至乏,則夫子必自周之,不待請矣。原思為宰,則有常祿。思辭其多,故又教以分諸鄰里之貧者,蓋亦莫非義也。」張子曰:「於斯二者,可見聖人之用財矣。」
○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犁,利之反。騂,息營反。舍,上聲。○ 犁,雜文。騂,赤色。周人尚赤,牲用騂。角,角周正,中犧牲也。用,用以祭也。山川,山川之神也。言人雖不用,神必不舍也。仲弓父賤而行惡,故夫子以此譬之。言父之惡,不能廢其子之善,如仲弓之賢,自當見用於世也。然此論仲弓云爾,非與仲弓言也。○ 范氏曰:「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鯀為父而有禹。古之聖賢,不係於世類,尚矣。子能改父之過,變惡以為美,則可謂孝矣。」
○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三月,言其久。仁者,心之德。心不違仁者,無私欲而有其德也。日月至焉者,或日一至焉,或月一至焉,能造其域而不能久也。○ 程子曰:「三月,天道小變之節,言其久也,過此則聖人矣。不違仁,只是無纖毫私欲。少有私欲,便是不仁。」尹氏曰:「此顏子於聖人,未達一閒者也,若聖人則渾然無閒斷矣。」張子曰:「始學之要,當知『三月不違』與『日月至焉』內外賓主之辨。使心意勉勉循循而不能已,過此幾非在我者。」
○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與,平聲。○ 從政,謂為大夫。果,有決斷。達,通事理。藝,多才能。○ 程子曰:「季康子問三子之才可以從政乎?夫子答以各有所長。非惟三子,人各有所長。能取其長,皆可用也。」
○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費,音秘。為,去聲。汶,音問。○ 閔子騫,孔子弟子,名損。費,季氏邑。汶,水名,在齊南魯北竟上。閔子不欲臣季氏,令使者善為己辭。言若再來召我,則當去之齊。○ 程子曰:「仲尼之門,能不仕大夫之家者,閔子、曾子數人而已。」謝氏曰:「學者能少知內外之分,皆可以樂道而忘人之勢。況閔子得聖人為之依歸,彼其視季氏不義之富貴,不啻犬彘。又從而臣之,豈其心哉?在聖人則有不然者,蓋居亂邦、見惡人,在聖人則可;自聖人以下,剛則必取禍,柔則必取辱。閔子豈不能早見而豫待之乎?如由也不得其死,求也為季氏附益,夫豈其本心哉?蓋既無先見之知,又無克亂之才故也。然則閔子其賢乎?」
○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夫,音扶。○ 伯牛,孔子弟子,姓冉,名耕。有疾,先儒以為癩也。牖,南牖也。禮:病者居北牖下。君視之,則遷於南牖下,使君得以南面視己。時伯牛家以此禮尊孔子,孔子不敢當,故不入其室,而自牖執其手,蓋與之永訣也。命,謂天命。言此人不應有此疾,而今乃有之,是乃天之所命也。然則非其不能謹疾而有以致之,亦可見矣。○ 侯氏曰:「伯牛以德行稱,亞於顏、閔。故其將死也,孔子尤痛惜之。」
○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食,音嗣。樂,音洛。○ 簞,竹器。食,飯也。瓢,瓠也。顏子之貧如此,而處之泰然,不以害其樂,故夫子再言「賢哉回也」以深歎美之。○ 程子曰:「顏子之樂,非樂簞瓢陋巷也,不以貧窶累其心而改其所樂也,故夫子稱其賢。」又曰:「簞瓢陋巷非可樂,蓋自有其樂爾。其字當玩味,自有深意。」又曰「昔受學於周茂叔,每令尋仲尼顏子樂處,所樂何事?」愚按:程子之言,引而不發,蓋欲學者深思而自得之。今亦不敢妄為之說。學者但當從事於博文約禮之誨,以至於欲罷不能而竭其才,則庶乎有以得之矣。
○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說,音悅。女,音汝。○ 力不足者,欲進而不能。畫者,能進而不欲。謂之畫者,如畫地以自限也。○ 胡氏曰:「夫子稱顏回不改其樂,冉求聞之,故有是言。然使求說夫子之道,誠如口之說芻豢,則必將盡力以求之,何患力之不足哉?畫而不進,則日退而已矣,此冉求之所以局於藝也。」
○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儒,學者之稱。程子曰:「君子儒為己,小人儒為人。」○ 謝氏曰:「君子小人之分,義與利之閒而已。然所謂利者,豈必殖貨財之謂?以私滅公,適己自便,凡可以害天理者皆利也。子夏文學雖有餘,然意其遠者大者或昧焉,故夫子語之以此。」
○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女,音汝。澹,徒甘反。○ 武城,魯下邑。澹臺姓,滅明名,字子羽。徑,路之小而捷者。公事,如飲射讀法之類。不由徑,則動必以正,而無見小欲速之意可知。非公事不見邑宰,則其有以自守,而無枉己殉人之私可見矣。○ 楊氏曰:「為政以人才為先,故孔子以得人為問。如滅明者,觀其二事之小,而其正大之情可見矣。後世有不由徑者,人必以為迂;不至其室,人必以為簡。非孔氏之徒,其孰能知而取之?」愚謂持身以滅明為法,則無苟賤之羞;取人以子游為法,則無邪媚之惑。
○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殿,去聲。○ 孟之反,魯大夫,名側。胡氏曰「反即莊周所稱孟子反者是也。」伐,誇功也。奔,敗走也。軍後曰殿。策,鞭也。戰敗而還,以後為功。反奔而殿,故以此言自揜其功也。事在哀公十一年。○ 謝氏曰:「人能操無欲上人之心,則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而凡可以矜己誇人者,皆無足道矣。然不知學者欲上人之心無時而忘也,若孟之反,可以為法矣。」
○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鮀,徒河反。○ 祝,宗廟之官。鮀,衛大夫,字子魚,有口才。朝,宋公子,有美色。言衰世好諛悅色,非此難免,蓋傷之也。
○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言人不能出不由戶,何故乃不由此道邪?怪而歎之之辭。○ 洪氏曰:「人知出必由戶,而不知行必由道。非道遠人,人自遠爾。」
○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野,野人,言鄙略也。史,掌文書,多聞習事,而誠或不足也。彬彬,猶班班,物相雜而適均之貌。言學者當損有餘,補不足,至於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 楊氏曰:「文質不可以相勝。然質之勝文,猶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勝而至於滅質,則其本亡矣。雖有文,將安施乎?然則與其史也,寧野。」
○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程子曰:「生理本直。罔,不直也,而亦生者,幸而免爾。」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好,去聲。樂,音洛。○ 尹氏曰:「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樂之者,有所得而樂之也。」○ 張敬夫曰:「譬之五穀,知者知其可食者也,好者食而嗜之者也,樂者嗜之而飽者也。知而不能好,則是知之未至也;好之而未及於樂,則是好之未至也。此古之學者,所以自強而不息者歟?」
○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以上之上,上聲。語,去聲。○ 語,告也。言教人者,當隨其高下而告語之,則其言易入而無躐等之弊也。○ 張敬夫曰:「聖人之道,精粗雖無二致,但其施教,則必因其材而篤焉。蓋中人以下之質,驟而語之太高,非惟不能以入,且將妄意躐等,而有不切於身之弊,亦終於下而已矣。故就其所及而語之,是乃所以使之切問近思,而漸進於高遠也。」
○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知、遠,皆去聲。○ 民,亦人也。獲,謂得也。專用力於人道之所宜,而不惑於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先其事之所難,而後其效之所得,仁者之心也。此必因樊遲之失而告之。○ 程子曰:「人多信鬼神,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能敬能遠,可謂知矣。」又曰:「先難,克己也。以所難為先,而不計所獲,仁也。」呂氏曰:「當務為急,不求所難知;力行所知,不憚所難為。」
○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知,去聲。樂,上二字並五教反,下一字音洛。○ 樂,喜好也。知者達於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於水,故樂水;仁者安於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於山,故樂山。動靜以體言,樂壽以效言也。動而不括故樂,靜而有常故壽。○ 程子曰:「非體仁知之深者,不能如此形容之。」
○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孔子之時,齊俗急功利,喜夸詐,乃霸政之餘習。魯則重禮教,崇信義,猶有先王之遺風焉,但人亡政息,不能無廢墜爾。道,則先王之道也。言二國之政俗有美惡,故其變而之道有難易。○ 程子曰:「夫子之時,齊強魯弱,孰不以為齊勝魯也,然魯猶存周公之法制。齊由桓公之霸,為從簡尚功之治,太公之遺法變易盡矣,故一變乃能至魯。魯則修舉廢墜而已,一變則至於先王之道也。」愚謂二國之俗,惟夫子為能變之而不得試。然因其言以考之,則其施為緩急之序,亦略可見矣。
○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觚,音孤。○ 觚,棱也,或曰酒器,或曰木簡,皆器之有棱者也。不觚者,蓋當時失其制而不為棱也。觚哉觚哉,言不得為觚也。○ 程子曰:「觚而失其形制,則非觚也。舉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故君而失其君之道,則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職,則為虛位。」范氏曰:「人而不仁則非人,國而不治則不國矣。」
○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劉聘君曰,「有仁之仁當作人」,今從之。從,謂隨之於井而救之也。宰我信道不篤,而憂為仁之陷害,故有此問。逝,謂使之往救。陷,謂陷之於井。欺,謂誑之以理之所有。罔,謂昧之以理之所無。蓋身在井上,乃可以救井中之人;若從之於井,則不復能救之矣。此理甚明,人所易曉,仁者雖切於救人而不私其身,然不應如此之愚也。
○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夫,音扶。○ 約,要也。畔,背也。君子學欲其博,故於文無不考;守欲其要,故其動必以禮。如此,則可以不背於道矣。○ 程子曰:「博學於文而不約之以禮,必至於汗漫。博學矣,又能守禮而由於規矩,則亦可以不畔道矣。」
○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說,音悅。否,方九反。○ 南子,衛靈公之夫人,有淫行。孔子至衛,南子請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蓋古者仕於其國,有見其小君之禮。而子路以夫子見此淫亂之人為辱,故不悅。矢,誓也。所,誓辭也,如云「所不與崔、慶者」之類。否,謂不合於禮,不由其道也。厭,棄絕也。聖人道大德全,無可不可。其見惡人,固謂在我有可見之禮,則彼之不善,我何與焉。然此豈子路所能測哉?故重言以誓之,欲其姑信此而深思以得之也。
○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鮮,上聲。○ 中者,無過無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至,極也。鮮,少也。言民少此德,今已久矣。○ 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自世教衰,民不興於行,少有此德久矣。」
○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
施,去聲。○ 博,廣也。仁以理言,通乎上下。聖以地言,則造其極之名也。乎者,疑而未定之辭。病,心有所不足也。言此何止於仁,必也聖人能之乎!則雖堯舜之聖,其心猶有所不足於此也。以是求仁,愈難而愈遠矣。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夫,音扶。○ 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於此觀之,可以見天理之周流而無閒矣。狀仁之體,莫切於此。
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譬,喻也。方,術也。近取諸身,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亦猶是也。然後推其所欲以及於人,則恕之事而仁之術也。於此勉焉,則有以勝其人欲之私,而全其天理之公矣。○ 程子曰:「醫書以手足痿痹為不仁,此言最善名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認得為己,何所不至;若不屬己,自與己不相干。如手足之不仁,氣已不貫,皆不屬己。故博施濟眾,乃聖人之功用。仁至難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欲令如是觀仁,可以得仁之體。」又曰「論語言『堯舜其猶病諸』者二。夫博施者,豈非聖人之所欲?然必五十乃衣帛,七十乃食肉。聖人之心,非不欲少者亦衣帛食肉也,顧其養有所不贍爾,此病其施之不博也。濟眾者,豈非聖人之所欲?然治不過九州。聖人非不欲四海之外亦兼濟也,顧其治有所不及爾,此病其濟之不眾也。推此以求,脩己以安百姓,則為病可知。苟以吾治已足,則便不是聖人。」呂氏曰:「子貢有志於仁,徒事高遠,未知其方。孔子教以於己取之,庶近而可入。是乃為仁之方,雖博施濟眾,亦由此進。」
述而第七
述而第七
此篇多記聖人謙己誨人之辭及其容貌行事之實。凡三十七章。
○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好,去聲。○ 述,傳舊而已。作,則創始也。故作非聖人不能,而述則賢者可及。竊比,尊之之辭。我,親之之辭。老彭,商賢大夫,見大戴禮,蓋信古而傳述者也。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脩春秋,皆傳先王之舊,而未嘗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蓋不惟不敢當作者之聖,而亦不敢顯然自附於古之賢人;蓋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辭之謙也。然當是時,作者略備,夫子蓋集群聖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雖述,而功則倍於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
○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識,音志,又如字。○ 識,記也。默識,謂不言而存諸心也。一說:識,知也,不言而心解也。前說近是。何有於我,言何者能有於我也。三者已非聖人之極至,而猶不敢當,則謙而又謙之辭也。
○ 子曰:「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尹氏曰:「德必脩而後成,學必講而後明,見善能徙,改過不吝,此四者日新之要也。苟未能之,聖人猶憂,況學者乎?」
○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燕居,閒暇無事之時。楊氏曰:「申申,其容舒也。夭夭,其色愉也。」○ 程子曰:「此弟子善形容聖人處也,為申申字說不盡,故更著夭夭字。今人燕居之時,不怠惰放肆,必太嚴厲。嚴厲時著此四字不得,怠惰放肆時亦著此四字不得,惟聖人便自有中和之氣。」
○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復,扶又反。○ 孔子盛時,志欲行周公之道,故夢寐之間,如或見之。至其老而不能行也,則無復是心,而亦無復是夢矣,故因此而自歎其衰之甚也。○ 程子曰:「孔子盛時,寤寐常存行周公之道;及其老也,則志慮衰而不可以有為矣。蓋存道者心,無老少之異;而行道者身,老則衰也。」
○ 子曰:「志於道,
志者,心之所之之謂。道,則人倫日用之間所當行者是也。如此而心必之焉,則所適者正,而無他歧之惑矣。
據於德,
據者,執守之意。德者,得也,得其道於心而不失之謂也。得之於心而守之不失,則終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
依於仁,
依者,不違之謂。仁,則私欲盡去而心德之全也。功夫至此而無終食之違,則存養之熟,無適而非天理之流行矣。
游於藝。」
游者,玩物適情之謂。藝,則禮樂之文,射、御、書、數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闕者也。朝夕游焉,以博其義理之趣,則應務有餘,而心亦無所放矣。○ 此章言人之為學當如是也。蓋學莫先於立志,志道,則心存於正而不他;據德,則道得於心而不失;依仁,則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藝,則小物不遺而動息有養。學者於此,有以不失其先後之序、輕重之倫焉,則本末兼該,內外交養,日用之間,無少間隙,而涵泳從容,忽不自知其入於聖賢之域矣。
○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脩,脯也。十脡為束。古者相見,必執贄以為禮,束修其至薄者。蓋人之有生,同具此理,故聖人之於人,無不欲其入於善。但不知來學,則無往教之禮,故苟以禮來,則無不有以教之也。
○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憤,房粉反。悱,芳匪反。復,扶又反。○ 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反者,還以相證之義。復,再告也。上章已言聖人誨人不倦之意,因并記此,欲學者勉於用力,以為受教之地也。○ 程子曰:「憤悱,誠意之見於色辭者也。待其誠至而後告之。既告之,又必待其自得,乃復告爾。」又曰:「不待憤悱而發,則知之不能堅固;待其憤悱而後發,則沛然矣。」
○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臨喪哀,不能甘也。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哭,謂弔哭。日之內,餘哀未忘,自不能歌也。○ 謝氏曰:「學者於此二者,可見聖人情性之正也。能識聖人之情性,然後可以學道。」
○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舍,上聲。夫,音扶。○ 尹氏曰:「用舍無與於己,行藏安於所遇,命不足道也。顏子幾於聖人,故亦能之。」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
萬二千五百人為軍,大國三軍。子路見孔子獨美顏淵,自負其勇,意夫子若行三軍,必與己同。
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馮,皮冰反。好,去聲。○ 暴虎,徒搏。馮河,徒涉。懼,謂敬其事。成,謂成其謀。言此皆以抑其勇而教之,然行師之要實不外此,子路蓋不知也。○ 謝氏曰:「聖人於行藏之間,無意無必。其行非貪位,其藏非獨善也。若有欲心,則不用而求行,舍之而不藏矣,是以惟顏子為可以與於此。子路雖非有欲心者,然未能無固必也,至以行三軍為問,則其論益卑矣。夫子之言,蓋因其失而救之。夫不謀無成,不懼必敗,小事尚然,而況於行三軍乎?」
○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好,去聲。○ 執鞭,賤者之事。設言富若可求,則雖身為賤役以求之,亦所不辭。然有命焉,非求之可得也,則安於義理而已矣,何必徒取辱哉?○ 蘇氏曰:「聖人未嘗有意於求富也,豈問其可不可哉?為此語者,特以明其決不可求爾。」楊氏曰:「君子非惡富貴而不求,以其在天,無可求之道也。」
○ 子之所慎:齊,戰,疾。
齊,側皆反。○ 齊之為言齊也,將祭而齊其思慮之不齊者,以交於神明也。誠之至與不至,神之饗與不饗,皆決於此。戰則眾之死生、國之存亡繫焉,疾又吾身之所以死生存亡者,皆不可以不謹也。○ 尹氏曰:「夫子無所不謹,弟子記其大者耳。」
○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史記三月上有「學之」二字。不知肉味,蓋心一於是而不及乎他也。曰:不意舜之作樂至於如此之美,則有以極其情文之備,而不覺其歎息之深也,蓋非聖人不足以及此。○ 范氏曰:「韶盡美又盡善,樂之無以加此也。故學之三月,不知肉味,而歎美之如此。誠之至,感之深也。」
○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
為,去聲。○ 為,猶助也。衛君,出公輒也。靈公逐其世子蒯聵。公薨,而國人立蒯聵之子輒。於是晉納蒯聵而輒拒之。時孔子居衛,衛人以蒯聵得罪於父,而輒嫡孫當立,故冉有疑而問之。諾,應辭也。
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其父將死,遺命立叔齊。父卒,叔齊遜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其後武王伐紂,夷、齊扣馬而諫。武王滅商,夷、齊恥食周粟,去隱于首陽山,遂餓而死。怨,猶悔也。君子居是邦,不非其大夫,況其君乎?故子貢不斥衛君,而以夷、齊為問。夫子告之如此,則其不為衛君可知矣。蓋伯夷以父命為尊,叔齊以天倫為重。其遜國也,皆求所以合乎天理之正,而即乎人心之安。既而各得其志焉,則視棄其國猶敝蹝爾,何怨之有?若衛輒之據國拒父而惟恐失之,其不可同年而語明矣。○ 程子曰:「伯夷、叔齊遜國而逃,諫伐而餓,終無怨悔,夫子以為賢,故知其不與輒也。」
○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飯,符晚反。食,音嗣。枕,去聲。樂,音洛。○ 飯,食之也。疏食,麤飯也。聖人之心,渾然天理,雖處困極,而樂亦無不在焉。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雲之無有,漠然無所動於其中也。○ 程子曰:「非樂疏食飲水也,雖疏食飲水,不能改其樂也。不義之富貴,視之輕如浮雲然。」又曰:「須知所樂者何事。」
○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劉聘君見元城劉忠定公自言嘗讀他論,「加」作假,「五十」作卒。蓋加、假聲相近而誤讀,卒與五十字相似而誤分也。愚按:此章之言,史記作為「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加正作假,而無五十字。蓋是時,孔子年已幾七十矣,五十字誤無疑也。學易,則明乎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故可以無大過。蓋聖人深見易道之無窮,而言此以教人,使知其不可不學,而又不可以易而學也。
○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雅,常也。執,守也。詩以理情性,書以道政事,禮以謹節文,皆切於日用之實,故常言之。禮獨言執者,以人所執守而言,非徒誦說而已也。○ 程子曰:「孔子雅素之言,止於如此。若性與天道,則有不可得而聞者,要在默而識之也。」謝氏曰:「此因學易之語而類記之。」
○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
葉,舒涉反。○ 葉公,楚葉縣尹沈諸梁,字子高,僭稱公也。葉公不知孔子,必有非所問而問者,故子路不對。抑亦以聖人之德,實有未易名言者與?
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未得,則發憤而忘食;已得,則樂之而忘憂。以是二者俛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數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學之篤耳。然深味之,則見其全體至極,純亦不已之妙,有非聖人不能及者。蓋凡夫子之自言類如此,學者宜致思焉。
○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去聲。○ 生而知之者,氣質清明,義理昭著,不待學而知也。敏,速也,謂汲汲也。○ 尹氏曰:「孔子以生知之聖,每云好學者,非惟勉人也,蓋生而可知者義理爾,若夫禮樂名物,古今事變,亦必待學而後有以驗其實也。
○ 子不語怪,力,亂,神。
怪異、勇力、悖亂之事,非理之正,固聖人所不語。鬼神,造化之迹,雖非不正,然非窮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輕以語人也。○ 謝氏曰:「聖人語常而不語怪,語德而不語力,語治而不語亂,語人而不語神。」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惡,則我從其善而改其惡焉,是二人者皆我師也。○ 尹氏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則善惡皆我之師,進善其有窮乎?」
○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魋,徒雷反。○ 桓魋,宋司馬向魋也。出於桓公,故又稱桓氏。魋欲害孔子,孔子言天既賦我以如是之德,則桓魋其奈我何?言必不能違天害己。
○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幾及,故疑其有隱,而不知聖人作、止、語、默無非教也,故夫子以此言曉之。與,猶示也。○ 程子曰:「聖人之道猶天然,門弟子親炙而冀及之,然後知其高且遠也。使誠以為不可及,則趨向之心不幾於怠乎?故聖人之教,常俯而就之如此,非獨使資質庸下者勉思企及,而才氣高邁者亦不敢躐易而進也。」呂氏曰:「聖人體道無隱,與天象昭然,莫非至教。常以示人,而人自不察。」
○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行,去聲。○ 程子曰:「教人以學文脩行而存忠信也。忠信,本也。」
○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
聖人,神明不測之號。君子,才德出眾之名。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
恆,胡登反。○ 「子曰」字疑衍文。恆,常久之意。張子曰:「有恆者,不貳其心。善人者,志於仁而無惡。」
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亡,讀為無。○ 三者皆虛夸之事,凡若此者,必不能守其常也。○ 張敬夫曰:「聖人、君子以學言,善人、有恆者以質言。」愚謂有恆者之與聖人,高下固懸絕矣,然未有不自有恆而能至於聖者也。故章末申言有恆之義,其示人入德之門,可謂深切而著明矣。
○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射,食亦反。○ 綱,以大繩屬網,絕流而漁者也。弋,以生絲繫矢而射也。宿,宿鳥。○ 洪氏曰:「孔子少貧賤,為養與祭,或不得已而釣弋,如獵較是也。然盡物取之,出其不意,亦不為也。此可見仁人之本心矣。待物如此,待人可知;小者如此,大者可知。」
○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識,音志。○ 不知而作,不知其理而妄作也。孔子自言未嘗妄作,蓋亦謙辭,然亦可見其無所不知也。識,記也。所從不可不擇,記則善惡皆當存之,以備參考。如此者雖未能實知其理,亦可以次於知之者也。
○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
見,賢遍反。○ 互鄉,鄉名。其人習於不善,難與言善。惑者,疑夫子不當見之也。
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疑此章有錯簡。「人潔」至「往也」十四字,當在「與其進也」之前。潔,脩治也。與,許也。往,前日也。言人潔己而來,但許其能自潔耳,固不能保其前日所為之善惡也;但許其進而來見耳,非許其既退而為不善也。蓋不追其既往,不逆其將來,以是心至,斯受之耳。唯字上下,疑又有闕文,大抵亦不為已甚之意。○ 程子曰:「聖人待物之洪如此。」
○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為遠者;反而求之,則即此而在矣,夫豈遠哉?○ 程子曰:「為仁由己,欲之則至,何遠之有?」
○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
陳,國名。司敗,官名,即司寇也。昭公,魯君,名裯。習於威儀之節,當時以為知禮。故司敗以為問,而孔子答之如此。
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
取,七住反。○ 巫馬姓,期字,孔子弟子,名施。司敗揖而進之也。相助匿非曰黨。禮不娶同姓,而魯與吳皆姬姓。謂之吳孟子者,諱之使若宋女子姓者然。
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孔子不可自謂諱君之惡,又不可以娶同姓為知禮,故受以為過而不辭。○ 吳氏曰:「魯蓋夫子父母之國,昭公,魯之先君也。司敗又未嘗顯言其事,而遽以知禮為問,其對之宜如此也。及司敗以為有黨,而夫子受以為過,蓋夫子之盛德,無所不可也。然其受以為過也,亦不正言其所以過,初若不知孟子之事者,可以為萬世之法矣。」
○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和,去聲。○ 反,復也。必使復歌者,欲得其詳而取其善也。而後和之者,喜得其詳而與其善也。此見聖人氣象從容,誠意懇至,而其謙遜審密,不掩人善又如此。蓋一事之微,而眾善之集,有不可勝既者焉,讀者宜詳味之。
○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莫,疑辭。猶人,言不能過人,而尚可以及人。未之有得,則全未有得,皆自謙之辭。而足以見言行之難易緩急,欲人之勉其實也。○ 謝氏曰「文雖聖人無不與人同,故不遜;能躬行君子,斯可以入聖,故不居;猶言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
○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此亦夫子之謙辭也。聖者,大而化之。仁,則心德之全而人道之備也。為之,謂為仁聖之道。誨人,亦謂以此教人也。然不厭不倦,非己有之則不能,所以弟子不能學也。○ 晁氏曰:「當時有稱夫子聖且仁者,以故夫子辭之。苟辭之而已焉,則無以進天下之材,率天下之善,將使聖與仁為虛器,而人終莫能至矣。故夫子雖不居仁聖,而必以為之不厭、誨人不倦自處也。」可謂云爾已矣者,無他之辭也。公西華仰而歎之,其亦深知夫子之意矣。
○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
誄,力[一]軌反。○ 禱,謂禱於鬼神。有諸,問有此理否。誄者,哀死而述其行之辭也。上下,謂天地。天曰神,地曰祇。禱者,悔過遷善,以祈神之佑也。無其理則不必禱,既曰有之,則聖人未嘗有過,無善可遷。其素行固已合於神明,故曰:「丘之禱久矣。」又士喪禮,疾病行禱五祀,蓋臣子迫切之至情,有不能自已者,初不請於病者而後禱也。故孔子之於子路,不直拒之,而但告以無所事禱之意。 [一]「力」原作「九」,據清仿宋大字本改。
○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孫,去聲。○ 孫,順也。固,陋也。奢儉俱失中,而奢之害大。○ 晁氏曰:「不得已而救時之弊也。」
○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坦,平也。蕩蕩,寬廣貌。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戚。」○ 程子曰:「君子坦蕩蕩,心廣體胖。」
○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厲,嚴肅也。人之德性本無不備,而氣質所賦,鮮有不偏,惟聖人全體渾然,陰陽合德,故其中和之氣見於容貌之間者如此。門人熟察而詳記之,亦可見其用心之密矣。抑非,知足以知聖人而善言德行者不能也,故程子以為曾子之言。學者所宜反復而玩心也。
泰伯第八
泰伯第八
凡二十一章。
○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泰伯,周大王之長子。至德,謂德之至極,無以復加者也。三讓,謂固遜也。無得而稱,其遜隱微,無迹可見也。蓋大王三子:長泰伯,次仲雍,次季歷。大王之時,商道寖衰,而周日強大。季歷又生子昌,有聖德。大王因有翦商之志,而泰伯不從,大王遂欲傳位季歷以及昌。泰伯知之,即與仲雍逃之荊蠻。於是大王乃立季歷,傳國至昌,而三分天下有其二,是為文王。文王崩,子發立,遂克商而有天下,是為武王。夫以泰伯之德,當商周之際,固足以朝諸侯有天下矣,乃棄不取而又泯其 迹焉,則其德之至極為何如哉!蓋其心即夷齊扣馬之心,而事之難處有甚焉者,宜夫子之歎息而贊美之也。泰伯不從,事見春秋傳。
○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葸,絲里反。絞,古卯反。○ 葸,畏懼貌。絞,急切也。無禮則無節文,故有四者之弊。
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君子,謂在上之人也。興,起也。偷,薄也。○ 張子曰「人道知所先後,則恭不勞、慎不葸、勇不亂、直不絞,民化而德厚矣。」○ 吳氏曰:「君子以下,當自為一章,乃曾子之言也。」愚按:此一節與上文不相蒙,而與首篇慎終追遠之意相類,吳說近是。
○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夫,音扶。○ 啟,開也。曾子平日以為身體受於父母,不敢毀傷,故於此使弟子開其衾而視之。詩小旻之篇。戰戰,恐懼。兢兢,戒謹。臨淵,恐墜;履冰,恐陷也。曾子以其所保之全示門人,而言其所以保之之難如此;至於將死,而後知其得免於毀傷也。小子,門人也。語畢而又呼之,以致反覆丁寧之意,其警之也深矣。○ 程子曰:「君子曰終,小人曰死。君子保其身以沒,為終其事也,故曾子以全歸為免矣。」尹氏曰:「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曾子臨終而啟手足,為是故也。非有得於道,能如是乎?」范氏曰:「身體猶不可虧也,況虧其行以辱其親乎?」
○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
孟敬子,魯大夫仲孫氏,名捷。問之者,問其疾也。
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言,自言也。鳥畏死,故鳴哀。人窮反本,故言善。此曾子之謙辭,欲敬子知其所言之善而識之也。
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遠、近,並去聲。○ 貴,猶重也。容貌,舉一身而言。暴,粗厲也。慢,放肆也。信,實也。正顏色而近信,則非色莊也。辭,言語。氣,聲氣也。鄙,凡陋也。倍,與背同,謂背理也。籩,竹豆。豆,木豆。言道雖無所不在,然君子所重者,在此三事而已。是皆脩身之要、為政之本,學者所當操存省察,而不可有造次顛沛之違者也。若夫籩豆之事,器數之末,道之全體固無不該,然其分則有司之守,而非君子之所重矣。○ 程子曰:「動容貌,舉一身而言也。周旋中禮,暴慢斯遠矣。正顏色則不妄,斯近信矣。出辭氣,正由中出,斯遠鄙倍。三者正身而不外求,故曰籩豆之事則有司存。」尹氏曰「養於中則見於外,曾子蓋以脩己為為政之本。若乃器用事物之細,則有司存焉。」
○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校,計校也。友,馬氏以為顏淵是也。顏子之心,惟知義理之無窮,不見物我之有間,故能如此。○ 謝氏曰:「不知有餘在己,不足在人;不必得為在己,失為在人,非幾於無我者不能也。」
○ 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與,平聲。○ 其才可以輔幼君、攝國政,其節至於死生之際而不可奪,可謂君子矣。與,疑辭。也,決辭。設為問答,所以深著其必然也。○ 程子曰:「節操如是,可謂君子矣。」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弘,寬廣也。毅,強忍也。非弘不能勝其重,非毅無以致其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仁者,人心之全德,而必欲以身體而力行之,可謂重矣。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謂遠矣。○ 程子曰:「弘而不毅,則無規矩而難立;毅而不弘,則隘陋而無以居之。」又曰「弘大剛毅,然後能勝重任而遠到。」
○ 子曰:「興於詩,
興,起也。詩本性情,有邪有正,其為言既易知,而吟詠之間,抑揚反覆,其感人又易入。故學者之初,所以興起其好善惡惡之心,而不能自已者,必於此而得之。
立於禮。
禮以恭敬辭遜為本,而有節文度數之詳,可以固人肌膚之會,筋骸之束。故學者之中,所以能卓然自立,而不為事物之所搖奪者,必於此而得之。
成於樂。」
樂有五聲十二律,更唱迭和,以為歌舞八音之節,可以養人之性情,而蕩滌其邪穢,消融其查滓。故學者之終,所以至於義精仁熟,而自和順於道德者,必於此而得之,是學之成也。○ 按內則,十年學幼儀,十三學樂誦詩,二十而後學禮。則此三者,非小學傳授之次,乃大學終身所得之難易、先後、淺深也。程子曰:「天下之英才不為少矣,特以道學不明,故不得有所成就。夫古人之詩,如今之歌曲,雖閭里童稚,皆習聞之而知其說,故能興起。今雖老師宿儒,尚不能曉其義,況學者乎?是不得興於詩也。古人自洒埽應對,以至冠、昏、喪、祭,莫不有禮。今皆廢壞,是以人倫不明,治家無法,是不得立於禮也。古人之樂:聲音所以養其耳,采色所以養其目,歌詠所以養其性情,舞蹈所以養其血脈。今皆無之,是不得成於樂也。是以古之成材也易,今之成材也難。」
○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之由於是理之當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 程子曰:「聖人設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戶曉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爾。若曰聖人不使民知,則是後世朝四暮三之術也,豈聖人之心乎?」
○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好,去聲。○ 好勇而不安分,則必作亂。惡不仁之人而使之無所容,則必致亂。二者之心,善惡雖殊,然其生亂則一也。
○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才美,謂智能技藝之美。驕,矜夸。吝,鄙嗇也。○ 程子曰:「此甚言驕吝之不可也。蓋有周公之德,則自無驕吝;若但有周公之才而驕吝焉,亦不足觀矣。」又曰:「驕,氣盈。吝,氣歉。」愚謂驕吝雖有盈歉之殊,然其勢常相因。蓋驕者吝之枝葉,吝者驕之本根。故嘗驗之天下之人,未有驕而不吝,吝而不驕者也。
○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
易,去聲。○ 穀,祿也。至,疑當作志。為學之久,而不求祿,如此之人,不易得也。○ 楊氏曰:「雖子張之賢,猶以干祿為問,況其下者乎?然則三年學而不至於穀,宜不易得也。」
○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好,去聲。○ 篤,厚而力也。不篤信,則不能好學;然篤信而不好學,則所信或非其正。不守死,則不能以善其道;然守死而不足以善其道,則亦徒死而已。蓋守死者篤信之效,善道者好學之功。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見,賢遍反。○ 君子見危授命,則仕危邦者無可去之義,在外則不入可也。亂邦未危,而刑政紀綱紊矣,故潔其身而去之。天下,舉一世而言。無道,則隱其身而不見也。此惟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者能之。
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世治而無可行之道,世亂而無能守之節,碌碌庸人,不足以為士矣,可恥之甚也。○ 晁氏曰:「有學有守,而去就之義潔,出處之分明,然後為君子之全德也。」
○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程子曰:「不在其位,則不任其事也,若君大夫問而告者則有矣。」
○ 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摯,音至。雎,七余反。○ 師摯,魯樂師名摯也。亂,樂之卒章也。史記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洋洋,美盛意。孔子自衛反魯而正樂,適師摯在官之初,故樂之美盛如此。
○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侗,音通。悾,音空。○ 侗,無知貌。愿,謹厚也。悾悾,無能貌。吾不知之者,甚絕之之辭,亦不屑之教誨也。○ 蘇氏曰:「天之生物,氣質不齊。其中材以下,有是德則有是病。有是病必有是德,故馬之蹄齧者必善走,其不善者必馴。有是病而無是德,則天下之棄才也。」
○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言人之為學,既如有所不及矣,而其心猶竦然,惟恐其或失之,警學者當如是也。○ 程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不得放過。纔說姑待明日,便不可也。」
○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與,去聲。○ 巍巍,高大之貌。不與,猶言不相關,言其不以位為樂也。
○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唯,猶獨也。則,猶準也。蕩蕩,廣遠之稱也。言物之高大,莫有過於天者,而獨堯之德能與之準。故其德之廣遠,亦如天之不可以言語形容也。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成功,事業也。煥,光明之貌。文章,禮樂法度也。堯之德不可名,其可見者此爾。○ 尹氏曰:「天道之大,無為而成。唯堯則之以治天下,故民無得而名焉。所可名者,其功業文章巍然煥然而已。」
○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治,去聲。○ 五人,禹、稷、契、皋陶、伯益。
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
書泰誓之辭。馬氏曰:「亂,治也。」十人,謂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畢公、榮公、太顛、閎夭、散宜生、南宮 适,其一人謂文母。劉侍讀以為子無臣母之義,蓋邑姜也。九人治外,邑姜治內。或曰:「亂本作乿,古治字也。」
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
稱孔子者,上係武王君臣之際,記者謹之。才難,蓋古語,而孔子然之也。才者,德之用也。唐虞,堯舜有天下之號。際,交會之間。言周室人才之多,惟唐虞之際,乃盛於此。降自夏商,皆不能及,然猶但有此數人爾,是才之難得也。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春秋傳曰,「文王率商之畔國以事紂」,蓋天下歸文王者六州,荊、梁、雍、豫、徐、揚也。惟青、兗、冀,尚屬紂耳。范氏曰:「文王之德,足以代商。天與之,人歸之,乃不取而服事焉,所以為至德也。孔子因武王之言而及文王之德,且與泰伯,皆以至德稱之,其指微矣。」或曰:「宜斷三分以下,別以孔子曰起之,而自為一章。」
○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閒,去聲。菲,音匪。黻,音弗。洫,呼域反。閒,罅隙也,謂指其罅隙而非議之也。菲,薄也。致孝鬼神,謂享祀豐潔。衣服,常服。黻,蔽膝也,以韋為之。冕,冠也,皆祭服也。溝洫,田間水道,以正疆界、備旱潦者也。或豐或儉,各適其宜,所以無罅隙之可議也,故再言以深美之。○ 楊氏曰:「薄於自奉,而所勤者民之事,所致飾者宗廟朝廷之禮,所謂有天下而不與也,夫何間然之有。」
子罕第九
子罕第九
凡三十章。
○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罕,少也。程子曰:「計利則害義,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
○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
達巷,黨名。其人姓名不傳。博學無所成名,蓋美其學之博而惜其不成一藝之名也。
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執,專執也。射御皆一藝,而御為人僕,所執尤卑。言欲使我何所執以成名乎?然則吾將執御矣。聞人譽己,承之以謙也。○ 尹氏曰:「聖人道全而德備,不可以偏長目之也。達巷黨人見孔子之大,意其所學者博,而惜其不以一善得名於世,蓋慕聖人而不知者也。故孔子曰,欲使我何所執而得為名乎?然則吾將執御矣。」
○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
麻冕,緇布冠也。純,絲也。儉,謂省約。緇布冠,以三十升布為之,升八十縷,則其經二千四百縷矣。細密難成,不如用絲之省約。
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臣與君行禮,當拜於堂下。君辭之,乃升成拜。泰,驕慢也。○ 程子曰:「君子處世,事之無害於義者,從俗可也;害於義,則不可從也。」
○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絕,無之盡者。毋,史記作「無」是也。意,私意也。必,期必也。固,執滯也。我,私己也。四者相為終始,起於意,遂於必,留於固,而成於我也。蓋意必常在事前,固我常在事後,至於我又生意,則物欲牽引,循環不窮矣。○ 程子曰:「此毋字,非禁止之辭。聖人絕此四者,何用禁止。」張子曰:「四者有一焉,則與天地不相似。」楊氏曰:「非知足以知聖人,詳視而默識之,不足以記此。」
○ 子畏於匡。
畏者,有戒心之謂。匡,地名。史記云:「陽虎曾暴於匡,夫子貌似陽虎,故匡人圍之。」
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道之顯者謂之文,蓋禮樂制度之謂。不曰道而曰文,亦謙辭也。茲,此也,孔子自謂。
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喪、與,皆去聲。○ 馬氏曰:「文王既沒,故孔子自謂後死者。言天若欲喪此文,則必不使我得與於此文;今我既得與於此文,則是天未欲喪此文也。天既未欲喪此文,則匡人其柰我何?言必不能違天害己也。」
○ 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
大,音泰。與,平聲。○ 孔氏曰:「大宰,官名。或吳或宋,未可知也。」與者,疑辭。大宰蓋以多能為聖也。
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
縱,猶肆也,言不為限量也。將,殆也,謙若不敢知之辭。聖無不通,多能乃其餘事,故言又以兼之。
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言由少賤故多能,而所能者鄙事爾,非以聖而無不通也。且多能非所以率人,故又言君子不必多能以曉之。
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牢,孔子弟子,姓琴,字子開,一字子張。試,用也。言由不為世用,故得以習於藝而通之。○ 吳氏曰:「弟子記夫子此言之時,子牢因言昔之所聞有如此者。其意相近,故并記之。」
○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叩,音口。○ 孔子謙言己無知識,但其告人,雖於至愚,不敢不盡耳。叩,發動也。兩端,猶言兩頭。言終始、本末、上下、精粗,無所不盡。○ 程子曰:「聖人之教人,俯就之若此,猶恐眾人以為高遠而不親也。聖人之道,必降而自卑,不如此則人不親,賢人之言,則引而自高,不如此則道不尊。觀於孔子、孟子,則可見矣。」尹氏曰:「聖人之言,上下兼盡。即其近,眾人皆可與知;極其至,則雖聖人亦無以加焉,是之謂兩端。如答樊遲之問仁知,兩端竭盡,無餘蘊矣。若夫語上而遺下,語理而遺物,則豈聖人之言哉?」
○ 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夫,音扶。○ 鳳,靈鳥,舜時來儀,文王時鳴於岐山。河圖,河中龍馬負圖,伏羲時出,皆聖王之瑞也。已,止也。○ 張子曰:「鳳至圖出,文明之祥。伏羲、舜、文之瑞不至,則夫子之文章,知其已矣。」
○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齊,音咨。衰,七雷反。少,去聲。○ 齊衰,喪服。冕,冠也。衣,上服。裳,下服。冕而衣裳,貴者之盛服也。瞽,無目者。作,起也。趨,疾行也。或曰:「少,當作坐。」○ 范氏曰:「聖人之心,哀有喪,尊有爵,矜不成人。其作與趨,蓋有不期然而然者。」尹氏曰「此聖人之誠心,內外一者也。」
○ 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喟,苦位反。鑽,祖官反。○ 喟,歎聲。仰彌高,不可及。鑽彌堅,不可入。在前在後,恍惚不可為象。此顏淵深知夫子之道,無窮盡、無方體,而歎之也。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循循,有次序貌。誘,引進也。博文約禮,教之序也。言夫子道雖高妙,而教人有序也。侯氏曰:「博我以文,致知格物也。約我以禮,克己復禮也。」程子曰:「此顏子稱聖人最切當處,聖人教人,惟此二事而已。」
○ 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卓,立貌。末,無也。此顏子自言其學之所至也。蓋悅之深而力之盡,所見益親,而又無所用其力也。吳氏曰:「所謂卓爾,亦在乎日用行事之間,非所謂窈冥昏默者。」程子曰:「到此地位,功夫尤難,直是峻絕,又大段著力不得。」楊氏曰:「自可欲之謂善,充而至於大,力行之積也。大而化之,則非力行所及矣,此顏子所以未達一閒也。」○ 程子曰:「此顏子所以為深知孔子而善學之者也。」胡氏曰:「無上事而喟然歎,此顏子學既有得,故述其先難之故、後得之由,而歸功於聖人也。高堅前後,語道體也。仰鑽瞻忽,未領其要也。惟夫子循循善誘,先博我以文,使我知古今,達事變;然後約我以禮,使我尊所間,行所知。如行者之赴家,食者之求飽,是以欲罷而不能,盡心盡力,不少休廢。然後見夫子所立之卓然,雖欲從之,末由也已。是蓋不怠所從,必欲至乎卓立之地也。抑斯歎也,其在請事斯語之後,三月不違之時乎?」
○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
夫子時已去位,無家臣。子路欲以家臣治其喪,其意實尊聖人,而未知所以尊也。
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
閒,如字。○ 病閒,少差也。病時不知,既差乃知其事,故言我之不當有家臣,人皆知之,不可欺也。而為有臣,則是欺天而已。人而欺天,莫大之罪。引以自歸,其責子路深矣。
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無寧,寧也。大葬,謂君臣禮葬。死於道路,謂棄而不葬。又曉 之以不必然之故。○ 范氏曰:「曾子將死,起而易簀。曰:『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子路欲尊夫子,而不知無臣之不可為有臣,是以陷於行詐,罪至欺天。君子之於言動,雖微不可不謹。夫子深懲子路,所以警學者也。」楊氏曰:「非知至而意誠,則用智自私,不知行其所無事,往往自陷於行詐欺天而莫之知也。其子路之謂乎?」
○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韞,紆粉反。匵,徒木反。賈,音嫁。○ 韞,藏也。匵,匱也。沽,賣也。子貢以孔子有道不仕,故設此二端以問也。孔子言固當賣之,但當待賈,而不當求之耳。○ 范氏曰:「君子未嘗不欲仕也,又惡不由其道。士之待禮,猶玉之待賈也。若伊尹之耕於野,伯夷、太公之居於海濱,世無成湯文王,則終焉而已,必不枉道以從人,衒玉而求售也。」
○ 子欲居九夷。
東方之夷有九種。欲居之者,亦乘桴浮海之意。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君子所居則化,何陋之有?
○ 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魯哀公十一年冬,孔子自衛反魯。是時周禮在魯,然詩樂亦頗殘闕失次。孔子周流四方,參互考訂,以知其說。晚知道終不行,故歸而正之。
○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說見第七篇,然此則其事愈卑而意愈切矣。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夫,音扶。舍,上聲。○ 天地之化,往者過,來者續,無一息之停,乃道體之本然也。然其可指而易見者,莫如川流。故於此發以示人,欲學者時時省察,而無毫髮之間斷也。○ 程子曰:「此道體也。天運而不已,日往則月來,寒往則暑來,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窮,皆與道為體,運乎晝夜,未嘗已也。是以君子法之,自強不息。及其至也,純亦不已焉。」又曰:「自漢以來,儒者皆不識此義。此見聖人之心,純亦不已也。純亦不已,乃天德也。有天德,便可語王道,其要只在謹獨。」愚按:自此至篇終,皆勉人進學不已之辭。
○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好,去聲。○ 謝氏曰:「好好色,惡惡臭,誠也。好德如好色,斯誠好德矣,然民鮮能之。」○ 史記:「孔子居衛,靈公與夫人同車,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孔子醜之,故有是言。
○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簣,求位反。覆,芳服反。○ 簣,土籠也。書曰:「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夫子之言,蓋出於此。言山成而但少一簣,其止者,吾自止耳;平地而方覆一簣,其進者,吾自往耳。蓋學者自彊不息,則積少成多;中道而止,則前功盡棄。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
○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語,去聲。與,平聲。○ 惰,懈怠也。范氏曰:「顏子聞夫子之言,而心解力行,造次顛沛未嘗違之。如萬物得時雨之潤,發榮滋長,何有於惰,此群弟子所不及也。」
○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進止二字,說見上章。顏子既死而孔子惜之,言其方進而未已也。
○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夫,音扶。:穀之始生曰苗,吐華曰秀,成穀曰實。蓋學而不至於成,有如此者,是以君子貴自勉也。
○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焉知之焉,於虔反。:孔子言後生年富力強,足以積學而有待,其勢可畏,安知其將來不如我之今日乎?然或不能自勉,至於老而無聞,則不足畏矣。言此以警人,使及時勉學也。曾子曰:「五十而不以善聞,則不聞矣」,蓋述此意。○ 尹氏曰:「少而不勉,老而無聞,則亦已矣。自少而進者,安知其不至於極乎?是可畏也。」
○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法語者,正言之也。巽言者,婉而導之也。繹,尋其緒也。法言人所敬憚,故必從;然不改,則面從而已。巽言無所乖忤,故必說;然不繹,則又不足以知其微意之所在也。○ 楊氏曰:「法言,若孟子論行王政之類是也。巽言,若其論好貨好色之類是也。語之而未達,拒之而不受,猶之可也。其或喻焉,則尚庶幾其能改繹矣。從且說矣,而不改繹焉,則是終不改繹也已,雖聖人其如之何哉?」
○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重出而逸其半。
○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侯氏曰:「三軍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帥可奪而志不可奪,如可奪,則亦不足謂之志矣。」
○ 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
衣,去聲。縕,紆粉反。貉,胡各反。與,平聲。○ 敝,壞也。縕,枲著也。袍,衣有著者也,蓋衣之賤者。狐貉,以狐貉之皮為裘,衣之貴者。子路之志如此,則能不以貧富動其心,而可以進於道矣,故夫子稱之。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忮,之豉反。○ 忮,害也。求,貪也。臧,善也。言能不忮不求,則何為不善乎?此衛風雄雉之詩,孔子引之,以美子路也。呂氏曰:「貧與富交,彊者必忮,弱者必求。」
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終身誦之,則自喜其能,而不復求進於道矣,故夫子復言此以警之。○ 謝氏曰:「恥惡衣惡食,學者之大病。善心不存,蓋由於此。子路之志如此,其過人遠矣。然以眾人而能此,則可以為善矣;子路之賢,宜不止此。而終身誦之,則非所以進於日新也,故激而進之。」
○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
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與君子無異。惟臨利害、遇事變,然後君子之所守可見也。」○ 謝氏曰:「士窮見節義,世亂識忠臣。欲學者必周於德。」
○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明足以燭理,故不惑;理足以勝私,故不憂;氣足以配道義,故不懼。此學之序也。
○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可與者,言其可與共為此事也。程子曰:「可與共學,知所以求之也。可與適道,知所往也。可與立者,篤志固執而不變也。權,稱錘也,所以稱物而知輕重者也。可與權,謂能權輕重,使合義也。」○ 楊氏曰:「知為己,則可與共學矣。學足以明善,然後可與適道。信道篤,然後可與立。知時措之宜,然後可與權。」洪氏曰:「易九卦,終於巽以行權。權者,聖人之大用。未能立而言權,猶人未能立而欲行,鮮不仆矣。」程子曰:「漢儒以反經合道為權,故有權變權術之論,皆非也。權只是經也。自漢以下,無人識權字。」愚按:先儒誤以此章連下文偏其反而為一章,故有反經合道之說。程子非之,是矣。然以孟子嫂溺援之以手之義推之,則權與經亦當有辨。
○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
棣,大計反。○ 唐棣,郁李也。偏,晉書作翩。然則反亦當與翻同,言華之搖動也。而,語助也。此逸詩也,於六義屬興。上兩句無意義,但以起下兩句之辭耳。其所謂爾,亦不知其何所指也。
○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夫,音扶。○ 夫子借其言而反之,蓋前篇「仁遠乎哉」之意。○ 程子曰:「聖人未嘗言易以驕人之志,亦未嘗言難以阻人之進。但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此言極有涵蓄,意思深遠。」
鄉黨第十
鄉黨第十
楊氏曰:「聖人之所謂道者,不離乎日用之間也。故夫子之平日,一動一靜,門人皆審視而詳記之。」尹氏曰:「甚矣孔門諸子之嗜學也!於聖人之容色言動,無不謹書而備錄之,以貽後世。今讀其書,即其事,宛然如聖人之在目也。雖然,聖人豈拘拘而為之者哉?蓋盛德之至,動容周旋,自中乎禮耳。學者欲潛心於聖人,宜於此求焉。」舊說凡一章,今分為十七 節。
○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恂,相倫反。○ 恂恂,信實之貌。似不能言者,謙卑遜順。不以賢知先人也。鄉黨,父兄宗族之所在,故孔子居之,其容貌辭氣如此。
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朝,直遙反,下同。便,旁連反。○ 便便,辯也。宗廟,禮法之所在;朝廷,政事之所出;言不可以不明辨。故必詳問而極言之,但謹而不放爾。○ 此一節,記孔子在鄉黨、宗廟、朝廷言貌之不同。
○ 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
侃,苦旦反。○ 誾,魚巾反。○ 此君未視朝時也。王制,諸侯上大夫卿,下大夫五人。許氏說文:「侃侃,剛直也。誾誾,和悅而諍也。」
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
踧,子六反。踖,子亦反。與,平聲,或如字。○ 君在,視朝也。踧踖,恭敬不寧之貌。與與,威儀中適之貌。張子曰:「與與,不忘向君也。」亦通。○ 此一節,記孔子在朝廷事上接下之不同也。
○ 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
擯,必刃反。躩,驅若反。○ 擯,主國之君所使出接賓者。勃,變色貌。躩,盤辟貌。皆敬君命故也。
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
襜,亦占反。○ 所與立,謂同為擯者也。擯用命數之半,如上公九命,則用五人,以次傳命。揖左人,則左其手;揖右人,則右其手。襜,整貌。
趨進,翼如也。
疾趨而進,張拱端好,如鳥舒翼。
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矣。」
紓君敬也。○ 此一節,記孔子為君擯相之容。
○ 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
鞠躬,曲身也。公門高大而若不容,敬之至也。
立不中門,行不履閾。
閾,于逼反。○ 中門,中於門也。謂當棖闑之間,君出入處也。閾,門限也。禮:士大夫出入君門,由闑右,不踐閾。謝氏曰:「立中門則當尊,行履閾則不恪。」
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位,君之虛位。謂門屏之間,人君宁立之處,所謂宁也。君雖不在,過之必敬,不敢以虛位而慢之也。言似不足,不敢肆也。
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齊,音咨。○ 攝,摳也。齊,衣下縫也。禮:將升堂,兩手摳衣,使去地尺,恐躡之而傾跌失容也。屏,藏也。息,鼻息出入者也。近至尊,氣容肅也。
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
陸氏曰:「趨下本無進字,俗本有之,誤也。」○ 等,階之級也。逞,放也。漸遠所尊,舒氣解顏。怡怡,和悅也。沒階,下盡階也。趨,走就位也。復位踧踖,敬之餘也。○ 此一節,記孔子在朝之容。
○ 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縮縮,如有循。
勝,平聲。縮,色六反。○ 圭,諸侯命圭。聘問鄰國,則使大夫執以通信。如不勝,執主器,執輕如不克,敬謹之至也。上如揖,下如授,謂執圭平衡,手與心齊,高不過揖,卑不過授也。戰色,戰而色懼也。蹜蹜,舉足促狹也。如有循,記所謂舉前曳踵。言行不離地,如緣物也。
享禮,有容色。
享,獻也。既聘而享,用圭璧,有庭實。有容色,和也。儀禮曰:「發氣滿容。」
私覿,愉愉如也。
私覿,以私禮見也。愉愉,則又和矣。○ 此一節,記孔子為君聘於鄰國之禮也。晁氏曰:「孔子,定公九年仕魯,至十三年適齊,其間絕無朝聘往來之事。疑使擯執圭兩條,但孔子嘗言其禮當如此爾。」
○ 君子不以紺緅飾。
紺,古暗反。緅,側由反。○ 君子,謂孔子。紺,深青揚赤色,齊服也。緅,絳色。三年之喪,以飾練服也。飾,領緣也。
紅紫不以為褻服。
紅紫,間色不正,且近於婦人女子之服也。褻服,私居服也。言此則不以為朝祭之服可知。
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
袗,單也。葛之精者曰絺,麤者曰綌。表而出之,謂先著裡衣,表絺綌而出之於外,欲其不見體也。詩所謂「蒙彼縐絺」是也。
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
麑,研奚反。○ 緇,黑色。羔裘,用黑羊皮。麑,鹿子,色白。狐,色黃。衣以裼裘,欲其相稱。
褻裘長。短右袂。
長,欲其溫。短右袂,所以便作事。
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
長,去聲。○ 齊主於敬,不可解衣而寢,又不可著明衣而寢,故別有寢衣,其半蓋以覆足。程子曰:「此錯簡,當在齊必有明衣布之下。」愚謂如此,則此條與明衣變食,既得以類相從;而褻裘狐貉,亦得以類相從矣。
狐貉之厚以居。
狐貉,毛深溫厚,私居取其適體。
去喪,無所不佩。
去,上聲。○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觿礪之屬,亦皆佩也。
非帷裳,必殺之。
殺,去聲。○ 朝祭之服,裳用正幅如帷,要有襞積,而旁無殺縫。其餘若深衣,要半下,齊倍要,則無襞積而有殺縫矣。
羔裘玄冠不以弔。
喪主素,吉主玄。弔必變服,所以哀死。
吉月,必朝服而朝。
吉月,月朔也。孔子在魯致仕時如此。○ 此一節,記孔子衣服之制。蘇氏曰:「此孔氏遺書,雜記曲禮,非特孔子事也。」
○ 齊,必有明衣,布。
齊,側皆反。○ 齊,必沐浴,浴竟,即著明衣,所以明潔其體也,以布為之。此下脫前章寢衣一簡。
齊,必變食,居必遷坐。
變食,謂不飲酒、不茹葷。遷坐,易常處也。○ 此一節,記孔子謹齊之事。楊氏曰:「齊所以交神,故致潔變常以盡敬。」
○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食,音嗣。○ 食,飯也。精,鑿也。牛羊與魚之腥,聶而切之為膾。食精則能養人,膾麤則能害人。不厭,言以是為善,非謂必欲如是也。
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
食饐之食,音嗣。饐,於冀反。餲,烏邁反。飪,而甚反。○ 饐,飯傷熱濕也。餲,味變也。魚爛曰餒。肉腐曰敗。色惡臭惡,未敗而色臭變也。飪,烹調生熟之節也。不時,五穀不成,果實未熟之類。此數者皆足以傷人,故不食。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
割肉不方正者不食,造次不離於正也。漢陸續之母,切肉未嘗不方,斷蔥以寸為度,蓋其質美,與此暗合也。食肉用醬,各有所宜,不得則不食,惡其不備也。此二者,無害於人,但不以嗜味而苟食耳。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
食,音嗣。量,去聲。○ 食以穀為主,故不使肉勝食氣。酒以為人合歡,故不為量,但以醉為節而不及亂耳。程子曰:「不及亂者,非惟不使亂志,雖血氣亦不可使亂,但浹洽而已可也。」
沽酒市脯不食。
沽、市,皆買也。恐不精潔,或傷人也。與不嘗康子之藥同意。
不撤薑食。
薑,通神明,去穢惡,故不撤。
不多食。
適可而止,無貪心也。
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助祭於公,所得胙肉,歸即頒賜。不俟經宿者,不留神惠也。家之祭肉,則不過三日,皆以分賜。蓋過三日,則肉必敗,而人不食之,是褻鬼神之餘也。但比君所賜胙,可少緩耳。
食不語,寢不言。
答述曰語。自言曰言。范氏曰:「聖人存心不他,當食而食,當寢而寢,言語非其時也。」楊氏曰:「肺為氣主而聲出焉,寢食則氣窒而不通,語言恐傷之也。」亦通。
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食,音嗣。陸氏曰:「魯論瓜作必。」○ 古人飲食,每種各出少許,置之豆閒之地,以祭先代始為飲食之人,不忘本也。齊,嚴敬貌。孔子雖薄物必祭,其祭必敬,聖人之誠也。○ 此一節,記孔子飲食之節。謝氏曰:「聖人飲食如此,非極口腹之欲,蓋養氣體,不以傷生,當如此。然聖人之所不食,窮口腹者或反食之,欲心勝而不暇擇也。」
○ 席不正,不坐。
謝氏曰:「聖人心安於正,故於位之不正者,雖小不處。」
○ 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
杖者,老人也。六十杖於鄉,未出不敢先,既出不敢後。
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
儺,乃多反。○ 儺,所以逐疫,周禮方相氏掌之。阼階,東階也。儺雖古禮而近於戲,亦必朝服而臨之者,無所不用其誠敬也。或曰:「恐其驚先祖五祀之神,欲其依己而安也。」○ 此一節,記孔子居鄉之事。
○ 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
拜送使者,如親見之,敬也。
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范氏曰:「凡賜食,必嘗以拜。藥未達則不敢嘗。受而不飲,則虛人之賜,故告之如此。然則可飲而飲,不可飲而不飲,皆在其中矣。楊氏曰:「大夫有賜,拜而受之,禮也。未達不敢嘗,謹疾也。必告之,直也。」○ 此一節,記孔子與人交之誠意。
○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非不愛馬,然恐傷人之意多,故未暇問。蓋貴人賤畜,理當如此。
○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
食恐或餕餘,故不以薦。正席先嘗,如對君也。言先嘗,則餘當以頒賜矣。腥,生肉。熟而薦之祖考,榮君賜也。畜之者,仁君之惠,無故不敢殺也。
侍食於君,君祭,先飯。
飯,扶晚反。○ 周禮,「王日一舉,膳夫授祭,品嚐食,王乃食」。故侍食者,君祭,則己不祭而先飯。若為君嘗食然,不敢當客禮也。
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
首,去聲。拖,徒我反。○ 東首,以受生氣也。病臥不能著衣束帶,又不可以褻服見君,故加朝服於身,又引大帶於上也。
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急趨君命,行出而駕車隨之。○ 此一節,記孔子事君之禮。
○ 入太廟,每事問。
重出。
○ 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
朋友以義合,死無所歸,不得不殯。
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朋友有通財之義,故雖車馬之重不拜。祭肉則拜者,敬其祖考,同於己親也。○ 此一節,記孔子交朋友之義。
○ 寢不尸,居不容。
尸,謂偃臥似死人也。居,居家。容,容儀。范氏曰:「寢不尸,非惡其類於死也。惰慢之氣不設於身體,雖舒布其四體,而亦未嘗肆耳。居不容,非惰也。但不若奉祭祀、見賓客而已,申申夭夭是也。」
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
狎,謂素親狎。褻,謂燕見。貌,謂禮貌。餘見前篇。
凶服者式之。式負版者。
式,車前橫木。有所敬,則俯而憑之。負版,持邦國圖籍者。式此二者,哀有喪,重民數也。人惟萬物之靈,而王者之所天也,故周禮「獻民數於王,王拜受之」。況其下者,敢不敬乎?
有盛饌,必變色而作。
敬主人之禮,非以其饌也。
迅雷風烈,必變。
迅,疾也。烈,猛也。必變者,所以敬天之怒。記曰:「若有疾風、迅雷、甚雨則必變,雖夜必興,衣服冠而坐。」○ 此一節,記孔子容貌之變。
○ 升車,必正立執綏。
綏,挽以上車之索也。范氏曰「正立執綏,則心體無不正,而誠意肅恭矣。蓋君子莊敬無所不在,升車則見於此也。」
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內顧,回視也。禮曰:「顧不過轂。」三者皆失容,且惑人。○ 此一節,記孔子升車之容。
○ 色斯舉矣,翔而後集。
言鳥見人之顏色不善,則飛去,回翔審視而後下止。人之見幾而作,審擇所處,亦當如此。然此上下,必有闕文矣。
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共,九用反,又居勇反。嗅,許又反。○ 邢氏曰:「梁,橋也。時哉,言雉之飲啄得其時。子路不達,以為時物而共具之。孔子不食,三嗅其氣而起。」晁氏曰:「石經『嗅』作戛,謂雉鳴也。」劉聘君曰「嗅,當作狊,古闃反。張兩翅也。見爾雅。」愚按:如後兩說,則共字當為拱執之義。然此必有闕文,不可強為之說。姑記所聞,以俟知者。
先進第十一
先進第十一
此篇多評弟子賢否。凡二十五章。胡氏曰:「此篇記閔子騫言行者四,而其一直稱閔子,疑閔氏門人所記也。」
○ 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
先進後進,猶言前輩後輩。野人,謂郊外之民。君子,謂賢士大夫也。程子曰:「先進於禮樂,文質得宜,今反謂之質朴,而以為野人。後進之於禮樂,文過其質,今反謂之彬彬,而以為君子。蓋周末文勝,故時人之言如此,不自知其過於文也。」
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用之,謂用禮樂。孔子既述時人之言,又自言其如此,蓋欲損過以就中也。
○ 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
從,去聲。○ 孔子嘗厄於陳、蔡之間,弟子多從之者,此時皆不在門。故孔子思之,蓋不忘其相從於患難之中也。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行,去聲。○ 弟子因孔子之言,記此十人,而并目其所長,分為四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於此可見。○ 程子曰:「四科乃從夫子於陳、蔡者爾,門人之賢者固不止此。曾子傳道而不與焉,故知十哲世俗論也。」
○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說,音悅。○ 助我,若子夏之起予,因疑問而有以相長也。顏子於聖人之言,默識心通,無所疑問。故夫子云然,其辭若有憾焉,其實乃深喜之。○ 胡氏曰:「夫子之於回,豈真以助我望之。蓋聖人之謙德,又以深贊顏氏云爾。」
○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閒,去聲。○ 胡氏曰:「父母兄弟稱其孝友,人皆信之無異辭者,蓋其孝友之實,有以積於中而著於外,故夫子歎而美之。」
○ 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三、妻,並去聲。○ 詩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南容一日三復此言,事見家語,蓋深有意於謹言也。此邦有道所以不廢,邦無道所以免禍,故孔子以兄子妻之。○ 范氏曰:「言者行之表,行者言之實,未有易其言而能謹於行者。南容欲謹其言如此,則必能謹其行矣。」
○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好,去聲。○ 范氏曰:「哀公、康子問同而對有詳略者,臣之告君,不可不盡。若康子者,必待其能問乃告之,此教誨之道也。」
○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椁。
顏路,淵之父,名無繇。少孔子六歲,孔子始教而受學焉。椁,外棺也。請為椁,欲賣車以買椁也。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椁。吾不徒行以為之椁。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鯉,孔子之子伯魚也,先孔子卒。言鯉之才雖不及顏淵,然己與顏路以父視之,則皆子也。孔子時已致仕,尚從大夫之列,言後,謙辭。○ 胡氏曰:「孔子遇舊館人之喪,嘗脫驂以賻之矣。今乃不許顏路之請,何邪?葬可以無 椁,驂可以脫而復求,大夫不可以徒行,命車不可以與人而鬻諸市也。且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勉強以副其意,豈誠心與直道哉?或者以為君子行禮,視吾之有無而已。夫君子之用財,視義之可否豈獨視有無而已哉?
○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喪,去聲。○ 噫,傷痛聲。悼道無傳,若天喪己也。
○ 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
從,去聲。○ 慟,哀過也。
曰:「有慟乎?
哀傷之至,不自知也。
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夫,音扶。為,去聲。○ 夫人,謂顏淵。言其死可惜,哭之宜慟,非他人之比也。○ 胡氏曰:「痛惜之至,施當其可,皆情性之正也。」
○ 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喪具稱家之有無,貧而厚葬,不循理也。故夫子止之。
門人厚葬之。
蓋顏路聽之。
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歎不得如葬鯉之得宜,以責門人也。
○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焉,於虔反。○ 問事鬼神,蓋求所以奉祭祀之意。而死者人之所必有,不可不知,皆切問也。然非誠敬足以事人,則必不能事神;非原始而知所以生,則必不能反終而知所以死。蓋幽明始終,初無二理,但學之有序,不可躐等,故夫子告之如此。○ 程子曰:「晝夜者,死生之道也。知生之道,則知死之道;盡事人之道,則盡事鬼之道。死生人鬼,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或言夫子不告子路,不知此乃所以深告之也。」
○ 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
誾、侃,音義見前篇。行,胡浪反。樂,音洛。○ 行行,剛強之貌。子樂者,樂得英材而教育之。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尹氏曰:「子路剛強,有不得其死之理,故因以戒之。其後子路卒死於衛孔悝之難。」洪氏曰:「漢書引此句,上有曰字。」或云:「上文樂字,即曰字之誤。」
○ 魯人為長府。
長府,藏名。藏貨財曰府。為,蓋改作之。
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
仍,因也。貫,事也。王氏曰:「改作,勞民傷財。在於得已,則不如仍舊貫之善。」
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夫,音扶。中,去聲。○ 言不妄發,發必當理,惟有德者能之。
○ 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
程子曰:「言其聲之不和,與己不同也。」家語云:「子路鼓瑟,有北鄙殺伐之聲。」蓋其氣質剛勇,而不足於中和,故其發於聲者如此。
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門人以夫子之言,遂不敬子路,故夫子釋之。升堂入室,喻入道之次第。言子路之學,已造乎正大高明之域,特未深入精微之奧耳,未可以一事之失而遽忽之也。
○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
子張才高意廣,而好為苟難,故常過中。子夏篤信謹守,而規模狹隘,故常不及。
曰:「然則師愈與?」
與,平聲。○ 愈,猶勝也。
子曰:「過猶不及。」
道以中庸為至。賢知之過,雖若勝於愚不肖之不及,然其失中則一也。○ 尹氏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夫過與不及,均也。差之毫釐,繆以千里。故聖人之教,抑其過,引其不及,歸於中道而已。」
○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
為,去聲。○ 周公以王室至親,有大功,位塚宰,其富宜矣。季氏以諸侯之卿,而富過之,非攘奪其君、刻剝其民,何以得此?冉有為季氏宰,又為之急賦稅以益其富。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非吾徒,絕之也。小子鳴鼓而攻之,使門人聲其罪以責之也。聖人之惡黨惡而害民也如此。然師嚴而友親,故己絕之,而猶使門人正之,又見其愛人之無已也。○ 范氏曰:「冉有以政事之才,施於季氏,故為不善至於如此。由其心術不明,不能反求諸身,而以仕為急故也。」
○ 柴也愚,
柴,孔子弟子,姓高,字子羔。愚者,知不足而厚有餘。家語記其「足不履影,啟蟄不殺,方長不折。執親之喪,泣血三年,未嘗見齒。避難而行,不徑不竇」。可以見其為人矣。
參也魯,
魯,鈍也。程子曰:「參也竟以魯得之。」又曰:「曾子之學,誠篤而已。聖門學者,聰明才辯,不為不多,而卒傳其道,乃質魯之人爾。故學以誠實為貴也。」尹氏曰:「曾子之才魯,故其學也確,所以能深造乎道也。」
師也辟,
辟,婢亦反。○ 辟,便辟也。謂習於容止,少誠實也。
由也喭。
喭,五旦反。○ 喭,粗俗也。傳稱喭者,謂俗論也。○ 楊氏曰:「四者性之偏,語之使知自勵也。」吳氏曰:「此章之首,脫『子曰』二字。」或疑下章子曰,當在此章之首,而通為一章。
○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
庶,近也,言近道也。屢空,數至空匱也。不以貧窶動心而求富,故屢至於空匱也。言其近道,又能安貧也。
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中,去聲。○ 命,謂天命。貨殖,貨財生殖也。億,意度也。言子貢不如顏子之安貧樂道,然其才識之明,亦能料事而多中也。程子曰:「子貢之貨殖,非若後人之豐財,但此心未忘耳。然此亦子貢少時事,至聞性與天道,則不為此矣。」○ 范氏曰:「屢空者,簞食瓢飲屢絕而不改其樂也。天下之物,豈有可動其中者哉?貧富在天,而子貢以貨殖為心,則是不能安受天命矣。其言而多中者億而已,非窮理樂天者也。夫子嘗曰:『賜不幸言而中,是使賜多言也』,聖人之不貴言也如是。」
○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迹,亦不入於室。」
善人,質美而未學者也。程子曰:「踐迹,如言循途守轍。善人雖不必踐舊迹而自不為惡,然亦不能入聖人之室也。」○ 張子曰:「善人欲仁而未志於學者也。欲仁,故雖不踐成法,亦不蹈於惡,有諸己也。由不學,故無自而入聖人之室也。」
○ 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與,如字。○ 言但以其言論篤實而與之,則未知其為君子者乎?為色莊者乎?言不可以言貌取人也。
○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兼人,謂勝人也。張敬夫曰:「聞義固當勇為,然有父兄在,則有不可得而專者。若不稟命而行,則反傷於義矣。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則於所當為,不患其不能為矣;特患為之之意或過,而於所當稟命者有闕耳。若冉求之資稟失之弱,不患其不稟命也;患其於所當為者逡巡畏縮,而為之不勇耳。聖人一進之,一退之,所以約之於義理之中,而使之無過不及之患也。」
○ 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女,音汝。○ 後,謂相失在後。何敢死,謂不赴鬬而必死也。胡氏曰:「先王之制,民生於三,事之如一。惟其所在,則致死焉。況顏淵之於孔子,恩義兼盡,又非他人之為師弟子者而已。即夫子不幸而遇難,回必捐生以赴之矣。捐生以赴之,幸而不死,則必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請討以復讎,不但已也。夫子而在,則回何為而不愛其死,以犯匡人之鋒乎?」
○ 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
與,平聲。○ 子然,季氏子弟。自多其家得臣二子,故問之。
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
異,非常也。曾,猶乃也。輕二子以抑季然也。
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
以道事君者,不從君之欲。不可則止者,必行己之志。
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
具臣,謂備臣數而已。
曰:「然則從之者與?」
與,平聲。○ 意二子既非大臣,則從季氏之所為而已。
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言二子雖不足於大臣之道,然君臣之義則聞之熟矣,弒逆大故必不從之。蓋深許二子以死難不可奪之節,而又以陰折季氏不臣之心也。○ 尹氏曰:「季氏專權僭竊,二子仕其家而不能正也,知其不可而不能止也,可謂具臣矣。是時季氏已有無君之心,故自多其得人。意其可使從己也,故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其庶乎二子可免矣。」
○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
子路為季氏宰而舉之也。
子曰:「賊夫人之子。」
夫,音扶,下同。○ 賊,害也。言子羔質美而未學,遽使治民,適以害之。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
言治民事神皆所以為學。
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惡,去聲。○ 治民事神,固學者事,然必學之已成,然後可仕以行其學。若初未嘗學,而使之即仕以為學,其不至於慢神而虐民者幾希矣。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辭窮,而取辨於口以禦人耳。故夫子不斥其非,而特惡其佞也。○ 范氏曰:「古者學而後入政。未聞以政學者也。蓋道之本在於修身,而後及於治人,其說具於方冊。讀而知之,然後能行。何可以不讀書也?子路乃欲使子羔以政為學,失先後本末之序矣。不知其過而以口給禦人,故夫子惡其佞也。」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坐,才臥反。○ 皙,曾參父,名點。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長,上聲。○ 言我雖年少長於女,然女勿以我長而難言。蓋誘之盡言以觀其志,而聖人和氣謙德,於此亦可見矣。
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言女平居,則言人不知我。如或有人知女,則女將何以為用也?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乘,去聲。饑,音機。饉,音僅。比,必二反,下同。哂,詩忍反。○ 率爾,輕遽之貌。攝,管束也。二千五百人為師,五百人為旅。因,仍也。穀不熟曰饑,菜不熟曰饉。方,向也,謂向義也。民向義,則能親其上,死其長矣。哂,微笑也。
「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求,爾何如,孔子問也,下放此。方六七十里,小國也。如,猶或也。五六十里,則又小矣。足,富足也。俟君子,言非己所能。冉有謙退,又以子路見哂,故其辭益遜。
「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相,去聲。○ 公西華志於禮樂之事,嫌以君子自居。故將言己志而先為遜辭,言未能而願學也。宗廟之事,謂祭祀。諸侯時見曰會,眾 頫曰同。端,玄端服。章甫,禮冠。相,贊君之禮者。言小,亦謙辭。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捨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鏗,苦耕反。舍,上聲。撰,士免反。莫、冠,並去聲。沂,魚依反。雩音于。○ 四子侍坐,以齒為序,則點當次對。以方鼓瑟,故孔子先問求、赤而後及點也。希,間歇也。作,起也。撰,具也。春服,單袷之衣。浴,盥濯也,今上巳祓除是也。沂,水名,在魯城南,地志以為有溫泉焉,理或然也。風,乘涼也。舞雩,祭天禱雨之處,有壇墠樹木也。詠,歌也。曾點之學,蓋有以見夫人欲盡處,天理流行,隨處充滿,無少欠闕。故其動靜之際,從容如此。而其言志,則又不過即其所居之位,樂其日用之常,初無舍己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隱然自見於言外。視三子之規規於事為之末者,其氣象不侔矣,故夫子歎息而深許之。而門人記其本末獨加詳焉,蓋亦有以識此矣。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夫,音扶。
曰:「夫子何哂由也?」
點以子路之志,乃所優為,而夫子哂之,故請其說。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夫子蓋許其能,特哂其不遜。
「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與,平聲,下同。○ 曾點以冉求亦欲為國而不見哂,故微問之。而夫子之答無貶辭,蓋亦許之。
「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此亦曾皙問而夫子答也。孰能為之大,言無能出其右者,亦許之之辭。○ 程子曰:「古之學者,優柔厭飫,有先後之序。如子路、冉有、公西赤言志如此,夫子許之。亦以此自是實事。後之學者好高,如人游心千里之外,然自身卻只在此。」又曰:「孔子與點,蓋與聖人之志同,便是堯、舜氣象也。誠異三子者之撰,特行有不掩焉耳,此所謂狂也。子路等所見者小,子路只為不達為國以禮道理,是以哂之。若達,卻便是這氣象也。」又曰:「三子皆欲得國而治之,故夫子不取。曾點,狂者也,未必能為聖人之事,而能知夫子之志。故曰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言樂而得其所也。孔子之志,在於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使萬物莫不遂其性。曾點知之,故孔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又曰:「曾點、漆雕開,已見大意。」
顏淵第十二
顏淵第十二
凡二十四章。
○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仁者,本心之全德。克,勝也。己,謂身之私欲也。復,反也。禮者,天理之節文也。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蓋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壞於人欲。故為仁者必有以勝私欲而復於禮,則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復全於我矣。歸,猶與也。又言一日克己復禮,則天下之人皆與其仁,極言其效之甚速而至大也。又言為仁由己而非他人所能預,又見其機之在我而無難也。日日克之,不以為難,則私欲淨盡,天理流行,而仁不可勝用矣。程子曰:「非禮處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須是克盡己私,皆歸於禮,方始是仁。」又曰:「克己復禮,則事事皆仁,故曰天下歸仁。」謝氏曰:「克己須從性偏難克處克將去。」
○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目,條件也。顏淵聞夫子之言,則於天理人欲之際,已判然矣,故不復有所疑問,而直請其條目也。非禮者,己之私也。勿者,禁止之辭。是人心之所以為主,而勝私復禮之機也。私勝,則動容周旋無不中禮,而日用之間,莫非天理之流行矣。事,如事事之事。請事斯語,顏子默識其理,又自知其力有以勝之,故直以為己任而不疑也。○ 程子曰:「顏淵問克己復禮之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應乎外,制於外所以養其中也。顏淵事斯語,所以進於聖人。後之學聖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因箴以自警。其視箴曰:『心兮本虛,應物無 迹。操之有要,視為之則。蔽交於前,其中則遷。制之於外,以安其內。克己復禮,久而誠矣。』其聽箴曰:『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誘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覺,知止有定。閑邪存誠,非禮勿聽。』其言箴曰:『人心之動,因言以宣。發禁躁妄,內斯靜專。矧是樞機,興戎出好,吉凶榮辱,惟其所召。傷易則誕,傷煩則支,己肆物忤,出悖來違。非法不道,欽哉訓辭!』其動箴曰『哲人知幾,誠之於思;志士勵行,守之於為。順理則裕,從欲惟危;造次克念,戰兢自持。習與性成,聖賢同歸。』」愚按:此章問答,乃傳授心法切要之言。非至明不能察其幾,非至健不能致其決。故惟顏子得聞之,而凡學者亦不可以不勉也。程子之箴,發明親切,學者尤宜深玩。
○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敬以持己,恕以及物,則私意無所容而心德全矣。內外無怨,亦以其效言之,使以自考也。○ 程子曰:「孔子言仁,只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看其氣象,便須心廣體胖,動容周旋中禮。惟謹獨,便是守之之法。」或問:「出門使民之時,如此可也;未出門使民之時,如之何?」曰:「此儼若思時也,有諸中而後見於外。觀其出門使民之時,其敬如此,則前乎此者敬可知矣。非因出門使民,然後有此敬也。」愚按:克己復禮,乾道也;主敬行恕,坤道也。顏、冉之學,其高下淺深,於此可見。然學者誠能從事於敬恕之間而有得焉,亦將無己之可克矣。
○ 司馬牛問仁。
司馬牛,孔子弟子,名犁,向魋之弟。
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訒,音刃。○ 訒,忍也,難也。仁者心存而不放,故其言若有所忍而不易發,蓋其德之一端也。夫子以牛多言而躁,故告之以此。使其於此而謹之,則所以為仁之方,不外是矣。
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牛意仁道至大,不但如夫子之所言,故夫子又告之以此。蓋心常存,故事不苟,事不苟,故其言自有不得而易者,非強閉之而不出也。楊氏曰「觀此及下章再問之語,牛之易其言可知。」○ 程子曰:「雖為司馬牛多言故及此,然聖人之言,亦止此為是。」愚謂牛之為人如此,若不告之以其病之所切,而泛以為仁之大 槩語之,則以彼之躁,必不能深思以去其病,而終無自以入德矣。故其告之如此。蓋聖人之言,雖有高下大小之不同,然其切於學者之身,而皆為入德之要,則又初不異也。讀者其致思焉。
○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向魋作亂,牛常憂懼。故夫子告之以此。
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夫,音扶。○ 牛之再問,猶前章之意,故復告之以此。疚,病也。言由其平日所為無愧於心,故能內省不疚,而自無憂懼,未可遽以為易而忽之也。○ 晁氏曰:「不憂不懼,由乎德全而無疵。故無入而不自得,非實有憂懼而強排遣之也。」
○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牛有兄弟而云然者,憂其為亂而將死也。
子夏曰:「商聞之矣:
蓋聞之夫子。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命稟於有生之初,非今所能移;天莫之為而為,非我所能必,但當順受而已。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既安於命,又當修其在己者。故又言苟能持己以敬而不間斷,接人以恭而有節文,則天下之人皆愛敬之,如兄弟矣。蓋子夏欲以寬牛之憂,故為是不得已之辭,讀者不以辭害意可也。○ 胡氏曰:「子夏四海皆兄弟之言,特以廣司馬牛之意,意圓而語滯者也,惟聖人則無此病矣。且子夏知此而以哭子喪明,則以蔽於愛而昧於理,是以不能踐其言爾。」
○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譖,莊蔭反。愬,蘇路反。○ 浸潤,如水之浸灌滋潤,漸漬而不驟也。譖,毀人之行也。膚受,謂肌膚所受,利害切身。如易所謂「剝牀以膚,切近災」者也。愬,愬己之冤也。毀人者漸漬而不驟,則聽者不覺其入,而信之深矣。愬冤者急迫而切身,則聽者不及致詳,而發之暴矣。二者難察而能察之,則可見其心之明,而不蔽於近矣。此亦必因子張之失而告之,故其辭繁而不殺,以致丁寧之意云。○ 楊氏曰:「驟而語之,與利害不切於身者,不行焉,有不待明者能之也。故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然後謂之明,而又謂之遠。遠則明之至也。書曰:『視遠惟明。』」
○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言倉廩實而武備修,然後教化行,而民信於我,不離叛也。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去,上聲,下同。○ 言食足而信孚,則無兵而守固矣。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民無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無信則雖生而無以自立,不若死之為安。故寧死而不失信於民,使民亦寧死而不失信於我也。○ 程子曰:「孔門弟子善問,直窮到底,如此章者。非子貢不能問,非聖人不能答也。」愚謂以人情而言,則兵食足而後吾之信可以孚於民。以民德而言,則信本人之所固有,非兵食所得而先也。是以為政者,當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棄也。
○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
棘子成,衛大夫。疾時人文勝,故為此言。
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
言子成之言,乃君子之意。然言出於舌,則駟馬不能追之,又惜其失言也。
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
鞟,其郭反。○ 鞟,皮去毛者也。言文質等耳,不可相無。若必盡去其文而獨存其質,則君子小人無以辨矣。夫棘子成矯當時之弊,固失之過;而子貢矯子成之弊,又無本末輕重之差,胥失之矣。
○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
稱有若者,君臣之辭。用,謂國用。公意蓋欲加賦以足用也。
有若對曰:「盍徹乎?」
徹,通也,均也。周制:一夫受田百畝,而與同溝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計畝均收。大率民得其九,公取其一,故謂之徹。魯自宣公稅畝,又逐畝什取其一,則為什而取二矣。故有若請但專行徹法,欲公節用以厚民也。
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
二,即所謂什二也。公以有若不喻其旨,故言此以示加賦之意。
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民富,則君不至獨貧;民貧,則君不能獨富。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止公之厚斂,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 楊氏曰:「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正,而後井地均、穀祿平,而軍國之需皆量是以為出焉。故一徹而百度舉矣,上下寧憂不足乎?以二猶不足而教之徹,疑若迂矣。然什一,天下之中正。多則桀,寡則貉,不可改也。後世不究其本而惟末之圖,故征斂無藝,費出無經,而上下困矣。又惡知盍徹之當務而不為迂乎?
○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
主忠信,則本立,徙義,則日新。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惡,去聲。○ 愛惡,人之常情也。然人之生死有命,非可得而欲也。以愛惡而欲其生死,則惑矣。既欲其生,又欲其死,則惑之甚也。
『誠不以富,亦祇以異。』」
此詩小雅我行其野之辭也。舊說:夫子引之,以明欲其生死者不能使之生死。如此詩所言,不足以致富而適足以取異也。程子曰:「此錯簡,當在第十六篇齊景公有馬千駟之上。因此下文亦有齊景公字而誤也。」○ 楊氏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則非誠善補過不蔽於私者,故告之如此。」
○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
齊景公,名杵臼。魯昭公末年,孔子適齊。
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此人道之大經,政事之根本也。是時景公失政,而大夫陳氏厚施於國。景公又多內嬖,而不立太子。其君臣父子之間,皆失其道,故夫子告之以此。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景公善孔子之言而不能用,其後果以繼嗣不定,啟陳氏弒君篡國之禍。○ 楊氏曰:「君之所以君,臣之所以臣,父之所以父,子之所以子,是必有道矣。景公知善夫子之言,而不知反求其所以然,蓋悅而不繹者。齊之所以卒於亂也。」
○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折,之舌反。與,平聲。○ 片言,半言。折,斷也。子路忠信明決,故言出而人信服之,不待其辭之畢也。
子路無宿諾。
宿,留也,猶宿怨之宿。急於踐言,不留其諾也。記者因夫子之言而記此,以見子路之所以取信於人者,由其養之有素也。○ 尹氏曰:「小邾射以句繹奔魯,曰:『使季路要我,吾無盟矣。』千乘之國,不信其盟,而信子路之一言,其見信於人可知矣。一言而折獄者,信在言前,人自信之故也。不留諾,所以全其信也。」
○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范氏曰:「聽訟者,治其末,塞其流也。正其本,清其源,則無訟矣。」○ 楊氏曰「子路片言可以折獄,而不知以禮遜為國,則未能使民無訟者也。故又記孔子之言,以見聖人不以聽訟為難,而以使民無訟為貴。」
○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居,謂存諸心。無倦,則始終如一。行,謂發於事。以忠,則表裡如一。○ 程子曰「子張少仁。無誠心愛民,則必倦而不盡心,故告之以此。」
○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重出。
○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成者,誘掖獎勸以成其事也。君子小人,所存既有厚薄之殊,而其所好又有善惡之異。故其用心不同如此。
○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范氏曰:「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 胡氏曰:「魯自中葉,政由大夫,家臣效尤,據邑背叛,不正甚矣。故孔子以是告之,欲康子以正自克,而改三家之故。惜乎康子之溺於利欲而不能也。」
○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言子不貪欲,則雖賞民使之為盜,民亦知恥而不竊。○ 胡氏曰「季氏竊柄,康子奪嫡,民之為盜,固其所也。盍亦反其本耶?孔子以不欲啟之,其旨深矣。」奪嫡事見春秋傳。
○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焉,於虔反。○ 為政者,民所視效,何以殺為?欲善則民善矣。上,一作尚,加也。偃,仆也。○ 尹氏曰:「殺之為言,豈為人上之語哉?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而況於殺乎?」
○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
達者,德孚於人而行無不得之謂。
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
子張務外,夫子蓋已知其發問之意。故反詰之,將以發其病而藥之也。
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言名譽著聞也。
子曰:「是聞也,非達也。
聞與達相似而不同,乃誠偽之所以分,學者不可不審也。故夫子既明辨之,下文又詳言之。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
夫,音扶,下同。好、下,皆去聲。○ 內主忠信。而所行合宜,審於接物而卑以自牧,皆自修於內,不求人知之事。然德修於己而人信之,則所行自無窒礙矣。
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行,去聲。○ 善其顏色以取於仁,而行實背之,又自以為是而無所忌憚。此不務實而專務求名者,故虛譽雖隆而實德則病矣。○ 程子曰:「學者須是務實,不要近名。有意近名,大本已失。更學何事?為名而學,則是偽也。今之學者,大抵為名。為名與為利雖清濁不同,然其利心則一也。」尹氏曰:「子張之學,病在乎不務實。故孔子告之,皆篤實之事,充乎內而發乎外者也。當時門人親受聖人之教,而差失有如此者,況後世乎?」
○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辨惑。」
慝,吐得反。○ 胡氏曰:「慝之字從心從匿,蓋惡之匿於心者。修者,治而去之。」
子曰:「善哉問!
善其切於為己。
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與,平聲。○ 先事後得,猶言先難後獲也。為所當為而不計其功,則德日積而不自知矣。專於治己而不責人,則己之惡無所匿矣。知一朝之忿為甚微,而禍及其親為甚大,則有以辨惑而懲其忿矣。樊遲麤鄙近利,故告之以此,三者皆所以救其失也。○ 范氏曰:「先事後得,上義而下利也。人惟有利欲之心,故德不崇。惟不自省己過而知人之過,故慝不脩。感物而易動者莫如忿,忘其身以及其親,惑之甚者也。惑之甚者必起於細微,能辨之於早,則不至於大惑矣。故懲忿所以辨惑也。」
○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
上知,去聲,下如字。○ 愛人,仁之施。知人,知之務。
樊遲未達。
曾氏曰:「遲之意,蓋以愛欲其周,而知有所擇,故疑二者之相悖爾。」
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舉直錯枉者,知也。使枉者直,則仁矣。如此,則二者不惟不相悖而反相為用矣。
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
鄉,去聲。見,賢遍反。○ 遲以夫子之言,專為知者之事。又未達所以能使枉者直之理。
子夏曰:「富哉言乎!
歎其所包者廣,不止言知。
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選,息戀反。陶,音遙。遠,如字。○ 伊尹,湯之相也。不仁者遠,言人皆化而為仁,不見有不仁者,若其遠去爾,所謂使枉者直也。子夏蓋有以知夫子之兼仁知而言矣。○ 程子曰:「聖人之語,因人而變化。雖若有淺近者,而其包含無所不盡,觀於此章可見矣。非若他人之言,語近則遺遠,語遠則不知近也。」尹氏曰:「學者之問也,不獨欲聞其說,又必欲知其方;不獨欲知其方,又必欲為其事。如樊遲之問仁知也,夫子告之盡矣。樊遲未達,故又問焉,而猶未知其何以為之也。及退而問諸子夏,然後有以知之。使其未喻,則必將復問矣。既問於師,又辨諸友,當時學者之務實也如是。」
○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
告,工毒反。道,去聲。○ 友所以輔仁,故盡其心以告之,善其說以道之。然以義合者也,故不可則止。若以數而見疏,則自辱矣。
○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講學以會友,則道益明;取善以輔仁,則德日進。
子路第十三
子路第十三
凡三十章。
○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
勞,如字。○ 蘇氏曰:「凡民之行,以身先之,則不令而行。凡民之事,以身勞之,則雖勤不怨。」
請益。曰:「無倦。」
無,古本作毋。○ 吳氏曰:「勇者喜於有為而不能持久,故以此告之。」○ 程子曰:「子路問政,孔子既告之矣。及請益,則曰『無倦』而已。未嘗復有所告,姑使之深思也。」
○ 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有司,眾職也。宰兼眾職,然事必先之於彼,而後考其成功,則己不勞而事畢舉矣。過,失誤也。大者於事或有所害,不得不懲;小者赦之,則刑不濫而人心悅矣。賢,有德者。才,有能者。舉而用之,則有司皆得其人而政益修矣。
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焉,於虔反。舍,上聲。○ 仲弓慮無以盡知一時之賢才,故孔子告之以此。程子曰:「人各親其親,然後不獨親其親。仲弓曰『焉知賢才而舉之』、子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便見仲弓與聖人用心之大小。推此義,則一心可以興邦,一心可以喪邦,只在公私之間爾。」○ 范氏曰:「不先有司,則君行臣職矣;不赦小過,則下無全人矣;不舉賢才,則百職廢矣。失此三者,不可以為季氏宰,況天下乎?」
○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
衛君,謂出公輒也。是時魯哀公之十年,孔子自楚反乎衛。
子曰:「必也正名乎!」
是時出公不父其父而禰其祖,名實紊矣,故孔子以正名為先。謝氏曰「正名雖為衛君而言,然為政之道,皆當以此為先。」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迂,謂遠於事情,言非今日之急務也。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野,謂鄙俗。責其不能闕疑,而率爾妄對也。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楊氏曰:「名不當其實,則言不順。言不順,則無以考實而事不成。」
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中,去聲。○ 范氏曰:「事得其序之謂禮,物得其和之謂樂。事不成則無序而不和,故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施之政事皆失其道,故刑罰不中。」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程子曰:「名實相須。一事苟,則其餘皆苟矣。」○ 胡氏曰:「衛世子蒯聵恥其母南子之淫亂,欲殺之不果而出奔。靈公欲立公子郢,郢辭。公卒,夫人立之,又辭。乃立蒯聵之子輒,以拒蒯聵。夫蒯聵欲殺母,得罪於父,而輒據國以拒父,皆無父之人也,其不可有國也明矣。夫子為政,而以正名為先。必將具其事之本末,告諸天王,請于方伯,命公子郢而立之。則人倫正,天理得,名正言順而事成矣。夫子告之之詳如此,而子路終不喻也。故事輒不去,卒死其難。徒知食焉不避其難之為義,而不知食輒之食為非義也。」
○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
種五穀曰稼,種蔬菜曰圃。
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
小人,謂細民,孟子所謂小人之事者也。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好,去聲。夫,音扶。襁,居丈反。焉,於虔反。○ 禮、義、信,大人之事也。好義,則事合宜。情,誠實也。敬服用情,蓋各以其類而應也。襁,織縷為之,以約小兒於背者。○ 楊氏曰:「樊須游聖人之門,而問稼圃,志則陋矣,辭而闢之可也。待其出而後言其非,何也?蓋於其問也,自謂農圃之不如,則拒之者至矣。須之學疑不及此,而不能問。不能以三隅反矣,故不復。及其既出,則懼其終不喻也,求老農老圃而學焉,則其失愈遠矣。故復言之,使知前所言者意有在也。
○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使,去聲。○ 專,獨也。詩本人情,該物理,可以驗風俗之盛衰,見政治之得失。其言溫厚和平,長於風諭。故誦之者,必達於政而能言也。○ 程子曰:「窮經將以致用也。世之誦詩者,果能從政而專對乎?然則其所學者,章句之末耳,此學者之大患也。」
○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子曰:「魯衛之政,兄弟也。」
魯,周公之後。衛,康叔之後。本兄弟之國,而是時衰亂,政亦相似,故孔子歎之。
○ 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公子荊,衛大夫。苟,聊且粗略之意。合,聚也。完,備也。言其循序而有節,不以欲速盡美累其心。○ 楊氏曰:「務為全美,則累物而驕吝之心生。公子荊皆曰苟而已,則不以外物為心,其欲易足故也。」
○ 子適衛,冉有僕。
僕,御車也。
子曰:「庶矣哉!」
庶,眾也。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庶而不富,則民生不遂,故制田里,薄賦斂以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富而不教,則近於禽獸。故必立學校,明禮義以教之。○ 胡氏曰:「天生斯民,立之司牧,而寄以三事。然自三代之後,能舉此職者,百無一二。漢之文明,唐之太宗,亦云庶且富矣,西京之教無聞焉。明帝尊師重傅,臨雍拜老,宗戚子弟莫不受學;唐太宗大召名儒,增廣生員,教亦至矣,然而未知所以教也。三代之教,天子公卿躬行於上,言行政事皆可師法,彼二君者其能然乎?」
○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朞月,謂周一歲之月也。可者,僅辭,言綱紀布也。有成,治功成也。○ 尹氏曰:「孔子歎當時莫能用己也,故云然。」愚按:史記,此蓋為衛靈公不能用而發。
○ 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勝,平聲。去,上聲。○ 為邦百年,言相繼而久也。勝殘,化殘暴之人,使不為惡也。去殺,謂民化於善,可以不用刑殺也。蓋古有是言,而夫子稱之。程子曰「漢自高、惠至於文、景,黎民醇厚,幾致刑措,庶乎其近之矣。」○ 尹氏曰:「勝殘去殺,不為惡而已,善人之功如是。若夫聖人,則不待百年,其化亦不止此。」
○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王者謂聖人受命而興也。三十年為一世。仁,謂教化浹也。程子曰:「周自文武至於成王,而後禮樂興,即其效也。」○ 或問:「三年、必世,遲速不同,何也?」程子曰:「三年有成,謂法度紀綱有成而化行也。漸民以仁,摩民以義,使之浹於肌膚,淪於骨髓,而禮樂可興,所謂仁也。此非積久,何以能致?」
○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朝,音潮。與,去聲。○ 冉有時為季氏宰。朝,季氏之私朝也。晏,晚也。政,國政。事,家事。以,用也。禮:大夫雖不治事,猶得與聞國政。是時季氏專魯,其於國政,蓋有不與同列議於公朝,而獨與家臣謀於私室者。故夫子為不知者而言,此必季氏之家事耳。若是國政,我嘗為大夫,雖不見用,猶當與聞。今既不聞,則是非國政也。語意與魏徵獻陵之對略相似。其所以正名分,抑季氏,而教冉有之意深矣。
○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
幾,期也。詩曰:「如幾如式。」言一言之間,未可以如此而必期其效。
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
易,去聲。○ 當時有此言也。
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
因此言而知為君之難,則必戰戰兢兢,臨深履薄,而無一事之敢忽。然則此言也,豈不可以必期於興邦乎?為定公言,故不及臣也。
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
喪,去聲,下同。樂,音洛。○ 言他無所樂,惟樂此耳。
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范氏曰:「言不善而莫之違,則忠言不至於耳。君日驕而臣日諂,未有不喪邦者也。」○ 謝氏曰:「知為君之難,則必敬謹以持之。惟其言而莫予違,則讒諂面諛之人至矣。邦未必遽興喪也,而興喪之源分於此。然此非識微之君子,何足以知之?」
○ 葉公問政。
音義並見第七篇。
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說,音悅。○ 被其澤則悅,聞其風則來。然必近者悅,而後遠者來也。
○ 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父,音甫。○ 莒父,魯邑名。欲事之速成,則急遽無序,而反不達。見小者之為利,則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 程子曰:「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子夏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子張常過高而未仁,子夏之病常在近小,故各以切己之事告之。」
○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語,去聲。○ 直躬,直身而行者。有因而盜曰攘。
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為,去聲。○ 父子相隱,天理人情之至也。故不求為直,而直在其中。○ 謝氏曰:「順理為直。父不為子隱,子不為父隱,於理順邪?瞽瞍殺人,舜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當是時,愛親之心勝,其於直不直,何暇計哉?」
○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恭主容,敬主事。恭見於外,敬主乎中。之夷狄不可棄,勉其固守而勿失也。○ 程子曰:「此是徹上徹下語。聖人初無二語也,充之則睟面盎背;推而達之,則篤恭而天下平矣。」胡氏曰:「樊遲問仁者三:此最先,先難次之,愛人其最後乎?」
○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使,去聲。○ 此其志有所不為,而其材足以有為者也。子貢能言,故以使事告之。蓋為使之難,不獨貴於能言而已。
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弟,去聲。○ 此本立而材不足者,故為其次。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行,去聲。硜,苦耕反。○ 果,必行也。硜,小石之堅確者。小人,言其識量之淺狹也。此其本末皆無足觀,然亦不害其為自守也,故聖人猶有取焉,下此則市井之人,不復可為士矣。
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筲,所交反。算,亦作筭,悉亂反。○ 今之從政者,蓋如魯三家之屬。噫,心不平聲。鬥,量名,容十升。筲,竹器,容斗二升。斗筲之人,言鄙細也。算,數也。子貢之問每下,故夫子以是警之。○ 程子曰:「子貢之意,蓋欲為皎皎之行,聞於人者。夫子告之,皆篤實自得之事。」
○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狷,音絹。○ 行,道也。狂者,志極高而行不掩。狷者,知未及而守有餘。蓋聖人本欲得中道之人而教之,然既不可得,而徒得謹厚之人,則未必能自振拔而有為也。故不若得此狂狷之人,猶可因其志節,而激厲裁抑之以進於道,非與其終於此而已也。○ 孟子曰:「孔子豈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如琴張、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謂狂也。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潔之士而與之,是狷也,是又其次也。」
○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
恆,胡登反。夫,音扶。○ 南人,南國之人。恆,常久也。巫,所以交鬼神。醫,所以寄死生。故雖賤役,而猶不可以無常,孔子稱其言而善之。
「不恆其德,或承之羞。」
此易恆卦九三爻辭。承,進也。
子曰:「不占而已矣。」
復加「子曰」,以別易文也,其義未詳。楊氏曰:「君子於易苟玩其占,則知無常之取羞矣。其為無常也,蓋亦不占而已矣。」意亦略通。
○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者,無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尹氏曰:「君子尚義,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
○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好、惡,並去聲。○ 一鄉之人,宜有公論矣,然其間亦各以類自為好惡也。故善者好之而惡者不惡,則必其有苟合之行。惡者惡之而善者不好,則必其無可好之實。
○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易,去聲。說,音悅。○ 器之,謂隨其材器而使之也。君子之心公而恕,小人之心私而刻。天理人欲之間,每相反而已矣。
○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君子循理,故安舒而不矜肆。小人逞欲,故反是。
○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程子曰:「木者,質樸。訥者,遲鈍。四者,質之近乎仁者也。」楊氏曰:「剛毅則不屈於物欲,木訥則不至於外馳,故近仁。」
○ 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胡氏曰:「切切,懇到也。偲偲,詳勉也。怡怡,和悅也。皆子路所不足,故告之。又恐其混於所施,則兄弟有賊恩之禍,朋友有善柔之損,故又別而言之。」
○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教民者,教之孝悌忠信之行,務農講武之法。即,就也。戎,兵也。民知親其上,死其長,故可以即戎。○ 程子曰:「七年云者,聖人度其時可矣。如云期月、三年、百年、一世、大國五年、小國七年之類,皆當思其作為如何乃有益。」
○ 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以,用也。言用不教之民以戰,必有敗亡之禍,是棄其民也。
憲問第十四
憲問第十四
胡氏曰:「此篇疑原憲所記。」凡四十七章。
○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憲,原思名。穀,祿也。邦有道不能有為,邦無道不能獨善,而但知食祿,皆可恥也。憲之狷介,其於邦無道穀之可恥,固知之矣;至於邦有道穀之可恥,則未必知也。故夫子因其問而并言之,以廣其志,使知所以自勉,而進於有為也。
○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
此亦原憲以其所能而問也。克,好勝。伐,自矜。怨,忿恨。欲,貪欲。
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有是四者而能制之,使不得行,可謂難矣。仁則天理渾然,自無四者之累,不行不足以言之也。○ 程子曰:「人而無克、伐、怨、欲,惟仁者能之。有之而能制其情使不行,斯亦難能也。謂之仁則未也。此聖人開示之深,惜乎憲之不能再問也。」或曰:「四者不行,固不得為仁矣。然亦豈非所謂克己之事,求仁之方乎?」曰:「克去己私以復乎禮,則私欲不留,而天理之本然者得矣。若但制而不行,則是未有拔去病根之意,而容其潛藏隱伏於 胷中也。豈克己求仁之謂哉?學者察於二者之間,則其所以求仁之功,益親切而無滲漏矣。」
○ 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居,謂意所便安處也。
○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行、孫,並去聲。○ 危,高峻也。孫,卑順也。尹氏曰:「君子之持身不可變也,至於言則有時而不敢盡,以避禍也。然則為國者使士言孫,豈不殆哉?」
○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有德者,和順積中,英華發外。能言者,或便佞口給而已。仁者,心無私累,見義必為。勇者,或血氣之強而已。○ 尹氏曰「有德者必有言,徒能言者未必有德也。仁者志必勇,徒能勇者未必有仁也。」
○ 南宮适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适,古活反。羿,音詣。奡,五報反。盪,土浪反。○ 南宮适,即南容也。羿,有窮之君,善射,滅夏后相而篡其位。其臣寒浞又殺羿而代之。奡,春秋傳作「澆」,浞之子也,力能陸地行舟,後為夏后少康所誅。禹平水土暨稷播種,身親稼穡之事。禹受舜禪而有天下,稷之後至周武王亦有天下。 适之意蓋以羿奡比當世之有權力者,而以禹稷比孔子也。故孔子不答。然适之言如此,可謂君子之人,而有尚德之心矣,不可以不與。故俟其出而贊美之。
○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夫,音扶。○ 謝氏曰:「君子志於仁矣,然毫忽之間,心不在焉,則未免為不仁也。」
○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蘇氏曰:「愛而勿勞,禽犢之愛也;忠而勿誨,婦寺之忠也。愛而知勞之,則其為愛也深矣;忠而知誨之,則其為忠也大矣。」
○ 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脩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
裨,婢之反。諶,時林反。○ 裨諶以下四人,皆鄭大夫。草,略也。創,造也,謂造為草淤也。世叔,游吉也,春秋傳作子太叔。討,尋究也。論,講議也。行人,掌使之官。子羽,公孫揮也。脩飾,謂增損之。東里地名,子產所居也。潤色,謂加以文采也。鄭國之為辭命,必更此四賢之手而成,詳審精密,各盡所長。是以應對諸侯,鮮有敗事。孔子言此,蓋善之也。
○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
子產之政,不專於寬,然其心則一以愛人為主。故孔子以為惠人,蓋舉其重而言也。
問子西。曰:「彼哉!彼哉!」
子西,楚公子申,能遜楚國,立昭王,而改紀其政,亦賢大夫也。然不能革其僭王之號。昭王欲用孔子,又沮止之。其後卒召白公以致禍亂,則其為人可知矣。彼哉者,外之之辭。
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人也,猶言此人也。伯氏,齊大夫。駢邑,地名。齒,年也。蓋桓公奪伯氏之邑以與管仲,伯氏自知己罪,而心服管仲之功,故窮約以終身而無怨言。荀卿所謂「與之書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拒」者,即此事也。○ 或問:「管仲子產孰優?」曰:「管仲之德,不勝其才。子產之才,不勝其德。然於聖人之學,則概乎其未有聞也。」
○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易,去聲。○ 處貧難,處富易,人之常情。然人當勉其難,而不可忽其易也。
○ 子曰:「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
公綽,魯大夫。趙魏,晉卿之家。老,家臣之長。大家勢重,而無諸侯之事;家老望尊,而無官守之責。優,有餘也。滕薛,二國名。大夫,任國政者。滕薛國小政繁,大夫位高責重。然則公綽蓋廉靜寡欲,而短於才者也。○ 胡氏[一]曰:「知之弗豫,枉其才而用之,則為棄人矣。此君子所以患不知人也。言此,則孔子之用人可知矣。」 [一]「胡氏」,清仿宋大字本作「楊氏」。
○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知,去聲。○ 成人,猶言全人。武仲,魯大夫,名紇。莊子,魯卞邑大夫。言兼此四子之長,則知足以窮理,廉足以養心,勇足以力行,藝足以泛應,而又節之以禮,和之以樂,使德成於內,而文見乎外。則材全德備,渾然不見一善成名之跡;中正和樂,粹然無復偏倚駁雜之蔽,而其為人也亦成矣。然亦之為言,非其至者,蓋就子路之所可及而語之也。若論其至,則非聖人之盡人道,不足以語此。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復加「曰」字者,既答而復言也。授命,言不愛其生,持以與人也。久要,舊約也。平生,平日也。有是忠信之實,則雖其才知禮樂有所未備,亦可以為成人之次也。○ 程子曰:「知之明,信之篤,行之果,天下之達德也。若孔子所謂成人,亦不出此三者。武仲,知也;公綽,仁也;卞莊子,勇也;冉求,藝也。須是合此四人之能,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然而論其大成,則不止於此。若今之成人,有忠信而不及於禮樂,則又其次者也。」又曰:「臧武仲之知,非正也。若文之以禮樂,則無不正矣。」又曰:「語成人之名,非聖人孰能之?孟子曰:『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如此方可以稱成人之名。」○ 胡氏曰「今之成人以下,乃子路之言。蓋不復聞斯行之之勇,而有終身誦之之固矣。未詳是否?」
○ 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叔文子,衛大夫公孫拔也。公明姓,賈名,亦衛人。文子為人,其詳不可知,然必廉靜之士,故當時以三者稱之。
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厭者,苦其多而惡之之辭。事適其可,則人不厭,而不覺其有是矣。是以稱之或過,而以為不言、不笑、不取也。然此言也,非禮義充溢於中,得時措之宜者不能。文子雖賢,疑未及此,但君子與人為善,不欲正言其非也。故曰「其然豈其然乎」,蓋疑之也。
○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要,平聲。○ 防,地名,武仲所封邑也。要,有挾而求也。武仲得罪奔邾,自邾如防,使請立後而避邑。以示若不得請,則將據邑以叛,是要君也。范氏曰:「要君者無上,罪之大者也。武仲之邑,受之於君。得罪出奔,則立後在君,非己所得專也。而據邑以請,由其好知而不好學也。」楊氏曰:「武仲卑辭請後,其跡非要君者,而意實要之。夫子之言,亦春秋誅意之法也。」
○ 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譎,古穴反。○ 晉文公,名重耳。齊桓公,名小白。譎,詭也。二公皆諸侯盟主,攘夷狄以尊周室者也。雖其以力假仁,心皆不正,然桓公伐楚,仗義執言,不由詭道,猶為彼善於此。文公則伐衛以致楚,而陰謀以取勝,其譎甚矣。二君他事亦多類此,故夫子言此以發其隱。
○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糾,居黝反。召,音邵。○ 按春秋傳,齊襄公無道,鮑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及無知弒襄公,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糾奔魯。魯人納之,未克,而小白入,是為桓公。使魯殺子糾而請管召,召忽死之,管仲請囚。鮑叔牙言於桓公以為相。子路疑管仲忘君事讎,忍心害理,不得為仁也。
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九,春秋傳作「糾」,督也,古字通用。不以兵車,言不假威力也。如其仁,言誰如其仁者,又再言以深許之。蓋管仲雖未得為仁人,而其利澤及人,則有仁之功矣。
○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
與,平聲。相,去聲。○ 子貢意不死猶可,相之則已甚矣。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被,皮寄反。衽,而審反。○ 霸,與伯同,長也。匡,正也。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微,無也。衽,衣衿也。被髮左衽,夷狄之俗也。
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諒,小信也。經,縊也。莫之知,人不知也。後漢書引此文,莫字上有人字。○ 程子曰:「桓公,兄也。子糾,弟也。仲私於所事,輔之以爭國,非義也。桓公殺之雖過,而糾之死實當。仲始與之同謀,遂與之同死,可也;知輔之爭為不義,將自免以圖後功亦可也。故聖人不責其死而稱其功。若使桓弟而糾兄,管仲所輔者正,桓奪其國而殺之,則管仲之與桓,不可同世之讎也。若計其後功而與其事桓,聖人之言,無乃害義之甚,啟萬世反覆不忠之亂乎?如唐之王圭魏徵,不死建成之難,而從太宗,可謂害於義矣。後雖有功,何足贖哉?」愚謂管仲有功而無罪,故聖人獨稱其功;王魏先有罪而後有功,則不以相掩可也。
○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
僎,士免反。○ 臣,家臣。公,公朝。謂薦之與己同進為公朝之臣也。
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文者,順理而成章之謂。謚法亦有所謂錫民爵位曰文者。○ 洪氏曰:「家臣之賤而引之使與己並,有三善焉:知人,一也;忘己,二也;事君,三也。」
○ 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
夫,音扶。喪,去聲。○ 喪,失位也。
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仲叔圉,即孔文子也。三人皆衛臣,雖未必賢,而其才可用。靈公用之,又各當其才。○ 尹氏曰「衛靈公之無道宜喪也,而能用此三人,猶足以保其國,而況有道之君,能用天下之賢才者乎?詩曰:『無競維人,四方其訓之。』」
○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大言不慚,則無必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欲踐其言,豈不難哉?
○ 陳成子弒簡公。
成子,齊大夫,名恆。簡公,齊君,名壬。事在春秋哀公十四年。
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
朝,音潮。○ 是時孔子致仕居魯,沐浴齊戒以告君,重其事而不敢忽也。臣弒其君,人倫之大變,天理所不容,人人得而誅之,況鄰國乎?故夫子雖已告老,而猶請哀公討之。
公曰:「告夫三子!」
夫,音扶,下「告夫」同。○ 三子,三家也。時政在三家,哀公不得自專,故使孔子告之。
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孔子出而自言如此。意謂弒君之賊,法所必討。大夫謀國,義所當告。君乃不能自命三子,而使我告之邪?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以君命往告,而三子魯之強臣,素有無君之心,實與陳氏聲勢相倚,故沮其謀。而夫子復以此應之,其所以警之者深矣。○ 程子曰:「左氏記孔子之言曰:『陳恆弒其君,民之不予者半。以魯之眾,加齊之半,可克也。』此非孔子之言。誠若此言,是以力不以義也。若孔子之志,必將正名其罪,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而率與國以討之。至於所以勝齊者,孔子之餘事也,豈計魯人之眾寡哉?當是時,天下之亂極矣,因是足以正之,周室其復興乎?魯之君臣,終不從之,可勝惜哉!」胡氏曰「春秋之法,弒君之賊,人得而討之。仲尼此舉,先發後聞可也。」
○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犯,謂犯顏諫爭。○ 范氏曰:「犯非子路之所難也,而以不欺為難。故夫子教以先勿欺而後犯也。」
○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君子循天理,故日進乎高明;小人殉人欲,故日究乎汙下。
○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為,去聲。○ 程子曰:「為己,欲得之於己也。為人,欲見知於人也。」○ 程子曰:「古之學者為己,其終至於成物。今之學者為人,其終至於喪己。」愚按:聖賢論學者用心得失之際,其說多矣,然未有如此言之切而要者。於此明辨而日省之,則庶乎其不昧於所從矣。
○ 蘧伯玉使人於孔子。
使,去聲,下同。○ 蘧伯玉,衛大夫,名瑗。孔子居衛,嘗主於其家。既而反魯,故伯玉使人來也。
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與之坐,敬其主以及其使也。夫子,指伯玉也。言其但欲寡過而猶未能,則其省身克己,常若不及之意可見矣。使者之言愈自卑約,而其主之賢益彰,亦可謂深知君子之心,而善於辭令者矣。故夫子再言使乎以重美之。按莊周稱「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又曰:「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蓋其進德之功,老而不倦。是以踐履篤實,光輝宣著。不惟使者知之,而夫子亦信之也。
○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重出。
○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此艮卦之象辭也。曾子蓋嘗稱之,記者因上章之語而類記之也。○ 范氏曰:「物各止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故君子所思不出其位,而君臣、上下、大小,皆得其職也。」
○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行,去聲。○ 恥者,不敢盡之意。過者,欲有餘之辭。
○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知,去聲。○ 自責以勉人也。
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道,言也。自道,猶云謙辭。○ 尹氏曰:「成德以仁為先,進學以知為先。故夫子之言,其序有不同者以此。」
○ 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夫,音扶。○ 方,比也。乎哉,疑辭。比方人物而較其短長,雖亦窮理之事。然專務為此,則心馳於外,而所以自治者疏矣。故褒之而疑其辭,復自貶以深抑之。○ 謝氏曰:「聖人責人,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如此。」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凡章指同而文不異者,一言而重出也。文小異者,屢言而各出也。此章凡四見,而文皆有異。則聖人於此一事,蓋屢言之,其丁寧之意亦可見矣。
○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逆,未至而迎之也。億,未見而意之也。詐,謂人欺己。不信,謂人疑己。抑,反語辭。言雖不逆不億,而於人之情偽,自然先覺,乃為賢也。○ 楊氏曰:「君子一於誠而已,然未有誠而不明者。故雖不逆詐、不億不信,而常先覺也。若夫不逆不億而卒為小人所罔焉,斯亦不足觀也已。」
○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
與,平聲。○ 微生,姓,畝,名也。畝名呼夫子而辭甚倨,蓋有齒德而隱者。棲棲,依依也。為佞,言其務為口給以悅人也。
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疾,惡也。固,執一而不通也。聖人之於達尊,禮恭而言直如此,其警之亦深矣。
○ 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驥,善馬之名。德,謂調良也。○ 尹氏曰:「驥雖有力,其稱在德。人有才而無德,則亦奚足尚哉?」
○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或人所稱,今見老子書。德,謂恩惠也。
子曰:「何以報德?
言於其所怨,既以德報之矣;則人之有德於我者,又將何以報之乎?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於其所怨者,愛憎取舍,一以至公而無私,所謂直也。於其所德者,則必以德報之,不可忘也。○ 或人之言,可謂厚矣。然以聖人之言觀之,則見其出於有意之私,而怨德之報皆不得其平也。必如夫子之言,然後二者之報各得其所。然怨有不讎,而德無不報,則又未嘗不厚也。此章之言,明白簡約,而其指意曲折反復。如造化之簡易易知,而微妙無窮,學者所宜詳玩也。
○ 子曰:「莫我知也夫!」
夫,音扶。○ 夫子自歎,以發子貢之問也。
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不得於天而不怨天,不合於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學而自然上達。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無以甚異於人而致其知也。然深味其語意,則見其中自有人不及知而天獨知之之妙。蓋在孔門,惟子貢之智幾足以及此,故特語以發之。惜乎其猶有所未達也!○ 程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在理當如此。」又曰:「下學上達,意在言表。」又曰:「學者須守下學上達之語,乃學之要。蓋凡下學人事,便是上達天理。然習而不察,則亦不能以上達矣。」
○ 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
朝,音潮。○ 公伯寮,魯人。子服氏,景謚,伯字,魯大夫子服何也。夫子,指季孫。言其有疑於寮之言也。肆,陳尸也。言欲誅寮。
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與,平聲。○ 謝氏曰:「雖寮之愬行,亦命也。其實寮無如之何?」愚謂言此以曉景伯,安子路,而警伯寮耳。聖人於利害之際,則不待決于命而後泰然也。
○ 子曰:「賢者辟世,
辟,去聲,下同。○ 天下無道而隱,若伯夷太公是也。
其次辟地,
去亂國,適治邦。
其次辟色,
禮貌衰而去。
其次辟言。」
有違言而後去也。○ 程子曰:「四者雖以大小次第言之,然非有優劣也,所遇不同耳。」
○ 子曰:「作者七人矣。」
李氏曰:「作,起也。言起而隱去者,今七人矣。不可知其誰何。必求其人以實之,則鑿矣。」
○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與,平聲。○ 石門,地名。晨門,掌晨啟門,蓋賢人隱於抱關者也。自,從也,問其何所從來也。胡氏曰「晨門知世之不可而不為,故以是譏孔子。然不知聖人之視天下,無不可為之時也。」
○ 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
荷,去聲。○ 磬,樂器。荷,擔也。蕢,草器也。此荷蕢者,亦隱士也。聖人之心未嘗忘天下,此人聞其磬聲而知之,則亦非常人矣。
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
硜,苦耕反。莫己之己,音紀,餘音以。揭,起例反。○ 硜硜,石聲,亦專確之意。以衣涉水曰厲,攝衣涉水曰揭。此兩句,衛風匏有苦葉之詩也。饑孔子人不知己而不止,不能適淺深之宜。
○ 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果哉,歎其果於忘世也。末,無也。聖人心同天地,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不能一日忘也。故聞荷蕢之言,而歎其果於忘世。且言人之出處,若但如此,則亦無所難矣。
○ 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
高宗,商王武丁也。諒陰,天子居喪之名,未詳其義。
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塚宰三年。」
言君薨,則諸侯亦然。總己,謂總攝己職。塚宰,太宰也。百官聽於塚宰,故君得以三年不言也。○ 胡氏曰:「位有貴賤,而生於父母無以異者。故三年之喪,自天子達。子張非疑此也,殆以為人君三年不言,則臣下無所稟令,禍亂或由以起也。孔子告以聽於塚宰,則禍亂非所憂矣。」
○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好、易,皆去聲。○ 謝氏曰「禮達而分定,故民易使。」
○ 子路問君子。子曰:「脩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百姓。脩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脩己以敬,夫子之言至矣盡矣。而子路少之,故再以其充積之盛,自然及物者告之,無他道也。人者,對己而言。百姓,則盡乎人矣。堯舜猶病,言不可以有加於此。以抑子路,使反求諸近也。蓋聖人之心無窮,世雖極治,然豈能必知四海之內,果無一物不得其所哉?故堯舜猶以安百姓為病。若曰吾治已足,則非所以為聖人矣。○ 程子曰:「君子脩己以安百姓,篤恭而天下平。惟上下一於恭敬,則天地自位,萬物自育,氣無不和,而四靈畢至矣。此體信達順之道,聰明睿知皆由是出,以此事天饗帝。」
○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孫、弟,並去聲。長,上聲。叩,音口。脛,其定反。○ 原壤,孔子之故人。母死而歌,蓋老氏之流,自放於禮法之外者。夷,蹲踞也。俟,待也。言見孔子來而蹲踞以待之也。述,猶稱也。賊者,害人之名。以其自幼至長,無一善狀,而久生於世,徒足以敗常亂俗,則是賊而已矣。脛,足骨也。孔子既責之,而因以所曳之杖,微擊其脛,若使勿蹲踞然。
○ 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
與,平聲。○ 闕黨,黨名。童子,未冠者之稱。將命,謂傳賓主之言。或人疑此童子學有進益,故孔子使之傳命以寵異之也。
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禮,童子當隅坐隨行。孔子言吾見此童子,不循此禮。非能求益,但欲速成爾。故使之給使令之役,觀長少之序,習揖遜之容。蓋所以抑而教之,非寵而異之也。
衛靈公第十五
衛靈公第十五
凡四十一章。
○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
陳,去聲。○ 陳,謂軍師行伍之列。俎豆,禮器。尹氏曰:「衛靈公,無道之君也,復有志於戰伐之事,故答以未學而去之。」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
從,去聲。○ 孔子去衛適陳。興,起也。
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見,賢遍反。○ 何氏曰:「濫,溢也。言君子固有窮時,不若小人窮則放溢為非。」程子曰:「固窮者,固守其窮。」亦通。○ 愚謂聖人當行而行,無所顧慮。處困而亨,無所怨悔。於此可見,學者宜深味之。
○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
女,音汝。識,音志。與,平聲,下同。○ 子貢之學,多而能識矣。夫子欲其知所本也,故問以發之。
對曰:「然,非與?」
方信而忽疑,蓋其積學功至,而亦將有得也。
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說見第四篇。然彼以行言,而此以知言也。○ 謝氏曰:「聖人之道大矣,人不能遍觀而盡識,宜其以為多學而識之也。然聖人豈務博者哉?如天之於眾形,匪物物刻而雕之也。故曰:『予一以貫之。』『德輶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尹氏曰:「孔子之於曾子,不待其問而直告之以此,曾子復深諭之曰『唯』。若子貢則先發其疑而後告之,而子貢終亦不能如曾子之唯也。二子所學之淺深,於此可見。」愚按:夫子之於子貢,屢有以發之,而他人不與焉。則顏曾以下諸子所學之淺深,又可見矣。
○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鮮,上聲。○ 由,呼子路之名而告之也。德,謂義理之得於己者。非己有之,不能知其意味之實也。○ 自第一章至此,疑皆一時之言。此章蓋為慍見發也。
○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與,平聲。夫,音扶。○ 無為而治者,聖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為也。獨稱舜者,紹堯之後,而又得人以任眾職,故尤不見其有為之 迹也。恭己者,聖人敬德之容。既無所為,則人之所見如此而已。
子張問行。
猶問達之意也。
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行篤、行不之行,去聲。貊,亡百反。○ 子張意在得行於外,故夫子反於身而言之,猶答干祿問達之意也。篤,厚也。蠻,南蠻。貊,北狄。二千五百家為州。
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
參,七南反。夫,音扶。○ 其者,指忠信篤敬而言。參,讀如毋往參焉之參,言與我相參也。衡,軛也。言其於忠信篤敬念念不忘,隨其所在,常若有見,雖欲頃刻離之而不可得。然後一言一行,自然不離於忠信篤敬,而蠻貊可行也。
子張書諸紳。
紳,大帶之垂者。書之,欲其不忘也。○ 程子曰:「學要鞭辟近裡,著己而已。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言忠信,行篤敬;立則見其參於前,在輿則見其倚於衡;只此是學。質美者明得盡,查滓便渾化,卻與天地同體。其次惟莊敬以持養之,及其至則一也。」
○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
史,官名。魚,衛大夫,名?。如矢,言直也。史魚自以不能進賢退不肖,既死猶以尸諫,故夫子稱其直。事見家語。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伯玉出處,合於聖人之道,故曰君子。卷,收也。懷,藏也。如於孫林父甯殖放弒之謀,不對而出,亦其事也。○ 楊氏曰:「史魚之直,未盡君子之道。若蘧伯玉,然後可免於亂世。若史魚之如矢,則雖欲卷而懷之,有不可得也。」
○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知,去聲。
○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志士,有志之士。仁人,則成德之人也。理當死而求生,則於其心有不安矣,是害其心之德也。當死而死,則心安而德全矣。○ 程子曰:「實理得之於心自別。實理者,實見得是,實見得非也。古人有捐軀隕命者,若不實見得,惡能如此?須是實見得生不重於義,生不安於死也。故有殺身以成仁者,只是成就一箇是而已。」
○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賢以事言,仁以德言。夫子嘗謂子貢悅不若己者,故以是告之。欲其有所嚴憚切磋以成其德也。○ 程子曰:「子貢問為仁,非問仁也,故孔子告之以為仁之資而已。」
○ 顏淵問為邦。
顏子王佐之才,故問治天下之道。曰為邦者,謙辭。
子曰:「行夏之時,
夏時,謂以斗柄初昏建寅之月為歲首也。天開於子,地闢於丑,人生於寅,故斗柄建此三辰之月,皆可以為歲首。而三代迭用之,夏以寅為人正,商以丑為地正,周以子為天正也。然時以作事,則歲月自當以人為紀。故孔子嘗曰,「吾得夏時焉」而說者以為謂夏小正之屬。蓋取其時之正與其令之善,而於此又以告顏子也。
乘殷之輅,
輅,音路,亦作路。○ 商輅,木輅也。輅者,大車之名。古者以木為車而已,至商而有輅之名,蓋始異其制也。周人飾以金玉,則過侈而易敗,不若商輅之樸素渾堅而等威已辨,為質而得其中也。
服周之冕,
周冕有五,祭服之冠也。冠上有覆,前後有旒。黃帝以來,蓋已有之,而制度儀等,至周始備。然其為物小,而加於眾體之上,故雖華而不為靡,雖費而不及奢。夫子取之,蓋亦以為文而得其中也。
樂則韶舞。
取其盡善盡美。
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遠,去聲。○ 放,謂禁絕之。鄭聲,鄭國之音。佞人,卑諂辯給之人。殆,危也。○ 程子曰:「問政多矣,惟顏淵告之以此。蓋三代之制,皆因時損益,及其久也,不能無弊。周衰,聖人不作,故孔子斟酌先王之禮,立萬世常行之道,發此以為之兆爾。由是求之,則餘皆可考也。」張子曰:「禮樂,治之法也。放鄭聲,遠佞人,法外意也。一日不謹,則法壞矣。虞夏君臣更相飭戒,意蓋如此。」又曰「法立而能守,則德可久,業可大。鄭聲佞人,能使人喪其所守,故放遠之。」尹氏曰:「此所謂百王不易之大法。孔子之作春秋,蓋此意也。孔顏雖不得行之於時,然其為治之法,可得而見矣。」
○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蘇氏曰:「人之所履者,容足之外,皆為無用之地,而不可廢也。故慮不在千里之外,則患在几席之下矣。」
○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好,去聲。○ 已矣乎,歎其終不得而見也。
○ 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者與之與,平聲。○ 竊位,言不稱其位而有愧於心,如盜得而陰據之也。柳下惠,魯大夫展獲,字禽,食邑柳下,謚曰惠。與立,謂與之並立於朝。范氏曰:「臧文仲為政於魯,若不知賢,是不明也;知而不舉,是蔽賢也。不明之罪小,蔽賢之罪大。故孔子以為不仁,又以為竊位。」
○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遠,去聲。○ 責己厚,故身益修;責人薄,故人易從。所以人不得而怨之。
○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如之何如之何者,熟思而審處之辭也。不如是而妄行,雖聖人亦無如之何矣。
○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好,去聲。○ 小慧,私智也。言不及義,則放辟邪侈之心滋。好行小慧,則行險僥倖之機熟。難矣哉者,言其無以入德,而將有患害也。
○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孫,去聲。○ 義者制事之本,故以為質榦。而行之必有節文,出之必以退遜,成之必在誠實,乃君子之道也。○ 程子曰:「義以為質,如質榦然。禮行此,孫出此,信成此。此四句只是一事,以義為本。」又曰:「『敬以直內,則義以方外。』『義以為質,則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范氏曰:「君子學以為己,不求人知。然沒世而名不稱焉,則無為善之實可知矣。」
○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謝氏曰:「君子無不反求諸己,小人反是。此君子小人所以分也。」○ 楊氏曰:「君子雖不病人之不己知,然亦疾沒世而名不稱也。雖疾沒世而名不稱,然所以求者,亦反諸己而已。小人求諸人,故違道干譽,無所不至。三者文不相蒙,而義實相足,亦記言者之意。」
○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莊以持己曰矜。然無乖戾之心,故不爭。和以處眾曰群。然無阿比之意,故不黨。
○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推己及物,其施不窮,故可以終身行之。○ 尹氏曰:「學貴於知要。子貢之問,可謂知要矣。孔子告以求仁之方也。推而極之,雖聖人之無我,不出乎此。終身行之,不亦宜乎?」
○ 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
譽,平聲。○ 毀者,稱人之惡而損其真。譽者,揚人之善而過其實。夫子無是也。然或有所譽者,則必嘗有以試之,而知其將然矣。聖人善善之速,而無所苟如此。若其惡惡,則已緩矣。是以雖有以前知其惡,而終無所毀也。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斯民者,今此之人也。三代,夏、商、周也。直道,無私曲也。言吾之所以無所毀譽者,蓋以此民,即三代之時所以善其善、惡其惡而無所私曲之民。故我今亦不得而枉其是非之實也。○ 尹氏曰:「孔子之於人也,豈有意於毀譽之哉?其所以譽之者,蓋試而知其美故也。斯民也,三代所以直道而行,豈得容私於其閒哉?
○ 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夫,音扶。○ 楊氏曰:「史闕文、馬借人,此二事孔子猶及見之。今亡矣夫,悼時之益偷也。」愚謂此必有為而言。蓋雖細故,而時變之大者可知矣。○ 胡氏曰:「此章義疑,不可強解。」
○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巧言,變亂是非,聽之使人喪其所守。小不忍,如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
○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好、惡,並去聲。○ 楊氏曰:「惟仁者能好惡人。眾好惡之而不察,則或蔽於私矣。」
○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弘,廓而大之也。人外無道,道外無人。然人心有覺,而道體無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 張子曰:「心能盡性,人能弘道也;性不知檢其心,非道弘人也。」
○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過而能改,則復於無過。惟不改則其過遂成,而將不及改矣。
○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
句。
無益,
句。
不如學也。」
此為思而不學者言之。蓋勞心以必求,不如遜志而自得也。李氏曰:「夫子非思而不學者,特垂語以教人爾。」
○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餒,奴罪反。○ 耕所以謀食,而未必得食。學所以謀道,而祿在其中。然其學也,憂不得乎道而已;非為憂貧之故,而欲為是以得祿也。○ 尹氏曰:「君子治其本而不卹其末,豈以在外者為憂樂哉?」
○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知,去聲。○ 知足以知此理,而私欲間之,則無以有之於身矣。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涖之,則民不敬。
涖,臨也。謂臨民也。知此理而無私欲以間之,則所知者在我而不失矣。然猶有不莊者,蓋氣習之偏,或有厚於內而不嚴於外者,是以民不見其可畏而慢易之。下句放此。
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動之,動民也。猶曰鼓舞而作興之云爾。禮,謂義理之節文。○ 愚謂學至於仁,則善有諸己而大本立矣。涖之不莊,動之不以禮,乃其氣稟學問之小疵,然亦非盡善之道也。故夫子歷言之,使知德愈全則責愈備,不可以為小節而忽之也。
○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此言觀人之法。知,我知之也。受,彼所受也。蓋君子於細事未必可觀,而材德足以任重;小人雖器量淺狹,而未必無一長可取。
○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民之於水火,所賴以生,不可一日無。其於仁也亦然。但水火外物,而仁在己。無水火,不過害人之身,而不仁則失其心。是仁有甚於水火,而尤不可以一日無也。況水火或有時而殺人,仁則未嘗殺人,亦何憚而不為哉?李氏曰:「此夫子勉人為仁之語。」下章放此。
○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當仁,以仁為己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蓋仁者,人所自有而自為之,非有爭也,何遜之有?○ 程子曰:「為仁在己,無所與遜。若善名為外,則不可不遜。」
○ 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貞,正而固也。諒,則不擇是非而必於信。
○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後,與後獲之後同。食,祿也。君子之仕也,有官守者修其職,有言責者盡其忠。皆以敬吾之事而已,不可先有求祿之心也。
○ 子曰:「有教無類。」
人性皆善,而其類有善惡之殊者,氣習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則人皆可以復於善,而不當復論其類之惡矣。
○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為,去聲。○ 不同,如善惡邪正之異。
○ 子曰:「辭達而已矣。」
辭,取達意而止,不以富麗為工。
○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見,賢遍反。○ 師,樂師,瞽者。冕,名。再言某在斯,歷舉在坐之人以詔之。
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
與,平聲。○ 聖門學者,於夫子之一言一動,無不存心省察如此。
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相,去聲。○ 相,助也。古者瞽必有相,其道如此。蓋聖人於此,非作意而為之,但盡其道而已。○ 尹氏曰:「聖人處己為人,其心一致,無不盡其誠故也。有志於學者,求聖人之心,於斯亦可見矣。」范氏曰:「聖人不侮鰥寡,不虐無告,可見於此。推之天下,無一物不得其所矣。」
季氏第十六
季氏第十六
洪氏曰:「此篇或以為齊論。」凡十四章。
○ 季氏將伐顓臾。
顓,音專。臾,音俞。○ 顓臾,國名。魯附庸也。
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見,賢遍反。○ 按左傳史記,二子仕季氏不同時。此云爾者,疑子路嘗從孔子自衛反魯,再仕季氏,不久而復之衛也。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
與,平聲。○ 冉求為季氏聚斂,尤用事。故夫子獨責之。
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夫,音扶。○ 東蒙,山名。先王封顓臾於此山之下,使主其祭,在魯地七百里之中。社稷,猶云公家。是時四分魯國,季氏取其二,孟孫叔孫各有其一。獨附庸之國尚為公臣,季氏又欲取以自益。故孔子言顓臾乃先王封國,則不可伐;在邦域之中,則不必伐;是社稷之臣,則非季氏所當伐也。此事理之至當,不易之定體,而一言盡其曲折如此,非聖人不能也。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夫子,指季孫。冉有實與謀,以孔子非之,故歸咎於季氏。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任,平聲。焉,於虔反。相,去聲,下同。○ 周任,古之良史。陳,布也。列,位也。相,瞽者之相也。言二子不欲則當諫,諫而不聽,則當去也。
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兕,徐履反。柙,戶甲反。櫝,音獨。與,平聲。○ 兕,野牛也。柙,檻也。櫝,匱也。言在柙而逸,在櫝而毀,典守者不得辭其過。明二子居其位而不去,則季氏之惡,己不得不任其責也。
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夫,音扶。○ 固,謂城郭完固。費,季氏之私邑。此則冉求之飾辭,然亦可見其實與季氏之謀矣。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夫,音扶。舍,上聲。○ 欲之,謂貪其利。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寡,謂民少。貧,謂財乏。均,謂各得其分。安,謂上下相安。季氏之欲取顓臾,患寡與貧耳。然是時季氏據國,而魯公無民,則不均矣。君弱臣強,互生嫌隙,則不安矣。均則不患於貧而和,和則不患於寡而安,安則不相疑忌,而無傾覆之患。
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夫,音扶。○ 內治修,然後遠人服。有不服,則修德以來之,亦不當勤兵於遠。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子路雖不與謀,而素不能輔之以義,亦不得為無罪,故并責之。遠人,謂顓臾。分崩離析,謂四分公室,家臣屢叛。
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干,楯也。戈,戟也。蕭牆,屏也。言不均不和,內變將作。其後哀公果欲以越伐魯而去季氏。○ 謝氏曰:「當是時,三家強,公室弱,冉求又欲伐顓臾以附益之。夫子所以深罪之,為其瘠魯以肥三家也。」洪氏曰:「二子仕於季氏,凡季氏所欲為,必以告於夫子。則因夫子之言而救止者,宜亦多矣。伐顓臾之事,不見於經傳,其以夫子之言而止也與?」
○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先王之制,諸侯不得變禮樂,專征伐。陪臣,家臣也。逆理愈甚,則其失之愈速。大約世數,不過如此。
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
言不得專政。
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上無失政,則下無私議。非箝其口使不敢言也。○ 此章通論天下之勢。
○ 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夫,音扶。○ 魯自文公薨,公子遂殺子赤,立宣公,而君失其政。歷成、襄、昭、定,凡五公。逮,及也。自季武子始專國政,歷悼、平、桓子,凡四世,而為家臣陽虎所執。三桓,三家,皆桓公之後。此以前章之說推之,而知其當然也。○ 此章專論魯事,疑與前章皆定公時語。蘇氏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宜諸侯之強也,而魯以失政。政逮於大夫,宜大夫之強也,而三桓以微。何也?強生於安,安生於上下之分定。今諸侯大夫皆陵其上,則無以令其下矣。故皆不久而失之也。」
○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便,平聲。辟,婢亦反。○ 友直,則聞其過。友諒,則進於誠。友多聞,則進於明。便,習熟也。便辟,謂習於威儀而不直。善柔,謂工於媚悅而不諒。便佞,謂習於口語,而無聞見之實。三者損益,正相反也。○ 尹氏曰:「自天子至於庶人,未有不須友以成者。而其損益有如是者,可不謹哉?」
○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樂,五教反。禮樂之樂,音岳。驕樂宴樂之樂,音洛。○ 節,謂辨其制度聲容之節。驕樂,則侈肆而不知節。佚遊,則惰慢而惡聞善。宴樂,則淫溺而狎小人。三者損益,亦相反也。○ 尹氏曰:「君子之於好樂,可不謹哉?」
○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君子,有德位之通稱。愆,過也。瞽,無目,不能察言觀色。○ 尹氏曰:「時然後言,則無三者之過矣。」
○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鬬;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血氣,形之所待以生者,血陰而氣陽也。得,貪得也。隨時知戒,以理勝之,則不為血氣所使也。○ 范氏曰:「聖人同於人者血氣也,異於人者志氣也。血氣有時而衰,志氣則無時而衰也。少未定、壯而剛、老而衰者,血氣也。戒於色、戒於 鬬、戒於得者,志氣也。君子養其志氣,故不為血氣所動,是以年彌高而德彌邵也。」
○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畏者,嚴憚之意也。天命者,天所賦之正理也。知其可畏,則其戒謹恐懼,自有不能已者。而付畀之重,可以不失矣。大人聖言,皆天命所當畏。知畏天命,則不得不畏之矣。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侮,戲玩也。不知天命,故不識義理,而無所忌憚如此。○ 尹氏曰:「三畏者,修己之誠當然也。小人不務修身誠己,則何畏之有?」
○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困,謂有所不通。言人之氣質不同,大約有此四等。○ 楊氏曰:「生知學知以至困學,雖其質不同,然及其知之一也。故君子惟學之為貴。困而不學,然後為下。」
○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難,去聲。○ 視無所蔽,則明無不見。聽無所壅,則聰無不聞。色,見於面者。貌,舉身而言。思問,則疑不蓄。思難,則忿必懲。思義,則得不苟。○ 程子曰:「九思各專其一。」謝氏曰:「未至於從容中道,無時而不自省察也。雖有不存焉者寡矣,此之謂思誠。」
○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
探,吐南反。○ 真知善惡而誠好惡之,顏、曾、閔、冉之徒,蓋能之矣。語,蓋古語也。
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求其志,守其所達之道也。達其道,行其所求之志也。蓋惟伊尹、太公之流,可以當之。當時若顏子,亦庶乎此。然隱而未見,又不幸而蚤死,故夫子云然。
○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
駟,四馬也。首陽,山名。
其斯之謂與?
與,平聲。○ 胡氏曰:「程子以為第十二篇錯簡『誠不以富,亦只以異』,當在此章之首。今詳文勢,似當在此句之上。言人之所稱,不在於富,而在於異也。」愚謂此說近是,而章首當有孔子曰字,蓋闕文耳。大抵此書後十篇多闕誤。
○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
亢,音剛。○ 亢以私意窺聖人,疑必陰厚其子。
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
事理通達,而心氣和平,故能言。
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
品節詳明,而德性堅定,故能立。
聞斯二者。」
當獨立之時,所聞不過如此,其無異聞可知。
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遠,去聲。○ 尹氏曰:「孔子之教其子,無異於門人,故陳亢以為遠其子。」
○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寡,寡德,謙辭。○ 吳氏曰:「凡語中所載如此類者,不知何謂。或古有之,或夫子嘗言之,不可考也。」
陽貨第十七
陽貨第十七
凡二十六章。
○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
歸,如字,一作饋。○ 陽貨,季氏家臣,名虎。嘗囚季桓子而專國政。欲令孔子來見己,而孔子不往。貨以禮,大夫有賜於士,不得受於其家,則往拜其門。故瞰孔子之亡而歸之豚,欲令孔子來拜而見之也。
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好、亟、知,並去聲。○ 懷寶迷邦,謂懷藏道德,不救國之迷亂。亟,數也。失時,謂不及事幾之會。將者,且然而未必之辭。貨語皆譏孔子而諷使速仕。孔子固未嘗如此,而亦非不欲仕也,但不仕於貨耳。故直據理答之,不復與辯,若不諭其意者。○ 陽貨之欲見孔子,雖其善意,然不過欲使助己為亂耳。故孔子不見者,義也。其往拜者,禮也。必時其亡而往者,欲其稱也。遇諸塗而不避者,不終絕也。隨問而對者,理之直也。對而不辯者,言之孫而亦無所詘也。楊氏曰:「揚雄謂孔子於陽貨也,敬所不敬,為詘身以信道。非知孔子者。蓋道外無身,身外無道。身詘矣而可以信道,吾未之信也。」
○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此所謂性,兼氣質而言者也。氣質之性,固有美惡之不同矣。然以其初而言,則皆不甚相遠也。但習於善則善,習於惡則惡,於是始相遠耳。○ 程子曰:「此言氣質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則性即是理,理無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
○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知,去聲。○ 此承上章而言。人之氣質相近之中,又有美惡一定,而非習之所能移者。○ 程子曰「人性本善,有不可移者何也?語其性則皆善也,語其才則有下愚之不移。所謂下愚有二焉:自暴自棄也。人苟以善自治,則無不可移,雖昏愚之至,皆可漸磨而進也。惟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棄者絕之以不為,雖聖人與居,不能化而入也,仲尼之所謂下愚也。然其質非必昏且愚也,往往強戾而才力有過人者,商辛是也。聖人以其自絕於善,謂之下愚,然考其歸則誠愚也。」或曰:「此與上章當合為一,子曰二字,蓋衍文耳。」
○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
弦,琴瑟也。時子游為武城宰,以禮樂為教,故邑人皆弦歌也。
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莞,華版反。焉,於虔反。○ 莞爾,小笑貌,蓋喜之也。因言其治小邑,何必用此大道也。
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易,去聲。○ 君子小人,以位言之。子游所稱,蓋夫子之常言。言君子小人,皆不可以不學。故武城雖小,亦必教以禮樂。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嘉子游之篤信,又以解門人之惑也。○ 治有大小,而其治之必用禮樂,則其為道一也。但眾人多不能用,而子游獨行之。故夫子驟聞而深喜之,因反其言以戲之。而子游以正對,故復是其言,而自實其戲也。
○ 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
弗擾,季氏宰。與陽貨共執桓子,據邑以叛。
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說,音悅。○ 末,無也。言道既不行,無所往矣,何必公山氏之往乎?
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夫,音扶。○ 豈徒哉,言必用我也。為東周,言興周道於東方。○ 程子曰:「聖人以天下無不可有為之人,亦無不可改過之人,故欲往。然而終不往者,知其必不能改故也。」
○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行是五者,則心存而理得矣。於天下,言無適而不然,猶所謂雖之夷狄不可棄者。五者之目,蓋因子張所不足而言耳。任,倚仗也,又言其效如此。○ 張敬夫曰:「能行此五者於天下,則其心公平而周 徧可知矣,然恭其本與?」李氏曰:「此章與六言、六蔽、五美、四惡之類,皆與前後文體大不相似。」
○ 佛肸召,子欲往。
佛,音弼。肸,許密反。○ 佛肸,晉大夫趙氏之中牟宰也。
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
子路恐佛肸之浼夫子,故問此以止夫子之行。親,猶自也。不入,不入其黨也。
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磷,力刃反。涅,乃結反。○ 磷,薄也。涅,染皁物。言人之不善,不能浼己。楊氏曰:「磨不磷,涅不緇,而後無可無不可。堅白不足,而欲自試於磨涅,其不磷緇也者,幾希。」
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焉,於虔反。○ 匏,瓠也。匏瓜繫於一處而不能飲食,人則不如是也。○ 張敬夫曰:「子路昔者之所聞,君子守身之常法。夫子今日之所言,聖人體道之大權也。然夫子於公山佛肸之召皆欲往者,以天下無不可變之人,無不可為之事也。其卒不往者,知其人之終不可變而事之終不可為耳。一則生物之仁,一則知人之智也。」
○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
女,音汝,下同。○ 蔽,遮掩也。
「居!吾語女。
語,去聲。○ 禮:君子問更端,則起而對。故孔子諭子路,使還坐而告之。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好、知,並去聲。○ 六言皆美德,然徒好之而不學以明其理,則各有所蔽。愚,若可陷可罔之類。蕩,謂窮高極廣而無所止。賊,謂傷害於物。勇者,剛之發。剛者,勇之體。狂,躁率也。○ 范氏曰:「子路勇於為善,其失之者,未能好學以明之也,故告之以此。曰勇、曰剛、曰信、曰直,又皆所以救其偏也。」
○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
夫,音扶。○ 小子,弟子也。
詩,可以興,
感發志意。
可以觀,
考見得失。
可以群,
和而不流。
可以怨。
怨而不怒。
邇之事父,遠之事君。
人倫之道,詩無不備,二者舉重而言。
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其緒餘又足以資多識。○ 學詩之法,此章盡之。讀是經者,所宜盡心也。
○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女,音汝。與,平聲。○ 為,猶學也。周南召南,詩首篇名。所言皆修身齊家之事。正牆面而立,言即其至近之地,而一物無所見,一步不可行。
○ 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敬而將之以玉帛,則為禮;和而發之以鐘鼓,則為樂。遺其本而專事其末,則豈禮樂之謂哉?○ 程子曰:「禮只是一箇序,樂只是一箇和。只此兩字,含蓄多少義理。天下無一物無禮樂 。且如置此兩椅,一不正,便是無序。無序便乖,乖便不和。又如盜賊至為不道,然亦有禮樂。蓋必有總屬,必相聽順,乃能為盜。不然,則叛亂無統,不能一日相聚而為盜也。禮樂無處無之,學者須要識得。」
○ 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荏,而審反。與,平聲。○ 厲,威嚴也。荏,柔弱也。小人,細民也。穿,穿壁。窬,踰牆。言其無實盜名,而常畏人知也。
○ 子曰:「鄉原,德之賊也。」
鄉者,鄙俗之意。原,與愿同。荀子原愨,注讀作愿是也。鄉原,鄉人之愿者也。蓋其同流合汙以媚於世,故在鄉人之中,獨以愿稱。夫子以其似德非德,而反亂乎德,故以為德之賊而深惡之。詳見孟子末篇。
○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雖聞善言,不為己有,是自棄其德也。○ 王氏曰:「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道聽塗說,則棄之矣。」
○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
與,平聲。○ 鄙夫,庸惡陋劣之稱。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何氏曰:「患得之,謂患不能得之。」
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小則吮癰舐痔,大則弒父與君,皆生於患失而已。○ 胡氏曰:「許昌靳裁之有言曰:『士之品大概有三:志於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於功名者,富貴不足以累其心;志於富貴而已者,則亦無所不至矣。』志於富貴,即孔子所謂鄙夫也。」
○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
氣失其平則為疾,故氣稟之偏者亦謂之疾。昔所謂疾,今亦無之,傷俗之益衰也。
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狂者,志願太高。肆,謂不拘小節。蕩則踰大閑矣。矜者,持守太嚴。廉,謂稜角陗厲。忿戾則至於爭矣。愚者,暗昧不明。直,謂徑行自遂。詐則挾私妄作矣。○ 范氏曰:「末世滋偽。豈惟賢者不如古哉?民性之蔽,亦與古人異矣。」
○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重出。
○ 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惡,去聲。覆,芳服反。○ 朱,正色。紫,閒色。雅,正也。利口,捷給。覆,傾敗也。○ 范氏曰:「天下之理,正而勝者常少,不正而勝者常多,聖人所以惡之也。利口之人,以是為非,以非為是,以賢為不肖,以不肖為賢。人君苟悅而信之,則國家之覆也不難矣。」
○ 子曰:「予欲無言。」
學者多以言語觀聖人,而不察其天理流行之實,有不待言而著者。是以徒得其言,而不得其所以言,故夫子發此以警之。
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
子貢正以言語觀聖人者,故疑而問之。
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四時行,百物生,莫非天理發見流行之實,不待言而可見。聖人一動一靜,莫非妙道精義之發,亦天而已,豈待言而顯哉?此亦開示子貢之切,惜乎其終不喻也。○ 程子曰:「孔子之道,譬如日星之明,猶患門人未能盡曉,故曰『予欲無言』。若顏子則便默識,其他則未免疑問,故曰『小子何述』。」又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則可謂至明白矣。」愚按:此與前篇無隱之意相發,學者詳之。
○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孺悲,魯人,嘗學士喪禮於孔子。當是時必有以得罪者。故辭以疾,而又使知其非疾,以警教之也。程子曰:「此孟子所謂不屑之教誨,所以深教之也。」
○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
期,音基,下同。○ 期,周年也。
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恐居喪不習而崩壞也。
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
鑽,祖官反。○ 沒,盡也。升,登也。燧,取火之木也。改火,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夏季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亦一年而周也。已,止也。言期年則天運一周,時物皆變,喪至此可止也。尹氏曰:「短喪之說,下愚且恥言之。宰我親學聖人之門,而以是為問者,有所疑於心而不敢強焉爾。」
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
夫,音扶,下同。衣,去聲。女,音汝,下同。○ 禮。父母之喪:既殯,食粥、麤衰。既葬,疏食、水飲,受以成布。期而小祥,始食菜果,練冠縓緣、要絰不除,無食稻衣錦之理。夫子欲宰我反求諸心,自得其所以不忍者。故問之以此,而宰我不察也。
「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
樂,上如字,下音洛。○ 此夫子之言也。旨,亦甘也。初言女安則為之,絕之之辭。又發其不忍之端,以警其不察。而再言女安則為之以深責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宰我既出,夫子懼其真以為可安而遂行之,故深探其本而斥之。言由其不仁,故愛親之薄如此也。懷,抱也。又言君子所以不忍於親,而喪必三年之故。使之聞之,或能反求而終得其本心也。○ 范氏曰:「喪雖止於三年,然賢者之情則無窮也。特以聖人為之中制而不敢過,故必俯而就之。非以三年之喪,為足以報其親也。所謂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特以責宰我之無恩,欲其有以跂而及之爾。」
○ 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博,局戲也。弈,圍棋也。已,止也。李氏曰:「聖人非教人博弈也,所以甚言無所用心之不可爾。」
○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尚,上之也。君子為亂,小人為盜,皆以位而言者也。尹氏曰:「義以為尚,則其勇也大矣。子路好勇,故夫子以此救其失也。」胡氏曰:「疑此子路初見孔子時問答也。」
○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
惡,去聲,下同。惟惡者之惡如字。訕,所諫反。○ 訕,謗毀也。窒,不通也。稱人惡,則無仁厚之意。下訕上,則無忠敬之心。勇無禮,則為亂。果而窒,則妄作。故夫子惡之。
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徼,古堯反。知、孫,並去聲。訐,居謁反。○ 惡徼以下,子貢之言也。徼,伺察也。訐,謂攻發人之陰私。○ 楊氏曰:「仁者無不愛,則君子疑若無惡矣。子貢之有是心也,故問焉以質其是非。」侯氏曰:「聖賢之所惡如此,所謂唯仁者能惡人也。」
○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近、孫、遠,並去聲。○ 此小人,亦謂僕隸下人也。君子之於臣妾,莊以涖之,慈以畜之,則無二者之患矣。
○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惡,去聲。○ 四十,成德之時。見惡於人,則止於此而已,勉人及時遷善改過也。蘇氏曰「此亦有為而言,不知其為誰也。」
微子第十八
微子第十八
此篇多記聖賢之出處,凡十一章。
○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
微、箕,二國名。子,爵也。微子,紂庶兄。箕子、比干,紂諸父。微子見紂無道,去之以存宗祀。箕子、比干皆諫,紂殺比干,囚箕子以為奴,箕子因佯狂而受辱。
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三人之行不同,而同出於至誠惻怛之意,故不咈乎愛之理,而有以全其心之德也。楊氏曰:「此三人者,各得其本心,故同謂之仁。」
○ 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三,去聲。焉,於虔反。○ 士師,獄官。黜,退也。柳下惠三黜不去,而其辭氣雍容如此,可謂和矣。然其不能枉道之意,則有確乎其不可拔者。是則所謂必以其道,而不自失焉者也。○ 胡氏曰:「此必有孔子斷之之言而亡之矣。」
○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閒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魯三卿,季氏最貴,孟氏為下卿。孔子去之,事見世家。然此言必非面語孔子,蓋自以告其臣,而孔子聞之爾。○ 程子曰:「季氏強臣,君待之之禮極隆,然非所以待孔子也。以季、孟之閒待之,則禮亦至矣。然復曰『吾老矣不能用也』,故孔子去之。蓋不繫待之輕重,特以不用而去爾。」
○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歸,如字,或作饋。朝,音潮。○ 季桓子,魯大夫,名斯。按史記,「定公十四年,孔子為魯司寇,攝行相事。齊人懼,歸女樂以沮之」。尹氏曰:「受女樂而怠於政事如此,其簡賢棄禮,不足與有為可知矣。夫子所以行也,所謂見幾而作,不俟終日者與?」○ 范氏曰:「此篇記仁賢之出處,而折中以聖人之行,所以明中庸之道也。」
○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接輿,楚人,佯狂辟世。夫子時將適楚,故接輿歌而過其車前也。鳳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接輿以比孔子,而譏其不能隱為德衰也。來者可追,言及今尚可隱去。已,止也。而,語助辭。殆,危也。接輿蓋知尊孔子而趨不同者也。
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辟,去聲。○ 孔子下車,蓋欲告之以出處之意。接輿自以為是,故不欲聞而避之也。
○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沮,七餘反。溺,乃歷反。○ 二人,隱者。耦,並耕也。時孔子自楚反乎蔡。津,濟渡處。
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夫,音扶。與,平聲。○ 執輿,執轡在車也。蓋本子路御而執轡,今下問津,故夫子代之也。知津,言數周流,自知津處。
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
徒與之與,平聲。滔,吐刀反。辟,去聲。耰,音憂。○ 滔滔,流而不反之意。以,猶與也。言天下皆亂,將誰與變易之?而,汝也。辟人,謂孔子。辟世,桀溺自謂。耰,覆種也。亦不告以津處。
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憮,音武。與,如字。○ 憮然,猶悵然,惜其不喻己意也。言所當與同群者,斯人而已,豈可絕人逃世以為潔哉?天下若已平治,則我無用變易之。正為天下無道,故欲以道易之耳。○ 程子曰:「聖人不敢有忘天下之心,故其言如此也。」張子曰:「聖人之仁,不以無道必天下而棄之也。」
○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篠。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
篠,徒弔反。植,音值。○ 丈人,亦隱者。篠,竹器。分,辨也。五穀不分,猶言不辨菽麥爾,責其不事農業而從師遠遊也。植,立之也。芸,去草也。
子路拱而立。
知其隱者,敬之也。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食,音嗣。見,賢遍反。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孔子使子路反見之,蓋欲告之以君臣之義。而丈人意子路必將復來,故先去之以滅其跡,亦接輿之意也。
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長,上聲。○ 子路述夫子之意如此。蓋丈人之接子路甚倨,而子路益恭,丈人因見其二子焉。則於長幼之節,固知其不可廢矣,故因其所明以曉之。倫,序也。人之大倫有五: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仕所以行君臣之義,故雖知道之不行而不可廢。然謂之義,則事之可否,身之去就,亦自有不可苟者。是以雖不潔身以亂倫,亦非忘義以殉祿也。福州有國初時寫本,路下有「反子」二字,以此為子路反而夫子言之也。未知是否?○ 范氏曰:「隱者為高,故往而不反。仕者為通,故溺而不止。不與鳥獸同群,則決性命之情以饕富貴。此二者皆惑也,是以依乎中庸者為難。惟聖人不廢君臣之義,而必以其正,所以或出或處而終不離於道也。」
○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
少,去聲,下同。○ 逸,遺逸。民者,無位之稱。虞仲,即仲雍,與大伯同竄荊蠻者。夷逸、朱張,不見經傳。少連,東夷人。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與,平聲。
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
中,去聲,下同。○ 柳下惠事見上。倫,義理之次第也。慮,思慮也。中慮,言有意義合人心。少連事不可考。然記稱其「善居喪,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憂」。則行之中慮,亦可見矣。
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
仲雍居吳,斷髮文身,裸以為飾。隱居獨善,合乎道之清。放言自廢,合乎道之權。
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孟子曰:「孔子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所謂無可無不可也。○ 謝氏曰「七人隱遯不汙則同,其立心造行則異。伯夷、叔齊,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蓋已遯世離群矣,下聖人一等,此其最高與!柳下惠、少連,雖降志而不枉己,雖辱身而不求合,其心有不屑也。故言能中倫,行能中慮。虞仲、夷逸隱居放言,則言不合先王之法者多矣。然清而不汙也,權而適宜也,與方外之士害義傷教而亂大倫者殊科。是以均謂之逸民。」尹氏曰:「七人各守其一節,而孔子則無可無不可,此所以常適其可,而異於逸民之徒也。」揚雄曰:「觀乎聖人則見賢人。是以孟子語夷,惠,亦必以孔子斷之。」
○ 大師摯適齊,
大,音泰。○ 大師,魯樂官之長。摯,其名也。
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
飯,扶晚反。繚,音了。○ 亞飯以下,以樂侑食之官。干、繚、缺,皆名也。
鼓方叔入於河,
鼓,擊鼓者。方叔,名。河,河內。
播鼗武入於漢,
鼗,徒刀反。○ 播,搖也。鼗,小鼓。兩旁有耳,持其柄而搖之,則旁耳還自擊。武,名也。漢,漢中。
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少,去聲。○ 少師,樂官之佐。陽、襄,二人名。襄即孔子所從學琴者。海,海島也。○ 此記賢人之隱遯以附前章,然未必夫子之言也。末章放此。張子曰:「周衰樂廢,夫子自衛反魯,一嘗治之。其後伶人賤工識樂之正。及魯益衰,三桓僭妄,自大師以下,皆知散之四方,逾河蹈海以去亂。聖人俄頃之助,功化如此。如有用我,期月而可。豈虛語哉?」
○ 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施,陸氏本作弛,詩紙反。福本同。○ 魯公,周公子伯禽也。弛,遺棄也。以,用也。大臣非其人則去之,在其位則不可不用。大故,謂惡逆。李氏曰:「四者皆君子之事,忠厚之至也。」○ 胡氏曰:「此伯禽受封之國,周公訓戒之辭。魯人傳誦,久而不忘也。其或夫子嘗與門弟子言之歟?
○ 周有八士: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
騧,烏瓜反。○ 或曰「成王時人」,或曰「宣王時人」。蓋一母四乳而生八子也,然不可考矣。○ 張子曰:「記善人之多也。」○ 愚按:此篇孔子於三仁、逸民、師摯、八士,既皆稱贊而品列之;於接輿、沮、溺、丈人,又每有惓惓接引之意。皆衰世之志也,其所感者深矣。在陳之歎,蓋亦如此。三仁則無間然矣,其餘數君子者,亦皆一世之高士。若使得聞聖人之道,以裁其所過而勉其所不及,則其所立,豈止於此而已哉?
子張第十九
子張第十九
此篇皆記弟子之言,而子夏為多,子貢次之。蓋孔門自顏子以下,穎悟莫若子貢;自曾子以下,篤實無若子夏。故特記之詳焉。凡二十五章。
○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致命,謂委致其命,猶言授命也。四者立身之大節,一有不至,則餘無足觀。故言士能如此,則庶乎其可矣。
○ 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焉,於虔反。亡,讀作無,下同。○ 有所得而守之太狹,則德孤;有所聞而信之不篤,則道廢。焉能為有無,猶言不足為輕重。
○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賢與之與,平聲。○ 子夏之言迫狹,子張譏之是也。但其所言亦有過高之病。蓋大賢雖無所不容,然大故亦所當絕;不賢固不可以拒人,然損友亦所當遠。學者不可不察。
○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泥,去聲。○ 小道,如農圃醫卜之屬。泥,不通也。○ 楊氏曰:「百家眾技,猶耳目鼻口,皆有所明而不能相通。非無可觀也,致遠則泥矣,故君子不為也。」
○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亡,讀作無。好,去聲。○ 亡,無也。謂己之所未有。○ 尹氏曰:「好學者日新而不失。」
○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四者皆學問思辨之事耳,未及乎力行而為仁也。然從事於此,則心不外馳,而所存自熟,故曰仁在其中矣。○ 程子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何以言仁在其中矣?學者要思得之。了此,便是徹上徹下之道。」又曰:「學不博則不能守約,志不篤則不能力行。切問近思在己者,則仁在其中矣。」又曰:「近思者以類而推。」蘇氏曰:「博學而志不篤,則大而無成;泛問遠思,則勞而無功。」
○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肆,謂官府造作之處。致,極也。工不居肆,則遷於異物而業不精。君子不學,則奪於外誘而志不篤。尹氏曰:「學所以致其道也。百工居肆,必務成其事。君子之於學,可不知所務哉?」愚按:二說相須,其義始備。
○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文,去聲。○ 文,飾之也。小人憚於改過,而不憚於自欺,故必文以重其過。
○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儼然者,貌之莊。溫者,色之和。厲者,辭之確。○ 程子曰:「他人儼然則不溫,溫則不厲,惟孔子全之。」謝氏曰:「此非有意於變,蓋並行而不相悖也,如良玉溫潤而栗然。」
○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信,謂誠意惻怛而人信之也。厲,猶病也。事上使下,皆必誠意交孚,而後可以有為。
○ 子夏曰:「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大德、小德,猶言大節、小節。閑,闌也,所以止物之出入。言人能先立乎其大者,則小節雖或未盡合理,亦無害也。○ 吳氏曰:「此章之言,不能無弊。學者詳之。」
○ 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
洒,色賣反。掃,素報反。○ 子游譏子夏弟子,於威儀容節之間則可矣。然此小學之末耳,推其本,如大學正心誠意之事,則無有。
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別,必列反。焉,於虔反。○ 倦,如誨人不倦之倦。區,猶類也。言君子之道,非以其末為先而傳之,非以其本為後而倦教。但學者所至,自有淺深,如草木之有大小,其類固有別矣。若不量其淺深,不問其生熟,而概以高且遠者強而語之,則是誣之而已。君子之道,豈可如此?若夫始終本末一以貫之,則惟聖人為然,豈可責之門人小子乎?○ 程子曰:「君子教人有序,先傳以小者近者,而後教以大者遠者。非先傳以近小,而後不教以遠大也。」又曰:「洒掃應對,便是形而上者,理無大小故也。故君子只在慎獨。」又曰:「聖人之道,更無精粗。從洒掃應對,與精義入神貫通只一理。雖洒掃應對,只看所以然如何。」又曰:「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為兩段事。洒掃應對是其然,必有所以然。」又曰:「自洒掃應對上,便可到聖人事。」愚按:程子第一條,說此章文意,最為詳盡。其後四條,皆以明精粗本末。其分雖殊,而理則一。學者當循序而漸進,不可厭末而求本。蓋與第一條之意,實相表裡。非謂末即是本,但學其末而本便在此也。
○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優,有餘力也。仕與學理同而事異,故當其事者,必先有以盡其事,而後可及其餘。然仕而學,則所以資其仕者益深;學而仕,則所以驗其學者益廣。
○ 子游曰:「喪致乎哀而止。」
致極其哀,不尚文飾也。楊氏曰:「『喪,與其易也寧戚』,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之意。」愚按:「而止」二字,亦微有過於高遠而簡略細微之弊。學者詳之。
○ 子游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子張行過高,而少誠實惻怛之意。
○ 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
堂堂,容貌之盛。言其務外自高,不可輔而為仁,亦不能有以輔人之仁也。○ 范氏曰「子張外有餘而內不足,故門人皆不與其為仁。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寧外不足而內有餘,庶可以為仁矣。」
○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
致,盡其極也。蓋人之真情所不能自已者。○ 尹氏曰:「親喪固所自盡也,於此不用其誠,惡乎用其誠。」
○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孟莊子,魯大夫,名速。其父獻子,名蔑。獻子有賢德,而莊子能用其臣,守其政。故其他孝行雖有可稱,而皆不若此事之為難。
○ 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陽膚,曾子弟子。民散,謂情義乖離,不相維繫。謝氏曰:「民之散也,以使之無道,教之無素。故其犯法也,非迫於不得已,則陷於不知也。故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 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惡居之惡,去聲。○ 下流,地形卑下之處,眾流之所歸。喻人身有汙賤之實,亦惡名之所聚也。子貢言此,欲人常自警省,不可一置其身於不善之地。非謂紂本無罪,而虛被惡名也。
○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更,平聲。
○ 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
朝,音潮。焉,於虔反。○ 公孫朝,衛大夫。
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識,音志。下焉字,於虔反。○ 文武之道,謂文王、武王之謨訓功烈,與凡周之禮樂文章皆是也。在人,言人有能記之者。識,記也。
○ 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
語,去聲。朝,音潮。○ 武叔,魯大夫,名州仇。
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
牆卑室淺。
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
七尺曰仞。不入其門,則不見其中之所有,言牆高而宮廣也。
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此夫子,指武叔。
○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踰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量,去聲。○ 無以為,猶言無用為此。土高曰丘,大阜曰陵。日月,踰其至高。自絕,謂以謗毀自絕於孔子。多,與祗同,適也。不知量,謂不自知其分量。
○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
為恭,謂為恭敬推遜其師也。
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知,去聲。○ 責子禽不謹言。
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
階,梯也。大可為也,化不可為也,故曰不可階而升。
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道,去聲。○ 立之,謂植其生也。道,引也,謂教之也。行,從也。綏,安也。來,歸附也。動,謂鼓舞之也。和,所謂於變時雍。言其感應之妙,神速如此。榮,謂莫不尊親。哀,則如喪考妣。程子曰:「此聖人之神化,上下與天地同流者也。」○ 謝氏曰:「觀子貢稱聖人語,乃知晚年進德,蓋極於高遠也。夫子之得邦家者,其鼓舞群動,捷於桴鼓影響。人雖見其變化,而莫窺其所以變化也。蓋不離於聖,而有不可知者存焉,此殆難以思勉及也。」
堯曰第二十
堯曰第二十
凡三章。
○ 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此堯命舜,而禪以帝位之辭。咨,嗟歎聲。曆數,帝王相繼之次第,猶歲時氣節之先後也。允,信也。中者,無過不及之名。四海之人困窮,則君祿亦永絕矣,戒之也。
舜亦以命禹。
舜後遜位於禹,亦以此辭命之。今見於虞書大禹謨,比此加詳。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此引商書湯誥之辭。蓋湯既放桀而告諸侯也。與書文大同小異。曰上當有湯字。履,蓋湯名。用玄牡,夏尚黑,未變其禮也。簡,閱也。言桀有罪,己不敢赦。而天下賢人,皆上帝之臣,己不敢蔽。簡在帝心,惟帝所命。此述其初請命而伐桀之辭也。又言君有罪非民所致,民有罪實君所為,見其厚於責己薄於責人之意。此其告諸侯之辭也。
周有大賚,善人是富。
賚,來代反。○ 此以下述武王事。賚,予也。武王克商,大賚于四海。見周書武成篇。此言其所富者,皆善人也。詩序云「賚所以錫予善人」,蓋本於此。
「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此周書太誓之辭。孔氏曰:「周,至也。言紂至親雖多,不如周家之多仁人。」
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
權,稱錘也。量,斗斛也。法度,禮樂制度皆是也。
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
興滅繼絕,謂封黃帝、堯、舜、夏、商之後。舉逸民,謂釋箕子之囚,復商容之位。三者皆人心之所欲也。
所重:民、食、喪、祭。
武成曰:「重民五教,惟食喪祭。」
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說,音悅。○ 此於武王之事無所見,恐或泛言帝王之道也。○ 楊氏曰:「論語之書,皆聖人微言,而其徒傳守之,以明斯道者也。故於終篇,具載堯舜咨命之言,湯武誓師之意,與夫施諸政事者。以明聖學之所傳者,一於是而已。所以著明二十篇之大旨也。孟子於終篇,亦歷敘堯、舜、湯、文、孔子相承之次,皆此意也。」
○ 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費,芳味反
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焉,於虔反。
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出,去聲。○ 虐,謂殘酷不仁。暴,謂卒遽無漸。致期,刻期也。賊者,切害之意。緩於前而急於後,以誤其民,而必刑之,是賊害之也。猶之,猶言均之也。均之以物與人,而於其出納之際,乃或吝而不果。則是有司之事,而非為政之體。所與雖多,人亦不懷其惠矣。項羽使人,有功當封,刻印刓,忍弗能予,卒以取敗,亦其驗也。○ 尹氏曰:「告問政者多矣,未有如此之備者也。故記之以繼帝王之治,則夫子之為政可知也。」
○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程子曰:「知命者,知有命而信之也。人不知命,則見害必避,見利必趨,何以為君子?」
不知禮,無以立也。
不知禮,則耳目無所加,手足無所措。
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言之得失,可以知人之邪正。○ 尹氏曰:「知斯三者,則君子之事備矣。弟子記此以終篇,得無意乎?學者少而讀之,老而不知一言為可用,不幾於侮聖言者乎?夫子之罪人也,可不念哉?」
**********************
**********************
**********************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